宋代茶业经济的民生作用

发布时间 : 2021-08-22
宋代的茶叶 黄色的茶业 茶文化的经济功能

宋代的茶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宋代茶业经济的民生作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宋代茶业经济的民生作用”相关知识!

茶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对宋朝国家财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因为它在茶马贸易中的特殊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军事、外交局势。随着茶业经济各个环节的逐步完善,茶业在民生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将茶叶用于商品交换,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

早在唐代,茶叶就被用来与很多商品进行交换。到宋代,与茶叶相互交换的商品种类就更多了。有时表现为某种商品与茶叶之间的相互折博,有时是两种或者多种商品一起并用与茶叶进行交换,还有的时候表现为茶叶连同其他物品一并用于交换另外某种商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论是官府还是茶商等市场主体,为了获得某种商品,必须首先用茶叶去换取另一种商品,如交引等,然后才能用来交换目标商品。这样一来就演变为以茶叶为中心,将众多商品纳入这个复杂交换过程的有机体系。从有关文献记载资料来看,宋代可与茶叶进行交换的商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33.金银等贵重物品。宋朝时期,金银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职能,其表现还并不明显。但是金银作为贵重商品的等价物,被投放到市场与其他商品相互交换的情况却很常见。用金银作为等价物来折博茶货的情况,也十分普遍。在宋代较长的历史时期之中,这种现象一直存在。早在太宗至道二年(996年),杨允恭受命禁榷江淮盐,他就曾令商人先将金帛入于京师折博务,而用茶叶偿其值,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自是鬻盐得实钱,茶无滞货,岁课增五十万八千余贯。,,'这种折博的实质,就是以金帛换茶叶。从北宋前期开始,宋朝政府就鼓励商人用金帛换取官府的茶叶以供出售,建立起初步的以茶叶为中心的间接专卖贸易体制。

布帛之类的丝织品。排在金银之后最常见的一类用以折博茶货的商品是布帛。在宋朝,布帛作为日常实用的商品,被投放到市场当中,用以交换其他物品,这种现象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更加普遍。在茶叶市场中也是如此,布帛换茶叶的方式一直在交易方式中占有很大比例,宋朝官府以布帛换取茶叶的fe况也十分吊见。如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宋政府下令河南、河北监牧司现存所有钱帛粮食皆由提举市易司支配,用以充.当买茶本钱。帛与金银相比,其价值虽小,胜在量大,因此被当作金银的辅助手段渗入茶叶市场,参与贸易,其作用也不容忽视。所以,在整个宋代,金帛并用的现象在茶叶市场中一直存在着,许多时期乃十分盛行。

粮食及马料类商品。粮食也是与茶叶交换的重要商品,它虽然不是贵重商品,其自身价值较小,但一直在社会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粮食是民生日用的必需品,军队也自然需要大批的粮草供应;二是因为粮食是广大农户所拥有的主要剩余产品,农民能够且只能以粮食作为交换的媒介,因而用粮食在茶叶市场中换取茶叶,或用茶叶在市场上折博粮食,在宋代都是比较常见的事。对于官府来说,这也是解决政府军粮供应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尽管都是粮食与茶叶的交换贸易,但各个时期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又不尽相同。如在北宋前期,官府常鼓励茶商往边区入中粮食而以茶叶优惠补偿。当时入中的粮食品种主要是米和豆类,如端拱二年令商人输米豆而以茶盐酬其直,谓之折中。2在此之后,为了使商人到边境地区入中粮草,政府以髙价诱之,这就是所谓的加抬、虚估。这种政策上的倾斜,实质上是官府通过宏观调控茶粮的比价,提高商人入中的积极性,以此获得足够的军粮。在这种情况下,茶叶的价格是相对比较低廉的。同时,这对于茶叶市场的冲击也是极大的,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的恶果,所以后来宋政府曾多次废除这种沿边入中之法,改用现钱法等。之后又有入中刍豆还以茶叶交换,结果仍是刍豆虚估益高,茶价益贱,因而在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之后,宋政府开始实行以通商法为主的新茶法。到这个时期,茶粮贸易的方式基本上被废止。

