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这么喊才显得专业

发布时间 : 2019-11-16
茶叶专业 茶叶要洗几遍才干净呢 白茶为什么这么淡

茶叶专业。

黄片

这里说的「黄片」,是指老茶树上的老叶子,因为多数老叶时间长了会泛黄,「黄片」因此得名。

这些老叶在原料筛选拣工序中,因条索疏松、粗大在揉捻过程中不成条,因而被杯具地按照生产标准拣出来。

但是,「黄片」虽然长得不咋地,却以甘醇厚的滋味和持久耐泡见长,而且不像嫩叶生茶那么伤胃,深得茶人喜爱。这个看脸的世界,也该颤抖一下下了。

鸭屎香

不要嫌弃这个名字乡土气息太重,这种叫「鸭屎香」的茶可是凤凰山上等茶叶之一,鼎鼎大名的大乌叶单丛。

谁还没点黑历史,没个不堪回首的小名呢!

话说,这个别名是这样子来的:大乌叶单丛茶原来从乌岽山引进的,种在「鸭屎土」(其实是黄土壤)的茶园里,长着乌蓝色的茶叶,叶长了似刚亩(学名鸭屎脚木)的叶一样。

乡里人喝过这种茶之后都说这个茶叶香气好,韵味浓,纷纷问是什么名丛,什么香型。茶农怕被人偷去,便谎称是鸭屎香。

冰岛

寒冷的冰岛还产茶?

茶叶圈里的「冰岛」其实是云南临沧一个名叫「冰岛村」的小山村,那里产的普洱茶贼有名,是最贵重的云南大叶种茶之一,跟北欧那个岛国没有一毛钱关系。

砍头茶

所谓「砍头茶」,是在云南古茶树区,茶农为了增加茶叶产量,方便采摘发明的一种“残忍”方法——将茶树的上部分砍掉,留下一人或者两人高的茶树。跟那血淋淋的场景还是没有半毛钱关系。

走水、还阳

或者失传已久的独门功夫什么的,它是乌龙茶制作工艺中的两个环节:茶叶摇青是为了让茶叶更好的走水,这个让茶叶失去水分,变得柔软的过程就是「走水」。

晾青时,叶梗里的水分开始往叶片里面走,以此带来乌龙茶的高香,这个“回水”的过程就形象的比喻成“还阳”。

马蹄

此「马蹄」非彼「马蹄」,跟草原压根搭不上边。

它其实是茶梗处的硬结块。主要因为茶农采摘不当——本来应该轻轻掐下叶梗,但实际却硬拖、硬拽扯下了整个叶梗,梗头已经木质化的部分就成为了成品茶的马蹄。

所以,「春风得意马蹄疾」。

锁喉

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觉不安、烦躁等,通常好茶是不会让人有锁喉之感的,温润柔滑,生津不断。

烧心

烧心这个词,千万不能乱用。某些貌似专业的茶商,说发酵烧心,这话一说出口,我立刻烧心了。

烧心,是指成品紧压茶加工过程中不良工艺导致的结果。而渥堆发酵中,堆子中间因为温度过高,毛茶产生了炭化现象。这个叫做,烧心。

水路

水路是什么呢?

如果一款茶的水路粗,代表着原料内质寡薄,木质纤维含量高!木质纤维含量高意味着原料内部结构空洞比率较大,其水容浸出物含量也同样寡薄,表现在口感上是一种涩、糙、燥、刺的感觉。

水路「粗」的茶其味其韵寡淡并浮在口腔表层,无穿透和渗透力,从而其味其韵持久度差,不留口!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要这么喝才养胃!


喝茶养胃还是伤胃在茶界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些人说喝茶伤胃也有些人说喝茶养胃,喝茶到底是养胃还是伤胃呢?

