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产茶史 湖红占一半

发布时间 : 2019-11-29
湖南红茶 湖南安化黑茶 湖南红茶产自哪里

【www.cy316.com - 湖南红茶】

欢迎大家来到茶经网,本文为大家带来的是“湖南产茶史 湖红占一半”的精彩内容,希望丰富的“湖南产茶史 湖红占一半”知识能够对各位茶友提供一些帮助,让大家更加的了解茶知识!

一提起湖南,除了鲜香麻辣的口味虾和“香飘百里,遗臭万年”的臭豆腐之外,你还能想到哪些特产呢?要知道,湖南也是我国重要的茶产区之一,而在其中,湖红是较为出名的一种。

湖南南靠五岭山脉,北面长江之中游,处于西南云贵高原到江南丘陵,从南岭山脉到江汉平源的中间地带,三面环山,以丘陵地貌为主。有湘、资、沅、澧四水纵穿全境并汇集于省内北部的洞庭湖,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

这里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土壤为红黄土,微酸性,极为适宜茶树的生长。湖南省也是茶叶的发祥地之一,汉志中有“茶陵以山谷产茶而名之”的记载,茶陵在古代也称“茶王城”。不过,湖南产茶历史虽然悠久,但关于红茶的产制却仅有百余年的历史。据《同治安化县志》记载“洪杨义军由长沙出江汉间,卒之;通山茶亦梗,缘此估帆取道湘潭抵安化境倡制红茶收买,畅行西洋等处。称曰广庄,盖东粤商也。”又载“方红茶之初兴也,打包封箱,客有称武夷茶以求售者。孰知清香厚味,安化固十倍武夷,以致西洋等处无安化字号不买。”《同治巴陵县志》也有“道光二十三年与外洋通商后,广人挟重金来制红茶,农人颇享其利。日晒,色微红,故名“红茶”的记述。

想不到吧?湖南安化的红茶的香气竟然达到武夷茶的十倍,早在清朝的时候就早已走出国门,享誉世界了。这样香高味醇的湖红,你不来试一试吗?

cy316.COM精选阅读

湖红工夫红茶功效


湖红功夫茶有哪些功效呢?功效又有些什么?

抗衰老作用

日本研究人员表明,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能防止过度氧化;嘌呤生物碱,可间接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抗癌症作用

癌症是当今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不治之症”。因此,近年来研究茶叶抗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数年前,曾有一篇报道称,上海市民因饮茶使食道癌逐年减少,由此饮茶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这一事实在全世界引起很大反响。茶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阻断致癌物——亚硝胺的合成,对防治癌症有较大的作用。

抗动脉硬化作用

茶中的茶多酚类化合物和维生素类可以抑制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日本三井农林研究所原征彦博士,在多年的研究中也确认,茶多酚类化合物不仅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可以明显改善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咖啡碱能舒张血管,加快呼吸,降低血脂,对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防治糖尿病作用

日本医学博士小川吾七郎等人临床实验证实,经常饮茶可以及时补充人体中维生素B1、泛酸、磷酸、水杨酸甲酯和多酚类,能防止糖尿病的发生。对于中度和轻度糖尿病患者能使血糖、尿糖减到很少,或完全正常;对于严重糖尿病患者,能使血糖、尿糖降低,各种主要症状减轻。

减肥健美作用

研究表明,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物质,不仅可提高脂肪分解酶的作用,而且可促进组织的中性脂肪酶的代谢活动。因而饮用功夫茶能改善肥胖者的体型,有效减少肥胖者的皮下脂肪和腰围,从而减轻其体重。防治龋齿作用”现代科学分析,茶中含有较丰富的氟,而一般食物中含氟量很少。茶中的氟化物约有40%~80%溶解于开水,极易与牙齿中的钙质相结合,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氟化钙,起到防酸抗龋的作用。日本曾在两个相邻的村庄对入学儿童的龋齿率做过调查,结果表明,饮用茶对防治龋齿有良好的效果。每个入学儿童每天喝一杯铁观音,按含氟量0.4毫克计算,持续一年,原患龋齿的儿童中就有一半痊愈。

