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景东县茶业概况简述(第一章)

发布时间 : 2019-11-16
悦山水茶业 味独珍茶业 云南白茶

悦山水茶业。

一、茶产业概况

景东是云南省重点产茶具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景东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53年在安定镇设立茶叶收购组,1958年在安定镇芭蕉河建立第一个共办茶场(1965年迁至县城改称茶试站):1980年全县茶园面积4.1万亩,产茶0.5万吨;2010年全只茶园面积20.6万亩,产茶0.71万吨:2015牛,茶园而积234855亩、采摘面积202512亩、茶山总产量11642吨、山均产量57.49千克/亩、无性系茶园而积69600、无公害茶园面积132800所、绿色食品茶园面积532向、有机茶园面积8471亩、州市级龙头企业数量个、初制所数量147个、专业合作社数量119个。

茶产业覆盖全县3个乡10个镇、157个村,涉茶农户5.4万户、人口23万人。个县有杀叶干亩村74个、百由组493个,无公害茶园认定面积13.3万亩,无性系良种面积6.9万亩主要品种有云抗10号,舌芽100号,、矮丰、普景1号。等景东是一个山清水秀出好茶的地方。

普洱景东被誉为“中国黑冠长臂猿之乡”,位于滇西南中部,洱市北端,全县有国上面积4532平方千米,共中山区占95.5%,辖3个乡10个镇4个社区、166个村民委员会、2339个村民小组,总人1138万人。境内有无量由!、哀中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留着全围二分之一的物种,因此被誉为“天然绿色宝库”和“天然物种基因库”有浸湾、大朝山两个园家级水电站。全县森林覆盖半达70.5%,是全国全省的重点林区之一,茶树就生长在高山上、森林中、云雾里,是一个山清水秀出好茶的地方。

悠久的茶业历史

景东是世界茶树起源的核心区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在景东田心发现有距今2500万年的景东中华木兰化石(茶树二世祖)、28.6万亩野生型古茶树群落面积、大柏村1500多年大茶树被誉为“人类栽培驯化野生活标本”、文岔有1200多年的过渡型古茶树。并且分布在老仓福德、漫湾、金鼎、御笔、哀牢山西坡等五座古茶山、全县有栽培型古茶园3.7万亩,茶树生长繁衍的链条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景东是无可争议的“世界茶源”核心区之一。

自古以来,景东就是普洱茶的主产区,古代银生府所在地就是景东县城。唐朝樊绰的《蛮书》中就有“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柱和烹而饮之”的记载,也是云南省见诸于史籍最早最确切最可靠的记载:清嘉庆《景东直隶厅志》记戟更明确:“蒙乐山(即无量山)间产野茶,然味涩苦,人少采食。

民间所见之茶大都卖自普洱,冬春之间,入山采茶者甚众,或转卖弥渡、昆阳,故景东商贩生意以茶花二项为大宗。”这一记载说明早在200多年以前,茶叶已是景东的支柱产业之一,大量的景东茶叶被商贩销往普洱、大理、楚雄、昆明等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冬春之间,入山采茶者甚众”的记载,无异于今天我们所见的盛况。而到了近代民国时期,景东茶叶曾获得过云南省政府省长唐继尧颁发的优等奖章。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小编推荐

云南省德宏州茶业概况简述(第一章)


一、德宏州基本概况

(一)地理区位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在云南省西部中缅边境,位于东经98*43′、北纬23°50之间,是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东和东北与保山市的龙陵、腾冲相邻,南、西和西北三面与缅甸联邦接壤,全州辖芒市、瑞丽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五个县市,除梁河县外其他县市都有国境线,国境线长达503.8千米。全州东西最大横距为12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为170千米,总面积有11526平方千米,州府驻地在芒市芒市镇,城镇规划面积为14平方千米。

