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虫害的防治

发布时间 : 2019-11-13
茉莉茶叶 滇红茉莉红茶 茉莉红茶

茉莉茶叶。

茉莉花整个生长过程中,有几十种害虫为害,而且各种害虫各有自己的生态位,为害根的有蛴螬、蝼蛄、白蚁等;为害茎的有咖啡豹蠹蛾、介壳虫;为害叶的象甲、叶甲、卷蛾、夜蛾、天蛾、毒蛾叶蝉、粉虱、叶螨;为害花的有螟蛾、蓟马、夜蛾、露尾甲等。其中以为危害花的最需引起重视。各种虫因生活习性,为害规律不同,所以防治方法也有区别,现择其要者作一简介。一、双纹须歧角螟(Trichophyselis cretacea (Batler) 双纹须歧角螟属螟蛾科、歧角螟亚科,已知在日本5~6月和8~9月发生在低山平地,为害鼠黍离 的花和果。国内发现为害茉莉花,俗称茉莉蕾螟。群众叫花钻心虫。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毫米左右,翅展12~14毫米。全体白带淡褐色。头布满白色鳞毛丛,前部有一黑色鳞毛横带,下唇须向前方突伸,相当长,外侧褐色、内侧色淡,雄虫较雌虫的宽短。下颚须细长三角形,色同下唇须。触角丝状,长不达体末。胸部鳞片较宽大,肩披发达,中足一对、后足二对长距。翅白色,前翅亚基线淡褐色,内横线及外横线各由一条褐色线组成,翅中部有“<”型白色纹,后翅内缘后部至前缘中间有二条由粗暂变细的黑褐色横带,腹部第四、第五两节背面黑褐色。各翅腹面均有褐色条斑纹。

卵:扁平、略椭圆形,0.6×0.5毫米。初产透明,后变淡黄。

幼虫:成长幼虫体长7~9毫米,青白色,有时呈淡褐色,全身所披刚毛较长,头黄褐至黑褐色,胸盾片褐至黑褐色。

蛹:体长6毫米左右,较粗壮,褐色。

生活习性 以幼虫在茉莉花嫩枝、残花上越冬。二月底三月初春暖化蛹,羽化,成虫产卵于花蕾或嫩芽嫩叶上,幼虫孵化后钻入花内蛀食花朵,无花时则在叶片间为害叶片,可转移为害,幼虫亦能为害嫩枝,年发生十多代。据观察,在茉莉花的整个花期内均有此虫为害,世代重叠,6月~9月是其为害高峰期。

防治方法 此虫因主害是花,而茉莉花是窨制花茶的原料,安全性要求特别高,在防治上首先要注意不能在花期内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应尽量避开花期用药,通过花期前后防治控制虫口密度。具体方法:(1)冬季清洁田园,彻底剪除枯枝、虫伤枝和虫枝,集中烧毁。清扫枯叶,或烧或埋。检查越冬虫口多的田,可结合施用农药压低越冬虫源基数。(2)成花期应注意检查,凡受害花蕾、花和枝及时摘除。(3)黄昏时在花田用烟薰,可防成虫产卵。(4)药剂防治。可选用24.5%多虫螨丁2000倍液或1.8%的虫螨克2000倍稀释液、或三乐杀虫剂800~1000倍液、或其他阿维菌素类农药,如:0.9%爱福丁2000~3000倍液、1%虫螨光2500~3500倍液、0.6%齐螨素2000倍液、或24.5%茶蝉清2500~3000倍液,或0.5%农哈哈2000倍液,也可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二、茉莉叶野螟(Neusinoe gemetralis Guenee) 茉莉叶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以幼虫取食茉莉花叶片,有时也为害花蕾和嫩枝。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留下一层半透明的表皮。长大后将叶片吃成洞孔或咬成缺刻。也能啃食小枝皮层,引起叶片枯黄脱落,整枝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9~12毫米,翅展20~25毫米。全体深褐色,腹面淡黄。复眼黑褐。触角丝状。下唇须向上弯曲。前翅狭三角形,每翅有10个形状各异的透明白斑。后翅宽三角形,每翅有5个形状不同的透明白斑,基部白斑呈钩状,最粗大。腹部各节后缘中央及两侧鳞毛呈黄白色斑块。雄蛾腹部细长,静止时向上翘。

