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抵茶是如何制成的?牛抵茶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 : 2019-11-30
黑茶制作方法 白茶的制作方法 红茶酵素的制作方法

【www.cy316.com - 黑茶制作方法】

牛抵茶,是汉族时创制的一种绿茶,不仅具有传统茶叶的特点,又具有条索紧结,略扁,似牛角等新特点。牛抵茶产于石门县,不仅自然条件优越,还有精湛的制茶技术。那么,牛抵茶是如何制成的?下面让小编为您介绍一下牛抵茶的制作方法吧。

牛抵茶

牛抵茶的制作方法

1、摊叶

鲜叶采回后,光摊放在篾盘上,防止鲜叶发烧,同时让鲜叶失去部分水分(大约15~20%),促使其内含物转化、味醇、回甜。

2、杀青

杀青锅要磨光,洗净。锅温要掌握在130~150℃之间,茶叶落锅发出响声。锅温过高,易炒焦茶叶,过低叶中水分蒸发慢,杀青时间拉长,易引起不良的化学变化。每锅投叶量为750~1000克,过多不易杀匀杀透,过少操作不便,而且容易炒焦。茶叶落锅,先用双手将茶叶翻动,手势要轻,动作要快。然后,手持炒手将茶叶滚炒。要及时抖散,抖闷结合。每锅杀青时间3~4分钟,直到茶叶为暗绿,直草气消失,开始发出茶香即出锅。

杀青

3、初揉

将杀青叶放入篾盘内,迅速用手抖散,让水分迅速挥发。约3~4分钟后,双手在蔑盘中由轻到重,前后揉搓,直到茶叶汁溢,初步成条为止。

4、炒坯

目的是让水分进一步蒸发。锅温保持在75~80℃之间,每锅500~750克。茶叶落锅后,先将茶叶擒开,火温升高后,用抛炒低炒相结合的方法反复交叉进行,炒6~7分钟后,用手捏茶若稍有粘性,及时出锅摊开,抖散茶团,摊3~4分钟。

5、复揉

在篾盘中进行。用力较初揉重,主要使茶条紧细。

复揉

6、初干

使茶条水分继续挥发。锅温在60~65℃之间,方法与炒坯相同,不过手势要轻,防止芽尖打断。炒到茶条无粘性时出锅(约干到60%)。

7、摊凉

摊25~30分钟,然后用双手握茶条于手掌心中,运用掌力,轻轻地进行回转搓揉,使茶条整直显白毫,防止产生黑色。

8、烘茶

在烘盘中烘,温度为40~45℃,翻动2~3次,茶叶烘干为止。

综上可知,牛抵茶经摊青、杀青、初揉、炒坯、复揉、初干、摊凉和烘茶八道工序制成。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的牛抵茶的制作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编推荐

牛抵茶制作方法


1. 摊叶:鲜叶采回后,光摊放在篾盘上,防止鲜叶发烧,同时让鲜叶失去部分水分(大约15~20%),促使其内含物转化、味醇、回甜。

2. 杀青:杀青锅要磨光,洗净。锅温要掌握在130~150℃之间,茶叶落锅发出响声。锅温过高,易炒焦茶叶,过低叶中水分蒸发慢,杀青时间拉长,易引起不良的化学变化。每锅投叶量为750~1000克,过多不易杀匀杀透,过少操作不便,而且容易炒焦。

茶叶落锅,先用双手将茶叶翻动,手势要轻,动作要快。然后,手持炒手将茶叶滚炒。要及时抖散,抖闷结合。每锅杀青时间3~4分钟,直到茶叶为暗绿,直草气消失,开始发出茶香即出锅。

3. 初揉:将杀青叶放入篾盘内,迅速用手抖散,让水分迅速挥发。约3~4分钟后,双手在蔑盘中由轻到重,前后揉搓,直到茶叶汁溢,初步成条为止。

4. 炒坯:目的是让水分进一步蒸发。锅温保持在75~80℃之间,每锅500~750克。茶叶落锅后,先将茶叶擒开,火温升高后,用抛炒低炒相结合的方法反复交叉进行,炒6~7分钟后,用手捏茶若稍有粘性,及时出锅摊开,抖散茶团,摊3~4分钟。