日本统计了100所小学中患有龋齿的在校学生,经改饮功夫茶后,其中有55%患龋齿的学生病情明显减轻。由此可见,饮用功夫茶对未得龋齿的人有预防作用,对已得龋齿的人有治疗作用。

杀菌止痢作用

功夫茶为什么能起到杀菌止痢作用呢?主要是茶多酚化合物。由于茶多酚进入胃肠道后,能使肠道的紧张功能松弛,缓和肠道运动;同时,又能使肠道蛋白质凝固,因为细菌的本身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茶多酚与细菌蛋白质相遇后,细菌即行死亡,起到了保护肠胃黏膜的作用,所以有治疗肠炎的功效

清热降火作用

茶叶是防暑降温的好饮料。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茶苦味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借火气而升散。。据报道,喝一杯热茶,通过人体的皮肤毛孔出汗散发的热量,相当于这杯茶的50倍,故能使人感到凉爽解暑。

提神益思作用

茶可提神益思,其功能主要在于茶叶中的咖啡碱。咖啡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增进思维、提高效率的功能。因此,饮茶后能破睡、提神、去烦、解除疲倦、清醒头脑、增进思维,能显著地提高口头答辩能力及数学思维的反应。同时,由于茶中含有多酚类等化合物,抵消了纯咖啡碱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这也是饮茶历史源远流长、长盛不衰、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醒酒敌烟作用

茶不仅能醒酒,而且能敌烟。由于茶中含有一种酚酸类物质,能使烟草中的尼古丁沉淀,排出体外。同时,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肝脏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把人体血液中的尼古丁从小便排泄出去,减轻和消除尼古丁带来的副作用。当然,这种作用不仅仅是咖啡碱的单一功效,而是与茶多酚、维生素C等多种成分协同配合的结果。

湖红工夫茶


湖红工夫茶,主产湖南省安化、桃源、涟源、邵阳、平江、浏阳、长沙等县市,湘西石门、慈利、桑植、大庸等县市所产的工夫茶谓之“湘红”,归入“宜红工夫”范畴。湖红工夫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工夫红茶之一,对中国工夫茶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湖红工夫茶产地介绍

湖南地处北纬24°40'至35°05',东经108°50'至114°15'之间,南靠五岭山脉,北面长江之中游处于西南云贵高原到江南丘陵,从南岭山脉列江汉平原的中间地带,三面环山,丘陵为主。有湘、资、沅、澧四水纵穿全境和汇集于省内北部的洞庭湖。俗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土壤为红黄土,微酸性,适宜茶树生长。

湖红工夫的主产区安化、新化、涟源一带,位于湘中地段,处雪峰山脉,位资江之中游,“缘安化三乡,遍地有茶,山崖水畔,不种自生”。

桃源产区地处武陵、雪峰两山余脉,有沅水经流,古《荆州土地志》云:“楚南茶出武陵七县,桃源其一。”平江、浏阳产区,位于湘之东北,处幂阜山脉之南端,有汨水、昌江及浏阳河贯穿全境。

《同治平江县志》记有红茶盛行时“上自长寿,下至西乡之晋坑、浯口,茶庄数十所,植茶者不下二万人,塞巷填街,寅集酉散”的一片繁荣景象。湖南不但产制红茶经验丰富,而且具有众多的适制红茶品种的种质资源。

历史上安化有芙蓉山仙茶,南路近江邑瑶山内有界牌茶,此外还有永明大凤茶,郴州五盖山苦茶,汝城白毛茶等。

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茶树种质资源,现在正逐步得到利用。吴觉农先生评论湖南“可以生产同祁门和宜昌一样为国外所欢迎的高香红茶,还可以栽培和发展与云南相同的国际上著名大叶种红茶。”

湖红工夫茶种类

湖南红茶色泽黑润、香高持久、滋味浓厚、汤色红艳明亮。红茶是湖南出口的大宗茶类,在中国享有重要地位。湖南红茶分工夫红茶、红碎茶、O.P红茶三大类,近五十个花色品种。

