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演绎——功夫茶

发布时间 : 2019-11-13
功夫茶怎么洗茶 乌龙茶功夫茶 功夫茶具

功夫茶怎么洗茶。

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功夫乃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泡茶有

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面,又提高壶温。

若琛出浴:也叫洗茶,洗茶的水也可以洗杯,若琛是清初发明小瓯杯的江西人,以其名代指小茶杯。

鉴赏色香强调茶品,茶艺表演有

游山玩水:将茶壶底沿茶盘边缘旋转一圈,以括去壶底之水,防其滴入杯中。

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少许后,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这些是茶壶和闻香杯才有的。

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再斟兰芷:即斟第二道茶。

品啜甘露:细致地品尝。

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

令略音韵:即慢慢地领悟铁观音茶的韵味。

敬献茶点:奉上品茶之点心。

自斟慢饮:任客人自斟自饮,尝用茶点,进一步领略情趣。

听曲赏舞:三五朋友品茶则呤诗唱和、谈古论今。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有些纯属艺术夸张,于茶本身的滋味无关,但随着生活好过了,欣赏表演也属于业余消遣。

cy316.com扩展阅读

玉手演绎闽南茶道——功夫茶图解


[摘要说明]玉手演绎闽南——功夫茶图解

悬壶高冲,意在扬香

春风拂面是为刮沫温茶

若琛出浴,也叫洗茶。洗茶的水也可以洗杯 若琛是清初发明小瓯杯的江西人,以其名代指小茶杯。

如果是茶壶泡茶,还有:

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面,又提高壶温。

在盖杯泡茶里面就可以简略这些手续

第一泡茶迅速洗茶,用滚烫的茶水洗涤茶具,意在消毒,所用器件要求不能沾手,以免手上汗水玷污茶具。

鉴赏色香强调茶品

在茶艺表演里还有:

游山玩水:将茶壶底沿茶盘边缘旋转一圈,以括去壶底之水,防其滴入杯中。

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少许后,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这些是茶壶和闻香杯才有的。

现代茶艺中,将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两道省略合并为观音显灵,意为铁观音茶汤已经泡好,可以通过过滤网倒入公道杯,进入喝茶程序。

茶艺表演中还有

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再斟兰芷:即斟第二道茶。

品啜甘露:细致地品尝。 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

令略音韵:即慢慢地领悟铁观音茶的韵味。

敬献茶点:奉上品茶之点心。 自斟慢饮:任客人自斟自饮,尝用茶点,进一步领略情趣。

听曲赏舞:三五朋友品茶则呤诗唱和、谈古论今。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玄妙的中国功夫茶什么是功夫茶?


导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茶人洪治认为,把茶叶泡好是对大自然的敬重,是对茶产业上游每个劳动者的尊重。中国功夫茶很玄妙,想要泡好茶叶,第一,要了解茶性,与茶叶息息相通;第二,泡茶者要有灵气,不能教条死板;还要日积月累、勤学苦练基本功;第三,还须懂得八大因子对冲泡茶叶的影响。

第一,水为茶之父。关于泡茶用水,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早有论述,山泉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茶叶品质,茶圣认为,十分之茶,若以六分之水试之,只得六分。唐宋时期不但盛行斗茶,也流行斗水,流传至今的“扬子江心水,蒙顶山上茶”说法便是很好的见证。明代茶叶大家田艺蘅认为,山水一体。山厚重则水厚重,山奇则水奇,山清则水清,山幽则水幽。天下名泉,不同朝代有不同版本,天下第一泉分别是,济南趵突泉、北京玉泉、镇江中冷泉、庐山谷帘泉、峨眉山玉液泉、安宁碧玉泉、衡山水帘洞泉;第二泉为无锡惠山泉;第三泉分别是济南珍珠泉、苏州虎丘泉、杭州虎跑泉和龙井泉。现代科学研究,水的质量除了和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以及酸碱度有关,主要取决于小分子团,小分子团的含量越高和体积越小,水的溶解力、渗透力、穿透力、乳化力和代谢力就越强。受生活工作节奏和环境污染的影响,现代人泡茶一般选用优质桶装矿泉水。茶人洪治通过试验对比,发现白茶对于水的适应性要优于其他茶类。