5. 复揉:在篾盘中进行。用力较初揉重,主要使茶条紧细。

6. 初干:使茶条水分继续挥发。锅温在60~65℃之间,方法与炒坯相同,不过手势要轻,防止芽尖打断。炒到茶条无粘性时出锅(约干到60%)。

7. 摊凉:摊25~30分钟,然后用双手握茶条于手掌心中,运用掌力,轻轻地进行回转搓揉,使茶条整直显白毫,防止产生黑色。

8. 烘茶:在烘盘中烘,温度为40~45℃,翻动2~3次,茶叶烘干为止。

牛抵茶怎么冲泡?牛抵茶的冲泡方法


牛抵茶是绿茶的一种,创制于唐代,历史悠久,其制作工艺古朴,功效极佳,产区主要在石门县的夹山地区,而牛抵茶是很考究泡茶者技巧的一种茶叶,那么,牛抵茶怎么冲泡?下面就让小编带您一起去了解一下牛抵茶的冲泡方法介绍。

牛抵茶

牛抵茶的冲泡方法

1、茶具:选用的冲泡器皿是透明的玻璃杯,冲泡之前细心洁具,在轻柔的注水转杯之中,引领冲泡者与品饮者达到静心宁神的品茶境界。

2、水源:选壶瓶山泉水来冲泡,以冲分发挥牛抵茶的茶性。

3、投茶量:现在向杯中投入3克的牛抵茶,茶叶直落杯中,怀着豪怀万丈的君子情怀。

牛抵茶

4、投水:然后向杯中注入适量开水进行温润,轻轻摇动杯身,茶芽吸水舒展,随着水的热气,茶香四溢,令人陶醉。再向杯中注水至七分满,此时,细细打量杯中如牛角状的茶芽,因吸水变得饱满,随着在杯中的上下舞动,有的呈现牛抵角的景观,有的上下游弋,灵动鲜活。

5、品茶:细品茶香,清香中透着沁人的兰花香,轻饮茶汤,味醇回甘,品着这色香味形俱美的香茗,在忙碌的生活中获得一份宁静和快乐。

牛抵茶的冲泡方法就是上述这些内容,按照上述方法就能看到牛抵茶在茶杯中的完美身姿,相信你会喜欢的。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的牛抵茶的冲泡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牛抵茶的制作


“牛抵茶”是湖南全省审评确定的名茶之一。它既保持传统茶的特点,又具有新的风格。它的芽头肥实,外形条索紧洁,银毫显露,色泽翠绿光润,肉质香气高,滋味醇爽,汤色碧绿,叶底黄绿。

“牛抵茶”产于石门县二都乡境内。除了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之外,还与它精细的制茶工艺分不开。

制作方法:

1.摊叶:鲜叶采回后,光摊放在篾盘上,防止鲜叶发烧,同时让鲜叶失去部分水分(大约15~20%),促使其内含物转化、味醇、回甜。

2.杀青:杀青锅要磨光,洗净。锅温要掌握在130~150℃之间,茶叶落锅发出响声。锅温过高,易炒焦茶叶,过低叶中水分蒸发慢,杀青时间拉长,易引起不良的化学变化。每锅投叶量为750~1000克,过多不易杀匀杀透,过少操作不便,而且容易炒焦。

茶叶落锅,先用双手将茶叶翻动,手势要轻,动作要快。然后,手持炒手将茶叶滚炒。要及时抖散,抖闷结合。每锅杀青时间3~4分钟,直到茶叶为暗绿,直草气消失,开始发出茶香即出锅。

3.初揉:将杀青叶放入篾盘内,迅速用手抖散,让水分迅速挥发。约3~4分钟后,双手在蔑盘中由轻到重,前后揉搓,直到茶叶汁溢,初步成条为止。

4.炒坯:目的是让水分进一步蒸发。锅温保持在75~80℃之间,每锅500~750克。茶叶落锅后,先将茶叶擒开,火温升高后,用抛炒低炒相结合的方法反复交叉进行,炒6~7分钟后,用手捏茶若稍有粘性,及时出锅摊开,抖散茶团,摊3~4分钟。

