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类篇绿茶种类-婺源茗眉

发布时间 : 2019-11-13
三茗黑茶 含眉绿茶价格 眉茶

三茗黑茶。

婺源茗眉产于江西省婺海县。这里是江西省主要绿茶产区之一。特别是海拔1000余米的鄣公山,地势高峻,峰恋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四季支雾不绝,具有栽培茶树的优越自然条件。婺源历来产茶以量多、质优而著称;当时婺源隶属安徽省,闻名中外的“屯绿”,部分产品就产在婺源。

婺源茗眉是以上梅州茶树良种和本地大叶种的鲜叶为原料,经精细加工而成,该品种芽叶肥壮,满披白毫,产量高,芽叶萌发早而匀齐,含有效成份丰富。受到中外人士的一致好评。创制的当年(1958年),就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1981年又被列为全国优质名茶;1982年荣获江西省优质名茶奖;1986年又被评为商业部优质名茶,并用此茶为原料管窨制茉莉花茶,荣获国家银质奖。

婺源茗眉的鲜叶要求严格。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采白毫显露、芽叶肥壮、大小一致、嫩度一致、无病虫害的芽叶,忌采紫色芽叶,要求在睛天雾散后采,保持叶表无露水;要细心提采,不用指甲掐采,以免红蒂。

加工工艺十分细致,分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烘坯、锅炒、复烘六道工序。锅炒是形成婺源茗眉独物品质的关键工序。其法是将锅温保持90℃左右,投叶约1公斤,四指并拢,手掌张开,拇指朝上,小指向锅,利用腕力和臂力将茶叶由上自由翻落时,两手捧茶轻轻搓条和抖散,周而复始,炒至六成干,白毫显露出锅,用烘笼烘干即可。

婺源茗眉由于茶树生长条件优越,茶树品种良好,采制精细,成茶品质甚优。外形弯曲似眉,翠绿紧结,银毫披露;内质香高,鲜浓持久;滋味鲜美爽甘醇,为其特点。

cy316.cOM编辑推荐

江西名茶--婺源茗眉


婺源茗眉产于江西省婺源县。这里是江西省主要绿茶产区之一。特别是海拔1000余米的鄣公山,地势高峻,峰峦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四季云雾不绝,具有栽培茶树的优越自然条件。婺源历来产茶以量多、质优而著称;当时婺源隶属安徽省,闻名中外的“屯绿”,部分产品就产在婺源。

婺源茗眉是以上梅州茶树良种和本地大叶种的鲜叶为原料,经精细加工而成,该品种芽叶肥壮,满披白毫,产量高,芽叶萌发早而匀齐,含有效成份丰富。受到中外人士的一致好评。创制的当年(1958年),就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1981年又被列为全国优质名茶;1982年荣获江西省优质名茶奖;1986年又被评为商业部优质名茶,并用此茶为原料窨制茉莉花茶,荣获国家银质奖。

婺源茗眉的鲜叶要求严格。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采白毫显露、芽叶肥壮、大小一致、嫩度一致、无病虫为害的芽叶,忌采紫色芽叶,要求在晴天雾散后采,保持叶表无露水;要细心提采,不用指甲掐采,以免红蒂。

加工工艺十分细致,分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烘坯、锅炒、复烘六道工序。锅炒是形成婺源茗眉独特品质的关键工序。其法是将锅温保持90℃左右,投叶约1公斤,四指并拢,手掌张开,拇指朝上,小指向锅,利用腕力和臂力将茶叶沿手心徐徐推起,当茶叶由上自由翻落时,两手捧茶轻轻搓条和抖散,周而复始,炒至六成干,白毫显露出锅,用烘笼烘干即可。

婺源茗眉由于茶树生长条件优越,茶树品种良好,采制精细,成茶品质甚优。外形弯曲似眉,翠绿紧结,银毫披露;内质香高,鲜浓持久;滋味鲜爽甘醇,为其特点。

婺源茗眉加工工艺


婺源茗眉产于江西省婺源县。这里是江西省主要绿茶产区之一。特别是海拔1000余米的鄣公山,地势高峻,峰峦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四季云雾不绝,具有栽培茶树的优越自然条件。婺源历来产茶以量多、质优而著称;当时婺源隶属安徽省,闻名中外的“屯绿”,部分产品就产在婺源。

