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天牛虫害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 : 2020-11-27
茶树苗种植方法 老茶树 观音茶树

茶树苗种植方法。

茶树天牛AeolesthesindutaNewma

别名茶天牛、茶树茶天牛、楝树天牛、株闪光天牛

分类地位昆虫纲Insecta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

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台湾、贵州、云南。

寄主茶树、油茶、橡树、松等。

为害特点幼虫蛀食枝干和根部,致树势衰弱,上部叶片枯黄,芽细瘦稀少,枝干易折断,严重时整株枯死。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30mm,暗褐色,有光泽,生有褐色密短毛。头顶中央具一条纵脊。复眼黑色,两复眼在头顶几乎相接。复眼后方具一短且浅的沟。触角中、上部各节端部向外突并生1小刺。雌虫触角与体长近似。雄虫触角为体长近2倍,前胸宽于长,前端略狭,中部膨大,两侧近弧形,背面具皱,小盾片末端钝圆,鞘翅上具浅褐色密集的绢丝状绒毛,绒毛具光泽,排列成不规则方形,似花纹。卵长4mm左右,宽约2mm,长椭圆形,乳白色。末龄幼虫体长37—52mm,圆筒形,头浅黄色,胸部、腹部乳白色,前胸宽大,硬皮板前端生黄褐色斑块4个,后缘生有

一字形纹1条,中胸、后胸、l一7腹节背面中央生有肉瘤状凸起。蛹长25—30mm,乳白色至浅赭色。(图左)

生活习性2年或2年多发生一代,以幼虫或成虫在寄主枝干或根内越冬。江西越冬成虫于翌年4月下旬一7月上旬出现,5月底产卵,进入6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10月下旬越冬,下一年8月下旬一9月底化蛹,9月中旬一l0月中旬成虫才羽化,羽化后成虫不出土在蛹室内越冬,到第三年4月下旬才开始外出交尾。把卵产在距地面7—35cm、茎粗2—3.5cm的枝干上。卵散产在茎皮裂缝或枝杈上。初孵幼虫蛀食皮下,1—2天后进入木质部,再向下蛀成隧道,至地下33cm以上。在地际3—5cm处留有细小排泄孔,孔外地面堆有虫粪木屑。老熟幼虫上升至地表3—10cm的隧道里,做成长圆形石灰质茧,蜕皮后化蛹在茧中。该天牛在山地茶园及老龄、树势弱的茶园为害重。根颈外露的老茶树受害重。

防治方法(1)成虫出土前用生石灰5kg,硫磺粉0.5kg,牛胶250g,对水20L调和成白色涂剂,涂在距地面50cm枝干上或根颈部,可减少该天牛产卵。(2)茶树根际处及时培土,严防根颈部外露和成虫产卵。(3)于成虫发生期用灯火诱杀成虫或于清晨人工捕捉。(4)从排泄孔注入敌敌畏、乐果等杀虫剂40一50倍液,然后用泥巴封口,可毒杀幼虫。(5)把百部根切成4—6cm长或半夏的茎叶切碎后,塞进虫孔,也能毒杀幼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树虫害--茶树星天牛


学名 Anop10phora chinensis(Forster) 鞘翅目,天牛科。别名白星天牛、银星天牛、桔根天牛、花牯牛、盘根虫等。

寄主 茶、大豆、柑桔、无花果、枇杷、苹果、梨、樱桃、杏、桃、李、核桃等。

为害特点 成虫啃食枝条嫩皮,食叶成缺刻;幼虫蛀食树干和主根,于皮下蛀食数月后蛀入木质部,并向外蛀1通气排粪孔,推出部分粪屑,削弱树势,于皮下蛀食环绕树干后常使整株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9—39mm,漆黑有光泽。触角丝状11节,第3—11各节基半部有淡蓝色毛环。前胸背板中央有3个瘤突,侧刺突粗壮。鞘翅基部密布颗粒,翅表面有排列不规则的白毛斑20余个。小盾片和足跗节淡青色。卵长椭圆形,长5—6mm,初乳白后黄褐色。幼虫体长45—67mm,

淡黄白色。头黄褐色,上颚黑色;前胸背板前方左右各具l黄褐色飞鸟形斑纹,后方有1黄褐色“凸”字形大斑略隆起;胸足退化;中胸腹面、后胸和1—7腹节背、腹面均有长圆形步泡突。蛹长30mm,初乳白后黑褐色。