5.复揉:在篾盘中进行。用力较初揉重,主要使茶条紧细。

6.初干:使茶条水分继续挥发。锅温在60~65℃之间,方法与炒坯相同,不过手势要轻,防止芽尖打断。炒到茶条无粘性时出锅(约干到60%)。

7.摊凉:摊25~30分钟,然后用双手握茶条于手掌心中,运用掌力,轻轻地进行回转搓揉,使茶条整直显白毫,防止产生黑色。

8.烘茶:在烘盘中烘,温度为40~45℃,翻动2~3次,茶叶烘干为止。

牛抵茶


牛抵茶是汉族茶农创制于唐代,属于湖南全省审评确定的名茶之一。它既保持传统茶的特点,又具有新的风格。它的芽头肥实,外形条索紧洁,银毫显露,色泽翠绿光润,肉质香气高,滋味醇爽,汤色碧绿,叶底黄绿。“牛抵茶”产于石门县二都乡境内。除了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之外,还与它精细的制茶工艺分不开,已被列为湖南省优质名茶之一。

牛抵茶的产地介绍

牛抵茶产于湖南省石门县的夹山地区。这里山高林密,山下的夹山寺,是早负盛名的佛教圣地。《石门县志》描述夹山风光是“猿抱子归青嶂岭,鸟含花落碧崖泉”。相传明代农民领袖李自成曾在夹山寺出家做过和尚,先后达31年之久。夹山两侧有两座大山,山顶四季葱绿,森林密布;二山之间,有一溪流,终年不渴。夹山之称,大概是由于当地的特殊地形而得。茶树大部分布在这里的山腰、山麓间。

牛抵茶的历史由来

牛抵茶早在宋代已被列为贡品。元、明以后,每年茶季前,朝廷都要派员到牛抵茶产地监督采制,制后全部运至京城。

武陵之尾,澧水之滨有夹山,山之西坞有茶园,善会禅师手植也。唐咸通十一年,善会赴上海秀州华亭吴江畔,受船子德诚衣钵,后辗转湖南石门夹山,创立夹山大同禅院。时茶汤之礼已成禅林清规,禅僧人自怀挟,到处煮饮,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善会卓锡夹山十余年,日与寺僧以茶参禅,人皆呼为“夹山”。

夹山禅师首倡“茶禅境味”之说。《五灯会元》载:夹山吃茶毕,自烹一碗,递与侍僧。侍僧正欲接碗,夹山缩手而问:“这一碗是什么?”侍僧一时语塞。夹山于是在禅房之侧树碑立碣,题额“茶禅一味”,众僧醍醐灌顶,恍然而悟。

一日,夹山禅师于西坞茶园采掇新芽,但见半坡茶园云蒸霞蔚,鹰嘴雀舌,绿闹茶山。园之外,又有两牛抵角相触,难解难分。夹山见之,忽发奇想,于是尽选园中一芽一叶者,将其杀青炒压、理条造形而成牛角形状,泡入碗中,但见那茶,叶柄朝下,芽尖向上,不落碗底,不浮水面,叶叶相碰,宛如两牛抵角,奋蹄争先。禅师饮之甚喜,遂将此茶名之曰“牛抵茶”。自此,夹山法嗣不绝,“牛抵”代代密传。

牛抵茶的制作方法

牛抵茶的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加工工艺分为摊青、杀青、初揉、炒坯、复揉、初干、摊凉和烘茶八道工序。

鲜叶采回后,摊青1~2小时,以提高香气和滋味的鲜爽度;杀青用双手翻炒,有时也用炒耙先滚后抖,滚抖结合的方法,进行3~4分钟。杀青叶置于篾盘内,迅速抖散,以祛热气。然后将手指伸直,手掌用力,先轻后重,前后搓揉,进行初揉,待茶叶初步成条,投入锅温为75~80℃的锅中炒坯。炒法是低扬与高抛相结合,反复交叉进行,当手捏茶叶无粘性时出锅,略经摊凉,再行复揉,其目的是使茶条更臻紧细,再投入锅中初干,方法与炒坯同,达八成干时出锅,摊凉后,烘茶至干即可。

