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银珍茶叶传说

发布时间 : 2019-11-28
千岛玉叶是哪里的茶 绿茶的传说 峨眉珍绿茶

千岛玉叶是哪里的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千岛银珍茶叶传说”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千岛银珍茶传说

传说白沙女原来长得又肥又丑,而且是个公鸡喉。男人看了都逃得老远。白沙女白天跟着父母上山干活,晚上就偷偷地跑到千岛湖畔的新安江江边哭泣。哭啊哭啊,哭了三百六十五天,哭干了眼泪。白沙女的哭声感动了银河公主,原来新安江的水和银河的水是相连的,银河公主觉得同喝一江水,银河边的女人个个美丽动人,能歌善舞,而新安江边的白沙女却一点女儿味儿都没有,这不公平,于是想帮白沙女一把。

银河公主在银河边拔了根银茶,化成一个老太婆来到白沙女身边,对白沙女说,“姑娘,你不要哭,我这有棵银茶,你把它种在新安江边,让它吸收新安江的雾水,等它吸满了三百六十五天,它就会抽出芽来,等它的芽一抽出来,你就把它摘下来,用温火烘干,然后用新安江的江水泡着喝,记住芽抽出来就摘,不要等它叶子长大了。”说完就化成一阵清风走了。

白沙女记住了白发老婆婆的话,把银茶种在了新安江边,一天又一天,到了三百六十五天,果然银茶长出了嫩芽,透过雾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粒粒银珍在闪烁。白沙女赶紧将芽头摘了下来回到家里用温火烘干,然后汲来新安江的泉水,烧开泡茶。突然白沙女愣住了原来银茶一根根在杯里肃然而立,翩翩起舞,就像活的一样,这太神奇了。

白沙女喝了一口茶,顿觉嗓子甜甜的,说话就像唱歌一样,再喝一口,忽然觉得腰细得像柳条一样,走路轻盈如燕,喝了第三口,白沙女脸上的黑斑便一扫而光。这银茶能让人焕然一新,白沙女喜称它为“活茶”。白沙女想,这么好的茶不能一个人享受。

于是白沙女便把银茶的种子分给姐妹们,如今人们看到新安江边云雾缭绕的山坡上一队队采茶女,那都是新安江的姑娘,个个能歌善舞,美丽动人。后来每当银茶发芽的时候,山坡上处处都像有银珍在闪烁,于是把它命名为千岛银珍。

cy316.com编辑推荐

天气有变 杭州千岛湖茶农抢收早茶


天气有变 杭州千岛湖茶农抢收早茶

天气有变 杭州千岛湖茶农抢收早茶

3月3日,农民信箱短信提醒:受强冷空气影响,浙江淳安县有冰冻或严重冰冻,请注意做好等作物的低温冻害防范工作,已萌发需及时采摘!有冰冻来袭,茶农能否及时组织采摘?昨日早上6时余,记者前往里商乡了解情况。

到里商已将近8点,但是乌云密布,天色昏暗。茶技员黄廷祥介绍说,受初六、初七霜冻以及近段时间以来的低温影响,元宵节以来基本上维持在每天4000斤左右的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约20%。截至目前,全乡早生良种茶1.23万亩,已开采近万亩,全乡第一批芽头已基本采净,正进入第二批茶芽采摘期。

对于即将压境的强冷空气,除了短信通知以外,乡里还要求各村两委及时将信息通知给各茶农,尽快组织采收。黄廷祥说,因为库边村的生长较快,正是采摘第二批茶芽的高峰期,而且较之第一批,第二批没有受冻害影响,质量更胜一筹,所以,茶农希望赶在第二次冰冻来临之前,抓紧采收,以减少损失。

临近9时,雷电伴着倾盘大雨而至。村道上、马路上是三三两两从茶园里下来的茶农,他们背着小箩筐往回赶。同行的塔山村大户朱顺根也抓紧联系雇工们,让他们赶紧回来,以保证安全。记者走访了燕窝村和塔山村的几片茶园,因为雷电和大雨,只有少数几个茶农还在冒雨采茶。

