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别出好茶叶?

发布时间 : 2021-12-29
怎么揉出好茶叶 如何冲泡出好茶 如何能泡出好茶

怎么揉出好茶叶。

什么样的茶算是好茶?许多人迷惑不解。其实,茶叶是按不同工艺、用不同等级的原料制作出来的,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口感,不同的口感适宜不同的人,按照自己的口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就可以了,但有一个前提是:不能对自身有坏处。正所谓:“茶无好坏,适口为宜。”

如何挑选好茶叶:

一、观看茶叶的形状

1、观看茶叶形状时所要特别注意的是它的干燥程度,所谓好茶叶其含水量必须要低,若用手指来加以辨识,则轻捏即碎者,则属于好茶叶,而若以干燥的茶叶与皮肤相磨擦,皮肤会有轻微刺痛的感觉,则也可说明茶叶的干燥程度良好。如果茶叶已经受潮变软,则不是好茶叶,受潮的茶叶不易压碎,若以热水冲泡,喝起来口感较差,香气也不太浓郁。

2、在冲泡后也要留意茶叶形状,若茶叶伸展后叶形仍完整诸如一芽一叶,一芽两叶者,则表明是好茶叶,多为人工采摘,人工采摘方式较机械采摘更能使茶叶保持完整。若以机械采茶,则因为茶叶叶面破裂损坏,则冲泡后的茶汤更显苦涩。

在一罐好茶叶中,茶梗、茶角、黄片及其它杂质含量不得超过2%。

二、细闻干茶的香味

在尚未冲泡茶叶之前,可在开罐时细心感受干茶的芳香,也可抓取一些茶叶放置在掌心,细闻茶香。

三、在茶汤滋味中感受真正的好茶

1、茶汤的颜色会随着加工过程的不同而有差异,但不论是何种颜色,好茶色泽清澈明亮,若有混浊不清或呈暗色者则不是好茶叶。

2、在同种茶种中,若浸出物较高浓度者,则为好茶叶。

3、在品尝茶汤时,若较少苦涩之味、而具甘醇沁心的感觉,喝完之后口中茶香弥久不散,且具生津止渴之效,则为好茶叶。

四、观察茶叶叶底

1、冲泡过的茶叶称为叶底,在品尝茶汤后,可观察叶底,借此判断茶叶品质。在提供试泡的茶叶店内,消费者可借此来判断茶叶的品质。若茶叶冲泡后很快展开,表示茶菁多为老叶,不是好茶叶,假如叶底破碎杂乱,也可反映茶汤的味道,导致它味道平淡不浓郁且不耐冲泡,在几次回冲之后,就无色无味了。而相较之下,冲泡数次后才逐渐展开的叶底,显示茶菁为嫩叶,为好茶叶,并在加工过程中有较好的技术,这也使此茶汤味道浓郁且耐冲泡。

好茶叶的特点:

一、汤色清透。首先是醒茶(洗茶)的汤水必须是清透明亮。

二、润口好。用普通的小型茶杯,三杯入口必须是舌头生津。

三、回甘好。饮用三杯后,喉咙必须有该类茶特有气息的回甘。

四、气味醇正。不同品类的茶有不一样的气味特性,气味的醇正程度决定其品质高低。

五、香气持久。香气的持久程度是判别其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

Cy316.com延伸阅读

高山出好茶


有茶谚云“高山出好茶。”高山茶,是对海拔较高的茶区生长的茶的总称。高山能产茶的地方,都可以有高山茶。一般认为海拔1000m(公尺)以上茶园所产制的茶叶,就是高山茶了。

台湾的高山乌龙茶享有盛名。台湾高山分布极广,高山茶区亦是众多。海拔高度在1000m以上的,包括阿里山山脉、玉山山脉、雪山山脉、中央山脉和台东山脉等。产区以嘉义县与南投县境内海拔1000~1400公尺的新兴茶区为主。主要包括:

(1)嘉义县:当前台湾生产高山茶的重要产区,茶树种植主要分布在梅山乡、竹崎乡、番路乡、阿里山乡。

(2)南投县:位居台湾心脏地带。生产高山茶的乡镇,茶树种植主要分布竹山镇、仁爱乡、水里乡、信义乡。

(3)其它县:台中县和平乡的福寿山农场与梨山及位於花莲县境内的大禹岭等地,都是全台海拔最高的茶区。

知名的品种包括:

