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新茶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发布时间 : 2019-11-27
绿茶制作工艺 绿茶的制作工艺 福鼎白茶制作工艺

绿茶制作工艺。

下面是茶经网绿茶栏目为大家提供的关于“碧螺春新茶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的内容,让大家了解更多绿茶相关的知识,希望丰富的“碧螺春新茶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内容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碧螺春产于江苏太湖洞庭山。正值春季新茶上市,我们来看看碧螺春新茶是如何制作的吧?

要制作出上好的碧螺春新茶,要从茶叶的采摘开始抓起。碧螺春茶采摘特点为,采得早、采得嫩、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高。鲜叶采回后,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嫩茶,及不符合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一般上午5-9时采摘,9-15时拣剔,晚上进行炒制,制作过程分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等工序。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杀青。在平锅或斜锅内进行,锅温约190℃。炒时以抖为主,双手翻动,要求撩得净,抖得散,杀熟杀透,焖抖结合。杀青时间为3~5分钟。一般来说,碧螺春新茶芽质柔软,青臭气转为略有清香,失去原有光泽,即已杀青适度。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揉捻。当杀青适度后,即在原锅内进行揉炒,锅温降至70℃左右,采用抖、炒、揉3种手法交替进行。随着茶叶水分的散失,锅温也必须逐渐降低。炒揉时,手握茶叶松紧适度,当茶叶达到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时,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搓团显毫。它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和茸毫披满的关键过程,此时锅温降至45℃,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历时约15分钟。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烘干。用轻搓、轻揉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达到九成干时,起锅将茶叶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中,用文火慢慢烘至足干,锅温约30℃,足干叶水分含量在7%左右。

碧螺春新茶经过以上五个步骤,就逐渐形成了。茶叶的好坏与每个步骤的制作都紧密相关。制作好的碧螺春新茶,在第二三天就可包装上市,所以春茶新鲜不仅在于茶鲜叶的新鲜,还有制作后刚出炉的那种新鲜。wwW.cY316.com

Cy316.com编辑推荐

碧螺春的采摘制作工艺


种植采摘

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芽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为“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制做工艺

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炒制特点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碧螺春制作工艺流程,碧螺春的制作有哪些步骤?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是一种品质很高的茶叶,制作主要是经过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几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具体如下!

碧螺春的制作方法

1、采摘

在碧螺春的采摘时期,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2、拣剔

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茶叶要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不炒隔夜茶。

3、炒制

炒制过程分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等多道工序,“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这些工序要在同一口锅内一气呵成,每一个步骤都要求不同的温度。

碧螺春的采摘标准

1、在采摘西山碧螺春的时候先要指定一套科学完善的采摘标准。这样才能够更确保西山碧螺春的鲜叶质量。

2、采摘西山碧螺春的人员禁止涂抹香水等,防止西山碧螺春不被污染。需注意的是采摘的时候手指要往上折断,而不是用指甲掐。

3、用来装放西山碧螺春的容易必须要清洁干净,最好选择那些通风性比较好的竹编或者篓筐。

喝碧螺春的好处

1、减压降脂

碧螺春茶叶中含有的成分能够调节人体中脂肪的代谢情况,加快脂肪胆固醇的分解,降低人体对其的吸收情况,达到降脂减肥功效。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成分,能够帮助调节人体的心脑血管平衡,扩张血管,防止动脉硬化,预防高血压等疾病。

2、利尿

碧螺春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常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另外,利用茶水加糖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防龋齿

碧螺春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像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4、提神益思

常饮碧螺春有提神益思的好处,从而能够有效缓解疲劳、增进思维。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听到这句话,就是睡前不宜饮茶。

5、抗菌抗癌

研究发现茶叶中的某些成分能够将蛋白质凝固,这样就使细菌死亡达到杀菌效果;同时研究还发现,日常有饮茶习惯的人,患癌症的概率会比较的低。

综上所述,碧螺春是一种没有被任何污染最天然的茶叶。被人们誉为世上最健康的饮品之一。西山碧螺春在制作过程中相当的严格,不管是对于采摘还是制作都有着很高的标准!