婺源茗眉是以上梅州茶树良种和本地大叶种的鲜叶为原料,经精细加工而成,该品种芽叶肥壮,满披白毫,产量高,芽叶萌发早而匀齐,含有效成份丰富。受到中外人士的一致好评。创制的当年(1958年),就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1981年又被列为全国优质名茶;1982年荣获江西省优质名茶奖;1986年又被评为商业部优质名茶,并用此茶为原料窨制茉莉花茶,荣获国家银质奖。

婺源茗眉的鲜叶要求严格。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采白毫显露、芽叶肥壮、大小一致、嫩度一致、无病虫为害的芽叶,忌采紫色芽叶,要求在晴天雾散后采,保持叶表无露水;要细心提采,不用指甲掐采,以免红蒂。

加工工艺十分细致,分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烘坯、锅炒、复烘六道工序。锅炒是形成婺源茗眉独特品质的关键工序。其法是将锅温保持90℃左右,投叶约1公斤,四指并拢,手掌张开,拇指朝上,小指向锅,利用腕力和臂力将茶叶沿手心徐徐推起,当茶叶由上自由翻落时,两手捧茶轻轻搓条和抖散,周而复始,炒至六成干,白毫显露出锅,用烘笼烘干即可。

婺源茗眉由于茶树生长条件优越,茶树品种良好,采制精细,成茶品质甚优。外形弯曲似眉,翠绿紧结,银毫披露;内质香高,鲜浓持久;滋味鲜爽甘醇,为其特点。

婺源茗眉茶介绍


【名称】:婺源茗眉

【类别】:绿茶

【产地】:江西省婺源县

【简介】

婺源茗眉产于江西婺源县,属赣东北山区,1985年创制。婺源历来产茶以量多质优著称,当时婺源隶属安徽,闻名中外的“屯绿”,其中部分产于婺源。 婺源县境内鄣公山海拔1000余米,地势高峻,峰峦起伏,雨量丰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茶树生长环境和条件优越。婺源历史上就以产茶量多质优而著称。

采制工艺

婺源茗眉以上梅州茶树良种和本地大叶种为原料,叶芽肥壮,萌发早,产量高。婺源茗眉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采白毫显露、芽叶肥壮、大小一致、嫩度一致的芽叶。加工工艺细致,分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烘坯、锅炒、复烘六道工序。

婺源茗眉的鲜叶要求严格。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选其芽壮叶肥,白毫茂密者,采白毫显露、芽叶肥壮、大小一致、嫩度一致、无病虫害的芽叶,忌采紫色芽叶,要求在晴天雾散后采,保持叶表无露水;要细心提采,不用指甲掐采,以免红蒂。加工工艺十分细致,经摊放、杀青、揉捻、烘坯、锅炒、复烘等六道工序精制而成。其中锅炒是形成婺源茗眉茶独特品质的关键工序。其法是在保持锅温90℃左右时,每锅投叶量约1公斤,四指并扰,手掌张开,拇指朝上,小指向锅,运用腕力和臂力,双手将茶叶从锅底徐徐推向锅沿,当茶叶由上自由翻落时,双手捧茶轻轻搓捻,抖散结块,周而复始,当炒至六成干时,白毫显露出锅,再以焙笼文火烘干。

婺源茗眉茶的加工工艺 婺源茗眉茶的制作流程


婺源茗眉茶被评为“世界茶叶中之珍品”,外形清秀,色泽翠绿,香气浓郁,茶汤透亮。那么,婺源茗眉茶是如何加工的呢?婺源茗眉茶以茗眉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初烘、锅炒、复烘等五道工序制作而成,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婺源茗眉茶的制作流程吧。

婺源茗眉茶

1、采摘

采摘“茗眉”的鲜叶,要选择长势旺盛的青壮年“上梅洲”茶树,茶芽长到一芽一叶初展(即叶含苞)晴天雾散进行采摘。要细心掐茶,挑采茶芽头长、肥壮、匀整,茸毛显。采下的原料,摊放在阴凉处,通风透气的竹盘上,防止气温过高,影响“茗眉”品质。

