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高山茶享誉盛名 碧绿茶园变花园

发布时间 : 2019-11-30
仙居碧绿茶 高山茶乌龙茶 贵州绿茶

【www.cy316.com - 仙居碧绿茶】

茶产业是贵州铜仁市的主导产业之一,早在明清时期当地茶叶就被人津津乐道,永乐年后还因盛产贡茶而享誉朝野,茶圣陆羽也曾在《茶经》中盛赞思州茶“其味极佳”,直至今日,铜仁市还保存着10余株千年古茶树,6000余株百年以上的古茶树,那么,现在铜仁茶产业发展状况如何呢,未来又将怎样?

展望铜仁这片土地,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69万亩,2016年的茶叶产量达到7.28万吨,年产值达74.72亿元。铜仁茶产业已经形成从“基地到加工、市场、品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以绿茶加工为主,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等其他各类茶加工并重的格局。

茶园春色

种茶叶·成产业·富群众

距离石阡县城67公里的本庄镇凉山村,群山环绕、茶园飘香,干净整洁的通村道路两旁入眼尽是满目苍翠,碧绿的茶园成片相连,这些在风中摇曳的茶叶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

凉山村平均海拔约550米,年均气温18℃到22℃,曾经的凉山村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里经济发展一度落后不前。穷则思变,为摆脱贫困面貌,2011年,该村因地制宜,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将农户闲散的资金和闲置的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吸纳引导贫困户入股,发展生产脱贫。通过6年的不断发展,如今的凉山村拥有茶叶专业合作社、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凉山村远景茶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有茶叶基地2300亩,年产值300余万元,早在2015年,该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2000余元,昔日贫穷落后的“穷山村”变成了如今的“小康村”。

近年来,石阡县围绕“人均一亩茶”的建设目标,狠抓茶叶基础建设、质量提升、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生态茶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全县茶叶面积达到38.8万亩,投产面积23.59万亩。茶产业覆盖该县19个乡镇134个村,涉茶农民3万余人。今年,该县还将新增茶园2.5万亩,主要在羊角山园区重点打造高标准茶叶园区为目标,组织白沙、本庄、聚凤三个乡镇完成新建、改良茶园2500亩,力争把羊角山打造成为第二个省级苔茶示范园区。

梵净山翠峰茶

而距离凉山村170多公里外的江口县骆象村,地处“武陵之源,名山之宗”的梵净山脚下,自然生态条件优越,种茶历史悠久,有客茶和佛茶的浓厚文化底蕴。近几年来,骆象村潜心打造万亩茶园扶贫大产业,一座现代高效农业茶产业基地应运而生,已经成为“全省100个农业示范区”之一。

“骆象四面坡,干田黄土多;粮食产量少,贫困人口多;如今家家种茶树,漫山遍野起绿波。”这段顺口溜成了骆象村昨天与今天的真实写照。骆象村因茶而美、因茶而富,现在的骆象村漫山遍野都是成排成行的茶树,1.5万亩茶园给骆象村披上了新装,茶园观光亭、游园栈道点缀期间,茶园“农旅一体、茶旅一体”,“园区景区化”的格局初步形成。目前,该村有规模以上茶园15处,茶园总面积1.5万余亩,园区内建有国内首条单轨道运输车2台,建有茶叶加工厂4家,年产量可达500吨。骆象村的绿水青山和茶园春色,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的源泉。

2008年以来,江口县共投入财政资金0.5亿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亿元、撬动社会资金3.64亿元投入茶产业发展,经过8年的发展,该县生态茶园面积从零起步达到15.92万亩,建成了1个省级茶叶园区、3条茶叶产业带、6个万亩茶叶乡镇、12个茶叶专业村。全县拥有茶叶企业52家,茶产业专业合作社64个,茶叶加工厂32家,2013年被国标委授予“国家级绿茶栽培标准化示范县”称号。

贵州铜仁市湄坨村茶园

建茶园·配设施·成花园

“到大自然下拍摄婚纱,碧绿的万亩茶海为背景,享受人生幸福美丽时光。”如今,许多影楼会把茶园作为外景拍摄基地。在松桃正大乡茶园、普觉镇茶园基地,周末和节假日都会迎来大批游客观光摄影,碧绿苍翠的茶园成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游玩的后花园。

行走在正大茶园的栈道上,放眼望去,一道道修剪整齐的茶叶种植带如波涛层层叠叠,每一根线条都蕴含着无限生机。每年四月,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正是采茶游园、游春踏青的好时节。不少周边市民都会相约来到茶园休闲观光,随手采一篮茶,体验一回“山间采茶,悠然自得”的自然情怀。附近的中小学校也会组织学生来到茶园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一边饱览茶园的无边春色,一边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