食盐。食盐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必需品,因而茶盐交易在宋代社会中也普遍存在。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后,茶盐交易就成了调剂余缺、以有易无的重要手段,这也是茶叶实物交易的类型之一。早在宋太祖年间,通泰地区的盐户纳盐,宋朝政府就是用茶叶、米和布帛等物当其值,直到开宝七年(974年)才改以钱来偿付。3熙宁九年(1076年),针对成都府等路茶场的利害问题,刘佐上表称:商人贩解盐入川买茶至陕西,获利甚厚。欲依商人例,岁以盐十万席易茶六万驮,约用本钱二百一万缗,比商贾取利皆酌中之数,禁商人私贩。4官府采纳了他的建议,开始取代商人,对川、陕之间的茶盐贸易实行垄断政策。虽然这种茶盐贸易开始较早,但由于茶叶主要产于南方,在政府的监控下由园户专门组织生产,而盐多由政府控制,且多产于滨海,两种商品都是广大人民赖以生存的生活必需品,且又都被政府所控制,因而宋代茶盐交易在范围上还是比较受局限,加上盐的运输不甚方便,二者交易的规模并不大。

马羊之类的畜牧产品。宋朝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多为游牧民族,畜牧业较为发达,中原地区则属于典型的农耕文明,这两种经济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种经济上的互补性,在茶叶商品的交易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茶叶对于以食肉为主的少数民族人民来说,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饮料,而是一种有利于改善当地膳食结构、平衡身体消化系统并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必需品,而宋朝政府却长期存在战马缺乏问题,两者的交换可以很好地解决双方之所需,达到共贏的结果,于是茶马贸易这种形式便应运而生,并得以长期延续下来,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自来蕃商唯是将马入塞,博易茶货。[李焘:《续资治通鉴K编》卷258,熙宁七年十二月甲戌。]关于茶马交易的具体内容,前文已多有论及,此不赘述。

木材类。宋代茶叶也常用来与木材做交换贸易。如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杨怀忠上言,请求在秦州开疆百余里开发木材,以茶叶为补偿,政府最后虽然是以现钱作为补偿的,但在宋代以茶叶支付木材价格的情况并不罕见,如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七月,诏三司市木以茶酬直者,自今悉给缗钱。说明在此之前,三司基本是以茶叶抵偿木材价格的。尤其是在政府大兴土木的时期为解决木材需求量的激增,官府就会用入中的方法来保证木材供应问题,以茶叶作为抵偿物品。真宗天禧兀年(1017年)四月,三司上表称:在京修造,合支材木,令陕西出产州军斫买外,有十八万九千二百余条,欲令竹木务许客旅依时估入中,每贯加饶钱八十文,给与新例茶交引。[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4,熙宁九年四月丁未。]这与茶马贸易的性质是雷同的,都是一种政策的倾斜。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五月,三司以京师营善,材木仰给者众,许商人入竹木,受茶以易直。这种以木材交换茶叶的交易,虽然其规模不太大,波及面也不甚广泛,但我们可以以此了解到茶叶商品对于社会生活所起到的作用,茶叶对于民生的影响也可见一斑。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业政策之宋代贡茶


宋代贡茶[TributeteainSongDynasty]宋代各地向朝廷进贡的茶叶。

随着宋茶叶生产及制茶技术的提高,宋代各地名茶的进献,在数量和地域上,都有较大发展。《宋史》载,宋代贡茶地区达三十余州郡,约占全国产茶七十个州郡之半。

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宋贡焙废顾渚,改置建州(治今福建建瓯)北苑,建茶声誉鹊起,成为贡茶主要品种。自此北苑便成为全国生产贡茶的主要基地,公私之焙多时达一千三百三十六个,其主要贡焙有三十二焙。

北苑最初生产的贡茶,为蜡面茶。后丁谓、蔡襄相继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分别创制大、小龙凤茶上贡。元丰(1078~1085)中,贾青任福建路转运使,又制密云龙,双角团袋。绍圣(1094~1098)中,有瑞云翔龙。

到北宋末,贡茶名目多达四十一种共五万余片,精品也在五千片左右。每种贡品的制作工艺、研磨、焙制时间,都有严格的操作顺序和具体规定;极品贡茶制作精细,成本极高,一饼四十缗,远胜黄金。北苑贡焙中,日役千夫,工价万金。

茶业政策之宋代榷茶


宋代榷茶[TeamonopolyinSongDynasty]宋代茶叶专卖制度。

大致分三个阶段:一为宋初(太平兴国二年置江南榷茶场)百年对东南茶的禁榷;二为北宋熙宁七年(1074)至南宋末对川陕茶的禁榷,确立了茶马互市和边茶贸易体制;三是崇宁年间(1102~1104)蔡京复榷东南茶叶,实行长短引制的一种间接专卖方式。

