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看懂凤凰单丛的分类!

发布时间 : 2019-11-12
乌龙茶单丛 金单丛乌龙茶 凤凰乌龙茶

【www.cy316.com - 乌龙茶单丛】

凤凰单丛的定义

凤凰单丛茶的种类繁多,普通人勾勾手指头也能数出个十来种。实际上,单丛的种类丰富到连当地的茶农也不能完全搞明白。

要知道凤凰单丛的种类为什么这么多,首先要看看它的定义:从凤凰水仙群体中产生的优异单株分离培植,实行单株采摘、单株制茶、单株销售的办法,并将这些实行单株采制法的茶树称为凤凰单丛。

凤凰单丛的命名与分类

为了便于栽培管理、采摘制作、商家宣传、消费者的选购等,凤凰茶农把茶树按茶树形态、成茶特点、生长环境、时代背景等等分类,并管冠上名字。世代积累,形成了上百个单丛株系、品系、品种名称。

按树型命名:大丛茶、望天树、团树、娘仔伞等。

按树叶形状命名:柚叶、柿叶、杨梅叶、仙豆叶等。

按叶色命名:浅绿或黄绿色称为白叶、深绿称为乌叶。

按叶片大小命名:大乌叶、乌叶仔、大白叶、白叶仔等。

按成茶外形命名:大骨杠、丝线茶、大蝴蜞等。

按成茶香气命名:蜜兰香、柚花香、桂花香等。

按成茶冲泡后口感命名:杏仁香、肉桂香、水蜜桃味等。

按所在地命名:乌岽单丛、中坪芝兰、坡头芝兰等。

按事件、时代背景命名:东方红、棕蓑挟等。

特殊命名:八仙过海、老仙翁等。

凤凰单丛的十大香型

以上这些茶名是不是没听懂几个?很多茶名,与当地方言、传统有关,外地人很难理解,所以市面上常见的凤凰单丛茶还是按照香型来命名的。

凤凰单丛的十大香型,在1996年被提出并定义下来的,是凤凰单丛中最典型的香型:

黄枝香:似黄栀子花香。

芝兰香:香高细锐,香如幽兰。

桂花香:似桂花香。

杏仁香:杏仁香味明显。

蜜兰香:似番薯的香蜜气味。

夜来香:似夜来香花味。

姜花香:似姜花香,香气冲天,又名“通天香”。

肉桂香:似有药材肉桂香。

茉莉香:似茉莉花香。

玉兰香:似玉兰花香气。

当然,在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定义的“十大香型”,未必完全一致。就像中国的十大名茶一样,时代在变,茶也会变。

凤凰单丛的热门产品

鸭屎香

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两个说法:一是因为茶叶长在当地的黄土壤上,俗称鸭屎土;二是因为茶农怕别人偷自己的茶树,故意丑化茶名。

因茶名不雅,后被更名为“银花香”,原因是其香型类似于金银花的香气。

有人认为鸭屎香就是大乌叶,但其实两者并不等同,大乌叶(即叶形大叶片深绿)的品种可以通过工艺控制做出多种香型;还有人认为鸭屎香等同于杏仁香,但实际上,鸭屎香中除了杏仁味又还包含其他丰富的花香,很复杂。

雪片茶

雪片,是凤凰茶区对冬茶的一种节气称谓,代表一年中最后一季产的茶。

一般情况雪片在10月中旬即霜降前采制,此时昼夜温差大,制作的单丛花香艳丽,滋味鲜爽。再隔半月,熟焙暖化,让其香融入汤水,水中含香,香水交融。

宋种

传说南宋风雨飘摇,幼帝逃亡至潮州凤凰山,饥渴难耐,凤凰衔茶侍帝咀嚼,幼帝赐名宋茶。

这个传说不可考究,1954年梁祖文在凤凰山乌岽草棚地发现一枯死老丛,勘查出是1928自然枯死900年树龄的茶树,900年前恰逢宋朝。综合其他材料,可得出潮州凤凰山在宋朝已有产茶的证据。

几棵宋种母树采制的单丛,每年产量有限,几乎不在市面上流通,就跟母树大红袍一样,一般人能喝到的可能性是极低的。市面上的宋种单丛,主要还是宋种母树扦插而成的后代采制而成的,价格不低。

