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春茶丰收夏茶却出了问题

发布时间 : 2019-11-13
佛手春茶 春茶冲泡 乌龙茶问题

【www.cy316.com - 佛手春茶】

福建安溪茶农沈建民种在坡地的茶树春天采收的茶叶产量高、品质好,老沈一家很高兴。为了争取夏茶和秋茶丰收,采完春茶后,5月中下旬他就进行茶树追肥。当时市面上有一种新型复合肥,包装袋上标的氮磷钾养分含量为30-5-5。老沈认为这种肥料是含氮磷钾的复合肥,多施一点没有问题,于是就用了每亩30公斤的施肥量。施肥方法是手抓穴施、不埋土。追肥一周后,老沈发现茶树上的老叶片有凋落现象,嫩叶呈现暗绿而且萌发很慢。到6月初随着气温升高,茶树的叶片出现褐色,结果夏茶没有采收。7月下旬追施了一次氮肥和钾肥,这次施的是尿素8公斤/亩,硫酸钾5公斤/亩。施肥时结合中耕松土,又遇雨水充足,茶树长势逐渐恢复正常,并收获了秋茶。沈建民想知道为何春茶丰收而夏茶却出了问题。

专家:这个案例中夏茶所出现的问题是由于追肥不当造成的。在5月下旬摘过春茶后,由于养分消耗大,需要及时追肥补充养分。沈建民追肥的时间是适当的,问题就是出在施用量和施肥位置不当两方面。采用高氮复合肥(30-5-5)30公斤/亩穴施的方法,一次所施入的氮养分达9公斤,不仅数量多,还集中于穴中表土上。而这种含氮复合肥中的氮素是脲基形态,在南方较高温度条件下,很快分解产生碳酸铵和氨气,通过氨气的挥发蒸散可直接熏伤茶叶。如果施肥时不灌溉又无雨水,那么地表的肥料既不入土又不溶解,根系吸收不到肥料中的养分。

由此可见,种在丘陵坡地的茶树由于土层薄、墒情差,追肥要“少吃多餐”,每次氮素用量要少。一般尿素5~8公斤,施肥要结合中耕除草,土肥混合,及时浇水,防止烧根熏叶。

本案例中,春茶的生长良好要归功于基肥施用适当,在去年10月底至11月初施的基肥,所施的肥料包括有机肥和化肥,有机肥用牛栏粪和饼肥混合,每亩1000公斤。复合肥采用氮磷钾养分含量为15-15-15的通用型复合肥,每亩施用30公斤。基肥的施用体现了时间早而位置深的特点,在茶树两侧开沟条施、深度在15到20公分处。由于基肥施用的早、深、好,春天茶树树梢生长萌发多,春茶获得丰收。

cy316.com扩展阅读

说说茶为何有春茶、夏茶、秋茶之分?


做茶的人往往都知道什么是春茶或是秋茶,但有时因为某种原因,常常却是不直言相告,很多老茶客都因为没仔细研究过,也是对春茶、夏茶、秋茶不明所以然,对于不常常喝茶的人更是难以辨识。

这对茶友们是不公平的,接下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茶友们都能提高茶知识,喝到明白茶。

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区分主要是由于气温、雨量、日照等季节气条件不同,茶树新梢生长条件不同,导致其外形和内质各异。其区别在四季分明的长江中下游茶叶主产区更明显。

通常,就江南茶区而言,春茶是指当年5月底之前采制的茶叶;夏茶是指6月初至7月初采制而成的茶叶;7月中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就算秋茶了。同时,也会根据茶区有所区别,会自南向北逐渐推迟,南北差异可达3-4个月。

即使是同一茶区,甚至同一块茶园,不同年份,也会因气候、管理等原因,相差5-20天。另外,云南的秋茶时间,有的从立秋开始算起,但在实际原料收购时,通常会是从雨季结束旱季开始的8月中下旬乃至8月底开始算起。