(1)梨山乌龙

产于台湾中央山脉两大主峰玉山大岭山脉的原始森林地带。梨山茶的产区也是台湾唯一生产梨和苹果的地区。茶区海拔1400-2000米,昼夜温差罗大,春夏交替时全天云雾笼罩,是孕育高山茶的优良环境。味道芬芳清香,茶汤内质丰富,醇厚,耐冲泡。

(2)阿里山乌龙

海拔在1200米以上。具有色泽碧绿鲜活,汤色蜜绿显黄,滋味甘醇,口感厚活,喉韵幽雅。

(3)冻顶乌龙

产于台湾南投鹿谷乡冻顶山,四季气温低,云雾缭绕。属轻焙火,中发酵,干茶呈半球形。汤色金黄亮丽,香气高扬,回甘生津。

(4)大禹岭乌龙

产于大禹岭乌龙茶区,位于南投、台中、花莲三县交会点,海拔高度在2100公尺以上,是目前全台生长海拔高度最高的乌龙茶产地。茶汤口感醇厚,香气芬芳,台湾高山茶中的佼佼者。

(5)杉林溪乌龙

杉林溪茶区位于溪头风景区及杉林溪风景区,海拔1700-2300米左右,其特点在于茶园种植在原始杉木林区,茶区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茶叶经雨雾滋养,香气高雅,余韵浑厚,茶汤色泽翠绿清澈,特有杉林清凉喉韵。

高山茶的品质好,是因为高山气候冷凉,早晚皆可被云雾笼罩,且平均日照短,可降低茶树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茶叶内质厚。

高山茶园的日照、气温及空气的相对湿度,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产生明显的变化。一般海拔高度每上升一百米,气温就会降低0.5℃,当山区海拔达到一定高度时,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中相对湿度大、漫射光强、昼夜温差大,这些对茶树生育及茶叶品质都是有利的,因此高山茶的品质是芽叶肥壮,滋味鲜爽,香气馥郁,经久耐泡。

但是海拔并非没有限制,当海拔过高时,温度降低、积温减少、生育期长、生长期缩短、冻害严重,对采收量和品质反而不利。

高山为何出好茶?


几乎是所有的茶人都知道,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高山出好茶,高山茶的香气特别高,滋味特别浓。1、高山为何出好茶 古往今来,我国的历代贡茶、传统名茶,以及当代新创制的名茶,大多出自高山。高山为什么出好茶呢?明代陈襄古诗曰:“雾芽吸尽香龙脂”,说高山茶的品质所以好,是因为在云雾中吸收了“龙脂”的缘故。所以,我国的许多名茶,以山名加云雾命名的特别多。如江西的庐山云雾茶,浙江的华顶云雾茶,湖北的熊洞云雾茶,安徽的高峰云雾茶,江苏的花果山云雾茶,湖南的南岳云雾茶等。其实,高山之所以出好茶,是优越的茶树生态环境造就的。据考证,茶树的原产地在我国西南部的多雨潮湿的原始森林中,经过长期的历史进化,逐渐形成了喜温、喜湿、耐荫的生活习性。高山出好茶的奥妙,就在于那里优越的生态条件,正好满足了茶对生长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茶树生长在高山多雾的环境中,一是由于光线受到雾珠的影响,使得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可见光的红黄光得到加强,从而使茶树芽叶中的氨基酸、叶绿素和水分含量明显增加;二是由于高山森林茂盛,茶树接受光照时间短,强度低,漫射光多,这样有利于茶叶中含氮化合物,诸如叶绿素、全氮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增加;三是由于高山有葱郁的林木,茫茫的云海,空气和土壤的湿度得以提高,从而使茶树芽叶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缩合困难,纤维素不易形成,茶树新销可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鲜嫩而不易粗老。在这种情况下,对茶叶的色泽、香气、滋味、嫩度的提高,特别是对绿茶品质的改善,十分有利。(2)、高山植被繁茂,枯枝落叶多,地面形成了一层厚厚的覆盖物,这样不但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而且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茶树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齐全,从生长在这种土壤的茶树上采摘下来的新梢,有效成分特别丰富,加工而成的茶叶,当然是香高味浓。(3)、高山的气温对改善茶叶的内质有利。一般说来,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大致降低0.5摄氏度。而温度决定着茶树中酶的活性。现代科学分析表明,茶树新梢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的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的降低而减少,从而使茶叶的浓涩味减轻;而茶叶中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的含量却随着海拔升高气温的降低而增加,这就为茶叶滋味的鲜爽甘醇提供了物质基础。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某些鲜花的芬芳香气,如苯乙醇能形成玫瑰香,茉莉酮能形成茉莉香,沉香醇能形成玉兰香,苯丙醇能形成水仙香等。许多高山茶之所以具有某些特殊的香气,其道理就在于此。 从上可见,高山出好茶,乃是由于高山的气候与土壤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在制作时工艺精湛,那就更会锦上添花。当然,只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较多,温度较大,以及土壤肥沃,土质良好,即使不是高山,但具备了高山生态环境的地方,同样会生产出品质优良的茶叶。

