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紫云:茶园颜色碧绿 百姓生活红火

发布时间 : 2019-11-30
贵州的白茶 贵州绿茶 仙居碧绿茶

贵州的白茶。

茶叶种植属于我国传统农业种植中的一种,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形成了不同规模的茶产业。目前,茶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消费量较大的商品,种植茶叶一般都会有所获利。怎样结合贫困地区的地理优势,进行精准扶贫呢?茶叶种植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虑点,由于茶树的生命力比较顽强,而我国大多数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因素等比较适合茶叶种植,因此进行茶产业脱贫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脱贫致富项目。

冬藏春发,万绿吐新。经过整个冬季的休憩,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坝羊镇的3.6万亩茶园又一次焕发生机,开始了繁忙的采摘季。

三月下旬,坝羊镇新山村的茶园进入了盛采期,当地茶农三三两两分布在纵横交错茶陇之间,采撷嫩绿的茶叶新芽。近年来,新山村以贫困户资金变股金、农民土地变股权等多种合作方式发动群众发展茶产业。“全村25户贫困户每年可从茶叶合作社分红1200元以上,土地入股的茶农,也能根据股份分得总利润15%的红利。”新山村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峰告诉记者,新山村5年多时间发展了3800多亩茶园,今年有2500亩进入采摘期。为了进一步扩大销售,节约成本,目前村里正在建设自己的茶叶加工厂。

吴峰说,在茶叶加工厂建成之前,新山村的茶青下树之后都是拿到附近的映宏茶叶公司加工,这是坝羊镇2012年引进的龙头茶企。

“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一眼望去都是荒山野林,但事实上坝羊镇生态环境良好,加上纬度较低,这里的茶叶采摘期比较早,在明前茶的生产销售中有比较优势。”映宏茶叶公司的生产厂长唐小其透露,坝羊镇茶叶长势好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当地土壤中的腐质酸土比较肥厚,几乎不用施人工肥,茶树都能茁壮成长。

茶企的引入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真金白金的收益。以映宏茶叶公司为例,公司3000多亩茶园,每个月的管护人工不少于150人次,再加上采茶季的密集劳动力需求,4年时间,茶企在采茶和管护两项上的人工投入就超过1000万。

坝羊镇党委书记王杰是这么算帐的,这段时间明前茶采摘集中用工,平均每亩茶地需要1个采茶工,待茶园全部进入丰产期后,3.6万亩茶园要用3万余名工人,而坝羊全镇才2.7万人左右,坝羊镇的茶产业可以为本镇群众创造大量就近就业的机会,甚至还能辐射周边乡镇。

王杰告诉记者,坝羊镇引进茶企的时候,都重点考察了这些企业在市场和技术方面的条件,只有在这两方面有优势的企业才是他们引进的对象。除了映宏之外,目前已经有5家茶企在坝羊镇发展,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而全镇的茶园面积更是达到了3.6万亩。

“这几家企业是坝羊茶产业发展的‘航母’,本地的合作社和茶企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航母’的平台优势,借船出海,假以时日,我们可以把更多的效益留在当地,带动本地群众的增收致富。”在王杰心里,这是一个更大的“账本”。

坝羊镇并不是传统的茶产业强镇,短短5、6年时间,坝羊镇的茶园从无到有,再发展到今天的3.6万亩,除了借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东风,也得益于有效的制度设计。

据坝羊镇镇长班兴坤介绍,全镇8个行政村除鸡场坡村没有茶叶专业合作社外,其余7个行政村都设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近两年各村又依托合作社成立了茶产业村级发展公司。合作社每年都提出一定比例的收入,来壮大村集体资金池和继续投入茶产业发展。

“这些合作社的管理者和村支两委成员几乎是一套人马,他们在做大做强茶产业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分红和管理费,这大大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班兴坤说,通过合理的利益链接,村干部、致富能人、茶农被牢牢地拴在了一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这也是坝羊镇茶产业发展最核心的内生动力。

龙头企业的产业基础得到了巩固,当地合作社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当地群众参与茶产业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几年下来,坝羊镇曾经萧条的大片荒山迅速被“染”绿。

春茶飘香,吸引来不少附近县市的游客,他们和绿油油的茶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班兴坤表示,下一步,坝羊镇将提升茶产业发展质量,寻求茶旅一体化发展,继续将茶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20年把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规模。

小编推荐

老百姓舌尖上的喝茶习俗


茶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在我国各地饮茶的风俗又不一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各地迥异不同的茶俗......

