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玉露发展

发布时间 : 2021-09-30
恩施玉露茶功效 恩施玉露茶产区 恩施玉露茶叶级别

恩施玉露茶功效。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恩施玉露发展”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湖北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很著名,现仍是我国的重要产茶省份。恩施玉露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

曾称玉绿,因其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故改名玉露。

恩施玉露,发源于现恩施市芭蕉乡一带,相传于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所制茶叶,外形紧圆、坚挺、色绿、毫白如玉,故称《玉绿》。到晚清至民国初期,为茶叶发展兴盛时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杨润之,改锅炒杀青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汤色、叶底绿亮、鲜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泽油润翠绿,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为《玉露》。1945年外销日本,从此恩施玉露名扬于世。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博士生导师施兆鹏先生给予极高评价并挥毫题词恩施玉露,茶中极品!恩施玉露深受国人及东南亚一带的厚爱,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

小编推荐

恩施玉露品质特征


恩施玉露,发源于现恩施市芭蕉乡一带,相传于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所制茶叶,外形紧圆、坚挺、色绿、毫白如玉,故称《玉绿》。

到晚清至民国初期,为茶叶发展兴盛时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杨润之,改锅炒杀青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汤色、叶底绿亮、鲜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泽油润翠绿,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为《玉露》。1945年外销日本,从此恩施玉露名扬于世。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博士生导师施兆鹏先生给予极高评价并挥毫题词恩施玉露,茶中极品!恩施玉露深受国人及东南亚一带的厚爱,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

恩施玉露的品质特征是:条索紧细、圆直,外形白毫显露,色泽苍翠润绿,形如松针,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醇爽,叶底嫩绿匀整。

此外,恩施玉露含硒量适中,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分析,该茶干茶含硒3.47毫克/千克,茶汤含硒0.01~0.52毫克/千克,符合富硒茶0.3~5.0ppm的人类消费要求。

恩施玉露的历史渊源


恩施玉露是中国传统名茶。自唐时即有施南方茶的记载。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载:茶类今茶名崇阳茶、蒲圻茶、圻茶、荆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据传清朝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位姓蓝的茶商,他自垒茶灶,亲自焙茶,因制出来的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如玉,故名恩施玉绿。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在玉绿的基础上,研制出的绿茶香鲜味爽,毫白如玉,因其白毫格外显露,故改名为恩施玉露。恩施玉露以其别具一格的品质特色,赢得世人赞赏,屡次被评为名茶。湖北省恩施市东郊,巍峨奇特的五座山峰骈联,倚不崛起,它就是恩施玉露的主要产地五峰山。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朝夕云雾缭绕,山下为滔滔清江环抱;山坡缓园,峪地平阔,砂质壤土,深厚肥沃,良恩施玉露,好的生态环境,不但促进了茶树健壮生长,而且茶树代谢旺盛,内含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特别丰富,是制作色、香、味、形俱佳的玉露茶的上好原料。

恩施玉露的杀青沿用中国唐代所用的蒸汽杀青方法。恩施玉露是我国目前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传统蒸青绿茶。

恩施产茶,历史悠久。远在宋代,这里已有茶叶生产。恩施玉露之创作,相传始于清康熙年间。当时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蓝姓茶商,垒灶研制,其焙茶炉灶,与今日之玉露茶焙炉极为相似。所制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珍贵如玉,曾称玉绿。到了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在与黄连溪毗邻接壤的宣恩县庆阳坝设厂制茶,其茶香鲜味爽,外形色泽翠绿,毫白如玉,格外显露,改名为玉露。由于品质优异,很快获得了发展,先后运销恩施、襄樊、光化、豫西等地,并远销日本。

现今恩施玉露的制作,除杀青方法仍然沿用蒸汽杀青外,做工较前更为精巧。高级玉露,采用一芽一叶、大小均匀、节短叶密、芽长叶小、色泽浓绿的鲜叶为原料。加工工艺分为蒸青、扇凉,炒头毛火、揉捻、炒二毛火、整形上光、烘焙、拣选等工序。

