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酥油茶

发布时间 : 2019-11-28
泡茶的茶叶的变化过程 生姜红茶的正确的做法 古代的茶叶怎么包装的

泡茶的茶叶的变化过程。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藏族的酥油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藏族的酥油茶”相关知识!

酥油茶,是藏族民众每日必不可少的饮料,因为藏族独特的地理环境,日常生活常常是以酥油和糌粑为主要食品,所以酥油茶是藏族人们的特色茶饮,下面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藏族的酥油茶。

藏族的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民众每日必不可少的饮料,由于藏族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宜于蔬菜的生长,所以他们日常生活中常以酥油和糌粑为主要食品,而蔬菜所含的营养成分,可以通过茶叶来补充,因此就创造了独特的打制酥油茶的方法。

酥油茶制作方法

在西藏,家家都离不开酥油茶,牛和羊也是西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制作酥油茶的酥油就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

首先将牛、羊身上挤出来的奶汁加热,倒入特制的大木桶中,然后用专用的酥油用具用力地上下抽打奶汁,来回数百次,搅得奶汁油水分离,上面浮起一层湖黄色的脂肪质。这时就可以将这层脂肪质舀起来,灌进皮口袋中,冷却了便成酥油。现在,许多地方逐渐使用奶油分离机来取代人工提炼酥油。一般来说,每百斤奶可提取五六斤酥油。

酥油茶主要功效

酥油茶的茶汁很浓,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防止动脉硬化、抗衰老、抗癌等功效,其次还能帮助消化,尤其对于生活在西藏高原牧区的藏民,缺少新鲜水果和蔬菜的人们非常适合。

酥油茶具有极高的热量,只要喝上一口,就能精神顿爽,是补充体力的好东西。

茶经网扩展阅读

北方酥油茶介绍


北方酥油茶

酥油,和奶油等奶源性产品一样,是从当地产的鲜奶中提取的,好的羊奶酥油,外观呈乳白色。从牛奶中提取的,则以金黄油润为好。

相较于奶茶,酥油茶是蒙古族、藏族等民族饮用的一种较为讲究的茶,藏语叫“恰苏玛”,意为搅动的茶,是当地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饮料,除了用于平日生活和接待贵客,各类礼节活动中也经常见到。相较于清茶,酥油茶的口感更加润滑香甜,如再配以核桃仁、花生、芝麻等作料,则更力口香醇。

简单的酥油茶制法,是将茶水熬好后,碗中放一小片酥油,然后用滚茶冲泡,待酥油融化后饮用,稍讲究一点,则会用到专用的酥油茶桶,将茶水滤去茶渣后与酥油一同放入,并用木柄上下搅打,几百次之后,酥油逐渐和茶、盐相互融合,然后再加热饮用。

传至现代,除了少数地区仍在使用这种方法,一部分人开始使用小型食品加工机,通过高功率搅拌,做出口感更加香滑的酥油茶。

喝酥油茶要知道的礼仪


酥油茶的喝法,德钦藏族喜欢加奶渣,中甸、维西藏族则追求纯正。藏族常用酥油茶待客,他们喝酥油茶,还有一套规矩。

1、客人被让坐到藏式方桌边时,主人便拿过一只木碗(或茶杯)放到客人面前。

2、主人或主妇提起酥油茶壶摇晃几下,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倒茶时,茶壶要轻轻摇晃几次,使茶油匀称,壶底不能高过桌面,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刚倒下的酥油茶,客人不马上喝,先和主人聊天。

3、主人再次提过酥油茶壶站到客人面前时,客人端起碗来,用无名指沾茶少许,弹洒三次,奉献给神、龙和地灵。在酥油碗里轻轻地吹一圈,将浮在茶上的油花吹开,然后呷上一口,并赞美道:“这酥油茶打得真好,油和茶分都分不开。”饮茶不能太急太快,不能一饮到底,留一半左右,等主人添上再喝。

4、客人把碗放回桌上,主人再给添满。就这样,边喝边添,一般以喝三碗为吉利,不一口喝完。

注意:热情的主人总会将客人的茶碗添满。如果你不想再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不想再喝了,主人把碗添满,你就摆着。客人准备告辞时,可以连着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里要留点漂油花的茶底。这样,才符合藏族的习惯和礼貌。

满含西藏茶文化的酥油茶


西藏高原上的藏族,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饮食习俗别具风格,其中酥油茶便是藏民族特有的营养饮料,以其原料的营养性、制作方法的独特性而闻名遐迩,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高原茶文化。茶叶具有消食、止渴、去腻等特殊的功能,对于缺氧、干燥和以肉食、酥油、糌粑为主食的青藏高原人来说,确实是不能一日无茶。

藏族茶俗:客来敬茶

茶叶在唐以前亦称荼,《尔雅释木篇》中说:木,苦荼(茶)也。藏语称茶为荚。喝茶是藏族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客来敬茶,是藏族茶俗中最主要的内容,反映出他们日常生活的恭敬、和睦、祥和的气氛。

在西藏,不管是在农区、牧区,还是在城镇,无论是远方来客,还是常住的友人,一踏进主人家门,首先端出的是香喷喷的酥油茶,主人双手捧上,恭敬地请你喝一杯,接着再寒喧议事。请喝茶是藏族人民好客的表示。

在西藏民间,藏族把敬茶作为远别的一种重要礼仪,祝愿亲朋好友一路平安。村口、车站、机场,常常可以见到送行的人们背着盛满酥油茶或甜茶的暖水瓶,为亲友送行;小孩生下来的第二天(女孩是第四天),亲朋好友也要带上酥油茶为之祝贺;到医院里去探望病人,带上一瓶浓浓的酥油茶或甜茶,病人会感到莫大的安慰。

在西藏高原,这种带有草原风味、具有独特藏民族特色的酥油茶文化,一千多年来,已深入到藏族人民的社会风俗、社会礼仪和生活艺术各个方面,从茶礼、茶具、烹茶方式和饮茶习俗等形成了西藏高原茶文化的特色。

制作饮用:传统艺术

酥油茶的制作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工艺色彩。酥油茶的制作方法是:以产于四川、云南的青砖茶作原料,先把砖茶熬煮成浓浓的茶汁(荚沽),滤出茶叶,倒入茶罐,放在一旁待用。做茶时,取适量的浓茶汁加一定比例的水和盐,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加入酥油,再用力将甲罗(打酥油茶用的棍子)上下来回搅动,待水乳交融便成了可口的酥油茶。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走入高原人家,现在不少人都使用电动搅拌机打酥油茶,使这一传统的饮食习俗被赋予现代的操作方式。

在西藏,喝茶的茶具也十分考究,喝茶的茶碗有瓷碗噶吁、银碗俄波、玉碗央池、木碗星泼等。按藏族传统,民间一般人使用得最多的是木碗,这种木碗一般用桦木、杂木雕琢而成。用木碗喝酥油茶具有不烫嘴、喝茶香、携带方便等特点。

