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没喝,竟能判断茶叶品质?

发布时间 : 2019-11-16
怎样判断茶叶的水分多少 喝茶茶叶 喝泡的茶叶

怎样判断茶叶的水分多少。

一杯茶泡好,直接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杯有香味的,有颜色的茶汤。

对于广大的喝茶人来说,可能是直接拿起就喝了。但对于专业的茶艺师、评茶师来说,他们会用两三秒的时间,快速观察一下,然后拿起杯子闻一闻,心里就有数了。

他们在干嘛呢?这茶还没喝能看出什么呢?今天杯小茶就要跟大家分享,茶汤的颜色里,有什么秘密。

红橙黄绿,到底是什么颜色?

通常来说,茶汤的颜色第一可以帮助我们判别浓淡,第二可以告诉我们是什么风格。

淡—浓:浅→深

浓淡是最容易的,我们天生就可以从颜色的深浅,来告诉自己这杯茶大概的浓度。但更高水平的,会看出它大概的发酵度,一般茶汤颜色的规律是:

发酵度低—发酵度高:绿→黄→红→红褐

偏绿的茶,比如绿茶和清香型铁观音、台湾高山茶,一般发酵度低,很清爽自然,爽口甘甜。

偏红的茶,比如红茶、老白茶,一般发酵度高,走向温和醇厚的风格。

加上细嗅茶香,这款茶的类别、可能的口感等初步印象就有了。后面入口品尝,也就对它的全面形象有了基本的构建。

是明亮还是暗沉?

这一点会比较微妙,我们上面说的茶汤的颜色,其实是茶叶内含的天然色素表现出来的,这和茶叶制作的工艺有很大关系。

如果一些比较明亮颜色的物质多,比如叶绿素b、茶红素、茶黄素,茶汤无论是什么颜色,看起来都会很鲜艳。

但反之暗色物质多,比如茶褐素,茶汤看起来就会很暗沉,这是一种工艺的缺陷。

是清澈还是浑浊?

我们看到清澈的湖水,心情都会变好,可是看到一滩浑浊的水可能就不会了。

对茶来说,一般以清澈为好,这样视觉效果也会赏心悦目,但有两种情况除外。

第一,茶叶较嫩,茶毫多

比如绿茶中的碧螺春,白茶中的白毫银针,都因为采摘的是细嫩的茶芽。茶芽上的毫毛一般会比较多,这是氨基酸含量高,滋味鲜爽的表现。

但茶毫在冲泡的时候会在热水的激荡下,脱落到茶汤里,看起来好像略有浑浊,其实是正常的现象。

第二,是冷后浑现象

茶里的茶多酚和咖啡碱会溶于热水,但温度下降之后会凝结成絮状的沉淀。对健康无碍,如果温度升高则会恢复原状。

想必看到这里,茶友们会惊讶一杯普普通通的茶,竟然蕴含这么多细节。也正是在这些细节上努力做好,一款茶才会成为大家钟爱的好茶哦。

也许你还没有完全记得这些评判的标准,但喝茶时只要多几秒钟观察,可能会收获茶里更多有趣的现象。

喝茶,就是如此乐事一件。

杯小茶说

在专业领域,我们会从5个角度评价茶的品质:外观、汤色、香气、滋味、叶底。而日常喝茶无需这么多繁琐步骤,但多懂一些茶知识,你会喝的更明白。

cy316.com扩展阅读

如何泡一口好茶?


有的茶友喜欢把茶叶重复冲泡,直至喝不出味道来;有的茶友则是只冲泡一到两次,便倒掉不喝。那么,那种才算合适靠谱呢?