整形上光是制成玉露茶光滑油润、挺直细紧、汤色清澈明亮、香高味醇的重要工序。此工序又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悬手搓条,把0.81公斤的炒二毛火叶,放在5080℃的焙炉上,用两手心相对,拇指朝上,四指微曲,捧起茶条,右手向前,左手往后朝一个方向搓揉,并不断抛散茶团,使茶条成为细长圆形,约七成干时,转入第二阶段。此阶段采用搂、搓、端、扎四种手法交替使用,继续整形上光,直到干燥适度为止。整个整形上光过程,约需7080分钟。然后烘焙至用手捻茶叶能成粉末,梗能折断,就可上拣。拣除碎片、黄片、粗条、老梗及其他夹杂物,然后用牛皮纸包好,置于块状石灰缸中封藏。

所制的茶叶,外形条索紧圆光滑、纤细挺直如针,色泽苍翠绿润,被日本商人誉为松针。经沸水冲泡,芽叶复展如生,初时婷婷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香气清爽,滋味醇和。观其外形,赏心悦目;饮其茶汤,沁人心脾。历受消费者所赞。

瑞狮岩与恩施茶叶发展历史


今天的恩施城区的年轻人,已不知瑞狮岩之名,但瑞狮岩不平凡的经历,不会为历史所忘记。它对恩施茶叶的发展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

瑞狮岩,也称瑞狮崖,是恩施城区一坐西朝东、濒临清江的红沙石山崖。因状如蹲狮,故名。

清同治版《恩施县志城池》载:宋旧城,即今象牙山及瑞狮岩因山为之,元仍其旧。告诉我们,宋、元时期的恩施城即建在瑞狮岩与象牙山一带,即今六角亭街道办事处东、南、西三面,瑞狮岩上是主要城区。

同书《古迹》载:钓台在瑞狮崖,石壁镌钓台二字。明代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由四川按察史谪施州卫经历的黄溥,曾在瑞狮岩垂钓,写下《钓台》诗:百尺台高次水滨,几回来此独垂纶。不知应兆飞熊后,更有何人踵后尘。今钓台已不可见。

同书《祠庙》载:火神庙在城南门内瑞狮岩上。又载马王庙,在火神庙右。两庙相挨,共用一个戏台,解放后为制革厂与皮鞋厂,庙貌无存。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为发展鄂西特产,于1941年下年在恩施组设鄂西茶叶运销辅导处,1942年春改组为茶叶部,隶属于省物资供应处。在恩施县城狮子岩设恩施茶厂,以此为基地,先后在恩施芭蕉、黄连溪、朱砂溪,建始长梁子,五峰水尽司,鹤峰留驾司等地设立制茶所,每年产红、绿茶1000担左右,大部分运销重庆,一时重庆茶市为恩施茶叶占领,原销沱茶退居不重要地位。

同时,私人在恩施的茶叶制销机构相继崛起,如大西公司、华中公司、江南茶庄、建华茶庄、北平茶庄,他们都乐意经营恩施茶,经他们的运作,恩施茶于1945年开始销往日本,打通了国际贸易渠道,恩施茶自此进入国际贸易市场。

古代茶具发展


茶具,是我国古代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讨论茶具史的兴衰,也可以看到茶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茶具也有其本身独到的发展过程,从中还可以看到陶瓷制造的艺术造谐。

古代茶具的概念及其种类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宋、元、明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围。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唐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可知茶籯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诗》日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诗词描写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劳的制茶过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唐书陆龟蒙传》说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往,虽造门也不肯见,不乘马,不坐船,整天只是设蓬席斋。束书茶灶。往来于江湖,自称散人,宋南渡后誉为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压波堂赋》有笔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诗人陈陶《题紫竹诗》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可见,唐宋文人墨客无论是读书,还是下棋,都与茶灶相傍,又见茶灶与笔床、瓦盆并例,说明至唐代开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备之物了。

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茶的发展


随着茶叶的传播,目前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几乎遍及全国和世界五大洲的国家和地区。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加之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因此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居世界之首。我国地跨六个气候带,地理区域东起台湾基隆,南沿海南琼崖,西至藏南察隅河谷,北达山东半岛,绝大部分地区均可生产茶叶,全国大致可分为四大茶区,包括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四川和安徽。甘肃、西藏和山东是新发展的茶区,年产量还不太多。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已达1600多万亩,年产茶叶40万吨左右,茶叶出口量达13.5万吨左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全国茶叶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已建立健全了科研和教育网络,大量的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科学种茶、科学制茶和茶业管理的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这为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茶叶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并成为三大饮料之一,所以世界茶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个国家种植茶叶,茶区主要集中在亚洲,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产量的80%以上。