第二,器为茶之母。泡茶时茶具的作用,像母亲孕育孩子一样重要,常用茶具有玻璃类的茶杯、茶壶等茶具,优点是直观透明、成本低,缺点是不能抵御光源的辐射;白瓷类的茶杯、盖碗、茶壶的优点是干净明亮,成本不高;陶器类茶杯、茶壶茶具优点是古色古香,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宜兴紫砂壶的优点是实用性强,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性,茶汤活,缺点是价格较昂贵、一壶不事二茶。相比而言,白茶和普洱用玻璃茶具冲泡时,口感受光源辐射的影响小于其他茶类。

第三,准确合适的投茶量。这是泡好茶叶的前提条件之一,投茶量太少,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浓度、韵的强度不够,冲击力不强,尤其以祁门红茶、武夷岩茶、凤凰单丛、普洱最为突出。量太多,苦涩味太重,也不利健康。一般以人均2-3克为宜。对比而言,白茶茶味柔和,苦涩味较轻,对于投茶量的要求较低。

第四,水温决定茶汤活性。茶人洪治总结多年实践经验认为,仅黑茶、乌龙茶(铁观音、台湾乌龙)适合沸水冲泡,部分乌龙茶如武夷岩茶和凤凰单枞水温以90℃-95℃为最佳,其他多数茶叶如绿茶、红茶、黄茶、茉莉花茶以80℃-85℃为宜。水温太高,茶叶的活性和部分营养物受损。水温太低,可溶物溶解速度慢、量不足,浓度不够。白茶开始适合当作绿茶泡,最后可以煮着喝。

第五,浸泡时间决定茶汤浓度。浸泡时间的长短除了与投茶量密切相关,还与茶性有关,速溶型茶叶(如西湖龙井、岩茶、红茶等)浸泡时间偏短,缓释型茶叶(如中高档黄山毛峰)浸泡时间应偏长,另外与品茶者喜好的浓度有关。现在普遍采用的茶水分离冲泡方法,是为了控制茶汤的最佳浓度。相比而言,白茶对于浸泡时间的要求不高,长短皆宜。

第六,手势手法动作轻柔。冲泡茶叶应如行云流水、润物无声,泡茶过程中不应听不见叮叮当当的撞击声。茶人洪治认为“凤凰三点头”多为茶艺礼仪,实际操作时应控制注水和出汤的落差、速度,高冲水、急出汤会造成茶汤混浊,茶性不安静。

第七,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古人品茶追求或是江畔松石之下,或是清幽茶寮之中,或是宫廷文事茶宴,或是市中茶坊、路旁茶肆等,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意境和效果。简而言之,品茶环境须通风良好、清洁卫生、布置简单、安静优雅。

第八,能量场对茶汤影响很大。功夫茶很玄妙。每个人的气场和磁场构成不同的能量,茶艺师的能量场会直接干扰影响茶汤的品质。身心健康、平静愉悦、专注认真是茶艺师的前提工作条件。人们在郁闷、烦躁、愤怒、生气的状态下,是不可能把茶叶泡好的。不同年龄段的茶艺师泡茶也有所区别,年轻人泡的茶隐含了活力和朝气,中年人泡的茶显得沉稳内敛,老年人泡茶细品有沧桑精炼之气。茶品如人品,茶人洪治认为,能把茶叶泡好的人,一定是懂得生活、要求完美、做事用心、心地善良之人。

中国茶道溯源


茶是一种深沉而隽永的文化。毋庸置疑要,中国茶已是华夏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成为流淌在这个古老民族躯体里的悠久而青春的血液。中国,就是中国人的良心和普遍人性。

一份人类文化的形成,取决于生命意志的积淀和历史时空的传承。一部中国茶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茶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国人观感世界与佛道儒一起顿悟的历史。从神农氏开始的咀嚼,到陆羽的形神发展,我国就一直生活在茶香氤氲、悠扬之中……

《茶经》是一条漂满色、香、味和气的河,“茶圣”陆羽所用惟一原料就是茶,他让《茶经》“千古流芳”,突破民族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境界,陆羽用他的生命写成,中国茶文化从此更加鲜活起来。