正大茶园周边的山坡和闲置土地也根据周边环境情况进行了景观设计,葡萄、金秋梨等经果林相应配合,周围还修建了烽火台、仿古建筑等景观,整个茶园犹如一个风景优美的山体公园,一个休闲旅游的绝佳风景区。

长期以来,松桃县委县政府始终按照“茶旅一体”的发展思路,把茶区建设与乡村旅游打造有机整合,统筹推进生态茶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同步发展,新建和完善一批景区干道、观光步道、观景台、停车场、接待中心等设施,着力将茶叶基地建设成集产业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区。2016年,正大茶园成功打造成为五星级农业景区、普觉茶园获评三星级农业景区,全年接待游客90.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6亿元,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7万元。

思南张家寨茶叶园区

按照“茶区景区化,茶旅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石阡凉山、江口骆象、松桃正大、思南张家寨……全市茶叶园区的发展目标一致,茶产业链条逐步延长,茶园配套设施逐渐完善,茶产业历史文化浮出水面,我市真正将茶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起来,实现了三者同步发展,茶产业正担起铜仁富民强市、绿色崛起的使命。

小编推荐

贵州紫云:茶园颜色碧绿 百姓生活红火


茶叶种植属于我国传统农业种植中的一种,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形成了不同规模的茶产业。目前,茶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消费量较大的商品,种植茶叶一般都会有所获利。怎样结合贫困地区的地理优势,进行精准扶贫呢?茶叶种植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虑点,由于茶树的生命力比较顽强,而我国大多数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因素等比较适合茶叶种植,因此进行茶产业脱贫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脱贫致富项目。

冬藏春发,万绿吐新。经过整个冬季的休憩,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坝羊镇的3.6万亩茶园又一次焕发生机,开始了繁忙的采摘季。

三月下旬,坝羊镇新山村的茶园进入了盛采期,当地茶农三三两两分布在纵横交错茶陇之间,采撷嫩绿的茶叶新芽。近年来,新山村以贫困户资金变股金、农民土地变股权等多种合作方式发动群众发展茶产业。“全村25户贫困户每年可从茶叶合作社分红1200元以上,土地入股的茶农,也能根据股份分得总利润15%的红利。”新山村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峰告诉记者,新山村5年多时间发展了3800多亩茶园,今年有2500亩进入采摘期。为了进一步扩大销售,节约成本,目前村里正在建设自己的茶叶加工厂。

吴峰说,在茶叶加工厂建成之前,新山村的茶青下树之后都是拿到附近的映宏茶叶公司加工,这是坝羊镇2012年引进的龙头茶企。

“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一眼望去都是荒山野林,但事实上坝羊镇生态环境良好,加上纬度较低,这里的茶叶采摘期比较早,在明前茶的生产销售中有比较优势。”映宏茶叶公司的生产厂长唐小其透露,坝羊镇茶叶长势好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当地土壤中的腐质酸土比较肥厚,几乎不用施人工肥,茶树都能茁壮成长。

茶企的引入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真金白金的收益。以映宏茶叶公司为例,公司3000多亩茶园,每个月的管护人工不少于150人次,再加上采茶季的密集劳动力需求,4年时间,茶企在采茶和管护两项上的人工投入就超过1000万。

坝羊镇党委书记王杰是这么算帐的,这段时间明前茶采摘集中用工,平均每亩茶地需要1个采茶工,待茶园全部进入丰产期后,3.6万亩茶园要用3万余名工人,而坝羊全镇才2.7万人左右,坝羊镇的茶产业可以为本镇群众创造大量就近就业的机会,甚至还能辐射周边乡镇。

王杰告诉记者,坝羊镇引进茶企的时候,都重点考察了这些企业在市场和技术方面的条件,只有在这两方面有优势的企业才是他们引进的对象。除了映宏之外,目前已经有5家茶企在坝羊镇发展,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而全镇的茶园面积更是达到了3.6万亩。

“这几家企业是坝羊茶产业发展的‘航母’,本地的合作社和茶企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航母’的平台优势,借船出海,假以时日,我们可以把更多的效益留在当地,带动本地群众的增收致富。”在王杰心里,这是一个更大的“账本”。

坝羊镇并不是传统的茶产业强镇,短短5、6年时间,坝羊镇的茶园从无到有,再发展到今天的3.6万亩,除了借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东风,也得益于有效的制度设计。

