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饮茶的艺术

发布时间 : 2021-11-12
艺术花茶 常饮茶的好处 饮茶的讲究

艺术花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宋人饮茶的艺术”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宋人饮茶的艺术”相关知识!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到宋代已经发展到了极致。在浩如烟海的宋词中,与茶相关的作品不计其数,从采茶到制茶,从茶的功用到烹茶之法,及茶礼、分茶、斗茶、点茶、试茶、茶百戏等都有描述。其中,明确以咏茶为主旨者有61首,这61首词中以茶为题者42首,以茗为题者1首,无题者18首,具体而形象地反映出宋人的饮茶习尚。

首先,宋人饮茶重水质,极其讲究烹茶用水。在茶的烹制过程中,水质对茶水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早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就已经注意到饮茶中水的选择的重要性而且要求已极为苛刻: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有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畜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哪种水令人饮之有益,哪种水对人体有害已述之较详,大意是以新、净者为上。

宋人对这一点同样十分重视,这在宋词中有着充分的表现。如:苏轼《西江月茶词》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程大昌《浣溪沙》水递迢迢到日边,清甘夸说与茶便,谁知绝品了非泉;陈与义《玉楼春青镇僧舍作》呼儿汲水添茶鼎,甘胜吴山山下井。一瓯清露一炉云,偏觉平生今日永;尹济翁《声声慢禁酿》残春又能几许,但相从,评水观茶;颜奎《醉太平》茶边水经,琴边鹤经,小窗甲子初晴;杨泽民《荔枝香》瞰水自多佳处,春未去。绣桷斗起凌空,隐隐笼轻雾。已飞画栋朝云,又卷西山雨。相与,共煮新茶取花乳等等。抚琴必有鹤舞,美茗得有上好的水烹制,二者缺一不可,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于茶水的讲究。

其次,宋人极度讲究用茶之益,认为所饮之茶必以有茶乳为上。茶乳即茶乳花,宋代茶词中的云脚、雪、花等词语有很多是指茶乳花。关于茶乳花,陆羽《茶经》中已有记: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飘飘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廻滩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尊俎之中。饽者以縡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又曰:茗有饽,饮之宜人。宋人在茶词中对茶乳有充分细致的描绘:苏轼《西江月茶词》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黄庭坚《阮郎归茶词》雪浪浅,露花圆,捧瓯春笋寒。绛纱笼下跃金鞍,归时人倚栏;黄庭坚《西江月茶》:龙焙头纲春早,谷帘第一泉香。已醺浮蚁绿鹅黄,想见翻成雪浪;毛滂《西江月侑茶词》:汤点瓶心未老,乳堆盏面初肥。留连能得几多时。两腋清风唤起。通过对茶乳花的细致观察和描写,在词中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境界。宋人不但在词中对茶乳花有着客观的描绘,而且对其产生的过程也有具体说明。曹冠《朝中措茶》金箸春葱击拂,花瓷雪乳珍奇;姚述尧《如梦令寿茶》彩仗挹香风,搅起一瓯春雪;都是说茶乳的产生是因为击拂震荡。刘过在其《好事近咏茶筅》中描写用茶筅击拂,产生茶乳的过程,最为具体而美妙:谁斫碧琅轩,影憾半庭风月。尚有岁寒心在,留得数茎华发。龙孙戏弄碧波涛,随手清风发。滚到浪花深处,起一窝香雪。

再者,宋人极度讲究用茶之盏。唐人一般以茶绿为贵,认为越州瓷如玉,如冰,色青,为最好。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慢慢的发生着变化。宋人钟情于有厚重感的暗色。蔡襄《茶录茶盏》记: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烧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清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又赵佶《大观茶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直立,易以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可以见出,宋人对于茶盏的要求是以黑釉为上品,这与唐人已有不同。宋代的许多茶词对此有所表现,如秦观《满庭芳茶词》:窗外炉烟似动,开瓶试,一品奔泉。轻淘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

又程邻《西江月》:琼碎黄金碾里,乳浮紫玉瓯中。其中的紫瓯、紫玉瓯都是泛指宋人所用的暗色茶盏。黄庭坚《西江月茶》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和葛长庚《水调歌头咏茶》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中的兔褐金丝宝碗、兔毫瓯指的都是建安瓷中珍贵的兔毫盏。兔毫盏的珍贵在祝穆《方舆胜览》卷11中有记,云:兔毫出瓯宁之水吉。然毫色异者,土人谓之毫变盏,其价甚高,且难得之。黄庭坚《满庭芳》碾深罗细,琼蕊暖生烟,一种风流气味,如甘露,不染尘凡。纤纤捧,冰瓷莹玉,金缕鹧鸪斑;周紫芝《摊破浣溪沙茶词》醉捧纤纤双玉笋,鹧鸪斑,两词中都提到黑釉茶盏中另一种珍贵的鹧鸪斑盏。

cy316.com延伸阅读

中国古代的饮茶艺术 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相统一


茶,是陪伴中华名族成长的一部分。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茶的烹饮方法而随时间不断发展变化,在古代大体上有煮茶、煎茶、点茶、泡茶有四种茶的烹饮方法,每一种都是划时代的品饮艺术。

煮茶法

中唐陆羽《茶经五之煮》载: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茶经里对煮茶法有明确的记载。

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二饮,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熟煮,是中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中唐的陆羽煮茶法讲究技艺、注重情趣,要求茶、水、火、器四合其美。陆羽煮茶法和唐代茶艺要把握好三个关键:一是煮茶前先要烤茶,烤茶要讲究远近、茶色和时间长度,以保证饼茶香高味正。二是碾茶要适度。

现实意义:特别是作为饮茶文化的重要主体──唐代陆羽煮茶法,距今已有1200余年,当年釆用的用煮茶法饮茶,除书本上有简单记载外,已无踪影可觅。通过唐代陆羽煮茶法的研究与实践,进而将其复原,实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文化的一种需求,它对拉动茶叶消费,提升中华茶文化,促进茶经济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煎茶法

白居易《谢里李六郎寄新蜀茶》诗有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来搅拌曲尘,北宋苏轼《汲江煎茶》诗有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写的就是当时古代的煎茶点滴。从五代到北宋、南宋,煎茶法渐趋衰亡,南宋末已无闻。

煎茶法是指陆羽在《茶经》里所创造、记载的一种烹煎方法,其茶主要用饼茶,经炙烤、碾罗成末,侯汤初沸投末,并加以环搅、沸腾则止。煎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在茗饮方式﹐可令饮者将以细心领略茶之天然特性.

