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岗翠绿是什么茶?有哪些制作工艺?

发布时间 : 2019-11-30
绿茶制作工艺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福鼎白茶制作工艺

绿茶制作工艺。

茶经网小编为各位喜欢喝茶的朋友提供茶知识,下面为大家提供的是“井岗翠绿是什么茶?有哪些制作工艺?”一文,帮助各位了解更多关于“井岗翠绿是什么茶?有哪些制作工艺?”的绿茶知识,感谢大家的阅读!

井冈翠绿是江西省井冈山垦殖场茨坪茶厂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创造而成的优质茶种,其特点是条索紧曲,翠绿多毫,香气鲜嫩,滋味甘醇。

茶叶故事

井冈山产名茶,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相传很早以前,天上有一位仙姑名叫石姬,她看不惯天上权贵的淫威,不愿与仙为伍,决定离开仙境来到人间。她云了无数名山大川,最后到了井冈山的一个小村。到该村几户人家,家家泡了自己做的上等好茶,热情接待,她深受感动;同时又看到山村风景特别秀丽,于是不想离开,长住了下来。

石姬向村民学习种茶与制茶。经过几年努力,石姬种的茶树长得非常好,制作的茶叶品质也特别可口。从此,这个村生产的茶叶名声越来越大,销区越来越广,村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了纪念石姬的一片诚心,后人就把这个村叫做:“石姬村”,这个村所在的山窝叫做“石姬窝”,经流这里的一条溪叫做“石姬溪”。现在不仅石姬村产茶,井冈山的花果山、桐木岭、梨坪一带均有茶叶生产。

采摘标准

井冈翠绿的采摘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多采自谷雨前后。

制作工艺

井冈翠绿的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多采自谷雨前后。鲜叶采后,略经摊放,经过杀青、初揉、再炒、复揉、搓条、搓团、提毫、烘焙八道工序制成。

杀青:每锅投鲜叶特级为0.25公斤,一级为0.5公斤,锅温为140~160℃,炒至叶质变软,叶色变暗,折梗不断为止。

初揉:在特制的竹盘中进行,揉至茶叶成条,茶汁外溢为度。

再炒:目的是弥补第一次杀青的不足,锅温为120℃,时间极短。

复揉:使茶条进一步揉紧即可。

搓条、搓团和提毫:均在锅中进行。

待茶叶有刺手感,白毫显露出来,即可出锅进行烘焙。

烘焙:用烘笼,烘温70℃左右,烘至足干,稍经摊凉,包装存放。

cy316.cOm扩展阅读

山岩翠绿茶如何采摘?有哪些制作工艺?


山岩翠绿茶属于绿茶类,是不发酵茶外形硕状扁平似竹叶,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毫。香气高雅,清香持久,滋味醇厚甘鲜,经久耐泡,汤色黄绿明亮,叶底肥嫩成朵。

产地介绍

产于福建省仙游市的蔡山和大蜚山一带。因历史悠久与品质优异而著名。蔡山山位于东阳之东北,与大济接壤。群山峰峦起伏,崇峻崔巍,山上终年绕雾,峻岭平川时隐时现。

采摘工艺

岩翠绿茶一般是中低山茶园先开采,高山茶园稍后采。采时按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的标准采摘,芽叶长度不超过3厘米,要求芽叶长度、大小、色泽均匀一致,保持芽叶新鲜。鲜叶进厂后立即在室内阴凉处进行摊凉,摊叶厚度8厘米左右,经6~12小时的摊放,芽叶失水减重5~8%,叶质转软,青气消失,方行炒制。炒制工艺主要有杀青、摊凉回潮、辉锅三道工序。炒制手法有抖、搭、拖、压、挺、磨等几种手法,炒制时据原料老嫩、含水量高低、各工序的工艺要求,不断变换,灵活应用。

制作工艺

该茶在唐代已负盛名,炒制手法有抖、搭、拖、压、挺、磨等几种手法,炒制时据原料老嫩、含水量高低、各工序的工艺要求,不断变换,灵活应用。

杀青:当锅温120℃,投入摊放叶600~800克,采用抖、搭、拖手法,在破坏酶活性和失水的基础上做形,做形时降低锅温至70~80℃,这样既利于做形又可延缓叶内成份的变化,达到味醇形美的目的。杀青叶干度七、八成,历时12~14分钟。摊凉回潮,目的是使芽叶内的水分重新分布,便于煇锅和足干。摊凉历时40~60分钟。

