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加工40年,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

发布时间 : 2019-11-16
茶叶用不用洗一下 茶叶要不要洗一下 姜茶叶水能一起喝吗

茶叶用不用洗一下。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不断应用到茶叶加工中,我国茶叶加工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本世纪初已有显著提升,一批可实现自动化、省力化作业的茶叶加工新装备研制成功,制茶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茶叶新产品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一、茶叶加工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进展

1.摊放和萎凋新技术

(1)摊放新技术

绿茶的基本加工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干燥,20世纪80年代,摊放未作为必需工序。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摊放有利于减轻茶汤苦涩味、增强茶汤的鲜爽味等,因此现已将摊放作为茶叶初制的必需工序,广泛应用于各类绿茶和黄茶的生产,且鲜叶摊放至含水率68%~70%时可获得较佳的成茶品质。为解决传统室内摊放劳动强度大、占用生产场地大、环境因子难以控制等问题,成功研制了鲜叶摊凉贮叶槽、自动化摊放贮青机、空气处理机组摊青室等新装置并投入生产。

(2)萎凋新技术

萎凋是红茶、乌龙茶和白茶的第一道工序,不同茶类萎凋的程度不同,白茶最重,红茶次之,乌龙茶相对最轻。传统萎凋方式包括日光萎凋、室内自然萎凋、萎凋槽萎凋等,都存在劳动强度大、可控性差等缺陷,为此遮阳萎凋、人工光照萎凋、设施复式萎凋、人工调温调湿萎凋、链板式萎凋等一批新装置相继问世,控光萎凋克服了日光萎凋光质和光强不可控的弊端,人工调温调湿萎凋解决了自然萎凋对环境参数的不可控性,链板式萎凋通过温湿度调控、自动化翻拌基本实现了萎凋作业的自动化与连续化。

此外,新型萎凋技术如人工控光萎凋技术、冷冻萎凋技术等得到了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紫外光、红外光萎凋处理样品品质优于日光晒青;冰冻萎凋叶细胞损伤率显著增加,发酵时间明显缩短,且叶片茶黄素、茶红素含量大量增加。

红茶生产线自动化萎凋工序

2.杀青新技术

杀青是绿茶、乌龙茶、黄茶和黑茶加工的关键工序。传统杀青设备有锅式杀青、滚筒杀青等,热源为柴、煤、气、电等,由于传统杀青设备存在杀青不匀、热效率低、温度波动大、热稳定性差等问题,为此开发了蒸汽、汽热、电磁加热等新型热源的杀青设备,显著提高了设备热效率,升温迅速且参数可控性提高。

(1)电磁内热杀青

电磁内热杀青主要采用磁场感应涡流原理,使导磁物自行发热,使热能尽可能消耗于滚筒,热能利用率可达50%~60%,温度浮动范围可控制在±3℃之内;为满足“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杀青原理,首创三段杀青温度调控。目前该技术已实现产业化应用。

(2)远红外-微波组合杀青

为克服微波、蒸汽等杀青技术所制成茶香气不高的缺点,远红外技术得到应用。远红外线以射线形式进入叶肉组织,使叶子内外均匀受热,杀青高效节能、连续性好,产品香气高,且不会出现高温爆点和焦边,茶叶内含物质最大限度地保留。目前该技术尚处于实验室中试阶段。

(3)蒸汽-热风组合杀青

该技术融合了蒸汽杀青穿透力强、耗时短等特点以及热风杀青产品香高味醇的优势,所制成茶色泽翠绿鲜活、香气高爽、滋味醇厚;此外,雨水叶可通过提高热风温度控制杀青叶含水量达到适宜水平,保证杀青叶柔软、嫩绿、色泽鲜活、无焦芽或青草气。

3.做形(揉捻)新技术

(1)揉捻新技术

传统揉捻机需手动上叶和手动加压,无法连续化。PLC控制的自动化茶叶揉捻机组的研制成功,实现了多台揉捻机的协作联动、自动上料、自动称量和自动分配,真正达到了揉捻工序的连续化、自动化作业。WwW.CY316.CoM

(2)做形新技术

做形机械化是特色名优茶(如扁形茶、针形茶等)外形塑造的关键进展。1998年,安徽宣城第一台多功能机研制成功,集杀青、理条、做形、初烘于一体,替代了传统的手工做形;2002年发明了专用单锅式扁形茶炒制机,所制成茶外观色泽明显更好;2006年以来,研制出多锅式、连续化自动式等更先进的设备。南京雨花茶、黄山毛峰等针芽形茶理条机和精揉机也逐步实现了连续化作业,倾斜理条角度、滚动导轨技术、高速气缸驱动等新技术的应用,使连续化理条技术进一步完善。颗粒形乌龙茶做形设备也由单机包揉设备——速包机和平板包揉机,发展成由压揉机和输送带组成的连续化造型生产线。