卵 椭圆形,长0.9~1.1毫米,卵面稍隆,具网状纹。

幼虫 全体绿色,头黄褐,老熟幼虫体长约20毫米,各体节毛片边缘灰黑色,刚毛基部漆黑色。

蛹 初呈绿色,后转淡黄绿色,长约12~14毫米。

生活习性 在南方一年发生10代,以幼虫越冬。成虫3~4月间出现,白天静伏,夜晚活动,交尾产卵。卵多产于叶面上,也有产于叶背和小枝上。卵块产,呈鱼鳞状排列,每头雌虫可产卵50~200粒。幼虫初时群集,三龄后扩散,常将枝叶连缀一起,隐藏其中,取食为害。秋季为害较烈。

防治方法

1、早春清园,扫除枯枝落叶,烧毁,以消灭越冬虫源。

2、生物防治。包括保护天敌,放卵寄生蜂,使用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等。

3、药剂防治。在自然天敌无法控制其危害时,可选用90%敌百虫600~800倍稀释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稀释液,或2.5%溴氰菊酯1500~2000倍稀释液,或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稀释液,也可用24.5%多虫螨丁2000倍液、1.8%虫螨克2000倍稀释液喷雾。注意喷药要在采花后,菊酯类农药一般施用后5天以上才能采摘。三、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又称莲纹夜蛾、斜纹夜盗蛾。

斜纹夜蛾为世界性害虫,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欧州地中海地区及非洲。我国各地均有分布。该虫是一种杂食、暴食性食叶害虫,常间歇大暴发。已知为害植物多达99科200多种,最喜食的植物至少有99种。在栽培作物中,主要为害茉莉花、棉花、烟草、红薯、花生、大豆、玉米、小麦、甜菜、芋头、莲藕、芝麻、向日葵、瓜类及十字花科蔬菜等,以幼虫取食叶片为主,亦取食花、果及嫩枝。该虫在我国淮河以南温暖地区发生较多,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虫口数量较大,北方则偶有发生。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6~27mm,翅展33~46mm。虫体灰褐色,胸部背面有白色毛丛。前翅黄褐色至淡褐色,中室下方淡黄褐色,翅基前半部有数条不规则的白色线纹。内、外横线灰色,波浪状,其间有自内横线前缘斜伸至外横线近后缘1/3处的灰白色宽带。雄蛾白带显著;雌蛾白带较模糊,其间有两条褐色线纹将白带分成3条白色斜纹。中室M-Gu脉黄白色,将斜纹横切。环状纹不明显,肾状纹前半部白色,后半部黑褐色。外缘线内方各纵脉间有1列黑色小点,外缘暗褐色,其内侧有淡紫色横带,此横带与外横线之间的上段青灰色,有铅色反光。后翅白色,微闪紫光,翅脉、翅尖及外缘暗褐色,缘毛白色。腹部第一至第三节背面有褐色毛簇,腹部末端密生茶褐色丛毛。

卵 扁半球形,直径0.4~0.5毫米,初产时黄白色,后渐变紫黑色,卵数十至数百粒叠成2~3层的卵块,其上覆盖灰白色绒毛。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35~47毫米,头部黑褐色,胸腹部颜色变化较大,虫口密度大时,体色纯黑,数量少时多为土黄色或暗绿色。背线及气门下线灰白色,中胸至第九腹节背面各有近半月形或三角形的黑色斑1对,其中以第一、第七、第八腹节的黑斑最大。中后胸的黑斑外侧有黄白色小点。

蛹 长15~20毫米,初蛹脂红色,后期变赭红色。腹部第四至第七节背面及第五至第七节腹面近前缘处密布圆形小刻点,以第五至第七节背面的刻点最明显。气门长椭圆形,后缘锯齿状,其后有1个较气门略小的凹陷空腔,气门前缘很宽,周围黑色。腹末有1对基部分离的强大的刺。