碧螺春是绿茶么?简述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民间*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那碧螺春是绿茶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碧螺春是绿茶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的特点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1、采摘

碧螺春采摘有摘得早,采得嫩,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2、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3、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4、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5、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6、炒制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总的来说,碧螺春,产于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碧螺春属于绿茶,是绿茶中的炒青绿茶!

碧螺春绿茶功效与作用,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碧螺春是绿茶代表产品之一,根据中国中医学及现代药理学对茶叶的保健功效研究认为碧螺春含有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所以喝碧螺春你的好处非常的多,具体如下!

碧螺春的功效

1、兴奋作用

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效率。

2、利尿作用

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强心解痉作用

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

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5、抗菌、抑菌作用

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6、减肥作用

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7、防龋齿作用

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1、采摘

碧螺春采摘有摘得早,采得嫩,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2、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3、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4、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5、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6、炒制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总而言之,碧螺春茶叶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合物,对人体的生理、药理功效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碧螺春非常值得品鉴!

茶叶碧螺春是绿茶吗?碧螺春的制作工艺简述


众所周知,绿茶是中国的历史名茶,种类非常的多,其中包含很多的名优绿茶,这些名优绿茶不仅口感非常的好,同时功效也是非常多的,其中就包括碧螺春,具体如下!

碧螺春属于绿茶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优质碧螺春的特点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

外形条索纤细,茸毛遍布,白毫隐翠;泡成茶后,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香浓郁,饮后有回甜之感。人们赞道:“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洞庭碧螺独特的花果香,主要是因为它生长在果园之中,并且接受了洞庭特有水土的滋养。其他碧螺春是没有清香和果香的,只有沃土气和青叶气。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1、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2、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3、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4、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5、炒制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总的来说,碧螺春属于绿茶,是绿茶中的精品,其外形条索紧结、卷曲如螺,冲泡后清香袭人、口味凉甜,实为一款不可多得的好茶,值得品鉴!

龙井和碧螺春是绿茶吗?龙井、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众所周知,中国的茶叶种类非常的多,其中以绿茶的种类最多,不同的绿茶种类有不同的特征,其中西湖龙井茶、碧螺春都是绿茶中比较知名的茶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龙井茶属于绿茶

龙井茶属于绿茶中的一种,而且是绿茶中的精品,并且是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特别是西湖龙井茶,无论是它的外形汤色还是口感都非常好,可谓是龙井茶中的佼佼者。

冲泡出来的龙井茶茶汤绿亮有光泽,看起来十分的清澈,且茶汤闻起来香味非常浓,口感非常好,冲泡后的龙井茶叶在杯底舒展开来一片片十分的整齐,十分的美观。

碧螺春属于绿茶

碧螺春属于绿茶,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主要产地是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一袋,所以碧螺春又称之为“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在唐朝时期就被列为贡品,该茶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此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故称之为“碧螺春”。

碧螺春的加工工艺

1、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2、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

3、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4、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5、炒制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龙井茶的加工工艺

1、晾晒

西湖龙井在采摘后要竹筛上进行晾晒,一般需要半天左右时间,这样可以减少茶叶中的青草味道,使水分达到炒制的要求,同时使新茶在炒制时不至于结团。然后再对晾好的新叶进行大致分类,根据叶子的品质档次来决定下一步炒制的锅温、力道等条件。

2、揉捻

揉也叫揉捻,是通过外力将茶叶的内部结构揉捻成人们希望的形状,但龙井茶的形状要求青叶保留一部分自然的刚性,以便茶叶成型后还能看到部分青叶的原状,因此就将揉捻工艺弱化了。

3、炒制

西湖龙井的炒制需要手工完成,通常的工艺包括“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手法。龙井茶炒制手法复杂,依据不同鲜叶原料不同炒制阶段分别采取“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压、磨”等十大手法。

4、青锅

是在15分钟内将茶叶初步成型为扁平,茶叶被炒至七八成干。

5、回潮

是将经过了青锅步骤的茶叶起锅摊平在竹筛中回潮,大约需要一个小时时间。

6、辉锅

是将回潮后的茶叶加入锅中炒干,使水分小于5%,并且进一步定型。大约需要20分钟。

总而言之,西湖龙井、碧螺春茶都属于绿茶,且西湖龙井、碧螺春茶都是汉族传统名茶,属于绿茶中的一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都是集口感及其功效于一体的茶叶,非常值得品鉴!

