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抵茶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 : 2020-09-29
青茶制作方法 苦丁茶制作方法 黑茶制作方法

青茶制作方法。

1. 摊叶:鲜叶采回后,光摊放在篾盘上,防止鲜叶发烧,同时让鲜叶失去部分水分(大约15~20%),促使其内含物转化、味醇、回甜。

2. 杀青:杀青锅要磨光,洗净。锅温要掌握在130~150℃之间,茶叶落锅发出响声。锅温过高,易炒焦茶叶,过低叶中水分蒸发慢,杀青时间拉长,易引起不良的化学变化。每锅投叶量为750~1000克,过多不易杀匀杀透,过少操作不便,而且容易炒焦。

茶叶落锅,先用双手将茶叶翻动,手势要轻,动作要快。然后,手持炒手将茶叶滚炒。要及时抖散,抖闷结合。每锅杀青时间3~4分钟,直到茶叶为暗绿,直草气消失,开始发出茶香即出锅。

3. 初揉:将杀青叶放入篾盘内,迅速用手抖散,让水分迅速挥发。约3~4分钟后,双手在蔑盘中由轻到重,前后揉搓,直到茶叶汁溢,初步成条为止。

4. 炒坯:目的是让水分进一步蒸发。锅温保持在75~80℃之间,每锅500~750克。茶叶落锅后,先将茶叶擒开,火温升高后,用抛炒低炒相结合的方法反复交叉进行,炒6~7分钟后,用手捏茶若稍有粘性,及时出锅摊开,抖散茶团,摊3~4分钟。

5. 复揉:在篾盘中进行。用力较初揉重,主要使茶条紧细。

6. 初干:使茶条水分继续挥发。锅温在60~65℃之间,方法与炒坯相同,不过手势要轻,防止芽尖打断。炒到茶条无粘性时出锅(约干到60%)。

7. 摊凉:摊25~30分钟,然后用双手握茶条于手掌心中,运用掌力,轻轻地进行回转搓揉,使茶条整直显白毫,防止产生黑色。

8. 烘茶:在烘盘中烘,温度为40~45℃,翻动2~3次,茶叶烘干为止。

cy316.com扩展阅读

牛抵茶是如何制成的?牛抵茶的制作方法


牛抵茶,是汉族时创制的一种绿茶,不仅具有传统茶叶的特点,又具有条索紧结,略扁,似牛角等新特点。牛抵茶产于石门县,不仅自然条件优越,还有精湛的制茶技术。那么,牛抵茶是如何制成的?下面让小编为您介绍一下牛抵茶的制作方法吧。

牛抵茶

牛抵茶的制作方法

1、摊叶

鲜叶采回后,光摊放在篾盘上,防止鲜叶发烧,同时让鲜叶失去部分水分(大约15~20%),促使其内含物转化、味醇、回甜。

2、杀青

杀青锅要磨光,洗净。锅温要掌握在130~150℃之间,茶叶落锅发出响声。锅温过高,易炒焦茶叶,过低叶中水分蒸发慢,杀青时间拉长,易引起不良的化学变化。每锅投叶量为750~1000克,过多不易杀匀杀透,过少操作不便,而且容易炒焦。茶叶落锅,先用双手将茶叶翻动,手势要轻,动作要快。然后,手持炒手将茶叶滚炒。要及时抖散,抖闷结合。每锅杀青时间3~4分钟,直到茶叶为暗绿,直草气消失,开始发出茶香即出锅。

杀青

3、初揉

将杀青叶放入篾盘内,迅速用手抖散,让水分迅速挥发。约3~4分钟后,双手在蔑盘中由轻到重,前后揉搓,直到茶叶汁溢,初步成条为止。

4、炒坯

目的是让水分进一步蒸发。锅温保持在75~80℃之间,每锅500~750克。茶叶落锅后,先将茶叶擒开,火温升高后,用抛炒低炒相结合的方法反复交叉进行,炒6~7分钟后,用手捏茶若稍有粘性,及时出锅摊开,抖散茶团,摊3~4分钟。