《茶经》是一部茶学百科全书,因为它囊括了有关茶的基本思想和知识;《茶经》是中国美学的开始,因为它奠定了有关茶的科学和艺术的基础。三卷《茶经》,三棵长盛不衰的中国茶树,三杯溢满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清灵香茶,三轴透视中国人性和民族意志的宏伟画卷。

中国茶的历史,也是中国诗的历史,词的历史。茶叶里浸润着唐诗的典丽浪漫,茶香就是宋词的灵润缠绵。如果说读《诗经》是品茶,那么欣赏《茶经》就是读诗了。“琴棋书画诗酒茶”,茶是自古以来文人学者的生命属性。

一个时代的茶风体现着该时期有社会风骨。唐宋的富丽鼎盛,衍生着茶风的奢华繁琐;元代的粗犷奔放,诉说着的简约明快;明朝的朴质素雅,凸现着中国茶的清丽典约;清初的丰实雍容,表现着中国茶文化的婉转流畅;清末的衰败萎靡,导致的一蹶不振。复兴茶艺,势为今日!

中国茶道历史


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所谓修道,是指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  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一般指宇宙法则、终极真理、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万物的本质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有佛教之道、各家之道不尽一致。中国文化主流是儒道互补,[隋唐]以降又趋于三教合一。一般的文人、士大夫往往兼修懦道佛,即使道士、佛徙,也往往是旁通儒佛、懦道。流传最广,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一派,便吸收了老庄孔孟的一些思想,而宋元[明清]佛教 的一大特点便是融通懦道,调合三教;宋明新懦学兼收道、佛思想,有所谓朱子道,陆子禅之说;金元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竭力提倡三教合一,其诗云:懦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  中所修何道?可为懦家之道。可为道家、道教之家,也可为禅宗及佛教之道,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中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修道的理想追求概括起来就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证道是修道的理想结果,是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证道则天人合一、即心即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极高明而道中庸,无为而无不为。   考察中国的饮茶历史,饮茶法有煮、煎、点、泡四类,形成茶艺的有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依茶艺而言,中国先后产生了煎、点、泡三种形式。 茶艺是苛道的基础,的形成必然是在饮茶普及,茶艺完善之后。[唐代]以前虽有饮茶,但不普遍。[东晋]虽有茶艺的雏型(见杜育《[上艹下舛]赋》,还远未完善。晋、宋以迄盛唐,是中国的蕴酿期。   中唐以后,中国人饮茶殆成风俗,形成比屋之饮,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唐朝肃宗、代宗时期,陆羽著《茶经》,奠定了中国的基础。又经皎然、常伯熊等人的实践、润色和完善,形成了煎;[北宋]时期,蔡襄著《茶录》,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从而形成了点,[明代]中期,张源著《茶录》,许次纾著《茶疏》,标志着泡的诞生。 中国古代没有专著,有关的内容散见于各种茶书及茶诗文绘画中。下面是从古代茶书及茶诗文的东鳞西爪中,笔者所披寻出的中国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一 、[唐宋]时期──煎  煎茶法不知起于何时,陆羽《茶经》始有详细记载。《茶经》初稿成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又经修订,于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的诞生。其后,斐汶撰《茶述》,张又新撰《煎茶水记》,温诞筠撰《采茶录》,皎然、卢仝作茶歌,推波助澜,使中国煎日益成熟。  (一) 煎茶艺 煎茶艺有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1.