碧螺春采摘与炒制的传统制作工艺(精)


采摘挑剔与加工炒制

最早对碧螺春茶采制工艺较为系统记载的是清末民国初朱琛写的《洞庭东山物产考》(公元1916年):“茶有明前雨前之名,因摘叶之迟早而分粗细也。采茶以黎明,用指爪掐嫩芽,不以手揉,置筐中覆以湿巾,防其枯焦。回家拣去枝梗,又分嫩尖一叶二叶,或嫩尖连一叶为一旗一枪。随拣随放,做法用净锅入叶约四五两,先用文火,次微旺,两手入锅,急急炒转,以半熟为度,过热则焦散而香散,不足则香气未透,炒起入瓷盆中,从旁以扇扇之,否则色黄香减矣。

碧螺春有白毛,他茶无之。碧螺春较龙井等为香,然味薄,瀹之不过二次,饮之有清凉醒酒、解睡之功。”

从上述资料看,采摘时间从清明至谷雨,采摘标准从一芽一叶初展到一芽一叶,采后要拣剔,然后入锅手工炒制,方法与现在大体相仿。

揉、沥汁、搓团、焙干五道工序。其中沥汁工序是:当紧握茶叶能挤出茶汁时,起锅放在布袋里,浸入清水中选漂,挤去茶汁,俗称“沥汁”。

经沥汁工序制成的碧螺春条索纤细,外形美观,能卖出较好价格。

1950年中国茶叶公司华东分公司在苏州设立支公司,负责茶叶业务。

20世纪50年代初,东西山成立供销合作社,开展茶叶收购业务,并实行茶叶干评、湿评结合的评茶讣价方法。沥汁后茶叶因滋味淡薄,得不到好价,再加上当地农业部门的宣传教育,就改掉了沥汁这道工序。1980年,江苏省茶叶学会“碧螺春品质风格研究组”集中省内茶叶战线的各方专家,会同当地制茶能手和基层干部参加,总结整理形成了现行的碧螺春采制技术。

鲜叶的采摘与挑剔

洞庭山茶农认为,抓好碧螺春茶的早采、嫩采、采净是提高全年碧螺春品质的重要手段。茶园中有5%茶芽新梢达到一芽一叶初展标准时,就要按标准采摘,只有头一批采净,以后茶树上生长的新梢才会长短均匀。如不及时早采、采净,茶树上萌发新梢就大小长短不一,茶农称为“乱”,“树上乱难采,采下乱难拣”,品质会受影响。

茶农一般从清晨上山采茶,11时左右结束。采时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新梢,从采摘部位手心、食指稍微用力将新梢折断。不能掐采(会使茶梗变红)。采摘时要求,雨水叶不采,病虫叶不采,冻伤芽叶不采,紫色芽叶不采。洞庭山茶农用特制小竹篮(当地称为“钩篮”)盛茶。每个熟练的采茶妇女半天也只能采茶青500克左右。

采后鲜叶放在室内洁净的竹筐内,薄摊2厘米左右。室内要保持空气凉爽通风。

下午,茶农对鲜叶进行拣剔,把鲜叶摊在桌上,通过人工将芽叶逐一过堂,拣去鱼叶、鳞片、老叶、嫩茶籽、空心芽、紫色芽。达到芽叶长短、大小、嫩度一致。对鲜叶原料的要求是:高档碧螺春茶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要芽长于叶,芽叶长1.5~2厘米;中档碧螺春茶以一芽一叶为主,芽叶长2~3厘米;低档碧螺春茶以一芽二叶为主,芽叶长3厘米左右。碧螺春茶的拣剔费工时,一般从鲜叶下山到拣剔成“净坯”,需4~5小时,这也可视为鲜叶摊晾的过程。黄昏至夜晚是当地炒制碧螺春茶的时间,鲜叶不能隔夜。