单丛的树种很多,哪怕是同一棵茶树,也可以用不同的制作方法制成不同香型的茶。单丛的茶香类型也很多,哪怕被定义了香型,这种茶的香气也不会单一,像这种花,又像那种花,还像可能会有水果、奶油、坚果、蜂蜜等香气。

这些复杂的分类不妨碍我们享受凤凰单丛茶的美好,饮过单丛茶的朋友,相信无一不爱上它的。

扩展阅读

一篇文章,了解台湾茶


台湾乌龙的演变乌龙茶是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据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另据史料考证,1862年福州即设有经营乌龙茶的茶栈,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外销。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台湾人工繁植的茶树品种是从福建移植而来。就是人口也大多是福建人,语言、风俗、食衣住行都相同。制茶技术和方法早期也是和福建一脉相传。

台湾有诸多名茶,如乌龙茶、金萱茶、阿里山红茶、青心乌龙、冻顶乌龙、文山包种、阿里山高山茶以及东方美人等。今天东然茶园带大家走进台湾,了解台茶。台湾茶之初期发展史,唯独乌龙茶发其光辉。其后,虽有后起之包种茶,继而走红之红茶,随后抬头之绿茶,但历经百年,乌龙茶犹仍稳占台湾四种茶叶外销之首位,永不凋谢,实乃台湾茶中之寿星。

台湾茶种类

台湾茶叶种类阿里山乌龙茶:产在台湾阿里山海拨1200米以上的高山茶区,纯手工精致,外观半球自然弯曲,青蒂绿腹,清高隽永,清雅花香,饮后齿唇留芳,回味持久,是经发酵茶中经典型代表,也是台湾高山、乌龙的代表品种。

台湾茶叶种类冻顶乌龙茶:产在台湾凤凰山支脉海拨800公尺以上的鹿谷茶区,纯手工精制,外观半球卷曲,入口甘醇,汤色金黄,滋味清新,具爽口活泼的花果味,是台湾清香乌龙茶的代表品种,也是茗仁茶艺馆的招牌茶种。

台湾茶叶种类翠玉乌龙茶产在台北桃园茶区,汤色碧绿清新,有果香,鲜爽甘醇,属于台湾轻发酵乌龙茶中中档代表品种。

台湾茶叶种类金萱乌龙茶:产在台湾南投嘉义等地,在台湾称台茶12号,具独特奶花香气软甜甘润,汤色金黄,是台茶中较受欢迎的优秀茶品。

四季春色产在台湾桃园及苗栗等地,汤清淡绿,幽香绵长,回甘久远,使用闻香杯品赏,天然花香浓郁,也是中档代表品种之一文文山包种主产台北文山茶区,发醇程度在15%-30%,成茶深绿色,自然卷曲,偏向条状,汤色金黄,清新花香,口感飘逸,是台湾茶代表品种,是茗仁茶艺馆的首选引入京城的台湾茗茶之一。

台湾茶叶种类青心乌龙茶:产地为台湾南投嘉义等地,青心乌龙是区别红心、黄心乌龙的一个品种,成茶青褐色,汤色金黄,甘醇香气,兼具喉韵是台湾普及乌龙茶的代表品种。

台湾茶叶种类桂花乌龙茶:以台湾乌龙茶为坯,添加鲜桂花多次窑制,既有台湾乌龙茶的真香实味,又带浓郁桂花香,具一定通气和胃作用,是茗仁茶艺馆的特色茶品。

台湾茶叶种类梨山乌龙茶:产于台湾海拔近2000公尺的梨山茶区,产量稀少,极其名贵,是台茶中的极品,轻发醇茶,精工焙制,汤橙明艳,高雅馥郁,芬芳清新,在台湾地区只供应行政官员享用。

杉林溪:产在台湾南投山镇,属阿里山支脉,海拨1200公尺,纯手工精制,茶汤金黄,亮丽,滋味甘醇,入口饱满,香气轻扬,是台湾高山茶的代表品种。奶香金萱茶以高山手工制金萱茶为坯,用喷雾法加入牛奶精华,奶香非常浓郁。

