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茶文化

发布时间 : 2021-09-20
福建安溪茶文化 福建安溪茶叶 福建安溪什么茶

福建安溪茶文化。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福建安溪茶文化”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福建安溪茶文化”相关知识!

走进安溪,茶文化景观遍布。铁观音发源地西坪的茶园层层叠叠,满目青翠,到处是茶的海洋、绿的世界,茶叶的芳香沁人心脾。大坪生态观光茶园是全国最美最好的生态风光茶园,茶山形态秀丽,绿色无边,还有最原始的茶歌对唱。下面就福建安溪茶文化做一介绍。

福建安溪茶文化的发展

近年来,安溪人正努力把浓厚的茶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介绍给世人。他们已规划推出休闲度假、古迹览寻和生态探幽等四条以茶文化为特色的黄金旅游线路,并新建茶叶公园、茶博览馆和生态茶园等一大批茶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形成具有茶乡特色的茶文化旅游整体。

福建安溪茶文化的现状

在今年的全国旅游商品交易会上,安溪茶文化之旅被确定为全国三条茶文化旅游黄金线路之一。目前,安溪正设想通过漳泉肖铁路和省道205线、306线把厦门、泉州(安溪)、武夷山三地连成一个融海交文化、茶乡文化和山水文化为一体的福建旅游文化金三角,构建福建21世纪最有特色、最有吸引力的黄金旅游线路,推动安溪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以上就是根据福建安溪茶文化的发展与现状的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福建安溪茶文化有所帮助。

cy316.com编辑推荐

福建安溪茶叶的诞生历史


高山出好茶,安溪地理位置有利于茶叶的种植生产。安溪铁观音深受中国人们喜爱,特别是福建闽人,对铁观音情有独钟。

安溪地处福建东南沿海的戴云山东南坡,戴云山支脉从漳平市延伸境内,地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多山,有千米以上高山2461座,以位于福田乡与漳平交界的太华山为最高山峰,海拨1600米。安溪群山环抱,峰峦叠翠,甘泉潺流,河谷盆地串珠般分布在西溪、蓝溪沿岸,草木繁茂,古有龙凤名区的美誉。县境按地形地貌的差异,历史以来有内外安溪之分,以湖头盆地西缘的五阆山至龙门跌死虎岭西缘为天然分界线,线以东称外安溪,线以西称内安溪。全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外安溪地势较低,平均海拨在300~400米,年降水量纸1600~20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9.5~21.3摄氏度,年日照数2000小时,无霜期350天;内安溪地势较为高峻,平均海拨在600~700米,年降水量1800毫米,年平均气温17~18摄氏度,年日照数约1850小时,无霜期约260天,季节性变化明显。更妙的是,安溪与沿海有崇山之隔,不受海风侵扰。加上境内高山上,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绝少污染,早晚冷,昼夜温差大,相对湿度78%以上,有四季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之谚。此外,安溪高山植被良好,枯枝落叶,形成一层厚厚地地表覆盖层,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养分齐全,特别适宜农作物和茶树、果树生长。

一、安溪的野生茶树安溪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演化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野生茶树屡被发现。1957年,在蓝田乡福顶山等地发现两个野生茶树。一是蓝田在茶树,也称苦茶,因味苦面得名,为小乔木型,分布在蓝田乡福顶山森林之中。据1978年有关部门的观测,最大棵树高6.3米,树干挺直,树幅2.7米,胸围18厘米,叶形有长椭圆、倒披针形等,叶长11.5~17.3厘米,叶宽4.5~6厘米,最低分枝离地2米,历史以来当地群众有少量采制。二是企山野生茶,零星散布在企山顶观音坑一带海拨千米以上高山,树冠呈伞状,为小乔木型,其中被观测的一棵野生茶树,树高3.2米,树2.7米,胸围6.9厘米,叶片椭圆形,叶面平,叶尖突尖,叶脉10对,花径3.8厘米,花瓣7片。1961年,在安溪县剑斗镇的水头拔山发现了许多野生茶树,其中最大的一棵野生茶树高6.5米,胸围58厘米,树冠3.2米。经考证,这些野生茶树讫今已有1000~1200年的生长历史,是深入研究安溪茶树起源和演化的活化石。此后,西坪、福前等地也陆续发现野生茶树。就在2000年冬,笔者到外安溪的官桥镇益林村采风时,在该村的犀山原始森林中也意外地发现了野生茶树的踪迹。犀山野生茶树群生长在壁立千仞的白岩峰下将军岩北侧,集中生长着数株野生茶树,其中最大的一棵树高3.8米左右,树冠12厘米,当地群众曾采制饮用,单季可采茶青10余斤。这些野生茶树树群的发现,充分地表明安溪具有十分丰富的茶树资源,为安溪茶叶起源提供了佐证。

