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茶香来辨认普洱茶的好坏?

发布时间 : 2019-11-13
普洱茶怎样泡 普洱茶黑茶 黑茶普洱茶

普洱茶怎样泡。

普洱茶茶香,是以大叶种乔木普洱茶品为主。云南普洱茶还有其他,如小叶种、变种的中叶和灌木的普洱茶品等。要品茗出新鲜的普洱茶,必须先能分辨出生茶和熟茶。普洱生茶和熟茶的辨别,茶友可以从香气、汤色和叶底来查找答案。

从香气辨别

普洱熟茶因为是经过渥堆,所以会生成一股熟味。一般只有十年陈期以内的干仓熟茶,依常规说法,未曾霉变过的茶品为干仓茶,可以从型茶表面闻出一股熟茶味。约在十年至二十年左右,那股表面熟茶味已经消失,则可从茶汤中感受出熟味香。

从汤色辨别

干仓的普洱生茶茶汤是栗红色,接近重火乌龙茶汤色,即使是陈年的生茶,比如已经有八、九十年历史的龙马牌同庆老号普洱茶,它的茶汤颜色只略比五十年的红印普洱圆茶的茶汤深一些。而熟茶的茶汤颜色是暗栗色,甚至接近黑色。所以在现代的茶种分类中,将普洱茶列为黑茶类,是因普洱熟茶的汤色有关的。

从叶底辨别

普洱熟茶的叶底多半呈现暗栗或黑色,叶条质地干瘦老硬。如果是发酵较重的,会有明显炭化,像被烈火烧烤过。有些较老的叶子,叶面破裂,叶脉一根根分离,有如将干叶子长期泡在水中那种碎烂的样子。

但是,有些熟茶若渥堆时间不长,发酵程度不重,叶底也会非常接近生茶叶底。反之,也有些生茶在制作程序中,譬如茶菁揉捻后,无法立即干燥,延误了较长时间,叶底也会呈现深褐色,汤色也会比较浓而暗,跟只是轻度发酵汇堆过的熟茶是一样的。

Cy316.com延伸阅读

从武夷岩茶的“香”来分清质量好坏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从武夷岩茶的“香”来分清质量好坏》内容,感谢阅读!

岩茶的香气认识,主要体现在干香,盖香,水香,杯底香。

【干香】

是指干茶所具备的茶气,有个很好的方式来区分干香的好坏,将盖杯用开水加热后倒干,取适量干茶置入杯中,加盖轻摇即可闻香。

在闻干香的时侯可以感受出茶叶的干香效果,是否有异味杂味,但不易区分出茶品的好坏。也不好在些环节鉴品出茶的品质或品种特征。

当然也有一些茶干就能很好表现出品种特征的茶。如:奇兰,老枞水仙这些品种特征相当明显的茶品。

【盖香】

第一道茶出水之后在杯盖上留下的香气。

盖香是区别茶叶品种特征及品质高低的重要环节。很多茶品的特征在杯盖的表现都是很显的,当然,盖香也是从茶的香气上对茶叶品质好坏进行评定重要指标。

茶品在盖香上的表现主要有:品种香(茶香),花香,炭火味,果糖香,等。

还有就是茶叶的异味杂味(如果有异味杂味)这个时侯也可以很好的品评出来。如:烟味,返青味等。

【水香】

是指茶水入口后在口腔中的香气。

这时是对盖香的进一步加深了,也就是对盖香的进一步确认。

【碗底香】

是指几泡以后,将盖碗倒置,取出茶叶后盖碗碗底的香气。

这个香气也是对茶叶品质高底的进一步确认,以清幽的香气为上。当然主张,盖香,水香,杯底香的三香一致为上了。

茶香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对岩茶的香气而言,花香,果香为茶中的上品,茶香,炭香为岩茶所必备的特点,烟味,返青等异杂味为茶中大忌。

对于茶叶香气的品鉴上,特别要注意:

清香≠青香,茶香(品种香)≠花香,炭香≠果糖香。

一、清香vs青香

清香的岩茶,是指茶叶本质特征好或香气表现比较理想的岩茶使用轻火工艺精制的成品茶,实指岩茶制作工艺的培火较轻的茶品。

而青香,则是茶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发酵时间过短或炒青时间不够而导致的青草的味道,是加工不到位的特点,即使焙足火花也有可以有青味存在。

清香,是茶的工艺问题,而青香,则是茶的品质问题了。

二、品种香vs花香

这两都实质上是共性与个性的问题,所有的茶叶都具有的茶香,在清香的茶里面较难区分的是茶香与花香之间的不同,个别品种茶如:105(黄观音)本身所具备的品种香就有点类似花香,不过对于茶香和花香的区分来说,品种香相对较锐,冲,而花香的茶的香气要更幽,更具收剑性。

三、炭香vs果香

炭香则主要体现在中足火的区分上了,炭香在盖香中的体现为焦糖香,主要表现在茶品前三泡的香气上,而果香的体现则要冲泡二到三泡以后可能才能体现出来。

对于岩茶香气的认识来说,还在于各位在品饮的过程中,注重对比,注重积累,就可以很好的进行区分了。

关于前面所说的几种香气:

茶香:指品种香,也就是各种茶叶品种本身所具备的品种的香气。

花香:清香的茶品中表现出来的类似花粉的香气。

果糖香:是指中火或中火以上的茶品开泡时感受到的类似于蜜糖或果奶香的香气。

炭香:是指中火或中火以上茶品所具有的炭火味。要区别于焦香(培火过高或过急而产生的咖啡香)。

清香:实指岩茶工艺中轻培火工艺所制作的岩茶的一种香型。别于足火或中火的熟香型。

关于清香及熟香:

常理来说,清香的岩茶以轻培火为主,熟香的岩茶以足火为主,而中火的茶品有可能表现为轻香,也有可能表现为熟香,不好完全界定。

花香必然表现在清香型的岩茶中,而果香则必出自熟香的茶品中,清香茶中的果香,熟香茶中的花香,则是个案中的个案,或说是实属难得的精品了,个人认为不大可能。

关于本文《从武夷岩茶的“香”来分清质量好坏》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如何从茶叶"嫩度"来鉴别茶的好坏


嫩度:茶叶的嫩度主要看芽头多少、叶质老嫩和条索的光润度。此外,还要看峰苗(用嫩叶制成的细而有尖峰的条索)的比例。一般红茶以芽头多、有峰苗、叶质细嫩为好;绿茶的炒青以峰苗多、叶质细嫩、重实为好;烘青则以芽毫多、叶质细嫩为好。

嫩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如龙井之“光、扁、平、直”)。此外,还可以从茶叶有无锋苗去鉴别。锋苗好,白毫显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如果原料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条也无锋苗和白毫。但是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因各种茶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如极好的狮峰龙井是体表无茸毛的。再者,茸毛容易假冒,人工做上去的很多。芽叶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断依据,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芽心是生长不完善的部分,内含成份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所以不应单纯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爱鉴别茶叶的优劣提供:

鉴别茶叶的优劣,可从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来判别。

外形:

主要从茶叶的条索、嫩度、色泽、净度几方面鉴别。

条索:条形茶的外形叫条索。经紧细、圆直、匀齐、重实为好;

嫩度:茶叶的嫩度主要看芽头多少、叶质老嫩和条索的光润度。此外,还要看峰苗(用嫩叶制成的细而有尖峰的条索)的比例。一般红茶以芽头多、有峰苗、叶质细嫩为好;绿茶的炒青以峰苗多、叶质细嫩、重实为好;烘青则以芽毫多、叶质细嫩为好。

色泽:看茶叶的颜色和光泽。红茶的色泽有乌润、褐润和灰枯的不同;绿茶的色泽有嫩绿或翠绿、洋绿、青绿、青黄,以及光润和干枯的不同。红茶以乌润为好,绿茶以嫩绿、光润为好。

净度:主要看茶叶中是否含梗、末或者其它非茶类的杂质,以无梗、末和杂质的为好。此外,还可以嗅嗅茶叶的香气是否正常,有无烟、焦、霉、馊、酸味或其它不正常的气味。

内质审评包括评定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

取一小撮茶叶,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并盖上杯盖。5分钟后,打开杯盖,先嗅 杯中香气,再看汤色、品尝滋味;最后看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匀度。