4.发酵(渥堆)新技术

(1)发酵新技术

传统的室内自然发酵方式无法调控环境温湿度等参数,所制成茶品质不稳定,且需手动翻叶,劳动强度大。为此,研制成功的新型发酵设备如滚筒连续发酵机和发酵塔实现了发酵叶自动翻拌,减轻了劳动强度;增氧控湿发酵机等实现了对发酵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通气状况等参数的调控,并实现了连续化加工,已在大中型茶叶生产企业得到应用。此外,电子鼻技术、氧化还原电位技术、电荷耦合(CCD)色泽检测技术等新技术亦应用于红茶发酵适度的快速判断。

(2)渥堆新技术

传统的室内自然渥堆技术环境参数不可控,且采用人工翻拌,劳动强度大,为此研制出了一系列新型渥堆技术。普洱茶渥堆翻堆机基本实现了翻堆工序中的翻堆、铲料、输送、解块等功能,达到渥堆作业对翻堆操作及时高效机械化的要求;渥堆过程的工序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可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pH值等相关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存储及自动控制,增加了各个批次普洱茶发酵品质的稳定性。

5.做青新技术

做青是乌龙茶品质形成的最关键工序,由摇青和摊凉交替组合进行。空调做青是目前在生产上应用最广、反响最好的做青工艺,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温湿光调控技术,使乌龙茶加工摆脱了天气制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武夷岩茶做青智能调控系统,集振动摇青、做青环境调控为一体的振动做青设备等一批新装备也已研制成功。

6.干燥新技术

干燥是各茶类的最后一道工序,除了去除水分达到足干便于贮藏以外,还对茶叶色香味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微波技术、远红外技术、低温真空技术等已逐步在茶叶干燥提香中广泛应用。微波干燥具有成茶色泽翠绿、均匀,远红外干燥可有效提升绿茶香气,色泽、口感等品质也有改善,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并适合连续化加工;低温真空干燥技术干燥效率和香气风味均有明显改善。此外,电磁干燥、红外耦合干燥等新能源组合式干燥技术研究亦开始起步。

Cy316.com延伸阅读

中国茶叶加工40年,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三)


三、现阶段茶叶加工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叶加工技术得到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快速发展,逐步实现了清洁化和机械化加工,逐步向连续化和自动化作业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基础底子薄、规模化程度低等条件制约,茶叶加工仍面临劳动力紧缺、作业能耗高、生产成本持续增加、特色新产品开发相对滞后、质量安全水平不稳定等诸多问题。

此外,我国的茶叶加工仍与其他产茶国特别是日本和印度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日本的蒸青绿茶生产线自动化和清洁化水平高,每天可加工5t鲜叶,且仅需2人操作。我国的茶叶加工生产线整体性较差,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低,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制茶工序关键参数的挖掘、采集和分析能力不足,且加工技术的智能化、定向化调控尚较欠缺,在自动化和清洁化方面仍与印度、肯尼亚等红茶生产国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同领域研究进展不一,一些新技术和新产品虽已开发成功,但还处于小试验阶段,离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

四、未来茶叶加工的研究方向

纵观近年来茶叶加工的发展和茶叶消费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茶叶加工研究发展的方向为传统茶类品质、加工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高附加值、多用途的茶叶新产品的开发,研究重点应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茶叶产品趋向优质化、多样化、方便化,依靠技术创新,促进茶产品多样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利用工艺创新生产色、香、味、形等方面有特色的新产品,如花香茶、果味茶、奶香茶,以及各种功能茶等。

第二,加工主体根据自身特色呈现不同发展模式,其中大众茶产品加工将由小作坊式、小厂房式向规模化、机械化、品控化方向发展,更加注重以产量和品质稳定取胜。小众茶产品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定向化生产茶产品。

第三,茶叶生产趋向标准化、省力化、低碳化,逐渐向定向化、信息化和自动化作业展,生产过程可实现现场数据实时检测的远程/终端专家决策,并形成信息化、智能化生产管理,实现车间无人化作业。

第四,学科融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作将更为紧密,通过跨学科、多层次等紧密合作,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等领域开展联合创新,逐步提出典型风味品质的定向调控技术,逐步实现茶产品的电子设备智能化评价。

制茶过程知多少?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凡制作成茶叶的茶,都是在最嫩的时候,在生命最美好的时光里,无端的被采茶人掐折,默默承受着晾、晒、炒、揉、捻、烘、焙、烤、酵、挤、压、烫、泡等等步骤,在成就了杯中一口香茗。

茶叶离开茶树,到达我们的手里,到底经历了多少呢?

