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族皇后"今更灿——探访全国最大金花茶种植基地

发布时间 : 2019-11-30
黑茶金花茶 金花黑茶 黑茶金花

黑茶金花茶。

金花茶,是我国茶叶众多 珍贵品种,一直以来都有“茶叶皇后”的美誉。金花茶盛开的花朵,金瓣玉蕊,高贵典雅,点缀在青枝绿叶之间。近日,记者探访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区的全国最大金花茶种植基地,有幸与之进行了零距离接触,一睹芳容。

金花茶种植基地

从防城港市防城区出发,沿着弯曲的山路乘车1个多小时,来到防城区大菉镇那排村。放眼望去,山上绿葱葱的沉香、肉桂、八角树林延绵不绝;再仔细一看,树下就是久闻其名的金花茶。

数千亩开着金黄色花朵的连片金花茶,漫山遍野,蔚为壮观。记者一行在种植基地主人——中港高科董事长韦能的带领下,迎着和风细雨,兴致勃勃地进行参观。

“金花茶让我着了迷!”这位朴实的青年聊起金花茶,激情澎湃。十几年前,从防城大山里闯出去的韦能,在北京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年薪百万元,但还是辞职回家创业,利用在外积累的经验,把“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金花茶产业做大做强,带动父老乡亲脱贫致富。

世间稀有的金花茶,具有独特的医药、保健功效。2007年,韦能自己出资50多万元请国内权威机构对防城普通金花茶进行检测分析,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拿到了国内首个金花茶获批准为食品新资源的文号,使金花茶产业化开发迈出了关键一步。

枝繁叶茂靠根基。世界95%的野生金花茶资源分布在防城港,而防城金花茶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世界唯一的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花茶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而且野生金花茶数量稀少,要开发利用并形成产业化,必须进行人工种植。因此,创办了中港高科国宝金花茶产业有限公司后,韦能沉下心,从源头种植开始打基础,与金花茶保护区结成“金花茶产业化唯一合作企业”战略合作关系,从保护区进行金花茶正宗种质资源引种。目前,公司已在防城区那梭镇,紧邻着保护区建立了全国最大的金花茶标准化现代化育苗基地,年育苗能力可达100万株,超过了保护区野生金花茶的数量。

金花茶从种植到试花需要5年,加上育苗的1年时间,周期长达6年。正因为如此,不少企业不愿意种植,而是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原料来加工。中港高科在种植方面的大量投入,曾让企业陷入资金困境,但仍坚定不移地沿着研发、育苗、种植、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前行,有力推动了金花茶种植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奠定行业可持续性发展基础。

自2008年以来,中港高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了分布在5个乡镇、面积过万亩的全国最大金花茶种植基地,整体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称号,承担实施了多项重点项目,包括国家及自治区民委下达的5000亩金花茶兴边富民项目、国家林业局1000亩林下金花茶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自治区林业厅1000亩林下经济示范项目、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1000亩广西金花茶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自治区科技厅批准的“广西防城金花茶农业科技园”3000亩金花茶科技扶贫产业基地项目等等。

据防城区林业局负责人介绍,在中港高科等龙头企业的推动下,该区金花茶种植业快速发展,目前人工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年产鲜花几万公斤,形成了一个“黄金产业”,中国金花茶之乡名副其实。

“由于实施标准化种植,人工种植的金花茶无论是品质还是数量都逐渐满足了市场需求,有效遏制了偷盗野生金花茶的现象。”韦能表示,近十年来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让中港高科真正成了金花茶的守护者,成为《金花茶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企业、广西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防城港市十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如今,防城港金花茶的名气虽然已非常高,但是很多人只闻其名未见其形。为把金花茶的观赏价值充分释放,中港高科按照“产村融合、生态文化旅游合一”的思路,以大菉镇金花茶产业基地为基础,创建了一朵金花产业示范区,在以金花茶产业为主导的基础上,以花为媒,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2017年被自治区评定为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并争取今年内升级创建为自治区级南国金花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同时,积极参与“金花茶小镇”筹建,助力防城区打造一个独具金花茶文化特色的生态观光休闲康养旅游区。

“相信很多人也会像我一样爱上这个迷人的‘皇后’。”韦能表示,今后将继续全心全力把金花茶产业推向全国和世界,让这个1.7亿年前遗存下来的宝贝在现代社会中灿烂地绽放。