1、品龙井

品龙井茶,主要流行于江、浙、泸的大、中城市。品饮龙井茶,要做到:

一要境雅,即自然环境、品饮环境优雅;

二要水净,即泡茶用水洁净;

三要具精,泡茶用杯以白瓷杯或玻璃杯为上。倘用盖碗冲泡,则无须加盖;

四要艺巧,即要适情,即要有闲情逸致,抛却烦闷琐事,方有兴味品茶。

2、啜工夫茶

啜工夫茶,流行于广东、福建、台湾等地,习惯用小杯啜饮。现在,这种品茶方法,已在全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兴起。

实践证明,要真正领略到啜工夫茶的妙趣,升华到艺术享受的境界,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上好的乌龙茶,精巧的工夫茶具,以及富含文化的淪饮法。

3、技艺双全盖碗茶

喝盖碗茶的习俗,在中国汉民族居住地都可见到,但用得最普遍的要数西南地区的四川。人称:中国茶馆数四川,成都茶馆甲四川。

四川人所说的盖碗茶,其实就是用盖碗泡的茶。

用盖碗泡茶,盖碗盖着,可以保温;启盖后,可以凉茶;捏住盖碗,还可推去茶汤表面的悬浮叶片,搅匀茶汤浓度;而端起碗托喝茶,可以不烫手;将茶碗放在桌上,有茶托保护,不会灼伤桌面。用盖碗饮茶,既不失风雅情趣,又十分实用方便。

4、“一盅两件”吃早茶

在中国南方,有吃早茶的风俗,尤其是岭南,吃早茶的风气更盛。吃早茶,既能充饥补营养,又能补水解渴生津。

目前中国的一些大中城市都有供应早茶的,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羊城广州和香港、澳门特区的早茶。

早茶具有茶饮、茶食和茶文化的共性。说它是茶饮,就是保留着饮茶的基本内容;说它是吃茶,就在于它在饮茶的同时,还用食品佐茶;说它是吃早茶,是因为那里的人们,特别注重早晨上茶楼吃茶。

种茶致富,造福一方百姓


最近,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乡曹营村茶农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绿杨春早”茶文化节了。据该村主任周国朝介绍,该村70多户茶农正积极准备借助茶文化节这个平台,让自己的茶叶卖个好价钱,得到好收成。

月塘乡曹营村是该乡茶叶种植较为集中的村,全村从2001年起发展茶叶种植,从当初只有几百亩茶田,发展到现在已拥有1200余亩茶田。该村仅康庄组与李庄组就有茶农50户左右。周主任介绍,2001年曹营村响应政府号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茶业经济。村里免费为村民开沟,提供种子,聘请茶叶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技术指导,送技术入户、入田,邀请技术专家到村就茶叶种植、幼龄茶轩管理、春季茶园管理、秋季茶园管理、茶园修剪技术、茶叶采摘技术等不同技术管理要点,组织农民集中培训,茶农由不同技术变成茶叶能手,调动茶农的积极性,成为以茶创业、增收致富的农村能手。目前该村共有耕地面积4181亩,茶叶种植面积占1200多亩。茶叶种植已成为该村村民致富的好途径。康庄组村民曹幸丰今年40岁出头,家里有4亩茶田,靠茶叶过上了好日子,通过收购鲜叶加工和自家炒制茶叶出售,他家的年收入达5万元左右。同时他不忘辐射带动周边村民以科学种茶创业、共同开拓市场,实现同学科学、同发展、同致富,共同致富奔小康。

目前,曹营村村委会一班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共同致富、开拓创业为工作要领,大力推进一村一业,积极培养创业人才,茶叶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每年净增200亩茶叶,茶农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对于“绿杨春早”茶文化节的举行,茶农们积极向村委会表示,要通过茶文化节这个平台长见识,学技术,将曹营村的茶叶推出仪征,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仪征的茶,喜欢仪征的茶。

杯中山海经|喝个唐朝百姓茶(一)


如果没有噱头跟炒作,无须高价与仪式感,我们能喝得到遥远的唐朝百姓日常饮用的茶么?