二、北方人口南迁安溪的推动追溯安溪文化的兴起和传播之源,主要来自中原文化的南移。唐朝中叶以前,安溪人口稀少,茶史无考。唐后期至五代十国年间,北方兵荒马乱,战祸不断。福建东南沿海,特别是泉州一带,远离战乱中心,局势稳定,气候温和,物阜人稀。这个时期,我国不仅茶业重心南移,而且北方人口在量南下移居。据安溪民间族谱记载,除少部分姓氏,如邱氏始祖于西晋年间(约300年)迁居晋安郡坑园(今安溪长坑乡山格),紫云黄氏一世祖黄克纲于唐垂拱二年(686年)自武荣州(今泉州)移居安溪和陈氏始祖于唐天宝年间自漳州移居安溪外,大部分姓氏,如刘、林、周、廖、詹、王、吴、安等均于唐末及五代期间经荆楚、江淮入闽转而定居安溪,其中既有平民百姓,也不乏名人墨客,如唐末诗人周朴、五代越王钱叔幕僚黄夷简、上柱国廖俨、开先县令詹敦仁等。外来人口不仅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带来了茶叶生产技术,推动安溪茶业发展。

三、佛教道教发展的推进唐中华大地饮茶之风的盛行,与佛道两教的推进是分不开的。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及道观多在深山云雾之中,是风景名胜圣地,又是产茶的适宜之地。特别是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是提神,使僧众夜不能寐,有益静思;二是消食,使整日打坐而容易造成积食的僧众得以帮助消化;三是不发,能抑制性欲,使人不思淫欲。而僧众坐禅修行,枯燥而孤寂,且不能吃晚餐,要在半夜坐禅、静思而不困,只能通过饮茶来提神,因而不少高僧均嗜茶,且以茶延年益寿。加上僧人行遍天下,故一时在在江南北竞相仿效,遂成时俗。唐代时,在我国南方几乎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的茶园,许多名茶出于寺院,据称,茶圣陆羽的师傅也是种茶高手。据此,唐时我国就有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僧,名僧植名茶,寺僧人人善品茶之说。佛教、道教传入安溪始于唐。至唐末,佛教在安溪已建有福海院、上乘院、定明院、灵像院、大成庵、隐静院、光明院以及长坑的补陀岩、城厢的阆苑岩、湖头的成道院、参内的植福堂等一大批寺院;道教在安溪已建有城隍庙、显着庙、武庙、龙津观等道观。据史料记载,唐末安溪寺院及道观已有植茶、品茶的历史,阆苑岩就其中之一。

安溪县城所在地西部阆山(今城厢镇同美村新岩山),半山有一名刹阆苑岩。阆苑岩始建于唐末。岩宇依山临壑,北侧有一峭拔石笋,天生一洞,夏至日西照,光芒穿也而出,蔚为奇观。阆苑岩历史上曾以产白茶闻名。岩宇左侧有古白茶树数株,已历数百年。现存岩宇门联阴镌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是研究安溪茶史的重要例证。为此,宁朱熹览游安溪山水时,曾品题阆岩夕照,是清溪八景之一。