备器 《茶经》四之器章列茶器二十四事,即风炉(含灰承)、[上竹下吕]、炭挝、火[上竹下夹]、[钅复]、交床、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上竹下夹]、鹾簋揭、碗、熟、盂、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另有的统贮茶器的都篮。  2.选水 《茶经》五之煮云: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陆羽晚年撰《水品》(一说《泉品》)一书。张又新于公元825元年前后撰《煎茶水记》,书中引刘件刍评判天下之水等,陆羽评判天下之水二十等。讲究水品,是中国的特点。  3.取火   《茶经》五之煮云: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温诞筠撰于公元860年前后的《采茶录》辨条载:李约,[氵开]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性辨茶。尝日: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之有焰者,当使汤无妄沸,庶可养茶。  4.候汤   《茶经》五之煮云: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候汤是煎茶的关键。  5.习茶 习茶包括藏茶、炙茶、碾茶、罗茶、煎茶、酌茶、品茶等。 撰于八世纪末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元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量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聊宜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饮茶者,李公请为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常伯熊,生平事迹不祥,约为陆羽同时人。他对《茶经》进行了润色,娴熟茶艺,是煎的开拓者之一。  陆羽、常伯熊而外,皎然、斐汶、张又新、刘禹锡、白居易、李约、卢仝、钱起、杜牧、温道筠、皮日休、陆伟蒙、齐等人对煎茶艺均有贡献。  (二) 茶礼 《茶经》五之煮云: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一次煎茶少则三碗,多不过五碗。客人五位,则行三碗茶,客人七位,则行五碗茶,缺两碗,则以最先舀出的隽永来补。若客四人,行三碗,客六人,行大碗,所缺一碗以隽永补。若八人以上则两炉,三炉同时煮,再以人数多少来确定酌分碗数。  (三)茶境  《茶经九之略章有若松间石上可坐,若瞰泉临涧,若援[上艹下三个田字]跻岩,引[纟亘]入洞,则饮茶活动可在松间石上,泉边涧侧,甚至山洞中。十之图章又载:用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室内饮茶,则在四壁陈挂写有《茶经》内容的挂轴,开后世悬挂书画条幅的先河。 吕温《三月三日花宴》序云:三月三日,上已禊饮之日,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乃拨花砌,爰诞阴,清风逐人,日色留兴。卧借青霭,坐攀花枝,闻莺近席羽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莺飞花拂,清风丽日,环境清幽。  钱起《与赵莒茶宴》诗云: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习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翠竹摇曳,树影横斜,环境清雅。  [唐代],对环境的选择重在自然,多选在林间石上、泉边溪畔、竹树之下清静、幽雅的自然环境中。或在道观僧寮、书院会馆、厅堂书斋,四壁常悬挂条幅。  (四)修道  《茶经》一之源载:茶之为物,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饮茶利于精行俭德,使人强身健体。  《茶经》四之器,其风炉的设计就应用了儒家的《易经》的八卦和阴阳家的五行思想。风炉上铸有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的字样。[钅复]的设计为: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正令、务远、守中,反映了儒家的中正的思想。  《茶经》不仅阐发饮茶的养生功用,已将饮茶提升到精神文化层次,旨在培养俭德、正令、务远、守中。诗僧皎然,年长陆羽,与陆羽结成忘年交。皎然精于,作茶诗二十多首。