(二)自然条件

德宏州气候资源得天独厚,全州紧靠北回归线附近,所处纬度低,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北面的高黎贡山挡住西伯利亚南下的干冷气流入境,入夏有印度洋的暧湿气流沿西南倾斜的山地迎风坡上升,形成丰沛的自然降水,加之低纬度高原地带太阳入射角度大,空气透明度好,是全国的光照高质区之一,全年太阳辐射在137-143卡/厘米,年降雨量1400-17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1℃-20℃,年日照2281-2453小时,年积温6400~7300℃,年陆地蒸发量在1400-1900毫米之间,干早指数在0.4~1.2之间。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南量充沛,雨热同期,干冷同季,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霜期短、霜日少的特点,为多种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和越冬条件。

二、茶产业概况

德宏州现有茶园面积35,6万亩,投产面积28.73万亩,产量19368.6吨,茶叶工农业总二、茶产业概况产值7.0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4亿元,工业产值3.63亿元,茶农人均收入606元,至2014年底全州共有茶叶初制所536个,年加工能力达17000吨,其中年加工50吨以上的茶所50个获得Qs认证的茶叶精加工企业36家,全州共创茶叶品牌27个,其中包括“回龙”“回思”“孔雀公主”“德凤”“勐巴娜”“五梁”“云宏”“回思”“平安村”“香芝”“纵歌”“金泰等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茶叶品牌,部分茶叶产品多次在国内的各类名优茶评比中获得优秀奖项,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良好赞誉。

(一)种质资源

1.野生古茶树资源:德宏古茶树在辖区内分布广泛,形成了大娘山、打鹰山原始型古茶树群落,据考证为明、清时期种植,面积3万亩左右,共有3个茶系7个种。(1)五柱茶系:大理茶种、滇缅茶种(2)秃房茶系:德宏茶种、勐腊茶种、拟细萼茶种(3)茶系:茶种(1中小叶种)、普洱茶种(云南大叶群体种)。

另外,1985年在梁河县芒东乡青平发现的大茶树,树龄130年,一个腋芽可抽生2~3个新梢,但在茶树品种上分类待定:1993年在陇川县陇把镇吕梁发现的观音山红芽茶,2002年在陇川县景罕镇曼面山发现的柳叶茶,均属人工种植的茶树,树龄约100年和300年。

2.群体良种资源:群体良种资源有潞西官寨大白茶、梁河大厂茶、勐库大叶茶

3.无性茶种资源:无性茶种均由外地引进。其中云抗10号、云抗14号、长叶白毫、雪芽100、云梅、云瑰、矮丰、短节白毫8个品种从思茅引入:佛香1号、佛香2号、佛香3号、佛香4号、佛香5号、云茶1号6个品种从省茶科所引入:“紫娟”从保山引入:清水3号从风庆引入:楮叶1号、楮叶2号、褚叶3号、楮叶4号、楮叶5号、早发2号、早发3号从楚雄引入:乌龙茶、铁观音、金萱3个品种从大理引入:“龙井43号”“福鼎大白茶”等品种从中国茶科所引入:香归银毫从临沧引入。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云南省景东县茶业概况简述(第三章)


三、景东县古茶山(园)

(一)老仓福德古茶山

老仓福德古茶山位于景东县北部,与大理州南润县相邻,主要分布在无量山东坡,辖安定镇迤仓、中仓、外仓、民福、河底和文龙镇邦迈、义吕等村,是典型的彝族聚集区。海拔1600~2100米之间,年平均温度11.6℃~14.6℃,年降水量1280~1390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沙性较重,非常适宜优质茶叶生长,共有生态茶园面积2万余亩,其中有古茶面积近7000亩。古茶园呈块状分布,稀疏种植,多在村寨边以茶粮间作为主,树龄大多数百年。

这里种茶历史悠久,是古代濮人最早栽培、驯化茶叶的茶山之一,有3000多年的历史。唐代樊绰在(公元862年)其《蛮书》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姜、椒、桂和烹而饮之”。当地彝族为蒙舍蛮支系,至今依然保留此饮茶之方。古茶山距离古银生府距离40~60千米,是途径南诏国的必经之地,是古代银生城的主要茶山。

河底村古茶园位于安定镇河底村,在无量山自然保护区边缘。老仓福德古茶山,在历史上曾几度辉煌。民国年间,爱国人士罗俊卿“因鉴于国家之贫弱,外货之输入”而“竭力提倡奋发兴起,多创实业,振兴实业以塞漏危而救国家”,遂开发老仓福德茶山并创制“老仓茶”。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老仓茶经云南省勤业会审查评定为优等奖,时任省长唐继尧签署并颁发优等奖章以示鼓励。