但任何事物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谓高山出好茶,是与平地相比而言的并非是山越高,茶越好。对主要高山名茶产地的调查表明,这些茶山大都集中在海拔200-600米之间。海拔超过800米以上,由于气温偏低,往往茶树生长受阻,且易受白星病危害,用这种茶树新梢制出来的茶叶,饮起来涩口,味感较差。 2、高山茶与平地茶的比较 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由于生态环境有别,不仅茶叶形态不一,而且茶叶内质也不相同。相比而言两者的品质特征有如下区别: 高山茶新销肥壮,色泽翠绿,茸毛多,节间长,鲜嫩度好。由此加工而成的茶叶,往往具有特殊的花香,而且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且条索肥硕、紧结,白毫显露。而平地茶的新梢短小,叶底硬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少光。由它加工而成的茶叶,香气稍低,滋味较淡,条索细瘦,身骨较轻。 在上述众多的品质因子中,差异最显的是香气和滋味两项。平常茶人所说的某茶“具有高山茶的特征”,就是指茶叶具有高香、浓味而言的。

怎么泡出好茶?


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还要有好的泡茶技术。泡茶技术包括三要素:1、茶叶用量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用量多少,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消费者饮用习惯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关键掌握茶与水的比率。2、水温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软水煮沸泡茶,茶汤香味浓。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之“水老”,效果不佳。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种台湾茶茶而定。绿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应用80℃~90℃为宜(水到沸点后,再冷却至所要的温度)。茶叶愈嫩绿,冲泡水温愈低,这样茶汤才鲜活明亮,滋味爽口,维生素c也破坏较少。3、时间茶叶冲泡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水温、茶叶用量、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根据测试,冲泡第一次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则茶叶所剩无几。所以,就如我们常讲的品茶:“三个口,谓之品,一泡茶,冲三次”即可。”水温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连带影响冲泡时间之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要短;反之则冲泡时间要长。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适合饮用者之口味为主。

高山云雾出好茶


高山云雾出好茶,这是山区人民长期从事生产的经验总结,高海拔茶山生长出来的茶叶,其品质优异,深受消费者所喜爱。

也正是因为高山出好茶,所以喜欢春茶的人请耐下心来等待好茶的上市。

茶树的生长因海拔不同会产生较大的生态差异,空气质量、降雨、温度、湿度、土壤、光照、地形地貌等方面都深刻影响着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品质。高山云雾之所以出好茶,是生长在这些环境中的茶树,受高山特有的自然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独特内含物质,使得茶叶鲜叶品质优良,最终使得加工出来的茶叶品质优异。

1、云雾弥漫,蓝紫光较多

说到光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说到“赤橙黄绿青蓝紫”。殊不知,不同波长的光照射茶树,会使得茶树形成不同的内含物质。高海拔山区云雾弥漫,茶树接受日光辐射和光线的质量与平地不同。太阳光质与茶叶品质的有着密切的关系,红光利于茶多酚形成,而蓝紫光则促进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在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长波光受云雾阻挡在云层被反射,以蓝紫光为主的短波光穿透力强,这也是高山氨基酸、叶绿素和含氮芳香物质多,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涩味主要原因。

2、海拔高,昼夜温差大

海拔越高,昼夜温差越大。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茶树氮磷物质的代谢,加快茶树自身营养物的体内循环,促进茶树生长。高山地区白天气温高,日照充足,茶树的光合能力强,合成物质多;夜晚气温较低,茶叶背面呼吸气孔关闭,茶树的呼吸作用随之放缓。由于呼吸消耗减少,茶树的营养物质得以更多的积累和贮存,而使得高山茶内含物质更加丰富。

3、腐质砂石土壤,有机物丰富,酸度适宜

高山地区多以腐质砂石土壤为主,土层深厚,酸度适宜。植被繁茂,枯枝落叶多,地面形成一层厚厚的覆盖物,这样不但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和矿物质丰富,茶树在这种生态环境下,生长旺盛,芽叶肥壮,内含物丰富,加工而成的茶叶当然香气高扬,滋味鲜爽。