发生规律 斜纹夜蛾每年发生代数自北向南逐渐递增,山东省每年发生4代,河南省4~5代,安徽、湖北、湖南省5~6代,福建、广东、云南省6~9代。

该虫在广西南宁市每年可发生9代,世代重叠明显,无越冬现象。在田间各代幼虫发生时间大致为:第一代3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二代5月上旬至6月上旬,第三代6月上旬至7月上旬,第四代7月上旬至8月上旬,第五代7月下旬至8月下旬,第六代8月下旬至9月下旬,第七代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第八代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第九代12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

成虫几乎均在夜间羽化,极个别在白天羽化。白天静伏在土表、土缝、繁茂的叶背、落叶下及杂草丛中,傍晚才开始飞翔活动。羽化后需补充营养,当日交配,次日即可产卵。成虫飞翔能力较强,有趋光性和趋化性,对黑光灯的趋性明显强于一般的灯光,糖、酒、醋液及发酵的胡萝卜、豆饼等对成虫有不同程度的引诱作用。成虫寿命1~12天,多数4~7天。成虫产卵于长势良好、较为荫蔽的茉莉花叶背面,每头雌虫平均可产卵14.8块,每个卵块有卵23~708粒,平均206.7粒。卵期随温度高低而有差异,短的只需2天,长的达6天以上。幼虫6~8龄,多数世代以6龄为主,兼有部分7龄,8龄个体只出现在某些世代,数量很少。1~3龄幼虫群集在卵块附近的叶背,部分可吐丝随风飘散到邻近叶片上,取食茉莉花叶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呈灰白半透明状。由于1~3龄幼虫有群集取食习性,故着卵株上的着卵叶及其下部和邻近株上的叶片受害严重。幼虫自3龄后扩散取食,4龄以后食量大增,严重时可将叶片和花吃光,仅留下主脉。幼虫有假死性和避光性,低龄幼虫白天和夜晚均取食,高龄幼虫则主要在傍晚及夜间取食,白天多静止不动,躲在背光处或钻入缝中。在广西南宁市,第二至第八代幼虫平均历期分别为11.4、14.8、12.2、11.2、13.1、15.1、19.3天。幼虫老熟后入土化蛹,预蛹期1.5~2天,蛹期7~10天。该虫在广西第一代幼虫于3月下旬出现,第二、第三、第四代幼虫最早出现期分别为5月、6月和7月上旬,发育进度基本上为每月完成1代。由于世代重叠严重,田间各世代幼虫混合发生,使茉莉花整个生长期均可遭到为害。第二第三代幼虫主要在5月、6月份发生,系主要为害世代。尤其是第三代,由于经过一、二代的虫源积累,此代幼虫在6月份数量最多,虫口

精选阅读

茶树虫害防治


当前是茶树害虫的多发季节,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黑毒蛾、茶橙瘿螨等有不同程度发生,应加强田间调查,及时抓好防治工作。

假眼小绿叶蝉:此虫在茶区已普遍发生,预计为中等偏重发生年,对百叶虫量超过8头的茶园均应全面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生物药剂天泰(bt与阿维菌素耦合物)40—50克/亩,10%吡虫啉粉剂(利虫净、一遍净、大功臣)20克/亩、90%万灵可湿性粉剂(15—20克/亩),安全间隔期均为7天。

茶尺蠖:对亩虫量在4000头以上的菜园,均应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天泰40克/亩或2.5%敌杀死20—25毫升/亩,安全间隔期分别为7天、3天。生物农药应在阴天或傍晚时使用。

茶黑毒蛾:防治适期在6月上旬,用振落法调查,每1米长茶行虫量超过10头的茶园应全面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2.5%天王星乳油20毫升加80%敌敌畏50毫升/亩,安全间隔期均为7天。

茶橙瘿螨:去年没有用石硫合剂封园的茶园,对有螨叶率在70%以上,螨情指数大于10的茶园,均应进行化学防治,药剂可选用1%阿维菌素(杀虫素、虫螨光)20毫升/亩、天泰40—50毫升/亩、15%哒螨灵(扫螨净、速螨酮)乳油30毫升/亩、73%灭螨净(克螨特)3000倍,安全间隔期均为7天。