浓淡由人,固然茶叶冲泡的次数和不同人的口味有很大关系,但从营养吸收上来说,袋装茶一般只冲泡1次,散装茶则可因茶而异。

茶叶中含有具有抑癌作用的茶多酚、能够降血糖的茶多糖、使中枢神经兴奋的咖啡碱,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能析出的快慢和几率,和冲泡的次数有很大的关系。

普通来说,外形颗粒越大的茶叶,营养物质析出的速度越慢;颗粒越小,析出的速度越快。

与散装茶叶相比,袋装茶的茶叶在加工制造时经过切揉,充沛毁坏了叶细胞,颗粒外形比拟小,茶叶中的营养物质经过3—5分钟的第一次浸泡,就会有80%—90%析出,第二次冲泡以后,剩余10%左右的营养物质也差不多全部析出了。因而,袋装茶最好冲泡一次,不只在营养的吸收上没什么损失,也不会影响口感和滋味。

为什么要喝茶?这些现实的看得见的好处,一定会让你爱上茶,一生不悔。

因为女子喝了,就会高雅文静气质特别好,总是惹人爱。

因为喝茶的时候,就会放下手里的一切,只和亲人和朋友聊茶。

因为喝茶后,更了解大自然,就会想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更懂得修身养性。

因为喝茶可以健康,就不会喝那些看着好喝却不健康的添加剂饮料。

因为喝茶后,可以从内而外的变得更美,再也不用担心肥胖和不好看的问题。

因为喝茶会带来雅趣,只会爱上与茶相差的各种茶杯、茶具、茶宠,让你人生有新的追求。

因为喝茶后,茶叶有美容的氨基酸、维生素、抗氧物质了,再也不需要那些贵的不要不要的化妆品。

因为茶有茶文化,而且已经有几千年,从了解茶文化的过程,就会了解到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博古通今了。

因为喝茶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所以爱喝茶的人朋友多,而且都是高品质的茶友。

还有,如果你喝茶,可能会带来一家人都爱茶,当一家人一起喝茶,一起聊天,这样的时间越多,家里的亲情越足,生活中的琐碎事变少了,家人相处变得更和谐了。

一个爱茶人,肯定是一个善于关爱的人。喝茶的朋友,肯定会你来我往,对于茶之主人,都会用心地泡好每一杯茶给朋友或者客人,大家也会非常注意相互礼节。

喝茶不仅仅喝的是茶,还有茶带给我们的精神,而我们喝茶过程当中,最享受的是茶带给我们的精神上的享受。

喝茶了,身体健康精神愉悦,慢慢地,我们内心强大,追求与众不同的不俗人生。

喝一口茶,你悟到几分?


茶有两种一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一种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

茶的包容茶可以是你干热口渴时的及时水,一大口下肚,重要的是润喉爽心,茶香、茶味都不那么重要。

茶也可以是你细品赏心的慢生活,一小口啜饮,品闲庭花落,尝云淡风轻。

关于心境

每一次品茶,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不管是几人饮、是第几壶,一切终随茶香飘散,只留各自心里。

关于相处喝懂茶,需要用心尊重每一款茶,好比有缘之人,无论高低贵贱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令自己欣赏的东西。

喝懂茶,需要毫无敷衍地与茶对话,像对朋友,你得知他所有的经历后更理解他的独特,也更明白如何与他相处。

关于时间有人说: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时间长了,甚至喝的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内心和人生的滋味。

不同季节或一日之中不同的时间,对应着不同的茶,像极了生命中或凉或暖的时光。

不同的是,生命中的平淡时光占大多数,而心静下来,茶里,却总有滋味。

关于欲望好茶与喝茶的心情,就好比欲望与理想,欲望的尽头是物质的拥有,理想的终极是精神的充盈。

再好的茶,终有饮尽之时,而喝茶的心情却取之不竭。

无止尽地追求更好的茶,不如随时准备好一份喝茶的心情。

关于做人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

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

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

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

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

关于人生所谓宽容,不是忍受或者忽略,而是终于懂得欣赏;茶无完茶,却可以不完美的茶泡一段完美时光;

人无完美,亦可以懂得欣赏自己,欣赏一段不完美的人生。

关于修行儒家以茶修德,道家以茶修心,佛家以茶修性,管它用紫砂壶也好,瓷盖碗也罢,都是茶叶之泡具,是绿叶红绸之容器;青花盏也好,绿釉碗也罢,都是茶汤之盛器,是清苦入口之媒介。

品茶,为了一口涩涩的味道!


