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祁门红茶”谈地理标志保护范围

发布时间 : 2019-11-12
祁门红茶红茶 祁门红茶作用 正宗祁门红茶

【www.cy316.com - 祁门红茶红茶】

最近很多茶友都在找茶经网小编了解关于“从“祁门红茶”谈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知识,于是给大家收集整理了下面这些“从“祁门红茶”谈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有关内容,感谢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很少喝茶,对茶几乎一无所知,但是我知道有个茶叫“祁门红茶”。或许“祁门红茶”太有名,“祁门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争议了十几年。这个案子争议的焦点从地理标志来看,是保护范围之争。祁门红茶保护范围之争(1)争议经过2004年9月28日,安徽祁门县祁门红茶协会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提出“祁门红茶及图”商标的注册申请,初审公告期内被安徽某公司提出异议申请,商标局经审查决定予以核准,专用权期限自2008年11月7日至2018年11月6日。2011年12月27日,安徽的那个公司又针对“祁门红茶及图”商标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争议申请。这个商标从申请到异议,到商评委争议,到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再到北京市高院,整整耗费13年,最终无效。(2)保护范围之争从二审判决书来看,关于‘祁门红茶’产区范围历来有两种看法,即大、小祁门红茶产区之说。小祁门红茶产区,仅指祁门县境内除安凌区外的所有产茶区,所产红茶叫‘祁门红茶’无可争议。大祁门红茶产区,除祁门县外,还包括周边的黟(yī)县、石台、东至、贵池以及江西省的浮梁县等地。祁门红茶协会提出的‘祁门红茶’生产地域限定在祁门县境内18个乡镇,争议由此产生。麻烦的是祁门和黟县归属黄山市,而石台、冬至、贵池归属池州,这个产品跨越两个地市,这个保护范围的划定需要省政府来进行协调。(3)法院判决二0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北京市高院做出终审判决,4292071号“祁门红茶及图”被无效。北京高院认为祁门红茶协会在明知存在产区范围争议的情况下,未全面准确地向商标注册主管机关报告该商标注册过程中存在的争议……明显违反了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申请人所负有的诚实信用义务。依据2001年商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的情形,判决争议商标依法应予无效宣告。法院找了个与地理标志无关的理由判决争议商标无效,使得这个非常典型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之争的案件,未能成为该方面典型案例,不能了解司法上对地理标志保护范围认定的原则以及态度。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划定要考虑自然与人文因素(1)法律规定《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注册和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的,应当在申请书件中说明下列内容:(二)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与该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地区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关系;”地理标志的价值取决于特色性,而特色性主要取决于地区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因此《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注册和管理办法》要求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时要阐述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与该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地区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关系。