另外,石林、安阳、富文、威坪、汾口等早生良种茶生产主要乡镇也都已经通知茶农,抓紧抢收,并做好防范措施。

茶叶的传说


很久以前,巴山脚下住着一位老人,她养的一只老母鸡,每天准时下个蛋,从不乱窝。这天,老人听到老母鸡咕嘎咕嘎的叫声,照例又去收鸡蛋,谁知蛋窝里竟然空空的,一连几天都是这样。奇怪,鸡蛋到哪儿去了呢?

这天中午,老人眼瞅着老母鸡进了窝,一会儿,老母鸡就又叫起来。这时,只见从鸡窝旁的草丛中窜出一条五尺多长的菜花蛇,一张口把鸡蛋吸了进去。然后,蛇身卷动一摔,顿时就把鸡蛋摔碎消化了。老人又气又恨,决定惩罚这条蛇。她用心找了一个鹅卵石,把它悄悄放进鸡窝。刚到中午菜花蛇又窜出来了,它一张嘴,把蛋吸了进去。眼看着蛇腰鼓起了一个大包,蛇翻来翻翻摔动着,就是摔不烂,那蛋在肚子里消化不了啦。菜花蛇肚胀得难受,挣扎着大口大口地吸食篱笆旁边的一棵树上落下的叶子。咦!又怪了,不一会儿,蛇肚子胀起的疙瘩小了小了,以至恢复了常态。

这可真神了!难道那树上的叶子能把石头化掉?老人自言自语。思索了一阵,她判定:这一定是棵宝树。以后,她就氢这棵树用木栏围了起来,施肥浇水,精心养护。

一天,邻居送给老人一块野猪肉,她吃得多了些,到晚上感到肚子胀得难受。她忽然想起了那棵宝树就摘了几时征叶子放在嘴里。嚼呀嚼,还真灵,一会儿肚子就不胀了,打那以后,老人就把宝树上落下的叶子拣起来存好,邻居谁消化不好了,就给向片吃。时间长了,人们不发现这叶子不光能消食,还能生津解渴,提神明目。你传我,我传你,都来向老人要那宝叶。

老人把邻居们领到形容词树下,把她看见的情况述说了一遍,大家根据老的姓给宝树起了个名字叫查树后来,变成了茶树,查树的种子逐渐种植在满山遍野。茶村上的叶子叫茶叶,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了。

千日红花茶的传说典故


相传在美丽的大海边有一对真心相爱的恋人,小伙子高大英武,姑娘温柔贤慧,虽然生活贫寒,但两人相濡以沫,简单而无波澜的日子还是过得很有滋味.然而有一天,海里突然掀起了几丈高的大浪,一条三头海蟒赶散了鱼群,撞翻了渔船,断了渔民们的生计,小伙子和姑娘也过不上安宁的日子了.于是勇敢的小伙子挺身而出,决定带领渔民们去除掉这个恶魔.

临行前,姑娘珠泪涟涟,千叮咛万嘱咐,依依不舍.小伙子见状便从腰里掏出一面镜子对她说"别难过!你看着这面镜子,如果里面的桅杆是白色的,就是我胜利了;如果桅杆变红,又渐渐黑了,那就是我----"姑娘没等他说完就打断了他,"你放心上路吧,我一定会等你平安回来的."