加工炒制

洞庭碧螺春由茶农全程手工炒制而成,其工序可分为高温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特点是“手不离锅,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带揉、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伞过程35~40分钟。制茶灶使用直径60厘米的平锅,燃料为松枝及修剪下来的果、茶树枝。现在也有用电及液化气的。

高温杀青

锅温150℃~180℃,锅心初见白时,投入鲜叶500~600克。青叶存锅中发出微微响声,用双手或单手反复抛抖。抛闷结合,先抛后闷,多透少闷。做到捞净、抖撒、杀透、杀匀。时间3~4分钟,达到叶质柔软,略有黏性。叶片暗绿,青气消失,茶香显露。失重约二成。

热揉成形

锅温降到65℃~75℃时,用双手或单手将叶沿锅壁盘旋揉转,使叶团在手掌和锅壁间,滚动翻转,方向一致,不可倒转。

揉转3~4转,解块(抖撒叶子),以蒸发水分,防止结团。

用力随水分蒸发而逐渐加重,如开始用力太大,茶汁沾在锅壁上,结成锅巴,又易使芽尖断碎,影响品质。至叶不粘手,卷成条形,时间15~16分钟,失重约五成半。

搓团显毫

搓团显毫是形成碧螺春外条索卷曲和茸毛显露的关键步骤。锅温降至55℃~60℃,一锅揉坯分成几团,即将茶置于两手掌中搓团,每团搓4~5转,搓好一团后放在锅内定型,冉搓第二团,第二团搓好后与第一团一道解块抖散。

如此反复操作,边搓团,边解块,边干燥。搓团方向一致,用力要匀,注意轻一重一轻的原则。开始时水分尚多,用力搓团又不易结块时,要用力大一些,以形成卷曲形,随着水分减少,果胶质变性,可塑性降低,用力减轻,如用力过大易断碎脱毫,搓团后失重七成。时间约12~15分钟。

文火干燥

锅温50℃~60℃,将搓团后茶叶在锅中轻轻翻动,达到有触手感时,将茶叶均匀摊在浩净纸上,放锅中再烘一下,即可起锅。历时约5~6分钟。茶叶含水量7%~7.5%。

碧螺春是红茶吗?它们的制作工艺一样了吗?


中国的茶叶分为红茶、绿茶、黄茶、黑茶、白茶和青茶(乌龙茶),一般来说判断茶叶到底属于那种茶类,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看其制作工艺。那么碧螺春是红茶吗?它们的制作工艺一样了吗?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红茶的制作工艺

萎凋

萎凋分为室内加温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萎凋程度,要求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脉呈透明状态即可。

揉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使用双脚揉茶。50年代采用铁木结构双桷水力揉捻茶机。至60年代,揉捻这一工序又加以改进,采用了铁制55型电动揉捻机,提高制茶效率。揉捻时要使茶汁外流,叶卷成条即可。

发酵

发酵,俗称“发汗”,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指将揉捻好的茶胚装在篮子里,稍加压紧后,盖上温水浸过的发酵布,以增加发酵叶的温度和湿度,促进酵素活动,缩短发酵时间,一般在5~6小时后,叶脉呈红褐色,即可上焙烘干。发酵的目的,在于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酶的促进作用下发生氧化作用,使绿色的茶坯产生红变。

发酵是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特征的关键性工序。一般是将揉捻叶放在发酵框或发酵车里,进入发酵室发酵。发酵要掌握满足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聚合反应所需的适宜温度、湿度和氧气量。

烘焙

把发酵适度的茶叶均匀搜集放在水筛上,每筛大约摊放2~2.5公斤左右,然后把水筛放置吊架上,下用纯松柴(湿的较好)燃烧,故小种红茶具有独特的纯松烟香味。刚上焙时,要求火温高些,一般在80度左右,温高主要是停止酵素作用,防止酵素活动而造成发酵过度,叶底暗而不开展。烘焙一般采用一次干燥法,不宜翻动以免影响到干度不均匀,造成外干内湿,一般在6小时即可下焙,主要看火力大小而定。一般是焙到触手有刺感,研之成粉,干度达到,而后摊凉。