(2)自然与人文因素按照《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注册和管理办法》规定,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必须说明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地理标志产品的特定质量和信誉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不同的自然条件孕育不同的产品品质,淮南的桔子种到淮北就变成了枳壳,二是人文因素,当地独特的工艺造就了品质和信誉,景德镇大师云集,使得景德镇的工艺陶瓷闻名天下。据网路上检索到的资料,祁门红茶的历史并不长,在清末才开始,祁门以前只产绿茶,到清末才引进了外地做红茶的师傅,开始做红茶。祁门地区除了自然、气候条件适合茶叶生长外,其槠叶种内含物丰富,酶活性高,很适合于工夫红茶的制造。法庭上,祁门县红茶协会提出,祁门红茶选用华茶22号祁门种(又名祁门槠叶种)及以此为资源选育的无性系良种为主的茶树品种生长的鲜叶,按照‘祁门红茶’传统而独特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似花、似果、似蜜独特‘祁门香’品质特征的红茶。品种可以扩大引种,江西的南丰蜜桔都引种到了广西,工艺可以流传,祁门红茶的生产工艺本来就是近代从外地引进,为什么祁门红茶扩种到江西的浮梁叫“浮红”,在祁门周边市县叫“祁红”?自然会存在品质等各方面的差异。从判决书来看,祁门县红茶协会在法庭并没有阐述祁门红茶的产品特定质量,没有从自然及人文因素上阐述清楚祁门红茶与祁门县自然、环境及人文因素的关系。茅台酒只有在茅台镇生产的才能达到特定的质量,用和茅台酒同样的原料和生产工艺在遵义就是不能生产出茅台酒来,因为没有茅台镇的自然因素。严格来讲,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划分有其科学性,其保护范围与申请书中“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说明有很强的关联性,在实务中这个说明往往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经济利益之争本案中各方是做足了功课,查阅到很多祁门红茶的相关资料,以佐证自己的说法。本人对方志做过一些功课,由于历史等各方面原因,地区的名称及管辖区域范围经常发生变化,和现在的行政区域范围有很大的不同,还有史书及地方方志的记载矛盾百出,将这些资料拿到现代的法庭来争执,未免纠缠不清。祁门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争议主要在于保护范围,归根结底是经济利益之争。地理标志是地方名片,具有很高的品牌价值,因此也成为各地方政府争抢的香饽饽。争议的焦点就在于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之内就能够享受地理标志的实惠,如果不在保护范围之内,就不能搭乘地理标志便车,让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不能享受地理标志给产品带来的溢价,因此保护范围的划定会触及到多方的利益,极容易产生争议。解决争议的思路2018年02月01日祁门县祁门红茶协会再次申请证明商标,2019年05月14日祁门县祁门红茶协会又次将祁门红茶申请为集体商标。因为没有看到具体申请材料,无法判断祁门县红茶协会是否有效解决了争议?能否顺利拿到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本人不认可什么大小产区的划分,确定产区以产品的特定质量为依据,质量标准的确定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对产区的划定有必然的影响。另外,就是尊重历史因素……但是,这些都无法阻挡地方政府的利益之争,地方政府利益之争不在法律框架下解决,要通过行政手段,找到共同的上级政府,如祁门红茶的产区跨了两个地市,只能由安徽省政府来协调,行政协调的结果很可能是利益均沾,将现产区全部划入保护范围。地理标志的保护范围被放大,各产区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家却共同使用一个地理标志,这对核心产区是一种损害,产生不公平;特定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对消费者也不负责任。如果说获得了地理标志能使当地经济搭上高速列车,这倒给了我们一个解决的思路:像高铁一样将座位划分等级。高铁是公共交通工具,大家都来坐,但贵客坐特等座,有钱的坐一等座,普通乘客坐二等座,这样解决所谓的大小产区都想搭乘高铁的需求,又能区分产区的不同。地理标志本身没有“等级”划分功能,“核心产区”和主要产区的企业只能自己想办法来区分自己的身份。有个办法就是通过商标来区分,通过打造自己的品牌来做塑造自己不同的“身份”。尽管无力改变大环境,但终究有办法做到自己的与众不同。核心产区的企业还需要做更多的功课。