茶叶生产和饮用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出现新的要求。这是因为,在社会发展中,一旦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就特别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这种天然保健饮料必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此同时,由于它含有大量的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会吸引大量消费者去饮用它。茶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

中国古代重要茶事进程录:

◆原始社会

神农时代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当为茶叶药用之始。

◆西周

据《华阳国志》载:约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作为贡品得最早记述。

◆东周

春秋时期婴相齐竟公时(公元前547---公园前490年)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叶已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用。(据《晏子春秋》)

◆西汉(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这表明四川一带已有茶叶作为商品出现,是茶叶进行商贸的最早记载。《僮约》

◆东汉(公元25--220年)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食论》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

◆三国(公园220265)

史书《三国志》述吴国君主孙皓(孙权的后代)有密赐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记载。

◆隋(公元581--618年)

茶的饮用逐渐开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竞相采之,并逐渐由药用演变成社交饮料,但主要还是在社会的上层。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为饮料扩大普及的时期,并从社会的上层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开始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贡茶院,每年清明前兴师动众督制顾渚紫笋饼茶,进贡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纳赵赞议,开始征收茶税。

公元8世纪后陆羽《茶经》问世。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现专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开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瓯)设宫焙,专造北苑贡茶,从此龙凤团茶有了很大发展。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元年间(公元1107年)亲著《大观茶开》一书,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茶司马,专门司茶贸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对炒青叶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19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数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从万丹运华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声。

1690年中国茶叶获得美国波士顿出售特许执照。光绪31年(1905年)中国首次组织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察茶叶产制,并购得部分制茶机械,宣传茶叶机械制作技术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机械制茶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制茶业。

茶具发展简史


在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简单朴素。韩非子《十遇》及《五蠹》等篇,说到尧的生活是茅草屋、糙米饭、野菜根、饮食器是土缶,以后才发明使用黑陶等。可见茶叶最初的利用阶段,不可能有专用的茶具,大都是和其他食品共用的,一器多用.以木制或陶制的碗,兼作为饮茶的器具。茶具的发展与陶瓷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而陶瓷的产生和发展是先陶后瓷,瓷是由陶发展而来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第四文化层出土的陶器夹炭黑陶,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了,是新石器时代很早的陶器之一。

茶的烹用方法,也随着茶叶生产技术的改进和茶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最早发现野生茶树时,是采集鲜叶,在锅中烹煮成羹汤而食,这时候的烹饮方法和器皿很简单。春秋时代,茶叶作为蔬菜,与煮饭莱相同,没有什么特别的烹饮方法和器皿。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奴隶主和贵族阶级的出现,形成有闲阶级,饮酒喝茶有了发展,对器具也有了新的要求,从而出现了专用于茶的贮茶、煮茶和饮茶的器具。茶具的产生,始于奴隶社会,当是主要茶具为煮茶的锅、饮茶用的碗和贮茶用的罐等。随着时代的演变,茶叶消费日广,因消费的茶类不同,习俗不同,消费对象不同.不论茶具的形式、茶具的配套或茶具的用料等,都不断发生变化。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交替时期,由于以压制饼茶为主,这时除上述所举煮、饮和贮藏用的茶具外,又添了炙、研末和浇汤用的器具。

秦汉时期,泡饮方法是将饼茶捣成碎末放入瓷壶并注入沸水,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饮茶已有简单的专用器皿。从秦汉到唐代,随着饮茶区域和习俗传播的扩大,人们对茶叶功用认识的提高,促使陶器业飞跃发展,瓷器也已出现,茶具越来越考究,越来越精巧。

茶具又称茶器,最初都称为茶具,如王褒《僮约》的烹茶尽具、指烹茶前要将各种茶具洗净备用。到晋代以后则称为茶器了。到了唐代,陆羽《茶经》中把采制所用的工具称为茶具,把烧茶泡茶的器具称为茶器,以区别它们的用途。宋代又合二而一,把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现在也大都统称为茶具。