复焙

茶叶是一种易吸收水分的物质,在出售前必须进行复火,才能留其内质,含水量不超过8%。

绿茶的制作工艺

绿茶的加工,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1、杀青

采取高温措施,使鲜叶内含物迅速地转化,破坏鲜叶的组织,进而破坏酶的活化,然后是内含物质在非酶促反映的作用下,形成绿茶的色、香、味的品质特征。所以说杀青最重要的目的是外因通过内因初步改变而形成的鲜叶形质。

2、揉捻

揉捻可以理解为两个动作,一个揉,揉即使茶叶成条,一个捻,捻可使茶叶细胞破碎,挤出茶汁,使茶汁附在茶条表面,增加粘性,有利于茶叶外形形成,既用这样的方法使茶叶面积缩小卷成条形。便于冲泡,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3、干燥

干燥的目的一是利用高温破坏酶,制止酶促氧化;二是蒸发水分,紧缩茶条,使毛茶充分干燥,防止非酶促氧化,利于保持品质;三是散发青臭气,进一步提高和发挥香气。干燥过程中,热化作用占主导地位。

综上,碧螺春不是红茶,而是绿茶。红茶的关键是发酵,这是碧螺春所没有的。

苏州碧螺春新茶,碧螺春新茶和陈茶怎么区分?


品尝碧螺春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特别是每年的三四月份碧螺春新茶上市的时候。这段时间很多人都会争相购买,买来的新茶品尝的时候沁人心脾。那碧螺春新茶有什么特点呢?怎么和陈茶进行区分呢?

碧螺春新茶

刚炒好过1个月的碧螺春是最好的,此时的碧螺春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

而碧螺春在冰箱里储存了一年半载的茶叶,就没那么好的味道了。很多茶商更是味了消灭库存降低成本,以次充好,把去年的碧螺春陈茶当新茶卖,坑了不少顾客。所以一定要学会碧螺春新茶陈茶的区分。

碧螺春新茶和陈茶怎么区分?

一是看色泽。茶叶在贮藏过程中,会自动氧化。碧螺春叶绿素分解、氧化后,会使茶叶的色泽由新茶时的青翠碧绿变成枯灰无光;而茶褐素的增多,还会使茶汤黄褐不清。红茶中茶多酚的氧化,会使茶叶色泽由新茶时的乌润变为灰暗;茶褐素的增多,又会使茶汤混浊不清。

二是摸干湿。刚炒制完成的碧螺春新茶一般含水量较低,在正常情况下含水7%以下,茶叶条索疏松,质硬而脆,用手一捏,叶片即碎,碧螺春陈茶会因为储存时间久,一般含水量都比较高,茶叶湿软而重,用手指捏不易碎,茶梗也不易折断。

三是辨细毫。碧螺春以“卷曲呈螺,满身批毫”而著称,但放置时间长了,会使细毛凝聚成不易察觉的小团,这样的茶叶泡出来色香味都打了很大的折扣。新茶细毛自然连接在叶片上,尚未脱落。仔细辨别,可以辨别出新旧茶的差别。

四是闻香气。陈茶由于香气物质的氧化、缩合和缓慢挥发,使茶叶的花果清香变得低浊。如果贮存条件良好的话,这种差别就会相对缩小。至于有的茶叶,贮存后品质并未降低,那就另当别论了。

五是尝滋味。不管哪一种茶,新的滋味都醇厚鲜爽,而陈茶却淡而不爽。这是因为在贮存过程中,茶叶中的脂粗枝类化合物以及氨基酸、维生素等物,有的分解挥发,有的分解成不溶于水的物质,这样,茶叶中可溶于水的有效成份丸减少了,茶汤自然就变得淡薄了。

以上就是区分碧螺春新茶与陈茶的五种方法,大家购买茶叶时需仔细分辨,切勿被奸商蒙蔽。不过有些人也会刻意购买陈茶,因为价格也更便宜。选用什么样茶叶,全凭饮用者的喜好。

碧螺春的传统制作工艺来自原产地的正宗制法


大家都知道,制茶做茶其实是非常辛苦的行业,环境差、工资低,但是对技艺的要求又高,因此,很多茶叶的制作技艺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2010年,碧螺春茶传统制作技艺被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这正宗的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是什么样的呢?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鲜叶拣剔