爱茶,却不怎识得茶,爱品那一口涩涩的味道。真正的乐趣在于自怡、自在,就是能得茶自味、器自趣、空自闲。茶人老聂说:茶本没文化,是因为喝茶的人才有文化。

林清玄拿一手把壶上口就嘬,日本学者惊呼也可以这样?林说,茶有茶道,却没有茶规,只要茶愿意,我愿意,还有什么不可以?门前竹,廊下风,窗外雨,瓦上霜,把壶泡茶看四季,万种情愫尽倾入怀。

自珍自饮自开怀,无拘无尘无大碍。喝到汗出淋漓,清明自生,那一口涩涩的味道,带你去到林间溪、白云边,呼啸轻灵。

为了这一口涩涩的味道,学着伺茶,也收罗了好些器具。

准备了各种茶仓茶入、水方渣斗、茶则茶勺、壶注碗盏,有了这些,我和茶也多了些交流,也多了结交朋友,了解工艺的机会。

日本的唐物多与茶有关,茶对日本的影响早已超出了茶叶本身,整部日本史都离不开这片树叶。“我所挑选的器物,都会留下传说。。。”千利休如是说。利休七品成了日本茶界圣器,我记得,最后的茶会上制成的茶勺叫“泪”。

我所使用的每一件器物都出于不同的朋友之手,平时使用着,我就仿佛与朋友在对话。我想我所挑选的器物,也一定会载录着我和朋友之间的记忆。

我有上百只各式茶盏,和焕老师赠我的两只定瓷小盏,最是喜爱,使用也最频,特别利于观察茶的汤色。喜欢建阳建盏的,可以考虑水吉镇塔山下于秋华的油滴,原产地、原矿料,真的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

壶自藏也是较多,比较偏爱好朋友李东全、芦建芬夫妇的紫砂仿生壶和茶宠。就目前大家选择紫砂壶,如果认为价格是个门槛,不妨试试广西钦州的坭兴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人帡的作品也便宜过宜兴的一般工艺美术师的价格。

壶承(干泡台)可以购进砚石来使用,目前端砚、歙砚可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大。如果能收来一两块老城墙砖,打磨加工后拿来使用,那会是一件美品,但是长城可不能拆。

茶则和茶勺可以选竹刻类的,全国竹刻类产地较多,川、湘、徽、江、浙、闽、粤多有出产,产品也丰富,个人认为常州的留情竹刻为之上品,没有雕刻的素面湘妃竹也是佳品。银器、铜器、锡器制作的总感觉缺了些温度,不过可以选购一些日本百年前的铜物件,会因为有了皮壳而显得温润生动一些,时间真是个好东西。

摆弄半日茶,放空了又岂是半日?座席上方墙上挂着一方国画小品,题“偷得浮生半日闲”,真是应了时景,端起,放下,嘬完一口涩涩的味道,生活的乐趣原来全在里面了。

喝茶,会不会喝出一口“黄牙”?


牙齿,是一个人笑容的秘密武器。

看到电视广告,明星拥有一口亮白的好牙,心里多少都会羡慕。常常幻想自己拥有一口白牙,气质会增加多少?

但确实,普通人很少能保养出一口白牙,甚至也有人提到:“一口黄牙,全是喝茶造成的。”

特别是看到茶具上附着的茶垢,爱喝茶的人更容易联想到自己牙齿上也附着茶垢的样子,让这杯好茶喝起来都“忧心忡忡”。

在这里,杯小茶可以明确告诉大家:牙不好、牙变黄,真的不能赖喝茶!