一般藏族的早点喜欢吃强木都。吃法是先在碗里放上少量糌粑、干酪粉(细奶渣)和酥油,再倒上茶水,茶水喝完后,将糌粑用勺搅着吃。藏族一天到晚离不开茶,一般早上更要喝茶。如果在农牧区,你可见到几乎每个藏族家庭都有火钵,上面经常煨着一壶清茶。有条件的家庭早茶必须是酥油茶,到中午以后就喝清茶了。藏族民间对喝茶也十分讲究,喝茶时不能作响,而要轻啜慢饮,喝茶发出声响被当成缺少修养的表现。

营养价值:强身健体

酥油茶中的酥油营养价值很高,一千多年前,藏医学家宇妥云丹贡布在他所著的《四部医典》中就论述了酥油对人体的营养作用,新鲜酥油凉而能强筋,能生泽力又除赤巴热,即是说新鲜酥油润泽气血,精力充沛,使皮肤不粗裂,还能治疗粘液及发热性疾病。认为酥油可益智增热力,千般效用延年称上品,可促进人的体力及延长寿命,人们日常饮食靠油类,体内供热内脏可洁净。体质即补气力容颜添,五官坚固长寿到百年。

藏医学认为,在高寒缺氧环境下多喝酥油茶能增强体质,还可使精液增多,滋润肠胃,和脾温中,润泽气色,精力充沛。酥油茶能产生很高的热量,喝后能御寒,是很适合高寒地区的一种饮料。酥油茶里的茶汁很浓,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防止动脉硬化、抗老防衰、抗癌等的作用。茶中的芳香物质,还能溶解脂肪,帮助消化尤其是生活在西藏高原牧区的藏民,缺少新鲜蔬菜和水果,主食牛、羊肉。由于缺氧,高寒地区的人排尿量要比平原地区人的排尿量多一倍,因此,他们只有靠饮茶来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和正常的代谢,并且饮茶可以补充缺乏的维生素。牛羊肉属于酸性食物,经人体消化后会产生一定量的氢离子,它会使人体血液偏酸性,出现胃酸过多、便秘、疲劳等症状,大量饮茶后,在人体内可产生一定量的氢氧根离子,这能使人体内的酸碱维持平衡。所以,藏族人民将酥油与茶同饮,为自己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防病保健法。

中甸藏族的茶会


茶会。中甸藏语称扎礼,意为请人喝酥油茶聚会。是中甸藏族青年自发举行的赛歌晚会。

茶会的礼仪:

会议、茶会,由于出席人数较多,入场也较集中,一般不采用高杯端茶的方法,而是提前将放有茶叶的高杯摆在桌上,在活动开始前,由服务员用暖瓶直接在桌前往杯中倒水。采用这种方法上水的优点是快捷、便利,但要注意防止出现漏倒空杯的情况。服务员倒过水后,要逐杯加以检查。检查时,可用于触摸一下杯子的外壁,如果是热的,表明已倒过水,如果是凉的,说明漏倒水了,要及时补倒。

续水,一般在活动进行30--40分钟后进行。如果往小茶杯中续茶水,应将一把茶壶茶,经过滤倒入另一把茶壶,然后再续水。倒续水时瓶口要对准杯口,不要把瓶口提得过高,以免溅出杯外。如不小心把水洒在桌上或茶几上,要及时用小毛巾擦去。不端下茶杯,而接在桌上或茶几上往杯中倒水、续水,是不符合操作规范的。

在往高杯倒水、续水时,如果不便或没有把握一并将杯子和杯盖拿在左手上,可把杯盖翻放在桌上或茶几上,只是端起高杯来倒水。服务员在倒、续完水后要把杯盖盖上。注意,切不可把杯盖扣放在桌面或茶几上,这样既不卫生,也不礼貌。如发现宾客将杯子放在桌面或茶几上,服务员要立即斟换,用托盘至托上,将杯盖盖好。

倒水、续水都应注意按礼宾顺序和顺时针方向为宾客服务。

节日或农闲日子,几个侣伴一同出游或赶会,就常酝酿出一个茶会。途中遇到中意的集体(自然为异性青年群)就邀请。邀请形式不拘,常以嬉乐开始。邀请一方中的一人想法接近对方中的她(他)的身旁,出其不意地抢去他(她)的头巾或帽子,然后嘻笑着跑开。被枪者则作出坚决要讨还东西的样子,紧追不舍,跑离人群后,两人即可协商,约好时间和地点,到时双方就在既定时间相会,一会儿便开始唱歌,歌声起处,茶会仪式就开始了。

双方边唱边走,缓缓来到房舍。一路上借物三咏叹,直唱进家中正屋火塘边。分宾主坐定后继续唱和。火塘边备有糖茶水润喉。至午夜时分,邀请的一方献上汤元、米酒供大家吃喝。直至次日晨曦临空时,方终止而散。

甘南夏河县的藏族,每到新春佳节就举行斗姆,意为歌会。这种活动是由出面主办人准备茶和酒及场地,还要准备木柴,供晚间烤火用。歌会开始时,宾主各一方,成半圆形,另一边是盛装的妇女,首先主方男子起来,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拿着帽子,慢慢地移动着脚步,唱着赞歌,边唱边选择客方的对象,然后请客方接着唱。对方也以同样的姿态和形式接唱。这样往返不已,不时还有妇女出场跳舞。

到了晚上就转为对唱情歌(当地 藏语叫拉依)。男女分坐。首先男方起来,一手拿着帽子,另一手作某种手势,边唱边走向女方,到他选好的对象面前,用帽子盖一下女方的头,这就是请这位妇女接唱,女方不离座位就唱起来了。歌手们对歌时,在场的人们静静地听着,唱完一曲总是发出一阵吆吼声,喝彩助兴。

这种歌会,给藏族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正当的社交活动场合。

藏族饮茶的历史


藏族人对茶的至爱至嗜,大概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比得上。对于藏族来说,茶是生命之源泉,天神所赐的甘露,像空气、阳光、食粮一样,终生不能相离,饮茶如同吃饭一样重要,不分男女、老幼、僧俗、贵贱,无人不饮,无时不饮。由此而形成的藏族茶文化更是多姿多彩,绚丽璀灿,成为世界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大凡一种饮食习惯的形成,总依赖于所处客观环境提供的物质,而藏族地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干燥、酷寒、素不产茶,为何这里的人们养成了如此强烈嗜好的饮茶习惯呢?于此有必要对藏族饮茶习惯形成的历史过程作一些探讨。

我国的茶原产于南方,其中巴蜀和云南是最早产茶、饮茶之地。顾炎武《日知录》说: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认为中原饮茶是秦时由蜀传去的。巴蜀不仅产茶早,而且是最先把茶作为商品上市交易的地区。西汉王褒《僮约》中记载蜀西民间贸易活动说:牵犬贩鹅,武阳(今四川彭山县境)买茶。说明至少在西汉时蜀人已将茶作为商品。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蜀的商人秦汉之时已与康藏高原东部的莋都夷、牦牛夷等有着交换关系,以蜀中之茶换取莋马、牦牛等。茶这时既已成为蜀中的商品,自然会在这种交换中输入高原东部地区这些藏族先民之中。不过,限于历史条件,当时产茶不多,即在内地尚未形成普遍的饮茶习惯。高原上的藏族先民当然更无饮茶的习惯。