2、杀青

杀青是工序中技术操作的关键。对消灭、红梗、红蒂,保持绿茶特色,提高细嫩香气,维护茶叶滋味,效果很为显著,每锅投叶量6一8两,在150一160℃锅温中翻炒,炒至七、八成熟时,锅温要逐渐降低,做到先高后低。翻炒叶片要均匀,炒中略带抛,散去水分和青气。炒至叶片柔软如棉,筋梗折不断,微显香气时,即起锅付揉。

杀青

3、揉捻

要用精制的竹盘。揉法是用两手拼挤,五指分直,从身向外轻推细揉,然后再用五指川拢,带回坯料,重新向外推揉,往返多次。在细揉过程中,要解散团块1一2次,手法要轻要活,用力轻重均匀,保证芽头完整,茸毫多,揉至芽叶紧细成条,起锋苗,即可付烘。

4、初烘

烘笼要清洁,笼屉要垫上棉纸,防止产生不正常的味道。初烘时,要用佳炭好火,笼温掌握摄氏100一120℃,把茶坯轻轻摊放在笼屉上,做到人不离烘,烘不离人。在烘过程中,对茶坯要用竹筷细心挑翻,避免干燥不匀。烘至手捏感到不沾手,略爽时(水分约去30%)即可起烘。

初烘

5、锅炒

是进一步挥发水分,整形,显白毫,产生香气的过程,锅温要掌握摄氏80一100℃,火温要先高后低。木柴要干,剖细便于掌握火温的高低。在锅中翻炒、手法要轻翻、轻滚,促使茶条逐渐收心,紧结条索,茶香挥吐,干燥达八成时,即要起锅,减少白毫损落,茶条断碎。

6、复烘

工具同初烘。笼屉垫上棉纸,防止茶末掉落火中产生烟味,和茶芽勾着竹盘断碎,要求文火长烘,忌求图快。要经常翻转,促使干嫌均匀,色泽一致,形态美观,提高香气滋昧。烘至手捏茶条可成粉末,水分5一6%时起烘,经摊凉后,贮藏在锡罐内,密封,有利保持品质。

婺源茗眉茶的加工工艺,每一道工序都很重要,关系着成茶品质的高低,以上内容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婺源茗眉茶的制作流程,希望能帮到大家。

茶类篇绿茶种类-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茶产于江西省庐山。这里北临长江,南映鄱阳湖,滨江襟湖,青山巍然,名胜古迹遍布山中,风景非常优美。唐代著名诗人有诗云:“庐山秀美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庐山,刻画得引人入胜。庐山的确是“匡庐奇秀甲天下。”

庐山种茶,历史悠久。远在汉朝,这里已有茶树种植。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当时庐山梵宫寺院多至300余座,僧侣云集。他们攀危崖,冒飞泉,竞采野茶;在白云深处,劈崖填峪,栽种茶树,采制茶叶。东晋时庐山已成为佛教中心之一,据载,当时名僧慧远,在山上居住三十余年,聚集僧徒,讲授佛学,在山中发展种茶。唐朝时庐山茶已很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往庐山峰挖药种茶,并写下了诗篇:“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巾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鹳是交游”。庐山到宋朝已有洪州鹤岭茶,洪州双井茶、白露、鹰爪等名茶。这时虽然未明确地见到云雾茶的出现,但从北宋诗人黄庭坚的诗中,隐约可见宋时已有云雾茶了。诗云:“我家江南摘云腴,硙霏霏雪不如”,说明磨中碾成粉未的茶叶,因多白毫,其白胜于雪。看来宋时已有白毫茶是无疑的。到了明代,庐山云雾茶名称已出现在明《庐山志》中,由此可见,庐山云雾茶至少已有300余年历史了。

本世纪50年代以来,庐山雾茶得到了迅速发展,古老的茶山,日新月异。现有茶园5000余亩,分布在整个庐山的汉阳峰、五老峰、小天池、大天池、含鄱口、花径、天桥、修静庵、中安、捉马岭、海会寺、帅家、化城山、青山、通远、八仙庵、马尾水、高垄、威家、莲花洞、龙门沟、赛阳、碧云庵等地。其中尤以五老峰与汉阳峰之间,因终日云雾不散,茶叶品质最好。