胃是一个坚实的袋状物,位于肺部下方的上腹部。这个袋子的壁叫胃壁,由3层组织构成,内层是粘膜层,中间是肌层,外层是浆膜层。粘膜层有胃腺,负责分泌黏液、胃酸和胃蛋白酶。胃酸的酸性很强,当食团进入胃中时,胃酸开始大量分泌,可使胃中的pH值降到2以下。胃蛋白酶作用是消化分解蛋白质。黏液起到润滑和隔离的作用,使粘膜免受胃酸的腐蚀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喝茶对胃的影响:

首先,喝茶可以补充水分,人体水分充足了,粘膜分泌的黏液才会充足,粘膜上皮才能得到比较好的保护。

第二,茶汤的PH值多在5.5-7之间,是弱酸性,相比胃酸的强酸性微不足道,不会刺激胃粘膜,也不会中和胃酸。

第三,茶汤中有咖啡因,会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短暂的兴奋作用,从而促进胃液的分泌和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所以人们说“喝茶消食”。但如果胃中没有食物时,过多的胃酸势必会刺激胃粘膜,产生烧灼或刺痛的不适感。所以,避免空腹饮茶,还是应该要注意的。

红茶暖胃≠养胃

传言“绿茶伤胃,红茶养胃”,很多人都认为红茶可以养胃,有些人甚至认为胃不好的人应该多喝红茶,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有医学专家表示,红茶虽是暖性,但不能简单地与养胃划等号。茶叶中的茶多酚虽然具有极大用处,对于抗癌也有良好的功效,但茶多酚具有收敛性,对胃会产生刺激,尤其是空腹情况下刺激性更强。尽管红茶是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相比较绿茶而言,其中的茶多酚在发酵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含量减少,对胃的刺激性不如绿茶强罢了。

因此,即便红茶偏暖性,与脾胃喜暖的特点一致,也不是人人都适宜。胃不好的人喝红茶同样要警惕,尤其是过浓的红茶饮下肚,大量的咖啡碱同样对胃会产生刺激性。所以,红茶暖胃有一定道理,但与养胃则是两码事。

保护胃,如何科学饮茶?

茶有寒凉之分,人的体质也有寒热差别,喝茶究竟养胃还是伤胃,要因季节而异,更因人而异。如果你是热性体质,体内火气多,多喝绿茶却可排火祛毒。那么如果你的胃偏寒,有胃病就少喝寒性的绿茶,多喝一些暖性茶,多喝红茶、熟普。

藏茶这么喝才地道


认识了藏茶,深深的被它独特的功效所吸引,慢慢的就开始品味它,认知它,也让它的功效发挥到极致,但是你知道怎样喝藏茶,才能让藏茶的功效最好的发挥出来吗?

其实茶自被人类应用之始即与药物同类,在唐朝之前,茶都是用于熬煮后饮用的,其功效成份才能被人体充分吸收。从唐朝开始,茶才流行冲泡饮用,到宋朝时期达到鼎盛。茶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演绎出许多茶文化或有关茶的趣事,把茶从等同于药物的一种植物逐步过渡到品其香、悟之理、怡其韵的虚实把玩圣物。

国外饮用正统的“中国茶”一定是用熬煮的方法,俗称“烹茶”,这也是“茶”传到国外留下的印迹。中国藏茶是一种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老的黑茶,由于历史、政治的原因和产量、工艺等要求,鲜为人知,在藏区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人体必需的要求,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古老的饮茶习惯,即先把茶熬煮过再饮用,不仅口感神韵更佳,经过熬煮后的藏茶,其对人体的各项保健功能就更为突出,冲泡饮用藏茶感觉到“火候欠佳”。所以,为了更好的吸收到藏茶的精华,最好的方法是藏茶的熬煮方法,以最大的达到物尽其用,享其精华。

几乎所有的茶都可以冲泡,但可以煮的却不多。用沸水煮茶叶,还能保持茶叶的口感,非藏茶莫属。

其熬煮发方法如下:家用电水壶(容积约2升)注入水约1.2-1.5升,待水温加热开,放入5-8克藏茶(若个人喜好浓茶,可适量增加投茶量),沸腾熬煮2-3分钟关火,盖上壶盖焖泡2-5分钟,滤渣后即可饮用。藏茶不仅能泡,还能烹煮,并且煮过之后的藏茶,依旧“面不改色”。

一杯烹煮的藏茶,它汤色浓艳,滋味也更重一些,茶水才入口,就能尝到淡淡的韵味,这时的藏茶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陈香味,取而代之的是清甜幽韵,茶味在口中慢慢弥散。

如果说冲泡的藏茶回甘在后,那么烹煮的藏茶则入口清甜,与回甘融为一体。

茶要这么喝,才最养胃!