辉锅:目的是继续做形和干燥。当锅温60~70℃时,投入1.5公斤左右摊凉回潮叶,开始采用抖、搭的手法,当叶质转软,采用压、挺、磨手法,尽量将茶叶压扁磨平。辉锅过程,锅温掌握高、低、高的原则,用力程度由重到轻,这样才能炒出色、香、味、形俱佳的翠华茶。辉锅叶含水量为5%左右,历时约20分钟。

双井绿茶的制作工艺


双井绿茶的制作工艺是用蒸气杀青,再烘干、磨碎、煮饮。如今的“双井绿”,分为特级和一级两个品级。特级以一芽一叶初展,芽叶长度为2.5厘米左右的鲜叶制成;一级以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制成。加工工艺分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初烘、整形提毫、复烘六道工序。

双井绿茶保存的禁忌

1、忌潮湿

茶叶是一种疏松多孔的亲水物质,因此具有很强的吸湿还潮性。存放双井绿茶时,相对湿度在60%较为适宜,超过70%就会因吸潮而发生霉斑,进而酸化变质。

2、忌高温

茶叶最佳保存温度为0-5℃。温度过高茶叶中的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和芳香性物质则会被分解破坏,使质量、香气、滋味都有所降低。

3、忌阳光

阳光会促进茶叶色素及酯类物质的氧化,能将叶绿素分解成为脱镁叶绿素。茶叶贮存在玻璃容器或透明塑料袋中,受日光照射后,其内在物质会起化学反应,使茶叶品质变坏。

4、忌氧气

茶叶中的叶绿素、醛类、酯类、维生素C等易与空气中的氧结合,氧化后的茶叶会使汤色变红、变深,使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5、忌异味

茶叶中含有高分子棕榈酶和萜稀类化合物。这类物质生性活波极不稳定,能够广吸异味。因此,茶叶与有异味的物品混放贮存时,就会吸收异味而且无法去除。

双井绿的饮用禁忌

1、禁忌喝头遍茶:

因为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

2、忌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可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致使茶叶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四肢举动无力等症状。

3、少喝新茶:

因为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人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易诱发胃病。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应忌喝。

绿茶有哪些制作工艺


绿茶是不发酵茶,在中国是产量最多,饮用最广的一种茶。绿茶以新茶为贵,汤清叶绿是绿茶的特点。绿茶品种很多,其中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等最为出名,每年春季新鲜绿茶上市,大家都会争先购买。绿茶按照干燥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炒青,烘青,晒青,蒸青四种。

炒青是绿茶初制时,利用微火在铁锅中杀青制成。在干燥过程中,机械或者手工搓力不同,茶叶形成了长条形,圆珠形,扇形,针形,螺形等各种不同的形状,所以又分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长炒青形似眉毛,又叫眉茶,圆炒青形如颗粒,又称珠茶,扁炒青又称为扁形茶。长炒青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结,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浓郁,汤色、叶底黄亮。圆炒青有外形圆紧如珠、香高味浓、耐泡等品质特点。扁炒青成品扁平光滑、香鲜味醇。

烘青是用烘笼进行烘干,烘青毛茶再加工精制后大部分作熏制花茶的茶坯,香气一般不如炒青茶高,烘青茶根据外形也可分为条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针形茶等。

晒青顾名思义就是用日光进行晒干。此茶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身份,云南大叶种的品质最好,称为“滇青”,其他省份的如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

蒸青是利用蒸汽来破坏鲜叶中酶活性,形成的干茶色泽深绿,具有茶汤浅绿和茶底青绿的特征,蒸青香气较闷,涩味较重,主要品种有恩施玉露,中国煎茶等。

绿茶的制作工艺

各有不同,当大体工序相同,即杀青,揉捻,干燥三个过程。关键步骤是第一道工序,即杀青。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杀青的好坏,对绿茶的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

揉捻工序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有冷揉和热揉之分。冷揉即杀青后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后不经摊凉直接趁热进行揉捻。嫩叶适合冷揉,老叶宜热揉。

干燥工序是为了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绿茶一般是先烘干,后再进行炒干。

绿茶的功效主要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去腻减肥、解毒醒酒、清心除烦、消食化痰、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在防癌抗癌,抑制心脑血管疾病,抗毒灭菌,延缓衰老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功效。

绿茶的储藏讲究低温,低湿,避光,避氧,避异味。量多的时候,应该小包存放。可以选择密封常温储藏或者低温储藏。密封后放置于冰箱冷藏室,温度控制在3-6℃。取出时,不要马上拆封,先放在常温下,待茶叶达到外界温度后,再开封取茶。

天池茗毫的制作工艺是什么?有哪些品质特点?