湖红工夫茶品质特点

湖红工夫以安化工夫为代表,外形条索紧结尚肥实,香气高,滋味醇厚,汤色浓,叶底红稍暗。平江工夫香高,但欠匀净。长寿街及浏阳大围山一带所产香高味厚(靠近江西修水,归入宁红工夫),新化、桃源工夫外形条索紧细,毫较多,锋苗好,但叶肉较薄,香气较低,涟源工夫系新发展的茶,条索紧细,香味较淡。

湖红工夫茶加工工艺

目前,湖红工夫茶的精制加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1、付制:首先确定精制加工方式。现在一般采取交叉投入,单级付制,多级回收,四路加工,分路取料的方式。付制时根据进厂原料的地区、季节的差异进行适当拼合,这样既利于筛分拼配,也有利于平衡全年茶叶品质。

2、四路取料:整个精制加工一般是七切八筛或八切九筛,分本、长、圆、轻四路取料。

长身路:本身路的毛茶头子或者捞头机切滚圆筛抖筛平圆筛风选机拣手拣。

圆身路:长身路的茶头或捞头、抖头机切滚圆筛抖筛平圆筛风选机拣手拣。

轻身路:木、长、圆各路的仔口、副仔口茶抖筛风切平圆筛风选拣剔。

3、审评拼配:毛茶经过投入付制,四路取料的加工之后,成为本、长、圆、轻的各筛号茶半成品。在成品拼配之前取各筛号茶,对照加工标准样分内质、外形逐项审评,确定各筛号的级别。

4、装箱刷唛:匀堆后的成品茶即可装箱,装好箱之后,应在包装外面刷唛,标明级别、件数、净重量等,利于识别、核对、运输。

湖红工夫茶主要功效

1、提神消疲

由医学实验发现,红茶中的咖啡碱藉由刺激大脑皮质来兴奋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加敏锐,记忆力增强;它也对血管系统和心脏具兴奋作用,强化心搏,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以利新陈代谢,同时又促进发汗和利尿,由此双管齐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觉疲劳的物质)及其它体内老废物质,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2、生津清热

夏天饮红茶能止渴消暑,是因为茶中的多酚类、醣类、氨基酸、果胶等与口涎产生化学反应,且剌激唾液分泌,导致口腔觉得滋润,并且产生清凉感;同时咖啡碱控制下视丘的体温中枢,调节体温,它也刺激肾脏以促进热量和污物的排泄,维持体内的生理平衡。

3、利尿

在红茶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联合作用下,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扩张肾微血管,并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于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于排除体内的乳酸、尿酸(与痛风有关)、过多的盐分(与高血压有关)、有害物等,以及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

4、消炎杀菌

红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经由实验发现,儿茶素类能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使蛋白质凝固沉淀,藉此抑制和消灭病原菌。所以细菌性痢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红茶颇有益,民间也常用浓茶涂伤口、褥疮和香港脚。

5、解毒

据实验证明,红茶中的茶多碱能吸附重金属和生物碱,并沉淀分解,这对饮水和食品受到工业污染的现代人而言,无疑是一则福音。

湖红工夫茶冲泡方法

一温壶:先用开水烫`壶`茶海`茶杯`闻香杯;

二注茶:把水倒干,把适量(注:壶的1/5到1/4)的茶叶放入壶内并用开水冲泡;

三刮沫:刮去浮在壶口上的泡沫,盖上壶盖等15到30秒;

四注汤:把泡好的茶汤经过滤网注入茶海(及公道杯);

五点茶;把茶汤倒入闻香杯,用茶杯倒扣在闻香杯上连同闻香杯翻转过来;

六闻香:把闻香杯从茶杯中慢慢提起在茶杯上轻转三圈(顺时针),闻香杯在手中拂摇后深闻其香;

七品饮:细品慢饮茶汤,使茶汤在口中充分滚动回旋将其饮入,此时,口鼻生香,喉吻生经,周身舒坦。

饮工夫茶,重在细细品尝。工夫茶可谓是中国一种古风犹寸的茶道。要想泡好一壶功夫茶首先须注意水质、水温、茶的品质.茶量与茶具等要素;“水质”必须选用清新的软水(含矿物质较少者),切忌用硬水;“水温”随不同茶叶的冲泡而有所不同,对大部分的茶种而言,以接近摄氏100度冲泡为宜;