喝茶养胃还是伤胃在茶界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些人说喝茶伤胃也有些人说喝茶养胃,喝茶到底是养胃还是伤胃呢?

胃是一个坚实的袋状物,位于肺部下方的上腹部。这个袋子的壁叫胃壁,由3层组织构成,内层是粘膜层,中间是肌层,外层是浆膜层。粘膜层有胃腺,负责分泌黏液、胃酸和胃蛋白酶。胃酸的酸性很强,当食团进入胃中时,胃酸开始大量分泌,可使胃中的pH值降到2以下。胃蛋白酶作用是消化分解蛋白质。黏液起到润滑和隔离的作用,使粘膜免受胃酸的腐蚀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喝茶对胃的影响:

首先,喝茶可以补充水分,人体水分充足了,粘膜分泌的黏液才会充足,粘膜上皮才能得到比较好的保护。

第二,茶汤的PH值多在5.5-7之间,是弱酸性,相比胃酸的强酸性微不足道,不会刺激胃粘膜,也不会中和胃酸。

第三,茶汤中有咖啡因,会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短暂的兴奋作用,从而促进胃液的分泌和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所以人们说“喝茶消食”。但如果胃中没有食物时,过多的胃酸势必会刺激胃粘膜,产生烧灼或刺痛的不适感。所以,避免空腹饮茶,还是应该要注意的。

红茶暖胃≠养胃

传言“绿茶伤胃,红茶养胃”,很多人都认为红茶可以养胃,有些人甚至认为胃不好的人应该多喝红茶,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有医学专家表示,红茶虽是暖性,但不能简单地与养胃划等号。茶叶中的茶多酚虽然具有极大用处,对于抗癌也有良好的功效,但茶多酚具有收敛性,对胃会产生刺激,尤其是空腹情况下刺激性更强。尽管红茶是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相比较绿茶而言,其中的茶多酚在发酵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含量减少,对胃的刺激性不如绿茶强罢了。

因此,即便红茶偏暖性,与脾胃喜暖的特点一致,也不是人人都适宜。胃不好的人喝红茶同样要警惕,尤其是过浓的红茶饮下肚,大量的咖啡碱同样对胃会产生刺激性。所以,红茶暖胃有一定道理,但与养胃则是两码事。

保护胃,如何科学饮茶?

茶有寒凉之分,人的体质也有寒热差别,喝茶究竟养胃还是伤胃,要因季节而异,更因人而异。如果你是热性体质,体内火气多,多喝绿茶却可排火祛毒。那么如果你的胃偏寒,有胃病就少喝寒性的绿茶,多喝一些暖性茶,多喝红茶、熟普。

购买茶叶,怎样才能显得不是“外行”


茶叶市场,鱼龙混杂,没有双“火眼金睛”,真的辨不出是不是”李鬼“。

想要买到称心、超值的茶叶,一定要学会”茶颜观色“,沉着冷静,在气势上不怯场,给卖家一种“哟,行家呀!”的感觉。

那到底要了解哪些知识,才能做到心里不慌呢?