制茶的过程可分为很多个步骤,大体是:采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初制茶)→精制→加工→包装→(成品),当然了,每一种茶的制作工序可能有所差别,但是我们今天单来讲讲这些工序,讲讲它们在将茶叶转化为茶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吧!

1、采青

茶叶都是采取茶树上新长的嫩叶,老叶就用不了了,有采一芽一叶的,也有采一芽两叶的,采摘下来的这个部分叫做茶青,将这些细嫩的部分采摘下来的这个过程,人们将其称之为采青。

如果是采取的嫩芽做原料,比如绿茶,茶性就会比较的细致,而如果以茶的叶片作为原料,茶性就比较粗犷,比如黑茶。

2、凋萎

茶青被采摘下来后,首先通过自然放置蒸发掉一部分水分,这个过程就叫做凋萎。凋萎的过程中,谁水分的蒸发必须透过叶脉有序的藏叶片边缘或者气孔蒸发出去,这样才有利于茶叶产生发酵作用。

在凋萎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两种品质缺陷,一是失水,叶片被晒干或者晒死,造成味薄。二是积水,凋萎的过程中要搅拌茶叶,使水分均匀的蒸发,也有利于叶片相互摩擦,促进氧化,如果没有搅拌的话,茶叶会有苦涩味。

3、发酵

发酵的过程中,茶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作用,茶叶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个变化一是体现在茶香上,未发酵的茶喝起来是类似菜香,轻发酵的是花香,而重发酵的就会转化成果香,尽情发酵后就会变成糖香;其次是颜色的变化,未发酵的茶是绿色的,轻发酵后变成金黄色,重发酵以后就会变成橘黄,再就会变成朱红;最后是味道上的变化,发酵越轻,茶会越接近植物本身的味道。

4、杀青

用高温杀死叶片的细胞,停止发酵,就叫做杀青。杀青要先炒青,就是下锅炒茶叶,或者是用滚筒,然后是蒸青,用蒸汽把茶叶蒸熟,蒸的颜色比较翠绿,而且能保留茶叶本身的细胞纤维。

5、揉捻

揉捻顾名思义,就是像揉面团一样揉捻茶叶,揉捻有利于破坏茶叶的叶细胞,以便于冲泡时茶汁更好的浸出,其次揉捻有利于茶叶的成形,可以塑造不同的特性。

揉捻同样分为轻揉捻、中揉捻和重揉捻,揉捻的次数越多,茶性就会变得越低沉。

6、干燥

茶叶揉捻完后,需要将水分蒸发掉,这个过程就是干燥。干燥分为火炉上烘干、手摇式干燥机干燥、自走式干燥机干燥等等。

7、初制茶

经历这些步骤以后,初制茶就制好了,干燥过的茶可以直接拿来冲泡饮用,只是说这时的茶外形还不太好看,品质也不稳定。

8、精制

初制茶制作完成以后,还要进一步精制,经过筛分、剪切、拔梗、覆火、风选,制作成粗细均匀、干燥、完整的茶叶。

经历这些步骤以后茶叶基本就已经制作完成了,再加上进一步的包装,运送到店铺,售卖到顾客手里,然后被沸水冲泡成一杯滋味或鲜美或醇厚的茶。

中国茶叶加工的过去40年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不断应用到茶叶加工中,我国茶叶加工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本世纪初已有显著提升,一批可实现自动化、省力化作业的茶叶加工新装备研制成功,制茶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茶叶新产品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一、茶叶加工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进展

1、摊放和萎凋新技术

(1)摊放新技术

绿茶的基本加工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干燥,20世纪80年代,摊放未作为必需工序。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摊放有利于减轻茶汤苦涩味、增强茶汤的鲜爽味等,因此现已将摊放作为茶叶初制的必需工序,广泛应用于各类绿茶和黄茶的生产,且鲜叶摊放至含水率68%~70%时可获得较佳的成茶品质。为解决传统室内摊放劳动强度大、占用生产场地大、环境因子难以控制等问题,成功研制了鲜叶摊凉贮叶槽、自动化摊放贮青机、空气处理机组摊青室等新装置并投入生产。

(2)萎凋新技术

萎凋是红茶、乌龙茶和白茶的第一道工序,不同茶类萎凋的程度不同,白茶最重,红茶次之,乌龙茶相对最轻。传统萎凋方式包括日光萎凋、室内自然萎凋、萎凋槽萎凋等,都存在劳动强度大、可控性差等缺陷,为此遮阳萎凋、人工光照萎凋、设施复式萎凋、人工调温调湿萎凋、链板式萎凋等一批新装置相继问世,控光萎凋克服了日光萎凋光质和光强不可控的弊端,人工调温调湿萎凋解决了自然萎凋对环境参数的不可控性,链板式萎凋通过温湿度调控、自动化翻拌基本实现了萎凋作业的自动化与连续化。