唐朝中叶,北方消费茶增多,引起了各地瓷窑的兴起,尤以烧制茶具为中心。据陆羽《茶经》记载,当时产瓷茶器的主要地点有:越州、岳州、鼎州、婺州、寿州、洪州等,其中以浙江越瓷最为著名。此外,四川、福建等处均有若名的瓷窑,如四川大邑生产的茶碗,杜甫有诗称赞: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陆羽说:煮茶与烹茶同,但用锅较大,又说:每炉烧水升,酌五碗,至少三碗,至多五碗。若人数多,要十碗,就分两炉。说明茶具应与饮茶人数相适应。据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所列,连同附件统计、煮茶、饮茶、炙茶和贮茶用且共有29件,可见唐朝时茶具的发展已很可观。现分述如下:

(1)风炉:铜或铁铸成,也有泥烧成的。形状像古鼎,下有三脚。炉壁厚3分,上口有9分厚的边,边的6分宽的部分在炉壁内方,以便用泥墁于膛壁。炉下方的三只脚,共有21个古字:一脚是坎上巽下离于中,另一脚是体均五行去百疾.第三脚是圣唐灭胡明年铸。在3只脚间各开窗洞、底下的一个洞用以通风漏灰。3个窗口上并排有6个古字,一是伊公,一是羹陆,一是氏茶,意为伊公羹,陆氏茶。内设带(原字左有土旁)埠(原字右下为木),有3格,一格有长尾野鸣的图形,这是火禽,画有离卦,一格有彪,是风兽,画巽卦;另一格有鱼,是水虫,画坎卦。巽表示风,离表示火,坎表示水。风能助火,火能把水烧沸,所以要有这三卦。另有花木、山水等图案作为装饰。据说此炉由陆羽设计。

(2)灰承:接受灰烬的用具,由有三只脚的铁盘构成。

(3)炭挝:六棱的铁棒,一头尖,稍下较粗,长1足。细的一头系上一小展(原字左有金旁)。作为装饰。

(4)火夹:别名筋,就是火钳。铁或熟铜制,长1.3尺。

(5)竹夹:小青竹制成,长1.2尺,一头的1寸处有节,其余部分剖开,用其夹茶在火上烤时,白竹出汗,利用它的香气以增加茶的香味。

(6)纸囊:即纸袋。用质地白厚的上等剡藤纸,做成双层纸袋。贮放烤好的茶,使不致失去香气。

(7)碾:由碾轮和碾槽构成。最好用桔木,其次是梨、桑、梧桐、柘木。碾槽形状内圆外方,内圆以便运转,外方防止倾倒。内可放进碾轮,圆盘状,直径3小,中心部厚1寸,边缘厚0.5寸。盘中心有轴,中方外圆,长9寸,宽1.7寸。

(8)拂末:扫茶末用,利用鸟羽。

(9)、(10)罗、合罗,大竹剖开,弯曲成圆形,纱或绢作底。筛下的末用合盖贮放。合,竹节制成,或薄杉木板弯曲成圆形,漆好。全高3个,盖1寸,底2寸,直径4寸。

(11)漉水囊:滤水工具。骨架多用生铜制成,因熟铜制的易附着青苔及污物,便于清除茶中杂物,铁则因锈而腥涩,影响水味,不宜采用。居住山村的人,有用竹、木制的,但不耐用,外出不便携带,用生铜较好。袋子用青篾丝织成,可以收卷。或用碧色的绢缝制,还加上翠钿作装饰,直径5寸,构长1.5寸。又用绿油布袋贮放全部滤水工具。

(12)釜:锅,生铁制成,以坏了的农具炼铸。炼铸时内抹土外抹砂。里面因抹土而光滑,锅内面易于磨洗,外面因砂而粗糙,易吸热。锅的耳制成方形,使平正;锅边较宽,使能伸展得开,锅脐要长,并在中心,使火力集中于锅中间,则水在锅正中沸腾,水沫易于上升,水味可醇正。洪州用瓷锅,莱州用石锅,瓷锅、石锅都雅致好看,但不坚固,不能持久。用银锅非常清洁,但又过于奢侈华丽。从耐久着眼还是快制好。