在两宋大多数时间内,对福建蜡茶因系贡茶品种之一,也实行榷制。北宋在汴京周围一度推行的水磨茶,元丰六年(1083)后,也实行禁榷。宋初至熙宁七年的八十年间,四川茶自由通商,嘉祐四年(1059)至崇宁二年(1103)的四十余年,东南茶解禁通商,此为蜡茶禁榷,为宋代榷制的重点之一。

神宗以前,蜡茶或称建茶,一直禁榷。熙宁元年(1068),因建茶陈积,除京师、京东、京西、淮南、陕西、湖南等地仍禁榷外,余路通商。

元丰七年(1084)复榷,政和二年(1112)又准,蜡茶可依草茶法通商兴贩。此后,时榷时废,又有多次反复。大体上,除保证岁额几十万斤的贡茶外,余茶以卖引商销为主。

茶业政策之宋代茶马政策


宋代茶马政策[TeaandhorsepolicyinSongDynasty]宋代茶马互市,系由宋初向少数民族赐茶,少数民族向宋王朝献马发展而来。

宋太宗、真宗时,为交好和羁縻西北少数民族,常有遣使赐茶之举。少数民族为了表示友好和臣服,也时有驱马至京以献,宋王朝均按值回赐茶叶和其他货币,献马遂演变成少数民族与中原以马易物的代名。初始几年一次,后渐成为一年一次或一年多次。

真宗咸平元年(998年),设估马司,以专门负责接受献马和回赐货币的估价,有关以茶易马或茶马互市的政策,广义泛指宋代的茶政和马政。宋代完全实行以茶易马始于神宗熙宁七年(1074),遣三司勾当公事李杞、蒲宗闵等人蜀,经画榷茶于秦、凤、熙河博马。自此茶马贸易,成为终赵宋之世的不易之典。初榷茶、买马犹为二司,后来曾以买茶兼提举买马,或以买马兼提举买茶,未能解决一些具体矛盾。崇宁元年(1002),茶事、买马二司合并,成立都大提举茶马司。

北宋买马年额约在一万五千至两万匹左右,最初的茶马比价为一驮茶(一百斤)易马一匹;后马源锐减,比价骤升,最多时年用博马茶一千万斤,占蜀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宋代茶马贸易,开以茶易马之先河,对于补充战马,满足军需,增强国防,改善少数民族生活,推动和促进边境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有积极作用。

宋代的斗茶


宋代斗茶,其法如下:先用瓶煎水,接着调膏。所谓调膏,视茶盏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加工好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的沸水,调和茶末如浓膏油,以粘稠为度。调膏之前,还须温盏。蔡襄《茶录》:盏气热,冷则茶不浮。再注入沸水。衡量斗茶的胜负,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程度;一看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的痕迹。汤花面要求色泽鲜白,淳淳光泽,民间称其为冷粥面,意即汤花像白米粥冷后稍有凝结时的形状;汤花均匀适中,叫做粥面粟纹,像白色粟纹一样细碎均匀。汤花保持一段时间后就要散退,此时盏内沿就会出现一圈水痕,以先出现水痕者为负。正如祝穆《方舆胜览》中所说:斗试之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斗茶,多为两人捉对“厮杀”,经常“三斗二胜”,计算胜负的单位术语叫“水”,说两种茶叶的好坏为“相差几水”。

在中国的茶文化中,宋代的“玩茶”最为出名。斗茶,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所谓斗茶,即比茶、赛茶、评比茶的优劣。宋人唐庚在《斗茶记》中曰:“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大观茶论》序曰:“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策之精,争鉴别裁之。”唐庚和《大观茶论》所说的是文人雅士的闲情斗茶,而斗茶最初来源于民间。据《茶录》记载,斗茶之风起源于贡茶之地建安(今福建),是茶民为了评比茶的高低而生成的。

斗茶在宋代最为流行。由于流行,更加丰富了中国的茶文化。在中国的斗茶文化中,最值得一说的是《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与《茗园赌市图》。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是宋代范仲淹所作:“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终朝采掇未盈蝾,唯求精粹不敢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冥。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在此斗茶歌中,范仲淹把斗茶的原因、斗茶的情形、斗茶的意韵等等,都描绘得淋漓尽致。“胜若登仙”“输同降将”,斗茶何以这般?原来胜者可成为贡茶。敬奉贡茶有功者,升官发财也。据《高齐诗话》记载,宋代的郑可简就因贡茶有功,官升福建路转运使。

