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原产中国的证据(1)

发布时间 : 2021-09-30
茶叶的历史起原 中国的茶叶 中国上好的茶叶

茶叶的历史起原。

无论是文化界还是科学界、茶界的研究,基本上断定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中心。现在一般说500万年前茶叶的始祖出现在中国西南地区,现在贵州晴隆出土了100万年前的茶树籽的化石,这是一个物证。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在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一颗茶籽,它是跟橡籽一起,橡籽是可以当粮食吃的,是夹杂在一框橡籽里面出现的,所以肯定有人类活动的介入。但是我们不能多说什么,我认为这个是一个孤证。但是至少茶叶进入了人类的视野,至少是混在可食用植物的里面。我想对茶的利用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尤其是史前材料比较的匮乏。

再一个是在浙东萧绍平原,在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把樟科树叶片的遗存,在中医药的过程当中。跨湖桥除了发现茶籽以外,还发现了一个罐子,罐子里面整齐码放了几十根树枝,这个是鉴别不出来了,很可能是我们中药的开始。所以,茶的利用一般来说都是从药用和食用开始的。考古发现,在浙江萧绍平原几个遗址的发现,正好印证了我们这样的说法。因为有一些说法我们有时候是缺乏的,我们只有零星的材料,现在史前考古的材料来证明这样一个过程。

2004年、2011年分别在浙江余姚田螺山发掘了很大的一个遗址,其中发现了几丛树根遗址,经过国内外多学科的研究鉴定,认定是茶树根。由于种植的环境,土是熟土、翻动过的,不是种子落地生出来的没有翻动的土,所以是熟土。我参加了他们的两次研讨会,后来又参加了他们的成果鉴定会,最后鉴定它是距今6000多年前,人工种植茶树根的遗存。我们在此之前,一般讲神农尝百草(距今4000到5000年),这个遗址距今6000年,比神农尝百草的时间还要久远。

跨湖桥这个“中药釜”我们打了引号,它出土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罐子是破的。

然后罐子这个里面拿出来的整齐码放的树枝,一般认为很可能是我们祖先造中药起源的物证。这个是8000年前的跨湖桥遗址。我当时看考古报告,在萧山跨湖桥遗址出现了寄生虫,当人驯化了猪之后,又出现家养的猪之后,这是人畜共有的寄生虫。那么随着之前可能跟我们的食物结构有关,我们就是从自然界采集、狩猎、捕鱼这样的一个结构,在驯化定居之后,各式各样的问题就出现了。所以出现了那样的寄生虫之后,我想我们就可以理解了,跨湖桥的中药罐的作用了。

这是田螺山遗址发现的茶树根遗存。

大家看这张图分两排排列的,这个茶树根是有明显的人工干预的痕迹。又分布在房屋基址的周围,而且不光是一处,发现了三处,我们都是通过一定的鉴定,最主要的是通过基因鉴定。但是很可惜,科学家说这个根部的基因很少,在水里浸泡了几千年之后,这些组织都已经不存在的。因为基因是活性的东西,是蛋白质组成的,这么多年已经不存在了。如果做了NDA鉴定是最简单的,但是它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我们通过其他的物质鉴定。茶树含量最高的,就是我们说的茶氨酸,在其他的包括茶花的树里面含量都非常低,可能只有十几个单位。但是在茶树有1000多个单位,甚至接近2000个单位的区别。根据各种植物学的分科,鉴定它是山茶科茶属的植物,还有种种环境的分布,得出这么一个判断。

所以我们说茶树,在距今6000年的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里面,出土了人工种植的茶树叶的遗址,表明我们那个时候便开始利用了,可能是药用和食用兼有,但是可能药用是更多的,因为在这种植物环境、动植物环境非常丰富的环境里面,做食物的可能性相对小。因为食物无非就是单纯的饮用,做药用的可能性大,结合当时的中药起源性的状况。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叶原产中国的证据(2)


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对我们认识中华民族文明进程具有相当佐证的作用。河姆渡遗址发现之前,我们都相信我们吃的大米是从印度传到中国的。但是河姆渡大米的发现,而且是经过驯化的,已经是人工种植的大米,这样一下子把我们人工种植水稻的时间提前到了距今7000多年前。现在随着考古的发现,大米越来越提前,已经到了9000、10000年前。因为科学分析已经到了这个点,关于人文驯化。