据坝羊镇镇长班兴坤介绍,全镇8个行政村除鸡场坡村没有茶叶专业合作社外,其余7个行政村都设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近两年各村又依托合作社成立了茶产业村级发展公司。合作社每年都提出一定比例的收入,来壮大村集体资金池和继续投入茶产业发展。

“这些合作社的管理者和村支两委成员几乎是一套人马,他们在做大做强茶产业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分红和管理费,这大大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班兴坤说,通过合理的利益链接,村干部、致富能人、茶农被牢牢地拴在了一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这也是坝羊镇茶产业发展最核心的内生动力。

龙头企业的产业基础得到了巩固,当地合作社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当地群众参与茶产业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几年下来,坝羊镇曾经萧条的大片荒山迅速被“染”绿。

春茶飘香,吸引来不少附近县市的游客,他们和绿油油的茶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班兴坤表示,下一步,坝羊镇将提升茶产业发展质量,寻求茶旅一体化发展,继续将茶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20年把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规模。

什么是高山茶 喝高山茶有什么好处


相信朋友们对于高山茶还是比较陌生的吧,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该茶的知识吧。

高山茶

是台灣近幾年最熱門的茶品,在市面上常見許多茶冠上高山茶的名號,如高山烏龍茶、高山金萱茶、阿里山高山茶等。許多剛入門的茶友會以為高山茶是專指某些地方所生產的茗茶,就如同台北的文山包種茶、鹿谷的凍頂烏龍茶,但其實「高山茶」是與「平地茶」相對的一個概念名詞,並非專指否一地所製作的茶葉。

高山茶知识介绍

以海拔高度定義高山茶,是目前比較認同的說法。但在高度上,雖有人以海拔800公尺開始算起,但大體而言仍以生長於海拔1000公尺以上茶園所産製的茶葉稱爲高山茶。從產區海拔800公尺的凍頂烏龍茶到海拔2600公尺的大禹嶺茶,都有人歸類為高山茶。

高山茶會受到歡迎主要的因素,除了行銷人員的推廣,還要歸功於台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台灣現有的高山茶園多是原本的林地竹地開墾而來,多年的有機質堆積使得地力雄厚,能夠提供充足的養份,成為植茶的最佳地點。此外高山植茶還有下列兩項優勢,一是因爲高山氣候冷涼,早晚雲霧籠罩,平均日照短,導致茶樹芽葉中所含「兒茶素類」等苦澀成分降低,進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對甘味有貢獻的成分。二是由於日夜溫差大及長年午後雲霧遮蔽的緣故,使得茶樹的生長過於緩慢,讓茶葉具有芽葉柔軟,葉肉厚實,果膠質含量高等的優點。 高山茶生產上的困難處,首先是居高不下的種茶與製茶的人力成本;再者是高山茶菁必須現地現做,而高山地區午後經常性的起霧環境,時常影響後製茶葉的成功率,所以頂級的好茶,只能看老天的臉色,這些都是高山茶製作上需要克服之處。

贵州铜仁市委书记进京推销“黔茶”


3月27日 昨日上午,贵州铜仁市委书记在北京玉渊潭公园西门附近“卖茶”,他热情的向北京民众介绍自己家乡的茶叶,以“贵州绿茶·秀甲天下之梵净山茶·一品沁香”为主题,他推销的茶叶被争相品饮,过路游客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现场十分热闹。

北京市民陈先生夫妇从一个中年男子手里接过一杯刚刚沏好的清茶。旁边游客提醒他,这是铜仁市委书记。

“这是梵净山茶”,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说:“梵净山茶具有‘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寡日照,有机质、无公害’的独有特质……”

“好茶!”陈先生轻啜一口道,“我想买一点带回去。”

很快,半斤新鲜绿茶装好。陈昌旭亲手把茶叶递给陈先生夫妇,笑着说:“欢迎到梵净山来。”

据了解,中国地质科学院将贵州茶区分为2个最适宜区,3个适宜区,1个次适宜区,铜仁7个产茶县全部是最适宜种茶区域。

其中,印江县被授予“中国名茶之乡”,石阡县被授予“中国苔茶之乡”,沿河县被授予了“中国古茶树之乡”。

以石阡县为例,石阡县目前有42万亩茶叶,年产量达1.6万吨,综合产值超过15亿元。

铜仁市市委常委、石阡县县委书记皮贵怀介绍,石阡全县46万人口中有近30万人口从事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人均每年能从茶产业中获得近2000元的收入。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茶产业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陈昌旭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铜仁市把茶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朝阳产业来重点打造,走出一条生产规模化、质量标准化、市场网络化、利益股份化的发展新路。

在3月26日下午的推介活动上,铜仁市石阡、印江等县政府与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企业签署了总额达40亿元的合同。

何谓“台湾高山茶”?