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买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嫩度

一般嫩度好的茶叶,符合外形要求(“光、扁、平、直”)。但是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因各种茶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如极好的狮峰龙井是体表无茸毛的。芽叶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断依据,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芽心是生长不完善的部分,内含成份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所以不应单纯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二、条索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

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以杭州地区绿茶条索标准为例: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细紧有锋苗紧细尚有锋苗尚紧实尚紧稍松粗松可见,以紧、实、有锋苗为上。

三、色泽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茶叶的色泽还和茶树的产地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如高山绿茶,色泽绿而略带黄,鲜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泽深绿有光。制茶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也往往使色泽劣变。购茶时,应根据具体购买的茶类来判断。

四、整碎

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

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各茶类,都以中层茶多为好。上层一般是粗老叶子多,滋味较淡,水色较浅;下层碎茶多,冲泡后往往滋味过浓,汤色较深。

五、净度

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此外,还可以通过茶的干香来鉴别。无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每种茶都有特定的香气,干香和湿香也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均不可取。

最易判别茶叶质量的,是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气以及叶片茶汤色泽。所以如果允许,购茶时尽量冲泡后尝试一下。若是特别偏好某种茶,最好查找一些该茶的资料,准确了解其色香味形的特点,每次买到的茶都互相比较一下,这样次数多了,就容易很快掌握关键之所在了。

国内茶叶品种车载斗量,非专业人士,不太可能每种茶都判断出好坏来,也只是取自己喜欢的几种罢了。产地的茶总的来说较纯正,但也由于制茶技艺的差别,使得茶叶质量有高低之分。

茶叶专业术语!


茶人必备知识·茶叶专业术语

不管是喜欢喝茶,还是从事茶行业,都有一些比较专业的术语,对于刚接触茶的朋友来说,经常会听得一头雾水。下面这些专业术语,一定要知道。

1、茶性

指口腔的刺激感。包括香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2、茶质

指口感上的丰富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3、香气

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分为扬、平、沉等。

4、回甘

指苦味在口中转化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甜。

5、生津

指两颊、舌面、舌底、由唾液不断的涌出。

6、收敛性

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7、甘韵、甜质

是甘于甜的表达方式。

8、水性

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

9、层次感

指口感表现出的先后顺序。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10、喉韵

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锁喉。

11、饱满

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12、烟熏味

由人工烘焙时产生,并非指不好的气味,有火香味,随时间陈化,会挥发转化而产生其他香味。

13、果酸味

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

14、水味

冲泡或储存不当所产生的茶水分离现象。

15、青味

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

16、锁喉

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

17、茶气

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为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18、陈韵

经岁月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旧茶中易感到。

19、茶水分离

茶汤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气。

20、入口即化

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的吞咽,自然入喉。

21、爽朗

经岁月的陈化仓储优良的茶汤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齿有清晰感。

22、舌底鸣泉

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

23、茶碱

茶叶中的碱类物质,一般专指茶叶碱,具有舒缓镇痛等功效;广义的茶碱是指,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可碱和茶叶碱的统称。

24、茶多酚

茶叶中多酚类物质,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其主要功效多大几十种。

25、茶多糖

茶多糖是一类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复合多糖具有以下多种生物活性,降血糖,降血脂,调节免疫,抗凝血,抗血栓,抗氧化等。

26、茶皂素

又名茶皂甙,是可以让茶起泡沫的物质。具有许多生理活性,如解酒护肝,抗病毒,抗过敏,减肥等。

27、茶氨酸

茶氨酸(L-Theanine)是茶叶中特有的游离氨基酸,是茶叶中生津润甜的主要成份。有舒缓神经、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喝了这么多年才知道黑茶有这么多功效


唐朝以丰满为美,到了现在审美观发生了改变,都是以瘦为美,各种减肥广告打得满天飞,但是很多人减肥的路上走了不正确的路,影响了健康,今天就给大家说说自己用黑茶减肥的那些事。

黑茶能减肥?想必很多人一开始听了很震惊,但亲身体验,初中时期,对于美还没有概念,所有美食都不放过,常常都是吃到肚子动不了,只能平躺在床上休息,后果可想而知,成了一个人见人叫的小胖子。到了高中,成熟了,爱美了,想穿漂亮衣服自然穿不了,于是跟大多数女孩子一样走上了减肥这条漫长的路,晨跑夜跑坚持的好辛苦,重还没减,骨头倒是长粗了不少。后来又买减肥药,便宜的吃了除了拉肚子还是拉肚子,肉也没见少。贵的吃一段时间之后是减了些,但是反弹的比较害怕。