病虫害防治


重点抓好冬防、剪枝清园。 ①冬防。农历十一月至十二月,抓住气温回升,虫害出来活动,虫害抵抗力较弱,喷杀1-2次500-600倍石硫合剂或300-500倍果园清,降低越冬病虫基数。 ②剪枝清园。按广西地区习惯,清明前或清明后一个星期为较适宜的剪枝时间,对8龄以上的茉莉花种植区采用低位更新,春季剪枝,留桩15-20厘米,第一次梢长控制在15-20厘米,使第二次梢生长部位错落有致,树形舒展,透光性好,营造丰产株形,利于成花开花;老弱园区可进行台刈更新,使之“返老还童”。方法是:用剪枝刀,在植株平地面或离地面3-5厘米将上部茎枝全部剪掉,随后适当培土;8龄以下园区春季留桩20-30厘米。剪枝结束,即进行清园,把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堆沤或挑离园区,然后喷杀500-600倍石硫合剂或300-500倍果园清,杀灭越冬虫源。 ③利用黑灯结合寄放天敌诱杀虫害,可减少虫害基数,同时通过每天黑灯诱杀的虫蛾数据,掌握虫害的产卵及孵化高发期,从而为利用药物防治打下基础。 ④药物防治。通过黑灯诱蛾数据,在虫害高发期2-3天内利用植物源或矿物源、微生物源农药,如烟碱、龟藤酮、苦参碱、敌死虫、苏云金杆菌、核多角体病毒等药物喷杀。对发生白绢病害的地块和植株,要及时进行清理,初发地块可用40%福尔马林50倍液或40%五氯硝基苯进行根施、浇灌,也可以用哈茨木霉进行防治。

茶树病虫害的防治


几种常见的茶叶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类别

病虫名称

发生期生活习性

防 治 措 施

茶毛虫

4月-10月

年发生2--3代

1、摘除卵块,捕杀虫群,培土灭蛹,点灯诱蛾。

2、幼虫期选用下列一种农药防治。90%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15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

3、青虫菌粉(100亿/克)300倍防治卷叶蛾类。

4、茶毛虫严重发生处用茶毛虫NPV福建毒株点喷。

5、保护寄生蜂等天敌,开展生物防治。

茶 蚕

3月-10月

年发生2-3代

蓑娥类

3-10月

年发生3-6代

尺蠖类

3月-10月

年发生3-6代

刺娥类

3月-10月

年发生3-4代

卷叶蛾类

新梢长成发生

年发生4-5代

象甲类

全年一代

具有假死性

吉丁虫

茶天牛类

茶枝镰蛾

茶堆砂蛀蛾

年发生一代幼虫在茶树枝干中越冬,五月中、下旬羽化产卵

1、捕杀成虫,剪除被害枝干。

2、用80%敌敌畏20倍液注药虫孔,湿土封口,毒杀幼虫。

3、用90%敌百虫或40%乐果或80%敌敌畏1000倍液,防治茶梢蛾。

茶梢蛾

年发生两代在枝梢叶内越冬

金龟子类

地老虎

大蟋蟀

白蚁

多发生在茶园幼龄期。咬食茶树梗,杆根部

1、人工捕杀成虫灌水虫道,捕杀大蟋蟀。

2、点灯诱杀金龟子成虫。

3、用米糠、油潭、麦麸50公斤加90%敌百虫0.25公斤加水15公斤制成毒饼诱杀大蟋蟀,地老虎。

4、用灭蚁灵毒杀白蚁。

茶叶螨类

全年发生多代世代重迭,虫卵散布叶背叶面,除雨季外都盛发

1、合理采摘,注意防旱。

2、冬季用波美0.5度石硫合剂封园。

3、茶树生长季节选用40%乐果或80%敌敌畏1000倍液喷杀。

叶蝉类

年发生十几代世代重迭,卵产在嫩梗中

1、清除杂草,合理采摘。

2、选用40%乐果1000倍或80%敌敌畏1500倍液或亚酸硫磷1000倍液喷杀。

茶蚜

新梢长成的4-10月间危害严重

1、合理采摘,降低虫口。

2、选用4%乐果2000倍液或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

介壳虫类

全年在枝、梗梢果,叶上吸食汗液分泌蜡状物形成介壳1、及时剪除虫多枝叶、结合台刈、重剪除去于刷除茎上残余虫群。

2、选用40%乐果2000倍液或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

茉莉花常见草害及防治


茉莉花属旱地作物,且长年处于肥水条件较好的环境中,很容易滋生杂草。杂草的大量繁殖生长,不但与茉莉花争夺营养,且为某些病虫害提供了寄主,了解杂草的种类、生长情况并及时进行防治,对于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茉莉花产量、减少病虫害发生,有着重要意义。茉莉花田杂草种类很多,常达数十种,下面仅就广西花区常见的种类进行介绍。