四、五代时内外安溪均已产茶五代期间,安溪茶文字记载竞与小溪场长官廖俨联系在一起,而将茶作为礼品赠送的文字记载,则最早出自于开先县令詹敦仁的茶诗,题为受龙安岩悟长老惠茶,作此简代:泼乳浮花满盏倾,余香绕齿袭人清。宿醒未解惊窗午,战退降魔不用兵。又有与道人介庵游历佛耳,煮茶待月而归后,留下诗句:活火新烹涧底泉,与君竟日款谈玄。酒须迳醉方成饮,茶不容烹却是禅。闲扫白云眠石上,待随明月过山前。夜深归去衣衫冷,道服纶巾羽扇便。而韩屋留有诗句: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足见当时安溪民间植茶已逐渐发展。

总之,安溪茶叶起源最迟应在唐末,饮茶及人工植茶已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伴随中原文化的传播,南迁肇安的外来人口及寺僧植茶对安溪茶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五代宋初时已逐步向农家传播。

福建安溪茶叶的发展历史


高山出好茶,安溪地理位置有利于茶叶的种植生产。安溪铁观音深受中国人们喜爱,特别是福建闽人,对铁观音情有独钟。

安溪地处福建东南沿海的戴云山东南坡,戴云山支脉从漳平市延伸境内,地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多山,有千米以上高山2461座,以位于福田乡与漳平交界的太华山为最高山峰,海拨1600米。安溪群山环抱,峰峦叠翠,甘泉潺流,河谷盆地串珠般分布在西溪、蓝溪沿岸,草木繁茂,古有龙凤名区的美誉。县境按地形地貌的差异,历史以来有内外安溪之分,以湖头盆地西缘的五阆山至龙门跌死虎岭西缘为天然分界线,线以东称外安溪,线以西称内安溪。全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外安溪地势较低,平均海拨在300~400米,年降水量纸1600~20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9.5~21.3摄氏度,年日照数2000小时,无霜期350天;内安溪地势较为高峻,平均海拨在600~700米,年降水量1800毫米,年平均气温17~18摄氏度,年日照数约1850小时,无霜期约260天,季节性变化明显。更妙的是,安溪与沿海有崇山之隔,不受海风侵扰。加上境内高山上,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绝少污染,早晚冷,昼夜温差大,相对湿度78%以上,有四季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之谚。此外,安溪高山植被良好,枯枝落叶,形成一层厚厚地地表覆盖层,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养分齐全,特别适宜农作物和茶树、果树生长。

一、安溪的野生茶树

安溪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演化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野生茶树屡被发现。1957年,在蓝田乡福顶山等地发现两个野生茶树。一是蓝田在茶树,也称苦茶,因味苦面得名,为小乔木型,分布在蓝田乡福顶山森林之中。据1978年有关部门的观测,最大棵树高6.3米,树干挺直,树幅2.7米,胸围18厘米,叶形有长椭圆、倒披针形等,叶长11.5~17.3厘米,叶宽4.5~6厘米,最低分枝离地2米,历史以来当地群众有少量采制。二是企山野生茶,零星散布在企山顶观音坑一带海拨千米以上高山,树冠呈伞状,为小乔木型,其中被观测的一棵野生茶树,树高3.2米,树2.7米,胸围6.9厘米,叶片椭圆形,叶面平,叶尖突尖,叶脉10对,花径3.8厘米,花瓣7片。1961年,在安溪县剑斗镇的水头拔山发现了许多野生茶树,其中最大的一棵野生茶树高6.5米,胸围58厘米,树冠3.2米。经考证,这些野生茶树讫今已有1000~1200年的生长历史,是深入研究安溪茶树起源和演化的活化石。此后,西坪、福前等地也陆续发现野生茶树。就在2000年冬,笔者到外安溪的官桥镇益林村采风时,在该村的犀山原始森林中也意外地发现了野生茶树的踪迹。犀山野生茶树群生长在壁立千仞的白岩峰下将军岩北侧,集中生长着数株野生茶树,其中最大的一棵树高3.8米左右,树冠12厘米,当地群众曾采制饮用,单季可采茶青10余斤。这些野生茶树树群的发现,充分地表明安溪具有十分丰富的茶树资源,为安溪茶叶起源提供了佐证。