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有: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熟知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首标,在茶文化史上功并陆羽。他认为饮茶不仅能涤昏、清神、更是修道的门径,三饮便可得道全真。  玉川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问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文字五千卷,是指老子五千言《道德经》。三碗茶,唯存道德,此与皎然三饮便得道义同。四碗茶,是非恩怨烟消云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羽化登仙。七碗茶流传千古,卢仝也因此与陆羽齐名。  钱起《与赵莒茶宴》诗写主客相对饮茶,言忘而道存,洗尽尘心,远胜炼丹服药。 斐汶《茶述》记: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效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茶,性清味淡,涤烦致和,和而不同,品格独高。  中唐以降,已经认识到茶的清、淡的品性和涤烦、致和、全真的功用。饮茶能使人养生、怡情、修性、得道,甚至能羽化登仙。陆羽《茶经》,斐汶《茶述》,皎然三饮,卢仝七碗,高扬精神,把饮茶从目常物质生活提升到精神文化层次。  综上所述,八世纪下半叶,值中唐时期,煎茶茶艺完备,以茶修道思想确立,注重对饮茶环境的具备初步的饮茶礼仪,这标志着中国的正式形成。陆羽不仅是煎的创始人,也是中国的奠基人。煎是中国最先形成的形式,鼎盛于中、晚唐、经[五代]、[北宋],至[南宋]而亡,历时约五百年。 二、 宋明时期──点  点茶法约始于唐末,从[五代]到[北宋],越来越盛行。十一世纪中叶,蔡襄著《茶录》二篇,上篇论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①盏、点茶,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蔡襄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同时又是文学家、茶叶专家、荔枝专家、其《茶录》奠定了点茶茶艺的基础。  十二世纪初,宋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二十篇: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缶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包焙。赵佶是杰出的艺术家,书画、诗文皆佳,且精于。点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北宋]后期而成熟。 ①:左旁火;右旁:上三个力,下月。 (一)点茶艺 点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1.备器   《茶录》、《茶论》、《茶谱》等书对点茶用器都有记录。宋元之际的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对点主要的十二件茶器列出名、字、号,并附图及赞。归纳起来点的主要茶器有:茶炉、汤瓶、砧椎、茶钤、茶碾、茶磨、茶罗、茶匙、茶筅、茶盏等。  2.选水  [宋代]选水承继唐人观点,以山不上、江水中、井水下。但《大观茶论》水篇却认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古人品水,虽日中泠、惠山为上,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常得,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汗,虽轻甘无取。宋徽宗主张水以清轻甘活好,以山水、井水为用,反对用江河水。  3.取火  [宋代]取火基本同于唐人 4.候汤 蔡襄《茶录》候汤条载: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候汤最难。蔡襄认为蟹眼汤已是过熟,且煮水用汤瓶,气泡难辨,故候汤最难。赵佶《大观茶论》水条记: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过老则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顷刻而后用。赵佶认为水烧至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蔡襄认为蟹眼已过熟,而赵佶认为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汤的老嫩视茶而论,茶嫩则以蔡说为是,茶老则以赵说为是。  