(13)交床:十字相交的木架,上板中空,支持锅。

(14)瓢:胡芦一分为二而成瓢,或用木制成,叫牺杓。晋杜毓写《茶赋》,其中有一句:酌之以瓠,瓠,就是瓢。它的形状:口阔,瓢身薄,柄短。晋永嘉中,余姚人虞洪到瀑布山采茶,遇一道士对他说,我名丹丘子,改天你的瓯牺里有多的茶,给我些。瓯是小瓦盆,牺就是木杓,常用梨木制成。

(15)木夹:以桃、柳、蒲葵、柿心木成竹制成,长1尺,两头用银包裹。(16)鹾簋:鹾即盐。盛器,瓷制,圆形,直径4寸,像盒子或瓶形,小口坛形,装盐用。

(17)揭:取盐用具。竹制,长4.1寸,阔9分。

(18)则:量器,利用贝壳,或用铜、铁、竹制的匙、箸之类。大致开水一升,用一方寸匕的匙量取茶末。但喜味淡的可减少,喜浓的可增加。

(19)碗:越州产的瓷品质最好,鼎州、婺州产的较差,又岳州的好,寿州、洪州的差。

(20)水方:用青杠、槐、楸、梓等木制,漆内方及外缝,可盛水1斗。

(21)熟盂:盛开水用,瓷或砂制,容积2升。

(22)涤方:用楸木制,形似水方,容积8升,洗涤茶具。

(23)滓方:似水方,容积5升,用以收集茶渣。

(24)畚:白蒲草编成,可放碗10个。

(25)笤:竹子编成,圆形,高1.2尺,直径7寸。或先做成笤形的木模型,用藤子编织,有六出的圆眼、盖和底如箱子的口,削光滑。

(26)具列:木或竹制成床或架,或竹木制成小柜,有的可开关,上漆,长3尺,阔2尺,高6寸。用以贮放陈列所有的器具。

(27)都篮:装所有器具的竹篮,竹篾编成。内方编方眼,三角形交错。外用双篾,宽篾作经线,细的单篾编织,交替压作经线的双篾,编成方眼,要玲珑好看。篮高1.5尺,长2.4尺,宽2尺;篮底宽1尺,高2寸。

(28)巾:类似布的粗绸,长2尺,应有两块交替使用,清洁茶具。

(29)扎:茱萸木夹棕榈纤维,捆紧,成大笔形,作刷子用。

可见到了唐朝煮茶、饮茶的用具非常繁杂,一般老百姓不大能办到。

唐时,生活讲究的家庭都备有24件精致茶具,为全套的碾茶、泡茶、饮茶器具。同时还有收藏器具的精巧小橱子,可以携带,以便与人斗茶。当时皇宫贵族家庭多用金属茶具,而民间却以用陶瓷茶碗为主。那时瓷制茶碗主要的有青釉、白釉两种。我国古代重视品茶,使用茶具也很考究,人们把茶具列为品茶必要的艺术条件,也是客来敬茶的重要工具。

唐李匡义《资暇集》:崔宁(蜀相,李豫大历末即公元775年入朝作者注)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指,取碟子承之,既啜而杯倾,乃以蜡环碟子之央,其杯选定人人为便,用于代,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状焉。这是茶杯有底环的开始。

南宋时代多饮团饼茶,饮用时需要将团饼碾研,过筛,而后烹煮。南宋《茶具图赞》记载的十二先生。即备茶和饮茶时用的十二种茶具。它们是:韦鸿臚(烘茶炉),木待制(木茶桶),金法曹(碾茶槽),石转运(石磨),胡员外(茶葫芦),罗枢密(茶罗),宗从事(棕帚).漆雕秘阁(茶碗),陶宝文(陶杯),汤提点(茶壶),竺副师(竹筅),司职方(茶巾)。用紫砂作茶具始见于北宋欧阳做《和梅公仪尝建茶》诗:喜见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

紫砂茶具中以茶壶最为名贵,宋代诗人苏轼谪居宜兴时,提梁式的紫砂茶壶,被命名为东坡壶,沿用至今。1968年南京吴经墓中发现紫砂提梁壶是明嘉靖(公元1543年)殉葬物,已是希罕古董。