春茶

由于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壮。对绿茶而言,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幼嫩芽叶毫毛多,与品质相关的一些物质,特别是氨基酸及相应的全氮量和多种维生素富集,使绿茶滋味鲜爽,香气浓烈。

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综合品质最好的时期。许多名茶,诸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都是由春茶早期的幼嫩芽叶经精细加工而成的。

夏茶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容易老化,有“茶到立夏一夜粗”之说。夏茶能溶解于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及全氮量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不及春茶鲜爽,香气不如春茶浓烈。

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喊、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成茶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其中红茶由于夏季天气炎热,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明显增加,使得干茶和茶汤均显得红润,滋味较强烈。

秋茶

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茶树经春夏两季生长、采摘,新梢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张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泛黄,茶叶滋味、香气显得比较平和,但也有部分高香茶的出现。

同种茶,为何喝出了不同滋味?


您是否有这样的困惑:同一款茶,第二次泡,第三次泡,总觉得喝不到上一次的味道。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总感觉有所欠缺。作为买家,会因为喝不到同样的茶而感到遗憾。而卖家,更加苦不堪言,明明没换茶,却总被质疑!这是为什么呢?

经过多番总结,应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受天气影响:

有一句农谚说:“日生香,火生色”,其中的“日生香”意思是说,采下的茶叶经过太阳适度的暴晒、萎凋、晾青静置、发酵等环节,叶内的酶不断的活动,水分逐渐消失,干物氧化,芳香油缓慢地挥发出来。但如果遇不到好天气,同样的茶叶,由于每个人保管和放置都不同,茶叶内质会因此产生变化,喝起来的味道是不太一样的。

2、受环境、心情的影响:

由于喝茶时所处的环境与喝茶时的心情不同,泡出来的茶滋味也会不太一样。宁静时,烦躁时,快乐时,有所求等不同心情去喝时,都会有所不同,这个应该大家都比较有感受,品茶的心情是至关重要的。

3、受时间的影响:

同样的茶叶,在清晨、中午或者夜晚来品都会有不同的味道,这里都有细微的感觉变化。

4、受体质的影响:

您上火或者感冒的时候喝,抽完烟喝,也会使茶叶味道失真。

出了这几种“问题”,茶还能喝吗?


存茶的时候你注意过包装上的日期吗?是不是什么茶你都存起来了呢?我们说的“过期”,一般是指用包装上面印刷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来计算的。这几年掀起了老茶热,很多人都以拥有老茶、喝老茶为自豪,他们认为茶叶“越陈越香”。是真的吗?茶叶到底有没有保质期的说法?

你需要了解常见的几种老茶知识:

1、解读:茶叶罐上的保质期

随机抽取了不同的茶类各三到五款商品茶,茶叶罐子上都清楚地印刷着茶叶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绿茶和黄茶包装上,印刷的保质期一般是18个月,即一年半;红茶和乌龙茶包装上,印刷的保质期为2年或3年;

黑茶、普洱茶、白茶、陈皮普洱的包装上,基本上都印刷着类似“保质期:在适当的条件下可长期保存”的字样。

过了保质期是否就意味着茶叶变质了呢?

只能说不是绝对的。为了最佳的品饮效果,在保质期内喝完是最好的。但茶叶的品质关键还是看保存,保存不好的茶没过保质期也可能变质,保存得好的茶即使过期了也还能喝。也就是说过期与变质并不能划等号。

2、生产日期和原料日期有什么区别?

现行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为GB7718-2011。该标准为2011年4月20日发布,自2012年4月20日开始实施,替代了之前的标准GB7718-2004。

关于生产日期,文件中有如下描述:生产日期(制造日期)食品成为最终产品的日期,也包括包装或灌装日期,即将食品装入(灌入)包装物或容器中,形成最终销售单元的日期。

为大家解读一下,食品成为“最终产品”或“最终销售单元”的日期,是什么意思?打个比方,2012年采摘制作成的白茶散茶,储存陈化到2015才进行压饼包装,这个时候就会上2015年的生产日期,才成为“最终产品”上架销售。包装上可能也会注明“原料日期:2012年”之类的信息。

消费者要注意辨别,茶叶过期的时间是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来计算的。

3、如何判断茶叶变质?

