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境堂绿茶该怎么泡?七境堂绿茶用什么茶具冲泡好?

发布时间 : 2019-11-30
绿茶怎么冲泡 红茶和绿茶都用什么茶具泡 怎么冲泡绿茶

绿茶怎么冲泡。

泡茶是一门学问,而品质好的茶叶、冲泡技巧、精美茶具这三个是缺一不可的,换句话说,想要泡一壶好茶,熟练的冲泡技巧与搭配的茶具可以说是关键,那么,七境堂绿茶该怎么泡?七境堂绿茶用什么茶具冲泡好?下面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七境堂绿茶

一、七境堂绿茶的冲泡方法:

一般先观察茶叶的色、香、形后,入杯冲泡。可取“中投法”或“下投法”,用95--100℃初开沸水冲泡,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逸,保持水温,以利茶身开展,加速下沉杯底,待3—5分钟后开盖,嗅茶香,尝茶味,视茶汤浓淡程度,饮至三开即可。这种泡饮法用于客来敬茶和办公时间饮茶较为方便。杯泡法,茶叶与水的比例,因人口味而定,一般以200cc水泡3克茶为适中。喜浓饮者可略多加茶,喜淡饮者可略少加茶。

二、七境堂绿茶的茶具搭配:

采用透明玻璃杯泡饮七境堂绿茶,便于观察茶在水中的缓慢舒展、游动、变幻过程,人们称其为“七境堂绿茶舞”。洗净茶杯后,先将85—90℃开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叶投入,一般不须加盖,茶叶便会自动徐徐下沉,但有先有后,有的直线下沉,有的则徘徊缓下,有的上下沉浮后降至杯底;茶叶吸收水分,逐渐展开叶片,现出一芽一叶;汤面水气夹着茶香缕缕上升,如云蒸霞蔚,趁热嗅闻茶汤香气,令人心旷神怡;观察茶汤颜色,黄绿碧清,隔杯对着阳光透视,还可见到汤中有细细茸毫沉浮游动,闪闪发光,星斑点点。

七境堂绿茶采用“中投法”或“下投法”,选用透明玻璃杯进行冲泡,便于人们观察“七境堂绿茶舞”。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编推荐

七境绿茶的品质特征及制法


一、七境绿茶概念

七境绿茶,简称七境绿,是福建传统名茶之——。七境堂位于罗源县西部,系当时程洋境、长弯境、施灞境、廷洋境、洪洋境、寿桥境等七个境的群众募资合建的泰山庙。以七境堂所产的茶叶为主,拼入部分红塔、飞竹、霍口等地的茶叶,称为七境茶,七境堂当地生产的茶叶,称“正七境茶”。

二、七境绿茶品质特征

传统七境绿茶屈炒青绿茶,系采用当地菜茶的鲜叶为原料,叶形短小呈椭圆形,叶张肥厚,叶尖呈突尖状,制成毛茶条索紧结细短,稍弯曲,形如鞭炮引心,故当地称之“炮仗心”。色泽绿中透黄,微带灰色,有光泽,谓之“宝蓝色”。干茶有明显爆点,称“青蛙皮”或“花斑”。内质香气鲜嫩持久,含自然花香。汤色嫩绿鲜亮(绿豆汤色),持久不变。福州茶商曾垄断收购,单独成箱,以“福建罗源元明绿”的牌号转达售给北京、天津等地。

三、七境绿茶独特品质形成的原因

1、生态环境宜茶

罗源县气候温和宜茶。尤其是七境堂地处山区,海拔400多米,四面环山,东南以笔架山为屏与罗源湾相隔,山势不高,受海风影响,春夏多晓雾,早晚凉爽,十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当地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并有梅峰溪白东向两回绕七境, 与岱江汇合入浦口,幽深浩渺。全年相对湿度平均在8-%以上,可充分满足茶树生长对水湿的需求。