生活习性 南方年生1代,北方2年l代,均以幼虫于隧道内越冬。翌春在隧道内做蛹室化蛹,蛹期18—45天。4月下旬至8月为羽化期,5—6月为盛期。羽化后经数日才咬羽化孔出树,成虫白天活动,交配后10—15天开始产卵。卵产在主干上,以距地面3—6cm内较多,产卵前先咬破树皮呈“L”或“上”形伤口达木质部,产1粒卵于伤口皮下,表面隆起且湿润有泡沫,5—8月为产卵期,6月最盛。每雌可产卵70余粒,卵期9—15天。孵化后蛀入皮下,多于干基部、根颈处迂回蛀食,粪屑积于隧道内,数月后方蛀入木质部,并向外蛀1通气排粪孔,排出粪屑堆积干基部,隧道内亦充满粪屑,幼虫为害至11一12月陆续越冬。2年l代者第3年春化蛹。

防治方法 (1)捕杀成虫,刺杀卵和初孵幼虫。(2)毒杀幼虫 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50倍液涂抹产卵痕,毒杀初龄幼虫;高龄幼虫可用细铁丝钩从通气排粪孔钩出粪屑,然后塞入l一2个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10—50倍液浸过的药棉球或注入80%敌敌畏乳油500一600倍液、塞入磷化铝片半片,施药后用湿泥封口,有较好效果。(3)把树干距地面1m范围内涂白,阻止成虫产卵有一定效果。(4)试用注干法。具体做法参见桑树害虫一桑天牛。(可用YBZ—B型树干注射机,注入长效内吸注干剂,也可用直径4—5mm钢钉在距地面50—80cm处斜向45度打孔,孔深3—4cm,然后再用橡皮头滴管或兽用注射器注入注干剂。用药量计算暂借用林木计算法,即先量树干胸径,然后换算或查出直径,每cm直径注入药量0.5ml,直径10cm以上桑树,应通过试验适当加大药量。这种方法除防治天牛有效外,还可兼治其他蛀干害虫和介壳虫、蚜虫等。)

茶树虫害防治


当前是茶树害虫的多发季节,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黑毒蛾、茶橙瘿螨等有不同程度发生,应加强田间调查,及时抓好防治工作。

假眼小绿叶蝉:此虫在茶区已普遍发生,预计为中等偏重发生年,对百叶虫量超过8头的茶园均应全面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生物药剂天泰(bt与阿维菌素耦合物)40—50克/亩,10%吡虫啉粉剂(利虫净、一遍净、大功臣)20克/亩、90%万灵可湿性粉剂(15—20克/亩),安全间隔期均为7天。

茶尺蠖:对亩虫量在4000头以上的菜园,均应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天泰40克/亩或2.5%敌杀死20—25毫升/亩,安全间隔期分别为7天、3天。生物农药应在阴天或傍晚时使用。

茶黑毒蛾:防治适期在6月上旬,用振落法调查,每1米长茶行虫量超过10头的茶园应全面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2.5%天王星乳油20毫升加80%敌敌畏50毫升/亩,安全间隔期均为7天。

茶橙瘿螨:去年没有用石硫合剂封园的茶园,对有螨叶率在70%以上,螨情指数大于10的茶园,均应进行化学防治,药剂可选用1%阿维菌素(杀虫素、虫螨光)20毫升/亩、天泰40—50毫升/亩、15%哒螨灵(扫螨净、速螨酮)乳油30毫升/亩、73%灭螨净(克螨特)3000倍,安全间隔期均为7天。

茶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目前对茶叶产量影响较大的主要病虫害有小绿叶蝉、螨类、卷叶蛾、黑刺粉虱等。对以上病虫害必须采取农业防治为主,农药防治为辅的原则。 现将有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小绿叶蝉为害情况:被害芽叶表现为叶脉变红,卷曲,失去光泽,严重受害时芽叶生长停滞,甚至全部焦枯脱落。以成虫在茶树及杂草上越冬,春茶开始为害和繁殖,但以第二轮和第四轮茶为害最严重,多栖在芽下的2叶~3叶背虫最多,为害最严重。防治方法: (l)农业防治:应及时采摘,减少芽梢中的虫卵,清除杂草,搞好冬季清园修剪工作。(2)药剂防治:发现有为害时,可用20%速灭杀丁5克加水50公斤或10%氯氰菊脂10克加水50公斤或40%乙酰甲安磷150克加水50公斤,冬季喷0.3波美度~0.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害虫。二、螨类为害茶树的新老叶,被害叶片失去光泽,叶背有较多紫褐色突起斑、后期叶柄因霉变而引起脱落,被害严重的幼龄茶树只剩光枝。高温干旱叶片转绿时为害较多。防治方法:(l)农业防治:加强茶园管理,疏除阻枝和无效枝,冬季修剪做好清园工作,可减少明年的虫源。(2)药剂防治:三氯杀螨醇150克加水50公斤,或速扑杀50克加水75公斤,冬季用0.3波美度~0.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射。三、卷叶蛾为害情况:以幼虫吐丝结苞取食叶片,每年4月~6月发生最多。防治方法:(l)农业防治:结合冬季清园修剪和早春的轻修剪摘除虫苞,并把摘下来的枝叶集中烧毁,适时采茶并把有虫苞茶芽一并摘除。(2)药剂防治:幼虫期用20%速灭杀丁5克加水50公厅或10%氯氰菊脂5克加水40公斤或50%二溴磷50克加水50公斤。 四、黑刺粉虱为害情况:幼虫固定于叶背刺吸汁液,并排泄“蜜露”可导致煤烟病的发生,使茶树的枝梗叶片一片乌黑,重则成片茶园枯死。荫湿的茶园发生较多。防治方法:(l)农业防治:加强茶园管理,结合修剪进行疏枝,改变小生态环境,抑制黑刺粉虱的发生。(2)药剂防治:幼龄期用40%乙酰甲安磷50克加水75公斤~100公斤,50%马拉硫磷或亚安硫磷各50克加水各50公斤。