5.习茶   点习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①盏、点茶(调膏、击拂)、品茶等。蔡襄、赵佶、朱权、钱椿年、顾元庆、屠隆、张谦德而外,丁谓、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林通、苏轼、黄诞坚、陆游等人对点茶艺都有所贡献。苏轼的《叶嘉传》,明写人,暗写茶,文中暗含点茶法。  (二)茶礼  朱权《茶谱》载:童子捧献于前,主起举瓯奉客日:为君以泻清臆。客起接,举瓯日:非此不足以破孤闷。乃复坐。饮毕,童子接瓯而退。话久情长,礼陈再三。朱权点注重主、客间的端、接、饮、叙礼仪,且礼陈再三,颇为严肃。  (三)茶境  点对饮茶环境的选择与煎相同,大致要求自然、幽静、清静。令诗有果肯同尝竹林下,苏轼诗有一瓯林下记相逢,陆游诗有自挈风炉竹下来,旋置风炉清樾下。朱权《茶谱》则记: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  (四)修道   《大观茶论》载:至若茶之有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则百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之。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士庶率以薰陶德化。   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列茶具十二先生姓名字号,附图及赞语。以朝迕职官命名茶县,赋予了茶具的文化内涵,而赞语更反映出儒、道两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理。木侍制《砧椎》赞有上应列宿,万民以济,禀性刚直。金法槽(茶碾)赞有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圆机运用,一皆有法。石转运(茶磨)赞有抱坚质,怀直心。啖嚅英华,周行不怠。胡员外(茶瓢)赞有周旋中规而不逾其问,动静有常而性苦其卓。罗枢密(罗合)赞有凡事不密则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扬之。宗从事(茶帚)赞有孔门子弟,当洒扫应付。陶宝文(茶盏)赞有虚已待物,不饰外貌。汤提点(汤瓶)赞有养浩然之气,发沸腾之声,以执中之能,辅成汤之德。竺副帅(茶筅)赞有子之清节,独以身试,非临难不顾者畴见多。 朱权《茶谱》序日: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其惟清哉!又日: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万象惊寒。……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卢仝吃七碗,老苏不禁三碗,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活火烹清泉,以副内炼之功。助诗兴,倍清淡。探虚玄大道,参天地造化,清心出尘,一瓯通仙。  赵佶、朱权贵为帝王,亲撰茶书,倡导。宋明茶人进一步完善了[唐代]茶人的饮茶修道思想,赋予了茶清、和、淡、洁、韵、静的品性。  综上所述,点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十一世纪中叶[北宋]时期发展成熟。点鼎盛于[北宋]后期至[明代]前期,亡于[明代]后期,历时约六百年。  三 [明清]时期──泡 泡茶法大约始中唐,[南宋]末至[明代]初年,泡茶多用于末茶。明初以后,泡茶用叶茶,流风至今。十六世纪末的[明代]后期,张源著《茶录》,其书有藏茶、火候、汤辨、泡法、投茶、饮茶、品泉、贮水、茶具、等篇;许次纾著《茶疏》,其书有择水、贮水、舀水、煮水器、火候、烹点、汤候、瓯注、荡涤、饮啜、论客、茶所、洗茶、饮时、宜辍、不宜用、不宜近、良友、出游、权宜、宜节等篇。《茶录》和《茶蔬》,共同奠定了泡的基础。十七世纪初,程用宾撰《茶录》,罗廪撰《茶解》。十七世纪中期,冯可宾撰《岕茶笺》。十七世纪后期,[清代]冒襄撰《岕茶汇钞》。这些茶书进一步补充、发展、完善了泡。  (一)泡茶艺  泡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1.备器 泡茶艺的主要器具有茶炉、汤壶(茶铫)、茶壶、茶盏(杯)等。  2.选水 [明清]茶人对水的讲究比[唐宋]有过之而无不及。明代,田艺衡撰《煮泉小品》,徐献忠撰《水品》,专书论水。明清茶书中,也多有择水、贮水、品泉、养水的内容。  3.取火  张源《茶录》火候条载:烹茶要旨,火候为先。炉火通红,茶瓢始上。扇起要轻疾,待有声稍稍重疾,新文武之候也。  4.