现实意义:品茶就是品其味,一般来说,这是一种较为优雅和闲适的艺术享受。煎茶比其他的品茶方式来说更为要求严苛,这就告诉我们在沏茶时要更加注意细节。生活在现代大城市的饮茶者选水会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但在沏茶时,要注意按不同茶品(绿茶、花茶、红茶、乌龙茶等)掌握适度之水温,投壶中茶量之多少,注意茶器、茶具之整洁,以及饮茶时应注意礼仪等,无论家庭生活日常饮茶或待客饮茶时,都应以充分注意的。

点茶法

唐代的煎茶重于技艺,那么宋代的点茶更重于意境。宋代蔡襄《茶录》载: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开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此法即宋代斗茶所用,茶人自吃也用此法。点茶茶礼从元朝起逐渐衰落,最后于明代消失。

点茶法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入碗。但茶末与水亦同样需要交融一体。点茶法直到元代尚盛行,只是不用饼茶,而直接用备好的茶叶碾末。

现实意义:点茶茶礼东渡日本,至今遗风不绝。日本茶道有两大流派煎茶和抹茶,前者是继承了明代以后中国人饮用散茶的习惯,而后者就是继承了宋人点茶的传统,因此,她们复原宋代点茶技艺后,也引起了日韩茶道界的极大关注,因为这不但能增强中国人对中国古代茶文化的了解,也能厘清日本茶道的源头。

泡茶法

泡茶法大约始中唐,南宋末至明朝初年,泡茶多用于末茶。明初以后,泡茶用叶茶,流风至今。陆羽《茶经六之饮》载:饮有粗、散、末、饼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庵茶。即以茶置瓶或缶(一种细口大腹的瓦器)之中,灌上沸水淹泡,唐时称庵茶,此庵茶开后世泡茶法的先河。

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龙团贡茶而改贡散茶,点茶道随之衰落,茶的生产工艺也由繁到简,中国的茶道因此发展到泡茶道。碾末而饮的唐煮宋点饮法,变成了以沸水冲泡叶茶的瀹饮法,品饮艺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明代人饮茶注重色、香、味的完美统一。他们认为:唐宋人将团饼茶经碾末后再煎饮或宋代人的点饮法有损于茶之真味,提出了采茶欲精,藏茶欲燥,烹茶欲洁,饮茶时追求优雅和谐宁静自然的环境。

现实意义:因为泡茶道的简便,茶也就走进了寻常巷陌,百姓人家,成为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产生浮躁、庸惰、焦虑、内心冲突等消极心理,泡茶能让人心灵复归清静、恬淡和振作,是人所企求的心理需要。茶的俭淡、精清、恬静、冲和的特质,与此种心理需要正相契合。

饮茶是种艺术,怎么喝才会更香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饮茶是种艺术,怎么喝才会更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到茶,不能不提茶艺,茶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杯清淡的水,俨然说是一杯白开水,少许放进几片茶叶之后,便生出了几丝绿意来,原先蜷缩干枯的叶片,在很短的时间里舒展开来,细细的品味也许真能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那么如何饮茶才会更香呢?

乌龙茶宜用宜兴紫砂等小壶小杯,投茶量占壶内腔1/3体积,100℃沸水,先注水作温润泡,在10秒左右时将水倒掉,俗称洗茶,最好始终保持沸水温度,正式泡茶在1分钟左右将茶汤倒出,对火味儿(北京人说糊味儿)重的乌龙茶,要少投茶,水在10秒左右出壶。

绿茶花茶宜用三头盖碗,(绿茶也可用玻璃杯)90℃左右的沸水,投茶3克左右,先冲入少许水作温润泡,后注适量水,三分钟左右即可饮用。花茶宜在杯中余1/3水量时再续水,一般只冲泡三次。

红茶:用沸水冲泡,可清饮,也可调饮。加糖,加牛奶,加果汁,也可制成泡沫红茶作冷饮。

茶和与之配套的茶具、方法之外,要用好水,水的标准除了卫生标准外,应无异味,这样泡茶,才能喝出香味儿来。3.什么叫粗茶细喝,细茶粗喝?以北京人喝花茶为例:粗花茶,梗大叶粗,投茶量要少,水要开,此为细喝。精制花茶,叶嫩芽鲜,味薄汁少,要多投茶,用落开水,或热水机中的开水,此为粗喝。

宋人怎么喝茶?


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宋朝的人是如何喝茶的,他们的喝茶的习惯及禁忌分别都是什么?

烧水、投茶、泡茶、喝茶,这个几个茶叶的冲饮步骤,在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据了绝对主流,为人所共知。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茶饮也有,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在我国历史上,茶曾有远比现在酸爽的喝法,“油茶”、“三道茶”、“日本抹茶”等就是古代茶文化投射到当今的影子。

想当年,南朝SC著名美女星星老师曾经发过一条关于广西油茶的微博,深深的震撼或者说伤害了我幼小的心灵...........