雾社茶:产于台湾中部雾社茶区,海拨1600公尺的高山上,产地终年浓雾缭绕,生长周期长,成茶产量稀少,带花果香,茶汤橙中带绿,入口清醇,回甘绵长。

台湾乌龙的分类依照其香味优劣,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型,即细腻花果香型、花果香型、老火香型、老火粗味型。形成青茶香味类型的不同,固然与茶树品种、原料老嫩等有关,但也与制茶技术以及制茶过程的天气因素有关。

台湾乌龙的存储

台湾乌龙茶在存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温度。存储温度能够影响到茶叶的氧化作用。温度越高的台湾乌龙茶变质的就越快。所以在存储台湾乌龙茶时候一般要低温冷藏,这样可以降低茶叶中成分的氧化过程。一般控制在零下五度左右。所以综上所述在存储台湾乌龙茶过程中,想要效果最佳且保存时间最长的话,东然茶园建议存储在冰箱里。

一篇文章了解武夷岩茶大红袍


茶叶分类

茶叶按加工工艺不同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青茶(俗称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有些茶类可派生出再加工茶,如花茶,速溶茶类、茶饮料类、添加茶类等等。

而武夷岩茶是属于青茶即乌龙茶类。乌龙茶的产品分类:是按茶叶产地,加茶树品种。武夷水仙,武夷大红袍,安溪铁观音,闽北水仙等等。

乌龙茶(青茶)的初制加工工艺:茶青——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造型)——毛茶。

而武夷岩大红袍即有乌龙茶起源之说,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了解武夷岩茶大红袍——品种简介

武夷山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武夷岩茶大红袍申请“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后,颁布执行了武夷岩茶大红袍国家标准(GB18745-2002)。按国标规定,武夷岩茶大红袍产品分为五个品种系列:水仙、肉桂、大红袍、名丛和奇种。其中大红袍是从名丛中单列出来的名丛(是名丛之首和公认的武夷茶王),其余的名丛如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妖等有几百、上千种,统归一个系列。近几年武夷山还引进了外地的乌龙茶优良品种,有少量栽培、生产和上市销售,如黄旦、奇兰、黄奇、黄观音,金观音等。

肉桂——武夷岩茶大红袍当家品种之一:

肉桂原为武夷名枞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

成品茶特征:条索紧实、色泽乌润砂绿,香气浓郁、辛锐似桂皮香,滋味醇厚甘爽带刺激性,汤色橙黄至金黄、透亮,叶底绿叶红镶边显、软亮。

水仙——武夷岩茶大红袍当家品种之一: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

成品茶特征:条索肥壮(壮实)、色泽乌绿润带宝色、叶背常现沙粒,叶基主脉宽扁明显,香幽长似兰花香,味浓醇而厚回味甘爽,汤色浓艳呈深橙黄色或金黄色,叶底软亮、朱砂红边明显,耐冲泡。

武夷名枞:为武夷菜茶有性群体中单株选育的品种群,绝大部分为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外形紧结匀整,色泽青褐油润;天然花香细、幽、长;滋味醇厚甘爽、岩韵显;汤色橙黄明亮。品种风格介于肉桂和水仙之间,大部分有野茶的风味。

武夷十大名丛为: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妖、白牡丹、金桂、金锁匙、北斗、白瑞香。

武夷奇种:由当地的菜茶品种采制而成。

特征为:外形紧结匀整,色泽铁青带微褐,较油润。有天然花香而不强烈,细而含蓄,滋味醇厚甘爽,喉韵较显,汤色橙黄清明,叶底欠匀净,与他茶适量拼配,能提高味感而不夺他茶之胜是其特点,耐久储。

了解武夷岩茶大红袍——属性

武夷岩茶大红袍属青茶类(俗称乌龙茶类)、半发酵茶类。

品质特征:外形弯条型,色泽乌褐或带墨绿、或带沙绿、或带青褐、 或带宝色。条索紧结、或细紧或壮结,汤色橙黄至金黄、清澈明亮。香气带花、果香型,瑞则浓长、清则幽远,或似水蜜桃香、兰花香、桂花香、乳香等等。滋味醇厚滑润甘爽,带特有的“岩韵”。叶底软亮、呈绿叶红镶边、或叶缘红点泛现。不同的茶树品种还带有不同的品种特征。武夷岩茶大红袍是乌龙茶的始祖,发源于明末清初,在特殊的小气候条件和适宜的品种前提下用一种特殊工艺形成的茶类。鲜叶要求新梢生长均臻完熟,俗称开面采,杀青经过酶性氧化杀青后以经非酶性氧化,而形成半发酵的茶类。