此外,新型萎凋技术如人工控光萎凋技术、冷冻萎凋技术等得到了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紫外光、红外光萎凋处理样品品质优于日光晒青;冰冻萎凋叶细胞损伤率显著增加,发酵时间明显缩短,且叶片茶黄素、茶红素含量大量增加。

红茶生产线自动化萎凋工序

2、杀青新技术

杀青是绿茶、乌龙茶、黄茶和黑茶加工的关键工序。传统杀青设备有锅式杀青、滚筒杀青等,热源为柴、煤、气、电等,由于传统杀青设备存在杀青不匀、热效率低、温度波动大、热稳定性差等问题,为此开发了蒸汽、汽热、电磁加热等新型热源的杀青设备,显著提高了设备热效率,升温迅速且参数可控性提高。

(1)电磁内热杀青

电磁内热杀青主要采用磁场感应涡流原理,使导磁物自行发热,使热能尽可能消耗于滚筒,热能利用率可达50%~60%,温度浮动范围可控制在±3℃之内;为满足“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杀青原理,首创三段杀青温度调控。目前该技术已实现产业化应用。

(2)远红外-微波组合杀青

为克服微波、蒸汽等杀青技术所制成茶香气不高的缺点,远红外技术得到应用。远红外线以射线形式进入叶肉组织,使叶子内外均匀受热,杀青高效节能、连续性好,产品香气高,且不会出现高温爆点和焦边,茶叶内含物质最大限度地保留。目前该技术尚处于实验室中试阶段。

(3)蒸汽-热风组合杀青

该技术融合了蒸汽杀青穿透力强、耗时短等特点以及热风杀青产品香高味醇的优势,所制成茶色泽翠绿鲜活、香气高爽、滋味醇厚;此外,雨水叶可通过提高热风温度控制杀青叶含水量达到适宜水平,保证杀青叶柔软、嫩绿、色泽鲜活、无焦芽或青草气。

3、做形(揉捻)新技术

(1)揉捻新技术

传统揉捻机需手动上叶和手动加压,无法连续化。PLC控制的自动化茶叶揉捻机组的研制成功,实现了多台揉捻机的协作联动、自动上料、自动称量和自动分配,真正达到了揉捻工序的连续化、自动化作业。

(2)做形新技术

做形机械化是特色名优茶(如扁形茶、针形茶等)外形塑造的关键进展。1998年,安徽宣城第一台多功能机研制成功,集杀青、理条、做形、初烘于一体,替代了传统的手工做形;2002年发明了专用单锅式扁形茶炒制机,所制成茶外观色泽明显更好;2006年以来,研制出多锅式、连续化自动式等更先进的设备。南京雨花茶、黄山毛峰等针芽形茶理条机和精揉机也逐步实现了连续化作业,倾斜理条角度、滚动导轨技术、高速气缸驱动等新技术的应用,使连续化理条技术进一步完善。颗粒形乌龙茶做形设备也由单机包揉设备——速包机和平板包揉机,发展成由压揉机和输送带组成的连续化造型生产线。

4、发酵(渥堆)新技术

(1)发酵新技术

传统的室内自然发酵方式无法调控环境温湿度等参数,所制成茶品质不稳定,且需手动翻叶,劳动强度大。为此,研制成功的新型发酵设备如滚筒连续发酵机和发酵塔实现了发酵叶自动翻拌,减轻了劳动强度;增氧控湿发酵机等实现了对发酵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通气状况等参数的调控,并实现了连续化加工,已在大中型茶叶生产企业得到应用。此外,电子鼻技术、氧化还原电位技术、电荷耦合(CCD)色泽检测技术等新技术亦应用于红茶发酵适度的快速判断。

(2)渥堆新技术

传统的室内自然渥堆技术环境参数不可控,且采用人工翻拌,劳动强度大,为此研制出了一系列新型渥堆技术。普洱茶渥堆翻堆机基本实现了翻堆工序中的翻堆、铲料、输送、解块等功能,达到渥堆作业对翻堆操作及时高效机械化的要求;渥堆过程的工序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可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pH值等相关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存储及自动控制,增加了各个批次普洱茶发酵品质的稳定性。

5、做青新技术

做青是乌龙茶品质形成的最关键工序,由摇青和摊凉交替组合进行。空调做青是目前在生产上应用最广、反响最好的做青工艺,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温湿光调控技术,使乌龙茶加工摆脱了天气制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武夷岩茶做青智能调控系统,集振动摇青、做青环境调控为一体的振动做青设备等一批新装备也已研制成功。