一、双穗雀稗

双穗雀稗(Paxpalum distichum L.)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有根状茎及匍匐茎着地或浮生于水面时,节上均生根,可伸进水中2米以上。叶片条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4~7毫米。总状花序2个,呈指状排列。小穗2行排列于穗轴一侧,椭圆形。

[发生及为害特点] 此草常生于水边及海边沙土上,为水、旱地常见杂草。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均有分布。

[防除方法] 水田防除同千金子。旱地防除同白茅。

二、白茅

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L.)Beauv var.mojor(Nees)C.E.Hubb]又名茅草、茅根、丝茅,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 秆直立、丛生,高30~90厘米或更高。有发达的地下根茎,黄白色,汁甜。叶线状披针形,边缘粗涩。花穗上密生白色长丝状毛。以根茎或种子繁殖。

[发生及为害特点] 常生于坡地和荒地上,是蔗地、橡胶园、果园、茶园及绿化地常见的恶性杂草。种子随风传播,根茎能不断出芽复生蔓延。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防除方法] 在白茅三叶期至孕穗前用35%稳杀得、20%拿捕净或12.5%盖草能200~300倍稀释液对茎叶喷雾,适合棉花、大豆、茉莉花等阔叶作物和果园施用;用10%草甘膦25~30倍稀释液对茎叶喷雾,适合果园或拔节后的蔗地防除。茉莉花园使用草甘膦时,喷头要加防护罩并进行低位作业定向喷雾,尽量避免药液喷到茉莉花枝叶上。

三、马唐

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 又名抓地草、油麻尾,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 秆基部倾斜,着地后易生根,高40~100厘米,光滑无毛。叶片线形至披针形,两面被柔毛或无毛。总状花序3~10个,指状排列于秆顶。颖果椭圆形。通过种子繁殖。

[发生及为害特点] 马唐常见于各类旱作地上。初春出苗,生长迅速,密度大,常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防除方法] 杂草萌芽前用40%阿特拉津或25%敌草隆200~250倍稀释液处理土壤,适用于茉莉花园、玉米、高粱、甘蔗地及果园和林地;用50%扑草净或50%乙草胺400~500倍稀释液处理土壤,适合茉莉花、甘蔗、大豆、花生地施用。杂草苗期至抽穗期35%稳杀得、20%拿捕净或12.5%盖草能500~1000倍稀释液对杂草颈叶喷雾,或用20%克芜踪250~500倍稀释液或10%草甘膦50~65倍稀释液对杂草茎叶定向喷雾,适用作物参照白茅。

四、狗牙根

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 又名铁线草、绊根草,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 秆平卧地上,长10~20厘米,分枝多,节上生根,向四周蔓延。花枝直立。叶片条形。穗状花序2~6个,呈指状排列于枝顶。花果期6~12月。通过匍匐茎或种子繁殖。

[发生及为害特点] 常生长在旱地、水田边、路旁、草地和河堤上。以匍匐茎繁殖为主,常成片覆盖地面。是旱作地物、茉莉花、果园、菜地和稻田边常见恶性杂草。分布于我国黄河以南地区。

[防除方法] 同白茅。

五、牛筋草

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Gaertn] 又名蟋蟀草,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 簇生。根须状,特别发达。秆扁圆形,自基部分枝,倾斜生长,高10~60厘米,秆与叶强韧、不易拔断。叶片条形,叶鞘扁圆形且具脊,鞘口具柔毛,叶舌短。穗状花序2~7个,呈指状排列于秆顶,长3~10厘米,小穗呈两行紧密着生于宽扁的穗轴一侧。囊果卵形,有明显的波状皱纹。花果期4~10月。通过种子繁殖。

[发生及为害特点] 该草适生于湿润环境,为旱作地物、茉莉花、果园、苗圃、菜地的常见杂草。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防除方法] 同马唐。

