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安茶创制传说

发布时间 : 2021-09-06
安微祁门红茶属于什么茶 青茶传说 黑茶的传说

安微祁门红茶属于什么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祁门安茶创制传说”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妙静在长安时,天子脚下,执法森严,榷茶之后,谁敢私自种茶,触犯刑律,何谈泡饮。黄山远离京城,山高皇帝远又深居山岭沟壑,官难过问,吏不上门,自在摘茶享用,故如获至宝。妙静师太按传统方式制作了一小篾篓雨前芽蕊的软枝茶,篓壁衬以箬叶,以免漏出,因未真正烘干,入梅以后,取出泡饮,有白斑霉味,因是高档芽蕊,不舍抛弃,放烈日下暴晒,事忙忘记没收回,又露了一夜,泡饮仍有霉味,且不可口,师太悭吝,不肯暴殄天物,以百无毒的理念,放入饭甑(zeng)高温蒸馏,泡饮又绵软少味,师太仍不肯抛弃,还是留着。其时,师太已是古稀高龄,按佛家经典,开始辟谷,又体弱多病走路彳亍颤巍巍的(可能已患脑血栓),夜晚再不能打座参禅。山高风大,夜寒霜冷,徒儿们将师太安坐于火桶内御寒,师太又想起那一小篾篓茶芽,取来放于火桶之内,以微弱之文火连续烘烤了两天两夜,取出一闻馥郁芬芳,泡来饮用,非常可口,师太日饮数杯,逐觉神清气爽,精神矍铄,走路也不颤了,师太顿悟,称:仍此茶之功也,是佛祖点化。历来制茶,仅揉碾锅炒或火烘,独此茶经日晒、夜露,受日精、月华滋润,故有治病健身奇效,使我安康,可称安康茶,阿弥陀佛,佛法无边。从此徒儿们争相效仿制作,为简便、顺口,称安茶。这是安茶发端之传说,既富哲理,也符实际。

妙静圆寂后,继任方丈,不但制作安茶,而且规范化,统一包装重量,并广泛宣传其功效,但从不出售,每年制作数十或数百斤,在佛教节日,堆放供桌之上,招来居士林和善男信女,礼佛时敲响钟、鼓、铙、钹、木鱼、响盏,高颂经文,合十跪拜,名为开光然后分送各处檀越,连络感情,以获得布施,此种格局,历经数百年,安茶自唐、宋、元三代均未流传民间,始终是寺庙文化。

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5)有一会制安茶的少年尼姑,法号佛桃(此名想是后来的好事者编造,意为佛门逃兵,又云桃色事件)受一入山斫柴的男青年引诱,不守佛家清规,庵堂寂寞,春心荡漾,尼姑思凡,遁出庵堂,蓄发还俗,与该青年成了婚,了却夙愿。正是夫妻恩爱,男耕女织,夫倡妇随,虽苦犹甜。但两年间,产下一男一女,由于生产关系落后,生产力有限,高兴之余,顿觉生计困难,衣食维艰,夫妻两愁眉苦脸,为寻生活出路,想起日精月华的安茶,于是摘来制作,新颖之物,很受市场欢迎,换来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倒也衣食温饱。其他山农,争相效仿制作,善于钻营的徽商,眍之有利可图,大量收购贩运,从此安茶流入市场,又经数百年辗转,逐步流向广东、香港、澳门、新加坡、吕宋(今菲律宾)、锡兰(今斯里兰卡)、暹逻(今泰国)、安南(今越南)等地域或国家,这是安茶由发端到发祥流向市场的传奇历程。

cy316.com编辑推荐

关于祁门红茶的传说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因为祁门一带的这种红茶品质最优,故以祁门命名。

祁红产区,自然条件优越,山地林木多,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云雾多,很适宜于茶树生长,加之当地茶树的主体品种──槠叶种内含物丰富,酶活性高,很适合于工夫红茶的制造。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是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由安徽茶农创制于光绪年间,但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

从历史上看,祁门一带本来是绿茶产地,据唐代咸通年间司马途的《祁门县新修阊江溪记》记载,祁门地区"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这就说明当年的祁门地区是栽种绿茶,而且栽种范围很大,以茶为业的人占有的比例也很大。可是后来又怎么以红茶闻名于世呢?