七境堂茶园多为红壤,部分为黄壤,唯石壁下茶园为沙质壤土,有小石砾,茶园在大石山下,常有泉水渗出,土壤湿润,因此,当地所产茶叶品质更优于其他各境。

2、独特加工方法

七境绿于清明后天采,至白露结火, —年可采春、夏、秋茶三季,以清明至谷雨间采制的品,质最好。谷雨至立夏为采茶高峰期,产量占全年的50%以上。

传统七境绿以一芽一叶为原料,幼年壮树可采一芽二三叶。鲜叶采回后,经凉青(稍摊凉)后杀青。杀青用平锅,每锅投叶1~1.5公斤,较大量杀青时用斜锅,每锅投叶约2-2.5公斤以高温杀青,杀匀杀透,至杀青适度起锅,稍待水气散发后,立即趁温揉捻,烘至条索紧结时进行毛烘(炒干)。毛烘前先将炒锅洗净,以防茶汁沾锅焦灼而产生焦味。毛烘时锅温要高,烘个八成干时起锅筛簸,筛上茶先行足烘再下,筛下茶及簸出的片末留等筛上茶足烘将结束时,再投入锅内—烘至足干。

筛上茶足烘前要洗一次锅,使锅壁光滑,促进茶条在锅内旋转,均匀受热。足烘时下锅温度要高,使其既产生爆点又不至焦灼,这是形成毛茶品质的关键。随后,使锅温渐降,并十分注意手势。用于轻扒茶条,让它利用惯性沿锅壁摩擦,以防茶条松散断碎。

七境绿最后不经辉锅工序,因此,毛茶色洋油绿稍灰,而不呈灰绿色。

湖红工夫用什么茶具冲泡好?湖红工夫该怎么泡?


想要喝上一杯好茶,不仅需要好的茶叶、正确的水、一定的冲泡技术,与之相搭配的茶具,也是不可缺少的。正确的茶具可以更好地保留茶叶原有的滋味口感,让饮茶者更好地感受到茶叶的韵味。那么,湖红工夫用什么茶具冲泡好?湖红工夫该怎么泡?一起来看看吧。

紫砂壶泡茶

一、湖红工夫用什么茶具冲泡好?

1、用紫砂壶冲泡

说到冲泡湖红工夫的茶具,很多人第一反应会选择紫砂壶。相对于其他茶具来说,紫砂壶的透气性能好,用紫砂壶泡茶不易使湖红工夫的茶叶变味。紫砂壶能吸收茶汁,壶内壁不刷,沏茶而绝无异味。紫砂壶经久使用,壶壁积聚“茶锈”,以致空壶注入沸水,也会茶香氤氲,这与紫砂壶胎质具有一定的气孔率有关,是紫砂壶独具的品质,也因为这个特点所以很多茶叶爱好者都会养紫砂壶,紫砂壶使用得越久,壶身色泽越发光亮照人,气韵温雅。

青花瓷冲泡

2、用青花瓷冲泡

青花瓷的历史源远流长,青花瓷茶具也是用来冲泡湖红工夫的上好之选。青花瓷是一种运用天然钴料为色料,在瓷胎上用笔描绘纹饰,再聚透明釉,最后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青花的魅力在于瓷质细洁而色白,釉下彩的蓝色彩绘,幽靓苍翠,图案装饰雅俗共赏。青花瓷泡湖红工夫,能使湖红工夫的汤色清晰,为之泡红茶之上选。

汝瓷冲泡

3、用汝瓷冲泡

用汝瓷茶具来冲泡湖红工夫也是非常不错的。汝窑茶具是一种高档的茶具,好的茶具要搭配适合它的的茶叶才能冲出一壶好茶。汝瓷是我国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瓷之一。名瓷之首,汝窑为魁。汝窑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典型特色的汝瓷,配湖红工夫为当之无愧的选择。冲泡好的红茶倒入汝窑茶杯中,可以在杯壁上沿形成一道靓丽的光晕。因为红茶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而汝窑茶具又因为以名贵的玛瑙为釉,色泽独特,因此用汝窑茶具冲泡红茶是女性的最爱。

玻璃茶冲泡

4、用玻璃茶壶冲泡

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茶叶店中,很多店家会选用玻璃茶具来冲泡湖红工夫,特别是高档的湖红工夫,使用玻璃茶壶,容易看到湖红工夫的茶汤的色泽,使湖红工夫的美感尽现。冲泡湖红工夫用玻璃壶杯,配上玻璃茶杯,这样全透明的玻璃杯材质,可直接透视冲泡过程,欣赏湖红工夫红艳明亮的汤色;同时因玻璃无毛细孔的特征,不会吸取红茶特有的花果香味道,更有利于保持湖红工夫的本味特色。

二、湖红工夫该怎么泡?