5、复揉

在篾盘中进行。用力较初揉重,主要使茶条紧细。

复揉

6、初干

使茶条水分继续挥发。锅温在60~65℃之间,方法与炒坯相同,不过手势要轻,防止芽尖打断。炒到茶条无粘性时出锅(约干到60%)。

7、摊凉

摊25~30分钟,然后用双手握茶条于手掌心中,运用掌力,轻轻地进行回转搓揉,使茶条整直显白毫,防止产生黑色。

8、烘茶

在烘盘中烘,温度为40~45℃,翻动2~3次,茶叶烘干为止。

综上可知,牛抵茶经摊青、杀青、初揉、炒坯、复揉、初干、摊凉和烘茶八道工序制成。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的牛抵茶的制作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湖南名茶之一牛抵茶制作方法


“牛抵茶”是湖南全省审评确定的名茶之一。它既保持传统茶的特点,又具有新的风格。它的芽头肥实,外形条索紧洁,银毫显露,色泽翠绿光润,肉质香气高,滋味醇爽,汤色碧绿,叶底黄绿。

湖南,位于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的南面,故称湖南,属亚热带气候,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6.7摄氏度至17.9摄氏度之间,南北温差极小,降雨量丰富适宜茶树生长,是中国重点产茶省之一,产茶量居全国第二位,素有“茶乡”之称。全省有九十多个县(市)种植茶树年产茶八万多吨。

据史册《汉志》记载以及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表明,湖南的产茶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初期,是我国人工栽培茶树最早的省份之一,唐代湖南每年的贡茶就有十二万五千公斤。到十九世纪,湖南的茶树栽培面积已上百万亩,现有茶园面积一百八十万亩。

“牛抵茶”产于石门县二都乡境内。除了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之外,还与它精细的制茶工艺分不开。

制作方法

1.摊叶:鲜叶采回后,光摊放在篾盘上,防止鲜叶发烧,同时让鲜叶失去部分水分(大约15~20%),促使其内含物转化、味醇、回甜。

2.杀青:杀青锅要磨光,洗净。锅温要掌握在130~150℃之间,茶叶落锅发出响声。锅温过高,易炒焦茶叶,过低叶中水分蒸发慢,杀青时间拉长,易引起不良的化学变化。每锅投叶量为750~1000克,过多不易杀匀杀透,过少操作不便,而且容易炒焦。

茶叶落锅,先用双手将茶叶翻动,手势要轻,动作要快。然后,手持炒手将茶叶滚炒。要及时抖散,抖闷结合。每锅杀青时间3~4分钟,直到茶叶为暗绿,直草气消失,开始发出茶香即出锅。

3.初揉:将杀青叶放入篾盘内,迅速用手抖散,让水分迅速挥发。约3~4分钟后,双手在蔑盘中由轻到重,前后揉搓,直到茶叶汁溢,初步成条为止。

4.炒坯:目的是让水分进一步蒸发。锅温保持在75~80℃之间,每锅500~750克。茶叶落锅后,先将茶叶擒开,火温升高后,用抛炒低炒相结合的方法反复交叉进行,炒6~7分钟后,用手捏茶若稍有粘性,及时出锅摊开,抖散茶团,摊3~4分钟。

5.复揉:在篾盘中进行。用力较初揉重,主要使茶条紧细。

6.初干:使茶条水分继续挥发。锅温在60~65℃之间,方法与炒坯相同,不过手势要轻,防止芽尖打断。炒到茶条无粘性时出锅(约干到60%)。

7.摊凉:摊25~30分钟,然后用双手握茶条于手掌心中,运用掌力,轻轻地进行回转搓揉,使茶条整直显白毫,防止产生黑色。

8.烘茶:在烘盘中烘,温度为40~45℃,翻动2~3次,茶叶烘干为止

牛抵茶怎么冲泡?牛抵茶的冲泡方法


牛抵茶是绿茶的一种,创制于唐代,历史悠久,其制作工艺古朴,功效极佳,产区主要在石门县的夹山地区,而牛抵茶是很考究泡茶者技巧的一种茶叶,那么,牛抵茶怎么冲泡?下面就让小编带您一起去了解一下牛抵茶的冲泡方法介绍。