外形弯条型,色泽乌褐或带墨绿、或带沙绿、或带青褐、或带宝色。条索紧结、或细紧或壮结,汤色橙黄至金黄、清澈明亮。香气带花、果香型,瑞则浓长、清则幽远,或似水蜜桃香、兰花香、桂花香、乳香等等。滋味醇厚滑润甘爽,带特有的“岩韵”。叶底软亮、呈绿叶红镶边、或叶缘红点泛现。不同的茶树品种还带有不同的品种特征。

优质武夷岩茶大红袍着重“岩韵”亦就是岩茶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中所指的“岩骨”通俗称“岩石味”是一种味感特别醇而厚,而能长留舌本(口腔)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又称茶底硬亦是茶树立地条件好,一般都生长在砾质沙壤的茶园中更为突出。

岩骨花香中的“花香”并不是像花茶一样,以其加花窨制而成的香,而是茶青在武夷岩茶特有的加工工艺中自然形成的花香,品种不同有各种特有的品种香,但香气要求锐则浓长、清则幽远、馥郁具幽兰之胜。

岩茶大红袍的特征分析:

岩茶大红袍的共性特点:水的厚薄、香气的耐储性、耐焙性等主要取决于茶园的山场、其次为栽培管理和加工技术。共有特征见上帖。

岩茶大红袍的共性特征:含上述“属性”中的特点,兼有红茶和绿茶的优点,且性温健胃,具“岩骨花香”之特征。

岩茶大红袍的个性特征分析:

(1)品种特征:某一品种不论种在何山场、只要按乌龙茶工艺加工到位后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撇开山场因数,品种特征明显的岩茶,其加工工艺一定达中等以上,(若按绿茶工艺加工则体现不出品种特征)因此,低档岩茶品种特征较弱。品种特征应是共性的、其他品种所没有的特征。如肉桂的“桂皮香”、“辛辣味”。而“桂圆香”则不是品种特征(是工艺特征、轻微烟味)。品种特征要*实践来总结,有些特征只可意会、不好描述,如大家熟悉的水仙特征。

(2)工艺特征:因加工工艺不同、或某加工环节处理失误而形成的特征。如酵味(发酵过度、类似红茶的味道)、渥味(揉捻后未及时烘干、毛火走水焙的时间过长造成)、烟味、青味(做青发酵不足、杀青不足)、酸馊味、高火味、过火味、焦味(有炒焦味和焙焦味)等等。某些消费者常把渥味、烟味、酸馊味等当作“韵味”。

(3)岩韵:是指乌龙茶优良品种、生长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内、经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栽培制作工艺加工而形成的茶叶香气和滋味。

以上定义说明:“岩韵”是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的特征;“岩韵”的有无取决于茶树生长环境;“岩韵”的强弱还受到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制作工艺的影响。

同等条件下:不同的茶树品种,岩韵强弱不同;非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加工则体现不出岩韵;精制焙火是提升岩韵的重要工序。

形成岩茶大红袍独有风格及特征多样化的因素主要有三:

(1)独特的生态环境。(2)丰富的优良品种资源。(3)传统的栽培制作工艺。

了解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

乌龙茶制作工艺包含了绿茶和红茶的各个工序,是工序最多、工艺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基本制作工艺为:采摘 →萎凋→摊晾→摇青←→发酵(做青)→ 杀青→揉捻→烘干→毛茶→初拣→分筛→复拣→ 风选 →初焙→匀堆 →复焙 →精茶→包装或入库。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加工制作特点(区别与其他茶类之处):1、鲜叶要求生长较完熟(中小开面采摘)。2、独有的做青工艺(摇青与发酵多次重复进行)是形成乌龙茶风格特征和品质高低的最关键工序,且历时长(最长达十几个小时)。3、精制焙火独步天下,碳焙低温慢炖是形成岩茶大红袍醇厚甘滑和显露“岩韵”的关键工序。4、从鲜叶到成品历时最长,快者一个多月,慢者3、5个月。