Cy316.com小编推荐

“信阳红”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信阳4月27日电近日,在国家工商总局最新公布的新增地理标志名录中,“信阳红”榜上有名,这是信阳市工商局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中心,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取得的硕果,也是继“信阳毛尖”、“固始鸡”、“固始云雾”、“商城黑猪”之后,信阳市成功注册的又一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近年来,信阳市工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运用商标发展战略,立足信阳茶叶生产的优势,把培育、指导“信阳红”这一当地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商标注册工作作为工商部门服务“三农”的切入点之一,制定具体帮扶计划,明确具体帮扶措施,积极开展商标帮扶工作,多次派专人全程跟踪服务,帮助信阳市茶叶协会申报“信阳红”地理标志工作,同时积极协调沟通上级各有关部门,为“信阳红”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信阳红”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标志着将信阳茶的地理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品牌,将会大大提升信阳红茶品牌形象,提高茶叶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又会带动更多茶农走上致富道路,真正成为惠农、富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尹安伟王刚)

祁门红茶,从土地里飘出的“祁门香”


祁门红茶的产地在安徽省黄山市的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黔县和江西的浮梁一带;

又以祁门的历口、闪里、平里一带为最优。

01.八大优质品种

制祁门红茶的茶树以群体种为主,共有“褚叶种”、“柳叶种”、“栗漆种”、“紫芽种”、“大叶种”、“迟芽种”、“早芽种”和“大柳叶种”八个品种;

这些品种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还被引种到国内外多个地区,后也有据此选育出其他的良种。

其中“祁门褚叶种”是祁门红茶制茶原料的“主力输出”,由于优良的品性,被多地引种,在1984年被命名为“祁门种”。

祁门种

“祁门种”所制的祁门红茶,形质都十分优良,带有独特香气,可以称之为“地域香”,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祁门香”。

02.茶园采养结合

祁门红茶的成年茶园通常是采取“春夏茶集中采,秋茶集中留”、幼年茶园“多留少采”——“采养结合”的方式;

这也是祁红优异品质保证的前提之一,毕竟要有“可持续发展观”,做长远的打算。

03.鲜叶原料处理

祁红鲜叶原料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二三叶”,采摘完毕,要进行鲜叶分级,就是根据老嫩程度、叶片大小和采摘时间(也就是新鲜度)分成不同等级批次,等待进行下一步处理;(萎凋或者贮藏)

鲜叶分级完毕后,尽可能早的进行初制工艺的第一步——萎凋。

04.萎凋

这是红茶类的制茶工艺第一道,薄摊一段时间,叶片散失部分的水分,伴随着鲜叶内部成分的“自分解”;

鲜叶逐渐失水萎缩,叶片变得柔软,颜色变暗,香气也发生变化,期间可分为物理和化学两部分的变化。

有人说怎么听起来,“萎凋”和其他茶类初制时候的“摊放”很是相似?二者有什么不同吗?

从祁门开始,追寻祁门红茶的源头与创造


编者按:本文节选自由茶语网与祥源茶业吴锡端先生合著的《祁门红茶》一书。

祁门红茶于中国近代史而言,从来都不是旁观者,自它被试制出来那天开始,就被卷入到其中,脱身不得,抵死缠绵。

而随之展开的那一幅幅关于祁门红茶的长卷,则显得尤其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毫不夸张地说,从祁红红茶的历史里,完全可以读出中国的近代史。

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追溯祁门红茶的源头与创造。

一包祁门红茶的西行漫记

这是上个世纪初的某个清晨,一艘挂着英国国旗的货船正缓缓地驶出汉口港,8月初的太阳已经很有些猛烈了,即便是清晨也照得甲板发烫,但船员们却显得并那么不萎顿。

因为船上满载着来自安徽的祁门红茶,它们的目的地是伦敦——这是可以被期许的利润,大洋那头的港口正翘首期盼的英国茶商们会为这一船已经风靡了整个英国的祁门红茶支付一个好的价钱。

这是每天从汉口港出发的若干外国商船中的一艘,因为年代久远,我们已经无从考证它的船名。

但我们可以证实的是,在上个世纪初,也即是光绪末年到民国初年的这个时间段,在当时祁门红茶的集散地汉口港等着购买祁门红茶出海的国家不仅仅是是英国一域,德国、丹麦、美国、法国等国的货船在祁门红茶采摘制作结束后也总会等在这里,等待着运走那些红色的财富。

对于那些商人而言,贩运祁门红茶不仅仅是经济任务,更是政治任务:在上个世纪初,祁门红茶无疑是站在世界高端茶叶的巅峰作品之一,而欧洲王室的贵族们与高官,则对于享受从来都不会妥协。商船运回欧洲的祁门红茶,要不了多久就会变成摆放在贵族们精美餐桌上的下午茶。

而祁门红茶的创造者们,也许从来都没想到他们的作品会走到这么远。

因假茶而兴的红茶

祁门红茶的故事开始比上个世纪初更遥远,严格地说要追溯到上上个世纪,还得从绿茶说起。

那是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茶叶的对外贸易畸形地繁荣着,几乎整个世界都在期待着来自于这片广阔大陆的绿色金子(绿茶)。