随着历史的前进和发展,庐山云雾茶制作方法,不断改进。鲜叶原料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长度为3厘米左右。加工工艺分为杀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条、搓条、拣剔、提毫、烘干九道工序。

杀青:在铁锅中进行,锅温160—180℃,投入鲜叶量为0.5公斤左右,时间约3—5分钟;杀青叶出锅后即行抖散,防止芽叶黄变。

揉捻:在圆簸箕内用双手回转滚揉,成条后,再行抖散。

炒二青、理条和搓条均在锅中进行,边炒干,边成条,炒至茶叶八成干时,略加拣剔,即将茶叶握入手中,利用掌力将茶和相互摩擦,使芽叶中的茸毛坚起,白毫显露,这个过程,叫作“提毫”。最后将茶叶烘干,待茶叶用手捻能成粉未,含水量达6%时下烘,稍经摊凉,装罐收藏。

品质特征为:外形条索紧结重实,饱满秀丽;色泽碧嫩光滑,芽隐绿;香气芬芳、高长、锐鲜;汤色绿而透明;滋味爽快,浓醇鲜甘;叶底嫩绿微黄,鲜明,柔软舒展。

庐山云雾茶由于于品质优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现除供应国内的庐山,九江、南昌、山东、上海、北京、武汉等省市以及港澳台等地区外,自1971年开始,还运销日本、德国、南朝鲜、美国、英国等国,深受各地的好评。

茶类篇绿茶种类-休宁松萝


休宁松萝

松萝茶历史悠久,在明代已盛名远播。明代许次纾《茶疏》记载:“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明代沈周《书芥茶别论后》中有“新安之松萝”的记载。新安和歙州都为当时的郡名,后世因以新安作为歙州、徽州所辖地的别称。明代徐渭《刻徐文长先生秘集》中,将松萝茶列为当时三十种名茶之一。

关于松萝茶的炒制方法,最早记载见于明代罗禀《茶解》中。一曰:“松萝茶出休宁松萝山,僧大方所创造。其法,将茶摘去筋脉,银铫炒制。今各山悉仿其法,真伪亦难辨别”。这里明确指出了松萝茶产地,但由于其他山场仿制,已真假难分了。二曰:“家孝廉兄有茶圃,……所产茶,实用蒸法如101茶,弗知有炒焙揉挼之法,予理鄣日,始游松萝山,亲见方长老制茶法甚具。”

明代冯时可《茶录》记述:“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是茶,始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造法,其后于徽之松萝结庵,采诸山茶于庵焙制,远迩争市,价倏翔涌。人因称松萝茶,实非松萝所出也。是茶,比天池茶稍粗,而气甚香,味更清,然于虎丘,能称仲,不能伯也”。明代饮茶萝茶已成时尚,其香味比虎丘茶、天池茶好,在市场上竞争力强,价格看涨,同时也出现了不是松萝山所产的假松萝茶。

《歙县志》写道:“旧志载明隆庆间(公元1567—1572年),僧大方住休之松萝山,制法精妙,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曰松萝,……”歙县茶有的虽“本轶松萝上”,因系仿松萝制法,也概名松萝茶。例如当时歙县的紫霞山茶,可称为“最上品”,也称为松萝茶。与松萝山毗邻的歙县北源茶,又称为北源松萝,以享其名也。清代乾隆间《婺源县志》也有类似的记载:“茶,常品为多。其云松萝茶者称佳品。……松萝山在休邑,借名耳。”婺源绿茶久享盛名,也借用松萝茶名,称婺源松萝。《休宁县志》载:“邑之镇山曰松萝,远麓为104源,多种茶,僧得吴人郭第制法,遂名松萝,名噪一时。茶因踊贵,僧贾利还俗,人去名存。士客索名松萝,司牧地以应,徒使市肆伪售”。105源山僧人,仿松萝茶制法,所以105源山的茶叶也叫松萝茶,又称105源松萝。因为茶价好,僧人弃佛事经营茶叶去了,其因“贾利”也。一些士大夫阶层和文人墨客要松萝茶,当地掌管松萝茶的官员,“无以应求”,因此市场上出现假松茶。