6、干燥新技术

干燥是各茶类的最后一道工序,除了去除水分达到足干便于贮藏以外,还对茶叶色香味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微波技术、远红外技术、低温真空技术等已逐步在茶叶干燥提香中广泛应用。微波干燥具有成茶色泽翠绿、均匀,远红外干燥可有效提升绿茶香气,色泽、口感等品质也有改善,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并适合连续化加工;低温真空干燥技术干燥效率和香气风味均有明显改善。此外,电磁干燥、红外耦合干燥等新能源组合式干燥技术研究亦开始起步。

二、六大茶类新产品和加工新装备研究进展

1、绿茶新产品和加工新装备

近年来,以茶叶消费市场和产业需求为导向,在绿茶摊放工序中融入摇青工艺,制得花香型绿茶。电磁内热杀青、微波-远红外杀青等节能型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整形机、精揉机、长板式龙井茶炒制机等一系列名优绿茶加工机械得到快速发展和推广。绿茶生产线作业日趋广泛,针芽形、扁形名优绿茶及大宗炒青绿茶均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清洁化、连续化加工,部分工序可全自动控制,目前该系列生产线已在浙江、江苏、四川、湖北等地广泛推广应用。

2、红茶新产品和加工新装备

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备等不断应用到红茶加工中,金观音、金萱、黄观音等乌龙茶品种,以及晒青、做青等加工工艺被用于制作花香型、高香型红茶;精揉机、曲毫机、扁形茶炒制机等设备被用于加工扁形红茶、卷曲形红茶等;光补偿连续萎凋机、低氧冷揉捻设备、可视化连续发酵机等一批可控化程度极高的新设备用来组建现代红茶生产线。条形、针形红茶自动清洁化生产线等已在生产上大量应用。

3、乌龙茶新产品和加工新装备

开发出可自动控制的水筛摇青机、振动摇青机、智能化做青机等,单机的生产力和产品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茶叶色选拣梗机等设备也应用到乌龙茶生产中。乌龙茶初制自动化生产设备,采用冷热风吹干、红外晒青,并与热风微波杀青装置、自动成型装置及自动烘干装置结合使用,实现乌龙茶生产的全程自动化、连续化生产。

4、黑茶新产品和加工新装备

传统的黑茶加工劳动强度大、工艺可控性差、生产周期长,成茶风味品质极不稳定。温湿度自动监测预警系统、普洱茶发酵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等新设施被用于黑茶加工,但这些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适用于机械化、清洁化、规模化大生产的渥堆智能控制系统尚待开发。

5、白茶新产品和加工新装备

由于传统白茶条形松散,在包装、储藏、运输等方面有诸多不便,现已开发出白茶饼、白茶砖等新产品。为改进白茶萎凋工艺和减轻气候条件的影响,研制出温湿度可控的白茶萎凋室、变频连续化萎凋机等新设备,为实现白茶工厂化加工、品质的稳定性和可控性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6、黄茶新产品和加工新装备

为获得具有特殊风味的新型黄茶产品,尖波黄、川茶系列等一批叶绿素含量低、酚氨比值低的品种被筛选出来加工黄茶。蒸汽杀青因受热连续、杀青时间短且环境相对密闭,可满足黄茶加工“多闷少抛”的技术要求,促进叶绿素湿热降解,而得到广泛应用。鹿苑茶、蒙顶黄芽等黄茶企业相继提出了机械化加工技术。

三、现阶段茶叶加工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叶加工技术得到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快速发展,逐步实现了清洁化和机械化加工,逐步向连续化和自动化作业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基础底子薄、规模化程度低等条件制约,茶叶加工仍面临劳动力紧缺、作业能耗高、生产成本持续增加、特色新产品开发相对滞后、质量安全水平不稳定等诸多问题。

此外,我国的茶叶加工仍与其他产茶国特别是日本和印度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日本的蒸青绿茶生产线自动化和清洁化水平高,每天可加工5t鲜叶,且仅需2人操作。我国的茶叶加工生产线整体性较差,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低,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制茶工序关键参数的挖掘、采集和分析能力不足,且加工技术的智能化、定向化调控尚较欠缺,在自动化和清洁化方面仍与印度、肯尼亚等红茶生产国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同领域研究进展不一,一些新技术和新产品虽已开发成功,但还处于小试验阶段,离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

四、未来茶叶加工的研究方向

纵观近年来茶叶加工的发展和茶叶消费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茶叶加工研究发展的方向为传统茶类品质、加工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高附加值、多用途的茶叶新产品的开发,研究重点应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茶叶产品趋向优质化、多样化、方便化,依靠技术创新,促进茶产品多样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利用工艺创新生产色、香、味、形等方面有特色的新产品,如花香茶、果味茶、奶香茶,以及各种功能茶等。

第二,加工主体根据自身特色呈现不同发展模式,其中大众茶产品加工将由小作坊式、小厂房式向规模化、机械化、品控化方向发展,更加注重以产量和品质稳定取胜。小众茶产品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定向化生产茶产品。