小编发现凡台湾茶似乎必注明“高山茶”之字样。买高山茶叶做礼物送亲友成为体面的珍品,茶行招牌几乎都是以高山茶做号召,台湾高山茶俨然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好像送礼不送高山茶,喝茶不喝高山茶,卖茶不卖高山茶,就已经落伍了。

台湾地道生产的“台湾高山茶”,每年数量有限,而每年以“台湾高山茶”名称销售的数量远远高于产量,由此推算,消费者购买的高山茶中,大部分并非正宗的“台湾高山茶”。

所谓的“台湾高山茶”,是指生长在台湾地区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茶园,每年采收茶青4次以下。不分春夏秋冬所制造出来的茶叶。台湾生产高山茶的地区,有5大山脉,这5大山脉所生产的茶叶,有共通性,都是高山茶。但是,也有它各自的代表特色,所以各有它一定的消费族群,价钱上也各有不同。其中以阿里山山脉所生产的高山茶价钱最高,其次是雪山山脉、玉山山脉、中央山脉、海岸山山脉。

中央山脉

中央山脉,位置靠近台湾岛之东侧,北起宜兰县苏澳附近的北方澳,南抵台湾岛最南端的鹅銮鼻。全长约340公里,东西宽约80公里。为全岛最长的山脉,将台湾全岛分成了西大、东小不对称的两半,东部地势较险峻,而西部则较宽缓。同时中央山脉也成为全岛各水系的分水岭,有“台湾屋脊”之称,山脉最高处中央尖山3705米。

中央山脉的高山茶外形紧结,色泽青绿,汤色明亮黄绿,香气纯和花香,滋味纯正清甘,叶底肥厚质软。主要产地以高雄县那玛夏(三民)乡、茂林乡、桃源乡为主,台东县太麻里乡少数。

玉山山脉

玉山山脉,北起花莲县与南投县交界处的玉山山块,南抵高雄县六龟乡十八罗汉山附近,长约180公里,是台湾5大山脉中最短者。玉山山脉的东侧为中央山脉南端,两者隔老浓溪为界;西侧则隔着楠梓仙溪,与阿里山山脉为邻。最高峰玉山(又称玉山主峰)海拔达3952米,是台湾最高峰,也是东亚第一高峰,使台湾岛成为世界地势第四高的岛屿。

玉山山脉的高山茶外形紧结,色泽墨绿,汤色清澈黄绿,香气浓郁花香,滋味醇厚可口,叶底青色匀净。主要产地以南投县信义乡为主,中寮乡、水里乡少数。

雪山山脉

雪山山脉,北起台北县瑞芳镇东北角的一个岬角三貂角(或称鼻头角),南迄南投县名间乡浊水溪北岸的浊水山,整个山脉长约260公里,宽约28公里,位于中央山脉的西北方,东以兰阳溪断层谷与大甲溪上游纵谷(合称皮亚南构造线)与中央山脉分界。雪山山脉是台湾最北方的山脉,呈现东北至西南走向,经过台北县贡寮乡、平溪乡、双溪乡、坪林乡、石碇乡、乌来乡、新店市、三峡镇,桃园县复兴乡,新竹县尖石乡、五峰乡。苗栗县泰安乡、南庄乡,台中县和平乡、新社乡、太平市、东势镇,南投县仁爱乡、信义乡、鱼池乡、国姓乡、中寮乡、水里乡、埔里镇,宜兰县礁溪乡、员山乡、大同乡、南澳乡、头城镇,花莲县秀林乡。

雪山山脉的高山茶外形略紧结,色泽墨绿偏黄,汤色清澈黄绿,香气浓郁花香,滋味鲜爽清甘,叶底柔嫩明亮。主要产地以台中县和平乡为主,桃园县复兴乡少数。

海岸山山脉

海岸山山脉,位于台湾本岛之东缘,北起花莲,南迄台东,其纵长150公里,东西之平均宽度为10公里,一般以秀姑峦溪切穿而分成南北两段。北段北自花莲溪口的花莲山,南抵秀姑峦溪。北段较低,南段较高,山岭高度多在1000米左右。最高峰为1680米的新港山。海岸山脉是菲律宾群岛漂移而来的陆地,因此地质为安山岩的火山集块岩,与绿岛、兰屿相同,因为与花东纵谷的板块不同。两相撞击下,使花东地区成为台湾地震发生最频繁的地区。