1、首先要用滚水将紫砂壶内外烫洗一遍。

2、将湖红工夫放入壶内,然后在紫砂壶外浇烫热水,轻轻摇晃紫砂壶,利用热水的温度驱逐茶中潮湿气及其他异味,同时烘出干茶香。

3、接下来是洗茶的步骤了,往壶内注入开水进行洗茶,将茶汤表面浮起的泡沫刮去,马上快速出汤。

湖红工夫

4、再次将开水注入壶内,然后用开水再浇一遍茶壶。5秒出汤。

6、品尝宜红工夫茶。

7、泡完茶后要用滚水将紫砂壶内外冲洗,使茶壶迅速干燥。

以上就是冲泡湖红工夫的茶具与方法啦,每种茶具各具特色,小伙伴们可以按自身的喜好,进行茶具的选择,总有一款适合您。

七子饼茶该怎么泡 关于七子饼茶该怎么泡


七子饼茶高冲低泡,沿碗壁注水,用滚烫的开水冲泡味道才会更好。七子饼茶确实具有减肥的功效,尤其是掌握了饼茶的正确喝法效果才更明显。

七子饼茶的泡法:

1、保证水温92℃以上(建议用优质的矿泉水)。

2、第一道冲洗,让茶叶吸水舒展。

3、饼茶比较投茶量要小些,使用茶刀撬饼茶少投茶多闷盖为宜,大约5克左右。

4、每泡将茶汤倒尽。

5、热饮最佳。

6、高冲低泡,沿碗壁注水。

注:普洱茶必须用滚烫的开水冲泡味道才会更好。

普洱茶的功效很多人都不清楚,而普洱茶的喝法也半知半解,只知道普洱茶能减肥,普洱茶确实具有减肥的功效,尤其是掌握了普洱茶的正确喝法效果更为明显。

七子饼茶的制作方法:

传统的七子饼茶选用普洱六大茶山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筛分、拼配、潮水岖堆、蒸压后精制而成。七子饼茶有生饼、熟饼之分,生饼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直接蒸压,熟饼是以人工科学发酵普洱茶压制而成,但在制作过程中其选料搭配的要求与生饼的要求几近相同,恰当的嫩芽和展叶搭配是保证七子饼茶品质的重要环节。

茶 境


唐宋人饮茶,也不全像法门寺的禅僧那么讲究,要有一套程式。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手端刚沏好的茶,一仰脖喝下去也就得了。

礼佛的和尚不肯这样省事。什么道理呢?我也弄不清楚。我看过法门寺的茶具,做工非常细,还记下一些叫法:鸿雁流云纹茶碾子、飞天仙鹤纹门座茶罗子、鎏金人物画银坛子……名字都不俗。寺僧的是什么样子呢?北京饭店的茗苑里有一幅《筹办茶礼图》,即绘其大略。题款谓:“每临佛事,僧众皆以茶食敬奉佛祖。”我从前在开封的一家店铺里见过一幅字,写得好像是“禅茶一味”,不能说是信笔胡来。

茗苑这两个字,很贴切。摆设看去也颇清雅。上品的茶叶,差不多全有,分盛在白色的瓷罐里,一个一个地码好,过眼而识,真是一种享受。壁上挂多幅画,也都耐看。有一幅据称是汤雨生的真迹。琴隐道人的山水画,名气较大。传下的这一幅画些什么,我没能记住,总会不离荷塘品茶、松泉煮茗、梅雪烹茶一类画境吧,这样才和室内的气氛配得上。如果来一张电影明星的照片,就不是那个味了。

茗苑和前门的老舍茶馆不一样。老舍茶馆整天都是热热闹闹的。我写过一篇散文,说那里“有八仙桌红木椅,喝香茶,嗑瓜子,听戏文,风流自胜于东篱闲饮的陶靖节”。茗苑很安静。茶香飘着,有的浓一点,有的淡一点,各自都有至味。文震亨在《长物志》里论茶,认为香茗之用,以“物外高隐,坐语道德,可以清心悦神”为第一。我坐入茗苑,可感的恰是此番意兴。