茶树茶天牛及其防治措施


体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30mm,暗褐色,有光泽,生有褐色密短毛。头顶中央具一条纵脊。复眼黑色,两复眼在头顶几乎相接。复眼后方具一短且浅的沟。触角中、上部各节端部向外突并生1小刺。雌虫触角与体长近似。雄虫触角为体长近2倍,前胸宽于长,前端略狭,中部膨大,两侧近弧形,背面具皱,小盾片末端钝圆,鞘翅上具浅褐色密集的绢丝状绒毛,绒毛具光泽,排列成不规则方形,似花纹。卵长4mm左右,宽约2mm,长椭圆形,乳白色。

末龄幼虫体长37—52mm,圆筒形,头浅黄色,胸部、腹部乳白色,前胸宽大,硬皮板前端生黄褐色斑块4个,后缘生有一字形纹1条,中胸、后胸、l一7腹节背面中央生有肉瘤状凸起。蛹长25—30mm,乳白色至浅赭色。

分布地区

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台湾、贵州、云南等地区。

防治措施

(1)成虫出土前用生石灰5kg,硫磺粉0.5kg,牛胶250g,对水20L调和成白色涂剂,涂在距地面50cm枝干上或根颈部,可减少该天牛产卵。(2)茶树根际处及时培土,严防根颈部外露和成虫产卵。(3)于成虫发生期用灯火诱杀成虫或于清晨人工捕捉。(4)从排泄孔注入敌敌畏、乐果等杀虫剂40一50倍液,然后用泥巴封口,可毒杀幼虫。(5)把百部根切成4—6cm长或半夏的茎叶切碎后,塞进虫孔,也能毒杀幼虫。

茶枝廉蛾、茶天牛虫害的防治


最近宁海有些茶园发现有茶枝廉蛾、茶天牛的危害,给广大的茶农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现将虫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茶枝廉蛾:幼虫从上向下蛀食枝干,致茶枝中空、枝梢萎凋,日久干枯,大枝也常整枝枯死或折断。严重影响产量、质量。

方法:加强茶园管理。8月中旬发现有虫梢及时剪除,冬季、翌春要细心检查有虫枝并齐地剪除,及时收集风折虫枝,集中烧毁或深埋,可压低虫口,减少为害。(2)必要时用脱脂棉沾80%敌敌畏乳油40一50倍液,塞进虫孔后用泥封住,可毒杀幼虫。(3)利用灯火诱杀,连续2—3年也很有效。

茶天牛:幼虫蛀食枝干和根部,致树势衰弱,上部叶片枯黄,芽细瘦稀少,枝干易折断,严重时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 :(1)成虫出土前用生石灰5kg,硫磺粉0.5kg,牛胶250g,对水20L调和成白色涂剂,涂在距地面50cm枝干上或根颈部,可减少该天牛产卵。(2)茶树根际处及时培土,严防根颈部外露和成虫产卵。(3)于成虫发生期用灯火诱杀成虫或于清晨人工捕捉。(4)从排泄孔注入敌敌畏、乐果等杀虫剂40一50倍液,然后用泥巴封口,可毒杀幼虫。(5)把百部根切成4—6cm长或半夏的茎叶切碎后,塞进虫孔,也能毒杀幼虫。

茶树病虫害防治


茶园病虫区系的组成和演替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记载的茶村病害有90余种,害虫、害螨约430种。病虫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发生严重,为茶叶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因此,防治病虫害是保证茶叶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茶园病虫区系的组成 茶园病虫区系的组成,是在茶园生态系中,以茶树为主体,其他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最后组成相对稳定的茶园病虫区系。我国各产茶省(区)中,种植历史较长的云南、广东、浙江等省的病虫种类和发生数量,较新种茶的西藏、山东省(区)为多。除了生态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种杆年限对种群的累积作用。我国各茶区的主要病虫类如下:

江南茶区主要病害种类有:白星病、云纹叶枯病、轮斑病、红锈藻病、根结线虫病。主要害虫种类有:假眼小绿叶蝉、茶叶害螨(茶橙瘿螨、茶跗线螨)、茶尺蠖、茶毛虫、黑刺粉虱、茶丽纹象甲。局部地区发生的病虫种类有茶小卷叶蛾、油桐尺蠖、长白粉、苛短须螨、茶蚕、根癌病和芽枯病等。 江北茶区主要病害种类的:云纹叶枯病、轮斑病和白绢病。主要害虫种类有:茶毛虫、假眼小绿叶蝉、茶小卷叶蛾、茶橙瘿螨、蛴螬、地老虎、蝗虫。局部地区发生的害虫种类有蓑蛾、刺蛾等。 西南茶区主要病害种类有:茶饼病、白星病、炭疽病、根结线虫病、根腐病类(红根腐病、紫纹羽病)和地衣苔藓。主要害虫种类有:假眼小绿叶蝉、茶跗线螨、茶黄蓟马、茶毛虫、介壳虫类(牡蛎蚧、角蜡蚧等)、蝽、尺蠖类(云尺蠖等)、刺蛾类(角刺蛾等)。局部地区发生的病虫种类有油桐尺蠖、茶梢蛾、茶籽象甲和枝癌病等。 华南茶区主要病害各类的:云纹叶枯病、茶饼病、红锈藻病、黑腐病、根腐病类(红根腐病、褐根腐病等)、根结线虫病。主要害虫种类有:假眼小绿叶蝉、茶黄蓟马、害螨类(茶橙瘿螨、咖啡小爪螨、茶短须螨)、油桐尺蠖、粉虱类(黑刺粉虱、陈氏粉虱)。局部地区发生的病虫种类有刺蛾类(扁刺蛾、白痣刺蛾等)、茶细蛾、茶谷蛾、吉丁虫和线腐病等。

(2)茶园病虫区系的演替

茶树生长茂密,树冠郁闭,茶园生态环境和营养条件的变幅远较其他作物区系小,构成了相对稳定的病虫区系和天敌资源。优势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主要地位,偶发性病虫种群则不易上升为优势种。但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近30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茶园管理的加强,日益增多的人为因素介入自然界,而发生了明显的病虫区系的演替。60年代以来,我国茶园面积增加较多,种植方式也由丛栽发展为条栽密植,使茶园的空间明显减小,连片栽植的茶园为病虫的生长、繁衍和传播创造了条件,也提供了更隐蔽的匿藏场所,因此,病虫的种类和密度增加。茶园间作也会使病虫区系发生变化。如我国华南茶区推行胶茶间作后,导致红根腐病、褐根腐病等根腐病发展成为优势种。又如我国江北茶区茶树生长不封行,通常行间种植豆科、玉米等植特,使多寄主的假眼小绿叶蝉发生严重。在茶园施肥高氮化的情况下,新梢生长柔嫩而密集,诱集其他植物上的病虫种群转移到了茶树上,并发展为茶园病虫区系中的优势种。如油桐尺蠖原是油桐上的次要害虫,当迁移到茶园后,食性逐渐专化,已成为湖南、广西、江西、浙江等省(区)茶园中的一种重要害虫。又如假眼小绿叶蝉原是桃树等林木上的一种次要害虫;茶跗线螨为害棉花、蔬菜等植物,一旦进入茶园,由于这些害虫偏嗜柔嫩多汗的茶叶,便在茶园中定居,并发展成为全国性的茶树主要害虫和害螨。茶树留叶采摘,提供了茶细蛾的产卵场所,使这种原是山茶科植物上一种罕见害虫,自70年代起成了江南茶区的一种主要害虫。此外,由于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伤害了害虫的天敌,使蚧类和害螨上升为茶园中的优势种。

茶园害虫区系演替有如下四个趋势:

由咀食型害虫向吸汁型害虫方向演替;

由大型害虫向小型害虫方向演替;

由发生世代少,繁殖力低的害虫向发生世代多,繁殖力强的害虫方向演替;

由专化性害虫向杂食性害虫方向演替。 茶园病害的区系演替不如害虫区系变化明显。但是,由于栽培技术的改革,改变了病原物赖以自下而上的环境条件,致使病害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变化。茶园增施氮肥以后,改变了茶树新梢中的生化成份的组成数量,导致芽叶病害的种类增多,为害加大。如近年来,茶芽枯病、萎芽病等新病害在浙江、安徽、广东等省发生和流行。灌木林区垦植种茶后,根腐病类得以发展。茶区推广营养繁殖后,加速了多寄主的根结线虫病、根癌病传播,使根病的问题突出起来。茶园病害区系的演替趋势如下: 由加害成叶和老叶的病害向芽叶病害方向演替; 由叶病向根、茎病害方向演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