海岸山山脉的高山茶外形紧结,色泽黄绿,汤色清澈鲜明。香气平正花香,滋味醇和清爽可口,叶底青色匀齐。主要产地以花莲县玉里镇、富里乡为主。

阿里山山脉

阿里山山脉,北起南投县集集镇的浊水溪南岸,经嘉义县,南抵高雄县燕巢乡的鸡冠山,位置在玉山山脉西面,全长约250公里,平均高度2500米,最高的是大塔山,海拔2663米。一般俗称的阿里山。实际上并不是一座山。只是特定范围的统称,正确说法应是“阿里山区”,地理上属于阿里山山脉主山脉的一部分。阿里山位于台湾嘉义县,东邻玉山山脉,北接雪山山脉。阿里山山脉虽无超过3000米以上的高山,亦在百岳榜上名落孙山,但东侧由于有大断层通过,造成了东坡陡、西坡缓的地势。由东侧的溪谷眺望,阿里山山脉雄伟高大、气势非凡,与3000米以上高山林立的玉山山脉对峙,有着相互呼应的磅礴气势。若以地形来说,阿里山山脉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在塔塔加鞍部以楠梓仙溪、沙里仙溪和玉山群峰区隔。

阿里山山脉的高山茶外形紧结,色泽墨绿,汤色清澈蜜绿,香气馥郁的兰花香,滋味具有鲜纯的高山韵,叶底柔软青绿。主要产地以嘉义县竹崎乡、番路乡、梅山乡、阿里山乡为主,南投县境少许。

永福镇山地气候与台湾阿里山等茶叶专区相同,被台商誉为“大陆阿里山”,其云盘雾绕,山岚飘渺,满眼葱翠,空气湿润清新,山高林密土质好,茶树生长茂盛。出产的高山乌龙茶品质优良,鲜嫩原叶经9道工序,轻度发酵,揉嫩捻香,方得喉韵回甘。

高山茶与平地茶


明代陈襄古诗曰:“雾芽吸尽香龙脂”,是说高山茶的香气特别好。朱德在品饮庐山云雾茶后也曾题诗曰:“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都是指高山茶的滋味特别醇厚。古往今来,我国的历代贡茶,传统名茶,直至当代新创制的名茶、优质茶等等,大多出自高山。更有许多名茶,干脆以高山云雾命名,如浙江华顶云雾、江西庐山云雾、江苏花果山云雾、湖北熊洞云雾、湖南南岳云雾等等,都是如此。

高山出好茶,这是优越的茶树生态环境造就的。人们常以“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千里外,味酽一杯中,”来形象地说明高山茶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宋代文同的《谢人寄蒙顶新茶》诗,清人王士慎的《幼孚斋中试泾县茶》诗中,也都有此记述。

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部湿润多雨的原始森林中,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进化过程中,茶树形成了喜温、喜湿、耐荫的生活习性。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茶树生态环境的不同,它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气候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气温是随着海拔高度而变化的,通常海拔每提高100米,气温使降低0.5℃。而温度决定着茶树酶的活性,进而又影响到茶叶化学物质的转化和积累,因此,不同海拔高度的茶叶原料,即鲜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等茶叶品质化学成分的含量也不一样。对江西庐山、安徽黄山、浙江天台山的不同海拔高度茶叶原料的品质成分分析表明;茶多酚和儿茶素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减少,而氨基酸则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这就为茶叶滋味的鲜爽甘醇提供了物质基础。另外,茶叶中不少芳香物质也是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的。这些香型物质,会在茶叶制造加工过程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芬芳的香味,如苯乙醇能形成玫瑰香,茉莉酮形成茉莉香,苯丙醇形成水仙香,沉香醇形成玉兰香……。

其次,是降雨的多寡。大抵说来,在海拔2000米以内的高山,雨量是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的。研究表明,茶树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缩合会发生困难,纤维素不易形成,这样,可使茶叶原料鲜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鲜嫩而不粗老。同时,充沛的雨水还能促进茶树的氮代谢,使鲜叶中的全氮量和氨基酸提高。所有这些,对保持茶叶嫩度和提高茶叶滋味是有利的。

另外,生长在高山的茶树与平地相比,由于湿度和雾珠的增多,使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可见光中的红黄光得到加强,而红黄光有利于提高茶叶叶绿素和氨基酸的含量,这对提高茶叶色泽和滋味是不可缺少的物质。