香气用嗅觉来审评香气是否纯正和持久。可反复多嗅几次,以辨别香气的高低,强弱和持久度,以及是否有烟、焦、霉味或其它异味。

汤色

茶叶内含物被开水冲泡出的汁液所呈现的色泽叫汤色。汤色有深浅、亮暗、清浊之分。以汤色明亮、纯净透明、无混杂的为好;汤色灰暗、混浊者为差。红茶以红艳明亮为优,绿茶以嫩绿色为上品。

滋味

茶叶经沸水冲泡后,大部分可溶性有效成分都进入茶汤,形成一定的滋味,滋味在茶汤温度降至50℃左右时为最好。品尝时,含少量茶汤,用舌头细细品味,从而辨别出滋味的浓淡、强弱、鲜爽、醇和或苦涩等。

叶底

观察杯中经冲泡后的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匀度。还可以用手指去按压,去判断它的软硬、厚薄和老嫩程度。

花茶的审评标准主要是香气和滋味。以花香鲜浓持久、滋味醇和鲜美、汤色叶底嫩绿明亮为好。

如何从茶叶“嫩度”来鉴别茶的好坏


嫩度:茶叶(追新茶叶)的嫩度主要看芽头多少、叶质老嫩和条索的光润度。此外,还要看峰苗(用嫩叶制成的细而有尖峰的条索)的比例。一般红茶以芽头多、有峰苗、叶质细嫩为好;绿茶的炒青以峰苗多、叶质细嫩、重实为好;烘青则以芽毫多、叶质细嫩为好。

嫩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叶(追新茶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如龙井之“光、扁、平、直”)。此外,还可以从茶叶(追新茶叶)有无锋苗去鉴别。锋苗好,白毫显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如果原料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条也无锋苗和白毫。但是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因各种茶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如极好的狮峰龙井是体表无茸毛的。再者,茸毛容易假冒,人工做上去的很多。芽叶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断依据,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芽心是生长不完善的部分,内含成份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所以不应单纯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爱鉴别茶叶(追新茶叶)的优劣提供:

鉴别茶叶(追新茶叶)的优劣,可从茶叶(追新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来判别。

外形:

主要从茶叶(追新茶叶)的条索、嫩度、色泽、净度几方面鉴别。

条索:条形茶的外形叫条索。经紧细、圆直、匀齐、重实为好;

嫩度:茶叶(追新茶叶)的嫩度主要看芽头多少、叶质老嫩和条索的光润度。此外,还要看峰苗(用嫩叶制成的细而有尖峰的条索)的比例。一般红茶以芽头多、有峰苗、叶质细嫩为好;绿茶的炒青以峰苗多、叶质细嫩、重实为好;烘青则以芽毫多、叶质细嫩为好。

色泽:看茶叶(追新茶叶)的颜色和光泽。红茶的色泽有乌润、褐润和灰枯的不同;绿茶的色泽有嫩绿或翠绿、洋绿、青绿、青黄,以及光润和干枯的不同。红茶以乌润为好,绿茶以嫩绿、光润为好。

净度:主要看茶叶(追新茶叶)中是否含梗、末或者其它非茶类的杂质,以无梗、末和杂质的为好。此外,还可以嗅嗅茶叶(追新茶叶)的香气是否正常,有无烟、焦、霉、馊、酸味或其它不正常的气味。

内质审评包括评定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

取一小撮茶叶(追新茶叶),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并盖上杯盖。5分钟后,打开杯盖,先嗅杯中香气,再看汤色、品尝滋味;最后看茶叶(追新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匀度。

香气用嗅觉来审评香气是否纯正和持久。可反复多嗅几次,以辨别香气的高低,强弱和持久度,以及是否有烟、焦、霉味或其它异味。

汤色

茶叶(追新茶叶)内含物被开水冲泡出的汁液所呈现的色泽叫汤色。汤色有深浅、亮暗、清浊之分。以汤色明亮、纯净透明、无混杂的为好;汤色灰暗、混浊者为差。红茶以红艳明亮为优,绿茶以嫩绿色为上品。