闲读《都城纪胜》、《梦粱录》、《武林旧事》,能够见到一些民间饮茶之俗的记载,像是同棚车鼓笛、诸色杂卖打成一片,几可去充《清明上河图》的一景。这是市井化的风习。(皇帝也爱茶。最出名的是宋徽宗,他的《大观茶论》,谈到植产、天时、采择、蒸压、鉴辨、藏焙,多有包罗。中国历史上,像他这样懂茶的帝王,找不出几个。徽宗能为瘦金书,对搜石筑园也颇在行。不能说此君无才艺,却躲不过靖康之难。怎么搞的!茶话聊到这一段,已近正史,不像夜读《清娱漫笔》时那般心闲了。)我看茗苑不是这个样子,它有些沙龙化。泡在平常的茶馆里,无此趣味。

茗苑主人张大为先生,谙茶理,对陆羽的学问吃得很透。他拿出一本线装的《茶经》,口讲指画。我那时才从浙江回来,过湖州而未及去顾渚山看看茶圣故迹,可惜了。

我在茗苑尝了一会儿工夫茶。这种喝法,为闽粤人独擅。我曾在武夷山的御茶园初见,铁观音沏以九曲溪水,很得味。在茗苑,也大致不差。闻香,品饮,还要“衔杯而玩味”。假定野似牛饮,即为“不韵”,会惹得四座皆嗔。

在清人看,工夫茶须求器具之精。一本书上说,要备“四宝”:潮汕洪炉(茶炉)、玉书石畏(煎水壶)、孟臣罐(茶壶)、若深瓯(茶盏)。茗苑的茶具也皆有来历。壶是宜兴紫砂陶的,也有宣德青花瓷的,绘山水人物。茶盘以髹漆的竹木为质,一壶四盏,往桌面一摆,真是好东西!

赣东北的婺源,也兴。我记得那里的古瓷茶具,色白花青,无一不精,多产自景德镇。

张岱《闵老子茶》:“导至一室,明窗净几,荆溪壶、成宣窑磁瓯十余种,皆精绝。灯下视茶色,与磁瓯无别,而香气逼人,余叫绝。”如果真是荆溪壶,则应以阳羡茶为配,才恰好。

茗苑若得此段文字,差可状其仿佛。

白琳工夫用什么茶具泡好?白琳工夫该怎么泡?


茶叶冲泡是一门技术活,并不是像大家所想的那样,用开水直接对茶叶进行浸泡,就可以完成了事的。泡茶不仅需要茶叶、水、茶具,还需要一定的泡茶技术。那么,白琳工夫用什么茶具泡好?白琳工夫该怎么泡?一起来看看吧。

紫砂茶具

一、白琳工夫用什么茶具泡好?

白琳工夫是采用白瓷的茶具和紫砂茶具比较合适的,用工夫的饮用方法,紫砂茶具是合适的,但是因为色泽的影响,所以茶叶的汤色和泡茶时候的姿态难以观察。

1、由于紫砂茶具的没有吸水性质,陶火的温度是在1100到1200摄氏度的,是符合白琳工夫的高温冲泡特性的。

2、紫砂茶具是耐热,耐寒的,泡茶时候没有熟汤味道,保证了原来的香味,传热速度慢,可以炖茶,不轻易爆裂的,泡的时间越长,香气也是越浓郁的。

3、紫砂茶具的质地是很坚硬的,泥色也是天然,还有红砂,白砂,可以确保了白琳工夫的香味。

冲泡

二、白琳工夫该怎么泡?

1、第一次泡,是把开水加入水壶里面,泡一分钟后就洗杯子,倒去水,右手拿着壶,把茶水倒进公道杯。用公道杯再倒进闻香杯,只要七分满就可以。

2、接着用右手把品茗杯反过来,盖在闻香杯上,右手拇指就在品茗杯的杯底上,食指在闻香杯底,翻转一圈。

3、左手要扶住品茗杯杯底,右手把闻香杯从品茗杯中提起来,然后环绕杯口旋转一圈。

4、闻香,把闻香杯放在左手掌,杯口往下,然后转90度,杯口是对着自己的,大拇指捂着杯口,放在鼻子的下方,闻闻香气。

5、慢慢品尝,要作为三口喝下,慢慢品尝茶的甘味,第二次和第三次冲泡的方法是和第一次泡方法一样。

以上就是冲泡白琳工夫的茶具及方法啦,可不要觉得泡茶很麻烦,适宜的搭配不仅可以使人感到赏心悦目,还有助于茶叶口感的发挥。

赵州茶境乃禅茶之境


这一碗赵州茶

赵州不产茶,何来赵州茶?