六、筒轴茅

筒轴茅(Rottboellia exaltata Linn f.)又名罗氏草、痕芒,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秆高1~2米,多分枝,基部各节常有气生支持根。叶片扁平,条状披针形至条形,两面粗糙或被粗毛,中脉粗厚,边缘粗糙;叶鞘上被白色刺毛。总状花序圆柱形,单生于茎顶,粗糙,长8~15厘米,无柄小穗嵌生于穗轴节间与小穗柄形成的凹穴中,成熟后穗轴节处容易折断脱落。通过种子繁殖。

[发生及为害特点]此草生于湿润的环境。甘蔗、花生、番薯等作物常受害。它的植株高大成丛,大量消耗田间养分,遮盖作物,影响作物生长。叶鞘上的刺毛,人触之痛痒,使田间管理不方便。分布于西南、华南等地。

[防除方法]同马唐。

七、雀稗

雀稗(Paspalum thunbergii Kunth ex Steud)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秆丛生,偶有单生,直立或倾斜,高20~55厘米,节具柔毛。叶鞘具脊,被柔毛;叶舌膜质;叶片条状披针形,两面密生柔毛。总状花序3~6个;小穗倒卵圆形,较稀疏地呈2~4行排列于穗轴一侧。谷粒倒卵圆形,与小穗等长,细点粗糙,灰白色。通过种子繁殖。

[发生及为害特点]该草生于水湿地,为路旁常见杂草。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等地。

[防除方法]同白茅。

八、龙爪茅

龙爪茅[Dactyloctenium aegyptiacum(L.)Willd]又名风车草,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根须状,较纤细。秆基部曲膝状,有时因节上生根而伏地,上部直立,高15~40厘米。叶片扁平,两面生有疏毛;叶鞘扁圆,鞘口具柔毛;叶舌膜质,具纤毛。穗状花序2~7个,呈指状排列于秆顶,短粗,长1~4厘米,草绿色,成熟时带灰褐色或紫灰色;小穗两侧略扁,无柄,呈2行紧密着生于穗轴一侧,穗轴顶端延伸成一小尖头。颖果球形,赤黄色。花果期4~11月。通过种子繁殖。

[发生及为害特点]此草适生于湿润环境,亦耐干旱,常生长在旱作地、荒地和岭坡上。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台湾等地。

[防除方法]同马唐。

九、金色狗尾草

金色狗尾草[Setaria glauca (L) Beauv.]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 秆直立或基部曲膝状,高40~90厘米。叶片条形,叶面近基部处常有毛,叶鞘光滑无毛,叶舌为一圈长约1毫米的柔毛。花序圆柱形,直立,刚毛金黄色或稍带褐色。谷粒先端尖,成熟时有明显的横皱纹,背部明显隆起。花果期5~10月。通过种子繁殖。

[发生及为害特点] 此草常生于较湿润的农田、荒地、山坡和路边,稍耐旱。生长迅速,易影响作物生长,甘蔗、花生、大豆等作物都常受害。也是稻苞虫、稻椿象的寄主。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防除方法] 同马唐。

十、南部知风草

南部知风草[Eragrostis anabilis (L.) Wight et Arn.]别名鲫鱼草,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 秆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状,高20-40厘米。叶鞘松驰,鞘口及边缘具长柔毛;叶舌短,退化成短毛;叶片条形。圆锥花序长圆形,分枝开展,单生或簇生,枝腋间具柔毛;小穗卵形至长圆状卵形,含5-8朵小花。通过种子繁殖。

[发生及为害特点] 生于荒地和荫蔽场所,为田边、路旁、旱作地常见杂草。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

[防除方法] 同马唐。

十一、旋鳞莎草

旋鳞莎草[Cyperus michelianus (L.) Link]又名白莎草,为莎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 秆丛生,高2-25厘米,扁三棱状。叶片生于秆基部,叶鞘下部紫红色。花序密聚成头状,具多个卵形小穗,每个小穗有花10-20朵,鳞片螺旋状排列。果实狭长圆形,有三棱。通过种子繁殖。

[发生及为害特点] 此草常生于湿地、水边和路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及华南各省(区)。