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武汉都成为茶叶出口的重要口岸,东印度公司则成为其中最大的获利者——作为日不落帝国在东方的代言人,它几乎掌握了中国茶叶的所有出口贸易。

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固执而深重,曾经的英国首相庇特估计,有2/3的英国人,每年至少消费3磅茶叶,穷人也不例外,在美国,这个数字则变为每人每年1.21磅。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产地中国,也无法承载如此之大的供货需求。

一方面市场需求旺盛,另一方面茶商们无法从东印度公司获得更多的上等品质茶叶,假茶就应运而生了。

那是一群不良茶商,他们把喝过的茶渣晒干,重新着色,拼到茶叶里去售卖,有更狠的甚至直接用柳树、乌荆子叶及接骨木叶来冒充茶叶。

我们现在实在很难想象这些奇怪树叶的味道,但即便是用脚后跟也能想明白,公众对于绿茶的信心,就在这一堆堆晒干的茶渣和柳树叶中,被消耗殆尽。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绿茶失去了它的市场基础,国际市场上的销量一落千丈,公众的目光开始转到了红茶上。

事实上,对于当时茶叶的最大消费市场英国而言,红茶更适合它的水质。伦敦是个水质比较硬的城市,这样的水泡出来的绿茶实在无法展现出它的香味和口感,而对于红茶而言,却恰好相反。

于是,以武夷红茶为代表的福建红茶进入到国际市场,并且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

从十九世纪初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进口绿茶与红茶的比例从55%:45%变化到34%:66%,而到了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时候,红茶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

这让更多红茶的出现有了坚实的市场基础。祁门红茶也许是当时祁门的唯一选择。

十九世纪中期,太平天国与满清政府之间的战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肆虐,对于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都是一场噩梦,“宁为太平犬,勿为乱世人”。中国茶叶的出口销售通道,也因为这场战争而变得艰难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日本的绿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这对于正因中国战争而无法获得足够茶叶的世界来说,足以用旱田雨露这四个字来形容了——国际市场开始大量地进口日本茶,而原中国茶叶则开始逐渐地淡出这个它曾经独自辉煌的市场。

这个惨烈的过程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安徽主要绿茶产地之一的祁门,更是显得尤其潦倒。

这个打击对祁门来说有多大呢?

唐代歙州司马张途就曾这样描绘过“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凭此”——作为主要经济产品的绿茶一旦没有了市场,整个祁门的经济环境可想而知。

穷则思变,在这样的出口形势下,祁门制作红茶几乎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它只是需要一个振臂一呼的英雄罢了。

英雄的名字叫胡元龙或者余干臣,正是他们的出现,将正在绿茶市场的“断壁残垣”中挣扎的祁门解救了出来。光绪元年(1875年),他们用福建闽红的制作技术制作出了祁门红茶,并迅速进入国际市场。

两个男人创造的历史

在这里,我们并不能明确地判断出究竟谁是祁门红茶的真正源头,因为在关于祁门红茶的记载当中,这两个名字几乎是并列的,1916年的《农商公报》当中描述:“安徽改制红茶,实肇始于胡元龙。”

而1937年出版的《祁红复兴计划》中,则记录为:“1876年,有自至德茶商余某来祁设分庄于历口,以高价诱园户制造红茶,翌年复设红茶庄于闪里。”

这看似矛盾的说法,在《祁门红茶》一书的作者郑建新先生考证下变得统一起来,郑先生在他的书中写道:“胡元龙先后裔胡益谦曾有评说‘清同治十年(1871年),余干臣自福建被罢官归来,赁居在祁门县城三里街。余氏见祁门产茶,根据闽人经验,建议祁人改制红茶。

但祁人太过保守,无法敢应议改制,独胡氏云龙敢付诸实施,乃接受余氏建议,在自办的培桂山茶场着手改制红茶。清光绪元年(1875年),专从江西修水请来茶师舒基立,学习宁红经验制成红茶’”。

历史的分歧在这里终于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而余干臣与胡元龙,则成为当之无愧的祁红时代创造者。