建国后,老仓福德古茶山的茶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茶叶面积发展到2万多亩。在计划经济年代建有集体企业文龙茶厂、安定茶厂。其中安定茶厂成为当时云南省四大国营茶厂下关茶厂和普洱茶厂的原料基地。近10年来新建起了2个普洱茶加工厂,发展了十多个以老仓茶叶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几十个茶叶加工微型初制所。老仓福德占茶山上生产的茶叶每年销售给大益、下关等知名茶企3000多吨,成为普洱茶优质原料基地。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云南省景东县茶业概况简述(第七章)


(五)哀牢山西坡古茶山

哀牢山两坡古茶山主要分布在景东县哀半山中段西坡边缘,南北长一白多千米,主要包括龙街镇的戈瓦、东山、和哨、多依树、班庆村,太忠镇的大柏村、麦地、平掌、三合大街镇的大街、气力、三营、气力、昆岗、平地、及花山镇的文岔、秀龙、文岗、营鼎、撒罗、芦山、洪海村等涉四个销近20个村。古茶园多分布在海1300~2100米,年平均气温12.5℃~18.2℃,年降水量1180~1340毫米的地区,古茶园呈块状和满天星状分布,粮茶间作为主。共有茶园面积4.8万亩,其中有古茶园6855亩,是普26座古茶山中覆盖区域最大的古茶山。

1.古茶园

(1)秀龙古茶园:秀龙古茶园位于家级日然保护区哀牢山边缘,因这里山清水秀,古木参大,样山起伏,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而得名秀龙,是一个典型的高寒贫困族山村。现有古茶回面积1200多亩,有上千年的种茶历史,海拔1800~2200米,午平均气温13.2℃℃,年降水量为1320毫米,族、汉族混居。

(2)麦地古茶园:麦地古茶园紧连哀平山杜湖。杜鹃湖因杜花较多而吏名,海拔达2500米,是普洱市的一个旅游风景区。麦地村海拔在1800-2300米,年平均气温12.8℃。全村共有茶叶面积4000多亩,其中古茶园有760多亩。茶叶收入一直是当地的主要经济

云南省景东县茶业概况简述(第五章)


(三)金鼎古茶山

金鼎古茶山位于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西部分布在无量山西坡,澜沧江北岸的深山密林里,这片净土滋养出几百年上千年的古茶树。主要辖林街乡清河、岩头、丁帕、龙河、箐头及景福镇公平、金鸡林、岔河、勐令村等,是彝、汉族混居区。

海1800~2000米之间,年平均温度10.6℃~14.5℃降水量1290~1410毫米,土壤为沙性的红壤和黄棕壤,有机质丰富,透气透水性好。共有生态茶园面积6.6万余亩,其中有古茶面积近15000亩:古茶园零星分散,多在村寨边、房前屋后种植为主,部分茶园以茶粮间作,茶园管理粗放。茶树品种多为有性系群体种,品质混杂,有7~8个之多,树龄大多为数白年以上。

金鼎古茶山的很多茶树成为茶商用于单株收藏。主要代表性茶树植株有勐令村过渡型大茶树基部干径284厘米,岩头村过渡型箐门口坝茶,树高11.0米,基部干围159厘米:清河村过渡型清河大茶树,树高7.8米,基部干径170厘米;岔河村过渡型风冠山白茶,树高6.5米,基部干围168厘米及金鸡林村三组的栽培型金鸡林茶,树高7.0米,基部干径90厘米等古茶树。

巍峨的金鼎山雄居于了无量山西坡的林街乡帕村,海拔2900多米,金鼎山山下的磨刀河,是深藏于无量由中的3个自然村,有古茶园面积800多亩,树龄大多在600年以上,足金鼎山古茶山中面积最连片,种植密度较高的代表性古荼园公平村是景福镇的高寒贫困村之一,这里最山名的一是古茶,二是菜。古茶园面积零星,约1000多亩,由于过去交通不便,古茶园管理粗放,但优越的品质引来普洱茶厂有限公司到此投资建厂。