相传在清光绪元年(1875年),安徽黟县有个叫余干臣的人,原来在福建做官,后因不满朝政,索性辞官回乡。他在福建为官多年,养成了饮用福建红茶的习惯。而回到家乡后,到处都是绿茶,想饮用红茶很是不容易。他想,安徽与福建有千里之遥,交通不便,红茶运到这里成本大大提高。如果能将福建的红茶在本地试种成功,岂不是为当地又引进一种新的茶叶品种?

于是,他用自家的山场,栽种福建红茶,几年后就试种成功。可是当地人习惯于喝绿茶,对红茶不了解,他就在至德县(今东至县)、祁门县设立茶庄,管理红茶的炒制和销售业务。他专门从福建请来熟稔红茶栽种、炒制的师傅,经过几年的试验、推广,外地茶商也逐渐认识到这里的红茶,以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作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再文火烘焙至干,采制工艺精细,条索紧细秀丽,色泽乌润,冲泡后茶汤红浓,香甜馥郁,带有玫瑰花香。从此祁门红茶就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使得祁门成为红茶的重要产地。

“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相关经典名句:“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

六安瓜片的传说介绍


相传在金寨麻埠镇有个农民叫胡林,为雇主到齐云山一带采制茶叶。茶季结束时,他来到一处悬崖石壁前,那里古木纵横,人迹罕至。忽然,他在石壁间发现了几株奇异的茶树,枝繁叶茂,苍翠欲滴,芽叶上密布一层白色茸毛,银光闪闪。胡林精于制茶之道,对于辨别茶树品种优劣极为内行,知道眼前的茶树是极为难得的名贵品种。于是,他随即采下鲜叶,精心炒制成茶,带在身上,下山回家。

胡林赶路心急,便走进路旁的一家茶馆歇脚,将自己随身所带的山茶拿出来冲泡,开水一注入,只见茶杯中浮起一层白沫,恰似朵朵祥云飘动,又像金色莲花盛开,异香满屋,经久不散,举座皆惊,异口同声赞曰:“好茶!好香的茶!”后来,胡林又回到山中,去寻找他在悬崖石壁间所发现的那几株茶树,可是峰回路转,再也无处寻觅了。当地人认为这是“神茶”,不可复得。

这个故事流传若干年后,有人在齐云山蝙蝠洞发现了几株茶树,相传是蝙蝠衔籽所生。这几株茶树和胡林当时所描述的茶树一模一样,大家就自然而然地称其为“神茶”。据说,六安瓜片就是神茶繁衍而来的。

六安瓜片的由来传说


六安瓜片,简称为瓜皮,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曾经被作为贡品茶,进贡于皇家品饮。对于茶叶来说,许多都有着一定的由来故事,那么对于六安瓜片茶来说,其是如何由来的呢?

六安瓜片的由来传说

传说一:在1905年的时候,六安茶行有一个评茶师,收购了大量的绿茶茶叶,然后从中挑选出好的茶叶,然后拿到市面上进行销售,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个消息慢慢的传开,其他茶行也用这种办法来制作茶叶,附近的茶农们也争相效法,这种片状茶叶形似葵花籽,后来慢慢的人们就将其称为瓜片。

传说二:相传在麻埠附近有一家与袁世凯是亲戚,称为祝家楼财主。经常会将当地的土特产拿来孝敬,而且由于袁世凯十分的喜欢饮茶,自然茶叶是少不了的礼品之一了。在1905年前后,祝家为了更能获得袁世凯的欢心,不惜血本精制茶叶,送给袁世凯品饮。瓜片脱颖而出,色、香、味、形别具一格,故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嗜,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名茶。

下关沱茶的创制与发展


大理地处滇西要冲,“茶马古道”和“蜀身毒道”于此交汇,在商贸通道上构成了交叉型和双边型的商业文化,使大理成为中原、东南亚、南亚、西亚文化的交融之地,正是茶马古道和蜀身毒道的文明,使大理成为了“站在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大理不仅区位优势明显,更有独特的气候条件,享誉中外的下关沱茶就产于大理市下关。