多数人对于日本蒸青绿茶的认知,还停留在比较普遍的玉露与抹茶上。但实际上,因为工艺的革新,虽然为蒸青茶,但工艺已经在唐宋的基础上改良很多了,只是在冲泡方法上尚有古意。在《日本茶业发展史》中,记载的比较古老的唐代蒸青绿茶“黑蒸茶”,就是使用蒸青或者捞青的方式,经过后期发酵制作的茶。这种茶价格亲民,是产茶区附近居民的日常必需,传播范围虽然有限,但却将工艺完好地延续、保留下来。这种茶很多日本人都未必知道,但它并非孤独地存在着。

在日本的高知县,当地农人在农忙之余,每年七月上旬开始采摘。采摘的茶多比较粗老,生叶摘回来后,经过100摄氏度的蒸汽杀青约1小时。之后在室内干净的地面上堆放1周后,分层码放在木桶里,压实,再用重石覆盖,经过两周时间,再将茶从桶内取出,切割成4厘米见方的茶方,放在日光下晒干。蒸青所用的蒸笼,其实就类似《茶经》中所讲,唐代蒸茶用的甑。因成品茶外形比较像棋子,因此被叫做棋石茶。这样制作出来的茶,被当地人煮来饮用,又或者拿煮好的茶汤蒸米饭。蒸出来的米饭,不仅有米的甜润,还兼具茶的清香,据说也有疏通肠胃的作用,是盛夏解暑的良剂。食饮同源,把茶从食用与药用中分离出来,是陆羽的一大功绩,这种茶就带着唐茶制作的痕迹。

《茶经》的第三章,用简练的文字记录了当时唐代蒸青绿茶的工艺:“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而这样的蒸青工艺,除了日本的棋石茶外,在云南省南部,交通并不便利但与缅甸、老挝接壤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中,还可以找到它的影子。

从北京飞往昆明,再从昆明经转飞往普洱市,落地后还需要坐着巴士车,颠簸3个多小时的盘山路,才能到达江城。这座隶属于普洱市的县城,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却因为三国接壤的地利,成为清代边茶流通到香港、东南亚的交通要道。这座即使现在,仍需要一整天时间才能到达的边城,因为边茶贸易的特殊地位而在清代盛极一时。当时繁盛的样子,虽然已经随着岁月凋敝了,可在江城县老旧的勐烈老街斑驳的石板路上,还是能找到旧时光的痕迹。比起现在云南热炒的古树与山头茶,平常却跟日本的棋石茶一样,遗脉于时光的缝隙里,传承了某种唐代蒸青工艺制作的茶——帕卡茶,安静地存在着。

贵州铜仁:高山茶享誉盛名 碧绿茶园变花园


茶产业是贵州铜仁市的主导产业之一,早在明清时期当地茶叶就被人津津乐道,永乐年后还因盛产贡茶而享誉朝野,茶圣陆羽也曾在《茶经》中盛赞思州茶“其味极佳”,直至今日,铜仁市还保存着10余株千年古茶树,6000余株百年以上的古茶树,那么,现在铜仁茶产业发展状况如何呢,未来又将怎样?