(四)御笔古茶山

御笔古茶山是“银生福地,无量景东”的缩影。随着银生文化的不断挖掘,银生文化以中原传统文化、南诏文化、古像族文化、古彝族、古布朗族文化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个独特文化,已经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御笔古茶山位于景东县城附近,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唐王朝与南诏和盟后,在景东设银生节度5使,管辖范围相当于今普洱市、西双版约州全境和临沧市部分地区、细甸景栋、老挝北部、越南莱州等地,银生节度府设在银生城即今云南普洱市景东县城,御笔古茶山是当时银生城界诸山的主要茶山之一,也是银生节度府的官办茶园,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云南省景东县茶业概况简述(第四章)


(二)漫湾古茶山

漫湾镇因在澜沧江上修建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漫湾电站而亨誉国内外。它地处景东县的西北部,北与大理州的南涧县山水相连,西以澜沧江为界与临沧市云县隔江相望是普洱、大理、临沧三州市的交界点。漫湾古茶山主要分布在无量山西坡辖景东县漫湾镇的安召、温竹、漫湾保甸等村。海拔1700~2300米,年均气温13.8℃,年降水量1290毫米左右。共有茶园面积10400余亩,其中有占茶面积3725亩。代表性古茶园有安召占茶园、窝落地古茶园、中山箐古茶园、王家箐占茶园等。

1.安召古茶园

安召村与大理州相邻,以一条小河为界,有“一步跨二州市”之美誉。村委会驻地安召街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驿站,马帮沿着古道把镇沅县振太古茶山、勐大古茶山和景东金鼎古茶山、漫湾古茶山等地的茶叶沿澜沧江北岸而驮运达大理、拉萨。安召古茶园在漫湾古茶山中面积是最大的,在街子、滴水箐、独家村、旧村、大村、酸荞地、倮么、白地厂等小组皆有分布,古茶面积有800多亩,茶树树龄多在300~800年。

2.窝落地古茶园

窝落地古茶园属于温竹村,是漫湾镇村民居住海拔最高的地方,位于无量山之中,因四周被群山包围,仿佛是一块落陷下去地方,故得名窝落地。这里有8个小组,210户人家,近700人。彝族为当地的主体世居民族,也是种植这片古茶园的祖先。古茶园面积600多亩古茶树龄多为300~1000年。茶叶品种虽然混杂,但茶质上乘,在漫湾古茶山中名气是比较大的。

3.中山菁古茶园

中山古茶园位于漫湾村上部,属无量山边缘地带,海拔1800米左右,包括中山、棉花林、垭凵、岔河四个小组。有一颗占茶树高11.7米,基部干径2.74米,是目前漫湾古茶山中发现的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树,树龄在在1200年左右,每年可加工普洱茶5千克左右,受商家青眯而单株收藏。

4.王家箐古茶园

王家箐古茶园位于保甸村,保甸河的上游。居住着石洞、龙潭、王家箐、麻栗林四个小组。王家箐目前茶地可能有1000多亩,数百年以上的有700亩左右。无量山深处有一片叫王家屋基的茶园,根据王氏家谱据载,明末清初时王氏一族从四川逃难于此,开垦种植的,面积有200多亩。后来王氏迁至3小时路程外现在的王家箐居住,茶园也就被荒废,任其生长,有的长成参天大树。

这片茶园目前已被划入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但它的茶质很是特殊,属于栽培型茶树,因生长在密林之下,日照少,没有人的袭扰,茶叶自然也就增加了一种山野之气,茶叶的颜色偏黑,但茶气清香,口感绵甜,自成一味人类历经几千年把野生茶树栽培驯化为过渡性、栽培型古茶树,无意间又让栽培型古茶树回归自然,恢复它的野性,也创造出一味好茶,云南生长着许多百年、千年的占茶树,那苍劲的树枝上新叶长了被探,探了又长,没有一丝怨言,始终快乐地生长着,也许这就是人性如茶的秉性。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相关文章

Timeout(function(){dom.remove();selection.removeAllRanges();selection.addRange(range);selection=null},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