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黄芽茶叶文化起源介绍

发布时间 : 2019-11-28
黄金芽茶叶 黄金芽茶叶价格 峨眉雪芽茶叶

黄金芽茶叶。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莫干黄芽茶叶文化起源介绍”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莫干山为天目山余脉,位于浙江德清县境内,传说因春秋末年干将、莫邪铸剑此山而得名。莫干山以“竹、云、泉”和“清、静、绿、凉”蜚声海内外,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素有“清凉世界”和“江南第一山”的美誉。

莫干山远在晋代就有僧侣结庵种茶,唐陆羽《茶经》、明雪峤大师《双髻山居》、清唐靖《前溪逸志》、吴康侯《莫干山记》和诗僧秋谭都曾记述莫干茶事。清《武康县志》有“茶产塔山者尤佳,寺僧种植其上,茶吸云雾,其芳烈十倍”的记载。清末,有“江南第一才子”之称的冯熙赞曰:“品茶夙嗜狮峰产,日饮惘何六十年。闻道莫干有佳茗,愿从陆羽补丛编。”

据记载,莫干黄芽的缘起与我国已故著名茶学家庄晚芳先生有关。1956年春,庄晚芳在莫干山休养,一日,他在荫山街散步,遇见一位卖茶的老妇,索价10元一斤,询问茶产何地?老妇笑而不言。庄晚芳认为这是本山土茶,买了一些品尝,觉得香味极好,足以媲美其它名茶,便赋诗道:“试把黄芽泉水烹,香佳味美不虚名。塔山古产今何在?卖者何来实未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直至1979年,在浙农大茶叶系张堂恒、庄晚芳两位教授的参与下,和德清县有关部门共同创制了湖州地区唯一的黄茶“莫干黄芽”。

cy316.com编辑推荐

霍山黄芽茶史介绍


霍山黄芽是黄茶的一种,主要产于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金鸡山、太阳乡金竹坪、佛子岭镇乌米尖、诸佛庵镇金家湾、上土市九宫山、单龙寺、磨子谭、胡家河等地。霍山黄芽源于唐朝之前。唐李肇《国史补》把寿州霍山黄芽列为十四品目贡品名茶之一。明代王象亚的《群芳谱》亦称“寿州霍山黄芽之佳品也。”

早在司马迁《史记》中就有记述:“寿春之山(霍山曾隶属寿州,故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

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也有霍山产茶之记载。

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记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寿州有霍山之黄芽,”并把黄芽列为14品目贡品名茶之一。黄芽为唐代近二十种名茶之一。

宋代开设霍山茶场,茶叶主要运销苏州、扬州、山西、山东、河南、东北等地。

明朝万历年间,霍山县令王毗翁《黄芽焙茗诗》云:“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记载,寿州霍山黄芽为当时的极品名茶之一。

清代霍山黄芽为贡茶,历年岁贡三百斤。可见霍山黄芽盛名数百年,然而经过历代演变,以后竟致失传,霍山黄芽仅闻其名,未见其茶。。

明清芽茶叶茶的发展历史及文化介绍


明朝茶叶的突出发展,还表现在制茶技术的革新上。在制茶上,普遍改为蒸青和炒青,这对芽茶和叶茶的普遍推广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炒青这一类制茶工艺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这些工艺和认识,在近代科学出现之前,一直是中国乃至世界传统制茶经典性的工艺和认识,即使是现在,其许多工艺和技术重点,仍然沿用于中国各种名特和高档茶叶的制作过程中。明清茶叶的独兴于时,还表现在促进和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除绿茶外,明清两朝在黑茶、花茶、青茶和红茶等方面,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明清芽茶、叶茶的发展,取决于其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刺激和促进的结果。据统计,明清两代出茶书66种,唐宋包括元代仅仅32种,不到明清两代的一半,中国茶文化在明清仍是一个高峰。明清时代,茶具的发展也有一个新的突破,紫砂壶异军突起,极为世人所推崇,它是泥与文化的结合,茶、壶、文化完美的结合体。清朝中期和后期,中国茶文化进入了衰落期,中国传统茶学也慢慢走向了终极,自雍正以后到清朝灭亡,基本上没有新的茶书问世。从17世纪开始,茶开始在欧洲流行,中国茶慢慢在世界普及,但这个普及却给中国带来了惨痛的教训,由于茶已经成为充实和丰富西方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茶不仅吸引了所有的西方商人,最终也撞开了中国长期封闭和海禁栅栏,使中国走向近代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清代晚期是中国古代茶文化由鼎盛走向衰落的阶段。明清时代中国茶文化极为纷繁,尤其是以下3点最为复杂。