我从来不知道茶还有这种吃法,其制作的大致流程是锅内倒油,而后放入姜片、茶叶煸炒后打出汁,加水熬煮后过滤加糖加盐,最后放入葱花炒米花生小油果子等材料一锅烩了,据说回味无穷,颇令人好奇。这种油茶做法看似惊悚,其实最富皇宋遗风,因为在当年,人们喝茶的方法和这个差不多。

宋人不喝散茶,他们做茶饼;青叶处理方式也非炒制,而是上锅蒸青。讲真,欧尔君也不知道以这种方式做出来的茶饼该不该归类到发酵茶里。宋代最有名的的茶饼相信大家都听过——贡茶“龙凤团”,因表面以模具印有精美的龙凤图案而得名,据说有些甚至以纯金作为装饰,不由令人担心历代官家会不会出现重金属中毒的情况。

既然皇家开风气之先,文人大头巾们也是不甘落后的,毕竟我皇宋号称天下乃”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嘛。有宋一朝,只要带上大头巾,哪个不是有大把时间悠游林泉,流连于勾栏瓦舍。别说没有官身的社会名流,朝廷的文官们也是一样,公务再大也是小事,享受再小也是大事!这些人因为雪夜通宵宴饮连兵变都闹出来过。对不起扯远了,我们转回正题。名流作耍子肯定不能和市井一钱汉一样,空虚寂寞冷的时候邀三五好友写写诗词喝喝茶,很风雅的!

先以小刃切割茶饼,将切下的茶饼置于小臼中,细细碾为茶末,同时开始用壶煎水,至今日本茶道第一步也是如此。茶末成型后,注入一点煎好的热水将茶末调成膏状物,谓之“茶膏”,、再次加水后,用一个小刷把一样的东西一边匀速转动茶碗,一边使劲搅合,打出沫来,茶汤以纯白为上,沫以久聚不散咬住碗边为强,高手还能将那个沫打出花鸟鱼虫形象来,就和咖啡拉花似的,

斗茶味道在其次,没有谁会单单为了喝那一盏茶而大费周章,茗战是交流的媒介,人们因为斗茶而汇聚成一个个小沙龙,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普遍文化现象,甚至深刻影响了周边文化圈,下图便是自称同为华夏正朔的契丹贵族进行斗茶比赛的场景。

宋人吃茶与建盏


宋人吃茶与建盏

吴晓辉

我们如今的日子多少过得有点浮躁, 除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更多家庭为了房贷, 医疗费, 孩子的教育费用在忙碌。

翻看一些宋元笔记发现宋人当年的日子似乎比我们过得清闲雅致。那时节宋人流行煮茶、焚香、挂画、插花,这些日常雅好被后人称之为“宋人四艺”。《梦梁录》上记载说:“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宋人流行的点茶法是将茶叶压碾成粉末后放入茶盏中以水注点,用力搅拌使茶水混合成乳状再饮用,这一方法如今在我国早已失传,在传世的一些宋人画作中还能看到,而在东瀛日本却保留下来,日本抹茶道就是源自宋代的点茶。

宋代在市井巷尾、士大夫家中还流行斗茶。蔡襄在《茶录》讲述斗茶时说:把团茶击成小块,碾成细末,筛出茶末,取两钱末放入烫好的茶盏,注入沸水,泛起汤花品尝色香味,佳者为上。

当然如果皇上和士大夫用就又不同了, 当年进贡给皇上的是福建产的龙凤团茶,团茶是宋代的一种小茶饼,团茶始制于丁谓在福建做官时,专供宫廷饮用。茶饼上印有龙、凤花纹。印盘龙者称“龙团”或龙茶、盘龙茶、龙焙、小团龙;印盘凤者称“凤团”或凤饼、小凤团等。

龙凤团茶制作十分讲究:采-拣-蒸-榨-研-造-过黄,每道工序都有相应的工具和技术。蒸青时,将洗净的茶放入甑内蒸焙,以消除草木的腥气;榨茶,将茶分先后两次榨去水分,除去苦涩味;研茶,在盆内以杵研茶,加适量的水,研至水干茶热后而止,茶的干热要适当;造茶,将研好的茶膏放入圈制挎中压制成形,挎有方挎、花挎、大龙、小龙等不同的模式;过黄,成型的模茶,用火焙烤六至十五次,火候大小和焙烤次数要按照铸的薄厚而定;最后将烤过的团茶在沸水中过汤出色,放置在密封的房间中,用扇急煽,使其成为色彩光亮的团饼茶。

龙凤团茶用火焙的工艺有点和现在武夷正山小种相同, 正山小种釆用的是炭焐,不同之处是正山小种是未经蒸青、榨茶、研茶等步骤, 成品出来是条索紧实乌亮的散叶茶, 入囗微甘淳厚且有松烟味, 而杭州龙井则是将鲜叶凉晒后直接在铁锅上杀青,泡出来碧绿清亮, 鼻端会闻到时远时近的豆香味。不知宋人工艺繁复的团茶口感又是如何?

欧阳修在《归田录》里涚:“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小团,凡二十八片,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这一说法在宋王巩《随手杂录》中得到印证, 当年苏轼在杭州做太守, 一天皇帝使臣来杭, 公事罢后使者欲还京时苏轼等杭州大小官员送至望湖楼上, 使者迟迟不去, 等众人都走了才对苏轼说, 出京时哲宗召见交代完公事后秘引他到一处拿出一物说:“赐与苏轼, 不得令人知”。苏轼拜谢圣恩后, 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小块龙团茶。

当年皇室贵族饮茶,是用玉水注、黄金碾、细绢筛、兔毫盏注龙凤团茶。这一传说在1987年4月3日打开的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一套金银茶具实物得到证实。不同之处是唐代饮茶用的是呈艾叶绿的秘色瓷,而宋则是黑釉兔毫建盏。当年元四家之一的黄庭坚对兔亳盏称赞有加,有诗为证“兔褐金丝宝碗, 松风蟹眼新汤”。

兔毫盏器型一般是敛口和敞口两种,口沿大,足底小,形似漏斗。敛口的口沿处向内凹,被称之为束口。宋代兔毫盏的胎土选用的是建阳当地富含铁的红土,胎体厚重俗称紫金土,兔毫盏上的兔毫是铁析出的晶体,它们容易受到侵蚀,被侵蚀之后的兔毫用手触摸有凹凸不平的感觉。宋人斗茶时以茶汤面上浮起的白沫多且持久者为胜。用黑盏来盛茶,便于观察白沫的状况,故兔毫盏黑釉茶盏大受欢迎。