何谓“手工茶”,何谓“空调茶”

手工茶一般是指武夷岩茶大红袍,在做青工艺中的摇青方法是用手工操作而完成的茶叶,其特点是茶叶品质相对较高、香味纯正、香气较持久耐储。在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中,其他工艺机械操作的质量都不亚于手工操作,因此才有“手工茶”之说。

空调茶一般是指安溪茶,夏秋季高温高湿季节,在空调环境下加工的茶叶。其特点是去除夏暑味、改善茶叶滋味。

了解武夷岩茶大红袍——讨论岩韵

岩韵是指乌龙茶优良品种、生长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内、经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栽培制作工艺加工而形成的茶叶香气和滋味。

以上定义说明:

岩韵:是指乌龙茶优良品种、生长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内、经武夷岩茶传统栽培制作工艺加工而形成的茶叶香气和滋味。

“岩韵”是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的特征;

“岩韵”的有无取决于茶树生长环境;

“岩韵”的强弱还受到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制作工艺的影响。

岩韵是武夷岩茶大红袍的环境特征(特定的地域特征),应区别于茶叶的品种特征和工艺特征。也就是说,不要把工艺特征和品种特征当作岩韵特征。

岩韵(特征)的体现和感觉描述:滋味有特别的醇厚感、人说“水中有骨感”就这意思;饮后回甘快、余味长;喉韵明显;香气不论高低都持久浓厚、冷闻还幽香明显;茶叶耐泡、一般可泡7-10水以上;品质稳定(茶叶耐储藏)。

以上定义说明:“岩韵”是武夷岩茶独有的特征;“岩韵”的有无取决于茶树生长环境;“岩韵”的强弱还受到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制作工艺的影响。

同等条件下:不同的茶树品种,岩韵强弱不同;非岩茶制作工艺加工则体现不出岩韵;精制焙火是提升岩韵的重要工序。

形成岩茶独有风格及特征多样化的因素主要有三:

(1)“岩韵”是独特的生态环境下生长的武夷岩茶独有的特征,“岩韵”的有无取决于茶树生长环境;。

(2)丰富的优良茶树品种、栽培管理也决定岩韵的强弱。

(3)传统的栽培制作工艺也可以提升并更好的表现岩茶的岩韵。

岩韵是武夷岩茶的环境特征(特定的地域特征),应区别于茶叶的品种特征和工艺特征。也就是说,不要把工艺特征和品种特征当作岩韵特征。

岩韵(特征)的体现和感觉描述:滋味有特别的醇厚感、人说“水中有骨感”就这意思;饮后回甘快、余味长;喉韵明显;香气不论高低都持久浓厚、冷闻还幽香明显;茶叶耐泡、一般可泡7-10水以上;品质稳定(茶叶耐储藏)。

高明的茶师把武夷岩茶的“岩韵”归纳总结为“活、甘、清、香”四个字。

香。武夷茶的香包括真香、兰香、清香、纯香、表里如一,曰纯香;不生不熟,曰清香;火候停均,曰兰香;雨前神具,曰真香,这四种香绝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茶香清纯辛锐,幽雅文气香高持久。

清。指的是汤色清澈艳亮,茶味清纯顺口,回甘清甜持久,茶香清纯无杂,没有任何异味。香而不清是武夷岩茶种的凡品。

甘。指茶汤鲜醇可口、滋味醇厚,回味甘夷。香而不甘的茶为“苦茗”。

活。指的是品饮武夷岩茶时特有的心灵感受,这种感受在“啜英咀华”时须从“舌本辩之”,并注意“厚韵”、“嘴底”、“杯底留香”等。

“一般的岩茶都可体现“香”;

等而上之才体现“清”;

再上之才表现出“甘”;

最佳者才表现为“活”;

后者都包含有前者的特征,有前者的特征就未必能体现后者的特征。所以真正好的武夷岩茶应该是以“活”为上。

正因为武夷岩茶具有”活、甘、清、香”,妙不可言的“岩韵”,所以蜚声四海,誉满九州,令古往今来的茶人爱的如醉如痴。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产地