拣剔标准:芽叶长短大小整齐,均匀一致。特一级和特二级基本都在一级一叶及一芽一叶初展以上,一级多为一芽二叶,二级和三级就相对粗老一些。

拣剔方法:采回的鲜叶要“头头过堂”(当地话),剔除鱼叶、老叶、“抢标”和其他杂质。并将拣好的芽叶薄摊在阴凉处。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高温杀青

投叶量:鲜叶250克。

锅温:200~220℃(有些认为180-200℃),细嫩鲜叶温度稍低,粗老则稍高。

时间:3~4分钟。

手法:双手或单手反复旋转抖炒,动作轻快。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热揉成形

锅温:65~75。

时间:10~15分钟。

手法:双手或单手按住杀青叶,沿锅壁顺一个方向盘旋,使叶在手掌和锅壁间进行公转和自转(公转比较容易,自转有难度,也并不是所有炒茶工都能掌握,能自转的比单单公转的品质要好),揉叶连揉边从手掌边散落,不使揉叶成团,开始旋三四转即抖散一次,以后逐渐增加旋转次数,减少抖散次数,基本形成卷曲紧结的条索。

要点:保持小火,加温热揉;边揉边解决,以散发叶内水分。先轻后重,用力均匀。先轻揉4">~5分钟,以后重揉6~8分钟。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搓团显毫

锅温:55~60℃。

时间:12~15分钟。

手法:一臂撑着锅台(一般用抹布或毛巾作垫,因为这个力道很大),将揉叶置于两手掌中搓团(这里还有一个小窍门,为避免茶叶接触手心的瞬间烫手,就是把抓起的那把茶叶折在手掌中,使刚才接触锅壁的茶叶被折在搓团的当中,这样避免锅壁的高温茶叶直接碰手心。这个用文字很难描述,估计茶友也很难理解。我查了一些资料也都没有提到这个“小动作”,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包括本地人。建议茶友们现场来我们这里参观),顺一个方向搓,每搓4~5转解块一次,要轮番清底,边搓团、边解块、边干燥。

要点:锅温依次低→高→低。搓团初期火温要低。中期要提高温度,促使毫毛充分显露。后期要降温。用力轻→重→轻。开始水分尚多,需轻搓。中期需要用力搓,以达到毫毛显露。后期宜轻揉。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文火干燥

锅温:50~55℃。

时间:6~7分钟。

手法:将搓团后的茶叶,用手微微翻动或轻团几次,达到有刺手感时,即茶叶均匀摊于纸上,放在锅里在烘一下(纸上烘这步骤基本可以忽略,只有认为干度不够者建议这样做),即可起锅。

程度:茶叶有刺手感觉,成茶水分6%~7%。

碧螺春属于哪种绿茶,如何制作碧螺春


众所周知,洞庭碧螺春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地区。茶树与桃、李、杏、李、柿、橙、银杏、石榴、全成红、全成绿等果树交替种植。这是一种许多人喜欢的茶。你知道碧螺春属于哪种茶吗?如果你不知道,让我们去了解它。碧螺春属于哪种茶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它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它属于绿茶,有1000多年的历史。碧螺春又叫“洞庭碧螺春”,因为它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

碧螺春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洞庭茶最初被当地人称为“惊茶”和“香茶”。传说一位修女春天上山旅游,摘了一些茶叶。泡茶后,异常的香味扑鼻而来,她脱口而出,“香味让人害怕”。因此,当地人称这种茶为“香味让人害怕”

碧螺春身材修长,到处都是羽毛,白发藏在翠绿之中。冲泡成茶后,色泽浅绿明亮,味道浓郁芬芳,饮用后口感香甜。人们称赞:“铜丝条,螺旋形,覆盖在头发上,香气四溢,清新爽口,产生唾液。”洞庭蜂蜡常见的花果香气主要是因为它生长在果园里,并由洞庭独特的土壤和水滋养。