牛抵茶

牛抵茶的冲泡方法

1、茶具:选用的冲泡器皿是透明的玻璃杯,冲泡之前细心洁具,在轻柔的注水转杯之中,引领冲泡者与品饮者达到静心宁神的品茶境界。

2、水源:选壶瓶山泉水来冲泡,以冲分发挥牛抵茶的茶性。

3、投茶量:现在向杯中投入3克的牛抵茶,茶叶直落杯中,怀着豪怀万丈的君子情怀。

牛抵茶

4、投水:然后向杯中注入适量开水进行温润,轻轻摇动杯身,茶芽吸水舒展,随着水的热气,茶香四溢,令人陶醉。再向杯中注水至七分满,此时,细细打量杯中如牛角状的茶芽,因吸水变得饱满,随着在杯中的上下舞动,有的呈现牛抵角的景观,有的上下游弋,灵动鲜活。

5、品茶:细品茶香,清香中透着沁人的兰花香,轻饮茶汤,味醇回甘,品着这色香味形俱美的香茗,在忙碌的生活中获得一份宁静和快乐。

牛抵茶的冲泡方法就是上述这些内容,按照上述方法就能看到牛抵茶在茶杯中的完美身姿,相信你会喜欢的。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的牛抵茶的冲泡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牛抵茶的制作


“牛抵茶”是湖南全省审评确定的名茶之一。它既保持传统茶的特点,又具有新的风格。它的芽头肥实,外形条索紧洁,银毫显露,色泽翠绿光润,肉质香气高,滋味醇爽,汤色碧绿,叶底黄绿。

“牛抵茶”产于石门县二都乡境内。除了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之外,还与它精细的制茶工艺分不开。

制作方法:

1.摊叶:鲜叶采回后,光摊放在篾盘上,防止鲜叶发烧,同时让鲜叶失去部分水分(大约15~20%),促使其内含物转化、味醇、回甜。

2.杀青:杀青锅要磨光,洗净。锅温要掌握在130~150℃之间,茶叶落锅发出响声。锅温过高,易炒焦茶叶,过低叶中水分蒸发慢,杀青时间拉长,易引起不良的化学变化。每锅投叶量为750~1000克,过多不易杀匀杀透,过少操作不便,而且容易炒焦。

茶叶落锅,先用双手将茶叶翻动,手势要轻,动作要快。然后,手持炒手将茶叶滚炒。要及时抖散,抖闷结合。每锅杀青时间3~4分钟,直到茶叶为暗绿,直草气消失,开始发出茶香即出锅。

3.初揉:将杀青叶放入篾盘内,迅速用手抖散,让水分迅速挥发。约3~4分钟后,双手在蔑盘中由轻到重,前后揉搓,直到茶叶汁溢,初步成条为止。

4.炒坯:目的是让水分进一步蒸发。锅温保持在75~80℃之间,每锅500~750克。茶叶落锅后,先将茶叶擒开,火温升高后,用抛炒低炒相结合的方法反复交叉进行,炒6~7分钟后,用手捏茶若稍有粘性,及时出锅摊开,抖散茶团,摊3~4分钟。

5.复揉:在篾盘中进行。用力较初揉重,主要使茶条紧细。

6.初干:使茶条水分继续挥发。锅温在60~65℃之间,方法与炒坯相同,不过手势要轻,防止芽尖打断。炒到茶条无粘性时出锅(约干到60%)。

7.摊凉:摊25~30分钟,然后用双手握茶条于手掌心中,运用掌力,轻轻地进行回转搓揉,使茶条整直显白毫,防止产生黑色。

8.烘茶:在烘盘中烘,温度为40~45℃,翻动2~3次,茶叶烘干为止。

牛抵茶


牛抵茶是汉族茶农创制于唐代,属于湖南全省审评确定的名茶之一。它既保持传统茶的特点,又具有新的风格。它的芽头肥实,外形条索紧洁,银毫显露,色泽翠绿光润,肉质香气高,滋味醇爽,汤色碧绿,叶底黄绿。“牛抵茶”产于石门县二都乡境内。除了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之外,还与它精细的制茶工艺分不开,已被列为湖南省优质名茶之一。

牛抵茶的产地介绍

牛抵茶产于湖南省石门县的夹山地区。这里山高林密,山下的夹山寺,是早负盛名的佛教圣地。《石门县志》描述夹山风光是“猿抱子归青嶂岭,鸟含花落碧崖泉”。相传明代农民领袖李自成曾在夹山寺出家做过和尚,先后达31年之久。夹山两侧有两座大山,山顶四季葱绿,森林密布;二山之间,有一溪流,终年不渴。夹山之称,大概是由于当地的特殊地形而得。茶树大部分布在这里的山腰、山麓间。