[防除方法]此草出土前防除方法同马唐;出土后用56%二甲四氯600倍稀释液或20%克芜踪500倍稀释液喷布茎叶。水田防除同异型莎草。

十二、香附子

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又名回头青、雷公头、芋仔草,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 具细长的匍匐根状茎和椭圆形或纺锤形块茎。秆三棱形,高15-95厘米。叶基生,短于秆,叶鞘棕色,长侧枝聚伞花

茶花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蚜 虫 【形态与危害】蚜虫分有翅蚜虫和无翅蚜虫两种。有翅胎生雌蚜, 翅透明,体黑褐色;无翅胎生雌蚜,无翅,体暗褐色。此外,若早外表与成虫相似,体无翅 ,淡黄色。成虫和若虫群集于茶花嫩梢上吸取汁液,使被害茶花的芽叶萎缩,生长受到严重 影响。蚜虫的排泄物,能引起烟煤病。 【防治方法】①在蚜早发生盛期,用50%磷胺乳剂2 000倍液或50%乐 果乳剂1 000倍液喷洒茶花植株,每3~5天喷洒1次,连续3次,可消灭蚜虫。②以烟筋0.5千 克,生石灰0.25千克,加水10~15升,浸泡一昼夜,过滤去渣后用以喷雾防治,其效果好。

蚧壳虫 【习性与危害】危害茶花的蚧壳虫种类较多,严重的有吹绵蚧、红 蜡蚧、糠片盾蚧三种。蚧壳虫产卵量大,每只雌虫产卵可达千粒左右,1年发生3~5代。大 多是以受精的雌虫在枝叶上越冬,翌年3月份开始产卵为害,多集中在嫩枝和叶片上吸取叶 液。受害叶片由绿色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黄色,严重时枝叶上布满蚧壳虫,造成全株枯黄 致死。其分泌物可诱发烟煤病。 【防治方法】①人工防治:此虫大多数成群集中,可在发生周期数量不 多时,直接在枝叶上压杀虫体。②药剂防治:要抓住初孵若虫抗药力弱的特点,把握施药时 期。成虫体有蜡质,防治效果较差。常用药剂有用松香和烧碱(苛性钠)加水烧煮而成的松脂 合剂(松香∶烧碱∶水=3∶2∶10),该药液为黑褐色,主要含有过量的游离碱和松香皂液,对 蚧壳虫体外蜡质覆盖物具有强烈腐蚀作用,为防治多种蚧壳虫的有效药剂。一般冬季用10倍 液,夏季用20倍液。还可用40%氧化乐果5倍液涂干。③改善茶花的通风透光条件,抑制蚧壳 虫的生长和繁殖。

蛀茎虫 【危害状况】此虫主要危害茶花的枝梢。被害的枝梢初呈凋萎状, 日久均枯死。一般在3~4月份主要危害春梢,在8~9月份主要危害夏梢。被危害的枝梢上有 早孔和粪便排出物,枝条最终干枯。 【防治方法】①剪除并集中烧掉生有蛀茎虫的枝条。②可用灯光诱杀成 虫。③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可用20%乐果乳剂500倍液或90%敌百虫1 000倍液喷洒;在幼虫期 也可用90%敌百虫500倍液喷洒。

黑刺粉虱 【危害状况】黑刺粉虱主要危害茶花叶片,吸取叶片的汁液,其分 泌物可导致烟煤病大量发生,严重影响茶花的正常光合作用,造成大量落花等现象。 【防治方法】①在冬季或早春,把有虫枝、叶剪除,并集中烧毁,以除 虫源。②在若虫孵化盛期,可用25%亚胺硫磷、50%马拉松800~1 000倍液喷洒;或用40%乐 果、50%二臭磷、50%杀螟松1 000倍液喷洒;或用扑虱灵(又名噻嗪酮)1 000倍液喷洒,7天 喷1次,效果良好。