制作工艺

标准采摘,精细拣剔,热中做形,一锅到底,是天池茗毫的采制特点。茗毫采摘标准:1级茶一芽一叶初展占总量的50%以上,芽长2.6-3.6厘米,鲜叶进厂后必须进行拣剔,保持芽叶均匀一致。通常,炒制500克1茗毫约需3万个左右芽叶。炒制工艺分摊青、杀青、热揉、整形、提毫五道工序。从杀青到提毫全程均在锅内连续炒制,一气呵成。整形和提毫是茗毫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炒制时在直径60厘米、清洁光滑的锅内进行。

杀青:当锅200℃左右,投入摊青叶600克左右,以抖炒为主,结合翻炒。随水分蒸发,叶质转软,锅温降低,全程约须5-7分钟

揉捻:热锅轻揉是茗毫茶揉捻的特点,这样既缩短炒制时间,又可达到色翠、清香的目的。揉捻开始锅温100-120℃,揉捻结束锅温90-100℃。用双手或单手满握揉叶,在锅中沿壁上下往返推拉,促使条索紧结秀丽。历时约需4-5分钟。

整形和提毫:整形的目的是蒸发水分,促使外形峰毫曲秀,银翠显茸。整形锅90-100℃。开始采用抖散翻炒手法,尽快散失水分后改用理条和平搓手法,促使茶叶卷曲成形。炒约5分钟左右,降低锅温至80-90℃,开始仍以翻抖手法继续蒸发水分,固定条形,当达七、八成干时,改用前后推拉手法,即将茶叶放置在两手掌心之中反复轻搓提毫,边提毫边干燥。当茸毛显露,茶叶含水量达8%右,起锅摊凉。历时10分钟左右。

炒制好的茗毫茶,含水量较高,极易吸湿变色,必须及时用块状生石灰吸湿。石灰的用量视茶叶容器的大小而定,一般每10立升大的容器用1公斤生石灰。石灰用布袋装好扎紧,放在容器的中间,茶叶用纸包好,放在容器四周,然后加盖密封,放在避光干燥处贮藏。通常,做到2天后换灰,一次收足。霉雨季一星期到二星期换灰一次。这样贮藏的茗毫茶色翠、香鲜、味醇、形美,久贮一年,色、香、味不变。

品质特点

条索秀丽带弯曲,茸毫显露,银白隐翠,香气清鲜,滋味醇和鲜爽,汤色绿而明亮,叶底嫩匀成朵。

大关翠华茶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制作工艺?


品质特点

外形扁平光滑匀整,色泽黄绿,香气清香馥郁,滋味甘醇可口,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匀嫩成朵。翠华茶以“色绿、香高、味甘、形美”的特点赢得了荣誉,连续三年被评为云南省名茶。

制作工艺

翠华茶采制技术考究。清明前后采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芽叶长度3厘米左右,要求芽叶长度、大小、色泽均匀一致,保持芽叶新鲜。鲜叶进厂后立即在室内阴凉处进行摊凉,摊叶厚度8厘米左右,经6~12小时的摊放,芽叶失水减重5~8%,叶质转软,青气消失,方行炒制。炒制工艺主要有杀青、摊凉回潮、辉锅三道工序。炒制手法有抖、搭、拖、压、挺、磨等几种手法,炒制时据原料老嫩、含水量高低、各工序的工艺要求,不断变换,灵活应用。[1]

杀青:当锅温120℃,投入摊放叶600~800克,采用抖、搭、拖手法,在破坏酶活性和失水的基础上做形,做形时降低锅温至70~80℃,这样既利于做形又可延缓叶内成份的变化,达到味醇形美的目的。杀青叶干度七、八成,历时12~14分钟。摊凉回潮,目的是使芽叶内的水分重新分布,便于煇锅和足干。摊凉历时40~60分钟。

辉锅:目的是继续做形和干燥。当锅温60~70℃时,投入1.5公斤左右摊凉回潮叶,开始采用抖、搭的手法,当叶质转软,采用压、挺、磨手法,尽量将茶叶压扁磨平。辉锅过程,锅温掌握高、低、高的原则,用力程度由重到轻,这样才能炒出色、香、味、形俱佳的翠华茶。辉锅叶含水量为5%左右,历时约20分钟。

河西园茶有哪些制作工艺?


1.杀青

杀青对河西园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2.揉捻

揉捻是河西园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制河西园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河西园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3.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河西园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白马毛尖茶有什么制作工艺?工艺特点是什么?