二、北方人口南迁安溪的推动

追溯安溪文化的兴起和传播之源,主要来自中原文化的南移。唐朝中叶以前,安溪人口稀少,茶史无考。唐后期至五代十国年间,北方兵荒马乱,战祸不断。福建东南沿海,特别是泉州一带,远离战乱中心,局势稳定,气候温和,物阜人稀。这个时期,我国不仅茶业重心南移,而且北方人口在量南下移居。据安溪民间族谱记载,除少部分姓氏,如邱氏始祖于西晋年间(约300年)迁居晋安郡坑园(今安溪长坑乡山格),紫云黄氏一世祖黄克纲于唐垂拱二年(686年)自武荣州(今泉州)移居安溪和陈氏始祖于唐天宝年间自漳州移居安溪外,大部分姓氏,如刘、林、周、廖、詹、王、吴、安等均于唐末及五代期间经荆楚、江淮入闽转而定居安溪,其中既有平民百姓,也不乏名人墨客,如唐末诗人周朴、五代越王钱叔幕僚黄夷简、上柱国廖俨、开先县令詹敦仁等。外来人口不仅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带来了茶叶生产技术,推动安溪茶业发展。

三、佛教道教发展的推进

唐中华大地饮茶之风的盛行,与佛道两教的推进是分不开的。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及道观多在深山云雾之中,是风景名胜圣地,又是产茶的适宜之地。特别是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是提神,使僧众夜不能寐,有益静思;二是消食,使整日打坐而容易造成积食的僧众得以帮助消化;三是不发,能抑制性欲,使人不思淫欲。而僧众坐禅修行,枯燥而孤寂,且不能吃晚餐,要在半夜坐禅、静思而不困,只能通过饮茶来提神,因而不少高僧均嗜茶,且以茶延年益寿。加上僧人行遍天下,故一时在在江南北竞相仿效,遂成时俗。唐代时,在我国南方几乎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的茶园,许多名茶出于寺院,据称,茶圣陆羽的师傅也是种茶高手。据此,唐时我国就有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僧,名僧植名茶,寺僧人人善品茶之说。佛教、道教传入安溪始于唐。至唐末,佛教在安溪已建有福海院、上乘院、定明院、灵像院、大成庵、隐静院、光明院以及长坑的补陀岩、城厢的阆苑岩、湖头的成道院、参内的植福堂等一大批寺院;道教在安溪已建有城隍庙、显著庙、武庙、龙津观等道观。据史料记载,唐末安溪寺院及道观已有植茶、品茶的历史,阆苑岩就其中之一。

安溪县城所在地西部阆山(今城厢镇同美村新岩山),半山有一名刹阆苑岩。阆苑岩始建于唐末。岩宇依山临壑,北侧有一峭拔石笋,天生一洞,夏至日西照,光芒穿也而出,蔚为奇观。阆苑岩历史上曾以产白茶闻名。岩宇左侧有古白茶树数株,已历数百年。现存岩宇门联阴镌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是研究安溪茶史的重要例证。为此,宁朱熹览游安溪山水时,曾品题阆岩夕照,是清溪八景之一。

四、五代时内外安溪均已产茶

五代期间,安溪茶文字记载竞与小溪场长官廖俨联系在一起,而将茶作为礼品赠送的文字记载,则最早出自于开先县令詹敦仁的茶诗,题为受龙安岩悟长老惠茶,作此简代:泼乳浮花满盏倾,余香绕齿袭人清。宿醒未解惊窗午,战退降魔不用兵。又有与道人介庵游历佛耳,煮茶待月而归后,留下诗句:活火新烹涧底泉,与君竟日款谈玄。酒须迳醉方成饮,茶不容烹却是禅。闲扫白云眠石上,待随明月过山前。夜深归去衣衫冷,道服纶巾羽扇便。而韩屋留有诗句: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足见当时安溪民间植茶已逐渐发展。

总之,安溪茶叶起源最迟应在唐末,饮茶及人工植茶已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伴随中原文化的传播,南迁肇安的外来人口及寺僧植茶对安溪茶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五代宋初时已逐步向农家传播。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简介