关于松萝茶名的来历,清代宋永岳《亦复如是》中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云:制艺名家讳焕龙到松萝山,问茶产于何处,僧引至后山,只见石壁上蟠屈古松,高五、六丈,不见茶树,“僧指示曰,茶在松桠,系鸟衔茶子,堕松桠而生,如桑寄生然,名曰松萝,取茑与女萝施于松上意也。复叩其摘采之法,僧以杖叩松根石罅而呼曰,老友何在,即有二、三巨猿跃至,饲以果,猿次第升木采撷下”。以上故事不可信以为真。松萝茶实因产松萝山而得名。

据当地老年人回忆,1920年以前,松萝山上寺庙完好,僧人众多,主持佛事活动,栽培和采制松萝,香客云集,热闹非凡,每年清明谷雨季节,茶商睐名而来,采购松萝,作药疗疾,其后因社会动乱渐衰。

1938年江苏潜阳巨贾吴筱竹,慕松萝之名,以重金在山上创建“松萝垦殖工学团”,主持松萝生产经营。其后转由吴巧祥集资成立“松萝商社”经营,直到40年代未期。

松萝山位于城北约15公里,与105源山、天宝山、金佛山相望,最高峰海拔882米,茶园多分布在海拔600—700米之间,山势险峻,崖悬壁峭,松萝交映,连绵数里,风景秀丽,“松萝雪齐”为休宁海阳八景之一。山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壤为杂有风化成片状碎石的乌沙土,生态环境适宜茶树生长。

松萝茶的采制技术,早在三、四百年前就达到精湛的程度。明代闻龙《茶笺》记载:“茶初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香味俱减。予所亲试,扇者色翠,不扇色黄。炒起出铛时,置大瓷盘中,仍须急扇,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入焙。盖揉则其津上浮,点时香味易出。”现今屯绿炒制技术,就是在此规范的基础上,而发展完善的。松萝茶目前的采制技术与屯绿炒青相似,但要求比较严格。松萝茶于谷雨前后开园采摘,要求采一芽二、三叶,鲜叶采回后要经过验收,不能夹带鱼叶、老片、梗等,并做到现采现制。

松萝茶古今闻名,与其品质独特是分不开的。明代袁宏道《袁中郎全集》有:“近日徽有送松萝茶者,味在龙井之上,天池之下。”明代谢肇106《五杂106》去:“今茶之上者,松萝也、虎丘也、罗107也、龙井也、阳羡也、天池也”。清代冒襄《108茶汇抄》云:“计可与罗108敌者,唯松萝耳”。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中亦云:“茶以松萝为胜,亦缘松萝山秀异之故。山在休宁之北,高百六十仞,峰峦攒簇,山半石壁且百仞,茶柯皆生土石交错之间,故清而不瘠,清则气香,不瘠则味腴。而制法复精,故胜若他处产也。”又云:“徽茶首推休宁之松萝,谓出诸茶之上,夫松萝妙矣。“清代吴嘉记在《松萝茶歌》中有”松萝山中嫩叶荫,卷绿焙鲜处处同”。赞誉松萝茶品质的诗句。

松萝茶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卷匀壮,色泽绿润,香气高爽,滋味浓厚,带有橄榄香味,汤色绿明,叶底绿嫩。明代熊明遇《罗110茶记》中说,松萝茶区别于其他名茶的显著特点是“三重”:色重、香重、味重,即色绿、香高、味浓。松萝茶分1—3等。

松萝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古医书中多有记载。《本经蓬源》云:“徽州松萝,专于化食。”吴兴钱宋和《慈惠小纶》云:“病后大便不通,用松萝茶三钱,米白糖半钟,先煎滚,入水碗半,用茶叶煎至一碗服之,即通,神效。”《梁氏集验》云:“治顽疮不收口,或触秽不收口,上好松萝茶一撮,先水漱口,将茶叶嚼烂,敷疮上一夜,次日揭下,再用好人参细未拌油胭脂涂在疮上,二、三即愈。”1930年赵公尚编著的《中药大辞典》记载:“松萝茶产地徽州,功用:消积、滞油腻,消火、下气、降痰。”近年来,一些高血压、肾炎等患者试服松萝茶治疗,症状有所减轻。“沁脾芬芳胜绿金,松萝灵秀朵奇珍,三杯能解千日醉,还我龙马好精神。”这是一位老者在服用松萝茶后血压下降,写的一首《茶颂》,以赞美松萝茶疗疾之功效。