牛抵茶的历史由来

牛抵茶早在宋代已被列为贡品。元、明以后,每年茶季前,朝廷都要派员到牛抵茶产地监督采制,制后全部运至京城。

武陵之尾,澧水之滨有夹山,山之西坞有茶园,善会禅师手植也。唐咸通十一年,善会赴上海秀州华亭吴江畔,受船子德诚衣钵,后辗转湖南石门夹山,创立夹山大同禅院。时茶汤之礼已成禅林清规,禅僧人自怀挟,到处煮饮,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善会卓锡夹山十余年,日与寺僧以茶参禅,人皆呼为“夹山”。

夹山禅师首倡“茶禅境味”之说。《五灯会元》载:夹山吃茶毕,自烹一碗,递与侍僧。侍僧正欲接碗,夹山缩手而问:“这一碗是什么?”侍僧一时语塞。夹山于是在禅房之侧树碑立碣,题额“茶禅一味”,众僧醍醐灌顶,恍然而悟。

一日,夹山禅师于西坞茶园采掇新芽,但见半坡茶园云蒸霞蔚,鹰嘴雀舌,绿闹茶山。园之外,又有两牛抵角相触,难解难分。夹山见之,忽发奇想,于是尽选园中一芽一叶者,将其杀青炒压、理条造形而成牛角形状,泡入碗中,但见那茶,叶柄朝下,芽尖向上,不落碗底,不浮水面,叶叶相碰,宛如两牛抵角,奋蹄争先。禅师饮之甚喜,遂将此茶名之曰“牛抵茶”。自此,夹山法嗣不绝,“牛抵”代代密传。

牛抵茶的制作方法

牛抵茶的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加工工艺分为摊青、杀青、初揉、炒坯、复揉、初干、摊凉和烘茶八道工序。

鲜叶采回后,摊青1~2小时,以提高香气和滋味的鲜爽度;杀青用双手翻炒,有时也用炒耙先滚后抖,滚抖结合的方法,进行3~4分钟。杀青叶置于篾盘内,迅速抖散,以祛热气。然后将手指伸直,手掌用力,先轻后重,前后搓揉,进行初揉,待茶叶初步成条,投入锅温为75~80℃的锅中炒坯。炒法是低扬与高抛相结合,反复交叉进行,当手捏茶叶无粘性时出锅,略经摊凉,再行复揉,其目的是使茶条更臻紧细,再投入锅中初干,方法与炒坯同,达八成干时出锅,摊凉后,烘茶至干即可。

1、摊叶

鲜叶采回后,光摊放在篾盘上,防止鲜叶发烧,同时让鲜叶失去部分水分(大约15~20%),促使其内含物转化、味醇、回甜。

2、杀青

杀青锅要磨光,洗净。锅温要掌握在130~150℃之间,茶叶落锅发出响声。锅温过高,易炒焦茶叶,过低叶中水分蒸发慢,杀青时间拉长,易引起不良的化学变化。每锅投叶量为750~1000克,过多不易杀匀杀透,过少操作不便,而且容易炒焦。茶叶落锅,先用双手将茶叶翻动,手势要轻,动作要快。

然后,手持炒手将茶叶滚炒。要及时抖散,抖闷结合。每锅杀青时间3~4分钟,直到茶叶为暗绿,直草气消失,开始发出茶香即出锅。

3、初揉

将杀青叶放入篾盘内,迅速用手抖散,让水分迅速挥发。约3~4分钟后,双手在蔑盘中由轻到重,前后揉搓,直到茶叶汁溢,初步成条为止。

4、炒坯

目的是让水分进一步蒸发。锅温保持在75~80℃之间,每锅500~750克。茶叶落锅后,先将茶叶擒开,火温升高后,用抛炒低炒相结合的方法反复交叉进行,炒6~7分钟后,用手捏茶若稍有粘性,及时出锅摊开,抖散茶团,摊3~4分钟。