候汤  《茶录》汤辨条载:汤有三大辨十五辨。一日形辨,二日声辨,三日气辨。形为内辨,声为外辨,气为捷辨。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皆为萌汤,直至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如初声、转声、振声、骤声、皆为萌汤,直至无声。方是纯熟;如气浮一缕、二缕、三四缕,及缕乱不分,氤氲乱绕,皆是萌汤,直至气直冲贵,方是纯熟。又汤用老嫩条称:今时制茶,不假罗磨,全具元体,此汤须纯熟,元神始发。  5.习茶  (1)壶泡法 据《茶录》、《茶疏》、《茶解》等书,壶泡法的一般程序有:藏茶、洗茶、浴壶、泡茶(投茶、注汤)、涤盏、酾茶、品茶。  (2)撮泡法 陈师撰于十六世纪末的《茶考》记: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撮泡法简便,主要有涤盏、投茶、注汤、品茶。 (3)工夫茶 工夫茶形成于[清代],流行于广东、福建和台湾地区,是用小茶壶泡青茶(乌龙茶),主要程序有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等,又进一步争解为孟臣沐霖、马龙入宫、悬壶高中、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浴、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赏三色、喜闻幽香、品啜甘露、领悟神韵。   对泡茶艺有贡献的,除张源、许次纾、程用宾、罗廪、冯可宾、冒襄外,还有陈继舒儒、徐渭、陆树声、张大复、周高起、张岱、袁枚、屠本俊、闻龙等人。  (二)茶礼  中国注重自然,不拘礼法,茶书对此多有省略。  (三)茶境 十六世纪后期,陆树声撰《茶寮记》,其煎茶七类篇茶候条有凉台静室、曲几明窗、僧寮道院、松风竹月等。徐渭也撰有《煎茶七类》,内容与陆树声所撰相同。《徐文长秘集》又有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寒宵兀坐、宜松风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鲜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装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瓢烟。 许次纾《茶疏》饮时条有明窗净几、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课花责鸟、荷亭避暑、小院焚香、清幽寺院、名泉怪地石等二十四宜。又茶所条记:小斋之外,别置苛寮。高燥明爽,勿令闭寒。壁边列置两炉,炉以小雪洞覆之,止开一面,用省灰尘脱散。寮前置一几,以顿茶注、茶盂、为临时供具。别置一几,以顿他器。旁列一架,巾[巾兑]悬之。……   屠隆《茶说》茶寮条记:构一斗室,相傍书斋,内设茶具,教一童子专主茶设,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张谦德《茶经》中也有茶寮中当别贮净炭听用、茶炉用铜铸,如古鼎形,……置茶寮中乃不俗。  [明清]茶人品茗修道环境尤其讲究,设计了专门供用的茶室──茶寮,使茶事活动有了固定的场所。茶寮的发明、设计、是明清茶人对的一大贡献。  (四)修道  [明清]茶人继承了[唐宋]茶人的饮茶修道思想,创新不多。 综上所述,泡蕴酿于[元代]至[明代]前期,正式形成了十六世纪末叶的[明代]后期,鼎盛于[明代]后期至[清代]前中期,绵延至今。  四 总说  中国成于唐,继于宋,盛于明。 中国形成于八世中叶的中唐时期,陆羽为中国的奠基人和煎的创始人。煎的代表人物有陆羽、常伯熊、皎然、卢仝、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齐已等。[唐代]茶人对的主要贡献在于完善了煎茶茶艺,确立了饮茶修道的思想。煎鼎盛于中晚唐,历[五代]、[北宋]、[南宋]末而亡,为时约五百年。   点形成了十一世纪中叶的[北宋]中后期,代表人物是蔡襄、赵佶、梅尧臣、苏轼、黄庭坚、陆游、审安老人、朱权、钱椿年、顾元庆、屠隆、张谦德等。[宋代]茶人承先启后,创立了点茶茶艺,发展了饮茶修道的思想。点鼎盛于[北宋]中后期至[明代]初期,至[明代]末期而亡,为时约六百年。  泡形成于十六世纪末的[明代]后期,代表人物有张源、许次纾、程用宾、罗廪、冯可宾、冒襄、陈继儒、徐渭、田艺衡、徐献忠、张大复、张岱、袁枚等人。[明清]茶人对的贡献其一在于创立了泡茶茶艺,且有撮泡、壶泡和工夫茶三种形式;其二在于为设计了专用的茶室──茶寮。泡鼎盛于明朝后期至[清代]前中期,衰于近代,复兴于二十世纪后期。 中国先后产生了煎、点、泡、煎、点在中国本土早已消亡,唯有泡尚存一线生机。[唐宋]元[明清],中国的煎、点、泡先后传入日本,经日本茶人的崇新改易,发扬光大,形成了日本的抹、煎。发源于中国,光大于日本。