铁观音,茶人又称红心观音、红样观音;既是茶叶名称,又是茶树品种名称。清雍正年间在安溪西坪尧阳发现并开始推广。天性娇弱,抗逆性较差,产量较低,萌芽期在春分前后,停止生长期在霜降前后,一年生长期7个月。有好喝不好栽之说。红芽歪尾桃是纯种铁观音的特征之一,是制作乌龙茶的特优品种。

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并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观音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铁观音于民国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试种,分「红心铁观音」及「青心铁观音」两种,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产期较青心乌龙晚五。其树性稍?,叶呈椭圆形,叶厚肉多,叶片平坦展开,适宜制种铁观音茶。

【品质特征】

铁观音茶树,天性娇弱,产量不大,所以便有了好喝不好栽的说法,铁观音茶从而也更加名贵。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厂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这是纯种特征之一。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外形:条索肥壮、圆整呈蜻蜓头、沉重,枝心硬,枝头皮整齐,叶大部分向叶背卷曲,色泽乌黑油润,砂绿明显(新工艺中,红镶边大多已经去除)。

内质:香气浓郁持久,音韵明显,带有兰花香或者生花生仁味、椰香等各种清香味;茶汤金黄、橙黄,滋味醇厚甘鲜,稍带蜜味,鲜爽回甘。

叶底:枝身圆,梗皮红亮,叶柄宽肥厚(棕叶蒂),叶片肥厚软亮,叶面呈波状,称绸缎面。

最核心特征:干茶沉重,色墨绿;茶汤香韵明显,极有层次和厚度;评叶底应肥厚软亮。

福建安溪茶业:启动国际战略


福建安溪茶业:启动国际战略

福建安溪茶业:启动国际战略

2010年,泉州茶业的发展开始更大胆地着眼于国际市场营销攻势,吸引了世界的眼光,并取得良好成效;在终端建设上,泉州茶企首次将自己的专卖店开到境外去,图谋以香港为跳板撬动国际市场;安溪茶企组团赴欧考察,确定抱团开拓欧洲市场,将在欧洲开设以“安溪”这一集体命名的专卖店。

●世博攻势连连

世博会以其广泛的国际影响力被我国经济界视为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又一难得的市场推广渠道。对于这样一场五年一届的全球盛会,万千企业都跃跃欲试,想要从这块超级“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志在拓展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福建茶企更是不甘落后,纷纷摩拳擦掌,风风火火地展开世博。在世博会落幕后,可以了解到此次福建茶企对接上海世博会有四大渠道。

一是进入位于世博核心区域的联合国馆。经筛选进入联合国馆的“世博十大名茶”中,安溪、武夷岩茶、福鼎白茶上榜。参展茶企可在其产品外包装上使用联合国馆标志,还可在产品上印刷“世博会指定礼品茶”和“世博名茶”字样。福建省还选送8位师,在联合国馆接待各国贵宾。福建省学会在联合国国际信息网馆争取了22平方米的展位,遴选全省26家企业在这里分批推广福建茶。

二是在福建馆显要位置设立专门的互动区,世博会期间在这里进行展示、表演及品茗、赠饮活动。福建省还选择了近10家省内企业,轮流展示、武夷岩茶、坦洋等闽茶精品的风采。

三是在世博园区内的公共餐饮区设茶餐厅。福建省茶企在世博园公共餐饮区开设了400平方米的茶餐厅,提供福建各种茶食,成为入驻世博园区的料、茶食品服务商。

四是特许经营和名茶评选。福建省学会获得了世博会特许商品零售商和生产商的资格,组织茶企在世博会期间推广闽茶。

世博会期间,泉州茶业围绕世博会所展开的多样化取得良好效果,参展茶企特别推出的“世博茶”销售旺盛,内、外销双双实现增长,影响力同时得到进一步提升。谈到“世博茶”的销售情况时,参展企业无不喜上眉梢。

形势喜人,安溪茶业乘胜追击,趁热打铁,于2010年7月13日在上海正式启动以“世博名茶安溪让都市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茶宣传活动。此次活动,可谓是安溪产业发起的第二轮世博攻势,共有7家知名茶企参与其中。业内人士表示,借上海世博会举办之机,此次活动可谓是让安溪的世博由“场内”扩至“场外”,由点及面,掀起了安溪世博的新高潮,进一步提升了安溪的影响力。