滋味

茶叶(追新茶叶)经沸水冲泡后,大部分可溶性有效成分都进入茶汤,形成一定的滋味,滋味在茶汤温度降至50℃左右时为最好。品尝时,含少量茶汤,用舌头细细品味,从而辨别出滋味的浓淡、强弱、鲜爽、醇和或苦涩等。

叶底

观察杯中经冲泡后的茶叶(追新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匀度。还可以用手指去按压,去判断它的软硬、厚薄和老嫩程度。

花茶的审评标准主要是香气和滋味。以花香鲜浓持久、滋味醇和鲜美、汤色叶底嫩绿明亮为好。

如何从叶底判断普洱茶的好坏


五个小招,教你从叶底识别普洱茶。

在茶叶店买茶叶,尤其是买普洱茶,老板一般会把自己的茶吹上天,什么古树、陈化,几个概念就把你糊弄了。这时候,你只需要淡定地对老板说一句:“给我看下叶底。”立马就能显得很专业,老板只会老老实实拿出好货任君挑选。

叶底是一个神奇的东西,简单粗暴又实用,我们可以通过看叶底来判别普洱茶的品质。那我们看普洱茶叶底的时候,到底是在看什么呢?

一、看叶面展开度

冲泡后茶叶逐次开展最后能完全舒展开,这样的茶叶就是制造技术良好、陈化期稳定、耐泡度好的茶。而冲泡后很快开展的茶叶,大都是粗老之茶菁,条索不紧结,一般不耐泡。

至于叶面不展开或冲泡多次仍只有小程度展开的茶叶,则是制造过程失败或陈期时间环境不好的,或者是被高温焙火,叶面茸毛会掉落,甚至入口后会感觉喉头有点燥。

二、叶形整碎度

叶底形状越整齐越好,碎叶多且细杂的都只能算次级品。但也有例外,比如像铁饼类茶品,可能是由于紧压过度而造成的细碎。

三、叶底弹性度

用手指捏叶底,以弹性强者为佳,表示陈化期间自然、茶菁幼嫩、制造得宜,未被湿热、熟化处理。如果叶脉突显、触感生硬、无弹性感,往往就是次品。

四、叶底颜色

普洱生茶品随陈化期时间增长,叶底颜色会由新鲜翠绿转橙红鲜艳,比较新的生茶叶底比较新鲜翠绿,随着空气中之水分来氧化发酵,进而转嫩软红亮。

而干仓的普洱生茶叶底呈栗色至深栗色,和台湾的东方美人茶叶底颜色很相似。叶条质地饱满柔软,充满新鲜感。当然,也有些生茶在制作程序中,譬如茶菁揉捻后,无法立即干燥,延误了较长时间,叶底也会呈现深褐色,汤色也会比较浓而暗。

普洱熟茶的叶底多半呈现暗栗或黑色,叶条质地干瘦老硬。如果是发酵较重的,会有明显炭化,像被烈火烧烤过。有些较老的叶子,叶面破裂,叶脉一根根分离,有如将干叶子长期泡在水中那种碎烂的样子。但是,有些熟茶若渥堆时间不长,发酵程度不重,叶底也会非常接近生茶叶底。

五、嗅觉辨别香气

这个不用多说,请各位茶友记住,闻叶底时,始终都会有淡淡茶香,任何让你感觉不舒服的异味都是有问题的,一定要注意。学会了看叶底,等于说有了选茶法宝傍身,别再让那些以次充好的茶影响了品茶的心情。

从冲泡来说,怎样的普洱茶才算是好茶?


一位茶人前辈说过“好的合格的茶艺师,冲泡出来的普洱茶每泡都是一个味。”这从人的功夫的角度来说是对的。但是要分环境,给老茶客这种冲泡不被骂死才怪!那么从冲泡角度来说,怎样的普洱茶才算是好茶呢?