制作工艺

白马毛尖茶必须经过杀青、初揉、炒二青、复揉、炒三青、提毫、烘焙七套工艺序。

1.鲜叶原料

都是采福鼎大白茶和白毫早品种的芽叶,一般在春分至谷雨前,采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叶,芽长2.5-3.5厘米,做到五不采一不带。即:不采雨水叶、露水叶、紫色叶、病虫叶、损伤芽叶;不带鱼叶和鳞片。

2.杀青

锅温烧至140-160℃时,投鲜叶0.8-1斤,下锅,双手迅速翻炒,待芽叶水气大量蒸发,并用棕刷将锅内芽叶边闷边抖,多抖少闷,杀透杀匀,炒2-3分钟,芽叶由青变暗绿,失去光泽,手握柔软,有强烈沾手感,青草气消失,发出悦鼻茶香,即可出锅,迅速抖扬散热摊凉,簸出片末。

3.初揉

将摊凉的茶坯放在篾筛内,轻揉1分钟,使芽叶卷曲,解块散团,再稍加压揉2分钟,略有茶汁溢出时,解块再揉一二分钟即可。

4.炒二青

锅温控制在70-80℃,以抖炒为主,边抖双手边搓揉,至茶条粘性减少,达三成干时出锅摊凉。

5.复揉

将炒二青的茶坯置篾筛中,双手掌用力向前搓揉,并不断抖散团块,经3-4分钟,使茶坯紧结成条。

6.炒三青

将二锅复揉解块的茶坯,放置60℃的锅内炒揉。方法同炒二青,炒至8成干时出锅摊凉。

7.提毫

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成茶香气,固定外形条索,使白毫显露,锅温45℃左右。其方法是:将茶置于掌中,两手抓茶,向不同方向旋转,使茶条互相摩擦,随着水分的减少,茶叶表皮的胶状薄膜破裂,白毫显露。操作时,两手揉和要用力均匀,不能在锅壁摩擦,以免造成白毫脱落,影响品质。提毫时间约15分钟,茶条达九成干时出锅摊凉30分钟,使水分分布均匀,干燥一致。

8.烘焙

将4-5锅提毫的茶条,散放于焙笼上烘焙足干,焙顶垫上一层细皮纸,焙心温度开始为60-70℃,10-15分钟后降至50度左右,烘焙时间为30-40分钟,中间翻动1-2次,含水量在5%时下笼,即为成品茶。

窝坑茶属于什么茶?有哪些制作工艺?


窝坑茶又名蕉溪窝坑茶,产于江西省南康县南岭山脉北端的浮石、蕉溪一带。主要产区为蕉溪上游海拔600余米、林木葱郁的窝坑,属于绿茶。窝坑茶创始于三国,而盛于宋代。据南康县《文艺志》记载,宋代苏东坡谪官广东,路过南康,舟至浮石时,曾作诗一首,其中有“浮石已干霜后水,蕉溪闲试雨前窝坑茶”之句,这里所指的“雨前窝坑茶”,就是早期的“窝坑茶”。可见这里产窝坑茶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制作工艺

加工工艺分为杀青、揉捻、初干、搓团、摊凉、足干、拣剔七道工序。窝坑茶的独特品质,主要在“初干”和“搓团”两个工序中形成。初干时,将揉捻叶倒入锅中,锅温为90~100℃,滚炒和抖炒相间,操作要求轻与快,捞叶要匀和净,到茶坯炒至六成干时,将锅湿降至70℃左右,开始搓团。搓团时将窝坑茶拢在两手心中,五指稍并拢,沿同一方向,运用掌力,逐步由轻到重搓揉窝坑茶团一并结合解块,反复进行四五次,随后将窝坑茶坯在沿锅壁内回转搓揉,要求由重渐轻,其间不断抖散团块,至窝坑茶坯达九成干,条索呈螺状颗粒为止。

窝坑茶出锅后,稍经摊凉,烘焙至足干,再经过拣剔,即行包装贮存。成窝坑茶外形条索纤细,形曲呈螺状,颗粒近似珠窝坑茶,又似眉窝坑茶,芽毫隐藏;色泽翠绿,绿中带白;内质香气清高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回甜,叶底嫩绿匀齐。冲泡后,芽锋直立,白毫翻滚,成为绿茶中之珍品。窝坑茶制作精细。鲜叶采摘十分考究,在清明前后开始采摘新芽,标准为一芽一叶,鲜叶要求匀、整、洁、清,不采单片叶、鱼叶、病虫害叶、伤叶、紫鱼叶、瘦小芽叶和雨水叶。芽叶采回后,及时摊放于洁净、通风处,约6小时后开始炒制。

影响窝坑茶品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窝坑茶菁原料品质及制造技术,缺一不可,故选菁时必需注意以下四点:

(一)选择优良品种:目前本省适合制造窝坑茶之优良品种有青心乌龙、茶12号、茶13号,其中茶12号,即一般所称的“金萱”、茶13号又称“翠玉”。

(二)良好的栽培管理:欲得优良窝坑茶菁,必须窝坑茶园管理合理,耕种与施肥必须适当。因为窝坑茶园管理良好,窝坑茶菁发育才会整齐平均,若窝坑茶芽生长老嫩不一(俗称公孙菜),则在制造过程中,萎凋程度不易控制,成窝坑茶品质难达理想。

(三)把握窝坑茶菁采摘时机与方法:制造窝坑茶所用的窝坑茶菁、以顶芽开面后(对口叶)二、三日,其下二、三叶叶片尚未硬化时采摘最为理想。窝坑茶菁采摘时以长至五叶,留下二叶,采一心二、三叶最为理想,上午十时至下午二时采摘尤佳(俗称午时菜),不过在同株窝坑茶树中,萌芽时间难望一致,在春茶时期,雨水甚多,天候不稳,大体上来说顶芽开面达半数以上时,即需俟机采摘,以防窝坑茶菁过於粗老,影响品质。一般来说,制造窝坑茶之茶菁要叶质柔软、叶肉肥厚、色呈淡绿为佳,采摘时机控制更是不得马虎,采得窝坑茶菁过老(晚采俗称饱菜),成品窝坑茶形过大、滋味淡薄,采得窝坑茶菁过早(早彩俗称幼菜),则色泽深绿近黑,窝坑茶汤缺少香气,品质难得上乘。

(四)采得窝坑茶菁要妥善处理:窝坑茶菁一离开窝坑茶树,立即发生变化,其变化进行的快慢与好坏是随著天候的不同,以及采后处理方法的适当与否而决定,因窝坑茶制造过程中,窝坑茶菁需经日光萎凋及室内萎凋处理,使之部分发酵生成窝坑茶特有的香味,因此窝坑茶菁处理是否得当,显然是制窝坑茶成败关键所在。

云海白毫属于什么茶?有哪些制作工艺?


云海白毫产于中国的云南省,属于绿茶。因产地终年云雾缭绕,酷似云海,茶叶身披白毫而得名,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上世纪70年代初创制的名茶。

云海白毫产地勐海,地处祖国的南端,这里古树参天,云雾缭绕,气候温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腐殖质层深厚,是茶树生长的理想环境。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大叶种茶树,是云海白毫品质形成的优越条件。云海白毫茶采摘细嫩,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一叶半,白毫茶经过手工揉捻变得锋苗挺秀,满披白毫,色泽深绿,香气清鲜,滋味浓爽。采用85-90度开水冲泡后,条索舒展,犹如云海四散,此时清鲜的香气扑鼻而来。

制作工艺

1.采摘

白毫茶采摘细嫩,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半开展或初展,要求芽叶大小、长短、色泽均匀一致。芽叶采回后做到及时摊放,及时加工,保持芽叶新鲜。

2.炒制

云海白毫茶为手工炒制。主要工艺分蒸青、揉捻、炒二青、理条整形、复炒、干燥等六道工序。蒸青:目的是利用蒸气破坏芽叶内的酶活性。蒸青锅锅径为30厘米,蒸汽温度95℃左右,每锅投叶量300克,历时2.5分钟左右,蒸好下锅摊凉2~3分钟。揉捻:采用手工推揉方法,揉至茶汁溢出,有粘手感,成条率达90%以上为适,历时10分钟左右。

炒二青:目的是失水和初步做形。锅温先高后低,一般为90~70℃。炒制时以抖为主,以便尽快散发水分。当炒至六成干时,改用快速轻搓手法,以达到芽叶完整,失水均匀的目的,当茶叶干度约七成干时起锅,历时8分钟左右。理条整形:是云海白毫成形的关键工序。

通过理、拉、搓等手法,达到理齐茶条,拉直、搓紧条索的目的。锅温60~70℃,历时15分钟左右。复炒:通过继续做形和失水,达到定形的目的。锅温50℃左右,继续采用理、拉、搓的手法炒制,当茶叶条索紧直圆浑,干度达九成时起锅摊凉。干燥:采用烘笼或烘房进行,掌握文火慢烘的原则,达到增进香气,干度均匀一致的目的。烘温50~60℃,烘时2小时左右。

当含水量达6~7%,手捻茶叶即成末,起烘摊凉装箱贮藏。云海白毫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直圆浑,锋苗挺秀,满披白毫,香气清鲜,滋味浓爽,甘美如饴,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明亮。

黄山毛峰的制作工艺是什么?