以云南易武茶区为例,该地区的土壤,在热带亚热带季雨林成土条件下,由紫色岩和沙岩母岩上风化发育而成,主要为砖红壤、赤红壤、黄壤。各地土质呈微酸性反应,pH值在4.5-6.5之间,符合茶树喜酸的特性。土壤养分积累快,分解利用快,土壤有机质含量4.5%以上,土层深厚,土壤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古茶树一般都生长在高山密林中,古茶树分布区域植被生态系统保持较好,树木、藤本植物繁茂,森林覆盖率高和高等植物集中,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而热带雨林的高大阔叶乔木如椿树、香樟树、榕树、漆树、董棕等,为古茶树遮挡了强烈的阳光,构筑了古茶树生长的天然大棚,使高山茶叶持嫩、显毫,外形更加美观。

4、高山独特气温变化

高山的气温对改善茶叶的内质有利。高山茶园温度低,导致茶树生长缓慢,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缩合困难,茶叶中纤维素不易形成,茶叶鲜叶原料在长时间内保持鲜嫩而不易老化,这有利于维持新梢组织中高浓度的可溶性含氮化合物,适合氨基酸和香气物质的形成。同时,高山茶园的地温低于平地茶园,且变化幅度较小,降低了土壤的蒸发量,抑制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茶树的呼吸消耗,有利于物质的积累。

一般说来,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大致降低0.5摄氏度,而温度决定着茶树中相应酶的活性。现代科学分析表明,茶树新梢中茶多酚的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的降低而减少,从而使茶叶的浓涩味减轻;而茶叶中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的含量却随着海拔升高气温的降低而增加,这就为茶叶滋味的鲜爽甘醇提供了物质基础。

学者在研究高山茶叶香气形成机理时指出,山区低温,茶梢生长缓慢是形成高山茶香的主要原因。而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某些鲜花的芬芳香气,如苯乙醇能形成玫瑰香,茉莉酮能形成茉莉香,沉香醇能形成玉兰香,苯丙醇能形成水仙香等,许多高山茶之所以具有某些特殊的香气,其道理就在于此。

5、生态平衡,污染少

高山茶园由于保持了较好的生态平衡,茶树凭借自身的抵御能力,少有病虫害的干扰,很多茶园从不喷施农药,茶叶中农药残留量极低;山区茶园肥源丰富,很少施用化肥,保持了茶园土壤良好的理化性状和优良的茶叶品质人迹罕至,空气质量良好,几乎没有污染。

综上所述,高山茶香高、味浓品质的形成,是茶树物质代谢与高山茶园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常以“雾淡千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千里外,味酽一杯中”来形象说明高山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但是,并不是只有高山才能产好茶。一些生态环境良好的低山或丘陵茶园,只要具备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多,温差大,以及土壤肥沃等高山生态环境因素,即使不是高山,同样能生产出品质优良的茶叶,比如像闻名世界的祁门红茶原产地——安徽祁门,虽然茶园海拔只有300-600m之间,但是由于其森林面积占80%以上,早晚温差大,常有云雾缭绕,且日照时间较短,构成茶树生长的天然佳境,酿成“祁红”特殊的芳香厚味。西湖龙井及碧螺春的产地也不是高山环境,但也同样出产优质茶叶,其基本道理在于其产地综合条件优良。

教您如何辨别出好的普洱茶


如何辨别出好的普洱茶?

爱茶之人,或许爱其风韵雅致,或许爱其浩然博大,或者爱其间数千年传承的茶文化,或者爱其独一无二的滋味,无论何种,都让人想把普洱茶喝“懂”。品普洱茶,是一个非常静谧的过程,外形粗犷,实则细腻,若是像喝酒那样大口灌下去,十年也未必能体会其中的奇妙之处。

普洱茶的层次感,指的是茶汤的香气、滋味在口腔转化的先后顺序和层叠之象。具体说就是茶汤由苦化甘、香气由浓转淡的一个先后变化。

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就是层次感,是成为好茶的衡量标准之一。

所谓“层次感”:层:重叠之象;次:先后顺序。

简单地来说可以理解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入口时的茶汤香气与滋味(是喝所有的茶都会有的感受,幽幽的香,冲鼻的香,淡淡的香……舌尖的甜,到两颊的酸,舌根的苦,舌面的涩……不同的香味与滋味融合,就有了千差万别的感受)

第二层:茶汤喝下去后的回味(茶汤咽下去以后,有些茶在口腔中的香味和口感在不断变化,最常见的是回甘、生津,反之,它的层次感就不会那么丰富明显)。

冲泡一款茶叶,它的层次感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

1.香气:有香型变化,香气由强转弱的持续性。

2.口感:饱满度、苦涩度的先后转化。

3.韵感:茶汤带给喉咙、口腔的舒张度、润泽度的变化。

如何感知层次感?