普洱茶的泡法我知的有三种泡法,第一种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烤茶,烤过后冲泡,这种冲泡法重点在于泡,因为一般都是把盛茶的罐子里的水分完才会进行二次冲泡。第二种是汉人的把茶叶扔进杯子里加水冲泡,同样的也是冲泡(泡的时间长)。一般是要喝完才会续水。第三种是功夫茶具的泡法,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冲泡的方法,这种方法的重点在于冲而不是泡,所以水冲进盖碗一定的时间就要出汤。那么从冲泡的角度来说,普洱茶怎样冲泡出来才是好茶呢?

一位茶人前辈说过“好的合格的茶艺师,冲泡出来的普洱茶每泡都是一个味。”这从人的功夫的角度来说是对的。但是要分环境,给老茶客这种冲泡不被骂死才怪。

一般茶叶都有一个茶汁溢出曲线:低——高——低。

从第一泡醒茶(为什么不是洗茶,90°以上水温10几秒能消毒灭菌?我读书少,你别骗我!)开始,茶接触水开始溢出茶内含有的物质。一般4-7泡是茶叶溢出物质的高峰。然后又开始往下走。当然,你每泡10秒出汤,应该是喝不到一泡茶的惊喜的,一路这样平直有何惊喜。

茶叶的基本特性说清楚了,那么我们来说说茶人喜欢的几种感觉:一个味,随茶性,随个性。

“一个味”

这种多出现在商家的销售中,耐泡度高,喝着甜,但几乎喝不出茶的本性。然后你把这种好喝的茶买回家一冲泡。怎么都没有在商家那的好喝,有人还以为买到假茶了。

“随茶性”

相对是比较中正的一种冲泡方式,这里的随茶性不别人的说的那种,而是每个茶都有的共性“茶汁溢出曲线”:低——高——低。生茶还不怎么明显,但是熟茶的这个曲线是十分明显的,第4-7泡如果出汤不快,那么就会成酱油汤。不信你试试。

“随个性”

当你自己泡茶喝茶的时候,往往是随个性的冲泡,泡一个泡喝着,做点其他事再来泡,然后出汤时间没有连贯递增或者每泡的时间差距很大,这时冲泡出来的茶就有可能又苦又涩,然后回甘生津也很猛。形成习惯后,别人泡出来的茶你都认为不是好喝。

说了这么多,其实从冲泡的角度来说何为好茶?这要看“明白人”的准确引导,如果引导的都是错的,那么被引导的人将会一直错下去。

【编辑寄语】

从冲泡的角度来说,选择一种特定的方式冲泡,再喝别人冲泡的普洱茶,同一种茶会有不同的味道。怎样的普洱茶才算是好茶呢?其实没有特定的答案,但有标准的答案:不苦,有回甘,浓度适中,不同的茶友有不同的喜好,最好的普洱就是适合自己口味的普洱。

普洱茶知识:‘樟香’是从哪里来的?


最近接触普洱茶,被普洱茶变化无穷的魅力所折服。深深的迷上了它。也曾到处去试茶买茶买书。听到看到最多的就是“越陈越香”。而贵价普洱很多是号称有樟香的。​

邓时海的《普洱茶》说普洱茶香气有四大类,为青香、荷香、樟香和兰香。他以为兰香来自樟香和青香的混合陈化,樟香和兰香必须是云南省旧茶园乔木茶树与樟树混生,根系交错生长。目前的“灌木”茶没有樟香兰香因为没有和樟树混生,因此现在的普洱茶香就只有荷香和青香了。而且一般的人会把青叶香和芳兰香混在一起。我对此说法曾是半信半疑,去了那些旧茶园甚至看过原始野生茶之后才知道他错了。​

​ 首先云南适制普洱茶的树种都是乔木型。恰恰无性繁殖新植密栽茶园(台地)的茶树都是标准统一的乔木种。其次中国很多好茶都有兰香,正是灌木种。如果普洱茶必须是长在旧茶园还要和樟树混生,并存放多年才能转化成兰香,那么普洱茶还算“茶中之茶”(邓时海语)吗?​