宋代的斗茶,从茶民制茶者到茶商,从民间到皇宫,从百姓到文人雅士,几乎是各个阶层都爱玩斗茶。茶民制茶者玩斗茶,是为了自己的茶得个好名次;商家玩斗茶,是为了更好地推销自己的茶饼;百姓与文人雅士及皇宫玩斗茶,则是闲情之趣。流行的宋代斗茶,使宋代茶文化上了一个新台阶,茶文化从诗文发展到茶画。宋代创作了不少茶画。著名画家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就是一幅描绘市井斗茶的情景。

《茗园赌市图》斗茶图(此画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以人物为主,画面上人物不少,画中茶贩有注水点茶的,有提壶的,有举茶杯品茶的。右前边有一挑茶担卖茶小贩,停肩观看,还有一妇人一手拎壶另一手携小孩,边走边看斗茶。此画中有男人、女人,老人、壮年、儿童,人人有特色表情,眼光集于茶贩们的“斗茶”,个个形象生动逼真,把宋代街头民间斗茶的情景淋漓尽致地描绘在世人面前。

中外历史上有“斗鸡”、“斗牛”,可在中国古时还有“斗茶”之事。

斗茶始于唐代,据考创造于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建州茶乡。每年春季是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比新茶优良次劣排名顺序的一种比赛活动。有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犹如今天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多市民、乡民所关注。唐叫“茗战”,宋称“斗茶”,具有很强的胜负的色彩,其实是一种茶叶的评比形式和社会化活动。

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汤色。即茶水的颜色。一般标准是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色纯白,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色发青,表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则采摘不及时;色泛红,是炒焙火候过了头。

二是汤花。即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定汤花的优劣要看两条标准:第一是汤花的色泽。因汤花的色泽与汤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汤花的色泽标准与汤色的标准是一样的;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汤花匀细,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因此,水痕出现的早晚,就成为决定汤花优劣的依据。

斗茶,多为两人捉对“撕杀”,经常“三斗二胜”,计算胜负的单位术语叫“水”,说两种茶叶的好坏为“相差几水”。

中国宋代的兴盛


宋朝时期的茶区在不断扩大,种植、采制、烹茶技艺等日趋精湛。茶业重心开始南移,建茶(广义的武夷茶区)崛起,贡茶院南迁至福建建安北苑,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建安北苑出产的龙凤茶名冠天下,这种模压成龙形或凤形的专用贡茶又称龙团风饼。

宋代市井问茶馆林立,饮茶方法在唐代基础上又迈进了一步,盛行典雅精致的点茶法。点茶法和唐代烹茶法最大不同之处就是不再将筛过的茶末放到锅里去煮,而是放在茶盏里,用少量开水调匀后,再添加开水,边添加边用一种竹制的茶筅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泡沫(称为汤花),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最佳状态。宋代茶人除了追求美丽的茶汤泡沫外,也讲究茶汤的真味,点茶不添加食盐,单纯品尝茶叶的芳香和滋味。南宋末期,日本僧人南浦昭明到我国求学取经,首次将中国的点茶法传到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后经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改造而成日本茶道。现在El本茶道中的抹茶道采用的就是点茶法。

宋代风行评比调茶技术和茶质优劣的斗茶,也称茗战。斗茶时采用点茶法。斗茶实际上就是茶艺比赛,通常是三五知己聚在一起,煎水点茶,互相评审,看谁的点茶技艺更高明。决定胜负的因素有二:一是汤色,二是汤花,最后综合评定味、香、色。汤呈乳白色,汤面泛“汤花”能较长时间凝住杯盏内壁不动,这样才算点泡出一杯好茶。点茶追求茶的真香、本味,并十分注重点茶动作的优美协调。斗茶时所使用的茶盏是黑色的,它更容易衬托出茶汤的白色,茶盏上是否附有水痕也更容易看出来。因此,当时福建建安生产的黑釉茶盏最受欢迎。

宋代茶业已有了很大发展,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除了茶诗词、茶题材书画外,涌现出一批有关茶的著作,如蔡襄的《茶录》、熊蕃的《宣和北苑贡茶录》、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等。