据藏文史籍记载,茶正式输入西藏是在吐蕃王朝的都松莽布支赞普时期(676704年在位)。当时体弱多病的赞普偶然捡到小鸟衔来的一支树枝,随手扯了几片绿叶放入口中嚼,顿觉神清气爽,身体轻快,于是命大臣无论如何要找到这种树叶。后来大臣在汉族地区找到这种树叶,才知是茶,带回献给赞普,赞普经常食用,身体逐渐好了起来,于是茶便成为吐蕃宫廷一种珍贵的保健药物。这种把茶当作保健药物的情况,与内地最早对茶的认识是一样的。《神农本草》载: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神农食经》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都是看重茶的医疗保健作用。藏族地区干寒缺氧,食物又是牛羊肉和糌粑等油、燥性之物,缺少蔬菜。

茶中富含茶碱、单宁酸、维生素,具有清热、润燥、解毒、利尿等功能,正好弥补藏族饮食中的缺陷,防治消化不良等病症,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因此,藏族人最初仅把茶作为一种保健药看待就不足为怪了。不过,在吐蕃王朝的前期,由于汉藏贸易尚不发达,由内地输入藏区的茶还很少,只能供王室和贵族享用,藏族人民生活中还无饮茶之习。

唐李肇《国史补》记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湖者。这里所说的常鲁公即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奉使入吐蕃议盟的监察御史常鲁。唐自开元后,土大夫中盛行烹茶之艺,烹茶时要加入姜、盐和各种辛香之物以调味,吐蕃赞普见而奇之,不知所煮为茶,这说明当时吐蕃尚不知唐人烹茶之方法,也还未把饮茶作为一种生活享受。再看赞普拿出的茶中,尽是当时天下名茶,寿州舒州者,指安徽的小围、六安茶;顾渚者,指浙江的紫笋茶;蕲门者,指湖北的黄芽茶;湖乾,指湖南的银毫茶;昌明者,指蜀中绿昌明茶。吐蕃宫中收藏了这许多唐之名茶,却又不晓唐之烹茶方法,正好印证了藏文史料中的记载,说明当时茶还是被当作珍贵的保健药而被王室收藏,并未成为广大藏族人生活中的饮料。

在敦煌千佛洞和新疆地区出土的一批吐蕃时期的历史文书、木简中,记载了吐蕃社会的经济生活情况,但在这些于八九世纪的文献中,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资有青稞、小麦、酒、皮张、牲畜等,却单之不见有茶,这说明至少在九世纪初以前,茶还没有进入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社会上还没有饮茶之习。

藏族民间饮茶大抵在九世纪初以后才开始,这是因为从初唐到中唐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期中,虽然因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开辟了唐蕃双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渠道,推动了藏汉贸易的发展。但总的说来,唐蕃因争夺势力范围的冲突时有发生,争战连绵,在大多数时候双方的贸易关系不能正常开展,这就极大的制约了茶对藏区的输入。所以吐蕃虽很早就输入了内地的茶,但都没有使茶在吐蕃社会各阶层中传播,更没有使饮茶成为一种全社会共同的生活习惯。

晚唐以后,唐蕃双方进入了一个较稳定的和睦相处时期。从而使汉藏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了长足的进展。

战争状态的结束,使官方和民间的商贸渠道都畅通无阻,这就为茶大量输入藏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给藏族饮茶之习的形成提供了物资基础。

另一方面,晚唐时期吐蕃的社会环境也为饮茶之习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吐蕃的热巴巾赞普(815838年)开展了空前的尊佛运动,规定了七户养一僧的制度,藏地的僧从此脱离生产劳动,专事焚修,对于每日打坐诵经的僧人来说,茶的破睡和涤烦疗渴作用尤显得突出。唐朝自开元后,因禅宗盛行,坐禅之人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辗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封氏风闻录》)。吐蕃在弘佛时,曾有大批汉族禅僧来藏传法,他们将内地烹茶的方法和坐禅饮茶的习惯首先传给了藏地的僧人。由于藏族对僧人(喇嘛)十分崇敬,他们的饮茶习惯极易被人效法。特别是吐蕃最后一位赞普郎达玛(839842在位)时大力灭佛,寺院被毁,大批僧人被迫还俗,这些融入民众中的僧人又将饮茶之习和烹茶之法直接传播于普通的人民之中。在物资生活处于相当低下水平和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人们的物欲受到相当大的抑制的氛围中生活的藏族人,茶除了能满足他们生理上的需要外,还能给他们带来心理上享受,填补生活中的一些缺憾。因而,饮茶就从功利需要的基础上更衍生了认识需要、审美价值。正如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所说:文化的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要。饮茶作为一种文化就这样在藏族中产生并发展起来。

藏族的饮茶之习既是汉藏人民经济交流的结晶,也是汉藏文化交流的结晶,虽然今天藏族的茶文化已是独具一格,带有显著藏民族特色的文化,但寻根究底,我们仍可在一些方面发现汉族茶文化的印痕。据藏文史籍《汉藏史集》记载,藏族烹茶之法原从汉地和尚学来。我们把藏族烹茶之法和唐宋时内地烹茶之法相比较就不难发现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唐陆羽《茶经》记载:初沸则和水量调以盐味,第二沸则量茶当水中心而下,三沸而酌置诸盎

的煮茶方法,至今藏族仍要有用,只是熬得更久一些而已。唐宋时煮茶要加姜、盐、胡桃、芝麻、松实等。现今藏族饮茶也要加这些东西。如唐宋时饮茶是带茶叶一起吃掉的,皮日休《茶中杂咏》说:称饮茗者,必浑而烹之,与渝蔬而者无异,即是说饮茶像喝茶汤一样连汤带叶一起吃掉,现今在藏族中还盛行一种糌粑茶,即将茶粉碎合煮后,连渣带水喝,藏族有句常语:茶渣如油,给孩子吃。认为茶叶渣很有营养,不能丢弃,也源于此。

藏族茶文化


茶在藏民族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男女老少一日数餐均离不开茶,有的地方把每天的用餐时间称为早茶、午茶、晚茶、夜茶。还把茶作为馈赠的礼品、祭祀的贡品,并且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关于茶的颂歌、山歌谚语等。

藏民族普遍喜爱茶,然而藏区又不产茶,这茶从何而来?这正如《茶颂》中所唱道的一样,全从汉地运来。历史上被称为茶马互市。千百年来茶马互市成为藏汉民族间互通有无的重要贸易活动。同时凝结着藏汉民族的友谊和团结。