茶类篇绿茶种类-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与80颉顽,往郭次甫亟称黄山……”(明.许次纾《茶疏》。又据《徽州府志》记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祐,兴于明之隆庆。”由此可知,黄山产茶历史悠久,黄山茶在明朝中叶就很有名了。

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记述:“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品中第一。又有一种翠雨茶,亦产黄山,托根幽壑,色泽较绿,味较浓,香气比云雾稍减,亦轶出松萝一头。”另有《黄山志》载:“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轻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云雾茶,山僧就石隙微土间养之,微香冷韵,远胜匡庐。”据考证,黄山云雾即为黄山毛峰的前身。

黄山毛峰是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徽州商会资料》)。该茶庄创始人谢静和,歙县漕溪人,以茶为业,不仅经营茶庄,而且精通茶叶采制技术。1875年后,为迎合市场需求,每年清明时节,在黄山汤口、充川等地,登高山名园,采肥姨芽尖,精细炒焙,标名“黄山毛峰”,运销东北、华北一带。到杭战前,高级黄山毛峰年产量已达百担以上。

黄山为我国东部的最高山峰,素以苍劲多姿之奇松,嶙岣维妙之怪石,变幻莫测之云海,色清甘美之温泉闻名于世。明代徐霞客给予黄山很高评价,写道:“五岳归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把黄山推为我国名山之首。黄山风景区境内海拔700—800米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一带为特级黄山毛峰的主产地。风景区外周的汤口、岗村、杨村、芳村也是黄山毛峰的重要产区,历史上曾称之为黄山“四大名家”。现在黄山毛峰的生产已扩展到黄山山脉南北麓的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区、歙县、黟县等地。这里山高谷深,峰恋迭翠,溪涧遍布,森林茂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5—16℃,年平均降水量1800—2000毫米。土壤属山地黄壤,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水性好,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磷钾肥,呈酸性(PH4.5—5.5),适宜茶树生长。优越的生态环境,为黄山毛峰自然品质风格的形成创造了极其良好的条件。

黄山毛峰采摘细嫩,特级黄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1—3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分别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一、二叶:一芽二、三叶初展。特级毛峰开采于清明前后,1—3级黄山毛峰在谷雨前后采制。鲜叶进厂后先进行拣剔,剔除冻伤和叶和病虫为害叶,拣出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叶、梗和茶果,以保证芽叶质量匀净。然后将不同嫩度的鲜叶分开摊放,散失部分水分。为了保质保鲜,要求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当夜制。

黄山毛峰的制造分杀青、揉捻,烘焙三道序。

杀青:用直径50厘米左右的桶锅,锅温要先高后低,即150—130℃左右。每锅投叶量,特级200—250克,一级以下可增加到500—700克。鲜叶下锅后,闻有炒芝麻声即为温度适中。单手翻炒,手势要轻,翻炒要快(每分钟50—60次),扬得要高(叶子离开灶面20厘米左右),撒得要开,捞得要净。杀青程度要求适当偏老,即芽叶质地柔软,表面失去光泽,青气消失,茶香显露即可。

揉捻:特级和一级原料,在杀青达到适度时,继续在锅内抓带几下,起到轻揉和理条的作用。二、三级原料杀青起锅后,及时散失热气,轻揉1—2分钟,使之稍卷曲成条即可。揉捻时速度宜慢,压力宜轻,边揉边抖,以保持芽叶完整,白毫显露,压力宜轻,边揉边抖,以保持芽叶完整,白毫显露,色泽绿润。

烘焙:分初烘和足烘。初烘时每只杀青锅配四只烘笼,火温先高后低,第一只烘笼明炭火,烘顶温度90℃以上,以后三只温度依次下降到80℃、70℃、60℃左右。边烘边翻,顺序移动烘顶。初烘结束时,茶叶含水率约为15%左右。初烘过程翻叶要勤,摊叶要匀,操作要轻,火温要稳。初烘结束后,茶叶放在簸箕中摊凉30分钟,以促进叶内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待初烘叶有8—10烘时,并为一烘,进行足烘。足烘温度60℃左右,文火慢烘,至足干,拣剔去杂后,再复火一次,促进茶香透发,趁热装入铁筒,封口贮存。