5、复揉

在篾盘中进行。用力较初揉重,主要使茶条紧细。

6、初干

使茶条水分继续挥发。锅温在60~65℃之间,方法与炒坯相同,不过手势要轻,防止芽尖打断。炒到茶条无粘性时出锅(约干到60%)。

7、摊凉

摊25~30分钟,然后用双手握茶条于手掌心中,运用掌力,轻轻地进行回转搓揉,使茶条整直显白毫,防止产生黑色。

8、烘茶

在烘盘中烘,温度为40~45℃,翻动2~3次,茶叶烘干为止。

牛抵茶的品质特征

形:牛抵茶芽头肥壮,外形条索紧结,略扁,似牛角,银毫显露,色泽翠绿光润,泡入杯中,叶柄朝下,芽尖向上,不落杯底,不浮水面,叶叶相碰,宛如两牛抵角。

质:内质香气高鲜,滋味醇厚,汤色碧绿,叶底黄绿。

牛抵茶的冲泡方法

冲泡牛抵茶建议使用玻璃茶具,因为这样有利于观看牛抵茶在杯中的优美姿态,冲泡之前请大家细心清洁茶具,这样一来轻揉慢捻的动作也能够平定泡茶人的心神。

准备好茶具与材料之后,首先向杯中投入三克左右的牛抵茶,然后向壶中注入适量的开水温润茶叶,轻摇壶身,使茶芽充分吸收水分舒展开来。待闻到茶香四溢,再向壶中注入热水至七分满,而后等候几分钟,便能够饮上一壶沁人心脾的牛抵茶了。

但在冲泡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急躁,水温也不可过高。否则,不仅无法品尝到这回香醇久的茗茶,也会失去了泡茶时的一方宁静。

牛抵茶的功效与作用

(1)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

(2)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

(3)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

(4)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

(5)有助于美容护肤: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6)有助于醒脑提神: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7)有助于利尿解乏: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牛抵茶的产地


牛抵茶由汉族茶农创制于唐代,品质极佳,内质上乘,已被列为湖南省优质名茶之一。长期品饮具有提神消疲、美容护肤、利尿等方面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牛抵茶的产地。

牛抵茶的产地

牛抵茶产于湖南省石门县的夹山地区。这里山高林密,山下的夹山寺,是早负盛名的佛教圣地。《石门县志》描述夹山风光是“猿抱子归青嶂岭,鸟含花落碧崖泉”。相传明代农民领袖李自成曾在夹山寺出家做过和尚,先后达31年之久。夹山两侧有两座大山,山顶四季葱绿,森林密布;二山之间,有一溪流,终年不渴。夹山之称,大概是由于当地的特殊地形而得。茶树大部分布在这里的山腰、山麓间。

牛抵茶的历史由来

牛抵茶早在宋代已被列为贡品。元、明以后,每年茶季前,朝廷都要派员到牛抵茶产地监督采制,制后全部运至京城。

武陵之尾,澧水之滨有夹山,山之西坞有茶园,善会禅师手植也。唐咸通十一年,善会赴上海秀州华亭吴江畔,受船子德诚衣钵,后辗转湖南石门夹山,创立夹山大同禅院。时茶汤之礼已成禅林清规,禅僧人自怀挟,到处煮饮,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善会卓锡夹山十余年,日与寺僧以茶参禅,人皆呼为“夹山”。

夹山禅师首倡“茶禅境味”之说。《五灯会元》载:夹山吃茶毕,自烹一碗,递与侍僧。侍僧正欲接碗,夹山缩手而问:“这一碗是什么?”侍僧一时语塞。夹山于是在禅房之侧树碑立碣,题额“茶禅一味”,众僧醍醐灌顶,恍然而悟。

一日,夹山禅师于西坞茶园采掇新芽,但见半坡茶园云蒸霞蔚,鹰嘴雀舌,绿闹茶山。园之外,又有两牛抵角相触,难解难分。夹山见之,忽发奇想,于是尽选园中一芽一叶者,将其杀青炒压、理条造形而成牛角形状,泡入碗中,但见那茶,叶柄朝下,芽尖向上,不落碗底,不浮水面,叶叶相碰,宛如两牛抵角,奋蹄争先。禅师饮之甚喜,遂将此茶名之曰“牛抵茶”。自此,夹山法嗣不绝,“牛抵”代代密传。

牛抵茶属于什么茶类


牛抵茶属于什么茶类?牛抵茶属于条形炒青绿茶,因其外形肥壮带扁锋利似牛角。泡入杯中,芽芽相碰,状似牛抵角而得名。曾经因种种原因,牛抵茶的采制技术年久失传,1978年重新恢复,并优化制作工艺,一般在清明前后采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经摊青、杀青、清风、初揉、炒坯、复揉、初干、摊凉、烘干制成。如今,牛抵茶重新获得品饮者的青睐,并屡获“湘茶杯”等殊荣。