6下一页许多人对武夷岩茶大红袍的产地范围有所迷惑,这里说明一下武夷岩茶原产地域范围

①武夷岩茶原产地域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武夷山行政区域。根据原料产区的不同划分为两个产区:武夷岩茶大红袍名岩产区和武夷岩茶大红袍丹岩产区。

②武夷岩茶大红袍名岩产区为武夷山市风景区范围,区内面积70km2,即:东至崇阳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黄柏溪的景区范围。(也就是以前所讲正岩、半岩茶)

③武夷岩大红袍茶丹岩产区为武夷岩茶原产地域范围内(武夷山行政区域内)除名岩产区外的其他地区。(也就是以前所讲的外山茶)

如何品鉴武夷岩茶

主要从外形(条索、色泽、整碎度)和内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几个方面来鉴别,其中以香气和滋味最为重要,是最重要的两个指标。

香气:香气的香型、纯度高低、长短及持久性:(品种香明显,香气愈强愈佳,且清新幽远者为上品,香气显锐,挥发性好,纯度高;香型(花果香)花果香是茶叶的各类香气基质在合理的乌龙茶所特有的做青工艺中经一系列必要的生化反应所形成的似花香、似果香香气,所以又叫工艺香。还须注重到品种不同,遗传特性不同,则叶内香气基质不同,以致成茶香型有别,称之为品种香。如肉桂的桂皮香,水仙的兰花香,但各品种之特有香型也须在合理的工艺条件下才能导出,否则,工艺不当,品种香不显。此外,产地不同,生态气候有别,土地状况不一,自然影响到茶树的新陈代谢,使茶叶内含物质也不同,成茶香型就各有特点,这种产地差异,称为区域香(表现在名岩和丹岩,外山场)。区域香也同样受到工艺的制约,工艺不当,区域香不明显。一般来说,审评时能清晰地感受到花果香时,此时茶品质不俗,最理想和具品位的香型当属在花果香的础上辅之以恰好的火功技术所形成的花果蜜糖香。为上品,佳品。

汤色:是否橙黄,明亮,清澈,而且耐泡,五,六泡后仍然保持汤色不变。

茶汤滋味:根据"浓、醇(纯)、甘、爽、润"五个方面仔佃品比。茶汤滋味,舌感厚实,故称为厚。浓厚成为茶汤浓度的最佳表现。甘甜是反映茶汤饮后回甘状况的滋味指标,饮后回甘是茶叶糖类物质在口腔水解酶的作用下降解为单体葡萄粮后产生的甜感。回甘越快越明显,越持久,是茶叶品质高的重要味性特征,中低档乌龙回甘不强。润滑,指茶汤似浆液圆滚滑润在喉腔轻顺下滑,它是茶汤的张力和果胶物质作用共同影响于茶汤产生的效果。润滑是优质茶汤的品质特征之一,中低档茶一般无此味感。

4567下一页耐泡性,评审的是茶叶香味各因子在各泡次的分布表现情况。鲜叶原料好,内含物含量高的,在各泡次就都有良好的表现,称其为耐泡。反之,制茶原料差,内含物少,泡次亦少,特别是在后泡次中香味低淡,徒然消失,谓之不耐泡。茶叶香味的耐泡性直接关系到茶叶的品饮价值和经济价值。通常以能泡冲至六泡以上。

叶底:良好之茶叶,冲开水后,叶片易展开,且极柔软,有弹性。红边较显。这里介绍个方法,把泡过的叶底放到水洗盆里,很容易观察,主要观察它的老嫩,色泽明暗,匀杂度。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生产技术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茶叶基本知识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茶叶的故乡、及茶叶的生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世界各国饮茶技艺和生产技术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入的。数千年来,我国在种茶、制茶、饮茶、茶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是世界上茶类和名茶品种最多的国家。

一、 茶叶分类

茶树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钢,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树学名有20余种,但公认的是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茶树分类争议较大,中国茶学家庄晚芳认为:所有茶树都是一个种——茶(C.Sinensis)。茶树分类介于种和品种之间:种下再分亚种、变种与变型。