① 团茶、饼茶进一步边茶化,末茶衰落,茶叶和芽茶成为中国生产和消费的主导方向。

② 随着饮用和加工茶叶技艺的发展与娴熟,特别是明朝中后期,中国古代制茶技术和传统茶学,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③ 特别是清中期以后,西方列强不断地进行殖民和侵略,茶作为中国西方贸易的主要物品,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殖民主义掠夺和侵略中国的一个对象与诱因。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得天下后,认为采制龙团凤饼等一类紧压茶劳民力,就下令罢造龙团茶改为以芽茶为贡品,这一改革从客观上进一步破除团茶、饼茶的传统束缚,对促进芽茶和茶叶的蓬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茶的起源及历史文化介绍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的国家,茶叶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打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书卷,几乎从每一页中都可以嗅到茶的清香。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唐代陆羽的《茶经》不仅系统地总结了种茶、制茶和饮茶的经验,而且将儒、释、道三家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融入茶事中,把茶事活动升华为一种充满中华民族特色的高雅文化,即中国茶文化。

陆羽在《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为了辨别草木的药理作用,曾经亲口品尝百草。有一次他在野外考察休息时,用釜煮水,恰巧有几片叶子飘落进来,使釜里的水变成黄绿色。神农氏不以为意,喝了一点釜里的汤水,却惊奇地发现,这黄绿色的水味道清香,这种叶子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农氏发现这种植物具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和利尿解毒的作用。

至于“茶”的名字的来源,也和神农氏有关。传说神农氏长着一个玻璃一样透明的肚子,但凡吃进肚子里的食物他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因此能够知道这种食物对于身体的利弊,这也是他多次中毒不死的原因。他喝了黄绿色的水之后,看见这种水在肚子里流淌,所到之处,把肠胃擦洗得干干净净。于是他就把这种植物叫做“擦”,后来就慢慢演变成现在的“茶”。

古人赋予“茶”字很多美好的含义,其中有两种解字说法流传最广:第一种,以“茶”

字象征长寿。“茶”字的草字头与“廿”相似;中间的“人”字与“八”相似;下边的“木”则可分解为“八”和“十”。将由“茶”字分解出来的“廿”加上“八”再加“八十”等于108。

因此,古代文人把108岁的老人称为“茶寿老人”。久而久之,“茶”字被用来代表长寿的意思。第二种,以“茶”字倡导回归自然。“茶”字可分为草字头以及“人”和“木”三个部分,“人”在草之下,木之上,即为茶,爱茶人将其解为:人在草木间,孰能不饮茶,同时也有倡导人们回归自然的意味。

关于茶的最初的记载见于晋代常璩着的《华阳国志》,其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武王伐纣的时间约在公元前1066年前后,由此可见,中国有明确记录的茶事活动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年的历史。现在所能够看到的文献资料里面,有着确切的茶的记载的,最早并且最可靠的应该是汉代王褒所撰写的《僮约》。这篇文章写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是茶学史上重要的文献。其中的“烹荼(编者注:“荼”是茶的早期称呼)尽具”、“武阳买荼”,说明“荼”已经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项,并且是用来待客的贵重之物,饮茶已开始在中产阶层中流行。

黄茶起源


黄茶有两类型:

一是茶树品种的芽叶自然发黄,叫黄茶。唐朝盛产“寿州黄芽”是自然发黄的茶芽,蒸制为团茶,不象现时霍山大化坪出产自然发黄的黄芽。如从品种说起,远在七世纪就有了。

二是,炒制过程中闷黄;从炒青绿茶演变而来的说起,则在公元1570年前后,由于炒青绿茶的实践,发觉杀青后或揉捻后,不及时干燥或于燥程度不足,叶质变黄,产生新的认识,再去实践,就创造了黄茶。如黄芽是杀青后闷黄的;黄汤是揉捻后闷堆二三小时;黄大茶是初干后堆放20多天变黄的。