此外,“茶量”的摆置亦因不同的茶种而异,从茶壶容量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均有可能。泡后约15到30秒钟倒出饮用,但因茶而异,再次冲泡时间则须相对延长;至於“茶具”,以紫砂陶壶最佳,茶壶大小配以适宜的茶杯,杯内以白色较佳,以便於判辨汤色。

湖红工夫茶储存方法

为防止质变,进行临时性贮存,一般都采用石灰块保藏法,即利用石灰块的吸湿性,使茶叶保持充分干燥。其方法是选用口小肚大、不易漏气的陶坛为装茶器具。贮放前将坛洗净、晾干,用粗草纸衬垫坛底。用白细布制成石灰袋,装生石灰块,每袋0.5公斤。

将待藏茶叶用软白纸包后,外扎牛皮纸包好,置于坛内四周,中间嵌入1只~2只石灰袋,再在上面覆盖已包装好的茶包,如此装满为止。装满坛子后,用数层厚草纸密封坛口,压上厚木板,以减少外界空气进人。

在江南一带春秋两季多雨天气(6月与9月),视袋内石灰潮解程度,换灰1次~2次(见灰块呈粉末状时必须更换),始终保持坛内呈干燥状态。用这种方法贮存可使茶叶在一年内保持原有的色泽和香气。

注意事项:

一、阳光直接照射,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C,并使茶叶的色泽、味道发生变化,所以茶叶必须存放在不透明的容器中。

二、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反应的速度加快,也就促使了茶叶有效成分的分解,使茶叶的营养价值降低。所以,茶叶要低温保存。

三、水分的存在,是许多有机物分解反应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细菌活动的必要条件,所以,如果茶叶水分过大,不仅茶叶易丧失营养,而且容易发霉变质。因此,茶叶一定要干燥保存。

四、茶叶和空气直接接触,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失去原有的风味,因此,茶叶的容器要密封。

湖红工夫茶历史起源

湖南省也是茶叶的发祥地之一,汉志有“茶陵以山谷产茶而名之”的记载,茶陵也称“茶王城”,绕城而过的?水亦称为“茶水”。然而,湖南红茶的产制,仅百余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清咸丰三年(公元1858年)首先在安化改制,临湘继之。

据《同治安化县志》(1871年)载:“洪(秀全)杨(秀清)义军由长沙出江汉间。卒之;通山茶亦梗,缘此估帆(指茶商)取道湘潭抵安化境倡制红茶收买,畅行西洋等处。称曰广庄,盖东粤商也。”又载:“方红茶之初兴也,打包封箱,客有昌称武夷茶以求售者。熟知清香厚昧,安化固十倍武夷,以致西洋等处无安化字号不买。”同治《巴陵县志》(1872年)有“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与外洋通商后,广人挟重金来制红茶,农人颇享其利。

日晒,色微红,故名'红茶'”,同治《平江县志》(1874年)载有:“道光末,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十万金”。吴觉农先生指出,“湖南生产红茶──实际也可以说是两湖生产红茶的最早时期,应在1850年(道光末)以前,亦即在太平天国起义以前。

除广商外,据老人回忆,“安化红茶系清同治年间由江西宁州商人在养口租谌引以行开设吉茂隆牌号,设置示范茶庄传授技术”,由于安化红茶销路好,汉寿、新化、醴陵、湘阴、浏阳、平江、长沙等地相继生产。最高年产40多万箱。

自1891至1916年的20余年中,湖南茶年产一般达80万担,1915年曾超过100万担。后因战事等原因减至15万担(1936年)、10万担(1944年),最低为1949年2--3万担。50年代始,安化、平江、桃源、新化、涟源、石门相继建立国营红茶精制厂,加工工夫红茶,产量日增,至1988年湖南红茶产量达40余万担,其中工夫红茶10余万担,成为中国工夫红茶产量较高的省之一。

湖红工夫红茶产地环境


湖南地处北纬24°40'至35°05',东经108°50'至114°15'之湖红工夫茶间,南靠五岭山脉,北面长江之中游处于西南云贵高原到江南丘陵,从南岭山脉列江汉平原的中间地带,三面环山,丘陵为主。有湘、资、沅、澧四水纵穿全境和汇集于省内北部的洞庭湖。俗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土壤为红黄土,微酸性,适宜茶树生长。