粗通茶的人知道,茶树是有脾气的。她喜温,耐阴;喜酸,怕碱;喜湿,怕淹。即便有了适宜的温度、微酸的土壤、充沛的雨量,还不行。她更愿意把根深深地扎进疏松透气、肥沃潮润的土壤之中。因此,在江南丘陵或西南山地,绿油油的茶树多站立在地势较高、光照充足、土层深厚、不易积水、能灌能排的山垄之上。

远远望去,在淡如轻纱的晨雾中,这一丛丛绿衣仙子,伸展着闪亮的枝枝叶叶,挂满晶莹剔透的露水,告别渐渐隐退的星光。或有茶树,已越千年,树干如铁,茎粗合围,藏身山林,令爱茶人寻隐者而不遇。此类茶树,与白云为友,与松柏同俦,久经风霜,心境淡然。论树身,应是须发皆白的长者;论枝叶,却是黄发垂髫的稚子;寿山不老,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冠盖青青。其叶,一年四季皆可采,春茶鲜活,夏茶浓烈,秋茶平和,冬茶醇厚。

位于低洼平坦、土地干燥、积水难排的华北平原,赵州没有茶树生长,何来赵州茶?

茶叶采摘后,要根据不同的茶类,经杀青、萎凋、揉捻、干燥、渥堆、发酵、烘炒,方可成茶。赵州茶如何制作?

根据叶片的发酵程度,茶分六色:青绿红黑黄白。红茶95%发酵,黄茶85%发酵,黑茶80%发酵,乌龙茶69?70%发酵,包种茶30~40%发酵,青茶15~20%发酵,白茶约5~10%发酵,绿茶完全不发酵。赵州茶归于何类?

茶叶形状,分为粗细、条索、团散。赵州茶什么样子?

茶与水交融后呈现的色泽,称为汤色。汤色有深浅、亮暗、清浊之分。汤色明亮、纯净透明、无混杂为好;汤色灰暗、浑浊者为差。红茶以红艳明亮者为优,绿茶以嫩绿色者为上品。赵州茶汤色如何?

真正的好茶,入口轻,触舌软,过喉嫩,口角滑,留舌厚,后味甘。轻、甘、滑、软、嫩、厚,称为茶汤六味。六味具足者为上品,甘、滑、软、厚四味具备者为中品,味尚甘滑者为下品。如何是赵州茶滋味?

茶汤之香有清浊,有沉浮,有短长,有婉约粗放之别。茶汤之香为:浓香、甜香、幽香、清香。浓香如姚黄魏紫;甜香如月下秋桂;幽香如空谷幽兰;清香如夏荷初露。如何是赵州茶之香?

……

赵州茶”究竟何物?

疑为信门。这一个个问题,成为一级级台阶,引领我们渐次步入赵州茶境。

翻开《赵州禅师语录》,有这样一则故事:唐代驻锡古观音院(今柏林禅寺所在地)的赵州禅师,以“平常心”、“本分事”接引学禅者。有一次,他问一位新来的僧人:“你以前曾到过此间吗?”僧人回答说:“到过。”赵州说:“吃茶去。”他又问另一位僧人:“到过此间吗?”回答是“不曾到过”。赵州说:“吃茶去。”此时,站在一旁的院主问赵州:“为什么到过说吃茶去,不曾到过也说吃茶去?”赵州听罢叫道:“院主!”院主应了一声,赵州说:“吃茶去。”

赵州所说的“此间”并非指他所在的禅寺,而是指参禅了悟的境界。他对于“曾到”和“未曾到”的僧人,对了悟了的人和未悟主人,都给予“吃茶去”这样一个同样的回答,体现了“悟了还同未悟时”的禅境,即抛却了分别执著,体会诸法平等的境界。