1、摊叶

鲜叶采回后,光摊放在篾盘上,防止鲜叶发烧,同时让鲜叶失去部分水分(大约15~20%),促使其内含物转化、味醇、回甜。

2、杀青

杀青锅要磨光,洗净。锅温要掌握在130~150℃之间,茶叶落锅发出响声。锅温过高,易炒焦茶叶,过低叶中水分蒸发慢,杀青时间拉长,易引起不良的化学变化。每锅投叶量为750~1000克,过多不易杀匀杀透,过少操作不便,而且容易炒焦。茶叶落锅,先用双手将茶叶翻动,手势要轻,动作要快。

然后,手持炒手将茶叶滚炒。要及时抖散,抖闷结合。每锅杀青时间3~4分钟,直到茶叶为暗绿,直草气消失,开始发出茶香即出锅。

3、初揉

将杀青叶放入篾盘内,迅速用手抖散,让水分迅速挥发。约3~4分钟后,双手在蔑盘中由轻到重,前后揉搓,直到茶叶汁溢,初步成条为止。

4、炒坯

目的是让水分进一步蒸发。锅温保持在75~80℃之间,每锅500~750克。茶叶落锅后,先将茶叶擒开,火温升高后,用抛炒低炒相结合的方法反复交叉进行,炒6~7分钟后,用手捏茶若稍有粘性,及时出锅摊开,抖散茶团,摊3~4分钟。

5、复揉

在篾盘中进行。用力较初揉重,主要使茶条紧细。

6、初干

使茶条水分继续挥发。锅温在60~65℃之间,方法与炒坯相同,不过手势要轻,防止芽尖打断。炒到茶条无粘性时出锅(约干到60%)。

7、摊凉

摊25~30分钟,然后用双手握茶条于手掌心中,运用掌力,轻轻地进行回转搓揉,使茶条整直显白毫,防止产生黑色。

8、烘茶

在烘盘中烘,温度为40~45℃,翻动2~3次,茶叶烘干为止。

牛抵茶的品质特征

形:牛抵茶芽头肥壮,外形条索紧结,略扁,似牛角,银毫显露,色泽翠绿光润,泡入杯中,叶柄朝下,芽尖向上,不落杯底,不浮水面,叶叶相碰,宛如两牛抵角。

质:内质香气高鲜,滋味醇厚,汤色碧绿,叶底黄绿。

牛抵茶的冲泡方法

冲泡牛抵茶建议使用玻璃茶具,因为这样有利于观看牛抵茶在杯中的优美姿态,冲泡之前请大家细心清洁茶具,这样一来轻揉慢捻的动作也能够平定泡茶人的心神。

准备好茶具与材料之后,首先向杯中投入三克左右的牛抵茶,然后向壶中注入适量的开水温润茶叶,轻摇壶身,使茶芽充分吸收水分舒展开来。待闻到茶香四溢,再向壶中注入热水至七分满,而后等候几分钟,便能够饮上一壶沁人心脾的牛抵茶了。

但在冲泡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急躁,水温也不可过高。否则,不仅无法品尝到这回香醇久的茗茶,也会失去了泡茶时的一方宁静。

牛抵茶的功效与作用

(1)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

(2)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

(3)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

(4)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

(5)有助于美容护肤: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6)有助于醒脑提神: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7)有助于利尿解乏: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湖南名茶之一牛抵茶制作方法


“牛抵茶”是湖南全省审评确定的名茶之一。它既保持传统茶的特点,又具有新的风格。它的芽头肥实,外形条索紧洁,银毫显露,色泽翠绿光润,肉质香气高,滋味醇爽,汤色碧绿,叶底黄绿。

湖南,位于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的南面,故称湖南,属亚热带气候,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6.7摄氏度至17.9摄氏度之间,南北温差极小,降雨量丰富适宜茶树生长,是中国重点产茶省之一,产茶量居全国第二位,素有“茶乡”之称。全省有九十多个县(市)种植茶树年产茶八万多吨。

据史册《汉志》记载以及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表明,湖南的产茶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初期,是我国人工栽培茶树最早的省份之一,唐代湖南每年的贡茶就有十二万五千公斤。到十九世纪,湖南的茶树栽培面积已上百万亩,现有茶园面积一百八十万亩。

“牛抵茶”产于石门县二都乡境内。除了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之外,还与它精细的制茶工艺分不开。