湖红工夫的主产区安化、新化、涟源一带,位于湘中地段,处雪峰山脉,位资江之中游,“缘安化三乡,遍地有茶,山崖水畔,不种自生”。桃源产区地处武陵、雪峰两山余脉,有沅水经流,古《荆州土地志》云:“楚南茶出武陵七县,桃源其一。”平江、浏阳产区,位于湘之东北,处幂阜山脉之南端,有汨水、昌江及浏阳河贯穿全境。《同治平江县志》记有红茶盛行时“上自长寿,下至西乡之晋坑、浯口,茶庄数十所,植茶者不下二万人,塞巷填街,寅集酉散”的一片繁荣景象。湖南不但产制红茶经验丰富,而且具有众多的适制红茶品种的种质资源。历史上安化有芙蓉山仙茶,南路近江邑瑶山内有界牌茶,此外还有永明大凤茶,郴州五盖山苦茶,汝城白毛茶等。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茶树种质资源,现在正逐步得到利用。吴觉农先生评论湖南“可以生产同祁门和宜昌一样为国外所欢迎的高香红茶,还可以栽培和发展与云南相同的国际上著名大叶种红茶。”

湖红工夫红茶历史起源


湖南省也是茶叶的发祥地之一,汉志有“茶陵以山谷产茶而名之”的记载,茶陵也称“茶王城”,绕城而过的洣水亦称为“茶水”。然而,湖南红茶的产制,仅百余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清咸丰三年(公元1858年)首先在安化改制,临湘继之。据《同治安化县志》(1871年)载:“洪(秀全)杨(秀清)义军由长沙出江汉间。卒之;通山茶亦梗,缘此估帆(指茶商)取道湘潭抵安化境倡制红茶收买,畅行西洋等处。称曰广庄,盖东粤商也。”又载:“方红茶之初兴也,打包封箱,客有昌称武夷茶以求售者。熟知清香厚昧,安化固十倍武夷,以致西洋等处无安化字号不买。”同治《巴陵县志》(1872年)有“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与外洋通商后,广人挟重金来制红茶,农人颇享其利。日晒,色微红,故名'红茶'”,同治《平江县志》(1874年)载有:“道光末,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十万金”。吴觉农先生指出,“湖南生产红茶──实际也可以说是两湖生产红茶的最早时期,应在1850年(道光末)以前,亦即在太平天国起义以前。除广商外,据老人回忆,“安化红茶系清同治间由江西宁州商人在养口租谌引以行开设吉茂隆牌号,设置示范茶庄传授技术”,由于安化红茶销路好,汉寿、新化、醴陵、湘阴、浏阳、平江、长沙等地相继生产。最高年产40多万箱。自1891至1916年的20余年中,湖南茶年产一般达80万担,1915年曾超过100万担。后因战事等原因减至15万担(1936年)、10万担(1944年),最低为1949年2--3万担。50年代始,安化、平江、桃源、新化、涟源、石门相继建立国营红茶精制厂,加工工夫红茶,产量日增,至1988年湖南红茶产量达40余万担,其中工夫红茶10余万担,成为中国工夫红茶产量较高的省之一。

什么是湖红工夫茶?湖红功夫茶有哪些特点


湖红工夫茶主产湖南省安化、新化、桃源、涟源、邵阳、平江、浏阳、长沙等县市,湘西石门、慈利、桑植、大庸等县市所产的工夫茶谓之“湘红”,归入“宜红工夫”范畴。那么,什么是湖红工夫茶?湖红功夫茶有哪些特点?下面一起来了解看看。

什么是湖红工夫茶?