探究福建茶文化


福建是乌龙茶的故乡,有一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是茶文化的发祥地,福建产茶文字记载比茶经早300余年,着名的莲花峰及其莲花茶构筑了一道独特的侨乡茶文化风景线。建茶、斗茶在宋元二朝尉然成风,明清时期,茶叶创新增多,开创乌龙制茶工艺,茶叶贸易渐盛,武夷山的茶山、茶水更加点缀了福建茶的文化底韵。现代福建茶文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进一步发扬光大,种茶、制茶、售茶、品茶、赛茶等几乎占据了茶乡人的生活内容。制茶讲科学,品茶有文化,构成独特的福建区域人文特征。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与百姓生活,如此贴近,雅俗共赏,茶是一种深沉而隽永的文化。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明传承,使绚丽多彩的华夏文明奇妙地溶化在茶香之中,以至在人类历史上,人们视茶为生活的享受,友谊的桥梁,文明的象征,精神的化身。它的发现与应用,曾给世界以震惊,为世人所瞩目。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连绵中国茶文化历史,福建茶文化凝聚着地理灵性,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茶类的创制要数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艺也数福建最奇,福建茶叶在中国茶叶发展乃至世界茶叶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刘超然、郑丰稔在:武夷茶,始于唐,盛于宋元,衰于明,而复兴于清。然孙樵曾道:甘晚候十五人遗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丹山碧水为武夷之特种,唐时崇安本设县,武夷尚属建阳故云。然则此茶之出于武夷,已无疑义。武夷茶最古之文献其在斯乎。宋时范仲淹、欧阳修、梅圣俞、苏轼、蔡襄、丁谓、刘子翚、朱熹等从而张之,武夷茶遂驰名天下。着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曾经给予武夷茶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制茶技术不断革新,创造了驰名中外的名茶,历次输出外销。誉满全球,为提高我国茶业科学技术水平作出了贡献。的高度评价。武夷茶文化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元代始成为皇室贡品,并在武夷创办御茶园,茶文化遗址遍布武夷山中。有唐至民国古茶园、宋遇林亭窑址、元大德至明嘉靖御茶园、明大红袍名丛、清庞公吃茶处、明至民国古茶厂、清茶政告示石刻等。武夷山是儒、释、道三教同山之处,武夷茶文化已成为武夷山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福建茶文化 |茶道知识


福建茶文化 |茶道知识

福建是乌龙茶的故乡,有一千年的历史,是的发祥地,福建产茶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南安县丰州古镇的莲花峰石上的摩崖石刻“莲花茶襟”(公元376年)。这比陆羽《茶经》记载的要早三百余年。比《茶经》早300余年。

古时丰州是闽南^***、经济、文化的中心。莲花峰位于镇北桃源村的西北处,峰高约120米,远在西晋即建有莲花岩寺。至唐,山腰上建有一座欧阳詹书室。唐末诗人韩偓在此隐居时,曾咏诗“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以描写当年莲花峰茶的生产情景。

唐冯贽撰的《记事珠》称“建人谓斗茶为茗战”,说明闽人斗茶始于唐。时至宋代,福建以北苑贡茶和斗茶活动闻名于世,开创了一代斗茶比艺的茗饮之风,并风靡全国。可谓龙飞凤舞倾朝廷,斗茶比艺创时兴。北宋?范仲淹(989-1052)《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宋?宋子安撰(1064前后)《东溪试茶录》;宋?徽宗赵佶撰(1107)《大观茶论》;宋?赵汝砺撰(1186)《北苑别录》等详尽记载和研究了当时福建的栽茶、制茶、品茶技术及饮茶风习。据报道记载北苑茶的宋代茶书有一半以上,茶诗词达千首以上。