鉴赏兔毫建盏一般行家都会从胎、 釉、 形三个方面特征入手, 令初学者记牢然后对号入座,不达标的都划入赝品。那只是归纳的几个明显的外部特征。比如建盏一般罩釉到胎的三分之二处,后三分之一露胎,到了三分之二处釉会积得较厚且有小部分形成垂珠现象,这是因为建盏用的是石灰釉流动性强,挂釉很难控制。而象元龙泉则是石灰碱釉,釉粘稠性大,人工易控制。

石灰釉挂釉不易控制问题,直到清康年间郎廷极督烧官窑时才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当年被俗称为郎窑红。器物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近于黑红色。为了流釉不过底足,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阻挡流釉淌下来,这是郎窑红瓷器制作过程中一个独特的技法,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如果只按盏的外壁是否厚釉垂珠来区别,恐会将一只上品当赝品误判了,因为也会有少数挂釉到位建盏留存于世。只有对工艺流程原理有了解才能对真赝做出判断。

一时起意,想复制宋人饮茶之乐,还特地从稻香村买抹茶康司佐茶的小点心,综合日式抹茶和宋画上的细节,找来龙井茶,因为没有茶碾只好用厨用粉碎机代替,将龙井茶打成粉末状;再找来一只建盏,投入龙井茶粉用开水冲注,再用西式打蛋器在盏中打出那一层层泡沫。宋人则是用茶筅(一种将竹子分剖成细丝,曲成弧形,类似西式打蛋器搅拌)称此为击沸。试尝之后只觉苦涩重于清香,少了整叶冲泡时的鲜爽,亦少回甘层次,豆香好象也失踪了。一时不得要领,不过小点心微甜淡香还颇有宋意。点茶怕是其中少了程序,口感茶韵虽不能至,也算是遥向宋人致敬了。

宋人斗茶——斗的是什么


在古代,斗茶可谓风靡一时,如同西班牙斗牛一般惹人眷爱。但不同的是,斗茶要文雅得多,其文化内涵也十足丰富。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一种雅玩。

宋代是一个极讲究茶道的时代,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可见宋代斗茶之风极盛。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斗茶的场所,多选在有规模的茶叶店,前后二进,前厅阔大,为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厨房,便于煮茶。有些人家,有比较雅洁的内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临水,或清幽,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宋文人喜斗茶

古之斗茶者,大都为一些名流雅士,围观者众多,就像今天看一场球赛一样热闹。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相互品评,以分高下。斗茶,或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厮杀,三斗两胜。斗茶内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和茶百戏。斗茶品以茶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

一斗汤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汤的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汤色能反映茶的采制技艺,茶汤纯白,表明采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说明蒸茶火候已过;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则说明烘焙过了火候。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

斗汤色

斗水痕(乌龙茶粉制)

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烤炙碾细,然后烧水煎煮,饮用时连茶粉带茶水一起喝下。如果研碾细腻,点茶、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点汤的同时,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称为击拂。反之,若汤花不能咬盏,而是很快散开,汤与盏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这就输定了。水痕出现的早晚,是茶汤优劣的依据。有时茶质虽略次于对方,但用水得当,也能取胜。所以斗茶需要了解茶性、水质及煎后效果,不能盲目而行。

斗茶令,即古人在斗茶时的行茶令。行茶令所举故事及吟诗作赋,皆与茶有关。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兴增趣。

市井斗茶图

(中间白衣者与蓝衣似斗茶令中)

茶百戏,又称汤戏或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即将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在宋代,茶百戏可不是寻常的品茗喝茶,有人把茶百戏与琴、棋、书并列,是士大夫喜爱与崇尚的一种文化活动。宋人杨万里茶百戏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茶百戏能使茶汤的汤花瞬间显示瑰丽多变的景象。若山水云雾,状花鸟鱼虫,如一幅幅水墨图画,这需要较高的沏茶技艺。

茶百戏之山水

茶百戏之玉兔盼月

茶百戏之对虾

宋代,茶大都是用来招待贵客的,喝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难度较大的茶百戏,流行的范围比较窄,一般只流传于宫廷和士大夫阶层,生活在底层的百姓掌握这种技艺的少之又少。

宋人喝的是白茶,故喜用建盏,盏茶黑白相映,易于观察茶面上的白色泡沫和汤花。蔡襄《茶录》曰: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也说: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而黄庭坚的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即为此建盏的名句。

武夷山茶博园斗茶群雕

其实,宋人斗茶之风的兴起,与宋代的贡茶制度密不可分。民间向宫廷贡茶之前,即以斗茶的方式,评定茶叶的品级等次,胜者作为上品进贡。斗茶,分割出来作为一项游戏,当时也只局限于文人雅士之间。元代以后,渐渐推向民间,至晚清复归消歇。

古人斗茶的一些技法如今已难觅踪影,但大部分的产茶区,仍能看到古代斗茶的遗风。有的斗茶大会上,还会奏起古乐。心随弦动,古乐空灵,茶香嫋嫋。这种斗茶与古代已有根本的不同,但却反映出了中国茶文化的精深与历史的源远流长。

泡茶的艺术


想了解《泡茶的艺术》知识吗,丰富的《泡茶的艺术》内容等你来看!