制作方法

1.摊叶:鲜叶采回后,光摊放在篾盘上,防止鲜叶发烧,同时让鲜叶失去部分水分(大约15~20%),促使其内含物转化、味醇、回甜。

2.杀青:杀青锅要磨光,洗净。锅温要掌握在130~150℃之间,茶叶落锅发出响声。锅温过高,易炒焦茶叶,过低叶中水分蒸发慢,杀青时间拉长,易引起不良的化学变化。每锅投叶量为750~1000克,过多不易杀匀杀透,过少操作不便,而且容易炒焦。

茶叶落锅,先用双手将茶叶翻动,手势要轻,动作要快。然后,手持炒手将茶叶滚炒。要及时抖散,抖闷结合。每锅杀青时间3~4分钟,直到茶叶为暗绿,直草气消失,开始发出茶香即出锅。

3.初揉:将杀青叶放入篾盘内,迅速用手抖散,让水分迅速挥发。约3~4分钟后,双手在蔑盘中由轻到重,前后揉搓,直到茶叶汁溢,初步成条为止。

4.炒坯:目的是让水分进一步蒸发。锅温保持在75~80℃之间,每锅500~750克。茶叶落锅后,先将茶叶擒开,火温升高后,用抛炒低炒相结合的方法反复交叉进行,炒6~7分钟后,用手捏茶若稍有粘性,及时出锅摊开,抖散茶团,摊3~4分钟。

5.复揉:在篾盘中进行。用力较初揉重,主要使茶条紧细。

6.初干:使茶条水分继续挥发。锅温在60~65℃之间,方法与炒坯相同,不过手势要轻,防止芽尖打断。炒到茶条无粘性时出锅(约干到60%)。

7.摊凉:摊25~30分钟,然后用双手握茶条于手掌心中,运用掌力,轻轻地进行回转搓揉,使茶条整直显白毫,防止产生黑色。

8.烘茶:在烘盘中烘,温度为40~45℃,翻动2~3次,茶叶烘干为止

牛抵茶的产地


牛抵茶由汉族茶农创制于唐代,品质极佳,内质上乘,已被列为湖南省优质名茶之一。长期品饮具有提神消疲、美容护肤、利尿等方面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牛抵茶的产地。

牛抵茶的产地

牛抵茶产于湖南省石门县的夹山地区。这里山高林密,山下的夹山寺,是早负盛名的佛教圣地。《石门县志》描述夹山风光是“猿抱子归青嶂岭,鸟含花落碧崖泉”。相传明代农民领袖李自成曾在夹山寺出家做过和尚,先后达31年之久。夹山两侧有两座大山,山顶四季葱绿,森林密布;二山之间,有一溪流,终年不渴。夹山之称,大概是由于当地的特殊地形而得。茶树大部分布在这里的山腰、山麓间。

牛抵茶的历史由来

牛抵茶早在宋代已被列为贡品。元、明以后,每年茶季前,朝廷都要派员到牛抵茶产地监督采制,制后全部运至京城。

武陵之尾,澧水之滨有夹山,山之西坞有茶园,善会禅师手植也。唐咸通十一年,善会赴上海秀州华亭吴江畔,受船子德诚衣钵,后辗转湖南石门夹山,创立夹山大同禅院。时茶汤之礼已成禅林清规,禅僧人自怀挟,到处煮饮,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善会卓锡夹山十余年,日与寺僧以茶参禅,人皆呼为“夹山”。

夹山禅师首倡“茶禅境味”之说。《五灯会元》载:夹山吃茶毕,自烹一碗,递与侍僧。侍僧正欲接碗,夹山缩手而问:“这一碗是什么?”侍僧一时语塞。夹山于是在禅房之侧树碑立碣,题额“茶禅一味”,众僧醍醐灌顶,恍然而悟。

一日,夹山禅师于西坞茶园采掇新芽,但见半坡茶园云蒸霞蔚,鹰嘴雀舌,绿闹茶山。园之外,又有两牛抵角相触,难解难分。夹山见之,忽发奇想,于是尽选园中一芽一叶者,将其杀青炒压、理条造形而成牛角形状,泡入碗中,但见那茶,叶柄朝下,芽尖向上,不落碗底,不浮水面,叶叶相碰,宛如两牛抵角,奋蹄争先。禅师饮之甚喜,遂将此茶名之曰“牛抵茶”。自此,夹山法嗣不绝,“牛抵”代代密传。

