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宫廷的顶级茶品

发布时间 : 2019-12-05
普洱茶清朝 顶级黑茶 清朝的普洱茶

普洱茶清朝。

古代普洱茶膏的用途之二

“国礼”——体现泱泱大国的顶级茶品

中国自宋代开始,就有茶叶出口。最早是“茶马互市”,即用中国产的茶叶在边境与外部换马匹。再到后来,有“茶马古道”和多种茶叶出口方式。中国产的茶叶不仅让外国人知道了茶,而且让他们知道了茶是最好的饮品。

这就使得中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历任皇帝都有相同的举动,即在他们面见外国来的使者(有使节,有学者等),都会馈赠一些在当时看来最好的茶品。

1792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七年,普洱茶膏第一次荣登“国礼”的名单。这个单子就是赠予英国使臣的礼品名录。那年,英国乔治二世派遣特使给乾隆皇帝祝寿,第二年,即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9月14日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接见使团,并在万树田宴请英国使节,回赠英使团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包括:

1.赏英吉利国王物体,计有珐琅、珍宝、玉器、漆器、瓷器、花缎、画册,鼻烟壶及土产食品等计92项(对、套)479(个),其中包括茶膏4匣。

2.又加赏英国国王物件、绫罗丝缎、漆器、扇、笺、食品,计40项455件,包括茶膏5匣。

3.又随敕书赏给英国王物件,计41项1016件,其中包括普洱茶40团。茶膏5匣。这次英国使觐见团95人,包括正使(即马噶尔尼)、副使,正副总兵官、通事(翻译),文书、医生、天文生、听事官、管船官等,分别等级档次,每人都给礼物,共“赏赐”物27批。其中15批有茶叶。将这批礼单逐项统计,计送茶膏26匣。

这个茶膏就是宫廷御制的普洱茶膏。

我们至今也不知道这些茶膏是什么样的,只能根据目录上的片言只语知道这些普洱茶膏都是用木匣盛装的。而用木匣承装的一定是整块的膏体,如果是散块的可用瓷瓶包装,因为瓷器也是中国的“国粹”。我们今天在中国故宫博物院里可见到一种“人参膏”,它就是黄色瓷瓶包装的,里面是长条状的一个散块。瓷瓶的设计也非常独特,其釉面的黄色恰恰代表皇宫专属的色彩,是典型官窑的作品。

普洱茶膏没有采用瓷瓶,而是木匣,目的是要展示整块茶膏的魅力。我们可以猜想,那上面一定有精美的图案,因为截至今天,能在整块茶膏上压制精美图案的也是非常难办的。纵观科技发达的今天,云南有生产普洱茶膏的企业和个人多达几十个,但真正能制成整块带精美图案的仅一两家企业而已。

至于有人说,那批最早馈赠给英国使团的普洱茶膏,因当时英国人不知道茶膏有何用,就把它封存起来,至今还收藏在大英博物馆里的说法,显然是一种猜想,或者说是“浪漫的神往”。因为大英博物馆早已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只要藏品存在,从咨询处的电脑上一查就会知道。这种说法明显带有“戏说”的成分。

但是,不容忽略的是,自乾隆皇帝将普洱茶膏作为“国礼”开始,以后的历代皇帝都有向外国使臣或友人赠送普洱茶膏的记录。其涉及的国家和使臣(也包括友人)多达几十个,粗略统计送出去的茶膏有上百匣之多。

与乾隆皇帝一样,后续的皇帝依旧是采用木匣盛装普洱茶膏的方式。估计始终保持整块茶膏的模式。以突显泱泱大国极品茶的精湛技艺。

从这个意义上说,普洱茶膏的确也为中国的茶叶,或者说为中国的茶文化增色不少,是中国茶人的集体骄傲。

现代茶膏行业的第一人

从事近三十年的微生物研究工作

2002年开始转向普洱茶深加工的研发,任蒙顿茶制品(昆明)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完成了对清朝宫廷普洱茶膏的破译工作,制定了第一现代普洱茶膏的企业标准和检测标准,主导研发了顶级普洱茶膏,成为现代普洱茶膏行业的开创者。