​ 也许邓前辈的错误来自误读。在《普洱茶》四十四页看到他所引用资料说樟茶混生则品质优异。他进而引申推论出“云南有很多樟树林,且和“乔木” 普洱茶树长在一起根交错。茶树就从根吸收樟树的香气和效力。不仅如此,还因为樟树的枝叶也散发樟香,茶树的鲜叶直接吸收储存樟香。”​

​ 不止邓时海,甚至包括一些权威的书籍。例如《普洱茶》所引用《中国名茶志》上也有此误解,说名茶香是吸收了混生植物的香。如介绍碧螺春“因为茶园和果园种在一起,根脉相通,花香果香陶冶碧螺春从而具有花果香的天然品质。”不知我小时喝过的仁化三宝“兰花,白毛茶,香菇” 之一的白毛茶现在有没有宣传说他的兰香来自仁化野兰花呢?​

​ 这样的观点作为宣传茶园生态环保则可,拿来解释茶香不但牵强附会。而且从多方面都是根本错误的。​ 第一 、如果和樟树混生就可以出樟香,那么今后的茶园茶很易有樟香。种樟树就行了。实际勐海地区现在也在发展樟茶间种呢?在新植密栽茶园经常可以看到樟树,一小片茶园就有几棵。反倒是老茶园各种植物混生的樟树却少之又少,原始森林中经常可见大樟树,但从其与野生大茶树的距离来看根部不会交错。那么今后应该是新茶园才有樟香,老茶园和野生大茶树反倒没有所谓的“樟香”。西双版纳的樟脑,又主要产于勐海县。樟树的分布以勐海县城所在地勐海坝子为中心。向勐宋、勐遮、勐混几个坝子的边沿和勐岗等地辐射。据勐海县科委8 0年代末期普查,当地共有樟树3 23 4 9 9 株, 7 0 % 分布于勐海县坝子周围。直到近代, 勐海才开始建立纯樟林。清朝的贡茶和号级茶甚至印级茶,据说都是用思茅地古六大茶山的茶箐作原料的。​

​ 第二、良好的香气是因为鲜叶品质好,加上适当的工艺特别是适度的走水萎凋及烘焙的结果。农作物与茶树间种是有效提高茶树鲜叶产量和质量的方法(非洲某些地区除外)。在茶树边种植作物主要是经济作物,例如勐海种樟树,勐腊和海南种香蕉或橡胶,江苏种桂花,梅花,玉兰,桃树杏树等花果。主要还是考虑到经济价值,防止水土流失以及遮光防治病虫害,防止单一作物的自毒性作用等方面。另外从古至今都知道茶树的生长环境最适合向阳遮荫之处。茶制品的香型千差万别,就算单一茶园的制品也有各种香气。例如从茶叶制作来说,随着萎凋程度和各工序不同,依次会有臭青气,清香,花香,花果香,熟果香等。现在勐海在茶园大量种植樟树,是否以后我们喝到的茶园茶(台地茶)就都有樟香,勐腊和海南的茶都有橡胶味。看来今后我们的选择也太少啦?而且混生的环境树种繁多,以专家权威的说法,那些混生的茶树岂非诸味杂陈,味劣难售。邓教授推荐的古董茶还有什么价值?​

​ 第三、如果樟茶混生根部交错,普洱茶中就可以喝出樟香。那么既然混生植物与茶树根部相连,造成茶有异香。这些植物同样也会有茶香。于是我们喝与茶树混生的茉莉花,玫瑰花甚至吃与茶树混生的桃子梅子时就会喝到茶香,吃到茶味。今后再不用喝花茶吃茶梅。有可能吗?香樟树在版纳很多,也有人煮水喝来治病。试问有谁喝过——有茶香的樟木水呢?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我在市面喝过的这么多种樟香茶。与我喝过的香樟木煮的水香气是完全不同的。​