牛抵茶属于什么茶类


牛抵茶属于什么茶类?牛抵茶属于条形炒青绿茶,因其外形肥壮带扁锋利似牛角。泡入杯中,芽芽相碰,状似牛抵角而得名。曾经因种种原因,牛抵茶的采制技术年久失传,1978年重新恢复,并优化制作工艺,一般在清明前后采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经摊青、杀青、清风、初揉、炒坯、复揉、初干、摊凉、烘干制成。如今,牛抵茶重新获得品饮者的青睐,并屡获“湘茶杯”等殊荣。

牛抵茶制作工艺

1、摊叶

鲜叶采回后,光摊放在篾盘上,防止鲜叶发烧,同时让鲜叶失去部分水分(大约15~20%),促使其内含物转化、味醇、回甜。

2、杀青

杀青锅要磨光,洗净。锅温要掌握在130~150℃之间,茶叶落锅发出响声。锅温过高,易炒焦茶叶,过低叶中水分蒸发慢,杀青时间拉长,易引起不良的化学变化。每锅投叶量为750~1000克,过多不易杀匀杀透,过少操作不便,而且容易炒焦。茶叶落锅,先用双手将茶叶翻动,手势要轻,动作要快。

然后,手持炒手将茶叶滚炒。要及时抖散,抖闷结合。每锅杀青时间3~4分钟,直到茶叶为暗绿,直草气消失,开始发出茶香即出锅。

3、初揉

将杀青叶放入篾盘内,迅速用手抖散,让水分迅速挥发。约3~4分钟后,双手在蔑盘中由轻到重,前后揉搓,直到茶叶汁溢,初步成条为止。

4、炒坯

目的是让水分进一步蒸发。锅温保持在75~80℃之间,每锅500~750克。茶叶落锅后,先将茶叶擒开,火温升高后,用抛炒低炒相结合的方法反复交叉进行,炒6~7分钟后,用手捏茶若稍有粘性,及时出锅摊开,抖散茶团,摊3~4分钟。

5、复揉

在篾盘中进行。用力较初揉重,主要使茶条紧细。

6、初干

使茶条水分继续挥发。锅温在60~65℃之间,方法与炒坯相同,不过手势要轻,防止芽尖打断。炒到茶条无粘性时出锅(约干到60%)。

7、摊凉

摊25~30分钟,然后用双手握茶条于手掌心中,运用掌力,轻轻地进行回转搓揉,使茶条整直显白毫,防止产生黑色。

8、烘茶

在烘盘中烘,温度为40~45℃,翻动2~3次,茶叶烘干为止。

牛抵茶保健作用

(1)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

(2)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

(3)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

(4)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

(5)有助于美容护肤: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6)有助于醒脑提神: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7)有助于利尿解乏: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综上所述,牛抵茶属于绿茶,通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具有绿茶特殊的功效。如果要喝牛抵茶保健身体的话,要注意合理的品饮,空腹或者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不宜饮茶,冷茶、浓茶也不宜饮用。

小白学茶:牛抵茶、碎铜茶、辫子茶都是什么鬼?


牛抵茶,你听过吗?不了解的话猜猜看。牛抵茶,顾名思义,样子像两只牛互顶的茶?别说,还真的是!

再来详细了解一下牛抵茶是什么茶?

牛抵茶产于湖南省,创制于唐代,并在宋代被列为贡品,元、明以后,每年采茶季前,朝廷都要派官员到牛抵茶产地监督采制,制好后全部运往京城。

它芽头肥实、银毫显露、条索紧结。冲泡后滋味醇爽、汤色碧绿、饮后回甘,广受大众的喜爱。

在工艺类别上,牛抵茶属于不发酵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均以绿色为主调。

牛抵茶本质是一种绿茶,拥有绿茶所拥有的功效和作用,从唐宋起就受到官府的广泛重视,已被列为湖南省优质名茶之一。

牛抵茶的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它的加工要经过摊青、杀青、初揉、炒坯、复揉、初干、摊凉和烘茶八道工序,缺一不可。市场上的牛抵茶虽然比不得一流茶来的金贵,却也有它自身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牛抵茶特点为芽头肥实,外形条索紧结、略扁,似牛角,银毫显露,色泽翠绿光润,肉质香气高,叶底黄绿。泡入杯中,叶柄朝下,芽尖向上,不落杯底,不浮水面,叶叶相碰,宛如两牛抵角,也因此得名“牛抵茶”。

牛抵茶的喝法有讲究吗?