1、牙齿发黄不是因为茶垢

茶垢,俗称茶渍,是茶水和空气发生了氧化反应,产生了有难看颜色的难溶性物质,并附在茶具表面形成的。

因为茶垢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空气,而人的牙齿并不是随时都暴露在空气中的,所以大家根本不用担心牙齿上会出现茶垢。

但茶垢的存在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若不及时清理,茶具上的茶垢会随着茶水经口腔进入消化系统,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使肾脏和胃等器官产生炎症。

解决茶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每次喝完茶都要认真清洗茶具,一旦出现茶垢,要赶紧使用牙膏刷掉。

2、牙齿发黄的原因

牙齿发黄有很多原因,内因有牙齿发育期营养不良或生过病;外因有不注意口腔卫生和随着年龄增长的正常变黄现象等。

如果说喝茶会对牙齿产生影响,那应该就是不注意口腔卫生这一方面了。

从原理上来讲,喝茶也有可能使牙齿发黄,茶汤里的多酚类物质,容易附在牙齿间缝隙和其他隐蔽部位里。

有长期饮茶的习惯,刷牙却不认真仔细的人,漏掉这些细节导致牙齿发黄也不奇怪。

健康刷牙小贴士

(1)每天保证早晚各刷一次牙,时间为两分钟左右;

(2)喝完茶可以用清水漱一下口;

(3)定期检查牙齿,保证口腔健康;

(4)每晚刷完牙后,可以用纱布沾些柠檬汁擦洗牙齿表面,能达到洁白和强固齿根的效果。

3、“常饮茶,少烂牙”

喝茶不仅不是导致牙齿变黄的罪魁祸首,它还是保护牙齿的小能手!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饮茶水漱口的习惯。《红楼梦》中说道,黛玉进了贾府,贾母设宴招待时,就曾让丫鬟先上了一碗茶水给黛玉先漱了口,第二次上的茶才开始喝。

茶叶富含氟化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能坚固牙釉质,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生。所以说“常饮茶,少烂牙”,是有道理的。

除了保护牙齿,喝茶还能清理口腔卫生,增强口腔的抗菌能力。平时吃了口味重的食物,嚼上几片茶叶,还可以消除口臭,说茶叶是口腔的健康卫士都不为过。

所以说,爱喝茶的人会有“一口黄牙”,更多是跟个人的刷牙习惯有关,这个真的不能赖茶叶。如果喝完茶还是有顾忌,用清水漱漱口也可以。

平时留意过牙膏的广告的人就会发现,其实牙膏里的茶元素并不少,尤其是绿茶,对牙齿的保护效果更是大受欢迎。

那些还把“黄牙”怪在喝茶上的茶友,希望你们看完这篇

每一款好茶,都该喝一口它的单株


说到喝茶,有的人追求大树茶的实惠价格和特殊口感,有的人追求古树茶的原生态环境和独有的山野气韵,也有人追求“单株古茶”独特的茶性与特制的单株……

一棵独立而完整的茶树,如同一个独立于现实社会的人,真实具体,内涵十足。作为一个爱茶之人,在面对种类丰富的好茶时,都应该喝一口它的单株。

什么是单株?

单株,在行内被称为“纯料至尊”,乃是古树纯料普洱茶的“象牙塔尖”。

说得通俗一点,单株指的就是在同一颗树采摘的茶叶,也被称为“一树一成品”。简单的几个字,却透露除了它不简单的品质。

单株挑选原则

单株古茶树,并非是普通茶树所能比拟的。要想采摘单株茶,需要从树龄和产量等两方面综合分析后再对古树茶进行挑选。

单株古树茶的树龄一般在300年以上,树龄越老,它的内含物质越丰富,所以茶味越显。

除开树龄,茶树的产量也要作为主要挑选因素,如果一棵树空有古老树龄而没有产量,那么这样的树也不在单株的挑选之列。

所以,我们在挑选单株古树茶时,需要一直行走于庞大的古茶园里,才能在众多古茶树中挑选一到两颗茶树作为单株古茶树。任务量之大,可想而知。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生灵”,在同样的自然生态环境下,同一范围内的茶树滋味大致都是相同的。