展望铜仁这片土地,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69万亩,2016年的茶叶产量达到7.28万吨,年产值达74.72亿元。铜仁茶产业已经形成从“基地到加工、市场、品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以绿茶加工为主,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等其他各类茶加工并重的格局。

茶园春色

种茶叶·成产业·富群众

距离石阡县城67公里的本庄镇凉山村,群山环绕、茶园飘香,干净整洁的通村道路两旁入眼尽是满目苍翠,碧绿的茶园成片相连,这些在风中摇曳的茶叶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

凉山村平均海拔约550米,年均气温18℃到22℃,曾经的凉山村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里经济发展一度落后不前。穷则思变,为摆脱贫困面貌,2011年,该村因地制宜,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将农户闲散的资金和闲置的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吸纳引导贫困户入股,发展生产脱贫。通过6年的不断发展,如今的凉山村拥有茶叶专业合作社、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凉山村远景茶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有茶叶基地2300亩,年产值300余万元,早在2015年,该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2000余元,昔日贫穷落后的“穷山村”变成了如今的“小康村”。

近年来,石阡县围绕“人均一亩茶”的建设目标,狠抓茶叶基础建设、质量提升、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生态茶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全县茶叶面积达到38.8万亩,投产面积23.59万亩。茶产业覆盖该县19个乡镇134个村,涉茶农民3万余人。今年,该县还将新增茶园2.5万亩,主要在羊角山园区重点打造高标准茶叶园区为目标,组织白沙、本庄、聚凤三个乡镇完成新建、改良茶园2500亩,力争把羊角山打造成为第二个省级苔茶示范园区。

梵净山翠峰茶

而距离凉山村170多公里外的江口县骆象村,地处“武陵之源,名山之宗”的梵净山脚下,自然生态条件优越,种茶历史悠久,有客茶和佛茶的浓厚文化底蕴。近几年来,骆象村潜心打造万亩茶园扶贫大产业,一座现代高效农业茶产业基地应运而生,已经成为“全省100个农业示范区”之一。

“骆象四面坡,干田黄土多;粮食产量少,贫困人口多;如今家家种茶树,漫山遍野起绿波。”这段顺口溜成了骆象村昨天与今天的真实写照。骆象村因茶而美、因茶而富,现在的骆象村漫山遍野都是成排成行的茶树,1.5万亩茶园给骆象村披上了新装,茶园观光亭、游园栈道点缀期间,茶园“农旅一体、茶旅一体”,“园区景区化”的格局初步形成。目前,该村有规模以上茶园15处,茶园总面积1.5万余亩,园区内建有国内首条单轨道运输车2台,建有茶叶加工厂4家,年产量可达500吨。骆象村的绿水青山和茶园春色,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的源泉。

2008年以来,江口县共投入财政资金0.5亿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亿元、撬动社会资金3.64亿元投入茶产业发展,经过8年的发展,该县生态茶园面积从零起步达到15.92万亩,建成了1个省级茶叶园区、3条茶叶产业带、6个万亩茶叶乡镇、12个茶叶专业村。全县拥有茶叶企业52家,茶产业专业合作社64个,茶叶加工厂32家,2013年被国标委授予“国家级绿茶栽培标准化示范县”称号。

贵州铜仁市湄坨村茶园

建茶园·配设施·成花园

“到大自然下拍摄婚纱,碧绿的万亩茶海为背景,享受人生幸福美丽时光。”如今,许多影楼会把茶园作为外景拍摄基地。在松桃正大乡茶园、普觉镇茶园基地,周末和节假日都会迎来大批游客观光摄影,碧绿苍翠的茶园成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游玩的后花园。

行走在正大茶园的栈道上,放眼望去,一道道修剪整齐的茶叶种植带如波涛层层叠叠,每一根线条都蕴含着无限生机。每年四月,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正是采茶游园、游春踏青的好时节。不少周边市民都会相约来到茶园休闲观光,随手采一篮茶,体验一回“山间采茶,悠然自得”的自然情怀。附近的中小学校也会组织学生来到茶园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一边饱览茶园的无边春色,一边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

正大茶园周边的山坡和闲置土地也根据周边环境情况进行了景观设计,葡萄、金秋梨等经果林相应配合,周围还修建了烽火台、仿古建筑等景观,整个茶园犹如一个风景优美的山体公园,一个休闲旅游的绝佳风景区。

长期以来,松桃县委县政府始终按照“茶旅一体”的发展思路,把茶区建设与乡村旅游打造有机整合,统筹推进生态茶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同步发展,新建和完善一批景区干道、观光步道、观景台、停车场、接待中心等设施,着力将茶叶基地建设成集产业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区。2016年,正大茶园成功打造成为五星级农业景区、普觉茶园获评三星级农业景区,全年接待游客90.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6亿元,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7万元。