Cy316.com延伸阅读

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


一、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基本条件

(一)基地连片种植面积不少于100亩,实行原产地保护的茶叶其种植面积可适当缩小。

(二)周围环境无污染源或远离污染源,基地的土壤、空气和灌溉水应符合无公害茶叶产地环境要求。

(三)基地应设有农用物资管理部门,负责对基地使用的种子(苗)、农药、肥料统一购买,统一供应,统一管理。

(四)基地应设有专门的农资保管场所,配有专用的农药喷洒用具及其它农用器具。

(五)至少有一名专职或兼职植保员。

(六)基地应定期监测土壤农残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每2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七)基地应自觉接受和配合国家植物源性食品残留物质监控计划的执行和实施,接受检验检疫机构和茶叶出口企业的监督管理。

二、基地日常管理要求

出口茶叶加工企业负责对备案茶叶种植基地的日常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茶叶种植基地管理制度,确保对茶叶种植基地能实施有效管理。

(一)制订茶园管理制度,并按茶园或地块建立栽培档案,内容应包括基地管理的组织机构图,基地管理员和植保员职责,基地茶园的组成清单、面积及茶园地块图等。

(二)建立良好种植规范,并详细记录茶树栽培过程中的农事活动,内容包括病虫害防治、施肥、鲜叶采摘、修剪、除草、种植、耕作等。

(三)建立农药、化肥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农药、化肥的采购、保管、发放、配制、施用和残留监控措施等内容,并有农药、化肥的出入库记录和分发档案。

(四)建立可选农药清单,清单内容应包括农药的中文名称(包括商品名)、英文名称、农药登记号、安全间隔期、农药的作用及农药使用标准规范和稀释表等。

(五)建立采收、运输管理制度,确保鲜叶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后采收,并做好鲜叶采摘和流向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鲜叶的采摘日期、采摘方式、数量、初加工厂名称等。

(六)建立种植基地茶叶有毒有害物质检验监控制度。包括抽样方法和频率、检测项目、检测方法等。

(七)建立原料批次管理制度,确保出口茶叶的可追溯性。

(八)基地的各项记录至少保存3年。

三、基地农药、肥料管理要求

(一)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措施,控制有害生物,将农药残留降低到标准允许的范围内。

(二)种植基地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必须符合进口国以及我国有关部门的规定,严禁使用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及茶叶进口国禁用或限制的农药。

(三)农药应由基地农资管理部门统一向有资质的农药销售商采购,并加强对购进农药的验收管理。首次采购的农药必须经过有效成分检测,确认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

(四)农药的发放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病虫害发生情况,由植保员提出书面申请,农资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发放。

(五)农药由植保员领取后按照农药使用标准规范和稀释表确定的稀释比例进行配制,并监督农药喷洒及器具清洗。

(六)施药后剩余的农药由基地植保员负责退回基地农资管理部门,统一处理,并做好记录。

(七)基地使用的肥料必须经过有效成分确认,茶树种植宜使用有机肥。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有机肥中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微生物肥料应符合NY/T227要求,叶面肥应使用农业部门登记注册的品种。

四、基地值保员要求

(一)经过有关部门培训并有植保员资格证书。

(二)具有茶学、植物保护和农药使用的基本知识,熟悉国内外农药使用相关法律法规。

(三)负责对茶树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化肥、农药的使用管理,并建立管理档案。

(四)监管基地的环境卫生、观察周边农田作业情况、关注作物生长和气温变化、掌握病虫害发生状况。

(五)负责对种植栽培人员进行茶树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培训。

(六)负责对基地土壤污染状况的监测,茶树种植前扦取有代表性土壤送实验室检测,确认未受违禁药物污染方可允许种植。

(七)负责定期对灌溉、喷药用水进行违禁药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监测。

(八)对重大疫病疫情负责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五、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有效期为3年。...

全国第一个茶综合利用基地


1990年由农业部批复同意,诸暨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茶综合利用基地。基地座落于诸暨市东和乡,基地内有年产500吨出口珠茶和300吨出口蒸青茶能力的诸暨市出口茶厂,年产50吨制茶专用油的诸暨市制茶专用油厂,从事茶系列产品开发的诸暨市茶综合利用研究所,开展茶叶技术短期培训的诸暨市茶叶技术培训基地,形成一个茶事、茶艺、茶学、茶史融为一体的茶文化氛围浓厚的综合性基地。

基地内以茶籽油为主体原料研制而成的“西施”牌制茶专用油1991年被列为农业部名特优项目,该科技成果获1992年度国家发明奖,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金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度国家级新产品。用“西施”牌制茶专用油炒制名茶比传统制茶专用油节约47.5%,成本只占名茶销售价的0.5%,炒制的名茶外观整齐度好,色泽绿翠,香气纯正,汤色清澈。茶农反映这是一项“买得起、用得上、效果好”的制茶适用新技术。1999年又成功研制出第二代适用范围更广,适宜在所有的名优茶和大宗绿茶的炒制中使用的片状制茶专用油,操作更简单,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目前该产品已畅销16个省、市、地区。