宋时皇帝御前赐茶,皆不用盏,而用大汤瓷,其色正白。但其制样,似铜叶汤瓷耳,铜色黄褐色。《东坡后集》从驾景灵宫诗曰:病贪赐茗浮铜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宋代民间饮茶多用茶盏,盏是一种小型茶碗,口敞小底,有黑釉、酱袖、青白釉及白釉等多种。宋朝烧制茶具著名的产地有五大名窑,即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各产不同风格的瓷器。官窑在杭州,哥窑在浙江龙泉;汝窑在今河南省临汝县(古属汝州);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古属定州,故有定窑之名;钩窑在河南禹县神后镇.禹县古名钧州而得名。

宋代饮用末茶,多采用盅或盏,盅托就更为普遍,而制作比唐朝精细多姿。宋代以后,我国饮茶方法随着茶叶加工方法的逐渐改变,已开始不加调味饮茶了。茶具主要有茶碾、茶罗、茶盏、茶杓和茶瓶等;饮茶大多不用碗而用盏。茶具所用材料除普通陶瓷外,也有用金银的,人们当以金银为优。到了元代、明代除边疆人民饮茶用煮饮外,散、末茶的饮用增多,不用煎煮而用撮泡,即开水冲泡,茶具种类简化,而质量却有提高。

茶具以瓷器为上,黄金为次。清代以后,除边疆少数民族外,茶具慢慢形成了以瓷器和玻璃器为主的局面。茶具的演变《癸辛杂识》称:长沙茶具,精妙甲天下,每副用白金三百星(衡器上记数之识点叫星,用金银时代,即以星为数作者注)或五百星,凡茶之具悉务,外则以大缕银合贮之。越南仲丞相帅潭日,尝以黄金千两为之,以进上方。

《清波杂志》曰:凡茶宜锡,窃意若以锡为合,适用而不侈,贴以纸则茶味易损宋末开始,发明蒸青散茶制法。饮用散茶时,不碾成碎末,全叶冲泡,不用盐调味,重视茶叶固有香味。蔡襄在皇佑元年至五年(公元1049~1053年)间写的《茶录》是当时的代表作,在下篇器论中,详述了茶焙、茶笼、砧椎、茶罗、茶盏、茶匙、汤瓶的性质用法与茶汤品质的关系。

元代茶壶的变化主要在于壶的流子(嘴),宋代流子多在肩部,元代则移至腹部。这时江西景德镇青花瓶异峰突起,闻名于世。青花瓶不仅国内珍爱,而且远销国外,特别是日本,因茶汤之祖珠光氏特别喜爱这种茶具,后来青花茶具又定名为珠光青瓷。天目茶碗也传至日本,12世纪至14世纪,日本佛僧到我国天目山佛寺留学,曾带回天目山的茶碗,这种茶碗施有黑釉,因此在日本,人们把这种带黑釉的陶瓷通称为天目瓷。天目茶碗有黄天目、白天目、黄践、曜变、油滴鳖盏、灰潜兔毛盏等。

宋代以后,饮茶偏重于品,茶具有了较多的变化。许次纾《茶疏》道: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

明代时,品茶瓷色尚白,器形贵小,当时许多的瓷窑多生产小而精巧、色白的茶具。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茶洗,形状如碗和孟,底部有孔,是饮茶之前用来冲洗茶叶的。16世纪中国瓷器出现在法国市场,致使法国人惊叹不已,大加赞扬。明代中期以后,又出现了用瓷壶和紫砂壶的风尚。

到了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胎漆器等茶具相继而起。

近年来,在浙江上虞出土了批东汉(公元25--220年)瓷器,出土器物中有碗、壶、杯、茶盏、托具等。经北京故宫博物馆,上海、浙江考古单位鉴定,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瓷茶器。这对研究古代青瓷茶具有重要价值。

古今茶具发展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初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宋、元、明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茶爱好者青睐。由于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而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几大类。

而古代茶具与现代茶具的概念稍有不同。唐宋时期所言的茶具似有大概念与小概念之分。如唐、宋、元、明许多诗人笔下的茶具主要指与饮茶有关的茶罏、茶壶、茶杯等器具,所以是小概念的。从大概念来看,依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所指出的有十大件,其中包括制茶、盛茶、烘焙茶具、饮茶有关的器具,甚至包括茶人、茶舍。又按《云溪友议》提到有二十四种茶具,显然,后两者是大概念的茶具,这一概念与今有许多不同。