喝茶人人都会,但要冲泡得法,并非易事。茶叶冲泡大有学问,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选择的茶具有优劣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效果就会不同,且差异非常明显。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沏茶)技术,积累了丰富经验。唐代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就总结了煮茶用水的经验:"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明代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说:"茶、南方嘉木,日用之不可少者,品固有微恶,若不得其水,且煮之不得其宜,虽佳弗佳也。"可见,要泡好茶并不是想像的那么容易。

在泡一种茶叶之前,首先必须充分了解这种茶叶品种的特点,始能依其特性,给予最适当的滋润,以发挥最佳的茶质。各类茶叶深受天、地、人各项因素的影响,甚而相同产地、相同茶师傅与相同时间制造出的茶,在品质上也略有差异,这就是茶能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如果能掌握到各种茶叶的特性,而泡好该种茶,使人饮之可口,视之动情,既有饮用价值,又有品尝情趣,真令人有"茶不醉人人自醉"之感。

其次要掌握好茶叶用量。茶叶的用量,以能适应茶性及个人品茗的习惯而斟酌置入为原则。一般而言,所谓的标准量(即茶师品茶标准)是以三公克茶叶对一百五十毫升开水,冲泡五分钟为准,相当于个人品茗用的中型盖杯。不发酵的绿茶及全发酵的红茶,经发酵白茶以及花茶,习惯上使用盖杯品饮。半发酵的乌龙茶,使用紫砂茶壶,其用量:生茶置入壶的三分二的茶量;半熟茶置入茶壶二分一至三分二的茶量;熟茶置入茶壶三分一至二分一的茶量。

以上置茶量乃一般性标准,品茗时,则依个人习惯有如下原则供参考;

①习惯品浓茶者用量稍加,反之稍减;

②上选品质茶叶用量稍减;

③用茶量多,浸泡时间相对缩短,而增加冲泡次数。

水和茶的用量与茶叶和饮用方法有关。通常名茶或高档茶为五十比一,普通红、绿、白茶、花茶为七十五比一。红碎茶因饮用时加奶,冰茶要加冰块,则茶汁需较浓,亦用五十比一。乌龙茶的冲泡用二十五比一,由于浓度高,宜用小杯细啜。

本文《泡茶的艺术》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宋人与花与香与瓷器


扬之水

原名赵丽雅,1986年至1996年担任《读书》编辑,1996年起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开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著作有《诗经名物新证》、《诗经别裁》、《脂麻通鉴》、《先秦诗文史》、《古诗文名物新证》等。

这里所谓的“花”,还有“香”、“茶”、“瓷器”,当然都不是宋人的创造,但它却是由宋人赋予了雅的品质,换句话说,是宋人从这些本来属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提炼出高雅的情趣,并且因此为后世奠定了风雅的基调。为什么宋人会有、或者说能有这样的作为呢?原因可以有很多,单从历史背景来说,便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比如城坊制的解体,都市生活的发达,还有科举制的完全成熟,等等,而这些又互为因果,成为一种推动社会变化的合力。

题目叫作“宋人与花与香与瓷器”,已经显得很罗嗦,其实这还是省略了的,说得齐全,该是“宋人与花与香与茶与瓷器”。不妨先把南宋诗人葛绍体的几首诗引在这里:

《韩氏与闲即事》:堂深暑不到,闲意一炉香。棋斗过河急,琴弹流水长。古瓶疎牅下,怪石小池旁。忠献画图在,英声不可忘。

又《秋堂东轩》:新糊窗纸旧胡床,铜鸭烟昏砚墨香。淡翠屏风小瓶亚,芙蓉红軃菊花黄。

又《洵人上房》:自占一窗明,小炉春意生。茶分香味薄,梅插小枝横。有意探禅学,无心了世情。不知清夜坐,知得若为情。

葛绍体并不是著名的诗人,也可以说是很没有名气的,他的作品,一般的宋诗选本都不会选。但这几首诗却很有代表性,两宋士人的日常生活中几件互有关联、并且又都与瓷器相关的雅事,差不多都写在这里了,也正应了今天的题目,即宋人与花与香与茶与瓷器,不过因为时间有限,不仅茶事省略掉,香事恐怕也来不及细说了。

一、助成宋人之风雅的种种条件

这里所谓的“花”,还有“香”、“茶”、“瓷器”,当然都不是宋人的创造,但它却是由宋人赋予了雅的品质,换句话说,是宋人从这些本来属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提炼出高雅的情趣,并且因此为后世奠定了风雅的基调。为什么宋人会有、或者说能有这样的作为呢?原因可以有很多,单从历史背景来说,便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比如城坊制的解体,都市生活的发达,还有科举制的完全成熟,等等,而这些又互为因果,成为一种推动社会变化的合力。

比如说,由于科举制完全成熟,而使得整个社会可以按部就班的造就一小批进士和一大批预备进士,这一群真正可以称为文人的进士和预备进士于是成为风雅的渊薮:不仅培养,而且传播。而宋诗与宋词的分工,使宋人可以方便完成士与名士的角色互换,或载道或言情的写作态度与方式的互换。而城坊制的解体,加速了都市文化的发达,于是使得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趋向、生活方式能够以都市提供的娱乐场所而迅速流布。

此外还可以说宋代出了一位十分懂得风雅的皇帝,自己能诗会画,又抚琴焚香点茶都来得,还直接领导兼指导了一个画院,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直接贯彻和指导画家的实践(此前有一位李后主,但李后主应该说是文学家,宋徽宗则是艺术家)。

又有关于花事本身的,比如花卉新的发现和空前规模的引种,对古老品种的选育和栽培以及相关技术的长足的进步,又众多花谱的问世,等等,这都是人们已经谈论很多的话题。总之,宋代花事是由大的背景推送出来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的一大特点便是日常化和大众化。宋人对花的赏爱,很少再有狂欢式的热烈,而是把花事作为生活中每一天里的一点温暖,一份美丽的点缀。

二、桌子的特殊意义

可以说宋代花事是依凭着此前的蓄势而呈现一派新局面。但是我这里要说的一个特别的原因,是家具变革所起的作用。

书案,汉代也已经出现,不过尺寸很小,同时又有同样形制的奏案,都是用作临时置放图籍、文书之类,而二者并没有很严格的区别。南北朝至隋唐,书案的这种样式便一直延续下来,北齐崔芬墓屏风画,唐真子飞霜镜镜背图案,都有栅足书案的形象。屏风画中,书案上放着笔格,铜镜的书案上边除笔格外,又有多足砚即辟雍砚和里边包着卷轴的书帙一裹。由图像显示出来的比例,可以看出书案依然不大。