藏族的茶文化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汉藏史集》记载,松赞干布之孙德松芒波藏王(公元676年生)有一年龙体欠安,精神不振,请所有藏区的医生诊断,患何病不得而知,从此藏王闭关修行。一天,他看见王宫阳台上飞来一只从未见过的美丽鸟儿,清脆儿动听的啼叫声,使藏王不由自主地把视线转到那鸟儿身上,却惊奇地发现,那鸟儿嘴里衔有一片树叶。此后,藏王再也没有在意,然而那只鸟却在每天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的时候翩然飞到王宫阳台上,同样衔一片树叶,再次引起了藏王的注意,于是他把那片树叶拿来放在口中,果然清香可口,回味无穷。为此,藏王动员所有的王臣,寻找此树叶的产地,谁找到则重赏。此外,在《汉藏史集》中说,茶和陶器就这样进入藏区的。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后,汉藏之间的贸易往来也随之增多,而茶马互市是一种经常性的重要贸易活动,因此,藏族茶文化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茶马古道除滇、康、青藏三条主道之外,应该说还有若干支道。每个地区均有一个重要的茶叶贸易中心,从产地运往这些地区以后,又要与各地来的商人做交易,藏族商人以物换茶的商品也不限于马,而是多种多样。如马、牛、犏牛、盐、毛类、肉类等产品。由于运距远,加之交通工具十分落后,其运输方式主要靠马、驴、牛驮运,甚至有的险要地段靠人背。因此,内地茶叶运至边远高寒牧区,其价格十分昂贵。一些边远牧区以两斤酥油换取一斤大茶,一头牦母牛换取二十斤大茶,如以货币换茶,则每斤茶大概四藏银元左右。因此,不少穷人家无法购回这样昂贵的茶叶,只得采点野生茶或喝焦青稞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藏民族对茶的优劣、名称都以自己的方式加以识别,他们对这种茶的认识也许比产地的人还清楚。茶有许多名称,大多数以直观的商标来取藏名,也以色泽、包装、品味等方式识别茶的优劣。茶叶有南茶和北茶之分,南茶的产地是四川,北茶主要是从青海、甘肃来的砖茶等,而一些北茶的产地仍然是四川内地。藏族百姓十分喜爱南茶,从已在牧区搜集到的茶名来看,有罗汉牌、小砖茶、西宁硬茶、鹦哥牌等被认为是好茶,还有灰茶、淡黄茶、坨茶、松茶等差质茶,一些地方还有少量的花茶,据说茶保存时间越长越好。藏族的茶类有清茶、酥油茶、牛油茶、奶茶、骨汤茶、姜味糌粑茶、盐茶、泡茶、焦青稞茶、藏医保健茶、多种野生茶等。上述茶的茶母还是以常用茶为基础,再进行加工。藏族的烧茶规矩首先是选择烧茶的水,烧茶最好选用山泉或被称为神水的矿泉水,因为这种水烧出的茶有独特的味道。烧清茶(称黑茶)用冷水放上适当的茶叶,烧开后一分钟左右,再掺少量被称为压沸的冷水即可,这种茶清香,清茶不能久熬,茶叶不能多放。如果烧奶茶,可多放点茶叶熬的时间可长一些,再掺上牛奶,烧开即可,奶茶甘香醇厚。由于高原特殊的气候环境所致,藏民族一般不喝凉茶。此外,姜味糌粑茶、骨汤茶等除味美可口外,还具有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泡茶,过去许多藏人匮乏茶叶,有的低价劣质茶经加工后可增强茶味,节约茶叶。其做法是,先烧些大黄杆,再用铜锅捂住,次日,把灰放入锅中加水,滤除杂物,再把茶叶放入锅中熬干,捞出茶叶,然后晒干,这种茶只要在开水中放少许则色红味浓,此外,一些野生茶采回后晒干,并在炒锅中放上少量酥油煎一下,除去异味后即可饮用。还有买不起茶叶的把青稞炒焦粉碎后放入锅中熬,当茶饮用,也别有一种香味。

藏族的茶具也有讲究,烧茶最好的是陶罐,其次就是生铁壶、铜壶等。过去普遍使用铜壶,其中还有工艺考究、制作精美、以银镶嵌花纹或镏金花纹的长颈茶壶和青铜壶等多种茶壶和木制茶盘。藏民族人人喜爱、羡慕质优和造型美的茶碗。一些富裕人的茶具更是价值连城,其底座和碗盖一般以银制镏金,有的以象牙雕刻,上面还镶有各种珠宝,有的茶碗是金、银、玉、蓝宝石、高制木等制作而成,而更多的人则使用瓷、木碗。陶器工艺源于祖国内地,但藏族也非常喜爱陶瓷碗,这也是过去汉藏贸易活动重要商品之一。木质碗的材料选择也很讲究,有的木碗价格非常昂贵,不少人喜欢银包木碗。一些藏区,一个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茶碗,一般不能混用,出门作客怀中也揣有自己的碗。上茶也有一定礼俗,先把客人的碗端起来然后掺茶,之后腰向前倾,由双手或右手把碗交给客人,如果碗在桌上,茶壶不能拿高,壶嘴应接近碗口,不能用左手上茶。综上所述,藏族茶道文化具有雅、爽、乐的特点。

中国藏族灿烂的茶文化


茶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尤其悠久、丰富。由于茶在藏族人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藏族的茶文化丰富多彩、饶有特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园地中一枝奇葩。为什么不产茶的藏区却创造了灿烂的茶文化?藏族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有哪些?本文拟就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一我国藏族所居地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历史上素不产茶。⑴所需之茶主要通过毗邻之地供给。藏语三大方言对许多东西的称呼发音不同,但对茶则一律呼为槚(ja)。《茶经》: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舛也;啜苦咽甘,茶也。可见藏语是借用了汉语对茶的古称。

茶正式传入西藏,是在吐着时期,盛唐的丰富物质文化成果,不能不对吐着以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因文成、金城两公主先后和亲吐蕃的直接推动,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有了很大的发展,致使吐蕃出现渐慕华风的社会风气。茶文化作为中原的一种物质文化成果在这种交流中被传入吐蕃社会便十分自然。

据藏族史籍记载,茶是在松赞干布之曾孙都松莽布支在位时(676一704)传人吐蕃的。当时作为一种保健药物而受到赞普的喜爱。⑵唐李肇《国史补》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诸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湖者。⑶其中,寿州、舒州在皖,顾诸在浙,蕲门在鄂,昌明在蜀,※※湖在湘。赞普虽拥有中原最名贵的茶、但都不晓其烹饮之法,可见当时在吐蕃社会中饮茶之习尚不普遍。关于这点,我们还可在敦煌、新疆出土的吐蕃时期的文献资料中得到佐证:在大量写卷、木简中,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资是青稞、小麦、米、酒、牛、羊、皮张等,唯独不见有关茶的记载。由此我们也可以推知,至少9世纪初以前,吐蕃人还没有形成饮茶的社会生活习惯。茶这时虽已输入吐蕃,但还属珍稀物品。

历史证明:一种社会生活习惯和一种民族习俗的形成,总是离不开其所处环境的物质条件以及人们对这种习惯、习俗的共同需要,对于维系人生存的饮食而言,尤其如此。吐蕃不产茶,要靠内地供应,在没有形成可靠的、经常的贸易渠道之前,藏区的茶不可能得到可靠的供给;在社会上自然不可能形成饮茶的风气和习惯。综观唐蕃关系史,在初唐至中唐的约一个半世纪的时期内,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虽有发展,但又经常受到战争的破坏,致使双方的联系受到很大的制约,内地的茶尚不具备大量输入藏区的客观条件,从而使藏区社会缺乏形成饮茶之习的物质基础。