许次纾的《茶疏》说:“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南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县名,其实产霍山之大蜀山也。顾此山中不善制造,就食铛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这是批评制茶技术不好,绿茶变成黄茶,因此,发现黄茶的制法。现时霍山黄大茶制法,正是如此。黄大茶的制法是在十六世纪前,从绿茶发展而来的。如《明。会典》说:“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令买茶中马事宜,收买真细好茶,毋分黑黄,一例蒸晒,每篦重不过七斤。”这是四川晒青绿茶做色蒸压为边茶。做色重的变褐黑色,轻的变黄茶。

金山翠芽茶叶的历史文化


1981年,镇江市的茶叶科技工作者开始研制名茶,1983年将试制的小样送安徽农学院,请陈缘审评起名,陈教授评样后说:“该茶很有特色,全芽制成,色泽翠绿,形似镇江金山的宝塔,就叫金山翠芽吧”,因而得名。1984年镇江市科委下达了“研制名茶——金山翠芽”项目,由镇江市多管局陈武生主持,成立了由句容县下蜀茶场,镇江郊区(现润州区)五洲山茶场等单位参加的课题组,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组织有关技术力量,围绕品质特征,在镇江市林科所、下蜀茶场、五洲山茶场、高资茶场等7个单位反复试验,1985年4月形成了较完整的采制工艺,于5月通过了镇江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金山翠芽品质特征是:扁平挺削,色翠显毫,香高持久,滋味浓醇,汤绿明亮,叶底肥匀嫩绿。原料主要是福丁大毫、福丁大白、福安大白、福云6号等良种茶树的芽叶,炒制主要工序分青锅(手法为抖、带、抓)和火军锅(整形、干燥)两部分。

1985年被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名茶。1986年农牧渔业部下达了金山翠茶基地建设计划,次年即在句容下蜀、高庙两个茶场建立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引进、繁育、推广无性系良种福鼎大毫,逐步扩大金山翠芽生产基地。

1988年以后,金山翠芽又先后获得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农业部全国名茶称号、首届和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首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认定品牌产品、第二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和历届江苏省“陆羽杯”特等奖。

1994年开始,镇江市又围绕保持金山翠芽风格、提高品质开展机械化生产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1995年由陈武生等人起草,几家主产茶场制订了金山翠芽企业标准,并经镇江市标准局发布实施。1996年在全市推广了金山翠芽机械加工技术,迅速扩大生产,到1997年,金山翠芽的产地已扩大到镇江市的句容市、润洲区、丹徒县、丹阳市的20多个茶场,生产基地1500多亩,年产量超过3吨。

茶起源于中国文化历史介绍


“人生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已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消费和文化生活中。茶,根植于中华大地,是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茶,移植至他乡,是中外文化传播交融的媒介。茶,提升了我们的物质生活,亦影响了我们的精神生活。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国粹,也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一项重大贡献。

一、从考古学和植物学角度看

中国从发现到利用茶已有将近5?000年历史,人工栽培茶树也有约3?000年历史。世界其他各国栽培茶树的历史均远远落后于我国,且其栽培史均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我国的影响。早在1753年,世界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林奈就把茶的学名定为“thea sinensis”,意即原产于中国的茶树。因此在19世纪之前,茶树原产于中国已成为世界所公认的事实。19世纪中期,由茶贸易导致的鸦片战争不仅给中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也带出了由部分别有用心的外国学者创造的“中国不是茶的原产地,印度才是”的谬论。但历史是不容置疑的,越来越多的学者和考古学家相继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湖南、福建、江西等省发现了以云南巴达山大茶树为代表的一大批野生大茶树。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在10个省区的198处发现有野生大茶树。而且经过国内外专家对世界各地的考察,中国西南地区是野生大茶树发现最多且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而印度茶树品种是中国茶树的变种。