冲泡牛抵茶建议使用玻璃茶具,因为这样有利于观看牛抵茶在杯中的独特姿态。

准备好茶具与材料之后,首先向杯中投入三克左右的牛抵茶,然后向壶中注入适量的开水温润茶叶,轻摇壶身,使茶芽充分吸收水分舒展开来。待闻到茶香四溢,再向壶中注入热水至七分满,而后等候几分钟,便能够饮上一壶沁人心脾的牛抵茶了。

但在冲泡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急躁,水温也不可过高。否则,不仅无法品尝到这回香醇久的茗茶,也会失去了泡茶时的一方宁静。

碎铜茶,你知道吗?

从字面意思猜测,莫非是能碎铜化钱的茶?太神奇了有木有!

关于碎铜茶的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从前有个小孩不慎吞下了一枚铜钱,危在旦夕。这时武当派始祖张三丰恰巧路过,为了救这个孩子,他随手抓了一把路边的茶树上的茶叶放在口中嚼烂,然后喂给吃了铜钱的孩子。没过多久,那枚铜钱就从孩子的身体里排出来了,孩子也因此得救,故当地流传着“碎铜茶好众人夸,能把铜钱碎成渣”的民谣,这种茶叶有了可以嚼碎铜钱的功能,后人称之为“碎铜茶”。

碎铜茶有什么特点?

碎铜茶产于福建省邵武市和平古镇西北部观星山的留仙峰与武阳峰上。这里远离工业,土质、气候无污染,为碎铜茶无公害和有机茶园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是福建茶的骄傲,世界两大“奇茶”之一。

邵武碎铜茶为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碎铜茶是高山绿茶,生长环境多为云雾缭绕的乱石岩缝,具有鲜爽醇厚、茶多酚含量高等优异品质。

茶树植株呈灌木型,中叶类,分枝部位低,稀蔬不齐,叶片长,椭园形,叶脉明显,叶缘锯齿细而密,叶色暗绿,芽叶较肥壮,持嫩性强。发芽偏迟,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开始采摘,9月上、中旬停止生长,整个生长期不到7个月。

该茶的耕作管理粗放,一般只在春茶前稍作耕锄,不施肥也无修剪与喷药。由于种植稀蔬,管理粗放,采摘期又短,产量甚低,但绿毛茶毫显、味浓、耐泡、质佳,除了具有碎铜功效外,沏上一杯,满屋飘香,品茗一口,更是沁人心肺,颊齿留香。

福建省农业厅提出把“碎铜茶”列入2009年野生茶保护盘子,农林大茶学系也有意将“碎铜茶”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工商部门已决定把“碎铜茶”作为省知名品牌进行申报。

碎铜茶的口感如何呢?

香味醇厚,回味甘甜清爽。这种茶手捧一把,有股清凉感觉直透心底,泡饮茶汤澄明透亮,揭盖透出一股山野气息。凝神啜饮之,稍涩继而回甘,乃茶中上品。

辫子茶,你听过吗?

顾名思义是外形像辫子的茶叶?的确,这长长的辫子在茶叶中算是十分特别了。

辫子茶是什么茶?

辫子茶属于普洱茶的一种,明清时期流传下来,保留在神秘的少数民族——傈僳族中的一种制茶工艺,它的制作需要精选百年以上茶龄的古茶树,用其上好的茶青,单独杀青、单独压制,并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其条索具有惟妙惟肖的辫子特征。

辫子茶的制作十分独特。据俐侎人传唱,又称“头人茶”或“朝贡茶”,采用茶山里最古老、最好喝的茶,用早春第一最好的芽,单片杀青,单个揉捻,单个压制,并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其条索具有惟妙惟肖的辫子状。

辫子茶要数云南地区的最为地道,长长的辫子泡在水中,闷上几秒,茶水就变得清澈透亮,淡淡茶香味溢出,辫子茶的茶味较浓,因此不能浸泡过长时间,否则容易苦涩难饮,恰到好处的冲泡时间才能酿造出醇厚的茶水,丝丝入扣。