晚唐以后,唐蕃关系进入了一个较稳定的和平友好共处时期。双方间官方和民间的贸易大大活跃起来,陇、蜀、洮、氓一带出现了官方开办的市易区多处,传统的民间贸易渠道也都畅通。唐之缣(丝织品)和茶成为与吐蕃市易马和耕牛的主要商品。由于安史之乱后内地农业破坏极严重,唐朝长期依赖吐蕃地区马牛等物的输入,作为交换的茶也长期地大量地被输入吐蕃。这就使藏族社会具备了形成饮茶之习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唐自开元以后,因禅僧坐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狭,到处煮饮。从此辗转相仿效、遂成风俗。⑷随着唐蕃之间的交往增强,特别是内地的大量禅憎相继到吐蕃传法或经由吐蕃去天竺求法,使这种饮茶习俗也传播到藏地。自9世纪初热巴巾规定七户养一僧后,藏地僧人再不需要从事生产劳动,对于每日长时间坐静诵经的藏僧来说,汉僧的饮茶之习此时更具有了效法的价值,它不仅能达到破睡、涤烦疗渴的生理方面的功效,而且能给这些僧人单调孤寂的生活以心理上的慰藉)因此,饮茶的风气首先在藏地僧人和寺庙中蔓延开来,烹茶之艺也在僧人中首先讲究起来,藏史谓,对于饮茶最为精通的是汉地的和尚,此后噶米王向和尚学会了烹茶、米扎衮布又向噶米王学会了烹茶,这以后便依次传了下来,⑸正说明最初把烹茶、饮茶的生活方式传入吐蕃的是来自汉地的僧人。

热巴巾被杀,达磨即位后,吐蕃发生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寺院被毁,僧人被迫还俗,这些融入民间的僧人,无可避免地将他们的饮茶习惯传播于人民大众中,于是在普通民众中也开始兴起饮茶的习惯,一经传播开来,便一发不可收。从那以后,饮茶作为一种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习俗,便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了。

9世纪末吐蕃王朝崩溃后,各地方各部族与内地的交换活动趋于自由。五代及宋,正式建立茶马互市的制度,更使茶得以源源不断地输入,为推动藏族社会饮茶之习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自元代起,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藏族饮茶之习由此获得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内地的茶文化在藏区经由王室;僧院;民间的传播推广、借鉴吸收,逐渐形成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被赋予一种新的文化特质和形态,这就是藏族茶文化。经过千余年的发展,茶文化已成为藏族传统饮食文化中最富生气的一部分。

二茶在藏区最先是被当成医疗保健饮品来使用的。《汉藏史集》中记载:都松莽布支(赤都松)原先体弱多病,一日偶然尝了小鸟衔来的一种树叶,顿觉神清气爽,于是命心腹大臣四处寻访这种树叶,后来在汉地找到,大臣带了一大捆回来,赞普将其日日煮饮,身体便一天天好起来,于是将其作为上等保健之品,这便是茶。由此传说可知茶之被藏族看重,最初是因为茶所具有的医疗保健作用。众所周知,藏族居于高寒、缺氧、干燥的青藏高原,其膳食以糌粑、牛羊肉为主,缺少蔬茶。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其膳食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茶叶中富含维生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以及单宁酸、茶碱等成份,具有清热、解毒、润燥、利尿等功能,正好可弥补其不足,正所谓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⑹藏族对茶的认识首先是医疗保健作用也就十分自然了。

古代藏族对茶的医疗作用的认识是比较深的。成书于14世纪的《汉藏史集》专门有一章,题名《甘露之海》,详细介绍了茶的种类及其不同的疗效,将传人藏区的茶按生长地理环境、施肥种类、烘制方法等的差异,分成十六种;对每种茶叶的特点、气味、颜色、口感、功用分别作了记载,认为各种茶分别适应治流诞、胆热、寒热、痴愚、胃病、血病、风病、魔病等症。在更早的《四部医典》中,也提到茶对于治病强身的功用。可见,藏族人民对茶的医疗保健功效很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不过藏族普遍嗜爱饮茶习俗的形成,并不仅仅是因为茶对人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对于常年以肉食和糌粑为主食的藏族来说,饮茶既可解腻顺食、满足生理之需,又可使人处于一种快怡舒畅的精神状态。这样,茶的确像是天界享用的甘露,偶然滴落人间,⑺给藏族人带来美的享受。

美国着名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曾很精辟地指出:文化的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要。⑻藏族茶文化正是在满足藏人的认识需要、功利需要和审美需要的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藏族茶文化论析


茶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尤其悠久、丰富。由于茶在藏族人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藏族的茶文化丰富多彩、饶有特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园地中一枝奇葩。为什么不产茶的藏区却创造了灿烂的茶文化?藏族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有哪些?本文拟就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我国藏族所居地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历史上素不产茶。⑴所需之茶主要通过毗邻之地供给。藏语三大方言对许多东西的称呼发音不同,但对茶则一律呼为“槚”(ja)。《茶经》:“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舛也;啜苦咽甘,茶也”。可见藏语是借用了汉语对茶的古称。

茶正式传入西藏,是在吐著时期,盛唐的丰富物质文化成果,不能不对吐著以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因文成、金城两公主先后和亲吐蕃的直接推动,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有了很大的发展,致使吐蕃出现“渐慕华风”的社会风气。茶文化作为中原的一种物质文化成果在这种交流中被传入吐蕃社会便十分自然。

据藏族史籍记载,茶是在松赞干布之曾孙都松莽布支在位时(676一704)传人吐蕃的。当时作为一种保健药物而受到赞普的喜爱。⑵唐李肇《国史补》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诸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湖者’。”⑶其中,寿州、舒州在皖,顾诸在浙,蕲门在鄂,昌明在蜀,※※湖在湘。赞普虽拥有中原最名贵的茶、但都不晓其烹饮之法,可见当时在吐蕃社会中饮茶之习尚不普遍。关于这点,我们还可在敦煌、新疆出土的吐蕃时期的文献资料中得到佐证:在大量写卷、木简中,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资是青稞、小麦、米、酒、牛、羊、皮张等,唯独不见有关茶的记载。由此我们也可以推知,至少9世纪初以前,吐蕃人还没有形成饮茶的社会生活习惯。茶这时虽已输入吐蕃,但还属珍稀物品。

历史证明:一种社会生活习惯和一种民族习俗的形成,总是离不开其所处环境的物质条件以及人们对这种习惯、习俗的共同需要,对于维系人生存的饮食而言,尤其如此。吐蕃不产茶,要靠内地供应,在没有形成可靠的、经常的贸易渠道之前,藏区的茶不可能得到可靠的供给;在社会上自然不可能形成饮茶的风气和习惯。综观唐蕃关系史,在初唐至中唐的约一个半世纪的时期内,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虽有发展,但又经常受到战争的破坏,致使双方的联系受到很大的制约,内地的茶尚不具备大量输入藏区的客观条件,从而使藏区社会缺乏形成饮茶之习的物质基础。