牛抵茶制作工艺

1、摊叶

鲜叶采回后,光摊放在篾盘上,防止鲜叶发烧,同时让鲜叶失去部分水分(大约15~20%),促使其内含物转化、味醇、回甜。

2、杀青

杀青锅要磨光,洗净。锅温要掌握在130~150℃之间,茶叶落锅发出响声。锅温过高,易炒焦茶叶,过低叶中水分蒸发慢,杀青时间拉长,易引起不良的化学变化。每锅投叶量为750~1000克,过多不易杀匀杀透,过少操作不便,而且容易炒焦。茶叶落锅,先用双手将茶叶翻动,手势要轻,动作要快。

然后,手持炒手将茶叶滚炒。要及时抖散,抖闷结合。每锅杀青时间3~4分钟,直到茶叶为暗绿,直草气消失,开始发出茶香即出锅。

3、初揉

将杀青叶放入篾盘内,迅速用手抖散,让水分迅速挥发。约3~4分钟后,双手在蔑盘中由轻到重,前后揉搓,直到茶叶汁溢,初步成条为止。

4、炒坯

目的是让水分进一步蒸发。锅温保持在75~80℃之间,每锅500~750克。茶叶落锅后,先将茶叶擒开,火温升高后,用抛炒低炒相结合的方法反复交叉进行,炒6~7分钟后,用手捏茶若稍有粘性,及时出锅摊开,抖散茶团,摊3~4分钟。

5、复揉

在篾盘中进行。用力较初揉重,主要使茶条紧细。

6、初干

使茶条水分继续挥发。锅温在60~65℃之间,方法与炒坯相同,不过手势要轻,防止芽尖打断。炒到茶条无粘性时出锅(约干到60%)。

7、摊凉

摊25~30分钟,然后用双手握茶条于手掌心中,运用掌力,轻轻地进行回转搓揉,使茶条整直显白毫,防止产生黑色。

8、烘茶

在烘盘中烘,温度为40~45℃,翻动2~3次,茶叶烘干为止。

牛抵茶保健作用

(1)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

(2)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

(3)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

(4)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

(5)有助于美容护肤: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6)有助于醒脑提神: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7)有助于利尿解乏: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综上所述,牛抵茶属于绿茶,通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具有绿茶特殊的功效。如果要喝牛抵茶保健身体的话,要注意合理的品饮,空腹或者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不宜饮茶,冷茶、浓茶也不宜饮用。

桑叶茶制作方法


桑叶茶具有降血脂、降血压和消炎抗菌等作用,对于桑叶茶的制作,与其他的茶叶可能会有所不同,下面去具体的看一下桑叶茶制作方法!

桑叶茶制作方法包括几个的几个操作步骤:

1、采叶和处理

以采晚秋桑树中上部无污染、无病虫害的叶片为好。河北迁安地区在九月中旬为好,采叶时要去掉叶柄,注意要老嫩分开,尽量做到老嫩一致。采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在室内阴干至无水滴为止,将已去叶柄的桑叶叠成8-12层厚,切成长1厘米,宽0.3-0.5厘米的条叶。

2、装笼

将切好的桑叶抖松,不让其粘贴在一起,装入事先铺好干净纱布的蒸笼内,厚度在5-7厘米之间,以能均匀受蒸为宜。

3、蒸青

锅内放清水,烧开后,将蒸笼放在锅内盖严,用大火、急火迅速蒸,待上大气后,根据蒸具密闭程度改用小火蒸2.5-5分钟,揭开盖查看,以桑叶软熟保持鲜绿为好,立即出笼倒入干净的容器内摊晾。焖蒸后立即驱散蒸汽是关键。蒸青过程中气味呈现出淡淡的清香时起锅摊放才会使桑叶茶冲泡时的青味少。蒸青时间一定要掌握好,时间短,青味没有蒸出,涩味重,汤色偏绿;时间过长,桑叶焖成黄色,颜色不好看,营养损失多。