然而正所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所以虽然每棵树大致相同,但从实质上来说,不同的古茶树还是存在着细微的不同。

比如这棵树苦涩味重一点,那棵树甜味更突出一点。这样做出的茶叶虽然综合了茶味口感,提高了茶区品质,却没有显露出茶树的纯粹性。

所以,为了保证单株茶树的茶叶“纯度”得以保留,我们在挑选单株古树茶时都以同一棵树上的茶叶为茶饼制作的对象,这样才能使得茶叶滋味口感更加纯粹、干净。

单株的茶树比其他茶树单位产量要多,但并不意味着产量没有限度,也就那么区区几公斤,珍惜度也就不言而喻了。单株只采摘头春茶,制作过程中对采茶、晒茶、压茶等工序要求都很高。

量少,质量有保障,是单株的珍稀所在。所谓物以稀为贵,正因为稀缺,“单株”成为一些普洱发烧友和追求高品质人士的追捧对象。

想做一款单株茶,并非那么容易。只有优质的单株原料和良好制茶工艺相互配合,才能在最大化的体现单株口感的基础上为单株普洱茶的后期转化提供足够的转化空间。

这也是我们制作单株古树茶的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认为没有辜负了那一棵单株树上的茶叶。

味道纯粹,产量稀少,可遇不可求,这就是单株茶给人的整体印象。也是单株的魅力所在。

一直在关注我们的茶友都知道,我们每年都有在卖单株的茶,有老班章单株、冰岛老寨单株等等。

这些茶品都品质稳定,口感纯粹,代表着那一茶区的最好口感。所以在每年的春茶尝鲜季就被众多茶友争相抢购。

为了满足茶友们对单株的追求,我们今年制作了多款不同产区不同山头的单株古树茶,就是想让茶友们品尝到最极致纯粹的口感。

作为一个爱茶之人,最应该喝一口不同茶区的单株。只有身临其境,亲自品尝,才能体会到单株的美。

一口茶辨普洱茶树龄,这可能吗?


读过茶树栽培学的人都知道,在光照、温度、水、肥、土壤、纬度、海拔等外部因素相同条件下,不同树龄的同品种茶树,茶叶内含物质的区别主要源于新陈代谢不同。

树龄30年以下:

树龄30年以下的茶树,氮的代谢比较旺盛,生成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茶多酚等与氮元素相关的产物,所以树龄小的茶树比较鲜爽但甘甜度稍差。

树龄30年以上:

树龄30年以上的茶树,碳的代谢明显,生成大量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等),寡糖(如麦芽糖、蔗糖、棉子糖等),多糖(糖原、淀粉、壳多糖、透明质酸、半纤维素等),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等。所以苦涩度低,甘甜度好,醇厚度好。

不同树龄表现出的特性:

台地、小树、老树、古树、千年野生古茶树的生化区别在于新陈代谢不同:树龄越小,氮代谢越明显;树龄越大,碳代谢越明显。

一般而言,树龄越大,碳代谢越明显,甜醇度就越好。由于普洱生茶的后发酵与茶叶含糖量密切相关,所以,树龄较大和较成熟的芽叶陈化更好。

就品味而言,茶人多喜欢有岁月甘醇之感的古树生茶——首先是树龄带来的甘醇,其次是岁月陈化的甘醇。

如何一口辨树龄?

由于茶叶中的还原糖(特别是果糖)含量是区别茶树代谢类型(树龄相关)的重要指标,所以同茶区、同品种、同嫩度、同季节的茶,投三克,250毫升沸水,冲泡五分钟出汤,冷后品尝,甘甜度好的一般树龄较大。

因为茶汤中的果糖在低温下甜度增加:7-40℃,温度越低,果糖甜度越高,反之,40℃以上,温度越高,果糖甜度越低。

“一口辨树龄”的说法靠谱吗?