以祁门红茶的出现为标志,安徽的茶业开始进入极盛时期,每到产茶季节,家家产茶,处处茶歌,“村娃几辈携筐去,尽是茶园采摘人。”诗歌中的工作场景火热得一塌糊涂,连小孩子都投入到生产中去。

余干臣与胡元龙拯救了祁门,更拯救了祁门的茶业。

祁门的两个乌龙

虽然祁门红茶从入市之日起就成为市场的宠儿,但为其正名的工作却花费了很多年——初入市场的祁门红茶被它的创造者命名为“赤山乌龙”,而市场上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祁门红茶称为祁门乌龙。

这是祁门红茶历史上摆的最大一个乌龙,但也是情有可原的。事实上,祁门红茶的制作工艺最早就是从乌龙茶的故乡福建武夷山一带传过来。

兼之通过阅读1935年威廉.乌克斯著作《茶叶全书》我们可以知道:早期的乌龙茶和红茶之间的制作工艺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对于还未对茶叶进行科学分类的那个年代来说,这是连最早一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都会犯的错误。

另一个祁门红茶的乌龙来自于一本世界名著——小仲马在《茶花女》中在描述一位贵族衰落时说:“你穷得连祁门红茶也拿不出来了”。

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历史陷阱,要知道,小仲马的《茶花女》出版时间为1848年,而祁门红茶公认的研制成功时间却为1875年。

如果一定要认为这句话来自于《茶花女》,我们除了假设小仲马是穿越人士以外,就只有认为这是众多中文译本中译者的笔误了。

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地理标志产品坦洋工夫》


为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坦洋工夫的管理,该市出台了《坦洋工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了获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权的生产企业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确保了坦洋工夫的产品质量,并由茶业品牌建设与质量监督委员会负责打击市场上的造假行为。

本报讯(闽宣记者王灿群)近日,《地理标志产品坦洋工夫》(GB/T24710-2009)国家标准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个制定国家标准的产品。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对提高坦洋工夫产品质量和规范产品市场有序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地理标志产品坦洋工夫》国家标准对坦洋工夫的感观指标、分类分级、理化指标、质量特色指标等内容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对进一步提升坦洋工夫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坦洋工夫茶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福安市强力打造坦洋工夫品牌,坦洋工夫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和福建名茶等荣誉称号。“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被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英德红茶 地域范围特定品质


英德红茶

“英红”出名归根到底是因英德茶叶的质地好,所以,英德绿茶、乌龙茶等其他茶种名气虽不如“英红”大,但其实都是一样的好茶。

地域范围

英德红茶,产于广东省英德市。茶区峰峦起伏,江水萦绕,喀斯特地形地貌,构成了洞邃水丰的自然环境。大小茶场即建于地势开阔的丘陵缓坡上。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7℃;年均降水量1883.9毫米,年相对湿度79%;无霜期长,霜日不足十天;土层深厚肥沃,土壤酸度适宜,PH值4.5~5之间。所栽培的茶树以云南大叶与凤凰水仙两优良群体为基础,选取其一芽二、三叶为原料。经适宜萎凋、揉切、发酵、烘干、复制、精选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特定品质

英德红茶外形颗粒紧结重实,色泽油润,细嫩匀整,金毫显露,香气鲜纯浓郁,花香明显,滋味浓厚甜润,汤色红艳明亮,金圈明显,叶底柔软红亮,特别是加奶后茶汤棕红瑰丽,味浓厚清爽,色香味俱全(佳),较之滇红、祁红别具风格。“英红”成茶内含物丰富英德红茶花色品种齐全,品质特点突出,规格分明。

文化典故

英德红茶是创建于1959年,英德红茶产于广东,它色泽乌润,颗粒均匀结实,香气高锐,茶汤红亮,滋味浓烈,饮后甘美怡神,清心爽口,适合清饮。加上牛奶、白糖后,色、香、味俱佳。英德红茶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很受欢迎。直接利用云南大叶种鲜叶研制获得成功,1964年工艺基本定型,并通过中央四部(农业部、商业部、外贸部、一机部)鉴定。九十年代初研究开发出品质超卓的“金毫茶”产品,成为红茶之最,被誉为“东方金美人”,令世人瞩目。

祁门红茶原产地安徽有哪些地理优势呢


红茶中的佼佼者就是祁门红茶,祁门红茶的产地是安徽,它自古以来都是被皇家贵族所喜爱的,这个茶一度是被列为了御用贡品,只有皇家的人才可以饮用。但是近年来我们普通老百姓也是有机会得以品饮的,你们知道产祁门红茶的这个安徽有哪些地理优势吗?一起去看一下吧!