基地内生产的蒸青茶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方式经营,实行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统一,无公害化管理,连续4年出口日本无一例检测不合格。目前,在茶树品种改良,推行茶树蓬面黑膜覆盖技术等方面,已不断取得成功的经验。基地争取在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上更上台阶。

全国无公害茶园示范基地县 —凌云县


近年来,“中国名茶之乡”凌云县把创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活动作为做强茶业的重要抓手,精心打造凌云白毫无公害茶和有机茶品牌形象,按照统一环境质量、统一关键技术、统一标准、统一监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的“五统一”要求,从茶叶生产、采摘、加工、包装、经营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同时,县里聘请区内外茶叶专家到凌云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改进加工工艺,搞好茶叶产品系列开发。目前凌云县已开发出多个高档茶品种投放市场,凌云白毫茶也成为能加工各种茶类的“全能茶树种”,畅销东南亚。凌云浪伏村茶业基地成为中国首家同时通过欧盟和美国有机茶认证,并荣获“茶叶产业化发展贡献奖”,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确定为标准良好行为试点。优越的茶园环境和严格的加工监管,使凌云茶叶的整体品质迅速提升,2006年,凌云县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无公害茶园示范基地县”。

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森林覆盖率达78%,现有茶园面积11.2万亩,素有“茶乡”之称。其境内有一株古生茶树,根径达60厘米,胸径达40厘米,树高达20米,被称为“广西茶树王”。凌云县的白毫茶历史悠久。白毫茶树品种独特,是乔木大叶种类型,芽叶密披茸毛,以白毫满身而得名。据说白毫茶树是亚洲唯一能加工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六大类茶品的茶树品种。如今,白毫茶更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第一产业。

茶叶已经成为凌云县农业种植业中的特色产业。全县茶园面积已发展到11万亩,全县20万人口中,茶农占到4分之一,是广西茶叶第一大县。近几年来,加尤、玉洪、泗城、沙里等重点产茶乡(镇)茶农人均收入超3000元,5万多茶农依靠茶叶生产实现了脱贫致富。

云南茶叶产地种植面积全国第一


云南茶叶产地种植面积全国第一?

在退耕还林工程的辐射带动下,云南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加快,特色经济林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28万亩,居全国第一位,橡胶居全国第二位。

据云南省林业厅退耕办介绍,云南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机遇,结合林产业发展,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补助期长、投资高、涉及农户多的特点,引导和带动广大农户大力培植特色经济林,努力扩大种植面积,推动林产业大发展,增强脱贫致富的后劲,目前,随着核桃、竹、板栗、八角、花椒、澳洲坚果等作物的大面积增加,云南掀起了发展特色经济林的新高潮。

工程实施后,还有效推动了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的转移,促进了退耕农户生产经营由原来以种植、养殖为主向多元化格局的转变,拓宽了增收渠道。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监测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退耕农户人均工资性收入、外出务工收入及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6.1%、40.3%、156%、39.3%,反映出退耕农户加大了外出务工和从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力度以下是爱收集到的云南茶叶产地分布。

普洱茶

在过去人们惯以普洱茶作为云南茶叶的通称,即云南所产茶叶都称为“普洱茶”。我们这里所讲的普洱茶,是以特殊制茶工艺制成的一类茶叶。

普洱茶产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澜沧江沿岸各县。普洱茶有散茶和紧茶两种。散茶外形条索粗壮、重实、色泽褐红。紧茶则是由散茶压制而成,外形端正匀整,并按其形状而命名。如长方形的称为“砖茶”,正方形的称为“方茶”,圆饼形的称为“饼茶”。由于经过特殊工艺制作,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充分氧化,因此

热点推荐:云南普洱茶的十大保健功能

滇红

滇红又称云南红茶,是世界茶叶市场上著名的红茶品种。

滇红的产销已有近五十年历史,出产于云南省南部的临沧、保山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滇红有滇红功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

滇红功夫茶是云南省传统出口商品,多年来行销欧美、中东、日本等地,久负盛誉。伊丽莎白女皇访问云南时,临沧地区凤庆县的特级“滇红功夫茶”被定为外事礼宾茶作为礼物赠送给女皇以下信息由爱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

沱茶

云南沱茶的产地大理市座落在终年积雪的苍山之麓,碧波荡漾的洱海之滨,风光明媚,环境优美,泉水清洌,是加工精制茶叶的理想地方。

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又称圆茶属紧压茶,外形美观,为圆饼形,酷似满月。每七饼茶为一个包装,故自称七子饼茶。

滇绿

滇绿即云南绿茶,滇绿出产于云南省临沧、保山、思茅、德宏等地州。

南糯白毫

南糯白毫产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南糯山以下信息由爱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