中国茶道概念


发源于中国。中国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中国传入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展。今人往往只知有日本,却对作为日、韩的源头、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知之甚少。这也难怪,道之一字,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如行道、道路、道义、道理、道德、方法、技艺、规律、真理、终极实在、宇宙本体、生命本源等。因道的多义,故对的理解也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中国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其目的是借助饮茶艺术来修炼身心、体悟大道、提升人生境界。  中国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饮茶之道是指饮茶的艺术,道在此作方法、技艺讲;饮茶修道是指通过饮茶艺术来尊礼依仁、正心修身、志道立德;道在此作道德、真理、本源讲;饮茶即道是指道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饮茶即是修道,即茶即道。道在此作真理、实在、本体、本源讲。下面分别予以阐释之。 一、中国:饮茶之道 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式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 陆羽,字鸿渐,又字季疵,号桑苎翁,唐代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县人)。陆羽著《茶经》三卷,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十章。四之器叙述炙茶、煮水、煎茶、饮茶等器具二十四种,即封氏所说造茶具二十四式。五之煮、六之饮说煎茶炙茶之法,对炙茶、碾末、取火、选水、煮水、煎茶、酌茶的程序、规则作了细致的论述。封氏所说的就是指陆羽《茶经》倡导的饮茶之道。《茶经>不仅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也是第一部著作。 中国约成于中唐之际,陆羽是中国的鼻祖。陆羽《茶经》所倡导的饮茶之道实际上是一种艺术性的饮茶,它包括鉴茶、选水、赏器、取火、炙茶、碾末、烧水、煎茶、酌茶、品饮等一系列的程序、礼法、规则。中国即饮茶之道,即是饮茶艺术。 中国的饮茶之道,除《茶经》所载之外,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明代朱权的《茶谱》、钱椿年的《茶谱》、张源的《茶录》、许次纾的《茶疏》等茶书都有许多记载。今天广东潮汕地区、福建武夷地区的工夫茶则是中国古代饮茶之道的继承和代表。工夫茶的程序和规划是:恭请上座、焚香静气、风和日丽、嘉叶酬宾、岩泉初沸、盂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薰洗仙容、若琛出浴、玉壶初倾、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赏三色、三龙护鼎、喜闻幽香、初品奇茗、再斟流霞、细啜甘莹、三斟石乳、领悟神韵。 二、中国:饮茶修道 陆羽的挚友、诗僧皎然在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 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熟知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认为,饮茶能清神、得道、全真,神仙丹丘子深谙其中之道。皎然此诗中的是关于的最早记录。  唐代诗人玉川子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脍炙人口,七碗茶流传千古,卢仝也因此与陆羽齐名。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唐代诗人钱起《与赵莒茶宴》诗曰: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唐代诗人温庭筠《西陵道士茶歌》诗中则有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这些诗是说饮茶能让人通仙灵,通杳冥,尘心洗尽,羽化登仙,胜于炼丹服药。 唐末刘贞亮倡茶有十德之说,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饮茶使人恭敬,有礼、仁爱、志雅,可行大道。 赵佶《大观茶论》说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朱权《茶谱》记:予故取烹茶之法,米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乃与客清谈欺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赵佶、朱权的帝、王的高贵身份,撰著茶书,力行。 由上可知,饮茶能恭敬有礼、仁爱雅志、致清导和、尘心洗尽、得道全真、探虚玄而参造化。总之,饮茶可资修道,中国即是饮茶修道。 三、中国:饮茶即道 老于认为:道法自然。庄子认为道普遍地内化于一切物,无所不在,无逃乎物。 马祖道一禅师主张平常心是道,其弟子庞蕴居士则说: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其另一弟子大珠慧海禅师则认为修道在于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道一的三传弟子、临济宗开山祖义玄禅师又说: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眠。道不离于日常生活:修道不必于日用平常之事外用功夫,只须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自然地生活,自然地作事,运水搬柴,著衣吃饭,涤器煮水,煎茶饮茶,道在其中,不修而修。  《五灯会元》南岳下三世,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师问新到:曾到此间否?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从谂是南泉普愿的弟子,马祖道一的徒孙。普愿、从谂虽未创宗立派,但他们在禅门影响很大。茶禅一味,道就寓于吃茶的日常生活之中,道不用修,吃茶即修道。后世禅门以吃茶去作为机锋、公案,广泛流传。当代佛学大师赵朴初先生诗曰: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五灯会元》南岳下四世,沩山祜禅师法嗣,仰山慧寂禅师,……又问:和尚还持戒否?师曰:不持戒。曰:还坐禅否?师曰:不坐禅。,公良久。师曰:会么?曰:不会。师曰:听老职僧一偈: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攫头边。一仰山慧寂是沩山灵祜的嗣法弟子,师徒二人共同创立了禅宗五家中的沩仰宗。慧寂认为,不须持戒,不须从禅,唯在饮茶、劳作。  道法自然,修道在饮茶。大道至简,烧水煎茶,无非是道。饮茶即道,是修道的结果,是悟道后的智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中国的终极追求。顺其自然,无心而为,要饮则饮,从心所欲。不要拘泥于饮茶的程序、礼法、规则,贵在朴素、简单,于自然的饮茶之中默契天真,妙合大道。  四、中国:艺、修、道的结合 综上所说,中国有三义:饮茶之遭、饮茶修道、饮茶即道。饮茶之道是饮茶的艺术,且 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与诗文、书画、建筑、自然环境相结合,把饮茶从日常的物质生活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饮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实于饮茶的艺术形式之中,重在修炼身心、了悟大道;饮茶即道是中国的最高追求和最高境界,煮水烹茶,无非妙道。 在中国中,饮茶之道是基础,饮茶修道是目的,饮茶即道是根本。饮茶之道,重在审美艺术性;饮茶修道,重在道德实践性;饮茶即道,重在宗教哲理性。 中国集宗教、哲学、美学、道德、艺术于一体,是艺术、修行、达道的结合。在中,饮茶的艺术形式的设定是以修行得道为目的的,饮茶艺术与修道合二而一,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 中国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