采制要求

黄山毛峰采摘细嫩,特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1—3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分别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一、二叶;一芽二、三叶初展。特级黄山毛峰开采于清明前后,1—3级黄山毛峰在谷雨前后采制。鲜叶进厂后先进行拣剔,剔除冻伤叶和病虫危害叶,拣出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叶、梗和茶果,以保证芽叶质量匀净。然后将不同嫩度的鲜叶分开摊放,散失部分水分。为了保质保鲜,要求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当夜制。

黄山毛峰的制造分系摘系摘、杀青、揉捻、干燥烘焙四道工序。

系摘

清明、谷雨前后,有50%的茶芽符合采摘标准时开采,每隔2~3天巡回采摘一次,至立夏结束。

杀青

是在平锅上手工操作,火温150~180℃,不能忽高忽低,要平稳一致,每锅投叶量250~500克(嫩叶量少,老叶量多),以双手尽量将叶子全部提起,翻拌快,抖散开,使茶叶接触锅面受热均匀一致,而又不使闷气,不焦,达到炒匀炒透,经3~4分钟,叶质变软,稍有粘性,叶面失去光泽,呈暗色即为适宜,便可进入揉捻。

揉捻

将杀青适度的茶叶起锅放在揉匾上,轻轻加揉,但应注意抖散,避免闷黄。特别细嫩的芽叶,往往只需在锅里稍加揉搓,力求保存叶色鲜艳和芽尖上的白毫。

烘焙

分两个步骤完成。第一步是毛火(子烘)。一般四个烘灶并列一起,火温由90~95℃而逐个逐次降低(幅度5~7℃),出锅茶坯先在开头火温较高的烘笼上烘焙,待又有茶叶出锅时,将前茶坯移至第二个烘笼上来,以后逐次类推,流水操作,中间每隔5~7分钟翻动一次,手势要轻,约经30分钟,茶叶达到七成干即可下烘“摊晾”,这时中“毛火茶”。

摊晾厚度3厘米左右,经30~40分钟,七成干的程度又有“回潮”时,一般以二烘毛火茶,合并为一烘,进行下一步的老火烘干。第二步是足火(老火)。每锅叶量1.5~2千克,火温65~70℃,中间翻拌,由开始每15分钟一次,以后延长至每20分钟一次,直至全干。

拣剔

除去劣茶杂质,同时叶脉水分继续向全叶渗透,稍有“还软”,再以70℃火温进行复火,使其充分干燥。

制作方法

黄山毛峰的制造分杀青、揉捻、烘焙三道工序。

杀青:用直径50厘米左右的桶锅,锅温要先高后低,即150~130℃左右。每锅投叶量,特级200~250克,一级以下可增加到500~700克。鲜叶下锅后,闻有炒芝麻声响即为温度适中。单手翻炒,手势要轻,翻炒要快(每分钟50~60次),扬得要高(叶子离开灶面20厘米左右),撒得要开,捞得要净。杀青程度要求适当偏老,即芽叶质地柔软,表面失去光泽,青气消失,茶香显露即可。

揉捻:特级和一级原料,在杀青达到适度时,继续在锅内抓带几下,起到轻揉和理条的作用。二、三级原料杀青起锅后,及时散失热气,轻揉1~2分钟,使之稍卷曲成条即可。揉捻时速度亦慢,压力宜轻,边揉边抖,以保持芽叶完整,白毫显露,色泽绿润。

烘焙:分初烘和足烘。初烘时每只杀青锅配四只烘笼,火温先高后低,第一只烘笼烧明炭火,烘顶温度90℃以上,以后三只温度依次下降到80℃、70℃、60℃左右。边烘边翻,顺序移动烘顶。初烘结束时,茶叶含水率约为15%左右。

初烘过程翻叶要勤,摊叶要匀,操作要轻,火温要稳。初烘结束后,茶叶放在簸箕中摊凉30分钟,以促进叶内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待初烘叶有8~10烘时,并为一烘,进行足烘。足烘温度60℃左右,文火慢烘,至足干。拣剔去杂后,再复火一次,促进茶香透发,趁热装入铁筒,封口贮存。

安徽名茶敬亭绿雪是什么茶 它的制作工艺有哪些


敬亭绿雪始创于明代,它的产地是敬亭山,而敬亭山自古以来就是宣城近郊的名胜。

有关敬亭绿雪茶名的由来免一共有三种传说。第一种传说是有一位名叫绿雪的姑娘,她心灵手巧,聪明善良,最为特殊的是,绿雪姑娘采茶时不用手摘,而是用嘴去衔。但有次她在悬崖上采茶时,不幸失足身亡。为了纪念她,敬亭山的茶就得名为“绿雪”;第二种传说其实是承接在第一种传说的,说是以热水冲泡敬亭绿雪,开汤之后,茶杯上就会云蒸雾蔚,冉冉升起团团祥云,杯中如同雪花飞落一样,犹如天女散花,这位天女就是绿雪姑娘;第三个传说是,人们冲泡敬亭绿雪后,杯中就会呈现出茶叶朵朵,垂直下沉的现象,而伴随着翻滚的白毫,就如同绿树丛中大雪纷飞的景象,因而得名。