(2)土壤山地茶园,特别是高山茶园与平地茶园相比,土壤的物理组成(颗粒)和化学成分(肥力)水平不一样。通常,高山茶园土壤石砾较多,肥力较高,而平地茶园土壤较为粘重,肥力较低。众所周知,土壤是茶树生长的自然基地,茶树所需要的养分和水分,都是从土壤中取得的,因此,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与茶树生长紧密相关。唐代陆羽《茶经》就谈到:“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现代研究亦表明:高山茶园土壤风化比较完全,石砾较多,土壤通透性好,而且有机质和各种矿质营养元素,包括茶树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各种微量元素一应俱全,以致茶树生长健壮,茶树有效品质成分和各种保健营养物质丰富;而平地茶园多属红壤粘土,不但土壤粘重,结构差,而且有机质和土壤生物含量低,因此,茶树生长往往较差,尤其是茶叶香气和滋味不及高山茶为好。

(3)植被高山与平地相比,前者的树木比后者为多。而植被的繁茂,不但有利于调节空气温度,增加地面覆盖度,从而改善茶园温湿条件和增加土壤肥力,而且更主要的是高山茶园的光照达到了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因此,历代对此研究颇多:陆羽的《茶经》以及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许次纾的《茶疏》、熊明遇的《罗芥茶记》等等,都谈到了茶叶品质与光照条件之间的关系。虽然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都认为山地阳坡有树木荫蔽的茶园,其茶叶品质最佳。现代研究表明:茶树虽然需要一定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但以弱光照为宜,尤其需要有较多的漫射光。而高山茶园由于被树木所荫蔽,茶树在漫射光多的条件下生育,从而给有机体的生化变化带来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使含氮化合物增加,这对改善绿茶品质十分有利。

从上所述,人们不难看出,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两者的品质特征有如下区别:

高山茶芽叶肥壮,节间长,颜色绿,茸毛多。经加工而成的茶叶,条索紧结、肥硕,白毫显露,香气馥郁,滋味浓厚,耐冲泡。

平地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经加工而成的茶叶,条索较细瘦,身骨较轻,香气稍低,滋味和淡。

高山茶之所以比平地茶好,是高山气候条件、土壤因子以及植被等综合影响的结果,是由于高山具有适合茶树生长的天然生态条件的缘故。其实,凡是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光照适中,土壤肥沃的地方采制的茶叶,品质都比较好。为此,人们往往采用人工模拟茶树天然生态环境的方式去提高茶叶的品质。如种植遮荫树,建立人造防护林,实行茶园铺草,采用人工灌溉,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改善茶叶品质。但高山出好茶,是与平地茶园相比较而言的,也并不是说山越高茶越好。从目前我国的多数名茶和优质茶产地来看,大致以海拔高度100米至800米为好。如果海拔超过1000米,往往茶树生长发育受阻,而且容易发生白星病危害,用这种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会产生苦涩味。相反,即使平地茶园,如果能造就适宜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那么,照样也能生产出优质茶。

阿里山高山茶


相信很多朋友听过阿里山高山茶但是没喝过该茶吧,下面让小编给您具体的讲解下吧。

阿里山高山茶

「高山茶」是台湾近几年最热门的茶品,在市面上常见许多茶冠上高山茶的名号,如高山乌龙茶、高山金萱茶、阿里山高山茶等。许多刚入门的茶友会以为高山茶是专指某些地方所生产的茗茶,就如同台北的文山包种茶、鹿谷的冻顶乌龙茶,但其实「高山茶」是与「平地茶」相对的一个概念名词,并非专指否一地所製作的茶叶。

阿里山高山茶的知识介绍

以海拔高度定义高山茶,是目前比较认同的说法。但在高度上,虽有人以海拔800公尺开始算起,但大体而言仍以生长于海拔1000公尺以上茶园所産製的茶叶称爲高山茶。从产区海拔800公尺的冻顶乌龙茶到海拔2600公尺的大禹岭茶,都有人归类为高山茶。

高山茶会受到欢迎主要的因素,除了行销人员的推广,还要归功于台湾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台湾现有的高山茶园多是塬本的林地竹地开垦而来,多年的有机质堆积使得地力雄厚,能够提供充足的养份,成为植茶的最佳地点。此外高山植茶还有下列两项优势,一是因爲高山气候冷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导致茶树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降低,进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对甘味有贡献的成分。二是由于日夜温差大及长年午后云雾遮蔽的缘故,使得茶树的生长过于缓慢,让茶叶具有芽叶柔软,叶肉厚实,果胶质含量高等的优点。

高山茶生产上的困难处,首先是居高不下的种茶与製茶的人力成本;再者是高山茶菁必须现地现做,而高山地区午后经常性的起雾环境,时常影响后製茶叶的成功率,所以顶级的好茶,只能看老天的脸色,这些都是高山茶製作上需要克服之处。