书案小,容物自然不多,文具的陈放也不宜散漫。两汉常用的文具,不过板砚、墨丸、砚子、砚滴,简、帛,书刀和笔。墨锭普及以后,墨丸、砚子可以不必了。纸的广泛使用,便又省却了简和书刀。平壤彩箧塚出土一具乐浪时代的漆砚盒,盒里放着板砚、砚子,两侧各置鎏金笔插,下边又设一个内分六格的小屉,合各种功能的器具为一,集中而省便。湖北省冶金建筑公司鄂州工地七号墓出土的西晋青瓷圆砚,砚盖顶端的捉手作成蛙形的小水盂。江西丰城县洪州窑址出土的唐辟雍砚,砚的边缘处作出两个插管,兼作笔架。隋唐以前,书案上面放置的差不多都是书写时候的实用之具,二合一的精巧也使它不过多占据有限的空间。高坐具尚没有完全取代席坐的时候,似乎还没有一张足够大的书桌或书案来安排各色文房用具和诸般清玩。

桌椅的配合使用,始于晚唐五代。椅,倚也,与席坐时代最大的不同,是坐的时候有了依靠,初时因多作“倚子”。桌,初始的时候通常作“卓”,即高的意思,相对于席坐时代的家具,它当然是高。如此布置本是渊源于当日都市中到处开设的饮食店铺,而士大夫家宅中室内陈设的变化要到北宋中期才大致完成。随着高坐具时代各式家具的发展成熟,用于寄顿文人士大夫各种雅趣的书房也逐渐有了独立的品格,在不断完备的过程中越来越见出特色。书房里的书案变得高而且宽大,作为书写用具之一的纸,幅面也比以前大了许多。而最为直接的影响是书写的姿势改变了。与此相应,文房诸器中增加了臂搁、镇尺、砚山、砚屏,等等。臂搁的出现,是因为书写姿势有了改变。镇尺使用的广泛,和纸张尺寸的变大有密切的关系。而砚屏可以说是纯粹的摆设,是由宋人的爱石发展而来。

唐宋时代室内格局与陈设的不同,由传世绘画和近几十年发现的墓室壁画可以看得很清楚,这里不必细论。花瓶成为风雅的重要点缀,是完成在有了新格局的宋代士人书房。它多半是用隔断辟出来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宋人每以“小室”、“小阁”、“丈室”、“容膝斋”等等为称,可见其小。书房虽小,但一定有书,有书案,书案上面有笔和笔格,有墨和砚,砚滴与镇尺。又有一具小小的香炉,炉里焚着香饼或香丸。与这些精雅之具相配的则是花瓶,或是古器,或式样仿古,或铜或瓷,而依照季节分插时令花卉。这是以文人雅趣为旨归的一套完整的组合。花瓶作为要件之一,已在其中占得固定的位置。[page_break]

三、留给花的空间很大,也很小

前面说到助成宋人风雅的种种条件,宋代花事的空前发达是一定的了,所以这里说留给花的空间很大。宋人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把花作为日常生活中风雅的点缀。

唐代是万人空巷去看花,宋人大概更多的时候一面是买了花来插瓶,——这是后面要说到的;另一方面是自己栽花莳草,宋诗中关于买花栽、朋友间交换乃至索求花栽的作品,简直不胜枚举。对于栽花莳草,宋代士人好像特别有一种躬身实践的热情,甚至是“从小做起”。杨万里有一首诗题作《幼圃》,题下自注道:“蒲桥寓居,庭有刳方石而实以土者,小孙子艺花窠菜本其中,戏名幼圃。”诗云:“寓舍中庭劣半弓,燕泥为圃石为墉。瑞香萱草一两本,葱叶蔊苗三四丛。稚子落成小金谷,蜗牛卜筑别珠宫。也思日涉随儿戏,一径惟看蚁得通。”蒲桥寓居,是作者在杭州为官时候的寓所,地在当时的兴福坊东,桥不通水,只是一座旱桥。半弓,两尺半(五尺为一弓,也称作一步)。燕泥,形容少,以见出花圃的小。墉是墙。蔊苗即蔊菜,可以吃。这一个太小太小的花圃,但对蜗牛来说,已经如宫殿一般,那么在小儿看来,也就像是晋代石崇的金谷园一样了。

都城商业繁盛,人口密集,民居、商家、官署不免要争夺空间,因此房屋是非常紧张的,并不是家家能够造园,或者应该说,平常人家难得能够造园,哪怕是很小的园。南宋姜特立《因见市人以瓦缶莳花屋上有感》即有一个难得的细节可见都城花事:“城中寸土如寸金,屋上莳花亦良苦。因思离宫与别馆,南至九嵕北鄠杜。东西延袤八百里,桥梁褭空七百柱。伤哉好大荒主心,岂识世间蓬筚趣。一邱一壑吾辈事,随分园池何用许。我今度地山一隅,栽柳栽花已无数。大虽不足小有余,便可终身为老圃。”诗人的别有寄慨且不去论,诗中记述的“世间蓬筚趣”,却正可见出宋代花事的特色之一。苏东坡《黄州春日杂书四绝》之一:“病腹难堪七椀茶,晓窗睡起日西斜。贫无隙地栽桃李,日日门前看卖花。”这是几乎没有花的空间了,但仍不妨“日日门前看卖花”啊,依然有那么大的空间。