下关沱茶产地位于终年积雪的苍山之麓,碧波荡漾的洱海之滨,这里常年清风吹拂,泉水甘洌,有著名的“风花雪月”四景,是加工精制茶叶的理想环境。

下关沱茶普洱紧压茶类,凹面看像厚壁小碗,凸面看似小圆面包,其外观精巧,曲线玲珑。其加工演变过程源于明代的“普洱团茶”和清代的“女儿茶”,1902年由下关”永昌祥”商号成功定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追溯下关沱茶的起源,可以从史料记载中窥见一斑。明代谢肇浙《滇略》卷三中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说明当时已有普洱团茶的生产了。清代阮福《普洱茶记》载:“小而圃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清人张泓《滇西新语》亦说:“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女儿茶亦芽茶之类,皆夷女采制,货银以积为妆资,故名。”从清代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女儿茶的各种特征:①鲜叶采摘时间(雨前);⑦重量(四两重,约合125克);③形状(团茶);④制作时的散茶用料(芽茶,仅次于毛尖的珍品普洱茶);⑤名称的由来(少女将这种自己采制的高档普洱团茶卖出后,积攒私房钱,用作购买出嫁时的嫁妆)。由此可见,到了清代则更具有下关沱茶的加工雏形了。

与下关沱茶量为接近的是“月饼形”团茶,此茶由景谷县私人茶坊制作,于1900年运销下关后并且在下关制作,又称“景关茶”。“永昌祥”下关茶厂在原有形状上加以改进,既吸取了“月饼形”团茶的小巧和便于运输,又充分考虑到了防止团茶因过厚而内生霉变,以及在运输贮藏过程中的后发酵因素。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种小碗臼形下关沱茶的最大设计特点是:能使团茶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增大表面积。如此精巧的设计,既保证了紧压团茶良好的透气性,防止团茶园过厚而内生霉变,又增大了团茶凹凸面与空气的接触,能有效地促进其缓慢地有氧自然发酵过程,对生料团茶的后发酵十分有利,能使其长期贮藏,历久弥珍。这一经典的创新设计于1902年完成,既秉承传统,又启迪未来,对往后的云南沱茶蜚声海内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关沱茶的创始人为大理喜洲“四大商帮”之首的严子珍(镇圭),他于1902年与江西商人彭永昌、北城商人杨鸿春合资创立了“永昌祥”商号。在国内主要做滇藏。滇川贸易,在国外主要做滇缅、滇印贸易。其经营方针是:滇茶销川藏;川丝销缅;缅棉销滇;滇藏药销川。主要靠长途贩运,调剂余缺获利。

永昌祥的下关沱茶一经问世,很快在滇、川、藏等地打开销路,其他商家见沱茶利厚可图,纷纷投资经营,下关一时成了众商家角逐沱茶的大战场。在抗战结束前,下关有大小十八家茶厂,其中,以永昌祥、茂恒、复春和、成盛、洪盛祥等商号开办的茶厂规模较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昌祥在商战中稳扎稳打,力挫群雄。该号的“松鹤牌”沱茶不仅非常重视质量,而且促销、防伪方式新颖。如:在一定批量的沱茶中,都可找到附有一根标有商标的金黄色丝带的沱茶,顾客每积足十根丝带,便可到经销店换取一斤茶叶。

在四川,“松鹤牌”下关沱茶备受推崇。陈邦贤伯勉斋随笔)记载:“在四川一带饮茶之风盛行,以沱茶量多,沱茶又以下关的沱茶为量上品。茶味颇浓,颜色呈金黄色,而且耐泡。”(云南通史长编》记载:“全川人士,盛称永昌祥下关沱茶,村镇茶肆,亦以其名标榜。”沱茶产于下关却在四川出名,纯属有绦。在川、滇方言俗语中,人们习惯将团块状的固形物称为“坨”。起初,永昌祥下关茶厂生产的普洱紧压茶主要有:主销四川叙府(今宜宾)沱江流域的“碗臼形”和销往康藏的“带柄心脏形”两种规格。以销区定名,前者称为“叙府庄茶”,后者称“紧茶”。由于下关“叙府庄茶”销川后,经沱江水冲泡,色、香、味俱佳,当地人为了表达对此茶的珍爱,遂将“沱江水”与“下关茶”进行文化联系,雅称之为——“沱茶”。“坨”与”沱”,一宇之改,使人们在品尝下关沱茶时很自然的联想到下关茶的清香,回味起沱江水的悠长。时至今曰,四川一直是下关茶的主销区,当地爱茶者仍对其情有独钟,无不与茶文化的传承有关。除产品质量过硬外,永昌样在经营中十分注重诚信,一诺千金。特别是与藏胞交易中,相互承诺,一年半载中不立字据却从不失信,因此深受藏胞信任,在商界中赢得了尊重。