在河姆渡出土了整罐子的樟科树叶片,这个是一整罐子的叶片,这个是分离出来单张的叶片。

这个叶片跟我们现在的樟脑丸不太一样,但它是樟科树,这个树的树叶可以拿来煮或者喝的话,或者烧的话,可以驱赶蚊蝇,消毒杀菌止疟,比如吃得不好的话。河姆渡也好,跨湖桥也好,都是滨水环境,都是在海边。现在为什么保存下来了?后来他们被海水淹没了。在南方这种植物的遗存是很难保持的,但是很难得在河姆渡、跨湖桥以及后来田螺山,完整保存那么多植物性的材料。它对我们认识中国史前文明以及中国文明之多中心起源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另外一个是关于人工传播花粉的研究。在河姆渡这个地方的土壤里面,说花粉,不一定是花粉,这个里面的是孢子粉,在出土的樟科树叶片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的孢子粉含量非常低,证明这个树不在这个地方。表明什么?表明这个樟科树的叶子是从其他地方采集过来的,如果是人工采集并且储存的话,证明这是一种有目的的利用。我想因为他们这几个遗址都在萧绍平原,整个离的都不远。所以整个环境,比如背山临水、水网环境,都是很一致的,都已经驯化了猪,虽然有很多采集和狩猎的果实,但是同时又有了这样一些人工的驯化和培养的痕迹,无论是牲畜、家畜还是植物也好。所以我想在这样一个整体的进程当中,当然新考古学研究,还包括整个环境。

之前我们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句话是清代的学者加上去的,但是神农作为我们的人文始祖,确实对于整个农耕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因为在传说时代,大家会把代表人物,就像我们现在的形象代言人一样,我们会把这样一些成果,寄放在一个典型英雄人物的身上,神农就承担了这样一个功能或者职责。

神农尝百草,也是民间学者攻击的一条。他们说汉代的《神农本草经》里面没有这句话,我们知道我们的典籍是各式各样的“不存在”,战乱、失火,典籍就没有了。陆羽在公元760年左右写《茶经》的时候,“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虽然我们没有说汉代的《神农本草经》的记载,但是从历史发展下来,结合现在考古学的证据,确实我们的传说跟当时的不同区域的文化发展是一致的。就像季羡林先生说的,“随着考古学的发现,研究越来越深入。我们的历史会变得越来越长,随着考古学的不断进步,我估计将来考古发现不但有夏、有禹,一定还会有更古的尧、舜,还要往上发展”。考古学会把我们的文明史往前推。

世界茶叶原产地茶原产于中国,中国茶的原产地是云南


中国人最早发现茶。

中国人最早开始采摘和制作茶叶,最早开始饮茶,并将饮茶之风传遍全世界。

中国是最早开始人工栽培茶树的国家。

中国人在漫长的种茶、采茶、制茶的历史中完善了目前的六种基本茶类-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还有以茉莉花茶为代表的再加工茶类。

中国的茶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堪与中国四大发明媲美。迄今为止,红茶早已红遍世界,茉莉花茶随《好一朵茉莉花》香飘全球,绿茶日益成为世界性健康热点饮品,而以铁观音为代表的青茶和以普洱茶为代表的黑茶正成为中国时尚的韵与味,日久而弥香。

云南世界茶叶原产地茶原产于中国,中国茶的原产地是云南。

关于茶树的起源,历来有几种说法。

经国内外科学家多年研究认定,中国是茶的原产地。

说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这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第一,中国云南是茶树原始生长和分布地区。

第二,从开发利用角度讲,中国人最早发现、利用驯化和人工栽培茶树。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十一个省(自治区)发现了二百多处野生大茶树。

中国云南是茶叶最重要的原产地。云南茶产区的各族人民,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采茶、种茶、制茶、贸茶和食茶、饮茶的民族。

中国西南部和南部沿北回归线两侧地区(云南思茅、西双版纳、临沧等地)是山茶科植物主要分布区域。说起云南,首先让人想到的是有名的普洱茶,制作普洱茶的原料是生长在西双版纳、思茅一带的大叶种茶树上采摘的鲜茶叶制成的晒青毛茶。云南已经被世界学术界认定的古茶树有至少一千七百年的野生型茶树王,和至少八百年的人工栽培型茶树王等。