喝完一杯茶后,不要急于去喝下一杯,静坐片刻,仔细去体会茶汤滋味在口腔完全散发开来后,苦涩甘甜在舌面和喉部的转化,以及香气浓淡的变化。

一般来说,生态环境越好,树龄越悠久,采摘次数越少,茶叶中的氨基酸、可溶性的糖以及水溶性果胶含量越高,茶汤饱满度就越高。

因为历经几百甚至几千年的生长,树大根系发达,能够汲取土壤中较多养料,为茶叶积蓄丰厚茶质,茶叶中的多酚类、氨基酸类、咖啡碱类等物质含量较多。且茶树几乎没有受到过多的人为干涉,自然生长。以此种茶叶为原料,经传统手工工艺制成的茶品,冲泡后茶汤饱满度较高。

层次感的后面是需要有比较好的内质做铺垫,茶汤如果比较水,寡,淡,自然谈不上层次感。这也在各季节的茶表现差异较大的一方面能力。这也是大臻普洱茶对季节要求比较高的原因。

饱满度

茶汤的饱满度通常表现在熟茶上,举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先喝一口白开水,再喝一口茶汤,我们会发现白开水和舌面接触后直接就从喉咙里滑下去了,而饱满度好的茶汤则像凝胶一样勾缠着口腔细胞和舌尖,舌尖转动时茶汤似乎也会随之打转,口腔会有一种柔软的充斥感。

茶汤的“饱满度”,又可以指茶汤的“厚薄”,是茶叶内含物质丰富与否的反映。主要表现是茶汤进入嘴里,感受到茶叶内含物质丰富,析出丰厚的滋味,并且多种不同的味道和谐配合在一起,给人饱满厚实的感受。

掌握茶叶比例及用水才能抛出好茶


要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

每次用多少茶叶,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茶、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至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至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至10克。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也有密切关系。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以肉食为主,少食蔬菜,因此他们普遍喜饮浓茶,并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盐,故每次茶叶用量较多。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区的人喜饮花茶,通常用较大的茶壶泡饮,茶叶用量较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消费者主要饮用绿茶或龙井、毛峰等名优茶,一般用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福建、广东等省,人们喜饮功夫茶。茶具虽小,但用茶量较多。

茶叶用量还同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与饮茶历史有关。中、老年人往往饮茶年限长,喜喝较浓的茶,故用量较多;年轻人初学饮茶的,普遍喜爱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总之,泡茶用量的多少,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取4只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叶,再分别倒入沸水5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钟后审评茶汤滋味,结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极浓,加水100毫的滋味太浓,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较淡。

好水才能出好茶


说到冲泡,不能不说到水。冲泡茶不能离开水,这是不易的道理。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无色透明的水是没有区别的,以为什么样的水冲泡茶都差不多。这种以为是错的。我们肉眼只能分辨水的颜色,以及透明度。很多人也只是看一下水是否无色透明,只要是无色透明的水就误以为是一样的,连水有没有杂味都没有搞清,有些水虽然肉眼看无色透明,但由于水源和装水器皿(二次污染)是有杂味的。杂味可分为味觉和嗅觉。

如果用了貌似无色透明而有杂味的水冲泡茶,是没有办法冲泡出香醇的茶的。所以我们冲泡茶之前,最好先闻一闻,喝一喝所用的水有没有杂味。如果,再细致一点,可以感受一下水,涩不涩,滑不滑,细不细,活不活,酸碱度?

要冲泡出上好的茶,除了上好的茶叶,上好的水是必不可少的。茶是一种文化,既然是文化就有它的丰富性,我们不能因为它繁复,而不去追求它。很多人,觉得茶叶复杂,明明是同一款茶叶,有时很好喝,很迷人,有时又很一般,没什么吸引人之处,是因为没有把水搞清楚。同一款茶,同等条件,必须用同等的水,才有同等的效果。爱茶的人,必须了解水,弄懂水,明白水;反过来说,只有了解水,弄懂水,明白水,才能冲泡出上好的茶,令人着迷的茶。才会爱上茶。再好的CD,如果没有好的音响,也演绎不出高质素的音质。再好的茶叶,没有好的水,也冲泡不出上好的茶。这是必须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