如果对茶的品质判断没有把握,最好在保质期内饮用。保存茶叶要注意干燥、密封、避光、阴凉。如果茶叶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不管是否过保质期,这样的茶都已经不能喝了。

明显变色

茶叶久存之后颜色变深是正常的,比如白茶经过五年左右的存放,颜色会从杏黄到深黄到红褐,但茶汤这一直都是通透明亮的。但需注意,如果茶汤不仅变深,还变得暗褐浑浊,丝毫没有透亮的感觉,这样的茶很有可能是变质了。

出现异味

茶有很强的吸附性,如果跟有异味的东西放在一起,或者放进冰箱之前没有密封好,很容易串味。如果闻到茶叶有明显的樟脑丸味、油腥味,这样的茶最好还是不要喝了。

变软、霉变

茶叶最佳的含水率是5%左右,含水率如果超过了10%,茶叶就很容易受潮发霉。正常的茶叶摸起来是干脆的,容易折断。如果茶叶捏起来发软,感觉湿湿的,或闻起来有霉味,那么这个茶叶肯定是变质无疑了,不能再饮用了。

4、你需要了解常见的几种老茶

业内比较公认的几种适合长期存放的茶是白茶、黑茶、乌龙茶、普洱茶。而绿茶、红茶一般不建议久存。

老茶有什么标准呢?老茶的基础是茶的原料本身品质要好,另外,年份不是唯一的标准,储存条件很关键。好的老茶,一定是纯净无异味的,更不会出现返潮、霉变的现象,否则再贵也不能喝。

老白茶

白茶不炒不揉,用日晒的方式制成,在存放的过程中,缓慢发酵和转化,放3年后就会有明显的变化,继续存放,白茶的香气会从清新转为浓郁,也会越来越甜醇。

老乌龙茶

乌龙茶里面,铁观音和岩茶适合存放,就是我们常听到的“老铁”“老水仙”等。乌龙茶焙火冷却后密封,在特别的仓储环境中存放,陈年的乌龙茶,干茶呈褐色,汤色深,滋味绵甜甘醇。

老黑茶

像六堡茶、千两茶之类的黑茶经过陈放之后,明显比新茶的滋味要柔和,带有陈香,滋味醇厚甘甜,有的陈年黑茶还有有明显的金花味。黑茶原料相对较老,成熟的茎叶里含有更多利于转化的物质。

老普洱

普洱出生的那一天就开始慢慢生长,普洱的仓储技术一直在业内都是秘密,只要陈放合理,好的普洱转化的空间都很大。陈年的普洱茶汤色红浓,汤感稠厚而顺滑,滋味丰富而有层次感。

新茶喝的是鲜,老茶喝的是醇。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存放成老茶,也并非所有的老茶都能喝、都好喝,存茶一定要在良好的条件下储存,才有品饮的价值。如果经过辨别茶叶已经变质,不管是否在保质期内,是肯定不能喝了的。

如果对茶叶的品质判断没有把握的话,一定要在保质期内饮用,这样不仅保障茶叶的安全性,同时也是新茶最佳的品饮期。

夏茶和雨水茶有什么关系?夏茶品质为何远不如春茶、秋茶?


刚一立夏,雨水天就接连而来,云南进入雨季了。这时水分充裕,但茶山却没有了春季的热闹。夏茶,为什么“不受欢迎”呢?

夏茶=雨水茶?