第三,茶叶生产趋向标准化、省力化、低碳化,逐渐向定向化、信息化和自动化作业展,生产过程可实现现场数据实时检测的远程/终端专家决策,并形成信息化、智能化生产管理,实现车间无人化作业。

第四,学科融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作将更为紧密,通过跨学科、多层次等紧密合作,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等领域开展联合创新,逐步提出典型风味品质的定向调控技术,逐步实现茶产品的电子设备智能化评价。

一起来认识红茶


红茶开始创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 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的成分。香气物质从鲜叶中的50多种,增至300多种,一部分咖啡碱。儿茶素和茶黄素络合成滋味鲜美的络合物,从而形成了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品质特征。

小种红茶:开创了中国红茶的纪元。起源16世纪。最早为武夷山一带发明的小种红茶。 1610年荷兰商人第一次运销欧洲的红茶就是福建省崇安县星村生产的小种红茶(今称之为“正山小种”)。至18世纪中叶,又从小种红茶演变为工夫红茶。从19世纪80年代起,我国红茶特别是工夫红茶,在国际市场上曾占统治地位。小种红茶是福建省的特产,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正山小种产于崇安县星村乡桐木关一带,也称“桐木关小种”或“星村”小种。政和、但洋、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所产的仿照正山品质的小种红茶,统称“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在小种红茶中,唯正山小种百年不衰,主要是因其产自武夷高山地区,崇安县星村和桐木关一带,地处武夷山脉之北段,海拔1000~1500米,冬暖夏凉,年均气温18C,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春夏之间终日云雾燎绕,茶园土质肥沃,茶树生长繁茂,叶质肥厚,持嫩性好,成茶品质特别优异。

工夫红茶:是我国特有的红茶品种,也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当前我国十九个省产茶(包括试种地区新疆、西藏),其中有十二个省先后生产工夫红茶。我国工夫红茶品类多、产地广。按地区命名的有滇红工夫、祁门工夫、浮梁工夫、宁红工夫、湘江工夫、闽红工夫(含但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越红工夫、台湾工夫、江苏工夫及粤红工夫等。按品种又分为大叶工夫和小叶工夫。大叶工夫茶是以乔木或半乔木茶树鲜叶制成﹔小叶工夫茶是以灌木型小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制成的工夫茶。

红碎茶:我国红碎茶生产较晚,始于本世纪的50年代后期。近年来产量不断增加,质量也不断提高。红碎茶的制法分为传统制法和非传统制法两类。

传统红碎茶:以传统揉捻机自然产生的红碎茶滋味浓,但产量较低。非传统制法的红碎茶:分为转子红碎茶(国外称洛托凡(Ro tO va ne)红碎茶);C.T.C红茶和L.T.P(劳瑞制茶机)红碎茶。如以C.T.C揉切机生产红碎茶,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揉切方法。萎雕叶通过两个不锈钢滚轴间隙的时间不到一秒钟就达到了破坏细胞的目的,同时使叶子全部轧碎衣颗粒状。发酵均匀而迅速,所以必须及时进行烘干,才能达到汤味浓强鲜的品质特征。以不同机械设备制成的红碎茶,尽管在其品质上差异悬殊,但其总的品质特征,共分为四个花色。

(1)、叶茶:传统红碎茶的一种花色,条索紧结匀齐,色泽乌润,内质香气芬芳,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叶底红亮多嫩茎。

(2)、碎茶:外形颗粒重实匀齐,色泽乌润或泛棕,内质香气馥郁,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鲜爽,叶底红匀。

(3)、片茶:外形全部为木耳形的屑片或皱折角片,色泽乌褐,内质香气尚纯,汤色尚红,滋味尚浓略涩,叶底红匀;

(4)、未茶:外形全部为砂粒状未,色泽乌黑或灰褐,内质汤色深暗,香低味粗涩,叶底暗红。红碎茶产区主要是云南、广东、海南、广红茶为中国第二大茶类,出口量占中国茶叶总产量的50%左右,客户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销量最多的是埃及、苏丹。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巴基斯坦、英国及爱尔兰、加拿大、智从德国、荷兰及东欧各国。

中国茶树栽培40年:40年来茶树栽培技术进步(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叶生产取得了持续增长,茶园面积和总产量均列世界第一位,虽然单位面积产量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也有了极大提高;2017年茶叶产量水平是1978年的4.3倍,增长幅度在几个主要产茶国中最高。我国茶园生产能力的提高,除了采用新品种和植保技术外,得益于茶树栽培技术的巨大进步,我国各时期茶树栽培技术的发展在1985年和2005年分别出版的《中国茶树栽培学》等著作中进行了全面总结。