后来听说黑茶能减肥,开始我还不相信,但是因为是茶,对身体无害,也就养成了喝安化黑茶的习惯。这一切并不是空谈,都有本有依的。

黑茶之所以能减肥,是因为黑茶有清肠胃,具有黄酮类、维生素C、维生素E、D一胡萝卜素等,均衡人体营养的同时降脂、减肥。

黑茶减肥养颜的关键在于,黑茶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维生素之外,还含有大量的具抗氧化作用的微量元素如锌、锰、铜(SOD的构成元素)和硒(GSHPX的构成元素)等,尤其是含量较多的复杂类黄酮等都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因而具有抗氧化、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

黑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份,最主要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物质等。常饮用黑茶,调理身体,让机体一直处于健康状态。身体的营养元素处于平衡状态,杜绝营养过剩现象,自然起到瘦身效果。

黑茶的茶汤主要组成成分是茶黄素和茶红素。研究表明,茶黄素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还对肉毒芽杆菌、肠类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此外,茶黄素对流感病毒的侵袭和轮状病毒和肠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肠胃健康,身体远离毒素,瘦身又健康。

详解茶叶的专业审评方式,揭开专业审评法的面纱


今天有客人在公司会所用专业方式审评茶质,俺有幸围观,并拍了一套照片,揭开专业审评法的面纱。

先申明几点:

1、审评法过于理论,且不具操作性,不适合茶油用于日常饮;

2、审评法侧重于“评茶”,而不是品茶;

3、审评的目的主要是评审出茶质的不足,而不是体验品饮的快感;

4、审评法一般用于新制茶与原料毛茶的评审定质。

直接上图鸟:

对于要审评的茶品,第一步是目测观察条索,用托盘将干茶摊开

如果同时审评2种或以上的茶,就用等量的托盘,同时摊开

专用审评杯碗,一字排开

将审评杯盖至于碗中,煮沸水清洗,同时用于提升杯碗温度

审评杯的出汤方式

出汤后,随即观察审评碗中的汤色

将杯中茶底,倒置于盖上,观其叶底

第一次汤一般不喝,待第二次出汤时,才品其滋味

审评碗不像公道杯,不方便倾倒,所以得用汤匙均匀分汤置小杯中

且汤匙每次分汤完毕,需置于清水中浸泡洗净

品过汤滋味,即可闻杯中香气,分为冷嗅与热嗅。

如果同时审评多种茶叶,辨其优劣,则需要称量工具,将不同茶叶等量置于审评杯中

快速往杯中注水,需要说明的是,必须是沸水

审评法一般出汤3次,前2次闷5分钟,第3次闷8分钟

在长时间的闷泡下,茶叶的苦涩杂味等一切弊端,皆可一次性显露,这就是审评的目的所在

很直接的同时观察不同茶叶的汤色

审评多少种茶叶,就必须相应准备多少个小杯,以免串了汤味

均匀的往小杯里分茶汤

按顺序品评: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没次喝完一杯,评茶人应用一杯白水漱口,以减少上一水茶汤对口腔的持续影响

总之审评方式,俺看着一点都不爽,太刻板,一点品茶的愉悦感都木有,不过既然此种方式作为专业评茶员的基本套路,应该也有其科学的一面的。只是和我们日常的饮茶习惯有太大出入而已。

最有说几个细节:

1、参与评茶的人员人手一套纸笔,没喝完一水,及时记录下评语;

2、整个评茶过程中,参与评茶的人员基本不交流,直到3水喝完,才是一边整理记录,一边交换意见;

3、审评茶叶分为外形和内质两个大的方面,其中滋味作为最高权重分予以考虑。图文/想飞天的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