黄山毛峰分特级及1—3级。特级黄山毛峰又分上、中、下三等,1—3级各分两个等。

特级黄山毛峰堪称我国毛峰之极品,其形似雀舌,匀齐壮实,峰显毫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其中“金黄片”和“象牙色”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

黄山不仅盛产名茶,而且多有名泉。“黄山旧名黟山,东峰下有朱砂汤泉可点茗,泉色微红,此自然之丹液也”(《图经》)。名山、名茶、名泉,相得益彰。用黄山泉水冲泡黄山茶,茶汤经过一夜,第二天茶碗也不会留下茶痕。

婺源茗眉是什么茶


婺源茗眉外型银毫公布,茶汤颜色清亮、香气鲜浓长久,叶底匀亮成枝,味道鲜爽、醉和、甘永,翠嫩茶芽在水里细细地伸展,黄绿色鲜艳,惟妙惟肖,开水冲调品饮之,花香沁人肺腑,回味无穷清冽,长时弥沦齿烦中间,回味不绝,意犹未尽;能使人神清气爽,精神实质涣然,是非常好的名茶。下面一起来了解看看。

婺源茗眉是红茶,出产地以武口为管理中心,后逐渐扩张到婺源县重中之重产茶工社(万贯洲、章界山、溪头、段萃、江湾、大贩、古坦、沱川等)。

婺源茗眉茶在优异的大自然标准下,更关键的是在采制加工工艺上别具匠心,导致荼叶质量外型内质兼优。绝大多数花卉园都遍布在山明水秀、傍溪靠涧的谷地里或山上上,这儿日照市稀缺,夏无炎热,冬无寒冷,年平均气温在摄氏度18一18℃,年降雨量1600一2500毫米中间,相对湿度大,云山雾海,一年四季雾绵绵不绝;土壤层浓厚、茂密,适合于油茶树生长发育。

婺源茗眉茶叶种类关键有特珍,珍眉,凤眉,雨茶,贡熙、秀眉和茶片等。

婺源茗眉茶叶历史

1958年,婺源茶技工作人员依据眉茶的特性,採摘无性良种上梅州油茶树鲜叶,改革创新技术性,造就了这种新品,称之为“婺源茗眉”。参加全国绿茶品质鉴定并获得冠军。1959年9月,婺源茗眉在全国性农展会展览,1981年,婺源茗眉评为全国性茗茶,并收益全国性大中专院校教材内容《制茶学》,1984年加载《中国名茶科学研究选集》,1991年入录》中国名茶志》。1998年由大鄣山集团公司评选的茗眉喜获昆明世博会特等奖。

婺源茗眉保健作用

1、抗衰老

婺源茗眉中含有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老化。因为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如果过氧化物,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会使细胞受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多余的自由基,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婺源茗眉中的儿茶素能明显提升SOD的特异性,清除自由基。

2、抗菌

研究表明,婺源茶眉毛中的儿茶素对某些导致人类疾病的细菌有抑制作用,同时不损害肠道有益菌的繁殖。因此,婺源茶眉毛具有调节肠道的功能。

3、降血脂

科学家进行的动物实验表明,茶叶中的儿茶素可以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同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人体的实验表明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动脉硬化发生率的功效。婺源明目含有黄酮醇,具有抗氧化作用,还能防止血凝块和血小板凝聚,减少心血管疾病。

4、瘦身减脂

婺源明目含有茶碱和咖啡因。它能通过多种作用激活蛋白激酶和甘油三酯脂肪酶,减少脂肪细胞的积累,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5、防龋齿、清口臭

婺源茗眉带氟,至少儿茶素能抑制蛀牙菌的产生,减少菌斑和牙周炎的产生。茶含有的单宁酸,具备抑菌作用,能阻拦食材渣屑繁育病菌,故能够合理避免口腔异味。

6、利尿解乏

婺源茗眉有利于排钠缓解疲劳,荼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性肾脏功能,促进尿里快速排出来体内,提升肾脏功能的滤出率,降低有害物在肾脏功能中逗留時间。咖啡因还能消除尿液中过量的乳酸,有助于尽快消除疲劳。