碧螺春制造技术

1.采摘

碧螺春采摘早,嫩而干净。每年春分前后开矿,春分前后下粮雨,以春分至清明开矿钱明茶叶质量最为昂贵。

采摘的豆芽和叶子必须及时小心采摘。鱼叶子和不合格的豆芽叶子必须被移除,以保持豆芽和叶子均匀一致。采摘一公斤豆芽通常需要2 ~ 4个小时。事实上,采摘和采摘芽和叶的过程也是一个传播新鲜叶的过程,它能促进内含物的轻微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在5-9点采摘,9-15点采摘,晚上15点油炸,所以在同一天采摘,同一天油炸,晚上不油炸。

2.杀青

它是在平锅或斜锅里进行的。当锅温为190-200℃时,投入约500克的叶子,主要是摇动,用双手煸制,以便清洗、摇动、均匀杀死、彻底杀死、无红茎、无红叶、无无烟焦叶,持续3-5分钟。

3.旋转

锅温为70 ~ 75℃,交替使用摇动、油炸和揉捏三种方法,同时进行摇动、油炸和揉捏。随着茶叶含水量的降低,茶叶条逐渐形成。油炸时,茶叶的紧密度应该适中。太松不利于紧实条,太紧的茶叶溢出,容易在锅面形成“锅巴”,产生焦烟气味,使茶叶颜色变黑,打破茶叶条,使绒毛变脆。当茶的干燥度达到60%至70%并持续约10分钟时,锅的温度将继续降低,面团将被揉捏和展示。大约需要12到15分钟。

4、搓球显示毫

这是形成螺旋形、蓬松和全覆盖皮肤的关键过程。锅内温度为50 ~ 60℃,边炒边用双手将所有茶叶揉成几小团,不时摇匀,重复多次,搓至条状卷曲,切碎的头发外露,约八成干燥,进入干燥过程。需要13到15分钟。

5.把…弄干

采用轻揉和轻炸的方法,达到定型、继续露出细毛、蒸发水分的目的。大约90%干燥后,取下锅,将茶叶铺在桑葚纸上。把纸放在锅上,用文火烘烤,直到足够干。盆栽温度约为30 ~ 40℃,干叶含水量约为7%,持续6 ~ 8分钟。整个旅程大约需要40分钟。

6.油炸

手不与茶分离,茶不与锅分离,揉捏伴随油炸,油炸伴随揉捏,油炸与揉捏相结合,连续操作,取出锅。

喝碧螺春的好处

1.动脉硬化的预防

饮用碧螺春可以吸收丰富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它们都是天然抗氧化成分,具有重要的活血化瘀作用。被人体吸收后,能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防止血脂和血压上升,对中老年人高动脉硬化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2.消炎杀菌

碧螺春富含茶多酚和大量天然单宁酸。这两种物质是天然的抗菌和抗炎成分。它们进入人体后,可以消除人体内的各种致病菌,抑制人体内细菌的繁殖,防止它们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3.预防肥胖

碧螺春中含有的叶酸、咖啡因、泛酸和芳香物质可以增加人体脂肪的分解和代谢,使其转化为水,随排便和排尿排出体外。同时,它还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止血脂升高。这些都是可以预防肥胖的重要因素。

4.保护牙齿

碧螺春可以保护牙齿。它能使人体吸收丰富的氟离子,也能吸收一些微量元素钙。这两种物质可以在人体牙齿表面形成保护层,减少刺激性物质对牙齿的腐蚀和损伤。

5.清新的气息

碧螺春中所含的芳香物质和天然消炎杀菌成分,能够消除进入口腔后口腔中的细菌,去除口腔中的异味,在预防口腔炎症的同时起到清新口气、去除口臭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碧螺春是一种著名的中国传统茶。炒干茶打结紧密,呈白发,银绿色,翠绿诱人,卷曲成螺旋状,春天出产,属于绿茶中的炒绿茶!