在云南,本地人更愿意将气候分为“旱季”和“雨季”,雨季从5月一直持续到大约9月,涵盖整个夏季。常说的“雨水茶”,是指雨季所产的茶。因雨季涵盖了整个夏季,夏茶中雨水茶占比较大。

“雨水一定不好吗?云南春季与秋季也会有少量降雨,对于“旱季”,适度的雨水可以为茶树带来水分和养分,促进茶树发芽,那时的雨水是“贵如油”;而夏季雨水过多,气温略高,导致茶叶生长周期加快,养分沉淀不充分。

夏茶特点

夏茶叶片轻飘宽大,嫩梗瘦长,对夹叶比较多,芽头细小而叶脉较粗,叶背茶毫稀疏,制成生茶后,茶叶黑黄光泽度低,条索粗松轻飘,叶底大都黑黯缺少弹性。

雨水茶茶梗长,芽头细小,叶片大而薄。

开汤后会发现,雨水茶汤色略浑浊,香韵沉闷微弱,口感协调度差,叶底活性度较低,揉捏叶薄易碎。

哪些原因造成夏茶品质低?

1、雨季雨水充沛,适宜植物快速生长,但因为生长周期短,内质跟不上枝叶生长速度。因此雨水茶外观肥硕,香气滋味反而淡薄,成茶黄片较多;

2、雨水茶鲜叶含水量非常高,杀青失水难度大,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难以晒干。所以雨水茶的汤色常常十分浑浊,滋味苦涩淡薄,回甘生津略弱,整体耐泡度、品鉴价值相对低一些。

对于普洱茶的选材标准,如果想要一款达标的好茶,“雨水茶”的品质则是门槛都入不了的,所以,春季就成了原料的集中制作阶段。

漫长夏日即将来临,厂商来说,储备充裕才能够陆续推出好茶;对于爱茶之人来说,最美的莫过于一年四季都可以喝到上好的春茶!

春茶、夏茶,秋茶


一、春茶

春茶主要从干茶的色、香、形三个因子上加以判断。凡绿茶色泽绿润,红茶色泽乌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白毫,且红茶、绿茶条索紧结,珠茶颗粒圆紧,而且香气馥郁,是春茶的品质特征。

就是对茶叶进行开汤审评,作出进一步判断。凡茶叶冲泡后下沉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显黄,红茶汤色红艳现金圈;茶叶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者,为春茶。

一般来讲,春茶要比夏茶、秋茶好。由于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体内营养成分丰富。春天气温相对较低,有利于茶叶中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其中游离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茶多酚较少,使得春茶的滋味更鲜爽,香气更浓烈,保健作用更明显。再加上春茶生长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

夏茶由于采制时正逢炎热季节,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含量明显减少,滋味显得苦涩。秋茶采摘时虽然气候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使茶叶显得枯老、香气较少、叶色发黄。二者都不如春茶更有营养。

每年,市场上都会出现很多假冒伪劣的春茶,分辨春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干看,二是湿看。

干看指在冲泡前观看茶叶的外形、色泽,品味香气。春茶的叶子一般裹得较紧,显得肥壮厚实,有的还有较多毫毛,色泽鲜润,香气浓郁而新鲜。夏茶和秋茶则叶子松散,颜色暗,香气平和,与春茶有很大区别。

湿看就是将茶叶冲泡后,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做出判断。春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显金圈;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夏茶和秋茶在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不高,茶底薄且较硬。

春茶属于新茶,就是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哈尔滨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唐玲光对记者说,从营养角度讲,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较高,易使人的神经系统兴奋,对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不良影响。另外,新茶中不经氧化的多酚类物质和醛类物质含量较多,对胃肠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胃肠功能差的人,特别是慢性胃肠道炎症患者,喝新茶易引起胃痛、胀满、便秘、口干等症状。

因此,专家建议,春茶买回来后最好放置一段时间,等茶中的多酚类物质自动氧化,对胃肠的刺激降低以后再喝。江和源还提醒大家,选购春茶时不要买太潮的,否则茶叶不易保存,很容易发霉。

二、夏茶

夏季生产加工的茶叶,即称夏茶!