茶饼外形似辫子状,条索分明,清晰,选料极佳,梗嫩、叶厚、芽肥。

每饼茶纯属手工编织而成,无形中为“辫子茶”增添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内涵,即可欣赏,又可品尝。其经久存放,越陈越香。据说,辫子编得越长,来年的运势才会越好,才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可见,茶已不是单纯的饮品,它还寄托了我们的愿想。

说得这么好,想不想尝尝这么神奇的普洱辫子茶呢?由于辫子茶非常珍贵,可能要到傈僳族同伴那里才有机会品尝到,姑且就先看看

桑叶茶是如何制作的?桑叶茶的制作方法


桑叶茶以优质桑叶为原料,经采桑、洗晾、切叶、杀青、揉搓、解块、烘干、制香等工序制作而成,是一种最佳的养生茶饮,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降低血糖、瘦身减脂、祛斑祛痘等功效,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桑叶茶的制作方法吧。

采桑叶

桑叶茶的制作方法

1、采叶。以采晚秋桑树中上部无污染、无病虫害的叶片为好。河北迁安地区在九月中旬为好,采叶时要去掉叶柄,注意要老嫩分开,尽量做到老嫩一致。采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室内阴干至无水滴为止,将已去叶柄的桑叶叠成8-12层厚,切成长1厘米,宽0.3-0.5厘米的条叶。

2、装笼。将切好的桑叶抖松,不让其粘贴在一起,装入事先铺好干净纱布的蒸笼内,厚度在5-7厘米之间,以能均匀受蒸为宜。

3、蒸青。锅内放清水,烧开后,将蒸笼放在锅内盖严,用大火、急火迅速蒸,待上大气后,根据蒸具密闭程度改用小火蒸2.5-5分钟,揭开盖查看,以桑叶软熟保持鲜绿为好,立即出笼倒入干净的容器内摊晾。焖蒸后立即驱散蒸汽是关键。蒸青过程中气味呈现出淡淡的清香时起锅摊放才会使桑叶茶冲泡时的青味少。蒸青时间一定要掌握好,时间短,青味没有蒸出,涩味重,汤色偏绿;时间过长,桑叶焖成黄色,颜色不好看,营养损失多,润滑感即可。

桑叶茶

4、干燥。将揉搓好的桑叶放入热锅中,用木扒不停地翻动,使水分尽快蒸发,至大半干时改用小稳火使水分进一步蒸发、均匀一致;至桑叶趋于干燥时,再用大火,并急速翻动,使其受热均匀,然后迅速撤火。要随时注意,当手捏不粘、手捻发脆,眼看叶脉呈蟹壳黄色、鼻闻具有清香味、品尝辨味适当(焦而不生),即为成品,迅速撤火。

5、摊凉过筛。将制成的桑叶茶迅速倒入干净的容器内(不要用塑料容器)摊凉,冷却后用适当的筛子筛去过细的碎末。

以上内容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桑叶茶的制作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桂东玲珑茶是如何制作?桂东玲珑茶的制作方法


桂东玲珑茶是一种绿茶,它的制法经科学改造而日益完善,其色泽翠绿,沁香袭人,茶汤透亮,口感醇厚,它比普通绿茶的制法更加精巧,那么。桂东玲珑茶是如何制作?一起去了解一下桂东玲珑茶的制作方法吧。

桂东玲珑茶揉捻

桂东玲珑茶的制作方法

1、摊放、杀青:鲜叶采回后,略经摊放,进行杀青,杀青叶经过“清风散热”,进行揉捻。

2、揉捻、初干:初干工序后,茶坯不粘手,白毫初显,转入复揉整形。

桂东玲珑茶揉捻

3、整形:做法是双手轻握茶坯,朝反方向作缓慢旋转,再将成团的茶坯轻轻抖散,反复进行多次,茶坯达八成干,转为提毫动作。

4、提毫:其手法是合掌握茶缓缓转动,供茶条相互摩擦,白毫即逐渐显露出来。

5、足火:最后足火烘焙,至茶叶足干后,用毛边纸包装,每包一斤,置罐中密封贮存。

桂东玲珑茶以鲜叶为原料,经摊放、杀青、清风、揉捻、初干、整形提毫、摊凉回潮,足火这八道工艺制作而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