四、宋人花事是很商业化的,但不妨碍它浸润诗意

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酒肆”一节举出临安各种类型的特色酒店,比如包子酒店,专卖鹅鸭包子,肠血粉羹之类。宅子酒店,是门面装修得如同仕宦宅舍,或者干脆就是仕宦宅子改作的。庵酒店,内有娼妓,可以就欢,门前有红栀子灯,不分晴雨,总蒙着箬叶做的罩子,以作为标识。《清明上河图》里就画出这么一座酒店,便是孙羊正店。又有一种,名字叫作“花园酒店”,说是“城外多有之,或城中效学园馆装折”。城外闲地多,自然更方便布置为花园,若在城里,大概就要很费一番纳须弥于芥子的心思。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分茶酒店”条说到当日临安“诸店肆俱有厅院廊庑,排列小小稳便阁子,吊窗之外,花竹掩映”,似乎也略存一点“花园酒店”的意思罢,“小小稳便阁子”,即如今天的雅座包间。当然酒店用各种心思巧置花木都是一种商业行为,即为了招徕顾客,和当时的酒店风行挂卷轴画是同样的性质。

卖花也是都市一景。北宋都城汴京和南宋都城临安都有卖花风习。陆放翁的名作《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小楼”二句从陈与义“杏花消息雨声中”化出(《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欧阳修《六一诗话》记载北宋汴京流行“卖花担上看桃李”的诗句,宋徽宗《宣和宫词》有“隔帘遥听卖花声”,可见这一种“清奇可听”的市声是宫廷里也要捕捉的风雅。与陆游同时的王季夷《夜行船》句云“小窗人静,春在卖花声里”。晚于陆游的史达祖《夜行船》云“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张炎《端正好》“深巷明朝休起早,空等卖花人到”,又都是化用陆诗意境。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成为描绘临安都市风情的名句,而它实在又是北宋都市情景的南移。《东京梦华录》卷七云季春时节,“万花烂熳,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晴帘静院,晓幙高楼,宿酒未醒,好梦初觉,闻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悬生,最一时之佳况。”在《清明上河图》中早已绘出这样的情景。前面说到的孙羊正店旁边就正是一个用马头花篮卖花的花摊。

作为市声之一的卖花声大约最易牵动思绪,诗词咏及者因此最多,这里呈现的细节便更多一点诗心烛照下的体验和品味。如孙惟信《禅寂之所有卖花声出廊庑间清婉动耳》:“曲巷深房忆帝州,卖花庭宇最风流。窗纱破晓斜开扇,帘绣笼阴半上钩。少日喜拈春在手,暮年羞戴雪盈头。泉南寺里潇潇雨,婉婉一声无限愁。”(《全宋诗》,册五六,页35148)又蒋捷《昭君怨·卖花人》:“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卖过巷东家。巷西家。帘外一声声叫。帘里鸦鬟入报。问道买梅花。买桃花。”

又陈棨的一首《店翁送花》也很有意思:“店翁排日送春花,老去情怀感物华。翁欲殷勤留客住,客因花恼转思家。”旅店用日送鲜花的方式慰藉客中情怀,大约也已成为当时一种日常化的服务。

五、宋代花瓶的大和小

宋代瓷器就器型来说,一个可以算作“事件”的大变化,是陈设瓷的出现,原因即如上述,便是由家具史中一个革命化的变革所引发的。因此我不能不再次强调桌子的重要。因为桌子的出现,整个室内格局都变了,即居室陈设的以凭几和坐席为中心而转变为以桌椅为中心。高坐具的发展和走向成熟,使精致的雅趣有了安顿处。瓶花史与家具史适逢其时的碰合,使鲜花插瓶顺应后者的需要而成为室内陈设的一部分,并与同时发达起来的文房清玩共同构建起居室布置的新格局(如果不是与家具史的线索相交汇,瓶花的发展很可能会是另外的面貌,比如东瀛花道与茶道的结合,以此形成的花事,不仅风格不同,甚至内涵也不很一致)。

在此之前的瓷器多半只是实用具,灯具、香炉,也都是实用具(宋人的焚香,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功利的目的,只是一种高雅的娱乐,因此宋代士人会有兴趣手自调香,并且互相交流调香的经验)。香炉和花瓶当然很早就有了。花瓶还可以说是受了佛教的影响,香炉则是本土古已有之。但花瓶和香炉成为案头陈设,并且普遍流行蔚为风气,却是在宋代。

宋代花瓶在形象设计上并没有全新的创造,只是选择了造型优美的几种,使它从古已有之的瓶罂样式中独立出来,而给了它比较固定的用途。如果作一个很粗略的区分,那么可以说,设于厅堂的大花瓶,造型来自粮罂食瓶的成分为多,而设于几案的小花瓶,式样多取自于上古青铜礼器。

最能代表士人好尚的花瓶是插花的小瓶,见于诗人题咏者,最常见的便是胆瓶、小瓶、小壶(壶可以说是瓶的由古称而变成的雅称)。而花瓶的造型也反映着士人的审美情趣。比如仿古一类的贯耳瓶,琮式瓶,尊式瓶,花觚,蓍草瓶,等等(香炉则是鬲式炉,鼎式炉,奁式炉,等等)。实物中,有一组很好的例子,即四川遂宁金鱼村窖藏。龙泉窑各式小瓶在这里占得多数,胆瓶,瓜棱瓶,贯耳瓶,管耳瓶,弦纹瓶,高差不多都在十几厘米,这正是最宜于几案陈设的尺寸。琮式瓶,出自龙泉窑者为一对大瓶,小瓶则有青石制作的一对。它后来成为明人眼里花器中的雅品,名作蓍草瓶,而赏鉴的品味当是遥承宋人。两件景德镇青白瓷印花双凤纹碗碗心图案中装饰着插花的弦纹瓶,而它与窖藏中的龙泉窑弦纹瓶式样完全相同,那么后者是花瓶,这自然是最为直接的证据。铜瓶数件,都是宋代花瓶的常见样式。窖藏中制作精好的龙泉窑仿古式青瓷小香炉,屡见于宋人题咏的蟾蜍砚滴,与各式小花瓶正是当日几案陈设最为常见的组合。总之,这批窖藏中的花瓶不仅品类丰富,而且集中体现了它所属时代的雅尚,可以视作记述了宋代瓶花故实的一批珍贵标本。