湖红工夫茶是红茶,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工夫红茶之一,对中国工夫茶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历史起源

湖南省也是茶叶的发祥地之一,汉志有“茶陵以山谷产茶而名之”的记载,茶陵也称“茶王城”,绕城而过的?水亦称为“茶水”。然而,湖南红茶的产制,仅百余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清咸丰三年(公元1858年)首先在安化改制,临湘继之。

据《同治安化县志》(1871年)载:“洪(秀全)杨(秀清)义军由长沙出江汉间。卒之;通山茶亦梗,缘此估帆(指茶商)取道湘潭抵安化境倡制红茶收买,畅行西洋等处。称曰广庄,盖东粤商也。”又载:“方红茶之初兴也,打包封箱,客有昌称武夷茶以求售者。

熟知清香厚昧,安化固十倍武夷,以致西洋等处无安化字号不买。”同治《巴陵县志》(1872年)有“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与外洋通商后,广人挟重金来制红茶,农人颇享其利。日晒,色微红,故名'红茶'”,同治《平江县志》(1874年)载有:“道光末,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十万金”。

吴觉农先生指出,“湖南生产红茶──实际也可以说是两湖生产红茶的最早时期,应在1850年(道光末)以前,亦即在太平天国起义以前。除广商外,据老人回忆,“安化红茶系清同治年间由江西宁州商人在养口租谌引以行开设吉茂隆牌号,设置示范茶庄传授技术”,由于安化红茶销路好,汉寿、新化、醴陵、湘阴、浏阳、平江、长沙等地相继生产。最高年产40多万箱。

自1891至1916年的20余年中,湖南茶年产一般达80万担,1915年曾超过100万担。后因战事等原因减至15万担(1936年)、10万担(1944年),最低为1949年2--3万担。

50年代始,安化、平江、桃源、新化、涟源、石门相继建立国营红茶精制厂,加工工夫红茶,产量日增,至1988年湖南红茶产量达40余万担,其中工夫红茶10余万担,成为中国工夫红茶产量较高的省之一。

2、湖红工夫茶种类

湖南红茶色泽黑润、香高持久、滋味浓厚、汤色红艳明亮。红茶是湖南出口的大宗茶类,在中国享有重要地位。湖南红茶分工夫红茶、红碎茶、O.P红茶三大类,近五十个花色品种。

湖红功夫茶有哪些特点?

湖红工夫以安化工夫为代表,外形条索紧结尚肥实,香气高,滋味醇厚,汤色浓,叶底红稍暗。平江工夫香高,但欠匀净。长寿街及浏阳大围山一带所产香高味厚(靠近江西修水,归入宁红工夫),新化、桃源工夫外形条索紧细,毫较多,锋苗好,但叶肉较薄,香气较低,涟源工夫系新发展的茶,条索紧细,香味较淡。

湖红工夫红茶贮存方法


每款茶都有自己的贮存方法,为防止质变,进行临时性贮存,一般都采用石灰块保藏法,即利用石灰块的吸湿性,使茶叶保持充分干燥。其方法是选用口小肚大、不易漏气的陶坛为装茶器具。贮放前将坛洗净、晾干,用粗草纸衬垫坛底。用白细布制成石灰袋,装生石灰块,每袋0.5公斤。将待藏茶叶用软白纸包后,外扎牛皮纸包好,置于坛内四周,中间嵌入1只~2只石灰袋,再在上面覆盖已包装好的茶包,如此装满为止。装满坛子后,用数层厚草纸密封坛口,压上厚木板,以减少外界空气进人。在江南一带春秋两季多雨天气(6月与9月),视袋内石灰潮解程度,换灰1次~2次(见灰块呈粉末状时必须更换),始终保持坛内呈干燥状态。用这种方法贮存可使茶叶在一年内保持原有的色泽和香气。

注意事项

一、阳光直接照射,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C,并使茶叶的色泽、味道发生变化,所以茶叶必须存放在不透明的容器中。

二、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反应的速度加快,也就促使了茶叶有效成分的分解,使茶叶的营养价值降低。所以,茶叶要低温保存。

三、水分的存在,是许多有机物分解反应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细菌活动的必要条件,所以,如果茶叶水分过大,不仅茶叶易丧失营养,而且容易发霉变质。因此,茶叶一定要干燥保存。

四、茶叶和空气直接接触,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失去原有的风味,因此,茶叶的容器要密封。

湖红工夫茶产地在哪里?湖红工夫茶地理位置


湖红工夫茶色泽黑润、香高持久、滋味浓厚,是不错的红茶茶品,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工夫红茶之一,对中国工夫茶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湖红工夫茶产地在哪里呢?下面那就一起来了解下湖红工夫茶的地理位置。