现在,云南茶产区的人们正在延续丰富多彩的食茶、饮茶方式。人类从开始认识茶,以茶为药、以茶为食,逐渐转变为以茶为饮,使茶和茶文化内涵逐步丰厚起来。云南产茶区各民族多彩的茶饮习俗,就是这个演进过程的活化展示窗。

而原产区茶饮文化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有赖于一条文明传播的通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文化传播通道”茶马古道。

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病虫防治对策


我国茶园面积辽阔,东起台湾,南至海南,西自西藏自治区米村,北到山东荣成,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茶树病虫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茶树害虫超过400种,茶树病害100种以上,杂草30种以上。这些病、虫、杂草对茶叶生产构成一定的威胁。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的发展,保证了茶叶生产的优质丰产,但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发展,对病虫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茶园病虫区系变化及其原因 1.1 病虫区系变化特点 半个世纪来,我国茶树病虫的区系变化趋势,呈现如下一些特点: 1)由体型大的害虫向体型小的害虫如蚜、螨、蚧、蓟马、叶蝉)方向演替; 2)由咀嚼式口器害虫向吸汁型害虫方向演替; 3)由发生代数少、繁殖率低的害虫向发生代数多、繁殖率高的害虫方向演替; 4)由栖集叶面、易于接触农药的害虫向栖息部位隐蔽如卷叶、潜叶、有蜡壳或介壳保护),不易接触农药的害虫方向演替。 茶树病害的种类变化不如茶树害虫那样明显。  

1.2 区系演替的原因分析 1)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每种生物对其周围环境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具有一定稳定性,但也具有某种程度的可塑性,因此,可以在新的地区定居和繁殖。如茶尺蠖由于其1.-2代卵盛孵期和茶芽的展开期有着明显的同步现象,全年发生代数又多,因此该虫除了是浙江省历史上的重要害虫外,目前已向江苏、安徽、湖南等省蔓延,发生范围逐渐扩大,这和该虫对生态环境的强适应力有关。 2)栽培技术措施的变革。栽培措施的变革,使得病虫区系的栖息环境发生变化,因而导致病虫区系发生变化。如茶园向半山区、山区发展,使得小绿叶蝉、茶白星病等种群得以发展。氮肥的大量使用,改变了茶树芽叶中的氨基酸组成,使得茶叶蚧、螨类和茶树叶病的发生数量有所上升。 20世纪60年代留叶采摘技术的推广,提供了茶细蛾的产卵场所,使得该虫在 70年代中期起在全国范围大量发生。90年代名优茶的发展,要求采摘嫩度更高,这样使得产有大量假眼小绿叶蝉卵粒的嫩梢茎部仍留在树上,因而加重了叶蝉的发生程度。 3)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的非选择性毒力作用,使得在农药使用时不仅杀死了害虫,同时也杀死了天敌昆虫,从而导致了某些害虫的猖獗发生。如我国茶园中于60年代中期出现的蚧类猖獗发生,即与50年代起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的大量使用有关。同样,60年代初起有机磷农药的普遍使用,使得对有机磷农药敏感的蚧类种群数量有所下降,但由于它们对螨类天敌具强杀伤力,面对害螨杀伤力较弱,尤其是对螨卵的活性很低,结果又引起了60年代末期起在全国范围内茶叶害螨的猖獗发生。这是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2次明显的种群演替。

2 当前茶树病虫防治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新形势下对茶树病虫防治的要求来看,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若干茶树主要病虫种类尚缺乏新的有效防治技术 尽管茶园中的主要病虫种类已有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使得病虫种群能基本获得控制,但由于我国在即将参加WTO的前夕,许多发达国家都纷纷制订新的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下称)标准,这就使得多年来使用的部分技术受到限制。如目前茶叶生产中最重要的害虫种类--假眼小绿叶蝉长期以来采取以化学防治为主的技术,长期使用的乐果在许多地区效果日益下降,国外对其MRL又有逐渐严格化的趋势。氰戊菊酯是20世纪80年代起茶园中用以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重要农药,从 1999年11月起已由农业部下令禁止在茶叶生产中应用。名优茶的推广,使采摘标准愈来愈嫩,这样就有更多的嫩梢茎部留在树上,与过去较老的采摘标准可以采下大量的叶蝉卵的方法比较,这实际上削弱了假眼小绿叶蝉农业防治的力度。黑刺粉虱是90年代以来在许多茶园中上升为优势地位的一种害虫,长期来推广应用的噻嗪酮(优乐得、扑虱灵),由于欧盟的新标准中MRL订为0.02mg/kg,这种对黑刺粉虱防治非常有效的农药只能停止在茶园中使用,目前尚无一种农药能完全取代它。茶黑毒蛾在80年代以前只是局部零星发生,从总体上来讲为害性不大,但从90年代末发生面积越来越大,而且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 除了茶树害虫外,茶树芽叶病害的防治,长明以来采取的是化学防治的方法,由于常用杀菌剂的MRL标准订得很严,因此需要尽快提出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的茶树芽叶病害的综合防冶措施。