4、揉搓

待桑叶摊凉后,用手在木板上沿一个方向摊滚,使叶形大致卷曲,叶汁溢出粘附在叶面上,手搓有润滑感即可。

5、干燥

将揉搓好的桑叶放入热锅中,用木扒不停地翻动,使水分尽快蒸发,至大半干时改用小稳火使水分进一步蒸发、均匀一致;至桑叶趋于干燥时,再用大火,并急速翻动,使其受热均匀,然后迅速撤火。要随时注意,当手捏不粘、手捻发脆,眼看叶脉呈蟹壳黄色、鼻闻具有清香味、品尝辨味适当(焦而不生),即为成品,迅速撤火。

6、摊凉过筛

将制成的桑叶茶迅速倒入干净的容器内(不要用塑料容器)摊凉,冷却后用适当的筛子筛去过细的碎末。

桑叶茶制作方法主要就是六个步骤,在平日,可以适当的饮用桑叶茶,这样能起到养生的功效。

茶的制作方法


茶的制作方法

当我们在茶的甘醇、清香中留连时,除了赞叹、神往之外,我们能否确切而真实的感受茶农的辛劳与喜悦?

从满山青绿的茶树开始,一种好茶的产生就倾注了茶农的心血。我们在此细细的叙说制造茶叶的每个过程、每个步骤,并非要每个人都成为制茶高手。只是从此后,我们该不仅仅之羡慕采茶时代美景象与满山采茶情歌的动人声音了吧?

茶的制造

茶是人们的必备饮品。茶叶的制造加工受到人文环境、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以及品种、消费者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多样,复杂无比。因此要讨论茶的制造的过程,必须包含多个角度,如市场、产地、栽培品种、形状等,但由于茶的制造始自中国,中国茶叶加工发酵过程为骨干。

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而引起茶叶成分的变化各异,因此茶在制造上以此分为三大类。

1.不发酵茶

2.半发酵茶

3.全发酵茶

绿茶不发酵茶

不发酵茶的制造,以保持大自然绿叶的新鲜,重现新绿为原则,自然、清香、清纯、而不带苦涩是其最高要求。我国高级绿茶如杭州龙井、以及太湖东西山的碧螺春的制造,以手工为主,少量加工,以明代以后,发展为固定技艺,至今绿茶的制造,仍不脱其范围。

(一)炒菁

茶叶脱离母支之后,酵素开始作用(水分开始蒸发),为了中止其发酵,必须杀菁。以蒸汽行之,成为蒸菁,以热锅实行之,称为炒菁。中国高级绿茶的制造,以向以小锅炒菁。台湾绿茶以外销为主,杀菁系以滚筒加温,由自动给叶机送入。杀菁后的茶叶约减少茶叶的三分之一,杀菁后的叶质称柔软均匀,不焦不黄,无青臭味。

(二)揉捻

杀菁后的茶叶以输送带输送入揉捻,揉捻的目的在成型及破坏茶叶细胞组织,(使茶汁易溶),揉捻可分3-4个步骤。初揉及再揉,中揉及精揉。揉捻的过程中,原料的判读,如叶的老嫩,时间的控制,必须恰到好处,以保持色泽及滋味。

如粗老茶叶,要加长时间;在揉捻中,必使茶叶条形紧结而不碎,弹性良好,又色泽而无异味,若带银灰色则为精揉过度。

(三)干燥

再干整形绿最后步骤,以迦旋方式,用热风吹指反复翻动,让水分逐渐减少。直至茶叶颜色鲜绿而富光泽,茶叶干燥完全者,易揉成茶末。再干燥中,最重要的不让茶叶有焦味或其他人工异味。

绿茶的制法单纯,品质较易控制,再品种的选择上,以叶绿素含量多,茶单宁含量少为佳。最适制的品种有青心乌龙、台茶五号、青心大有,日本世北种等,不适合制造的为条枝红心、台湾山茶、阿萨密大叶种。

在低温茶区,在低温时间(16-22°C)较为合适制造。需注意漏水以及雨水对品质的影响,在形状上条形为眉茶,珠形为绿茶,茶角、茶末、茶梗、茶头为副茶。

发酵茶在台湾以外销为主,北非的摩洛哥以及日本为主要市场。由于需要冷冻,保持品质较难,国内饮绿茶之风不盛,高级绿茶产销无法交流,本省以北部三峡出产较多。饮用者也仅限三峡附近以及北部地区为多。