茶在古代的经济研究


茶在城市中的影响较在农村中更甚。第一,茶的消费者多居城市。售茶的茶肆和饮茶的茶楼、茶馆,几乎无处无之。茶博士之类成为一种服务性职业。第二,茶叶的精加工在城市。制茶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手工业。第三,其他行业如运输业、邸店业、碾硙业以及金融业都发达起来了。这些行业都属于商品经济性质。它们虽不因茶业才兴起,却因茶业而兴旺。茶业是它们的龙头和核心。它们与茶业形成一股强大的商品经济力量,和其他大宗商品,如盐、铁、绢帛等一齐,把唐宋的商品经济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尝试论之,在我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曾经出现过两个高峰。一在秦汉,一在唐宋。前者的主力是盐、铁,后者的中坚是茶、盐、绢帛。后者比之前者,基础更广,高度更髙,而且历时更久。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史学界曾热烈讨论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或谓出现于宋代,或谓出现于元代、明代、清代,虽无定论,但足见大家对这几朝的商品经济水平估计都不低,值得进一步深人探讨。

探讨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对商品的个案研究。这种研究已经有许多成果了,但对茶业则尚待深人。洪升君发宏愿,竭数年之力,焚膏继晷,废寝忘餐,成此一书初稿。在此数年中,我和他朝夕共学,时相讨论,甚为欢快。分袂以后,他仍锲而不舍,继续增益修润,今终底于成,即将付梓,问序于我。喜青胜于蓝,爰书所感以归之,是为序。

宋代点茶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上至王公大臣、文人僧侣,下至商贾绅士、黎民百姓,无不以饮茶为时尚,饮茶之法以点茶为主。宋代点茶比唐代煎茶法更为讲究,包括将团饼炙、碾、罗,以及侯汤、点茶等一整套规范的程序。

宋代的点茶形式是将团饼经炙茶后将茶碾磨成粉末状,然后再用筛罗分筛出最细腻的茶粉投入茶盏中,即用沸水冲点,随即用茶筅快速击打,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为止。

宋代点茶时强调水沸的程度,谓之候汤。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才能冲点出茶的色、香、味。宋代点茶,煮水改用肚圆颈细高的汤瓶,因为很难用眼辨认煮水的程度,因此只能依靠水沸的声音来判断煮水。南宋罗大经在《茶瓶汤侯》中详细记载了煮水的要领:近世瀹[1]茶,鲜以鼎镬[2],用瓶煮水,难以侯视,则当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之节。他认为:水初沸时,如砌虫声卿卿万蝉鸣;忽有千车稛载[3]而至,则是二沸;听得松风并涧水,即为三沸,此时,便应及时提起汤瓶,将开水注入已放有茶粉的茶盏中,随即用茶筅击打茶汤,直至水与茶充分交融,茶汤表面浮起一层白色茶沫为止。罗大经还认为:瀹茶之法,汤欲嫩而不宜老,汤嫩则茶味甘,老则过苦矣。

斗茶是宋代茶事活动主要内容之一。当时流行于上流社会、文人雅士之中的斗茶形式,主要是猜测茶叶的产地、辨别茶叶的采摘时间、说出当下喝的是春茶还是秋茶,以及辨明点茶之水的来源和品质,这种带有强烈赌博色彩和游戏乐趣的斗茶方法,通过日本僧人传到了日本,经日本几代茶人的共同努力,同时受浙江余杭径山寺《禅院清规》的影响,在不断融入日本本国审美情趣的基础上,发展成为集日本品茗文化艺术为一体的茶道。而流行于民间的主要斗茶形式,是以评出点茶技术和茶品的优劣为主,斗茶又称茗战,这种斗茶形式促进了当时茶叶品质和点汤技艺的提高。

宋代当时还流行一种点茶游戏称为分茶,分茶又称茶百戏。分茶的方法是将茶粉放入茶盏中注入沸水,然后用茶筅击打茶汤,使茶汤表面形成白色茶沫。与此同时,白色茶沫会幻化出各种图案或文字,但这些奇特的现象又会转瞬间消失殆尽。这种技法高超的分茶法早已失传,于是我们也只能从古代文献的记载中去感受当时奇妙的现象。

宋代茶中的名品


宋代制茶基本都是蒸青茶叶,最常见的分法是依据外形分成两种:一种是团茶(饼茶),一种是散茶(草茶、叶茶)