绿茶色泽灰暗,红茶色泽红润,茶叶轻飘松宽,嫩梗宽长,且红茶、绿茶条索松散,珠茶颗粒松泡,香气稍带粗老,是夏茶的品质特征。

凡茶叶冲泡后,下沉较慢,香气稍低;绿茶滋味欠厚稍涩,汤色青绿,叶底中夹杂铜绿色芽叶;红茶滋味较强欠爽,汤色红暗,叶底较红亮;茶叶叶底薄而较硬,对夹叶较多者,为夏茶。

夏茶,由于采制时正逢炎热季节,虽然茶树新梢生长迅速,有“茶到立夏一夜粗”之说,但很容易老化。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使用使得夏茶中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从而使滋味显得苦涩。

春茶、夏茶与秋茶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季节变化和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而定的;我国绝大部分产茶地区,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通常按采制时间,划分为春、夏、秋三季茶。但划分标准不一致。有的以节气分:清明至小满为春茶,小满至小暑为夏茶。有的以时间分:5月底以前采制的为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采制的为夏茶。7月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就算秋茶了。现将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品质特征分述如下: 不同茶季的茶叶,无论是外形和内质都有较大的差异。比如绿茶,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色泽绿翠,叶质柔软,而且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含量丰富,使得春茶的滋味鲜爽,香气浓馥保健作用明显。而且,春茶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品质最佳的。夏茶新梢生长迅速,但很容易老化。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味显苦涩。

三、秋茶

秋季的绿茶色泽黄绿,红茶色泽暗红,茶叶大小不一,叶张轻薄瘦小,香气较为平和,是秋茶的标志。

凡茶叶冲泡后香气不高,滋味平淡,叶底夹有铜绿色芽叶,叶张大小不一,对夹叶多者,为秋茶。

秋季气候介于春夏之间,在秋茶后期,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会使采制而成的茶叶显得较为枯老。特别是茶树历经春茶和夏茶的采收,体内营养有所亏缺,因此,采制而成的茶叶,内含物质显得贫乏,在这种情况下,不但茶叶滋味淡薄,而且香气欠高,叶色较黄。

所谓“要好吃,秋白露”,其实,说的是茶叶“味道和淡”罢了。

夏茶为何被大家嫌弃?


古人说“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我国绝大部分产茶地区,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通常按采制时间,划分为春、夏、秋三季茶。事实上,由于现代泡茶技艺的发展,春茶的“苦”更受人追捧,更好喝。秋茶的汤色、滋味介于春茶和夏茶之间,香气平和,在营养成分方面一般不如春茶。

春茶:

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春茶约3月下旬萌芽,一年分四季采制,谷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一5月上旬)为春茶,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40-45%。春茶由于茶树营养物质丰富,故而叶肉肥厚,芳香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滋味鲜爽,香气强烈。

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宜人,还富有保健作用。

夏茶:

夏季生产加工的茶叶,即称夏茶。夏茶新梢生长迅速,但很容易老化。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味显苦涩。

秋茶:

顾名思义,就是秋季产的茶。秋天降水少,气候干燥,在茶叶的长成、采摘和制作过程中都能最大程度保持茶叶的香气。在冷干的温度下制成的茶叶不仅内质保持较为完好,茶叶内含水分少,更显香气。秋茶香气平和,叶底柔软常有铜绿色,其汤色和滋味在春茶和夏茶之间。

都说“春水秋香”,春茶成为了一年中茶叶品质的代言人,秋茶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夏茶,地位就着实有些尴尬了,甚至有点“养在深闺人未识”了。

夏茶是指小满至小暑期间采摘的茶叶。夏季光照充足,温度偏高,茶树生长速度也十分快,茶叶容易老化。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等含量明显减少,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茶味就显得苦涩。比起鲜爽柔嫩的春茶,还有香浓味醇的秋茶,略显苦涩的夏茶自然不会是茶友们喝茶的首选。那么,茶农们对于夏茶怎么处理呢?