晚唐以后,唐蕃关系进入了一个较稳定的和平友好共处时期。双方间官方和民间的贸易大大活跃起来,陇、蜀、洮、氓一带出现了官方开办的市易区多处,传统的民间贸易渠道也都畅通。唐之缣(丝织品)和茶成为与吐蕃市易马和耕牛的主要商品。由于安史之乱后内地农业破坏极严重,唐朝长期依赖吐蕃地区马牛等物的输入,作为交换的茶也长期地大量地被输入吐蕃。这就使藏族社会具备了形成饮茶之习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唐自开元以后,因禅僧坐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狭,到处煮饮。从此辗转相仿效、遂成风俗。”⑷随着唐蕃之间的交往增强,特别是内地的大量禅憎相继到吐蕃传法或经由吐蕃去天竺求法,使这种饮茶习俗也传播到藏地。自9世纪初热巴巾规定“七户养一僧”后,藏地僧人再不需要从事生产劳动,对于每日长时间坐静诵经的藏僧来说,汉僧的饮茶之习此时更具有了效法的价值,它不仅能达到“破睡”、“涤烦疗渴”的生理方面的功效,而且能给这些僧人单调孤寂的生活以心理上的慰藉)因此,饮茶的风气首先在藏地僧人和寺庙中蔓延开来,烹茶之艺也在僧人中首先讲究起来,藏史谓,“对于饮茶最为精通的是汉地的和尚,此后噶米王向和尚学会了烹茶、米扎衮布又向噶米王学会了烹茶,这以后便依次传了下来”,⑸正说明最初把烹茶、饮茶的生活方式传入吐蕃的是来自汉地的僧人。

热巴巾被杀,达磨即位后,吐蕃发生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寺院被毁,僧人被迫还俗,这些融入民间的僧人,无可避免地将他们的饮茶习惯传播于人民大众中,于是在普通民众中也开始兴起饮茶的习惯,一经传播开来,便一发不可收。从那以后,饮茶作为一种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习俗,便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了。

9世纪末吐蕃王朝崩溃后,各地方各部族与内地的交换活动趋于自由。五代及宋,正式建立“茶马互市”的制度,更使茶得以源源不断地输入,为推动藏族社会饮茶之习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自元代起,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藏族饮茶之习由此获得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内地的茶文化在藏区经由王室;僧院;民间的传播推广、借鉴吸收,逐渐形成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被赋予一种新的文化特质和形态,这就是藏族茶文化。经过千余年的发展,茶文化已成为藏族传统饮食文化中最富生气的一部分。

茶在藏区最先是被当成医疗保健饮品来使用的。《汉藏史集》中记载:都松莽布支(赤都松)原先体弱多病,一日偶然尝了小鸟衔来的一种树叶,顿觉神清气爽,于是命心腹大臣四处寻访这种树叶,后来在汉地找到,大臣带了一大捆回来,赞普将其日日煮饮,身体便一天天好起来,于是将其作为上等保健之品,这便是茶。由此传说可知茶之被藏族看重,最初是因为茶所具有的医疗保健作用。众所周知,藏族居于高寒、缺氧、干燥的青藏高原,其膳食以糌粑、牛羊肉为主,缺少蔬茶。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其膳食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而茶叶中富含维生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以及单宁酸、茶碱等成份,具有清热、解毒、润燥、利尿等功能,正好可弥补其不足,正所谓“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⑹藏族对茶的认识首先是医疗保健作用也就十分自然了。

古代藏族对茶的医疗作用的认识是比较深的。成书于14世纪的《汉藏史集》专门有一章,题名《甘露之海》,详细介绍了茶的种类及其不同的疗效,将传人藏区的茶按生长地理环境、施肥种类、烘制方法等的差异,分成十六种;对每种茶叶的特点、气味、颜色、口感、功用分别作了记载,认为各种茶分别适应治流诞、胆热、寒热、痴愚、胃病、血病、风病、魔病等症。在更早的《四部医典》中,也提到茶对于治病强身的功用。可见,藏族人民对茶的医疗保健功效很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不过藏族普遍嗜爱饮茶习俗的形成,并不仅仅是因为茶对人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对于常年以肉食和糌粑为主食的藏族来说,饮茶既可解腻顺食、满足生理之需,又可使人处于一种快怡舒畅的精神状态。这样,茶的确像是“天界享用的甘露,偶然滴落人间”,⑺给藏族人带来美的享受。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曾很精辟地指出:“文化的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要。”⑻藏族茶文化正是在满足藏人的认识需要、功利需要和审美需要的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概而言之,藏族茶文化的主要表征如下:

1、茶之烹藏族饮茶系采用熬煮方式,与现今内地常用的冲泡法迥然不同。煮茶讲究火候,以茶汁呈深褐色,入口涩而不苦为佳。牧民喜欢喝浓一些的,农区和城镇的人则爱喝较淡一点的。平时将茶装人随身的口袋或储于家中罐内。用时先将锅内盛水,投入适量茶叶,以猛火煮开,再以文火煎熬(也有水沸后放茶的)。熬茶时必放少许食盐调味,藏谚有“茶无盐,水一样;人无钱,鬼一样”之说,可见茶中放盐的重要。这样熬出之茶名为“清茶”,这是最普遍的熬茶法。

在藏区东部的康区,流行一种熬“茶卤”(茶母)的方法,即“将茶一(约五斤)或数揉散,内加白土(碱)及水,入巨釜炖之,殆水煮尽,然后将锅内茶膏晒干,贮于皮袋中,饮时取茶卤一掬,入开水于罐内,略一摇荡,即成红黑色之浓茶,加盐饮用”。⑼这种“茶母”最为驮脚远行商队喜用。

藏族谚语有“茶渣如油,给孩子吃”之说,至今在康区和安多牧区还有一种将茶叶连汤带叶一吃喝掉的饮茶方式,称作“糌粑茶”。先将茶叶烘干,在臼中舂为细末,用时将茶末投入水中熬煮,待茶汁渐浓时,再洒入一些糟粑面和少量盐,使茶汤成为稀糊状。这种茶喝后令人体力骤增。

将牛奶或羊奶掺入清茶即为“奶茶”。方法是清茶熬好后(一般熬得较淡一些),舀鲜奶适量倒入茶锅内,使茶、乳混融均匀,即可饮用。这种茶奶香浓郁、味鲜带甜,牧区与农区的人都爱饮用。

最讲究的茶,是酥油茶。把熬好的清茶倒入专用的茶桶(藏名“酪摩”)中,加入酥油、盐、鸡蛋、核桃仁等,用一底端有带孔圆盘的搅拌棒(藏名“加罗”),在桶内上下抽压,直至油、茶充分融合后即可斟饮。此茶入口酥润,香味四溢,能防止嘴唇干裂,最为藏族喜爱,喻其制法之妙为“由般若而至法华,转熟酥而成醍醐”。