思南张家寨茶叶园区

按照“茶区景区化,茶旅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石阡凉山、江口骆象、松桃正大、思南张家寨……全市茶叶园区的发展目标一致,茶产业链条逐步延长,茶园配套设施逐渐完善,茶产业历史文化浮出水面,我市真正将茶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起来,实现了三者同步发展,茶产业正担起铜仁富民强市、绿色崛起的使命。

杯中山海经|喝个唐朝百姓茶之帕卡


“帕卡”是哈尼族的方言,“帕”是老的意思,组合起来就是“茶树老叶”的意思。在四季如春的云南,冬季茶树仍旧繁茂。这时候哈尼族人会采摘茶树的老叶子,相当于现在白茶贡眉的采摘标准。进行适当的萎凋后,置入类似《茶经》所说的甑内,用蒸汽蒸软后揉捻。冬季云南气候相对干燥,揉捻后再经日光晒干。茶树的老叶本来就没有强壮的单宁,经过蒸青后晒干,茶汤即使长时间煮沸,口感也不会有苦涩味道。原始做工的帕卡茶,在晒干后用葛根的藤捆束好。这样的茶,从古至今都是当地人饮用的。哈尼族人自古以茶为生,清乾隆年间,大臣尹继善就曾有“茶山地方瘠薄,不产米谷,夷人穷苦,惟借茶叶养生”之说。那时候采摘下来好的茶青,都被族人当成维系生计的农产品售卖养家。而这些老叶子,则被当地人仔细对待,用古老的工艺制作好后供全家饮用。

因此在可以找到的八十年代关于云南人饮茶的影像资料中,可以看到每家都有的火塘边,总少不了瓦罐跟帕卡茶的影子。虽然是粗老叶子,但是跟英式下午茶一样,在饮用帕卡茶的时候,也有属于云南人独特的茶点。这点心说起来,历史也与唐代工艺相仿的帕卡茶一样悠久。

这茶点的制作工具,还颇具石器时代的遗风。需要族人采集附近山上的青黑色页岩,选材也有特殊要求,必须选取背阴背风区域的石块。这种条件下的页岩,含水量多,相对柔软,好加工。把石块儿用撬杆撬下来后,人力背下山,仔细打磨成圆形的扁片。制作好后,需要放在火塘边烘烤一两个月的时间。等页岩里面的水份被烤干,就可以拿来使用了。火塘,是传统哈尼族家庭的中心。围着火塘,形成了传统信仰、文化禁忌以及古老传说的复杂故事体。制作好的页岩,可以架在火塘上;而磨好的米粉,经过调匀后倒在上面,就做出了外酥里嫩的粑粑。再将当地所产,风味复杂的蜂蜜沾在粑粑上,一道与唐代做工相仿的、跟帕卡茶同样古老的茶点,就这样诞生了。

在火塘上,架上当地制作粗粝古朴的土陶罐,像《茶经》记载的那样,将帕卡茶如浮云出山般纹路的老叶子倒入罐内,任由炭火将罐子烤热,再冲入热水。顿时罐内茶汤翻滚,颇有狂澜奔涌的豪放感。即使这样折腾,从陶罐内倒出来的帕卡茶汤,仍旧犹如琥珀般橙黄明亮。疏朗的冬季,竟都封印在了茶的风味中。饮一杯暖暖的帕卡茶,再咬一口酥脆甘甜的粑粑,似乎时间被拉长了,长到有种逆流而上的错觉,唐代人朴素的饮茶趣味,就这样毫不做作地呈现在眼前。那个盛唐时期,兼容并蓄、不拘小节的社会生活,此刻似乎被重现了。虽然在唐代,云南茶还是用椒姜桂一起煮饮。但随着交流跟沿袭,云南现在仍旧有保持用甑蒸青的制茶习惯。