有3种处理夏茶方法,第一种是不采摘,任其生长;第二种是采摘后扔掉,毫不觉得可惜;第三种就是按照常规制茶,譬如绿茶,但是价格相较于春茶来说就低得多,卖不出什么价钱。这三种方法无论哪一种,小编都觉得是对夏茶的“侮辱”,夏茶想“翻身”,真就这么难吗?

其实夏茶苦涩,是因为茶叶里面的茶多酚、花青素和茶碱等物质含量非常高,一般喝茶者都不太喜欢。可是,茶多酚恰好有抗氧化的功能,花青素有着天然抗氧化剂之称,对于人体来说大有益处。另外,夏茶由于自身内质的变化,不太适合制作绿茶,如果拿来制作红茶,会有出乎意料的惊喜。红茶是全发酵的,这样就可以在发酵过程中将夏茶内质中的茶多酚完全氧化,降低夏茶的苦涩味,制作出来的茶还略带甜香,滋味浓强。

怎么样。

听完小编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对夏茶有了新的认识呢?夏茶虽比不上春茶、秋茶,但是合理的采摘与制作,也别有一番风味!

春茶和夏秋茶如何区分?绿茶中为何有红梗红叶?


一、绿茶中为何有红梗红叶?

我们在品饮翠色的绿茶时,偶尔会发现有部分绿茶茶叶叶底会出现红叶红梗的现象,这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首先是茶农在采摘时,让茶叶受损了,比如不使用提采手法,而是用指甲掐,又如鲜叶在篓筐中受到挤压。破裂的茶叶细胞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其次,红梗红叶主要产生在杀青过程,原因是杀青的温度不够高,叶温没有在一二分钟内达到多酚氧化酶的钝化临界温度(初步测定为85℃)。由于酶的活性未遭破坏,相对高温下,酶促反应迅速发生,茶多酚氧化,因而产生红梗红叶。所以,杀青过程必须要有高温,使青叶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酶的钝化临界温度,使酶失去活性,制止酶促作用,不使杀青叶红变。

二、安吉白茶是绿茶,为什么叫“白茶”?

安吉白茶是按绿茶工艺制作而成,故而是绿茶,而不属于六大茶类中的白茶,也不能简称为“白茶”。六大茶类中“白茶”的加工工艺与绿茶完全不同。与绿茶相比,安吉白茶干茶色泽偏黄不显绿,汤色色泽很淡。这是因为安吉白茶是一种特殊的茶叶品种。

据悉,1979年春,浙江安吉县天荒坪在800多米高的山上发现一株初发的嫩芽叶片显白色的茶树,后来经扦插繁殖,制成绿茶。安吉白茶茶树品种由于基因的缘故芽叶呈现黄白色,但温度升高后会返绿。因此安吉白茶在春天呈现白化的芽稍,夏季复绿。与普通绿茶相比,安吉白茶的嫩茶氨基酸含量高达7%,氨基酸含量高的茶叶,滋味更鲜爽。所以安吉白茶比其他茶树品种更适宜加工成绿茶。

三、春茶和夏秋茶,如何区分?

以绿茶来说,夏茶的品质不如春茶。因为夏季气温高,芽叶生长快,鲜叶内部有效成分的含量相对较低。再则夏季日照强烈,多酚含量高,而多酚物质是茶叶中苦涩味的主要呈味物质。第三,夏茶的纤维含量高,叶肉薄,叶质粗而硬,因此,条索比春茶粗松。

相对而言,夏季红茶则因多酚类含量高,有利于发酵转化,故相较春茶,其香味浓强,汤色红艳。秋天秋高气爽,有利于一些芳香物质的合成与积累,但没有经过冬天的蕴藏,鲜叶内有效成分相对春茶要少,所以有些秋茶香气不错,但滋味较春茶逊色。

区分春茶和夏秋茶可从三方面着手:一看外形,春茶条索细紧,夏秋茶显得粗松;二评内质,春茶香高味浓,夏秋茶香气低,滋味淡,绿茶则有苦涩味;三摸叶底,春茶的叶底,摸起来感觉柔软,夏秋茶则较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