2.2 茶叶中农药MRL的超标率很高,影响茶叶出口 我国茶叶中的滴滴涕和六六六两种农药的残留问题曾经是20世纪60-70年代影响茶叶出口的严重问题。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贯彻了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和病虫综合治理技术昔施,因此从80年代中期起,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已获根本解决,我国出口的茶叶和内销茶叶分别有98%以上和95%以上符合国际和国内的允许标准。但在我国即将参加WTO的前夕,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盟各国,都相继扩大了茶叶中农药MRL的检验范围,从过去只检验6种农药扩大至近100种农药,同时大幅度降低MRL值。例如氰戊菊酯在茶叶中的 MRL在2000年7月1日以前欧盟实施的是10 mg/kg,而2000年7月1日以后改为0.1 mg/ kg,许多农药实施的是0.02mg/kg的最低检出量标准。因而在2000年造成了茶叶中农药残留超标率较高的现象。必须说明的是,这个超标是按欧盟的新标准计算而得出的超标率,如果按我国颁布的标准来计算,则绝大部分茶叶仍然符合标准。从检测结果来看,超标率最高的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和优乐得等3种农药。这种超标现象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正在明显改善中。

2.3 缺乏适于无公害生产使用的技术和农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无公害茶叶的生产在新世纪中已作为政府行为,将在短短的几年后作为市场准入标准。目前无公害茶叶生产在全国各产茶省成为一个热点。但是,无公害茶叶生产中许多技术问题尚未解决,亟待解决如何在病虫防治中少用农药或不用农药。可以预期,将更多地启用生物防治手段,采用生物农药和植物性农药。但迄今为止,这些技术和产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无公害茶叶生产的需要,至今还无一种可以主要用于茶树病虫防治的生物农药制剂被登记通过。

3 新世纪茶树病虫的综合防治 农业部已在2000年提出无公害产品将是茶叶生产的目标和要求,也是未来茶叶产品的市场准人标准,因此茶叶病虫防治也应以此为目标提出综合防治的思路。要从茶园生态系的整体平衡来考虑,不要只局限于防治对象,既要考虑当时当地的病虫种类,还要考虑到未来和环境保护,既要考虑当前的利益和效益,更要考虑长远的影响和带来的后果。在措施上应考虑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而应强化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应特别加强如下几个方面。

3.1 改善茶园环境,发挥茶园自然调控能力茶园是茶树有害生物和有益生物种群的栖息生境,保持好茶园环境的生态平衡以及重视茶园周围的生态环境,为保持和改善茶园树冠的密集郁闭度和茶园周围的植树造林,可有助于茶园生态系的生物多样性,发挥茶园自然调控能力,以达到茶园生态系中生物种群的平衡,这是实施良好综合防治的必不可少的外部生态条件。