小伙子走了,姑娘每天拿着镜子坐在窗前焦急地等待着,只见里面时而浪涛汹涌,时而一片寂静,很难看出什么端倪.这样过了几天,镜子里忽然出现了一根红色的桅杆,随后桅杆的颜色渐渐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暗,最终变成了黑色.姑娘知道恋人已经在与海蟒的搏斗中失去了生命,悲痛欲绝,抱着镜子痛哭不已,不久便郁郁而终,渔村的人们把她葬在了海边,第二天,坟上开出了一支又红又大的不知名的鲜花,就在这支花开放满100天的时候,小伙子兴冲冲的回来了-----听到姑娘去世的噩耗,他才明白原来是海蟒的血溅到桅杆上,姑娘因误解而过世了----他悔恨不已,趴在坟上伤心地大哭起来.

那整整开了100天的花却一瓣一瓣地凋零了.从此以后,人们就将这种不知名的,开过百日才败的花称为"百日红",又叫千日红。

信阳毛尖茶叶传说


信阳毛尖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信阳本没有茶,乡亲们在官府和老财的期压下,吃不饱,穿不暖,许多人得了一种叫“疲劳痧”的怪病,瘟病越来越凶,不少地方都死绝了村户。一个叫春姑的闺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能给乡亲们治病,她四处奔走寻找能人。

一天,一位采药老人告诉姑娘,往西南方向翻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便能找到一种消除疾病的宝树。春姑按照老人的要求爬过九十九座大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江,在路上走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精疲力尽,并且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病,侄在一条小溪边。这时,泉水中飘来一片树叶,春姑含在嘴里,马上神清目爽,浑身是劲,她顺着泉水向上寻找,果然找到了生长救命树叶的大树,摘下一颗金灿灿的种子。看管茶树的神农氏老人告诉姑娘,估下的种子必须在10天之内种进泥土,否则会前功尽弃。想到10天之内赶不回去,也就不能抢救乡亲们,春姑难过得哭了,神农氏老人见此情景,拿出神鞭抽了两下,春姑便变成了一只尖尖嘴巴、大大眼睛、浑身长满嫩黄色羽毛的画眉鸟。小画眉很快飞回了家乡,将树籽种下,见到嫩绿的树苗从泥土中探出头来,画眉高兴地笑了起来。

这时,她的心血和力气已经耗尽,在茶树旁化成了一块似鸟非鸟的石头。不久茶树长大,山上也飞出了一群群的小画眉,她们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茶叶,放进得了瘟病人的嘴里,病人便马上好了,从此以后,种植茶树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有了茶园和茶山。

闽北水仙茶叶的传说


相传有一年武夷山热得出奇,有个建瓯的穷汉子靠砍柴为生,大热天没砍几刀就热得头昏脑胀,唇焦口燥,胸闷疲累,于是到附近的祝仙洞找个阴凉的地方歇息。刚坐下,只觉一阵凉风带着清香扑面吹来,远远望去原来是一棵小树上开满了小白花,绿叶却又厚又大。他走过去摘了几片含在嘴里,凉丝丝的,嚼着嚼着,头也不昏胸也不闷了,精神顿时爽快起来,于是从树上折了一根小枝,挑起柴下山回家。

这天夜里突然风雨交加,在雷雨打击下,他家一堵墙倒塌了。第二天清早,一看那根树枝正压在墙土下,枝头却伸了出来,很快爆了芽,发了叶,长成了小树,那新发芽叶泡水喝了同样清香甘甜,解渴提神,小伙子长得更加壮实。

这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问他吃了什么仙丹妙药,他把事情缘由说了一遍。大家都纷纷来采叶子泡水治病,向他打听那棵树的来历小伙子说是从祝仙洞折来的。因为建瓯人说“祝”和崇安话的“水”字发音一模一样,崇安人都以为是“水仙”,也就把这棵树叫做水仙茶了。

大家仿效建瓯人插枝种树的办法,水仙茶很快就繁殖开来,长得满山遍野都是,从此水仙茶成为名品而传播四方。“水仙”一名的得来,传说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个福建人发现了一株寺庙边的大茶树,因为受到该寺庙土壁的压制而分出几条扭曲变形的树干。这个人觉得树干虬曲的样子非常有趣,就把它挖了出来带回家里种植。他巧妙地利用了树的变形,培育出了清香的好茶。因为闽南话里“水”就是美,所以从美丽的仙山采得的茶,便取名叫做“水仙”,这不由也会让人联想到早春时分盛开的水仙花。