小龙凤团茶是谁创制的


蔡襄又是我国茶史上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在茶史上,蔡襄有两大贡献,一是创制了小龙凤团茶,二是撰写了一部《茶录》。

蔡襄与小龙凤茶

小龙凤茶在宋代,是很名贵的茶,时人说它始于丁谓,成于蔡襄。在庆历年间,蔡襄任福建转运使时,开始改造成小团,一斤有二十饼,名曰上品龙茶。对于小龙凤茶,欧阳修曾给予过高度评价。宋人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说:一斤二十饼,可谓上品龙茶。仁宗尤所珍惜。也就是说,在当时,蔡襄的小龙凤茶,被视为朝廷珍品,甚至很多朝廷大臣和后宫嫔妃都只能一睹其形貌,难获亲口品尝。

蔡襄与《茶录》

蔡襄撰写的《茶录》。其文虽只千余字,却非常系统。全文分为两篇,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上篇中对茶的色、香、味和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作了深入浅出而又简明扼要的论述。在下篇中,他又对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说明。

此外,蔡襄还很喜欢与人斗茶。一次,他与苏舜元斗茶。蔡襄使用的是上等精茶,水选用的是天下第二泉惠山泉;苏舜元选用的茶劣于蔡襄,用于煎茶的却是竹沥水。结果,在这次斗茶中,蔡襄输给了苏舜元。

在茶事上,蔡襄还有一段趣闻:一天,欧阳修要把自己的书《集古录目序》弄成石刻,因此就去请蔡襄帮忙书写。虽然他俩是好朋友,但蔡襄一听,就向欧阳修索要润笔费。欧阳修知道他是个茶痴,就说钱没有,只能用小龙凤团茶和惠山泉水替代润笔,蔡襄一听,顿时欣喜不已,说道:太清而不俗。于是,两人就都笑了。

蔡襄一生爱茶,实可谓如痴如醉,在他老年得病后,郎中就叫他把茶戒了,说不戒茶的话,病情会加重,对此,蔡襄无可奈何,只得听从郎中的忠告。此时的蔡襄虽不能再饮茶了,但他每日仍烹茶玩耍,甚至是茶不离手。蔡襄对于茶的迷恋,正所谓:衰病万缘皆绝虑,甘香一事未忘情。

滇红茶历史“滇红”是怎么样创制出来的


一、调查

“七·七”抗战开始不久,我被疏散离开祁门茶叶改良场。1938年春,应旧中国中茶公司寿景伟、吴觉农先生电邀到汉口参加该公司工作,任技术专员,搞茶叶产销技术工作,同年八月随旧中茶公司迁往重庆工作。九月中旬,即被派往云南调查茶叶产销情况。和我一同前往的有旧中茶公司专员郑鹤春先生,十月中旬,我们由昆明乘汽车三天到达下关,然后步行山路十来天,十一月初始到达顺宁(即现在的凤庆县)

这是秋末冬初时节了,但看到顺宁县凤山茶树成林,一片黄绿,逗人喜爱。茶树均为单本植,高达丈余,芽壮叶肥,白毫浓密,芽叶生长期长,顶芽长达寸许,成熟叶片大似枇杷叶,嫩叶含有大量黄素,产量既高品质又好,这些云南大叶种茶的特点,非常合乎我的理想。

经了解,云南各茶区当时只生产青毛茶,属绿茶一类,高温杀青后,揉捻、晒干而成,然后由茶商到产区高站收购,驮运到茶叶集散市场,设厂压制各种“紧形茶“以便运销,其中饼茶侨销,“紧茶”(心形)边销,沱茶内销,从来没有生产过红茶。