祁门红茶又简称为祁红,它生长在自然条件优越,山地林木较多的地方,这里的气候特征温润潮湿,尤其适合茶树的生长。在正宗的祁门产区,这里的主体茶树品种槠叶种内含物丰富,酶活性高,鲜叶经过加工之后尤其适合制作功夫红茶。祁门红茶的生长环境大多数集中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地,这一代的温差较大,雨量充沛,所以祁门红茶的品质非常棒。

说道祁门红茶,那就不得不提到祁门的产地,地处于黄山西麓,和江西毗邻,是安徽的南大门,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到85%以上,居于安徽省的首位,拥有林地19万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8.43%,活立木蓄积量达到了927万立方,是省内的重点林业大显。祁门产茶,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是中国有名的红茶之乡。

安徽这么大,但是并不是说安徽的每一个县里面都是产茶的,所以如果我们去安徽的话一定要找准位置,要去到真正的产茶的那十八个乡镇里。只有这样一来,你们才是可以品尝到真正纯正的祁门红茶的味道的,那个口感一定会让你们回味无穷,流连忘返的。

祁门工夫产地在哪里?祁门工夫地理位置介绍


祁门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工夫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和青气浓郁而著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那么,祁门工夫产地在哪里?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祁门工夫的地理位置。

祁门工夫地理位置介绍

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产区自然条件优越,山地林木多,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云雾多,很适宜于茶树生长,加之当地茶树的主体品种──槠叶种内含物丰富,酶活性高,很适合于工夫红茶的制造。

祁门红茶,全县地区并非一致,分为三域,由溶口直上到侯潭转往祁西历口,在此区域内,以贵溪、黄家岭、石迹源等处为最优,;由闪里、箬坑特到渚口,在此区域内,以箬坑、闪里、高塘等处为佳,;由塔坊直至祁红转出倒湖,这区域以塘坑头、泉城红、泉城绿、棕里、芦溪、倒湖等处为代表。贵溪至历口这一区域红茶,因其质量最优。

茶叶的自然品质以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口古溪、闪里、平里一带最优。当地的茶树品种高产质优,植于肥沃的红黄土壤中,而且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适度。

祁门工夫制作工艺

祁红采制工艺精细,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作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行精制,精制工序复杂花工夫,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而制成。

祁红采制工艺精细,大致分为采摘、初制和精制三个主要过程。

采摘:祁红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祁红的采摘标准十分严格,高档茶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原料为主,分批多次留叶采,春茶采摘6-7批,夏茶采6批,秋茶少采或不采。

初制: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茶身成条,香气透发,文火烘焙至干。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是决定祁红茶品质的关键,发酵室温控制在30度以下,经过发酵叶色转红,形成祁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初制成品称为红毛茶。

精制: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行精制,分清长短、粗细、轻重,剔除杂质。祁红精制很费工夫,所以精制后的祁红茶又称为“工夫茶”。精制工序繁复,祁红茶成品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而制成。

精制加工后的祁红茶,外形条索紧结细小如眉,苗秀显毫,色泽乌润;茶叶香气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兰花香,国际茶市上把这种香气专门叫做“祁门香”;茶叶汤色和叶底颜色红艳明亮,口感鲜醇酣厚,即便与牛奶和糖调饮,其香不仅不减,反而更加馥郁。

祁门工夫历史发展

美国韦氏大辞典,“祁门红茶”记录着祁门红茶的原产地——中国安徽省祁门县。创始年:祁门产茶创制于光绪年(公元1875年),已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可追溯到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留下:“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的记载,当时的祁门就隶属歙州。