一、茶树丰产栽培和优质栽培技术

20世纪70—80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对茶叶高产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茶树光合作用特性、生态响应、碳同化物运输分配等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详细阐述了产量构成因素、群体结构和叶层特性等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加深了茶园群体结构构成、发展以及个体与群体关系的理论认识,明确了茶树新梢数量是构成茶叶产量的主导因子,总结提出了合理密植、培肥土壤、剪采养相互配合的丰产栽培技术,建立了高产茶园的栽培技术指标,即种植密度每公顷6万株左右,树冠覆盖度80%~90%,树高70~80cm,土层厚度60cm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1.5%以上,pH为4.0~5.5,质地为中壤土至重壤土,最适田间持水量为80%~90%等。采用丰产栽培技术的茶园每公顷产量可达2310~4965kg,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仅为每公顷339kg,丰产栽培技术使茶园的产量水平提高了6~13倍。

在此过程中,对“茶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和有益的学术争论。该技术首先由贵州省湄潭茶叶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等单位提出,将条栽茶树扩展到3~6条,茶丛均匀排列,显著增加种植密度,取得“早投产、早高产、早收益”的效果,但是此类茶园也存在着建园投入大、立地要求严格、茶树抗旱能力弱、茶园管理不便等问题,且密植茶园因个体竞争激烈而容易早衰,造成鲜叶品质下降。一般认为此类茶园比单条或双条栽常规栽培茶园投产早,早期2~4年内产量高,但到8年左右产量基本持平,此后常规茶园产量超过密植茶园。提出了品种落后、树势衰败、土壤肥力贫瘠是造成茶园低产低效的三大主要原因,提出更新换植优良无性系品种、修剪复壮树冠、增施肥料改土培肥等低产茶园改造技术,针对低丘红壤低产茶园提出了“一培、二改、三配套”的综合改造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茶叶生产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名优绿茶为代表的茶叶生产快速发展,主要表现为采早、采嫩、采春茶等特色,栽培目标从过去重“量”到“质、量”并重,出现了主产名优茶、“名优茶+大宗茶”等生产方式。在茶树养分积累与利用、春茶产量品质形成等栽培理论和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提出了选用优良无性系品种、早采嫩采、将春茶前修剪调整至春茶后修剪、早施秋基肥与春追肥等技术。名优茶生产的发展,显著提升了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满足了我国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为我国茶园面积迅速扩张、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设施或覆盖栽培等技术研究得到加强并陆续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二、茶树营养、施肥和土壤管理技术

施肥是茶叶生产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增加茶叶产量和提高茶叶品质的一项重要技术。据有关研究,1970—1992年间世界主要产茶国茶叶的年平均增产幅度为3.11%,其中来自肥料的贡献率达41%,超过土地(25%)、劳动力(8%)等的贡献率。由于缺乏茶园施肥数量的统计数据,仅以我国化肥总用量作为茶园施肥量的表征性参数,可以看出化肥用量与茶园产量水平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我国茶树营养和茶园施肥技术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50—60年代,至20世纪80—90年代,明确了氮、磷等大量元素和锌、钼等养分的吸收利用特性,茶树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开始建立。在茶园土壤特性和培育技术方面,利用茶园土壤普查和高低产茶园比较研究,阐明土层浅薄、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低、养分供应能力差和元素比例不协调等主要障碍因子,研究提出了茶园养分和氟、铝等特征元素的循环转化特性、土壤肥力性质和长期植茶影响等,提出优质高效高产茶园土壤条件,为茶园土壤培育奠定了基础。茶园高产施肥和优质茶园土壤培育技术成为茶叶丰产技术的重要内容。

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前10年,伴随着名优茶发展,对茶叶品质施肥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阐释了茶树喜氨特性与生理机制、氮素营养形态和供应水平对茶树初级和次生代谢的调节作用和品质效应,揭示了钾、镁等营养在促进茶叶主要品质成分形成、累积等方面的作用,提出了茶树营养诊断和氮、磷、钾、镁平衡施肥技术,并根据土壤特点研制茶树系列专用肥。与此同时,阐明了茶树对风险元素铝和氟、铅重金属的吸收特性及生理作用。在茶园土壤培育方面,通过研究长期植茶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效应、不同肥培措施下土壤性质,特别是微生物变化特性,进一步揭示茶园土壤性质变化规律,为茶园土壤生物肥力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最近10年来,利用分子、各种组学技术对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等的营养功能及其在茶叶品质成分代谢中的作用和茶树吸收特性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在茶树养分转运子基因克隆、氮营养分子生理机制、抗环境胁迫的分子基础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茶树营养研究开始深入到分子水平。随着生态环境建设要求,施肥的环境效应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成为研究热点,施肥技术的研究逐渐向提高茶叶品质、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施肥环境负荷方向发展,养分综合管理和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成为新的研究重点,茶树专用肥、功能性肥料如缓控释肥、生物炭基复合肥、生物有机无机肥料等新产品在茶园的使用得到普及。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应用于茶园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演变的研究,并在茶园土壤质量评价、土壤酸化原因,以及应用生物质改良酸化茶园土壤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三、茶叶机械化生产技术