宋、元两朝福建出现了以“龙凤盛世”“茗战成风”为特征的宫廷与文人的鼎盛时期,九曲溪孕育而成的皇家茶园——御茶园不仅代表是武夷茶的历史辉煌,而且象征闽茶在的特殊地位。当斗茶之兴渐减,明清时期的福建茶进入了创新时期,创制了多种茶类。继宋代贡茶和斗茶之后的又一次辉煌。

明末清初福建创制了乌龙茶,释超全(1625-1711) 《武夷茶歌》、《茶歌》;清?陆廷灿(1734)《续茶经》引的《王草堂茶说》;清?董天工编(1751)《武夷山志》等记载了乌龙茶的制作技术。乌龙茶问世后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出现了适于乌龙茶的独特品饮方式,俗称茶。清?彭光斗(1766) 《闽琐记》、梁章钜撰(1845)《归田琐记》、施鸿保撰(1857)《闽杂记》、连横(1878-1936)《雅堂文集》等都有记载。此间,乌龙茶也传入了台湾。

福建生产红茶,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在福安坦洋村试制成功,经广州运销欧洲,很受欢迎。此后大批茶商接踵而来,入山求市,开设茶行,周边云集坦洋,“坦洋”的名声也不胫而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福建乌龙茶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日本饮料市场,可谓是樱花时节念水仙(指:水仙茶等),乌龙东渡创奇迹。

产茶有字可考于唐末,阆苑岩岩宇大门有:“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开先县令詹敦仁(914-979年)曾留下许多茶诗。明清崛起,至光绪三十年茶园面积达3.1万亩,并有规模出口量。如今是乌龙茶出口基地,名茶(乌龙茶)之乡。

种茶、制茶、售茶、品茶、赛茶等几乎占据了茶乡人的生活内容。制茶讲科学,品茶有文化,是如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苏淑勉在《大坪,我为你祝福》一文中描述过:只见红砖粉墙的楼房里,随处可见一袋袋焙熟包装的“秋香”。主人端出的全是青一色白不锈铜的巨形茶盘,配上古铜茶盏,别具一格茶乡特色。他们沿袭“没有三杯不成礼数”的风习,劝茶款款,言笑晏晏。苏宇霖的“茶王百克成天价,极品一瓯满座香。”郑梦集的“似诗似画县,如露如泉。”大观园门联的“清风陶醉归来客,溪茶温暖故人心。”(古称清溪)。无不体现茶乡人钟爱自己的凤山、兰溪、茶林、茶师、茶都。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与百姓生活,如此贴近,雅俗共赏,茶是一种深沉而隽永的文化。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明传承,使绚丽多彩的华夏文明奇妙地溶化在之中,以至在人类历史上,人们视茶为生活的享受,友谊的桥梁,文明的象征,精神的化身。它的发现与应用,曾给世界以震惊,为世人所瞩目。

安溪茶文化味道浓


安溪人迎来送往、婚嫁寿诞、节庆祭典、红白之事,都少不了茶礼,来吃茶就成了茶乡最家常的一句话,茶的灵性流露在安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

记得几年前游杭州,到茶艺馆品茶。茶艺小姐介绍各地的名茶,对安溪铁观音介绍得太简略了,引起一屋子安溪客的不满,我们七嘴八舌地给予补充。当茶艺小姐知道我们来自安溪后,对馆中没有备铁观音表示歉意,识趣地说:因为你们铁观音茶太名贵了。我们听了这才心满意足,家乡茶好,每个人都与有荣焉。当时我心中隐隐有一丝不妥:那是否显得太狭隘了?

但不久我就见识到一个更狭隘的茶农了。他是我的一位学生家长,每个茶季忙完后都会送来几泡好茶。一进门,见我烧水洗杯准备泡茶,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泡真空包装的茶叶,撕开包装,倒入茶瓯:先泡我的茶吧!即便壶中有茶,他也要求另换个茶瓯泡他的茶。我故意从冰箱中找出最好的茶想把他的茶比下去,但他那一套形色香韵的理论总会倔强地证明自己的茶好。像这样的茶农在安溪倒是不少,这不单单是王婆卖瓜、敝帚自珍之类的词语能概括得了的。茶农好斗茶,输赢是面子的问题,一如范仲淹在《斗茶歌》所描述的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先吃茶、后办事。在安溪,那入门茶表达的绝对不单单是殷勤。我校会计老许到县委书记办公室汇报当年一幢侨建校舍的基建工作。书记听清他的自我介绍后,马上停下手头的工作,请他一起坐在沙发上,书记动手泡茶,说:先别忙,来,吃茶。这杯茶,让老许从进入县政府大门起就悬起的一颗忐忑心彻底放下了,一杯入门茶就这样永远氤氲在老许心中。