在拉萨等地,人们时尚喝“甜茶”,虽仍为茶加牛奶做成,但略异于“奶茶”,颇似于欧洲人喝的“奶茶”。此茶是近代以来首先在贵族中流行开来的,有加糖和不加糖的饮法。

考诸史籍,茶熬煮而不用冲泡、煮茶必加盐和辛香物,以及喝茶连茶渣一起吃掉的习惯,原本是中原地区唐宋以前之旧习,唐陆羽《茶经》所载的烹茶方法是:“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类,煮之百沸”,“初沸则合水量,调之以盐味,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荚环激荡汤心,则量茶末当中心而下,有倾势若奔涛而溅沫,以所出水止之……酌置诸碗。”⑾元以后这一古俗只在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又唐皮日休《茶中杂咏》诗序中说:“称饮茗者,必浑而烹之,与瀹蔬而啜者无异,”可见那时喝茶是像喝菜汤一样连渣连水一起喝的。不过,经过文化的整合和演进,藏族的烹茶之艺,早已不是对中原古习的单纯摹仿,而已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2、茶之饮藏族谚语有“汉族饭饱腹,藏家茶饱肚”之说,形容藏族嗜茶之普遍,饮茶之量多。一般情况下,藏族不论贫富,“每天至少饮茶五六次,每次人必十数碗”。⑿农闲的日子,人们爱全家围坐火塘前,边喝茶边话家常,一些老年人一边摇着转经筒,喃喃地念诵“六字真言”,一边悠闲地喝茶。饮茶与信仰、祈求来世与享受现实便这样有机地结合起来。

放牧的人饮茶别有情趣,当牛羊自由地在草原上啃食青草时,拿出携来的小锅,捡来三个石头便成为灶,用羊皮风袋将干牛粪和荆枝吹燃,便悠然地熬起茶来。

饮茶更是僧人日常生活不可缺的部分,因为茶能使僧人“神智清醒,勤奋修行,增进智慧”。⒀寺庙中通常每日要集体饮茶三次,即在早、中、晚三次诵经礼佛活动后,由司茶的僧人依次给每个僧人斟茶,一般为酥油茶。此外,在各种祈祷法会和祭神、跳神、讲经法会期间,因每日集会多达六七次,集体饮茶的次数也相应增加。寺院常进行的辩经活动中也要给僧人施茶,当辩论得口干舌燥时,饮茶恰似甘露沁脾,令人神思飞跃、妙语如珠。藏传佛教僧人在修完一定课程后,有一段静修的阶段。修密法者在经过三年露台苦修后,要入暗室再静修三年;此间,一口茶锅、二袋糌粑、一些茶叶和酥油便成为其生活之资。当肢体麻木、神思困倦时,喝一碗浓茶,令其气脉运转、倦意全消。密宗认为、在修习最高级的无上瑜咖方便道时,食物能帮助“摄界归脉”,打通全身脉结,“生出乐、明、无分别的境界”。⒁因此静修僧喝浓茶的行动,又具有“以欲乐为道”的宗教奥义。

藏族最随便的饮茶者是那些出行在外的人(如驮帮),他们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支锅烧茶。

藏族最潇洒的饮茶是在“耍坝子”、“逛林卡”之时,人们或全家老少,或三五亲朋在草坪上、松林间搭起鲜艳的布帐后,呷一口香茶润润喉咙便引吭高歌。

3、茶之礼历史文化的陶冶,使藏族成为一个极讲究礼仪的民族,有关茶之礼更是不胜枚举。

日常饮茶,讲究长幼有序、主客有序;在公众场合,讲究尊卑有序。在家中,煮好茶必先斟献于父母、长辈。对于尊敬的客人,主人要当面用清水将碗再洗一遍,揩干,然后再斟茶捧献于前,以示对客人的尊敬。客人喝一口,主人立即又为其斟满,除非客人以手盖碗表示不能再喝。亲朋好友、邻居生病或出行,人们要送上一壶滚烫的酥油茶,前往看望或送行。

藏族婚丧嫁娶都必用茶。订婚时,嫁妆中,都得有茶,茶的多少成为女家财富的象征。婚宴中更离不了茶和酒。生了孩子后,同村的人和亲戚都要带上茶和酒、酥油等前来祝贺,客人进屋先给婴儿献哈达,祝福吉祥,随即向产妇敬茶、献酒表示慰问和敬意。孩子满月出门拜佛前,要先将家中茶锅上的锅烟子抹点在婴儿鼻上,据说这样就不会被魔鬼看到。藏族葬俗要作七七四十九天法事,每日要以酥油茶款待作法事的僧人和来客。

寺庙中饮茶更有严格的规矩。集体饮茶时在大殿内依僧职高低、修习等级,按序坐下,由司茶者依序给每人斟满一碗,喝完后将碗略向前伸,候司茶者再来倒满,饮者不能出声,不能东倒可歪。集体所饮茶的来源一是本寺发放,二是施主布施,后者称为:“熬茶”。熬茶者有政府官员,也有富商,清代每任驻藏大臣均要定期向三大寺,“熬茶”。“熬茶”者有亲自前往的,也有折款交给寺庙由寺代办的。这种集体饮茶和“熬茶”,给每个僧人分配的茶要平均,如果锅内有剩余而又不够每人一碗,贝宁可将茶倒掉,也不让有人多吃多占。

4、茶之具藏族茶具讲究美观、实用并具有宗教的象征意义。

茶锅:多为铜质,解放后使用铝锅的也多了起来。茶锅大者口径盈丈,是寺庙中集体熬茶所用,如阿坝草尔底寺现存三口大锅,每口均可容五百多担水,倒水舀茶均须用梯子上下;小者口径不到一尺,主要是家庭使用。铜锅造型别致,圆口,圆腹,圆底,与宗教法器之弧形线造型一致。

茶碗:有木、瓷、玉、银等类。据藏史记载,当茶叶传入吐蕃时,赞普就请来汉地的工匠,用藏地的原料生产出了+六种碗,这些碗按质地分为上、中、下三等。碗上分别绘制和镂刻有鸟衔茶叶、游鱼、鹿等图案。⒃现今藏族使用的茶碗多为木、瓷及玉石碗。木碗多以桦、桃、枣木等为材,经浸泡、晒干、制坯、造型、打磨、上色等工序制成,工艺独特。云南中甸、西藏山南所产者最佳,紫擅木制作的最为名贵。木碗轻巧、价廉,不烫嘴、不怕摔、盛茶不变味,故藏族人爱用、随身携带。讲究的木碗,多在碗内及外沿镶裹银皮,镂上花纹图案,据说银能辨毒,木碗能解毒。瓷碗为内地输入,以景德镇的八宝龙碗最受欢迎,瓷碗色泽鲜艳,带有“八吉祥”、“万福”等图案。,玉石碗则主要是西藏仁布县出产,用当地丰富的玉石资源,由藏族能工巧匠精心加工而成,玲珑剔透、晶莹润滑,多为白色、淡绿色,碗壁刻有各种吉祥图案和花纹,工艺精巧,人们常将其作为室内摆设。银制的茶碗,只有像达赖、班禅这样的大活佛才用。藏族的茶碗,珍者均配有碗盖,装饰华美。