茶梢蛾 【危害状况】茶梢蛾以幼虫危害茶花叶肉和蛀食茶花春梢,使被害 的春梢逐渐枯萎而死亡。 【防治方法】①在成虫盛期,可剪除被害的叶片和枝梢,集中烧毁,以 消灭害虫。②在幼虫危害时期,可用敌百虫500~1 000倍液喷洒,或用杀螟松、氧化乐果等 1 000倍液喷洒,均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茶毒蛾 【防治方法】茶毒蛾幼虫以食叶为主。一、二龄幼虫有群 集习性,多群集在茶花叶片背面,吃食下表皮和叶肉,而仅留上表皮与叶脉,使被害的茶花 叶片成为半透明网状膜,不久即枯黄。三龄幼虫始食全叶,常群迁到树冠上部为害,同时吐 丝结网。四龄幼虫食量逐渐增加,到五、六龄时幼虫食量大增,待吃完全株茶花的叶片后, 即迁移至别处继续为害,其后果很为严重。 【防治方法】①在3龄幼虫之前进行防治,效果较好。②茶毒蛾一般以卵 块越冬,可在冬季与早春采摘卵块,将其集中烧毁,以消灭虫源。为防止毒毛伤手,采摘前 先在手上涂上肥皂水即可。③可用氧化乐果、敌百虫、马拉松等1000~1 500倍液喷洒防治 。④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

潜叶蛾 【危害状况】潜叶蛾以幼虫潜入茶花嫩叶和新梢皮下,进行蛀食,5月份开始危害,6月份虫害逐渐严重,到7~9月份虫害最为严重。被害幼叶的表皮出现半透 明斑纹,被害新梢的表皮,出现白色或半透明泡状。茶花植株生长不良,叶片扭曲脱落。 【防治方法】①可用杀灭菊酯5000倍液、氧化乐果1000倍液,在虫害 发生前后,连续喷洒3次,即可防治。②家庭盆栽茶花如有若虫为害,可用人工捕捉杀灭。

茶尺蠖 【危害状况】茶尽蠖以幼虫咀食叶片为害。在其大发生时 ,可将茶花叶片、嫩茎吃光,严重影响茶花生长,使它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在3龄幼虫之前进行防治效果好。常用的药剂有90%敌百虫2000~4000倍液、亚胺硫磷800~1000倍液、杀灭菊酯2000倍液、辛硫磷1000倍液;敌敌累畏、氧化乐果、马拉松等1000~1500倍液,用以进行喷雾防治。

茶叶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1、茶尺蠖(俗称拱拱虫、拱背虫、吊丝虫)

主要农药:溴氰菊酯、功夫、除虫精粉、杀灭菊酯、氯氰菊酯等菊酯类药剂、巴丹、敌百虫。

防治适期与指标:在第一、二代、幼虫发育到1~2龄占80%,第三代以后占50%定为防治适期,若每丛茶树有虫5头定为防治指标,此时可用药防治。

2、茶毛虫(俗称毛辣虫、茶辣子、毒毛虫)

主要农药:菊酯类农药有特效、以及喹硫磷、敌百虫、乐果、亚胺硫磷、BT乳剂。

防治适期:在4龄幼虫盛期防治效果最好。

3、茶剌蛾

主要农药:喹硫磷、马拉松、氯吡硫磷。

防治适期:当每丛茶树平均达5~8头幼龄小虫,即用药防治。

4、小绿叶蝉(俗称叶跳虫、响虫、茶蜢子)

主要农药:菊酯类农药、喹硫磷、敌百虫、速灭威、杀螟威、巴丹、优乐得、托尔克、尼索朗。

防治适期:在小绿叶蝉第一次高峰期进行防治佳。

5、长白蚧(俗称茶虱子)

主要农药:喹硫磷、马拉硫磷、杀扑磷、混灭威、氯氰菊酯、乐果、杀螟松、辛硫磷、速灭威、伏杀磷。

防治适期:掌握在第一、二代若虫孵化盛末期进行防治。

6、红蜡蚧(又称红蜡虫、胭脂虫、红蚰)

主要农药:同长白蚧。

防治适期:在若虫孵化后,大部分爬出母壳进行施药。

7、茶叶螨类(俗称茶紫蜘蛛、茶红蜘蛛、茶深长蜘蛛等)

主要农药:克螨特、螨完锡、喹硫磷、辛硫磷、乐果、功夫、三氯杀螨醇、溴螨酯、普特丹、复方浏阳霉素、乐斯本、双甲脒。

防治适期:进行预防,在茶叶非采集时期、各种螨越冬前早春阶段用药;进行防治,于茶叶采摘期,在发生中心进行点片挑治。发生高峰期前进行全面防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