叶老师:“今天话题:茶能喝茶树龄是千年古树,五百年古树,百年古树,大树,小树吗?大家讨论一下,‘一口辨树龄’是否有道理?”

茶友伴茗:“关健点都有,但喝茶不是喝分子式。事物的不完备性,意味着口感相对树龄有很多可探讨之处。”

茶友茶虫老光:“老(或曰古)树茶的品质怎样,喝过的人都知道。但能不能‘一口辨树龄’就难说了。别人能不能我不知道,反正我不能。”

茶友茶人小筑-陶冶:“不同树龄的单丛,通过对比是可以喝得出的。”

茶友茗悟:“从品茗的角度看,判断结构是对的。但问题是你在品茶之前对树龄的判断是否已经准确。”

茶友彭克荣:“茶叶的水浸出物,也就是茶叶中可溶性物质含量,是隨着树龄的址增长而增加,有性繁殖的古树茶,其直根深扎,几乎与树冠高度等同,微量元素是无性繁殖茶树所不能及,我所看到的水浸出物实验室数据最高为48.50%,据说还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还有一个茶多酚含量,隨树龄衰减,如果这些关系成立的话,人们可以建立起数学模式,在电子舌适段应用,目前,靠人喝,难以断定几百年,但对比喝,两款茶还是可分仲伯,再有一个情况,天赋,但奇人少见,大部份人说能喝出树龄,蒙的,更有的是鬼说,随着古树茶神秘面纱一层层揭开,其内在规律性的逐步掌握,‘大数定律’应用,会有一部份茶爱好者掌握并运用,如同中医瞧人,瞎子算命一般。”

茶友泓臻:“抛开做茶时的天气和山场因素而论,丛龄差异大的话汤中滋味差异比较明显(吴三地的新丛于老丛水仙,单从的新丛和古树个人觉得差异很明显)。”

茶友曹六荣:“古茶树树龄在同一产区没有统一的树龄,真正的古树也以几百年到千年共生为主。从古茶树与台地茶的香,口感来对品,区别是很大的。可从茶韵,山韵入手对品。对比品茶最难的是找到古树茶的标准器。因大品牌茶商的不可信,纸上标的与纸内包的相符率太低。造成真到假时假亦真的……学茶一定要有认真的亲身泡茶山找标准器的经历。老树茶和台地茶是能分开的,也是一个很不易的系统工程……一家之言,只代表我学茶的一点心得。请圈内老师指正。”

茶友宇中粒子:“一口辨树龄真的很不容易,还要结合看茶底才比较真实一点,当然必须对各种树龄的茶树有充分了解与认识!”

茶友十八爷:“一口辨树龄难,好好学下,我辨不出来 。”

茶友普同仁:“我曾经对比着喝过桐木挂墩的红茶,从新的到几十年的老丛,再到近百年的老丛,能感觉到明显的变化,但如果长时间不去喝,几十年的丛和近百年的丛记忆是不清晰的 。”

茶友安安的台灣茶^乾倉老台茶:“由于茶叶中的还原糖(特别是果糖)含量是区别茶树代谢类型(树龄相关)的重要指标,所以同茶区、同品种、同嫩度、同季节的茶,投三克,250毫升沸水,冲泡五分钟出汤,冷后品尝,甘甜度好的一般树龄较大。因为茶汤中的果糖在低温下甜度增加:7~40℃,温度越低,果糖甜度越高,反之,40℃以上,温度越高,果糖甜度越低。果醣含量有土質、管理、季節、製程的相關條件,更受基地氣候影響,光是用上述,只能稱為推廣某些茶而做的說明,尚無法成研究 。树龄30年以上的茶树,碳的代谢明显,生成大量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等),寡糖(如麦芽糖、蔗糖、棉子糖等),多糖(糖原、淀粉、壳多糖、透明质酸、半纤维素等),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等。所以苦涩度低,甘甜度好,醇厚度好。 植物生長常因土壤左右,所以不能説三十年老樹就稱好,茶葉植物屬於葉面製作,越新茶樹越有論逑之內容物,植物因生長所需有可能與必須把根部向下生長,以攝取水份,岩層不可能提供多少飬分給植物所需,其生長必須向高空,主要攝取空氣中的氮,地表腐植土提供有機物質,這些腐植土經雨水滲透被植物吸收,所以不要把一些奇怪的理論放上來。我小時就在茶園工作到十八歲才離開家鄉,這個是老師的论述 。”