1875年前后,祁门人士胡元龙借鉴了外省的红茶制法,在祁门加工出了红茶,后由北平同盛祥茶庄引入北平,在市场获得了成功。

光绪元年(1875),胡元龙在培桂山房筹建日顺茶厂,用自产茶叶,请宁州师傅舒基立按宁红经验试制红茶。

清朝光绪年间以前,祁门只产绿茶,不产红茶。

据说(此处缺少史料佐证)1875年,安徽黟县有个名叫余干臣的人,在福建罢官回原籍经商,因见了红茶畅销多利,便在至德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由于当时江西宁州生产红茶已经超过20年历史,品质稳定可靠,安徽茶商(包括余干臣在内)鼓动建德茶区的茶农仿制"宁红茶",成品在市场上被称为“建德红茶”。

随着胡元龙创始的祁门红茶的诞生,由于茶叶品质类似,此后建德红茶、祁门红茶与宁州红茶在出口市场上长期为竞争对手。

余干臣的弟子学徒有陈尚好等人。从1875年余干臣在历口开办茶庄,陈尚好自幼在茶庄学艺,多年以后学技精湛,回正冲村自办茶号尚好坊。

说说世界范围内的红茶


相传在公元前2737年时,他意外地喝到加了野生茶树的叶子所煮沸的水,觉得神清气爽;另有一说是他尝百草中了毒,但藉嚼茶树叶化解,从此中国人日渐懂得对茶的药用、食用及饮用。

到了唐朝,饮茶的风气已经遍及民间。在公元780年左右,陆羽将他对茶相关的考察和经验集结成《茶经》,这是世上第一部茶书;而在此之前,人们对茶的名称不一,陆羽在书里则统一用其中的“茶”字,对于后世确立“茶”为总称是一大关键。

红茶起源的确实年代已不可考。成书于明朝中期(约16世纪)的《多能鄙事》,曾提及"红茶"这一名称,是现在最早的记载。据推测,在17世纪时,已经开始制作红茶,最先出现的是福建小种红茶。以小种红茶的制作工序为基础,18世纪中期在福建又演变产生工夫红茶,制作加工更为精细。

世界的四大名茶是:祁门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锡兰高地红茶。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产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区的祁门县一带。当地的茶树品种高产质优,植于肥沃的红黄土壤中,而且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适度,所以生叶柔嫩且内含水溶性物质丰富,又以8月份所采收的品质最佳。祁红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内质清芳并带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蕴含着兰花香(号称“祁门香”),馥郁持久;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泡过的茶渣)红亮。清饮最能品味祁红的隽永香气,即使添加鲜奶亦不失其香醇。春天饮红茶以它最宜,下午茶、睡前茶也很合适。

阿萨姆红茶,产于印度东北阿萨姆喜马拉雅山麓的阿萨姆溪谷一带。当地日照强烈,需另种树为茶树适度遮蔽;由于雨量丰富,因此促进热带性的阿萨姆大叶种茶树蓬勃发育。以6-7月采摘的品质最优,但10-11月产的秋茶较香。阿萨姆红茶,茶叶外形细扁,色呈深褐;汤色深红稍褐,带有淡淡的麦芽香、玫瑰香,滋味浓,属烈茶,是冬季饮茶的最佳选择。

大吉岭红茶,产于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大吉岭高原一带。当地年均温15℃左右,白天日照充足,但日夜温差大,谷地里常年弥漫云雾,是孕育此茶独特芳香的一大因素。以5-6月的二号茶品质最优,被誉为“红茶中的香槟”。大吉岭红茶拥有高昂的身价。三、四月的一号茶多为青绿色,二号茶为金黄。其汤色橙黄,气味芬芳高雅,上品尤其带有葡萄香,口感细致柔和。大吉岭红茶最适合清饮,但因为茶叶较大,需稍久焖(约5分钟)使茶叶尽舒,才能得其味。下午茶及进食口味生的盛餐后,最宜饮此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