高山茶产区

嘉义县

嘉义县是当前臺湾生产高山茶的重要产区,种植的区域,以梅山乡、竹崎乡、番路乡及阿里山乡等四个山区乡镇为主。

梅山乡百分之九十属于山区,茶园主要分佈于梅山乡山区之太平、龙眼(龙眼林尾)、店仔、樟树湖、碧湖、太兴、瑞里、瑞峰、太和及太兴等村落,目前茶园面积总数约10,000公顷,海拔介于900~1,400公尺之间。梅山乡龙眼村(海拔约1,200公尺)更是台湾高山茶的滥觞。而此地种植的茶树,以青心乌龙为主。

竹崎乡、番路乡及阿里山乡,产茶的村庄大多位于阿里山公路旁,如濑头、隙顶、巃头、光华、石桌、十字路、达邦、里佳及丰山等山地部落。而这些村落所产製的茶品,对外通称阿里山茶。

高山茶的定义介绍


以海拔做定义,是目前比较没有歧见的说法,但在高度上,虽有业者是以海拔800公尺或1400公尺开始算起,但大体而言,仍以生长於海拔1000公尺以上茶园所产制的茶叶为主流共识。至於台湾现有种植茶树的高度是以海拔2600公尺为上限。不过「高山茶」一词也经常套用於产制于高山,但产地名气不大,或少数产区不足海拔1000公尺,但位居高地河谷,且富有高山气的优质茶叶。所以高山茶并非专指某地生产的茶叶,而仅是与平地茶相对的一个概念名词,但是高山出好茶却是不争的事实。

为何高山出好茶

大自然赋予台湾种植高山茶的自然环境,可谓“得天独厚”。在全岛约36,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内,超越100米等高线区域的面积约占68.7%,500米等高线以上的山区面积约占45.2%,真的是处处是“高山”。而台湾的高山茶园,又多是从旧有的林班地、竹林地开垦而来,地力丰沛,含有大量有机质,适合茶树发育。如果又是日照充足,降雨量平均的区域,更是种茶植茶的最佳地点。

高山茶分布

是指由1980年后陆续开辟出来的茶区,即位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茶园所生产的 半球型包种茶(市面上俗称乌龙茶)。现今主要产地为台湾省南投信义乡、仁爱乡、和嘉义番路乡、竹崎乡内海拔1000-1300米的新兴茶区;而梨山、翠峰、庐山、玉山、阿里山、杉山溪亦有生产。由于高山气候冷凉,早晚皆可被云雾笼罩,且平均日照短,可降低茶树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并提高茶叶中所含的茶, 胺酸及可溶氮等以人体有益的万分;且高山茶外观为球状卷曲、呈青褐色,泡出的茶汤为金黄色,加上清新的香气及韵味十足,滋味甘醇与耐冲泡的特性,使高山茶相当受到大家喜爱。

高山茶冲泡有花样


台湾高山茶是指海拔1000米以上茶园所产制的半球型包种茶。台湾各产茶区内,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的地区,包括有阿里山山脉、玉山山脉、雪山山脉、中央山脉和台东山脉等。茶相关经典语句:"茗者八方皆好客,道处清风自然来。"

台湾高山茶冲泡方法:

1、传统泡法

(1)、泡茶前先用沸水把茶具淋洗一遍,泡饮过程中还要不断淋洗,使茶具始终保持热度。

(2)、取高山茶7-10克分茶入壶。

(3)、冲茶先要循边缓冲,以免冲破“茶胆”。冲水时要使茶叶打滚。

(4)、当水漫过茶叶时,立即倒掉,称之为“茶洗”。

(5)、台湾的高山茶冲泡时浸泡的时间第一、二泡一般是20秒左右,之后每次冲泡时间往后稍加数10秒即可。

小提示:茶叶的开汤时间因个人口味而不同,主要得靠泡茶人自己掌握(山泉水冲泡效果更佳)。

2、冷泡法:

约将3克的茶叶,放入500cc冷开水(山泉水)中,室温下静置4小时即可饮用或直接放入冰箱冷藏5至6小时风味更佳。

3、生活茶泡法:

以1克茶叶、500cc水量的比例,放入一般容器,如马克杯或水杯于,倒入95℃热水冲泡5分钟即可。

高山茶与平地茶有何区别?高山茶是不是越高越好?


对于喜爱品茶的人士而言,不同茶叶所冲泡出的效果是大有不同的,茶叶种植时期的一点点差别都会极大影响茶的味道。除了不同的茶叶品种,大家有根据茶叶的种植环境,分出了高山茶和平地茶,这海拔高度对茶的影响有多大呢?高山茶与平地茶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答。

高山为何出好茶?