茶友伴茗:“ 30年以上为老丛,这是岩茶的界定界限,十几年前讨教姚月明老前辈的答复。另新生茶苗根长前期长于苗冠,几年前根长短于树冠高度,故古树茶根长与树高相关性不大。几年后根长短于树冠高度 。”

茶友泓臻:“个人认为‘新丛重香,老树重韵’,‘一口辨树龄’对于常品饮的熟悉茶品是可以做到的。 ”

茶友宇中粒子:“‘一口辨树龄’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大多为拼配茶,这给一口辨树龄带来很大难度! ”

茶友泓臻:“‘一口辨树龄’应该在单号茶的范畴吧,不然范围太广,课题就大了。”

怎么判断茶叶的品质?


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是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使得判断茶叶的品质更加不易。

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净度、干香。

一、茶叶的嫩度

一般嫩度好的茶叶,比较容易符合该茶叶的外形要求(“光、扁、平、直”)。但是我们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因为各种茶的具体要求不一样。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就算是最嫩的鲜叶,也得有一芽一叶,单纯追求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芽心的生长发育不完善,内含营养成份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极地。

二、干茶的条索

不同的茶叶种类具有不同的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

一般来说,干茶的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茶叶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而如果干茶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则说明茶叶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三、干茶的色泽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都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是什么茶类,品质好的茶叶的色泽都要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干茶的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四、茶叶的净度

茶叶的净度主要看的是茶叶中是否混入了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净度好的茶叶,不应该含有任何的夹杂物。

五、茶叶的干香

每种茶都有特定的香气,干香和湿香也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但是无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有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的茶叶都不是什么好茶叶。

其实最容易看出茶叶质量的,是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气以及叶片茶汤色泽。所以如果条件允许,购茶时尽量冲泡后尝试一下。

白茶入门新手第一口茶应该首选白茶寿眉


在很多茶友眼里,寿眉是不如白毫银针、白牡丹的,是直接等于白茶中的下品。可是君不见多少珍贵的老白茶都是寿眉出身!寿眉在经过多年的转化后,其口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会有难得的枣香出现,银针牡丹绝不会有。

其实,三个品种的白茶各有千秋

白毫银针挺直似针,满披白毫,如银似雪,汤色浅杏黄,味清鲜爽口,香气清芬。

牡丹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滋味醇和清甜,汤色杏黄明净。

寿眉取一芽三四叶,因外形似长寿老者之眉毛,故名寿眉。因多梗多叶,寿眉的滋味更加丰富,甜香浓郁、稠度佳、醇滑感强。

三个白茶品种,形神各有所长,适合不同人去饮用

品茶,需抱着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之所以推荐寿眉作为白茶新手的第一口茶,原因很简单。

1.寿眉产量大价格较低,这入场费注定不会太高。

2.白茶在中国六大茶类里,滋味在浓烈的茶里绝对排不上号,它更淡雅清幽。很多茶友在首次尝试白茶时,一上来就试了白毫银针与牡丹,口重的茶友觉得喝白茶与饮用白水并无区别。而寿眉多梗多叶,内含物质丰富,滋味浓郁。入门喝寿眉,才容易建立起对白茶的初步印象。

3.相较于白毫银针、牡丹,寿眉的价值还未完全开发。相对便宜的价格又使得寿眉收藏成本比白毫银针、白牡丹要低。而且转化时间相对较短,容易把控,出好老茶的几率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