茶壶:有铜、锡、铝、陶等类。贵族、大活佛也有以金银制成茶壶的。造型独特,曲嘴,大口、细腰、广肚。讲究的壶上常加银、珊瑚、绿松石等为饰。陶壶造型与金属壶不同,腹较大,底较宽,上刻压花纹,古朴实用,价格便宜,普遍喜用。

茶桶:打酥油茶之桶以质地坚实的木材制作。察隅一带也有用竹节截锯而成的。一般的茶桶为1米多高,口径约15厘米,也有长仅60厘米左有的,便于携带。桶身上下各以树藤或铜铁皮包箍,有扣环。“加罗”杆较桶身略高,底端的圆盘上有齿孔,在打茶时起活塞作用。讲究的酥油茶桶藏语称为“董莫热新”,除上下箍以锃亮的铜皮外,桶身上另加数道装饰铜环,刻有吉祥花纹的图案,豪华气派,实用美观。

茶瓢:一般为铜制,圆口膨腹,长柄带勾,具有多种用途,实用性强。

5、茶之文嗜爱茶的藏族,关于茶的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十分丰富。藏族“三大格言”(萨迦格言、水树格言、格丹格言)中,有不少以茶为喻的格言、警句。专门描述茶与酒、盐的功用和相互关系的文学作品有《茶酒仙女》、《茶和盐的故事》等。《茶酒仙女》讲的是在意想城中,国王下令以茶代酒举行宴会。酒仙因此下凡,在国王面前夸耀酒而攻讦茶。于是,茶仙来到国王处,当面与酒仙辩论,历数酒的坏处,陈说茶的功绩。最后,国王调停双方,公正地评价了二者的作用。《茶和盐的故事》则讲一对恋人生不能相聚,死后分别化为盐与茶,人们煮茶时放盐就能使他俩朝朝暮暮常相聚合的故事,为饮茶放盐这一习俗赋予了美学上和宗教上的意义。

6、茶之类藏族用茶分为砖茶、金尖、金玉、金昌、粗茶五等。俱属发酵类茶(红茶)。砖茶纯用嫩叶芽制成,过去为藏族上层人士专享之茶,最佳;金尖略次,仍属上等茶;金玉茶内杂有少量茶梗,金昌则茶叶粗大、杂梗较多,过去一般藏族人家均用这两种茶;粗茶多为老叶、粗梗制成,是贫苦人食用之茶。砖茶以一斤为一块,以黄绵纸包好,外套以印有藏文和吉祥图案的精美纸盒,其他之茶则例以五斤为一块,称为**。四**重叠,垫以绵纸,用蔑编包裹成长条形,称为一包。茶包由内地运至打箭炉等地后,由当地藏民以生牛皮将三包捆裹在一起,是为一捆。两捆为一驮,用牦牛或马运往各地。用牛皮包茶是藏族独特之技术,包裹严密,以线缝合,千里转运亦难损坏。

1、茶与政洽历代中央王朝均十分重视茶在安定藏区、促进国家统一中的作用,并制定了关于藏区用茶的生产、销售、贩运、税收、价格、质量、监察的一系列法规和制度。虽然,其最终目的是“以茶制番”,是建立在民族压迫的基础上的,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客观上限制了内地茶商投机倒把、勒索藏人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央政权对藏区的管理。朝廷还往往以赏赐、礼佛等形式用茶来加强与西藏地方上层的关系。对朝贡者例赐“食茶”,并允其在内地采购,故藏区地方首领都乐于朝贡。明代由于限制边茶市易较严,并推行多封众建的政策,藏区宗教上层、地方首领,纷纷朝贡求封,有的直接奏称“今来进贡,专讨食茶”;⒄返回时总是“茶驮成群,络绎于道”。⒅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打箭炉设立茶关后,为废除达赖原来对打箭炉一带沿途商民征收“鞍子钱”的旧例,清政府规定每年赏赐给达赖茶5000斤,由打箭炉拨运,从而制止了西藏地方政府染指川边地区。19世纪末,英帝企图强行对藏倾销印茶,离间西藏与祖国关系,西藏地方政府配合清政府共同抵制了英人的阴谋。

2、茶与经济由于藏区社会需茶量极大,使以茶为主的贸易迅速发展。甘肃河州、丹噶尔,四川打箭炉、松潘,云南丽江、阿墩子等著名茶市空前繁荣。大量的藏、汉、回族商人来往于藏区和内地之间。据记载,康熙时仅打箭炉一地即有茶商70余家。⒆随着贸易的发展,经营范围早已不限于茶,内地之布绸、五金、百货,藏区的药材、羊毛、皮张、黄金等均在其列,贸易日益兴旺。藏区社会内部的经济被此带动,挖药、采金、皮张加工等副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精明的藏族商人,如清末民初兴起的“三大昌”(即邦达昌、日升昌、三多昌)商家和大金寺、理塘寺等寺庙商队,均有数十万银元的资本,经营区域远达京、津、沪和印度、尼泊尔等地,据1930年统计,经打箭炉输入内地的麝香、鹿茸、皮张等藏区物资总值达2450428元,其中80%用于易茶。

茶还使藏区出现了集交易所、货栈、食宿店为一体的独特商贸组织��锅庄。锅庄,藏语意为“代表”。是土司属下各地头人派来侍奉差役的“办事处”。随着土司势力的衰落和茶的贸易的兴隆,原来的锅庄逐渐改变了性质,成为商旅云集的处所。锅庄既是供过往茶商和驮队食宿之地,又是贸易的中介者。

3、茶与交通茶的贸易推动了藏区与内地的交通往来,形成了著名的青藏商道、川藏商道、滇藏商道等。历代为缩短运距、方便茶运而劈山开道,保障交通,如明代开辟了自碉门经昂州逾大渡河至长河西的“碉门路”;清代开辟了大渡河畔的“瓦斯沟路”、经松潘至甘南的“草地路”等。交通的发展,促进了藏区的繁荣,进一步加强了藏区与内地的物质、文化交流。

4、茶与生产藏族认为茶能添畜力,常将用过的茶叶渣给牛马补饲。农区春耕前,家家都要将茶和酥油、糌粑一起喂耕牛,喂过茶的牛拉犁跑得快、耐力好。在牧区,每逢配种季节,牧民总要用茶给马和牛补饲,据说这样会使配种的成功率增高,产下的幼畜体质较壮,易于成活。

综上所述,藏族茶文化是藏族与各兄弟民族友好交往的结晶。但是,藏族茶文化在内涵上则与内地茶文化有很大差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藏族茶文化的形成经过了一个选择、吸收、消化、交融、发展的过程,其认识功能、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已经与内地茶文化有很大差异。汉族饮茶,讲究“逸”、“悦”。而藏族茶文化则体现为“敬、逸、和、静、怡”,即献茶有礼,是为敬;用茶不羁,是为逸;以茶调食,是为和;饮茶宁心,是为静;茶事寓乐,是为怡。

藏族的茶文化特点显著,在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体系中独树一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