安溪话是唐宋古音,所以说来吃茶是而不是来喝茶,这可追溯到唐宋时代茶是吃的,安溪龙门镇山美桂瑶古窑址出土有宋代吃茶用的梅花碗:碗形呈梅花状,茶水倒出在另外的茶盏里,梅花瓣碗沿的茶叶便可捞着嚼吃。

想得再远些,来吃茶何曾不是唐代著名禅关吃茶去?不管是曾到过此间的僧人还是不曾到过此间的僧人,赵州从谂禅师都叫他们吃茶去。禅师认为了悟如未悟,平常心就是道,生活得不忙也不闲最能体认自性。

而现代的我们,难免浮躁,难免迷失,这时候,茶人会跟我们说:来,吃茶。那就让我们一起吃茶去吧!

福建寿宁斜滩茶文化历史


福建寿宁县斜滩镇种茶有600多年历史。据当地张氏家谱记载:明代宣德年间(1416-1426年),张姓先民最早从浙江丽水迁徙斜滩定居,就在张家龙岗垦地,并从邻近的福安坦洋、政和等地引进茶苗,大举种植茶叶。此后,随着卢、何、周、郭诸姓家族大量迁徙斜滩聚居,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他们相继在镇区周边山场开发茶园,逐渐形成产业规模。

明、清时期,斜滩庄村就已有加工茶叶(主要为初制毛坯)的作坊,至十九世纪中叶,斜滩的制茶业亦十分发达。鼎盛时期镇域所在地就办有茶企24家之多,从业人员3000多人。

当时较有名气的,在坂头有郭丰记、郭阿春等茶行;在坂尾有卢广言、卢伯庄、周乃贞茶行;在楼下有陈复兴等3家茶行,此外,还有设在斜滩的福州锯箱匠专制厂1家。

二十世纪初期,斜滩镇的茶叶销售已十分活跃。据当地爱国归侨卢少洲先生着的《椰风蕉雨忆南州》一书所陈述,斜滩贤志士不关心家乡茶叶外销。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斜滩籍族外知名人士、时任福建学院院长的郭公木先生,上海市副市长何宜武先生与担任海关关长的卢少洲,以及当时的海军总长萨镇冰交情甚深,他们馈赠给萨公10箱斜滩产的坦洋工夫茶,萨公品后赞不绝口,视为佳茗珍品。在他出国访问东南亚诸国及港澳期间,他把斜滩的坦洋工夫茶精装成珍贵礼品随身携带,分别赠送给各国军政要员或友人,使斜滩茗茶声名远播,倍受青睐。

但在抗战时期,外商航运中断,国民党官僚资本作祟,买空卖空,通货膨胀,茶景日渐萧条。1945年,日寇投降,斜滩茶叶生产开始复苏,价格回升,对外茶叶贸易又趋活跃,商业再度兴盛,斜滩作为闽东、闽北的主要物质集散地的地位依旧。

斜滩茶文化历史悠久,斜滩人嗜茶成性,视茶如命,接客待友都离不开茶。斜滩人爱茶成风,茶文化在民间也显得独特,尤其是畲族男女,他们至今还流传着唱茶歌、说茶事、演茶艺,以茶传情,以茶抒怀的习俗。在斜滩畲山茶岗上,现在还可以看到,采茶女唱:枝枝茶叶情谊深,茶叶好像阿哥心,哥心生在茶叶内,妹心连着阿哥心。那边采茶哥附和道:蜜蜂双双采茶心,哥牵妹手上茶林,合作茶园常丰产,情哥情妹情更深。的动人画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