绿茶的制作工艺


绿茶制作工艺包括采青、萎凋、杀青、揉捻、干燥和精制。

绿茶的制作工艺

1、采青:采青是指采摘茶青的过程。茶青的采摘有严格的标准,芽叶的老嫩程度熟、匀整程度,以及采摘的时间等,都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2、萎凋:鲜叶采摘回来后,摊放在干净的器具上,厚度以7—1O厘米为宜,摊放时间6—12小时,中间适当翻叶。鲜叶摊放含水量达到68% ~70%时、叶质变软、发出清香时,即可进入杀青阶段。

3、杀青:杀青是绿茶加工中的关键工序。杀青采取高温措施,散发叶内水分,钝化酶的活性,阻制酶促反应,并使鲜叶中的内含物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从而形成绿茶的品质特征,保持茶叶色泽和风味。

4、揉捻:杀青过后,要将茶叶像揉面一样的揉捻。

揉捻主要功能是:适当破坏叶组织(揉捻叶细胞破坏率一般为45—55%,茶汁粘附于叶面,手摸有润滑粘手的感觉),既要茶汁容易泡出,又要耐冲泡;缩小体积,为炒干成形打好基础;塑造不同的特性。

5、干燥: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然后再进行炒干。

绿茶的功效

1、绿茶能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

2、绿茶能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并有维持心脏、血管、胃肠等正常机能的作用。

3、饮用绿茶对预防龋齿有很大好处。据英国的一次调查表明,儿童经常饮茶龋齿可减少60%。

4、绿茶中含有不少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5、绿茶有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饮茶能明显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6、绿茶能抑制细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寿。绿茶的抗老化作用是维生素E的18倍以上。

绿茶制作工艺


绿茶,属不发酵茶,它的品质特征为叶色,汤色黄绿,外形多样,滋味鲜醇爽口,香高色绿,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类。

绿茶制作工艺有四种,根据杀青方式和最终干燥方式的不同,分别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晒青绿茶。

(1)炒青绿茶

用锅炒的方式进行干燥而制成的绿茶称为炒青绿茶。又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的不同,有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和特种炒青之分。

①长炒青它的品质要求:外形条索紧结,色泽润绿,香气高鲜,汤色明绿,滋味浓爽,叶底嫩绿明亮。各种长炒青由于各地茶树所处的生态条件不一,炒制技术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它们除具有炒青绿茶的一般特征外,又有各自的地区品质特征。

②圆炒青它的品质要求:颗粒圆紧。圆炒青产于浙江、安徽等地。要求颗粒圆结重实,色泽墨绿油润;香醇味浓,汤色明绿、明亮;叶底匀嫩、明亮。因产地不同,品质又不尽相同。

③扁炒青它的品质要求:扁平光滑。因制法不同,品质特征也有差异。

④特种炒青它是在制造过程中,虽以炒为主,但因采摘的原料细嫩,为了保持芽叶完整,最后当成品茶快干燥时,改为烘干而成。名茶有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南京雨花茶等。

(2)烘青绿茶

它是以烘焙方式进行干燥制成的绿茶。除了部分烘青名优绿茶直接供消费者品饮外,多数烘青绿茶,主要通过精制后,用来作为窨制花茶的茶坯。

①一般烘青绿茶的品质特点:外形条索紧直,色泽深绿有润。冲泡后,香气清新,滋味鲜醇,汤色清明,叶底明绿。

②精制后的烘青绿茶的品质特点:条索紧结细直,平伏匀称,色泽深绿油润。冲泡后,香气较醇,汤色、叶底显黄。精制茶经过鲜花窨制后,外形与精制茶基本相同。但其内质,特别是香气发生了较大变化,香型依鲜花品种而异,均具有明显花香,香气鲜灵,清高纯正。文章来自微信号:cha567。另外,滋味由鲜爽变为浓厚,涩味减轻而苦味略增;干茶、茶汤、叶底都略黄。

(3)蒸青绿茶

它是用高温蒸汽杀青而制成的,这是我国古代茶叶制作的一种工艺。唐代时传至日本,相沿至今,如日本的玉露茶、玉绿茶、等都是采用蒸汽杀青制作的。而我国自明代起,已改用锅炒杀青,很少用蒸青的。蒸汽杀青与锅炒杀青相比,蒸汽杀青制成的绿茶具有“三绿”风格:干茶色泽深绿,茶汤浅绿,叶底青绿。但香气较闷,涩味较重。

(4)晒青绿茶

它是鲜叶经过杀青、揉捻,以后利用日光晒干而成,主要产于:中南、西南地区,其茶树呈乔木型,茶树叶粗老,主要用于制作黑茶的原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