​ 第四、茶树鲜叶中的芳香物质含量约为0.02%~0.05 % ,有100~200种芳香物质。经过各种制作工序后,绿茶内有3 0 0多种,红茶有5 0 0种 。一般来说,茶叶香气由一叶至三叶下降(嫩叶的主脉相对更高),而嫩梗最高。茶叶的各种香气是由不同类型的芳香物质所决定,是多种生化成分的综合体现。而且要超过人体感觉阈值的成分才能令人闻到香气。喝茶不是喝到纯净的茶香最好吗?又何必搬出什么樟树桃树桂呢!根据日本茶叶专家山西贞教授等人的研究,按香气性质分组,茶叶的香气大体可归纳为1 0种类别。茶叶香气的分类:​1 .嫩芽幼叶的清香来自:顺—3—己烯醇及其酯类。​2 .清淡爽快的铃兰香来自:芳樟醇​3 .温和谐润的蔷薇香来自:2——苯乙醇,香叶醇​4 .甘甜浓厚的茉莉香来自:B ( 贝塔) ——紫罗酮、顺——茉莉酮、茉莉酮酸甲酯。​5 .果实及干果类香气来自:茉莉内酯及其它内酯类,紫罗酮类。​6 .木香来自:橙花椒醇等一倍半萜烯类,4——乙烯基苯酚。​7 .青苦沉闷的气味来自:吲哚类。​8 .糖香及烘炒香来自:吡嗪类,吡咯类及呋喃类化合物。__​9 .陈茶香来自:反— 2 — 顺— 4 — 庚二烯醛,1—戍烯—3—醇等。​1 0 .青草气和粗青气来自:正己醛、异戊醇,顺—3—己烯醛等。​

​ 第五、从生物进化角度来看,不同种的生物都有互相排斥的特性。而且越高级的生物越明显。例如人类,除了同卵双胞胎之间的器官移植都会有强烈的排斥作用。植物在亿万年进化过程中,也有自我保护,排斥异体的本能。因此才有了植物分类的依据之一。不同科属的植物是难以杂交育种的。固然这世界上还有寄生植物,但是以损害寄主的利益或生命为代价的。还有共生的一般就是真菌,能够为植物提供含氮养分。从来没有看过任何科学研究说过两种高等植物根系交错,竟然有利生长甚至交换营养物质和效力的。​ 综上所述,有可能喝到各种香味的茶,却与樟树等没有直接的关联。

普洱茶七子饼是怎样来的呢?


七子饼是普洱茶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形态,以往的茶饼都是357克,当然现今的茶厂为了饼形更丰满,制作成380克或400克也叫七子饼。普洱圆茶是寄托,因此七子饼茶又称为“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

一:“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这是乾隆皇帝对七子饼的圣喻。普洱紧压茶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时间下诞生的。在老的度量衡中一斤有十六两,当时为了运输方便。把普洱茶“蒸而团之,紧压成型。”因七两重一片,七片装一筒(笋壳包),七子饼从而得名,现折合度量衡每片357克。

二:为什么七子饼只装七张饼?一种说法是七子饼茶原先是从唐代开始由边境贸易而得来的,简称茶马市,交易的时候是七张饼捆扎好外加一张饼一共八张过数的。另外那张分离的饼做啥用?用来上税。一饼茶为357克,一筒七饼;357克×7饼茶=2499克,约2.5公斤。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先人早已算好了,旧时马帮就是这样运茶的。

三: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七”是吉祥数字,象征多子多福,七子相聚,圆圆满满。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七子饼茶常作为儿女结婚时的彩礼和逢年过节的礼品,表示“七子”同贺。七子饼茶畅销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在海外华人中被视为“合家团圆”的象征。普洱圆茶是寄托,因此七子饼茶又称为“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

怎样辨别茶的好坏


如今喜欢喝茶的人越来越多,但市场上茶叶的品质却是良莠不齐,那么怎样判别茶叶的好坏呢?

品评茶叶的好坏,不能片面地只从一个或某几个角度去鉴别,要视其外形、叶底和茶汤的色泽,尝其滋味,嗅其香气,最后才能给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

一、评干茶

1、整碎(匀度):将100克左右的茶叶倒入盘中,双手合盘循着一定方向旋转数圈,使不同形状的茶叶在盘中分出层次。粗大而轻飘的浮在上面,细小的沉在盘底,中段的茶叶比较均匀一致。中段茶越多,表明匀度越好。