散茶通常是将茶叶蒸青散形条茶,与现代通用的散条形茶类似。将蒸过的草茶捣碎而制成的茶末,就是末茶了。将末茶继续加工,压缩制成的饼茶就是团茶。

宋代草茶

草茶就是将采下的茶叶蒸青后以芽茶的形式焙干。当时,草茶主要盛行于两浙地区,于是出现了一大批比较有名的茶,比如“瀑岭仙茶”、“五龙茶”、“大昆茶”、“小昆茶”、“双井茶”以及被评为两浙第一的“日注”等。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和大诗人欧阳修一生都嗜好喝茶,草茶之中尤其喜欢江西修水的双井茶,欧阳修更是在他所著的《归田录》中,认为此茶是“草茶第一”。

宋代贡茶

宋代贡茶制度是建立在唐代基础之上的,只是把贡茶生产基地由浙江顾渚迁到了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宋代恰值中国历史上一个寒冷期,太湖冬天冰封,顾渚的新茶赶不到清明节前送到汴梁,而建安新茶走水运可以让东京的皇帝及时喝上节前茶,“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因此皇家贡茶的生产基地就搬到了福建建安的北苑。

北苑贡茶

北苑地名始于后唐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时,王审知在福州建立闽国,当时建州吉苑里茶焙地主张廷晖在凤凰山拥有数十里茶园,所产茶品质上好。相传当时闽王好茶,而且特别喜欢张廷晖的凤凰山茶,于是不断来索取,当时建州屡遭兵灾战祸,民不聊生,茶业难以维持。闽龙启元年(933)张廷晖把凤凰山方圆三十里的茶山献给闽国,得到闽王封赐“阁门使”官职,并把凤凰山办成闽国的苑囿(闽国御茶园)。因凤凰山在闽都北部,故名北苑。

蜡面茶

蜡面茶也有称为腊面茶。在唐代早些时期,研膏茶是一种不加香料的自然茶,逐渐随后由于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茗规格,在茶中渗入沉香木、麝香等名贵的香料,把自然茶发展成为香料茶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由于茶质特佳,芬香扑鼻,冲泡后有乳状物泛于茶汤之上,与溶蜡相似,所以定名为蜡面茶。

大龙凤团

中国茶史上空前绝后的“龙茶盛世”正是始于大龙凤团。太宗兴国二年(996),特置龙凤模,第二年始造(997),龙凤茶盖始于此。北苑龙凤茶是一种饼状茶团,属蒸青片类,龙凤茶团面上印龙凤花纹,龙纹称龙团、凤纹称凤团、合称龙团凤饼。每八饼为一斤。

小龙凤团

庆历年间(1041-1048),蔡襄取上品龙茶,所造的小龙团茶不仅是制作精细,产量极少,每二十饼为一斤。据记载欧阳修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经历二十余年,方才获得一饼小龙团,茶盖其贵重如此。欧阳修称其茶为:“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以至当时王公将相都有“黄金可得,龙团难求”之感叹。

密云龙与瑞云祥龙

宋熙宁四年(1071),贾青为福建转运使,始制密云龙,二十饼重一斤,双袋装的叫双角团茶,“绯”色包装为赏赐大臣,“黄盖”包装为御用“玉食”。当时宣仁皇帝因被丐赐密云龙闹得不得安宁,感叹道:“叫建州今后不要造密云龙算了”,然而密云龙茶的名声却更大了。

以二十饼为一斤,而双袋,谓之双角团茶。大小团茶皆用绯,通以为赐也;密云龙独用黄盖,专以奉玉食”。哲宗时,“又改密云龙为瑞云祥龙。”

龙园胜雪

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漕臣郑可简创用“银丝水芽”制了旷世绝品的龙园胜雪。龙园胜雪又有文献称龙团胜雪,其原料“银丝水芽”把已经拣过的熟茶芽再剔去,只取其心一缕,用珍器贮清泉浸泡,光明莹洁,芽头细如银线。

白茶

白茶始见于宋仁宗庆历(1041-1048)。宋时所说的白茶,并不是现代六大茶类中的白茶,而实际上是指茶树的白化现象,清明前期茶园中会出现少量的变异茶树,其株叶面呈乳白色,但随气温升高,乳白色的叶片会逐渐转为绿色。而在宋徽宗大观年间,由于白叶茶产量极少,徽宗个人崇尚白色,又在《大观茶论》中为白茶专门列传,而使其名扬天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