半发酵茶

半发酵茶的制造,为中国制茶的特色。全世界的茶叶制造,没有能较其做法更复杂,变化更多样,手段更细腻,也当然无一能品质梗优越。正如俗话所说:“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中国茶叶在唐代即已盛行民间,由于民生之富及王室对茶之要求,遂使茶叶的产制日益精良,从陆羽茶经的制造法到送,蔡误襄《茶录》,可以看出制茶方式、形态之演变。自宋以来,武夷山产制之茶,以开始驰名天下,如龙团、凤饼、御苑玉芽等贡品,都是武夷茶区的特产。半发酵的发酵应在百分之五十。其实,半发酵茶只是以泛称,轻酵如包种茶,重酵如铁观音,凡在红茶与绿茶之间皆可称之。

发酵定义,换言之是酵素的氧化,其科学依据设定,绿茶中儿茶素的含量是100%,则包种茶减少12.7%左右,乌龙茶减少58.7%左右,红茶则减少87.2%。换句话说,以儿茶素为依据,包种茶的儿茶素含量为87.3%,乌龙茶为41.3%,红茶仅为12.8%。儿茶素含量越多,水色越旺,反之越深,送柏长青茶与浆顶青茶,属较特殊之一种,其儿茶素含量在70.8%,氧化了20-30%。

半发酵的制造,前述的氧化作用只是制茶过程重,诸多化学变化的一种,由于其成品都属高级茶,品质之控制无法随心所欲,即使加工技术已非常高超,尚须加上天时、地利的配合。工作辛劳,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一直是尚未克服的难题。我们这里就大概的讲解一下,依目前成品特色、制造程序给读者个概念,细微紧密处,留给不同茶区的制造者去研究、改良。

制造半发酵茶的第一要件,为茶树之品种,这也是半发酵茶四种类型中相同的要件,无性繁殖方能保持优良品种,产制技术因以品种为中心,从育苗、栽培、采摘,均有一定法则。如银针应摘一心,乌龙应摘一心两叶,寿眉应采至第三叶,包种茶的嫩叶对口点芽为优。

大方茶制作方法


外形扁平,硕壮挺直,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净,叶底嫩匀柔软,栗香味醇。外形宽大扁平匀整,色泽黄绿或深绿如竹叶,并带油黑,故有“竹叶铁色大方”之称。表面光润,茶汤淡秀绿,香气高浓,而有熟栗子香,味浓而爽口,叶底黄绿肥大。

大方茶制作方法:鲜叶→杀青→揉捻→做坯→辉锅→毛茶

1系摘:对鲜叶要求不十分严格,一般以一芽二三叶为主要组成。

2.杀青:是用口小腹大,略成荷包形的斗锅灶。炒制时先将锅烧至微红,约160~180℃,用茶油蘸抹锅壁,将1~1.5千克鲜叶倒入锅中,即用双手迅速翻拌炒10~12分钟,叶子柔软即可起锅。

3.揉捻:细嫩的高级大方,一般不经揉捻;低级大方要经揉捻,才能制成细扁条,但要求程度不高,较老的鲜叶杀青后,抖散水蒸气,在叶尚热软时,即行揉10~15分钟,叶卷成条,茶汁流出,即解块松散。

4.复锅(做坯):先用棕帚蘸茶油在锅里一抹,取500~750克揉叶或杀青叶倒入120~150℃的锅里,先翻抖炒2~3分钟,使水蒸气、青气抖散,炒至茶叶不粘手时,锅温降至110℃左右,用烤拍手法做坯,或手伸直,手掌按住锅底茶叶紧贴锅壁用力向上搭起,再把茶叶在锅壁加压搭转,使茶叶成扁形,约须7~9分钟,茶坯已达半干时,降温至80~90℃,再在锅壁上抹一次油,使锅面光滑,再用磨动作,手拨捺茶坯沿锅壁左右转拷荡搭起。这样拷拍15~20分钟,使茶叶平直磨光,炒至七八成干,就起锅摊晾,待回软再进行辉锅。

5.辉锅:将两锅做了复锅的茶叶合并为一锅,约750~1250克,投入到60~70℃锅内,仍用复锅手法炒之,有时按住茶叶在锅面上摩擦压扁,使茶叶光滑,条形整齐,炒至十足干,需1小时左右,起锅稍凉即可表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