3.2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加强生态调控的力度 以田间栽培管理为基础的农业防治,由于它是以改变茶园生态系的栖息生境为主要目标,是一种温和的调节措施,因而在无公害茶叶生产中有害生物的防治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发展新茶园时要注意选择和搭配不同无性系品种,要注意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有较高抗性的无性系品种。采摘可减轻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茶叶螨类的发生。施肥和病虫发生密切相关。日本近20a来超高量施用氮肥,使得茶炭疽病流行和根腐病严重发生。此外,偏施氮肥会改变茶树芽叶中的氨基酸组成,酸性氨基酸比例增大,有利于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蚧、螨类)的发生。而有机肥的施用可使中、碱性氨基酸含量增加,不利于蚜、蚧、螨类的发生。由此可见,通过农业技术措施的运用以提高生态系统功能,进而起到控制病虫发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强化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有益生物是茶园生态系中除茶树、有害生物外的又一营养级。它具有特异性强、不污染环境的特点,也是茶树害虫生态调控的有力手段。在无公害茶叶的生产过程中,强化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防治内容包括有益微生物、病毒、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有益微生物在茶树病虫防治中获得成功的有苏云金秆菌、白僵菌、蚜霉、韦伯虫座孢菌、座壳孢菌等20余种。90年代在黑刺粉虱上分离并繁殖应用成功的韦伯虫座孢菌是国内外首次应用于害虫防治的一种Aegerita菌,经在福建、浙江大面积应用,田间防效在70%以上,持效至少3a。昆虫病毒的应用在茶树害虫的防治上已获得很大的成功。我国已从40多种茶树害虫上分离得到63种昆虫病毒,其中核型多角体病毒 38种,颗粒体病毒17种,质型多角体病毒5种,非包涵体类病毒3种。茶尺蠖NPV病毒、茶毛虫NPV病毒在我国已达到大规模应用的程度。寄生性昆虫应用于茶树害虫防治的有赤眼蜂 (对茶小卷叶蛾和茶毛虫的卵)以及绒茧蜂(对茶尺蠖幼虫)等。此外,多种捕食性天敌(包括瓢虫、草蛉、蜘蛛、捕食螨)对各种蚧类、茶蚜、假眼小绿叶蝉均起着重要的自然控制效果。

3.4 合理进行化学防治,实现无公害生产化学防治具有高效、速效的特点,但也具有环境污染、农药残留、抗药性形成和害虫再猖獗等弊端。在当前实现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呼声中,虽然并不完全排除使用化学农药,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在农药的使用原则上要强调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对农药的要求不强调其杀灭作用,而是更注重于调节。要根据经济阈值进行防治,低于阈值的可不进行喷药防治。 其次,在农药的选择上,要选用高效、易于降解、选择性强、水中溶解度较低的农药品种。要根据目前主要茶叶进口国所规定的茶叶中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来选用农药。禁止在茶叶生产中使用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和甲胺磷,停止使用甲氰菊酯、噻嗪酮、灭螨灵、乙酰甲胺磷等农药。推广使用苏云金秆菌制剂(天霸)、白僵菌、茶尺蠖NPV病毒等生物农药和鱼藤酮、苦参碱等植物农药,合理使用石硫合剂。根据目前欧盟规定的MRL标准,在必需使用化学农药时,可选用塞丹、辛硫磷、马拉硫磷、联苯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和吡虫啉等杀虫剂和克螨特、四螨嗪等杀螨剂品种。 第三,要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剂量和安全间隔期的标准使用农药,要注意施药质量,避免农药大量流失。要提倡农药的轮换使用。在有机茶园除生物农药和植物性农药,不得使用任何化学合成农药。

有机茶叶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


有机农业是指一种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体系。发展有机农业是遵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农药,所以病虫害防治成了有机茶叶生产中的关键工作,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1、假眼小绿叶蝉。成虫为黄绿至绿色,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为害。受害茶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芽梢生长受阻,新芽不发,严重时幼嫩芽叶呈焦枯状,直至茶园绝收,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每年6月和9-10月为发生高峰期。成、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有利于该虫发生。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杂草;②通过分批适时采茶或轻剪去除卵抑制其发展;③湿度大的天气,喷施0.1-0.5亿孢子/毫升白僵菌或植物源药剂进行防治;④较重时,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防止成虫越冬。⑤2.50%鱼藤酮150-200毫升(300-500倍)除虫。

2、茶毛虫。成虫雌蛾淡黄褐色,雄蛾翅黑褐色,幼虫黄褐色,背面与侧面着生黄色毒毛。幼虫有群集性,3龄后分群迁散为害,咬食后叶片呈缺刻状。成虫有趋光性,虫害有4-6月和7-9月两个发生高峰期。

防治措施:①每年冬季人工摘除卵块和虫群;②结合耕作深埋结茧虫蛹;③用灯光或性激素诱杀雄成虫;④在低龄幼虫期喷施bt制剂。

3、茶尺蠖。成虫体翅灰白色,以幼虫取食嫩叶为害茶树,为害严重时可将嫩叶、老叶甚至嫩茎全部吃光,不仅严重影响当年茶叶产量,并导致树势衰弱,一到两年内难以恢复,对茶叶生产威胁很大。其幼虫有吐丝下垂特性,成虫有趋光性。