7、醒脑提神

荼叶中的咖啡碱能促进身体神经中枢激动,提高大脑皮质的激动全过程,具有醒神益思、净心的实际效果。对于缓解偏头痛也有一定的功效。

以上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婺源茗眉是绿茶,不仅质量好,而且质量丰富,健康功能也很好,是一种健康的茶叶。

茶类篇绿茶种类-径山茶


径山茶

径山茶又名径山香茗,为浙江省传统历史名茶之一。

径山产茶品质优异。“茂钱唐者,以径山稀,今天目远胜径山……,洞霄次径山”(田艺蘅《煮泉小品》)。“钦师尝手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他产,今径山茶是也”。“产茶之地,有径山四壁坞及进里山坞,出者多佳品,凌霄峰者尤不可多得。大约出自径山四壁坞者色淡而味长,出自里山坞者色而味薄”(《继余杭县志》)。说明径山产茶历史悠久,始于唐朝开寺僧法钦,产于径山四壁坞者品质较好,尤以凌霄峰之产品最佳。

径山位于浙江省余杭、临安交界处,有东西两径,东径通余杭、临安交界处,有东西两径,东径通余杭,西径连临安的天目山,故又有“双径”之称。径山有凌霄、堆珠、鹏博、晏坐、御爱五大峰,茶树多分布在峰谷的山坡中。这里群峰环抱,云罩雾浓,森荫蔽日,日照短,昼夜温差大,常年日照时数不到1800小时,年降雨量1600—1800毫米,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2—4%,土层深厚,表土层24—40厘米,芽叶有效成分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为4760mg%,其中茶氨酸含量达1751mg%,高于一级杭炒青茶含量一倍左右,为径山茶品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径山茶采制技术考究,嫩采早摘是径山采摘的特点。径山茶以谷雨前采制品质为佳。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通常一公斤“特一”径山茶需采6.2万个左右的芽叶。

径山茶属烘青型绿茶。手工炒制,小锅杀青,扇风散热是径山茶的加工特点。具体工艺分;鲜叶摊放、小锅杀青、扇风摊凉、轻揉解决、初烘摊凉、文火烘干等几道工序。

径山泉水颇多,有龙井泉、金鸡泉等,以龙井泉水泡茶最好。清代魏源《自天目径山寺》云:“左泉右泉照石影,出谷入谷聆泉声。远石绿青近山碧,大泉钟馨小泉琴。”宋代著名茶叶大师襄游径山时“见泉甘白可爱,汲之煮茶”。据《临安县志》载,清代张京元品饮径茶后赞道:“泉清茗香,洒然忘疲。”

径山在唐、宋时为江南的旅游胜地,又是江南禅林之冠,日本佛教高僧曾来径山研究佛教,他们回国时将径山的茶籽、饮茶器皿和径山寺内一种“茶宴”礼仪传到日本。今天日本生产的本山茶(安培茶),就是当时圣一禅师从中国带去的茶籽繁殖的。现在日本的“”也是由径山寺“茶宴”的一套礼仪逐渐发展而成的。可见,径山的名山、香茗、名泉、古刹在历史上是相当著名的。正如唐代诗人皇甫冉《送陆鸿渐山人天目采茶诗》中所说:“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幽期山寺远,野饮石泉清。寂寞燃灯夜,想思一馨声”。

径山茶条索纤细苗秀,芽峰显露,色泽绿翠,香气清幽,滋味鲜醇,汤色嫩绿莹亮,叶底嫩匀明亮,经饮耐泡。清代金虞在《径山采茶歌》中赞道:“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不如又径加清绝,天然味色留烟霞”。

径山茶自1978年恢复生产以来,在省、市名茶评比会中连续三年蝉联冠军,荣获最佳名茶、全国名茶称号,并获得特别奖。

目前,径山茶已初具规模,建立了名茶基地,年产量达1000公斤左右。产品销往北京、南京、上海等各大中城市,还远销日本,受到消费者高度赞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