湖红工夫茶地理位置

湖红工夫茶主产湖南省安化、新化、桃源、涟源、邵阳、平江、浏阳、长沙等县市,湘西石门、慈利、桑植、大庸等县市所产的工夫茶谓之“湘红”,归入“宜红工夫”范畴。

产地环境:

湖南地处北纬24°40'至35°05',东经108°50'至114°15'之间,南靠五岭山脉,北面长江之中游处于西南云贵高原到江南丘陵,从南岭山脉列江汉平原的中间地带,三面环山,丘陵为主。有湘、资、沅、澧四水纵穿全境和汇集于省内北部的洞庭湖。俗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土壤为红黄土,微酸性,适宜茶树生长。

湖红工夫的主产区安化、新化、涟源一带,位于湘中地段,处雪峰山脉,位资江之中游,“缘安化三乡,遍地有茶,山崖水畔,不种自生”。桃源产区地处武陵、雪峰两山余脉,有沅水经流,古《荆州土地志》云:“楚南茶出武陵七县,桃源其一。”平江、浏阳产区,位于湘之东北,处幂阜山脉之南端,有汨水、昌江及浏阳河贯穿全境。

《同治平江县志》记有红茶盛行时“上自长寿,下至西乡之晋坑、浯口,茶庄数十所,植茶者不下二万人,塞巷填街,寅集酉散”的一片繁荣景象。湖南不但产制红茶经验丰富,而且具有众多的适制红茶品种的种质资源。

历史上安化有芙蓉山仙茶,南路近江邑瑶山内有界牌茶,此外还有永明大凤茶,郴州五盖山苦茶,汝城白毛茶等。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茶树种质资源,现在正逐步得到利用。吴觉农先生评论湖南“可以生产同祁门和宜昌一样为国外所欢迎的高香红茶,还可以栽培和发展与云南相同的国际上著名大叶种红茶。”

湖红工夫茶历史起源

湖南省也是茶叶的发祥地之一,汉志有“茶陵以山谷产茶而名之”的记载,茶陵也称“茶王城”,绕城而过的洣水亦称为“茶水”。然而,湖南红茶的产制,仅百余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

清咸丰四年(1854)广东茶商来新化收购红条茶并指导生产加工,新化茶远销美英俄等国。说明早在此前以生产红茶。

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首先在安化改制,临湘继之。据《同治安化县志》(1871年)载:“洪(秀全)杨(秀清)义军由长沙出江汉间。卒之;通山茶亦梗,缘此估帆(指茶商)取道湘潭抵安化境倡制红茶收买,畅行西洋等处。称曰广庄,盖东粤商也。”又载:“方红茶之初兴也,打包封箱,客有昌称武夷茶以求售者。熟知清香厚昧,安化固十倍武夷,以致西洋等处无安化字号不买。”

同治《巴陵县志》(1872年)有“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与外洋通商后,广人挟重金来制红茶,农人颇享其利。日晒,色微红,故名'红茶'”,同治《平江县志》(1874年)载有:“道光末,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十万金”。

吴觉农先生指出,“湖南生产红茶──实际也可以说是两湖生产红茶的最早时期,应在1850年(道光末)以前,亦即在太平天国起义以前。除广商外,据老人回忆,“安化红茶系清同治年间由江西宁州商人在养口租谌引以行开设吉茂隆牌号,设置示范茶庄传授技术”,由于安化红茶销路好,汉寿、新化、醴陵、湘阴、浏阳、平江、长沙等地相继生产。最高年产40多万箱。

自1891至1916年的20余年中,湖南茶年产一般达80万担,1915年曾超过100万担。后因战事等原因减至15万担(1936年)、10万担(1944年),最低为1949年2--3万担。50年代始,安化、平江、桃源、新化、涟源、石门相继建立国营红茶精制厂,加工工夫红茶,产量日增,至1988年湖南红茶产量达40余万担,其中工夫红茶10余万担,成为中国工夫红茶产量较高的省之一。1933年,新化的“雀舌”、“珍宝”牌红茶,在巴拿马赛会上荣获优质产品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