江苏:苏茶走进寻常百姓家 传承发扬南京茶文化


对于江苏是优质绿茶的产区之一,想必大家对此无任何的异议,大家所熟知的碧螺春、雨花茶,皆是产自于江苏且各具韵味的。近期,为了更好地传承发扬南京茶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成立了茶文化讲师团,不仅有利于让苏茶走进寻常百姓家,更有助于扩大江苏的茶叶品牌的影响力。

江苏省茶文化讲师团

24日,江苏省茶文化讲师团在南京博物院正式成立。讲师团汇集来自全省高校、园艺技术推广站等单位从事茶文化研究、教育、推广培训等方面的专家、学者,首批聘请25位讲师,他们将参与全省组织的茶文化推广活动,大力弘扬中国茶文化,开发具有江苏特色的茶文化课程和培训项目,为增强江苏茶产业核心竞争力、扩大江苏茶文化品牌影响发挥积极作用。

“如何让越来越爱喝茶的人更懂喝茶,需要茶叶师、茶道师、香道师的权威讲解,使得中华茶文化和中国文化在耳濡目染中得以传承,也使得关于茶的知识和仪式感浸润国人的日常。”江苏省茶叶学(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润贤说。

“江苏是我国名优绿茶的重点区域之一,碧螺春、雨花茶、白茶、雀舌等有一定特色。但有名茶,少大的品牌;资源多,整合少,如何让中国茶产业摆脱传统的粗放式生产经营模式成为当务之急。”王润贤认为,成立省级茶文化讲师团,还将有利于聚合科技资源,助力江苏实施茶产业品牌战略培育工程。

杯中山海经|喝个唐朝百姓茶之帕卡(二)


“帕卡”是哈尼族的方言,“帕”是老的意思,组合起来就是“茶树老叶”的意思。在四季如春的云南,冬季茶树仍旧繁茂。这时候哈尼族人会采摘茶树的老叶子,相当于现在白茶贡眉的采摘标准。进行适当的萎凋后,置入类似《茶经》所说的甑内,用蒸汽蒸软后揉捻。冬季云南气候相对干燥,揉捻后再经日光晒干。茶树的老叶本来就没有强壮的单宁,经过蒸青后晒干,茶汤即使长时间煮沸,口感也不会有苦涩味道。原始做工的帕卡茶,在晒干后用葛根的藤捆束好。这样的茶,从古至今都是当地人饮用的。哈尼族人自古以茶为生,清乾隆年间,大臣尹继善就曾有“茶山地方瘠薄,不产米谷,夷人穷苦,惟借茶叶养生”之说。那时候采摘下来好的茶青,都被族人当成维系生计的农产品售卖养家。而这些老叶子,则被当地人仔细对待,用古老的工艺制作好后供全家饮用。

以前的帕卡茶,是用葛藤捆成一尺多长的柱形。现在为了取用方便,以及为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哈尼族的老人,会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将茶捆成拇指大小,每次只要拿来一粒,就可以打发一下午的时光。在天价茶充斥市场,个个争当茶中龙凤的云南产区。,竟有这样淡定闲散的茶,存在于日常生活中,风味竟也让人有些许惊喜。这种经过蒸青又晒干的茶,某种风味与当下流行的白茶中的贡眉,竟也有重叠。在周末空闲的时间,可以煮上一壶,倒在米里一起蒸熟,晚饭与家人分享茶香四溢、颜色棕黄的米饭,真有那种粗茶淡饭的幸福感在心中流淌。一斤几十块钱的价格,似乎很容易让它成为生活的必备。

我们透过物,可以触碰到生活的美。这种美必须与日常相连,让它具有人人可拥有的普遍性,才能迎来这古老茶区新的灵魂。柳宗悦说:“最美之物,并非诞生于天才之手,而是诞生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帕卡茶,用粗粝的味道诠释了时间,让我们在当下,仍可以喝到有如《茶经》所载的工艺,但却丝毫不会让人感觉到那种异于生活的戏剧感。而已经八十多岁的哈尼族老妈妈,则喜悦于在有生之年,竟又有人像她年轻时候一样,爱着这帕卡茶粗粝中保存的甘甜。这是茶味,更是生活,脱离此,则无法称为“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