敬亭绿雪是在清明至谷雨的时节进行采制,采制期一般在15天左右。这里流传一句茶农的话:“清明采的小,谷雨抹不了”,意思是采摘敬亭绿雪一定要要早采嫩摘。在《宣城县志》上还有一首绿雪采茶歌:“一榻松荫路,因贪茶候间。呼朋争手摘,选叶入云还。竹色翠连屋,林香清满山。座看归鸟静,月出半峰间。”由此可见,对敬亭绿雪的采摘一是要争取时间,二是要上高山,三是要进行选叶。采摘敬亭绿雪的标准是一芽一叶初展,大小匀齐,芽齐叶尖,形似雀舌。采制敬亭绿雪的技术主要有有四点,一要不采夹叶、老叶、鱼叶、紫芽、病虫叶和焦边叶;二要轻采轻放,勤采勤放,防止茶的鲜叶发生变质;三要及时摊放茶叶,将采回的鲜叶薄摊后等待制茶;四要当天制完当天所采的鲜叶。

制造敬亭绿雪分为杀青、做形和烘干三道工序。

杀青是制造敬亭绿雪最先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敬亭绿雪香气浓郁得奥秘也正是在此,杀青时的锅温在130到140℃之间,每锅要投200到250克的茶叶。先将茶叶抖炒2分钟左右之后,再将抖闷相结合,若是锅温过高,敬亭绿雪的香气中就会夹杂一丝烧焦味;若是锅温过低,敬亭绿雪的香气就会变淡,且会夹杂一丝青草气。

杀青适度后,就要起锅摊凉。做形时的锅温应该在60℃左右,手法分为搭拢和理条。搭拢就将四指并拢与拇指并用,让杀青叶在掌心内做形,而不滑出虎口,成为雀舌雏形。理条就是运用腕力和指力,将茶条在锅中来回往复地理直。做形手势的要求为“轻、重、轻”和“快、慢、快”,以免发生茶叶出现黑条、脱亮、碎芽和焦点的情况。

当茶叶形成雀舌形时,约为四成干后,就可以出锅。烘干是最后一道工序,分为毛烘和足烘。毛烘是采用四只烘笼,开始的温度为110℃,以后依次下降。下烘之后要摊凉半个小时左右,就转入足烘。足烘是采用暗火,进行低温长烘,温度在60℃左右。足干之后,过个两三天就再重复烘一次,最后装罐封口。

敬亭绿雪滋味鲜香爽口,气味浓郁,回甘悠久绵长,是绿茶之中口感偏淡雅的一种,冲泡敬亭绿雪时,一定要选择透明度高的茶具,这样才能欣赏到敬亭绿雪在热水中浮浮沉沉好似大雪纷飞的景象。

七境堂绿茶有什么制作工艺?有哪些功效?


制作工序

七境堂茶采摘期长,每年清明后开采,白露时封园,一年可采春、夏、秋三季茶,以清明至谷雨间采制的七境茶品质最好。七境茶采用当地菜茶品种的鲜叶为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经过摊放、杀青、揉捻、烚干四道工序。

全程采用高温,保持炒茶锅面洁净光滑,防止产生烟焦味是炒制七境茶的技术要点。具体制法是高温杀青,杀匀杀透,趁温揉捻,揉紧茶条。高温毛烚,散发水分,定色定形。锅温先高后低进行足烚,既生爆点,又不焦灼。炒制手法随各过程技术要求而灵活掌握,交换进行。

保健作用

1.美容:驱除黑眼圈的特效,洗头、止痒、生发和消除头屑也是不错的选择。

2.瘦身:这是芳香族起的作用,溶脂、化浊去腻、防止脂肪积滞体内,维生素B1、C和咖啡因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消化与消脂。

3.防辐射:电脑无处不在,辐射无处不在,“七境堂绿茶多酚”能防止荧光屏射线对皮肤和眼睛的伤害。

4.防癌:七境堂绿茶多酚能阻止人体脂质过氧化,增强人体内代谢酶活性,促进致癌物解毒,抑制并防止癌变和基因突变,如果你每天喝4杯七境堂绿茶,癌细胞就不分裂,而且即使分裂也要推迟9年以上。所以在日本,小学生每天一上学就喝一杯绿茶。