二、试制

一向不生产红茶的云南,能否生产出好的红茶呢?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是完全可能的,如能采用大叶种茶创制出好的红茶,其发展前途是无可估量的,为此,我怀着满腔热忱,决心试一试,创制名茶为中华民族争荣。

我到顺宁第二天即商请凤山茶园试采“一芽二叶”样品,以观察其品质的优劣,找出问题之所在。 一切都很如意,两个茶样,看去一红一绿,宛如一金一银,使人不胜欣喜。红茶样:满盘金色黄毫,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桔红),香味浓郁,为国内其它省小叶种的红茶所未见。绿茶样:满盘银白毫,汤色黄绿清亮,叶底嫩绿有光,香味鲜浓清爽,亦为国内绿茶所稀有。

当时把试制的红绿茶邮寄香港茶市,认为这两种茶堪称我国红绿、茶中之上品。沿长江南北一带地区都不产冬茶,而云南迤西顺宁初冬季尚能生产这样的高级红、绿茶叶,诚属可贵。经了解,云南迤西以南一带气候温暖,从不下雪,四季如春,土壤肥沃,茶树生长旺盛,采摘期长,从三月初到十月底,一年九个月都有芽叶可采,量多质优,实为大叶种优良茶区,尤宜于红则大有作为。十二月转回昆明,兹将顺宁茶区茶叶产销情况和试制的红绿茶样品向旧中国云南省经委汇报,取得解放前当地政府同意,由郑鹤春先生和我负责筹建旧云南茶叶公司和顺宁实验茶厂,并负责“滇红”的试制生产和运销工作。

三、建厂成批生产

1939年初,旧中国云南小经济委员会决定由郑鹤春负责云南省茶叶公司;由我即刻着手规划筹建顺宁实验茶厂。建厂工作在旧小茶叶公司支持和具体帮助下,进展顺利,一方面先搭临时厂棚,赶制竹木器具投入生产,并加紧向茶农宣传如何改制红茶我始终认为这是想要制出好茶必不可少的一环;另一方面则忙于征用土地五十余亩,积极兴建茶厂。并通过旧中茶总公司,向安徽、浙江、湖南、江西等省招聘技工,举办培训班,积极培育制茶技术人员和技工。当时,顺宁实验茶厂机构和员工配备是这样的:厂长室,由我兼任厂长;生产室,主任技师童衣云,技师祁曾培、冯元伯;业务室主任吴国英(我离云南后由代厂长);总务室主任周东白,会计室主任蒋振庸等;初,精制技工共32名。

顺宁地处山区,交通困难,百余里山路,只能靠骡马驮运,所以制茶机器设备和物资购运既难又慢,为了争取早日试制,我们在机器和动力设备没有配齐安装完毕的情况下,采取土法上马,使用人力手推木质揉茶桶,脚踏烘茶机,竹编烘笼烘茶等办法,保证“新滇红”试制工作顺利开展。1939年,第一批“新滇红”约500担终于试制成功了,当时没有木箱铝罐。即用沱茶篓装运香港,然后再改木箱铝罐出口。

“滇红”创制出来了,当时,我拟定名为“云红”意即安徽“祁红”,湖南红茶称“湖红”,故云南所产红茶亦可称“云红”也,同时又想借天空早晚红云喻意其中,但旧中国云南省茶叶公司方面提议用“滇红”雅称,即借云南简称“滇”,又借得巍巍西山龙门瞰下秀丽的滇池一水,也别有妙处,我则不违众人之意,最终以“滇红”定名。

1940年后,“滇红”年有发展,成为祖国茶史上的一朵灿烂的名茶之花。“滇红”问世之后,国际市场上齐加赞赏,认为外形内质都好,可与印、斯红茶媲美,据说英国女王将 “滇红”置于透明器皿内作为观赏之物,视为珍品,特别是解放后,“滇红”又进一步得到发展,现在“滇红”已占云南省茶叶出口量的85%,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挣得了大量外汇,立了功劳,我感到十分欣慰。