唐宋以来,铜和陶瓷茶具逐渐代替古老的金、银、玉制茶具,原因主要是唐宋时期,整个社会兴起一股家用铜瓷,不重金玉的风气。据《宋稗类钞》说唐宋间,不贵金玉而贵铜磁(瓷)铜茶具相对金玉来说,价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陶瓷茶具盛茶又能保持香气,所以容易推广,又受大众喜爱。这种从金属茶具到陶瓷茶具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唐宋以来,人们文化观,价值观,对生活用品实用性的取向有了转折性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说,这是唐宋文化进步的象征。

再之,唐宋以来,陶瓷茶具明显取代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这还与唐宋陶瓷工艺生产的发展直接有关。一般来说,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生产开始出现飞跃发展,隋唐以来我国瓷器生产进入一个繁荣阶段。如唐代的瓷器制品已达到圆滑轻薄的地步,唐皮日休说道: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磁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当时的越人多指浙江东部地区,越人造的磁器形如圆月,轻如浮云。因此还有金陵碗,越瓷器的美誉。王蜀写诗说:金陵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宋代的制瓷工艺技术更是独具风格,名窑辈出,如定州白窑。宋世宗时有柴窑。据说柴窑出的瓷器颜色如天,其声如磐,精妙之极。北宋政和年间,京都自置窑烧造瓷器,名为官窑。北宋南渡后,有邵成章设后苑,名为邵局,并仿北宋遗法,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为内窑。内窑瓷器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景德镇陶器色变如丹砂(红色),也是为了上贡的需要。大观年间朝廷贡瓷要求端正合制,莹无瑕疵,色泽如一。宋朝廷命汝州造青窑器,其器用玛瑙细未为油,更是色泽洁莹。当时只有贡御宫廷多下来一点青窑器方可出卖。世尤难得。汝窑被视为宋代瓷窑之魁,史料说当时的茶盏,茶罂(茶瓶)价格昂贵到了鬻(卖)诸富室,价与金玉等(同)。世人争为收藏,除上例之外:宋代还有不少民窑,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等生产的瓷器也非常精美可观。一言蔽之,唐宋陶瓷工艺的兴起是唐宋茶具改进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茶」、「壶」两者在中国的饮茶文化上,是有着相当大的关联性且密不可分。喝茶讲究茶汤之香气、韵味,而茶壶的欣赏在於外观的视觉、内在骨胎质料的坚润性及吸收茶汤后的肌理变化。茶壶的把玩、鉴赏,亦随着每个人欣赏的角度与层次而异,不论是具有历史年代价值的古壶、宜兴壶、手拉坯壶或是具有台湾文化色彩的陶壶,都各有其吸引人之处。茶壶的好坏也不是以价格的高低去衡量,璞石之中含有璧玉,从一个创作者的作品,可看出其所下的苦心和它的精神内涵,这是需要慧眼者与其产生共鸣的。选购时,应考虑其实用性及艺术性兼具,但最重要的还是茶壶的原料、烧成。茶壶的造型变化多端、层出不穷,由于市场的变革,使得许多茶具徒有外形,而根本谈不上基本的实用要求。许多人赶着「玩茶壶」的风潮,盲目抢购,至于什么是好玩的茶壶?还是要您用「心」来体会。

记载历史发展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竹,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

茶叶记应该体现茶之为药用,历史悠久。古籍中有不少记载茶叶的功效与作用。如《本草》、《药书》、《华佗食论》、《茶谱》等都记载了茶的止渴、提神、消食、利尿、治喘、去痰、明目益思,除痰去疾,消炎解毒、益寿延年等20多项功效。唐代大医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几乎神化了茶的药用价值。

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最早的茶叶记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同时也解释了茶是谁发现的问题。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人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就了解现代的送礼送什么好感念,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 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

明代著名养生家高濂所著《遵生八笺》,曾把茶道与中国养生学精神之吻合。到明代顾元庆《茶谱》曾引《梦余录》记载:“大中三年东京一僧一百三十岁,宣宗问服何药?云:性唯好茶”,善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