茶叶按加工工艺不同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青茶(俗称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有些茶类可派生出再加工茶,如花茶,速溶茶类、茶饮料类、添加茶类等等。每种茶类再按产地,外形,香型或茶树品种等进行分类名命,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中国乌龙茶按产区可分为四大类:闽北乌龙(以武夷岩茶大红袍为代表),闽南乌龙(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广东乌龙(以凤凰单丛为代表)和台湾乌龙(以洞顶乌龙为代表)。乌龙茶的产品是按产地和茶树品种进行命名的,如武夷水仙,平和奇兰等。

二、 茶叶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

茶叶含有多酚类、生物碱、糖类、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色素和芳香物质等等。茶叶的药理作用成份主要是生物碱和多酚类。如咖啡碱是一种血管扩张剂,能促进发汗,刺激肾脏和神经系统,有强心利尿解毒,促进思维活动,恢复肌肉疲劳等作用,并且其刺激性无任何副作用;多酚类能增强微血管壁的弹性和渗透性,有抗微血管破裂和放射线照射引起的中风和白血球缺乏症的作用等。其他物质如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含量虽少,也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5678下一页

饮茶被广泛认可的作用有:生津止渴,提神醒酒,利尿解毒,消炎灭菌,清心明目、消食去腻,防癌美容,延年益寿,防蛀牙,降血压,防辐射,增强微血管的弹性等等。茶叶是世界上无酒精的三大健康饮料之一。

三、 茶树生长习性: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有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等多种。茶树从有生命开始一直到衰老死亡(称总发育周期),可分为四个生长阶段即:苗期、幼龄期、盛产期和衰老期。生产上主要利用茶树的盛产期出效益,一般为15-20年,加强茶园管理,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

茶树新梢在春季气温达10度以上并持续一定时间鱼叶即开展,真叶接着展开,当真叶生长完后(约4-8叶)顶端形成驻牙,经短期休眠后继续当年的第二轮生长。一般一年可生长3-4轮后气温降低到10度以下进入冬眠。茶树最适生长日平均气温为20-27度,年有效积温在4000度以上,当日平均气温高于35度时,茶树生长开始受影响。

茶树为喜阳耐阴作物,喜漫射光,即光波较短的蓝紫光,虽耐阴,但光照过弱时影响茶树发芽数、茶青产量和生产效益。茶树喜空气湿度为80-90%,年降雨量为1000-2000㎜,微酸性红、黄、沙砾等壤土,为嫌钙、忌氯作物。

第二节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基本状况

武夷茶和武夷岩茶大红袍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武夷茶是指从古至今所有生长在武夷山地区的茶叶的总称,当今的武夷茶包括武夷岩茶大红袍、正山小种、武夷绿茶、龙须茶等等。武夷岩茶大红袍是指适宜的乌龙茶茶树品种生长在武夷山地区并用当地传统的乌龙茶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具有“岩骨花香”之品质特征的乌龙茶,武夷岩茶大红袍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武夷茶的一部分。

一、 武夷茶发展史

武夷山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记载为商周时期。至战国时期,民间已普栽培使用茶叶,唐朝武夷茶以“腊面茶”(属蒸青绿茶类)闻名于世,已为上层社会的馈赠珍品,宋朝为武夷茶的发展兴盛时期,以产“龙团凤饼”(属蒸青绿茶类)闻名于世,元朝为武夷茶的历史鼎盛期,朝廷设“御茶园”于武夷九曲溪之第四曲畔,仍沿宋代的龙团饼状,“所产之茶为天下之最”。明朝武夷茶改为散茶(绿茶类),当时也是“茶出武夷,其品质最隹”,明末清初武夷茶创制出正山小种红茶和乌龙茶(现称武夷岩茶大红袍)。正山小种是红茶的始祖,清朝初期向北传播到安徽齐门和云南等地。乌龙茶发源于武夷山,而后逐渐向南推移传播到闽南和广东、台湾等地。明朝经历三十五至三十八年(1607-1610年),武夷茶开始销往欧洲;至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武夷茶成为中国茶叶在欧洲的代称,19世纪是武夷茶风靡欧美的时期,也是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历史兴盛时期。

6789下一页

二、 武夷岩茶大红袍现状:

武夷山位于东经117°37′22″–118°19′44″,北纬27°27′31″–28°04′49″之间,属中亚热带地区。武夷山景区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为我国首批国家风景名胜区,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武夷山茶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温度18℃左右,无霜期长,年降雨量2000㎜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大部分成土母岩由火山砾岩、红砂岩和灰岩组成;表层多为灰紫色砂粒及砾块,疏松而透水性强,为沙质砾土,PH为4.5-6.0。是形成岩茶大红袍品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武夷岩茶大红袍现有茶园面积约10万亩,年产量约5000吨,全市有注册的生产企业50多家,未注册的家庭式生产农户有几百户。拥有上千亩茶园或年产量50吨以上的规模厂家只有几家,武夷岩茶大红袍的现状处于分散生产营销的状态,品牌意识和产品包装都较落后。

2001年“武夷山大红袍”申报“证明商标”,武夷岩茶大红袍申报“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均获得成功。2002年8月1日武夷岩茶大红袍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始正式实施,并制定了首批实物标样,武夷岩茶大红袍的生产和质量等级将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逐步走向规范化。

第二章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栽培管理

第一节  新茶园的规划、开垦和定植

茶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它的有效经济年限可达数十年,一经种植,即不便移动,所以要选择好地点,高标准、严要求建立新茶园,以适应茶树生长的需要,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延长盛产期年限,使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 园地选择和规划

凡适应茶树生长习性的环境均可种茶。一般选择气候适宜,土壤呈酸性,土层较深厚,坡度小于25度的相对集中的山坡、平缓地建立新茶园,从岩茶大红袍品质要求则以景区内的砾石壤土为最佳,景区周边的含砾石红壤新山为其次,红、黄粘壤再次。

78910下一页

园地规划的基本要求是:水沟、道路合理布局;等高梯层,面宽合理;全面深垦,重施基肥,合理密植,良种壮苗,适时条栽。茶叶生产应向茶区园林化、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生产机械化、管理标准化方向发展。茶园道路分干道和支道,干道路宽6-7米,路坡小于6度,支道路宽2-3米,坡度小于8度;茶行长50-80米左右需设支道。水沟规划在顺势流水汇集处,沟深宽为40-60×30-40厘米左右,以保证茶地不积水和利于排洪为准。

二、 新茶园的开垦定植

平缓地开垦要求:清理地面杂物,全面深耕,地面凹凸处需平整,种植沟行距1.6-2米,沟深宽为40×40㎝以上。

坡度在5度以上的山地建园要求:修建等高梯层,梯面宽度最窄不小于1.8米,宽处可开多条种植沟。梯壁高度一般不超过1.6米,梯长最长不超过70米,梯壁要求一次性修建稳固,以防人走、水冲而塌翻。

定植前先施基肥,再回土,基肥需深施30-40㎝深,每亩施有机肥,如菜饼、茶叶专用有机肥等150-200㎏、磷肥50-100㎏。茶苗选择好良种,再选择壮苗,苗高25㎝以上为佳,每丛2-3株,丛距为25-30㎝,亩植茶苗2-3干株苗。定植时间以秋末至次年雨水以前种植为宜,定植时要求茶苗即起即种,尽量缩短中途储运时间,定植前需用黄泥浆沾根,在回土后的种植沟中间再开浅沟定植,定植时茶苗根部尽量让其自然舒展,入土3-5㎝深,尽量压实根部土壤后再盖一层松土即可。

三、 岩茶大红袍品种简介

武夷岩茶大红袍当地主栽当家品种主要为水仙、肉桂和名丛系列,当地种几乎都是中迟芽种,不利于调节初制生产和提高初制厂房设备的利用率,因此在新茶园定植前应充分考虑品种搭配,尽量使早、中、迟芽种比例相近,即考虑经济效益、品种多样化、良种化,又要考虑初制加工等生产的合理协调,因此品种选择搭配得当非常重要。现将适制武夷岩茶大红袍的良种简介如下:

国家级品种:

武夷水仙:原产建阳小湖,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

黄旦:原产安溪虎丘,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

毛蟹:原产安溪大坪,无性系灌木,中叶类,中生种

梅占:原产安溪芦田,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铁观音:原产安溪西坪,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

本山:原产安溪西坪,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大叶乌龙:原产安溪长坑,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福建省级品种

肉桂:原产武夷山,原为武夷名丛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

891011下一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