防治措施:①结合秋冬耕作深埋或扒除虫蛹;②放鸡除虫;③灯光诱杀成虫;④利用性信息素诱杀雄虫,干扰交配;⑤喷施茶尺蠖病毒制剂;⑥在幼虫时喷施bt制剂防治。

4、茶刺蛾:成虫呈茶褐色,趋光性强。卵散产于茶丛中,幼虫以叶片为食。各代幼虫盛发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中、下旬及9月中、下旬。防治措施

①利用成虫的假死性,震落后人工捕杀;②喷施球孢白僵菌;③冬季深耕,减少越冬虫口数。

5、茶橙瘿螨和茶叶瘿螨。茶橙瘿螨呈胡萝卜形,橙红色,茶叶瘿螨呈椭圆形,紫黑色。成螨以针状口器刺吸叶片叶汁,主要为害嫩叶,被害正面主脉发红,叶背出现褐色锈斑,失去光泽,芽叶萎缩,呈现锈斑,叶脆易裂,严重时造成落叶。夏茶受害最重,秋茶次之。高温干旱有利于其发生。

防治措施

①及时分批多次采茶,可抑制该虫的进一步发展;②喷施浏阳霉素;③发生较重年份,可喷施0.01-0.02度石硫合剂和硫悬浮剂,嫩叶喷施。

6、黑刺粉虱。成虫呈灰白色,有飞翔能力。幼虫是黑刺粉虱危害茶树的主要虫态。若虫寄生在叶片背部刺吸汁液,同时分泌排泄物,落到下方叶片正面,诱发烟霉病,阻碍光合作用,致使树势衰弱,芽叶稀少,枝叶枯竭,严重时致使茶树成片枯死。该虫喜郁闭,在茶丛中下部叶片较多的青壮龄茶园及台刈后若干年的茶园中容易大面积发生,在茶丛中分布以中部为多,上部较少。

防治措施:①适时修剪、疏枝,中耕除草,使茶园通风透光,可减少其发生量;②喷施黑刺粉虱真菌制剂500倍液,或人工去除已危害的茶树枝条;③注意保护黑刺粉虱寄生峰;④在茶叶背部用0.5度石硫合剂喷杀。

7、茶炭疽病:是茶园中最为普遍发生的病害,由病源真菌浸染引发起病,病害发生时主要危害成叶,先在叶尖、叶缘产生水渍状黄褐色小点,扩展后病斑由黄褐色转变为焦黄色,最后为灰白色。病斑为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每年5--6月和9-10月为发生高峰期,树势衰弱、管理粗放、采摘过度、遭受冻害、虫害较重的茶园易于发生。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合理施肥,防冻治虫,提高茶园的抗病性;②及时清理病叶,防止病菌传播;③发芽前喷洒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止其发生。