4.健齿,《红楼梦》中记载的养生之道:饭后坚持用七境堂绿茶水漱口,有利于牙齿的坚固。

5.《中国茶疗》又将茶叶医疗效用总结出24项,如安神、明目、清头目、止渴生津、清热、消暑、解毒、醒酒、去肥腻、通便、治心疼、坚齿、疗疮治瘘、益气力、去痰等。

仙居碧绿有哪些制作工艺?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一、制作工序

仙居碧绿于谷雨前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炒制工艺独特,没有单独的做形工序,没有二青的做条,三青的煇锅工序、做形和干燥有机结合,统一在炒干工序完成。主要工艺分杀青、揉捻、炒干三个过程。

1.杀青:以抖炒为主,结合闷炒,要求芽不断,叶不焦,芽叶完整。

2.揉捻:目的是揉紧成条。揉捻过程,手用力程度掌握轻、重、轻的原则,开始用手心轻压揉动,当芽叶包拢芽芯时,转为用力重揉,最后改为轻压搓揉,促使芽叶卷紧成条。

3.炒干:以抖炒为主,采用双手捧茶,双起双落的炒制方法,达到色泽绿翠,芽叶完整,不碎不扁,香味鲜爽的目的。

仙居碧绿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直完整苗秀,色泽碧翠,嫩香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二、保健功能

1.防脑中风效应

据荷兰医学专家研究绿茶中富含类黄铜,其可减少血板过渡聚集,可防范脑血栓等。常饮绿茶者发生脑中风的风险比不饮者低73%。

2.对嗜烟者有益

国外研究表明,去咖啡因绿茶在试管中能阻抑烟草特异性致癌原引起的致癌作用。在实验室研究中,去咖啡因绿茶可抑制特异性致癌原的氧化与由特异性致癌原引发的脱氧核糖核酸的甲基化。当注射特异性致癌原之后5年在开始用绿茶治疗,仍可降低肿瘤的增值能力。日本人的吸烟几乎为美国人的2倍,但其肺癌的发病率却仅为美国人的1/2。。有研究分析认为,此结果与日本人好饮绿茶有关。

3.降血脂效应

据香港出版的《亚洲医学新闻》报道,香港大学药理系博士生雅各研究发现,绿茶可使血总胆固醇水平降低25%。绿茶中的有效成份为儿茶素,它可有效降低血清及肝脏胆固醇水平,降低动脉粥样樱化指数,对脂肪甘有辅助治疗作用。

4.防止大肠癌

浙江医科大学科研人员在动物试验中发现,绿茶可显著降低大肠肿瘤的发生率并减少肿瘤数目。绿茶中的茶多酚复合体,可降低肝脏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增强小鼠肝组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轻诱癌过程中的过量自由基对生物大分子的攻击和致癌作用。

5.提高抗生素疗效

用5%浓度的绿茶水送服抗生素,可提高抗生素的疗效,这得益与绿茶中的儿茶素及日柏醇等成份。日本帝京大学的村山琼明研究认为,这些成份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抗菌作用。

古丈毛尖产于哪里?有哪些制作工艺?


品牌简介

古丈毛尖产自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属于中亚热带山地型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左右,温和湿润,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少严寒。气候的地域分布不匀,小地形气候复杂,垂直变化大,山地逆温效应明显,具有山地森林小气候的特点。土壤腐殖质及土层厚度微域分布明显,土壤质地多为壤土或砂壤土。其中含氮量大于1%的面积占83%。全磷含量在0.5%—0.2%之间,全钾含量平均为2.2%,硒含量极为丰富,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特定自然生态条件下,相对丰富的土壤养分,尤其是茶园土壤母质多为紫色板页岩,含磷量高,极宜茶树生长,为古丈毛尖名优茶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古丈县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所在,历史文化沉淀丰厚,宋祖英的一首《古丈茶歌》让古丈毛尖声名在外。近几年,古丈毛尖茶发展迅猛。如今,是湖南省内销量最大的名优茶。2015年,古丈毛尖在百年世博中国名茶评鉴中获得“金奖”,代表中国茶出访米兰。

工艺品质

古丈毛尖制作有其独特的工艺流程,其加工工艺分为摊青、杀青、初揉、炒二青、复揉、炒三青、做条、提毫收锅等八道工序。在制作过程中,道道工序都要求精细操作,不可疏忽。特别是要掌握杀青和做条两道关键技术,非言传身授的茶师很难把握其要领,制作出精品。

玻璃盖碗冲泡古丈毛尖,上投法

古丈毛尖选用适制的茶树品种幼嫩芽叶,经精细加工制作而成,具有紧直多毫、色泽翠绿、嫩香高悦、滋味醇爽回甘、耐冲泡等特点,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芳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