1.雾珠加强红黄光

茶树生长在高山多雾的环境中,由于光线受到雾珠的影响,使得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可见光的红黄光得到加强,从而使茶树芽叶中的氨基酸、叶绿素和水分含量明显增加。

2.光照短,强度低

高山森林茂盛,茶树接受光照时间短,强度低,漫射光多,这样有利于茶叶中含氮化合物,诸如叶绿素、全氮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增加。

3.湿度高

高山有葱郁的林木,茫茫的云海,空气和土壤的湿度得以提高,从而使茶树芽叶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缩合困难,纤维素不易形成,茶树新梢可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鲜嫩而不易粗老。在这种情况下,对茶叶的色泽、香气、滋味、嫩度的提高,特别是对绿茶品质的改善,十分有利。

4.温度低

气温随着海拔的提高而降低,温度决定着茶树中酶的活性,进而又影响到茶叶化学物质的转化和积累。

茶多酚和儿茶素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减少,而氨基酸则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这就为茶叶滋味的鲜爽甘醇提供物质基础。茶叶中的不少芳香物质也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这些香型物质,会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形成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各种特殊的香味,许多高山茶之所以具有某些特殊的香气,其道理就在于此。

5.土壤通透性好

高山茶园土壤风化比较完全,石砾较多,土壤通透性好,而且有机质和各种矿质营养元素,包括茶树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各种微量元素一应俱全,以致茶树有效品质成分和各种保健营养物质丰富;而平地茶园多属红壤粘土,不但土壤粘重,结构差,而且有机质和土壤生物含量低,因此,茶树生长往往较差,尤其是茶叶香气滋味不及高山茶。

高山茶平地茶品质有什么不同?

1.内含成分及耐泡度不同

高山的茶多酚、氨基酸、茶多糖、葡萄糖及微量元素和芳香物质比较多,600米以下的则普遍较少,约前者的三分之一。这也是为什么高山云雾茶耐泡10至20泡有余香余味,而600米以下的茶只能泡5至10泡则平淡无味了呢!茶氨比例决定任何一款茶的好坏,高山茶茶氨比例接近故醇浓醇甜生津有挂杯茶香,而低山平地茶比例较远故苦涩平淡无挂杯茶香。

2.持嫩性不同

高山茶,一般半个月很柔软有嫩度厚度,春茶持嫩性可达一个月。而600米以下的茶一个星期会衰老硬化叶片也比较薄,这个从湿热叶底可以区分。

3.预防病虫害能力不同

高山茶区昼夜温差大,不利病虫害繁殖生长,尤其是冬天霜冻天长,病虫都冻死了。而低山茶区的昼夜温差小,不打农药及药物防治是不可能的。

4.土壤不同

自古以来"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好田"。高山烂石砂壤黑土多且酸碱度合适,有机质含量高,低山丘陵黄土居多,有机质含量少。"要想有产量,必须施化肥",这个也是茶农个个知晓的效益法则。

5.茶叶变化空间不同

高山,纯料,有机肥生产的黑茶收藏后品质变化空间大,醇甜度高,耐泡且香气好。而低山丘陵平地茶生产的黑茶变化空间小,苦涩度高,内含物少,不耐泡生津度差。

高山茶越高越好吗?

仔细探究就会发现,中国名茶产区虽然几乎都位于山上,但却集中在一定的高度范围中。一般地处北纬30度左右,海拔在500-1200米左右,周围的植被要丰富,多处于山的阴暗面。

海拔和茶叶品质关系是很密切,然而海拔还是有一定限度才能出好茶。因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6℃。一般海拔太高的茶园,最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冬天低温易受冻害,夏天高温易受旱害,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茶叶内含物质成分的合成,造成茶汤口感不佳,苦味加重等。

所以,高山出好茶,是与平地茶园相比较而言的,也并不是说山越高茶越好。

怎么区分高山茶和平地茶?

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由于生态环境有别,不仅茶叶形态不一,而且茶叶内质也不相同。相比而言两者的品质特征有如下区别:

高山茶新梢肥壮,色泽翠绿,茸毛多,节间长,鲜嫩度好。由此加工而成的茶叶,往往具有特殊的花香,而且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且条索肥硕、紧结,白毫显露。

平地茶的新梢短小,叶底硬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少光。由它加工而成的茶叶,香气稍低,滋味较淡,条索细瘦,身骨较轻。

在上述众多的品质因子中,差异最显的是香气和滋味两项。平常茶人所说的某茶“具有高山茶的特征”,就是指茶叶具有高香、浓味而言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