禅门中以饮茶作为机锋、禅案而广泛流传、颇具影响的,首推这桩“赵州茶”或称“吃茶去”的公案。

赵州这三声颇有回味的“吃茶去”,后来被禅门看成是“赵州禅关”,成了禅林中的一大著名典故,经常在禅家的公案中为僧侣所喜闻乐道。

这就是“赵州茶”的由来。

在禅门中,许多禅师喜欢用“瞌睡汉”来责备未能顿悟的僧徒。尚未醒悟的是“瞌睡汉”,能使“瞌睡汉”醒悟的是“吃茶去”。“瞌睡汉”与“吃茶去”是对待同一类人事的两种说法。相比之下,“吃茶去”更加意味深长。

这盏香气袅袅的赵州茶,是后人不断试图破解的迷思,初品“赵州茶”,谁都想知道这茶是如何加工而来?又是何等滋味?

对于这些问题,赵州禅师不以为意。如果你问他“如何是赵州茶?”他答“庭前柏树子”,或者他会反问你,“喝茶了没?喝茶之后,把茶碗洗干净了没?”

这碗赵州茶,非青,非绿,非红,非黑,非黄,非白,亦非花;它不离六色,又不在六色之内;其汤色,有深有浅,有冷有热,既有甘淡爽利之时,又有艰涩柔和之刻;其叶片,非条非索,非粗非细,非团非散,又与之不一不异。

不仅仅是一碗茶汤。

赵州茶境乃禅茶之境。

禅是什么?禅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议。赵州茶,“法尔如是”。

赵州禅师如此举扬,平地起高崖,答案就在最高处,却让人无从下手攀岩。

幸得提倡生活禅的净慧长老慈悲,他总结“正清和雅”四字为这碗赵州茶的精神,为我们透露出一些“赵州茶”的消息。

“禅的精神在于悟,茶的精神在于雅。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迷者迷于贪嗔痴,悟者悟于戒定慧。贪嗔痴乃人生修养必除之三毒,戒定慧乃人生成就必修之三学。人生执三毒而不觉,是迷失之人生;人生修三学而恒觉,是为觉悟主人生。人生执三毒而迷不离日用事;人生修三学而觉,亦不离日用事。人生在日用事中迷,人生亦在日用事中觉。迷失与觉悟,同在一件事情上起作用,同在当下一念之间迷惑与觉照。”

“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成,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清者清,浊者浊;雅是雅,俗是俗。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清化浊,浊变清;雅化俗,俗化雅。”

这碗赵州茶要怎么喝?净慧长老苦口婆心。

“用感恩的心态来喝这杯茶,这杯茶就不仅仅是一碗茶汤,而是在其中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相互成就、共融共济、同体不二的人文精神,化解戾气,发扬正气,成就和气。”

“用包容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人间的恩恩怨怨都会像片片茶叶一样,把芳香甘美溶化到洁净的淡水中,变成有益于优化彼此身心气质的醍醐甘露,人间的正气和气就会在把盏相敬中得到落实。”

“用分享的心态来喝这杯茶,培养我们推己及人的仁爱胸怀,想到人间还有诸多苦痛,想到社会还有种种缺陷;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爱奉献给对方,少一点私欲,多一分公心;少一点冷漠,多一分关爱。”

“用结缘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以茶汤的至味,同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让法的智慧、佛的慈悲、茶的香洁、善的和谐,净化人生,祥和社会。”

这是名赵州茶者,即非赵州茶,故名赵州茶。如果执著于什么是“赵州茶”这个名相,就要与“赵州茶”擦肩而过了。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细品赵州茶也是一样。哪一个不是赵州茶

茶叶从新生到炒熟,经历了一个“死过去”的过程。茶叶遇到水,便又“活过来”。在对“赵州茶”的认识上,同样是这样一个过程,行至无路处,转过身来,从此柳暗花明。

经赵州禅师拈提之后,这碗“赵州茶”,香溢海东,成为日本、韩国茶道的源头活水。

日本禅僧山上宗二在茶书《山上宗二记》中说:“茶道是从禅宗而来的,同时以禅宗为皈依。”

禅茶僧泽庵宗彭在《茶禅同一味》中说:“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

一休的弟子、日本茶道始祖珠光禅师说:“茶道的根本在于清心,这也是禅道的中心。”“一味清净(清心),法喜禅悦,赵州至此,陆羽未曾至此。人人茶室,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互间,谨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天下(心国》太平。”