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


茶园的病虫害防治,主要是实施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同时也进行适宜限量的化学防治。 一、加强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应用栽培技术,定向改变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提高对病虫的抗性,而不利于病虫的生存、繁殖,以达到压低病虫种群数量的目的。因此,农业防治是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根本。它贯穿于茶树生长的全过程。 1、选准品种。茶树品种间由于形态结构、生化成分以及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对病虫害的抗性亦不相同,选择抗病虫性强的茶树品种是农业防治的基础。 2、严格检疫。选用无检疫病虫害的苗木,自繁或外地调进的苗木均要严格检疫,防止检疫病虫害进入茶园。 3、科学施肥。每年施足基肥,用少量的化肥作追肥,要注意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配合施用,提高茶树抗病虫能力,减少螨类发生和减轻茶饼病、炭疽病的危害。 4、及时排灌。干旱时及时灌水可调节园内温、湿度,能控制短须螨虫口密度;茶园排渍,对茶长绵蚧、藻斑病、膏药病、白绢病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合理修剪。修剪不仅可以恢复和增加树势,而且对茎干病虫害如长白蚧和钻蛀性害虫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茶园去除徒长枝、内膛枝、拖地枝后,茶园通风透光,可以防止黑刺粉虱等发生。 6、适时采摘。茶树新梢是茶饼病、牙枯病、茶小绿叶蝉、茶橙瘿螨等多种主要病虫活动、危害和繁殖的场所。分批多次采摘既是保证茶叶品质的主要措施,也可直接摘除病虫。 7、诱杀捕杀。冬季摘除茶毛虫越冬卵块、蓑蛾越冬袋(护囊)和各种病叶。茶季抓住害虫发生少、小的阶段,及时组织人工捕捉幼虫,刮除卵块和采用灯光诱杀成虫。 二、实施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关键,生物防治具有对人畜植物安全、不污染环境,以及效果持久等优点。目前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主要为病毒防治,现介绍茶小卷叶蛾、油桐尺蠖、茶毛虫的病毒防治方法。 1、茶小卷叶蛾。茶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田间常用量187.5-300mg颗粒体/m2(相当于375-660头老熟病虫尸的含量),对水900Kg,于第一代或第二代幼虫盛孵期作蓬面喷雾,当代幼虫发病率达95%、96%,持效8-9年以上。 2、油桐尺蠖。油桐尺蠖核多角体病毒,每公顷用30×1011个多角体病毒,兑水1500Kg,于第一代幼虫1-2龄高峰期喷雾,当年幼虫发病率80%,持效3年以上。 3、茶毛虫。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每公顷用(7.5-15)×1011个多角体病毒,兑水750Kg,于越冬代幼虫2-3龄高峰期对茶从作低位倾向喷雾,当代幼虫发病率80.5%。 由于天敌本身是一种生物,受环境影响较大,繁殖饲养比较复杂,而且与化学防治有一定矛盾。为提高生物防治效果,首先要协调好与化学防治的关系。使用对天敌杀伤力较小的化学农药品种,减少化学防治次数。改进农药使用技术,如用低容量喷雾代替高容量喷雾,对芽叶害虫如茶小绿叶蝉、茶黄蓟马等进行快速叶面喷雾,对有“发生中心”特点的病虫如螨类、茶尺蠖等进行局部喷洒,以减少对天敌的杀伤,保护天敌资源。第二,改善天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一般天敌,尤其是真菌和病毒要求在较高的湿度下生长、繁殖、感染昆虫,病毒对阳光很敏感,不宜在高温干旱季节应用。 三、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具有见效快、效果好、使用简便、受环境条件影响小等优点。科学进行化学防治是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要手段。但化学农药使用不当,会在茶叶和茶园环境中残留引起人体慢性中毒和污染茶园环境;化学农药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也杀死了天敌,导致害虫的再度猖獗;单一、长期使用化学农药还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降低农药防治效果。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化学防治必须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茶园农药首先必须符合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原则。再根据茶叶生产特点,病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具体选定。 防治刺吸新梢汁液的害虫如茶小绿叶蝉、蓟马等,应选用具有一定的内吸作用,有较强触杀毒性的药剂,如敌敌畏、乐果等;对取食叶片的害虫如茶毛虫、茶尺蠖类、刺蛾类等,应选用具有胃毒兼触杀毒性的药剂,如拟除虫菊酯类、杀螟松等;对茶园螨类害虫应选用具有较强杀卵作用的杀螨剂;防治粉虱和蚧类害虫要选择触杀性强、而且对蚧壳有强渗透性或腐蚀力的药剂,如马拉硫磷和亚胺硫磷等;防治叶部病害应选用既有保护效果,又有治疗效果的杀菌剂,如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等。

茶叶生产中茶园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


茶园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

茶园土壤受污染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污染物来源有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农业生产污染、生物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

水体污染往往是在有意无意间使用了工业废水或其他污水进行灌溉,或渗入到茶园中,使污染物随水进入土壤。

大气污染则由漂浮在空气中各种颗粒沉降物(如镉、铅、砷等),沉淀到地面而溶于土壤,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氟化氢等废气,分别以硫酸、硝酸、氟氢酸等形式随水进入土壤,而使茶园土壤受污染。

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向茶园中不恰当地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所致。

生物污染是在茶园中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垃圾、污泥、粪便和生活污水时,易遭受生物污染,成为某些病原菌的疫源地。

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由垃圾、矿渣、粉煤灰等物质进入茶园,而使土壤遭到污染。

这些因不同原因引起对茶园土壤的污染物主要为:①无机物(重金属,如汞、镉、砷、铅、铬等以及盐碱类);②有机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③有机废弃物;④化学肥料;⑤污泥、矿渣和粉煤灰;⑥放射线物质;⑦寄生虫、病原菌及病毒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