茶叶贸易,沧桑千年


据史料记载,中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商人在与蒙古毗邻的边境,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隋唐时期,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加之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回纥(维吾尔族祖先)及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俄国及欧洲各国。

从唐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积极采取控制茶马交易的手段。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千年元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

北宋时代,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易马的茶叶就地取于川蜀,并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

元代时,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

到了明代,又恢复了茶马政策,而且变本加厉,把这项政策作为统治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重要手段。明太祖洪武年间,上等马一匹最多换茶叶120斤。明万历年间,则定上等马一匹换茶三十篦,中等二十,下等十五。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与繁荣。至清代,茶马治边政策有所松弛,私茶商人较多,在茶马交易中则费茶多而获马少。清朝雍正十三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终止。

茶马交易治边制度从隋唐始,至清代止,历经岁月沧桑近千年。在茶马市场交易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商人在西北、西南边陲,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

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茶马古道的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100多公里;另一条路线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旬、德钦,到西藏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达、拉萨,然后再经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800多公里。在两条主线的沿途,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将滇、藏、川“大三角”地区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距离最遥远的茶马文明古道。

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有1500余年历史,大体可归纳为四个贸易时期:

公元475-1644年的一千余年,是以物易茶为主要特征的出口外销。

中国茶叶最早输出在公元473-476年间,由土耳其商人来我国西北边境以物易茶,被认为是最早记录。

唐代,于公元714年我国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以后中国茶叶通过海、陆“丝绸之路”输往西亚和中东地区,东方输往朝鲜、日本。

明代(1368-1644)是中国古典茶叶向近代多种茶类发展的开始时期,为清初以来大规模地开展茶叶国际贸易提供了商品基础。

郑和七次组率船队,出使南亚、西亚和东非三十余国。同时,波斯(今伊朗)商人、西欧人东来航海探险旅行,及传教士的中西交往,把中国茶叶文化传往西方,为以后的华茶大量输入欧洲作了宣传和舆论准备。

神农发现茶叶的传说故事


在古时间,神农给人治病,不光必要亲身登山越岭收罗草药,而且还要对这些草药举行熬煎试服,以切身领会、辨别草药的性能。

有一次,神农为了给人治病,到深山野岭去收罗草药。神农采来了一大包草药,把它们按已知的性能分成几堆,随后分别品尝草药。神农尝到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时感到口干舌麻,头晕眼花,他赶紧找一棵大树背靠着坐下,闭目苏息。

这时,一阵风吹来,树上落下几片绿油油的带着清香的叶子,神农随后拣了两片放在嘴里品味,没想到一股清香油然而生,顿时感觉舌底生津,精力奋发,刚才的不适一扫而空。

神农感到好希奇,于是,再拾起几片叶子细细观察,他发现这种树叶的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样平常的树木差别,便收罗了一些带归去。回家后,神农研究半天,神农中是没有发现什么妙用。

神农预备煎药时,打开锅盖,预备放药时,一阵微风拂来,神农收罗的希奇树叶飘进水中。立即又闻到一股清香从锅中发出,神农好奇地走近细看,只见这几片叶子飘浮水面,水中汤色渐呈黄绿,并有清香随着蒸汽上升而徐徐散发。

神农用碗舀了点汁水喝,只觉昧带苦涩,清香扑鼻,喝后回味香醇甘甜,身材不累了,头脑也更苏醒了。神农大喜,遂定名为“茶”,并取其叶熬煎试服,发现确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利尿解毒等作用。

今后,茶叶便被发现了!