日本大茶人千利休在《南方录》中写道:“所谓茶道,无非烧水点茶而已”、“佛之教即茶之本意。汲水、拾薪、烧水、点茶、供佛、施人、自啜、插花、焚香,皆为习佛修行之行为”,而“茶道之秘事在于打碎了山水、草木、茶庵、主客、诸具、法则、规矩的,无一物之念的,无事安心的一片白露地。”

“汲水、拾薪、烧水、点茶、供佛、施人、自啜、插花、焚香”,是对赵州禅师所说“本分事”的注解。

在这一过程中,“打碎了山水、草木、茶庵、主客、诸具、法则、规矩的,无一物主念的,无事安心的一片白露地”,则显示出由茶入禅之途。

此时,如净慧长老所说:“一杯茶递到你手上,按照《金刚经》上面所说的‘三轮体空’,无施者、无受者、无中间物,那就是无我。如果真正做到施者空、受者空、中间物也空,那就是所谓这碗禅茶要达到的目的。”

在当下,茶人不谈玄说妙,以平常心契入非茶非禅、非不茶不禅、不可言诠、不可思议之境,不去分别“什么是茶,什么是禅”,亦不执著于“茶即禅,禅即茶”的“茶禅一味”,即是“细嚼赵州茶清风有味”之时。

当是时也,六大茶类,哪一个是赵州茶?哪一个不是赵州茶?

万语与千言,不如吃茶去。

吃茶,恰是观照心灵的道场。

一次茶会上,明海法师提醒诸位茶人:参究生活禅,细品“赵州茶”,要观照眼前的茶,也要观照好拿起茶碗、放下茶碗的动作。

轻轻地拿起,轻轻地放下,借着这轻缓柔和的一举一动,我们得以调整仓促、散乱的心,使它进入静默、和谐、蕴藉、丰厚之境。

然而,茶会中,又有谁真正观照住了这司空见惯地拿起与放下?

茶会时尚且如此,非茶会时又当如何?

面对突如其来的种种“意想不到”,面对让心七上八下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面对狂喜或暴怒的“荣辱得失”,“平常心”、“本分事”、“拿得起”、“放得下”吗?

这一碗赵州茶,吃起来真不易!

武夷岩茶冲泡用什么茶具好?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具有绿茶的清新香气,红茶的甘甜醇厚,只有选用合适的茶具才能发挥其品质特征。那么,武夷岩茶冲泡用什么茶具好?让小编带您一起去了解一下。

一、盖碗

盖碗

很多茶友冲泡武夷岩茶会首选盖碗。盖碗冲泡有诸多好处,首先盖碗通常为瓷器,不会和茶产生化学反应,也不会吸收岩茶的茶香,能够让岩茶的香味更大程度地散发出来,岩茶的品质特征也越加明显,而且更容易判断岩茶是否有杂味,用白瓷盖碗泡岩茶可以保持岩茶的原汁原味。

盖碗的开口比较大,便于品茶,用盖碗泡岩茶能够清晰地展现茶叶的泡开的形态,对于叶底、茶色的欣赏和闻香这些都是比较适合的,能够更好地品鉴武夷岩茶的精髓。盖碗又叫“三才杯”,是有茶碗、盏托、盖杯的茶具。盏托为“地”,杯盖为“天”,茶碗为“人”。连茶碗、盏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用盖碗泡武夷岩茶,主要是因为瓷杯不染异味,盏托可以防烫手,盖上杯盖还可以加快茶香释放的速度。

二、紫砂壶

紫砂壶

紫砂壶也是很适合用来冲泡武夷岩茶的茶具。紫砂壶烧结密致,胎质细腻,传热性慢,保温性好,壶内有双重气孔,能够更快的适应冷热急变,透气性好。用紫砂壶冲泡更有利于释放出武夷岩茶的香味。同时紫砂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着很好的保健功能,长期用紫砂壶冲泡岩茶,不仅能够减肥,还能养生保健。

在紫砂壶的大小选择上,最好不宜选取过大的紫砂壶,壶的形状选择以扁形壶为宜,不宜选择高形壶。壶小泡出来的茶汤比较少,香味比较浓郁,壶形扁比较有益于茶叶在一个比较宽的空间里发茶。茶杯可以是白色瓷杯,便于品赏茶汤的颜色和闻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