茶叶采摘是茶叶生产中消耗劳动力最多的作业项目,传统的人工采摘,人工消耗占整个茶叶生产的50%以上。1989年,农业部组织成立了全国协作组,对机械化采茶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筛选了部分适宜机械化采摘的品种,提出了对新茶园和改造茶园树冠实行“先平后弧”“机采机剪”培育机采树冠的技术,建立了我国主要茶类标准新梢达60%~80%为机采适期指标,最佳机采批次为大叶种茶区6~7次/年,中小叶种地区4~6次/年;提出了机采茶园肥培管理技术,改进了机采鲜叶的加工工艺,总结出不同茶类初精制的技术要点。制定了《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NY/T225—94),提出了适用于大宗茶类的机械化采茶的茶园条件、机械选配、栽培管理、树冠培养、茶叶采摘、机械保养等技术规范。与手采相比,机采提高工效10倍,降低成本40%以上。目前我国出口绿茶采摘大部分应用机械采摘技术。浙江省2005年拥有采茶机械6746台,机械化采茶面积达3.3万hm2,约占全省茶园面积的24%。据专家估计,全国实行机械化采茶的茶园面积占总面积的10%~15%。

2005年开展优质茶机械化采摘技术攻关,在大宗茶机械化修剪及采摘基础上,优质茶生产茶园的机械化栽培管理方面也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优质绿茶机采技术研究提出了机采茶园的树冠培养模式、采摘适期指标、机械化采摘及分级处理技术,为实现名优茶的机采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研制出了新型便携式名优茶采摘机、鲜叶筛分机等关键设备,优质茶机采叶完整率可达70%左右,比传统采摘机械提高20%;采摘效率比手工提高7倍,采摘成本下降80%。目前,相应机采技术大多仍停留在实验室或局部、小面积应用阶段,工艺技术参数尚需进行放大型完善,关键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并与传统设备有机衔接。通用采茶机方面研制了小型化便携式采茶机、大中型自走或乘坐式采茶机,对智能采茶机器人也进行了初步尝试。在茶园耕作机械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开发了具有多功能化的管理机、小型乘坐履带式茶园管理机和多功能微耕机,实现茶园土壤机械化耕作和施肥。

四、建立标准化和绿色栽培技术体系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茶叶卫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贸易的“绿色”壁垒也日趋普遍,使我国茶叶的出口和生产面临挑战。针对这些情况,我国茶园栽培逐渐向标准化、绿色清洁化方向发展,实现从源头上控制茶叶的安全质量。我国已经制订了无公害食品茶叶、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系列标准和规程,构成了指导我国当前茶树绿色标准化栽培的纲领性科技文件,对改善我国茶叶卫生水平、实现安全清洁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至2007年,全国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茶园面积达133.3万hm2,占总面积的90%;有机茶园面积5.7万hm2。

我们一起来深入的了解黄茶


你们知道黄茶这一类茶吗?也不知道你们对黄茶有多少了解,黄茶可是我国的特产呢,在国外你可看不到黄茶的踪影。黄茶在我国以及有很悠长的历史文化了,可谓是中国人喝黄茶喝了几千年呢!今天就和小编一起去追溯一下那黄茶的历史吧!

·其实,黄茶是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存在的,但是由于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黄茶所赋予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之前所说的黄茶和现在说提到的黄茶是不同的。黄茶在历史上记载,和现代所指的黄茶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历史上都是依照茶树品种的原有特征,也就是那茶树上所长的芽叶的颜色——黄色去表达黄茶所具有的含义。举个例子吧,在唐朝就极具盛名的安徽寿州黄茶和四川蒙顶黄芽,都是因为其芽叶自然发黄才得名。在未产生系统的茶叶分类理论之前,现在的很多消费者都是靠直观感觉辨别黄茶。就是因为这些辨别黄茶的方法,混淆了黄茶的加工方法和茶叶品质,而且也涉及到了很多种品质各异的茶叶。

上面所说,鲜叶具有嫩黄色芽叶从而而得名的黄茶,而其实上它属于绿茶类,还有那些采制粗老的绿茶,晒青绿茶以及陈绿茶。你们知道吗?那青茶的连心、包种等等茶品其实茶汤都是黄色的。

这些也就是黄茶的历史文化了,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古代的黄茶和我们现在所说的黄茶的性质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如何这黄茶的历史都还是十分悠久的,我们想要更好的更深入的了解一款茶,那我们只有先了解透彻这茶的历史文化才有可能了解到其中的真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