那些关于茶叶的美丽传说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人自古就喜欢喝茶叶,而且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中国人习惯于赋予这些事物美丽的传说来表达自己的喜欢。今天就让我们看看那些关于茶叶的美丽传说。

蒙顶黄芽的传说:

相传,很古的时候,青衣江有条仙鱼,经过千年修炼,成了一个美丽的仙女。仙女扮成村姑,在蒙山玩耍,拾到几颗茶籽,这里正巧碰见一个采花的青年,名叫吴理真,两人一见钟情。鱼仙掏出茶籽,赠送给吴理真,订了终身,相约在来年茶籽发芽时,鱼仙就前来和理真成亲。鱼仙走后,吴理真就将茶籽种在蒙山顶上。第二年春天,茶籽发芽了,鱼仙出现了,两人成亲之后,相亲相爱,共同劳作,培育茶苗。鱼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纱抛向空中,顿时白雾弥漫,笼罩了蒙山顶,滋润着茶苗,茶树越长越旺。鱼仙生下一儿一女,每年采茶制茶,生活倒也美满。但好景不长,鱼仙偷离水晶宫,私与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发现了。河神下令鱼仙立即回宫。天命难违,无奈何,鱼仙只得忍痛离去。临走前,嘱咐儿女要帮父亲培植好满山茶树,并把那块能变云化雾的白纱留下,让它永远笼罩蒙山,滋润茶树。吴理真一生种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鱼仙,最终投入古井而逝。

后来有个皇帝,因吴理真种茶有功,追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蒙顶茶因此世代相传,朝朝进贡。贡茶一到,皇帝便下令派专人去扬子江取水,取水人要净身焚香,午夜驾小船至江心,用锡壶沉入江底,灌满江水,快马送到京城,煮沸冲沏那珍贵的蒙顶茶,先祭先皇列祖列宗,然后与朝臣分享香醇的清茶。

“碧螺春”的传说:

江苏省苏州太湖东、西洞庭山出产“碧螺春”茶,碧绿的嫩叶卷曲似螺,绿油油,毛茸茸。这种名茶的由来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传说在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美丽、勤劳、善良的姑娘,名叫碧螺。东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小伙子,名叫阿祥,打鱼为生,两人相爱着。但不久灾难来临,太湖中出现了一条恶龙,作恶多端,扬言要碧螺姑娘作它的妻子,如不答应,便兴风作浪,让人民不得安宁。阿祥得知此事后,便决心为民除害,他手持鱼叉潜入湖底,与恶龙搏斗,最后终将恶龙杀死,但阿祥也因流血过多而昏迷过去。碧螺姑娘将阿祥抬到家中,亲自照料,但不见转好。碧螺姑娘为了抢救阿祥便上山寻找草药。在山顶见有一株小茶树,虽是早春,已发新芽,她用嘴逐一含着每片新芽,以体温促其生长,芽叶很快长大了,她采下几片嫩叶泡水后给阿祥喝下,阿祥果然顿觉精神一振,病情逐渐好转。于是碧螺姑娘把小茶树上的芽叶全部采下,用薄纸包好紧贴胸前,使茶叶慢慢暖干,然后搓揉,泡茶给阿祥喝。阿祥喝了这种茶水后,身体很快康复,两人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之中。然而碧螺姑娘却一天天憔悴下去,原因是姑娘的元气全凝聚在茶叶上了,最后姑娘带着甜蜜幸福的微笑,倒在阿祥怀里,再也没有醒过来。阿祥悲痛欲绝,他把姑娘埋在洞庭山上,从此,山上的茶树越长越旺,品质格外优良。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善良的姑娘,乡亲们便把这种名贵的茶叶,取名为“碧螺春”。

传说大多都表达了中国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而茶叶也正是由于它代表着清静淡雅的品格而受到中国文人墨客的青睐,希望所有茶友都能在品茶过程中享受美妙茶叶的同时感受到茶文化中那份宁静与恬淡的生活态度,感受中国茶文化中那份妙不可言的智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