用作插花的大瓶,高多在三四十厘米,或者更高一点。北方辽金墓葬砖雕或壁画中常有它的形象,比如河北的宣化辽墓,山西的平阳金墓。大瓶的主要发展线索仍是此前作为生活用具的瓶罂。与作为几案陈设的小瓶相比,这一类安排在厅堂的大瓶开始流行的时间或稍早一些。以图像为比照,北方窑址属于宋代遗存的若干大瓶应可定名为花瓶,河北磁县观台磁州窑址所出即是比较集中的一批。又湖南益阳县泞湖出土一件北宋青瓷大瓶,高四十二厘米,口径十二厘米,侈口,短颈,丰肩,以向下的收分显出瓶身柔和的曲线。重要的是,此器颈肩结合处阴刻“熙宁五年花钵”六个字。这自然是最为确凿的一例。几种大瓶造型的渊源也都很早,但用途大约始终比较宽泛,直到宋辽金时代鲜花插瓶作为家居陈设蔚为风气,才成为大致固定的花瓶式样。[page_break]

六、对“格物”的偏爱使花事成为宋人诗词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宋人咏花诗之多就不必多说了,随便翻翻《全宋诗》就可以了解。只举两首和花瓶相关的诗。南宋方回《开镜见瓶梅》:“开奁见明镜,聊以肃吾栉。旁有一瓶梅,横斜数枝入。真花在瓶中,镜中果何物。玩此不能已,悠然若有得。”这一情景在绘画中,正好有合式的对应。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一幅传苏汉臣《妆靓仕女图》,图中描绘以为对镜理妆的女子,妆具的旁边有一个小木架,木架里面坐一具插着鲜花的花筒。而由方回的诗,可见妆镜旁边陈设花瓶,在宋代不仅仅是女子的雅尚,士人也是把它视作一种逸趣的。截竹为筒,筒插鲜花,本来也是宋人花事中的雅趣之一。这幅画里用来插花的花筒应该就是宋代瓷器中的一种筒形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两件南宋官窑器,日本根津美术馆藏一件属龙泉窑,时代也属于南宋。今人常称它为“花插”,而它的样子很像是竹筒。而截竹为筒,用竹筒来插鲜花,本来也是宋人花事中的雅趣之一。邓深《竹筩养梅置窗间》:“竹与梅为友,梅非竹不宜。截筩存老节,折树冻疏枝。静牖初安处,清泉满注时。暗香披拂外,细细觉春吹。”竹筒制作的花瓶自然难以久存,因此我们不知道它是否曾经流行,不过瓷器中筒形瓶的设计就很可能是从竹筒取意。

再回过头来说小瓶。因为最能代表士人好尚的花瓶是这一类,它和同样作为几案陈设的仿古式小香炉总是组合在一起的。小瓶,还有小炉之好,第一是以釉色取胜,第二便是造型。杨万里《烧香七言》所谓“琢瓷作鼎碧于水”,把这两样好处都说到了。还有一首专说造型的诗,即南宋钱时的一首《小甆瓶》,诗前小序称:“羔姪近得小甆花瓶二,见者莫不称叹。熊姪自言,因是有感。大概谓此瓶高不盈尺,价不满百,以其体制之美,人皆悦之,若无体制,虽雕金镂玉不足贵也。惟人亦然,修为可取,虽贱亦好。苟不修为,贵无取尔。余喜其有此至论,因诗以进之,且以开示同志。”诗曰:“小甆瓶,形模端正玉色明。乌聊山边才百文,见者叹赏不容声。乃知物无贱与贵,要在制作何如耳。轮囷如瓠不脱俗,虽玉万鎰吾何取。……”可知这一对得自徽州歙县西北乌聊山边的小花瓶,高不足一尺,价不到百钱,而釉色美丽得像玉一样,又造型线条流畅,有规整端正之好。因此偏爱“格物”的宋人由不得要起一番哲思。

当然不管怎么说,花与花瓶都仍只算得宋人生活中的细事,今天是把它作成一幅特写,于是可以看到花瓶作为几案陈设成为风气,实在是与宋人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即席坐向着垂足坐由转变到最后完成密切相关。这样一个牵连了诸多方面的生活细节,我说它是情节丰富的别一种历史叙事,应该是可以成立的罢。

茶艺表演的艺术之路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茶艺表演的艺术之路》,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茶学界对茶艺表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就我个人而言,茶艺表演为茶道增添了色彩。

目前,茶学界关注热点,一是精神层面的,即热衷于“茶道”和“茶艺”的概念区分、彼此互为依存关系的探讨,茶文化精神内核的深层分析或中日茶文化的比较;或茶文化与宗教关系的探讨等等。

二是关注物质层面的,如从茶(艺)馆的涌现,探讨文化与经济如何实现“双赢”的问题’;以及对茶馆如何定位的思考等;另有对特色茶程式方面的介绍说明文。当然,也不乏对于茶文化宏观层面的研究:对于茶艺表演的更深层的学术研究,茶学界少见专著,每所提及均作为阐述茶道和茶艺的附属,以内容与形式、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加以论述。

也许是人们认为茶艺表演的形式重于内容,是一种浮于“机巧”的样式,因而疏于对茶艺表演本身更深层内涵的探讨。更有学者,从形而上观点出发,认为茶艺精神即茶道,是“道,可道,非常道”,认为“中国品茗艺术是不能表演的”,而在于品饮者“自悟”。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为品茗艺术加之于表演会破坏茶道“顺应自然”的宗旨。在对茶艺表演方面的研究中,华南农业大学的郑永球老师发表了论茶艺的演示技艺与文化内涵系列文章,对置茶、烹泉、悬壶高冲、润茶等技艺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深层探讨,充实了茶艺表演研究领域的内容。

茶艺表演表示出了人们的不同看法,日本在这一方面就做得很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