二、从现存史料和传说看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历史上最早有关茶的传说,早在4?700年前,神农氏不仅给人类带来了五谷之实,亦带出了茶这沐浴天地精华的植物。当然,传说之事无可查据,但就现在已知的可信文献史料来看,在3?000年前的周朝,诸侯巴王已把茶叶当作贡品进贡给周武王。(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春秋时晏婴以茶为廉,晋朝刘琨以茶解烦闷,东汉华佗以茶入药。这证明早在千年以前茶在中国已广为人知。史家所公认的最早关于茶的文字记载,是成书于西汉初年的我国最早的一部字书《尔雅》中的“檟古荼”条目。到汉代,王褒写的《僮约》中“武阳买茶”、“烹茶尽具”的记载证明茶在中国不仅是饮料且已成为商品,这也是历史上最早有关茶成为商品的文字史料。

三、从文字学考察

我国发现并利用茶,已有数千年历史,茶的分布范围又十分广阔,因此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茶”字或对茶的称谓。就茶名而言,能代表其义的就有十多个字(词)。例如:茶、荼、苦荼、槚、葭、葭萌、荈、蔎、诧、茗、游冬、皋芦、瓜芦、茗菜、苦茶、腊、巴饨等。用得最为广泛的是“茶”、“荼”、“茗”。

“荼”字最早出现于《诗经》,《谷风》、《鸱號》、《良耜》、《桑柔》、《出其东门》、《邶风》等篇目共有七处出现“荼”字。不过后世学者认为当时的“荼”字是“茶”字的前身,“荼”字除指茶外,还指苦菜或其他植物。

汉代,茶作为商品在社会上流通,字体和称呼的不一给贸易带来诸多不便,统一称谓便提上了日程。由于四川是当时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带四川方言的茶(cha)、槚(jia)、蔎(sha)、荈(cha)、茗(ming)是当时最流行的叫法。到了唐代,陆羽在《茶经》中采用“茶”字,既统一了写法又规范了读音,开创了茶文化的新纪元。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尽管茶在文字上得到了统一,但不同地区在发音上仍有很大的区别。如广东、华北的发音为“cha”、福州的发音为“ta”,福建、广东、台湾的工夫茶区的发音分别为“te”、“ti”、“tai”,长江流域的发音为“cha”、“cha ye”、“chai”、“zhou”、“zha”等。云南的发音为“ming”,云南的傣族、湘西苗族和彝族的发音为“la”,贵州侗族的发音为“si”,贵州南部苗族的发音为“chu ta”、“jia”、“ji”、“ji hu”,布衣族的发音为“chuan”,藏族的发音为“jia”,川黔一带少数民族(瑶、畲、彝族)的发音为“se”或“she”等。

世界各国对茶的读音,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我国各地对茶称谓的影响,在发音上基本可分为两大类:茶叶从我国海路传播去的西欧各国,其发音近似于我国福建等沿海地区的“te”、“ti”音,如英国、美国、法国、荷兰、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丹麦、挪威、捷克、拉脱维亚、斯里兰卡、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茶叶从我国陆路向北、向西传播去的国家,其发音近似于我国华北地区的“cha”音。如日本、蒙古、俄罗斯、印度、阿拉伯、土耳其、伊朗、波兰、葡萄牙、希腊、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越南、朝鲜、韩国等国。

霍山黄大茶来源史历文化介绍


皖西为古代寿州、舒州辖境,唐宋以来盛产茶叶,这里所产的霍山黄芽、天柱香芽等在唐朝就盛名远扬,为文人墨 客广为传颂,留下文字记载颇多。而明朝以后,随着炒青制 法的出现,皖西一带先后创制出大兰花茶、小兰花茶、绿大 茶、绿小茶、黄大茶、黄小茶。大茶一般为一芽三、四叶原 料所制,甚至有五、六叶者,叶大梗长,炒焙方法大同小异;小茶为一芽一、二叶所制,又称芽茶,多为贡品。关于这些 "大茶"的制法和品质特点,古籍中难以寻踪,而流传于民间 的乡土口头文学和神话倒是不少。但是随着朝代变迁,也多 自生自灭。