传统当然需要继承发扬,新的事业更需要努力建树,加快步子搞四化建设,需要更好的名茶。我高兴地看到,我国最近经茶叶界同事们的努力又创出一些新兴的名茶,富于生命力。这篇回忆距当时创制“滇红”成功已达四十多年之久,难免有些出入,我谨愿这篇回忆能向茶叶界的同事们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为蓬勃发展我国历史悠久、誉满全球的茶叶事业,不辞辛苦,不避艰难,不拘一格地栽培出一朵又一朵名茶之花,点缀在我国四化建设的壮丽之锦上。

顶茶传说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蒙顶茶自唐朝起就被列为"贡茶",品质优异,人人皆知。可是,知道它的来历的人却并不多。相传,很古的时候,青衣江有条仙鱼,经过千年修炼,成了一个美丽的仙女。仙女扮成村姑,在蒙山玩耍,拾到几颗茶籽,这里正巧碰见一个采花的青年,名叫吴理真,两人一见钟情。鱼仙掏出茶籽,赠送给吴理真,订了终身,相约在来年茶籽发芽时,鱼仙就前来和理真成亲。鱼仙走后,吴理真就将茶籽种在蒙山顶上。第二年春天,茶籽发芽了,鱼仙出现了,两人成亲之后,相亲相爱,共同劳作,培育茶苗。鱼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纱抛向空中,顿时白雾弥漫,笼罩了蒙山顶,滋润着茶苗,茶树越长越旺。鱼仙生下一儿一女,每年采茶制茶,生活倒也美满。但好景不长,鱼仙偷离水晶宫,私与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发现了。河神下令鱼仙立即回宫。天命难违,无奈何,鱼仙只得忍痛离去。临走前,嘱咐儿女要帮父亲培植好满山茶树,并把那块能变云化雾的白纱留下,让它永远笼罩蒙山,滋润茶树。吴理真一生种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鱼仙,最终投入古井而逝。后来有个皇帝,因吴理真种茶有功,追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蒙顶茶因此世代相传,朝朝进贡。贡茶一到,皇帝便下令派专人去扬子江取水,取水人要净身焚香,午夜驾小船至江心,用锡壶沉入江底,灌满江水,快马送到京城,煮沸冲沏那珍贵的蒙顶茶,先祭先皇列祖列宗,然后与朝臣分享香醇的清茶。

茶枕的传说


传说当年香妃离开乾隆皇帝后,乾隆夙夜想念,日不思饭,夜不安寝,加之国事操劳,搞得堂堂皇帝人渐憔悴,疲惫不堪,尤其让乾隆痛苦的是由于独自伏案时间过长,颈椎经常疼痛难忍,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感觉迟钝,甚至有时还眩晕耳鸣,视物不清。宫内御医用尽各种方法,皆束手无策,紫禁城内,气氛低沉。

时值盛夏,乾隆在刘墉、纪晓岚等大臣的劝说下来到承德(当时名为热河)避暑养神。乾隆到承德时,蒙古佛教首领章嘉国师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活佛接驾后拜见了乾隆皇帝,酷爱佛学的乾隆与活佛畅谈后以福建当年新鲜贡茶相赠。七日后,乾隆起驾普宁寺,活佛向乾隆献上一小枕,曰:前几日见皇上面容憔悴,似有疾在颈,牵动周身,至使气血不通,阴阳不调。今臣借花献佛,以七日前皇上所赠之茶,经热河特殊气候调配,制成一枕,恳请皇上一用。乾隆见此枕小巧玲珑,闻之有淡淡幽香,靠之与颈部相吻,遂在普宁寺倚枕静座,顿感颈部舒适,周身放松,并时有丝丝茶香入鼻,不知不觉中进入梦乡。一觉醒来,已过了四个时辰,醒后乾隆顿感神清气爽,浑身舒泰,领鬓上还飘有淡淡清香,且感腹中饥渴,食欲旺盛,即令摆膳,与活佛共餐。

此后,乾隆常用此小枕,颈疾从未再犯,小枕发出的阵阵幽香还仿佛香妃常伴身边,令乾隆自此精神振奋,投入到国事中去,成为了名垂青史的一代君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