2、条索:紧结而重实的质量好,细而碎的质量差。珠茶要求细圆紧结。扁形茶要求扁平、光滑、挺直。

3、嫩度: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芽尖和白毫含量多的嫩度高、品质好。

4、色泽:红茶红褐或乌褐油润的质量好,枯褐或花黄的质量差;绿茶翠绿或银灰色有光的质量好,枯黄或暗褐的质量差。红茶含有较多的金黄芽尖,白茶含有较多的白毫,均为高级茶。

5、净度:样茶中带有较多茶梗、叶柄、茶籽的,质量差,夹有杂质如泥沙、草木叶、竹片的质量更差。正品茶不能含有杂质,副茶不能含有非茶类杂质。

6、香味:抓一把干茶,闻其香气,辩别茶香高低,同时检查有无霉、馊、烟、焦、酸味或其它异味。

二、冲泡后

将茶叶用开水冲泡,将茶汤倒入另一茶碗中,泡过的茶叶倒入盘中,从以下四个方面鉴别质量。

1、香气:无异味并稍带较高火候的烟焦气味为正常。

2、汤色:一般以浓厚明亮者为优,暗浑淡薄者为次。

3、滋味:浓厚醇和者为优,涩味很重者为次。

4、耐泡度:看茶叶是否耐泡,能泡多少泡,越多说明茶气很足。

5、叶底:柔和鲜明者为优,粗硬者为次。

怎样从香气和口感出发判断一款熟茶的好坏?


茶树鲜叶里面富含多种芳香类物质,随着鲜叶的杀青、冲泡和仓储的进行,这些芳香类物质最终生成了各种各样的香型。如生茶里面常见的兰香、花香、花蜜香、冰糖香等香气物质都是茶树鲜叶经过后期转化而成的。

一般来说,我们将带有香气且口感优良的生茶叫做好生茶,那么,如果是品质上乘的熟茶,其在香气和口感上又会表现出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聊这方面的话题。

香气

我们在概括茶叶香气时,是将茶叶的香气化抽象为具体后的描述,这一操作主要是为了方便我们沟通交流和实际理解。虽然我们常说熟茶中有木质香、樟香和陈香等香气,但是我们所说的香气是一种类似的气味,并非我们具体闻到的香味。

在我们看来,熟茶并非需要过度关注或纠结其具体的香气形态,如果一款熟茶闻起来舒服,色泽干净,没有杂味和异味,那么这款熟茶就是一款不错的熟茶。

香融于汤

相比于生茶,熟茶的茶汤温和醇厚,香气会聚在一起,一款好熟茶的香气是融入在茶汤中,而且在喝茶过程中人的味觉是能够感受到的。

好的熟茶是需要存放的,因为新制熟茶不仅香气浅,而且汤质薄,所以需要通过存放使其内含物质经历后期转化,存放个两三年喝,熟茶的香气和汤质都会上升一个层次,会给品饮者带去齿颊含香的美妙体验。所以我们才会说:普洱茶能够越存越香。

除了香气可以判断一款熟茶的好坏外,口感也是我们在熟茶判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

口感

高品质熟茶喝起来口感很好,因为其在发酵过程中不仅保留了生茶的活性和韵味,而且发酵后的茶汤更加醇厚,这时的熟茶喝起来口感清爽,滋味醇厚,喉韵悠长,这样的熟茶,才是好熟茶。

比如,喝到勐海味的时候,只要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勐海味熟茶不仅茶汤红浓透亮,而且滋味醇厚,有淡淡的樟香味,喝下去干净爽口,让人流连忘返。

从香气和口感上判断一款熟茶的优劣性之外,耐泡度、叶底等也是熟茶判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一款好的熟茶,必定是耐泡度高的熟茶,这种熟茶持续冲泡十几泡后汤色滋味依旧不减。而且冲泡过后的熟茶,叶底红褐油润,弹性十足。这样的熟茶,也是茶友们喜闻乐见的好熟茶。

虽然我们说了很多的熟茶评判因素,但茶友们自己的口感滋味才是评判熟茶的最终因素。正所谓,“适口而珍”的茶才是主观意义上的好茶,熟茶也是一样,只有茶友们自己喝着舒服的茶,才是一款不错的好熟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