据古籍记载,明末"六安芽茶岁额三百斤"解纳供贡,到 清康熙年间,实际已增加到六百三十斤,其后也有增无减。这 些史料间接地说明了,自明末以来,皖西茶叶生产发展较快, 已成为我国长江以北的主要内销茶产区,盛产大兰花茶、绿 大茶、黄大茶。

明代许次纾《茶疏》记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 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 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亦振,河南山陕人 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共宝爱。顾彼山中 不善制法,就于食铛火薪焙炒,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 用哉。兼以竹造巨笱,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黄萎, 仅供下食,奚堪品斗。"这段记述与现时黄大茶大致相似。焦 味和闷黄,正是黄大茶的品质特征和制法特点。可见黄大茶 至少有四百多年历史了。据《霍山县志》载:霍山"茶叶远 销苏州、京都、山西、山东、张家口和东北一带。"这与现今 黄大茶销区亦差不多。

皖西黄大茶为安徽霍山、金寨、六安、岳西所产,与上 述地区毗邻的湖北英山、河南商城和固始、安徽潜山等地,过 去也曾有少量生产。品质最佳者,当数霍山县大化坪、漫水 河,金寨县燕子河一带所产。这里地处大别山北麓的腹地,是 我国东部茶叶产区的北缘。因有高山屏障,水热条件较好,生 态环境宜茶。

茶叶的历史与饮茶的起源介绍


茶树为山茶科,茶属,叶用草本植物。茶树原产于云贵高原。云贵高原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山茶科植物就在这一地区大量集中,追本溯源,茶树的远祖,大都起源于此。直到现在,那里还有许多茶树的野生亲属。云南省励海县巴达公社的大黑山森林中,有一棵高14.7米、胸围2.9米的野生大茶树,这株大茶树接待了不少中外茶叶工作者和植物工作者,见证了茶树的发展。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早在仰韶文化时代,已有野生

茶树。远在人类进入文明初期,我们的祖先在从事最简单的采集、渔猎生产过程中,就已经开始学会辨别一些有用的和有害的动物和植物。唐代陆羽(728—804)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在神农时代(约在公元前2737年),即已经发现了茶树的鲜叶可以解毒。《神农本草经》曾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解之”,反映的就是古代发现茶治病的起源,这说明我国利用茶叶最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是西汉时代一些儒生托名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搜集了自古以来劳动人民所积累的药物知识,编辑而成的药物学典籍。

自从人类发现茶叶有解毒作用,茶就受到了社会的重视,从野生茶树而发展到人工种植,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历史。茶树栽培面积的扩大,促进了茶的迅速传播。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茶从治病的药物而逐步发展成为日常的饮料,其间经历了很长的时期。茶的功能的演变从最初的祭品、菜食到作为药用。

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发展成为宫廷的高级饮料。如在汉代《起飞燕别传》中,有一节关于饮茶的记载:汉成帝崩,“后(即帝后)寝惊啼甚久,侍者呼问,方觉,乃言曰:适吾梦中见帝,帝自云中赐吾坐,帝命进茶。左右奏帝,后向日侍帝不谨,不合啜此茶。”这就说明在当时,茶已成为皇室中的一种饮料了。西晋到隋朝,逐渐成为普通饮料。关于饮茶的记载也日益增多。《广陵耆老传》中载有:“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之句,说明茶已逐渐成为普通饮料。晋代诗人张孟阳在成都时所作“登白兔楼”诗中,即描写当时以茶为清凉饮料,有“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之句,赞美茶叶的芳香,可为六清之冠;茶味的美好声誉,可播及全国的九大区。

至唐、宋时代茶已成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普遍饮用之品。

饮茶的历史也很古老。饮茶起源于西南地区。在秦以前,主要是四川一带产茶和饮茶。明代顾炎武的《日知录》写道:“秦人取蜀,始知若饮事。”可见,饮茶风习是从四川传出来的。因为隔着千山万水,“蜀道”险阻,种茶、饮茶局限于四川一带。

直到秦统一了中国,促进了四川和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种茶和饮茶才由四川逐渐向外传播。先流传至长江流域。五世纪,北方饮茶相效成风。六、七世纪再传播到西北、西藏。随着饮茶习惯的广为传播,茶叶消费量迅速增加,从此,茶叶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普遍喜爱的一种饮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