2006年1月6日,其研发的世界上发酵度提纯度最高的蒙顿“普洱茶母”(非卖品)被云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是该馆唯一的一块茶膏藏品。近几年来,其又从微生物学角度尝试搭建普洱茶的价值链,并先后发表了《普洱茶四大价值》、《普洱茶未来五十年》、《存茶的诱惑》等系列专业文章。

cY316.com延伸阅读

清朝时期宫廷茶膏制作工艺


清朝时期宫廷茶膏制作工艺!清朝宫廷普洱茶膏的制作,大体归纳,有如下几个环节:

1.轻蒸、解块、淋洗。将云南上贡来的顶级团茶和饼茶进行蒸

湿,然后解块,再进行淋洗,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及杂物;

2.采用传统酿酒工艺中的厌氧发酵方法,对茶叶进行发酵,促

使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与分解;

3.小榨去水、大榨出膏。采用压榨技术,先将水份挤出不用,然后再全力将茶叶内存的茶汁压出,并反复压榨,收汁;

4.将压榨出的茶汁放在开口的容器内,使其自然沉淀,并分层

析出,其分层不同,品级也不同;

5.收膏、压模。将分层析出的茶汁经低温干燥,获得稠密度高的软膏,再入模干燥后成形,但绝大部分是收成自然的散块,放入高档瓷瓶中。

这种工艺的好处是:一方面尽最大可能保留茶叶中原始的有效成份,使获得的茶膏保留了茶叶中的精华;另一方面也为茶膏后续的陈化提供了“动能”,使茶膏的品质向更高层次转化。

这种工艺严谨苛刻,工序繁杂,费时费力,非一般作坊所能承担。它有点近似我们今天最先进的生物工程——低温状态下的萃取工艺。这在当时科技落后,没有先进的化验仪器及提取设备的前提下,已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

清朝时期的茶膏是奢侈品,当下是极品奢侈品!


清朝时期的茶膏是奢侈品,当下是极品奢侈品!在清朝,普洱茶膏之所以被推至奢侈品,很大一部分原因与乾隆有关,而清朝时期被保留至今的茶膏,多次以天价被拍下,因此,成为了目前奢侈品中的极品。

清朝时期的茶膏是奢侈品

从乾隆开始,茶膏由“贡茶院”专司熬制,并在生产工艺上做了很大改进,茶膏由贡品变成宫廷制品。据《茶记》中记载:“茶膏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在长达200多年间,茶膏作为皇室专用,史上有“八色贡品”之说,雍正、乾隆、嘉庆也都嗜饮茶膏。上等的茶叶自不用说,连用的木炭都要求是三百年以上的花梨木,这样恒温熬制,保证了茶膏的品质。清朝宫廷茶膏有186道工序和72天的加工周期,使普洱茶膏中的茶多酚、茶黄素以及游离氨基酸达到平衡,最终使得普洱茶膏的口感、色泽最佳,健康成分更容易吸收。做工极为精细、严格。

非常有意思的是,他们为了选料更精细,或者防范茶中投毒,竟在御茶房之外建了“清水房”,对云南上贡的普洱茶进行“检验—解块—漂洗—检验”。在正式压榨前对原料进行检测和“预处理”。然后将其移到御茶房正式压榨,所有的制作都是在常温下进行,没有任何高温的过程,使产出的“普洱茶膏”品质更佳,一跃成为宫廷御品。

由于宫廷对普洱茶膏选料极精,要求极严,这也造成产量极少,且从未在外界流通。但在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普洱茶膏却作为国礼第一次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嘎尔尼馈赠。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茶膏从此销声匿迹。

清朝时期的茶膏当下是极品奢侈品

在一次著名的拍卖会上,一块鲁迅收藏的茶膏,仅重3克,竟拍出了12000元的天价,每克达4000元。鲁迅收藏的这批茶膏共有39块,全是清室贡品,外包装是雕满龙纹的木盒子,里面用绘有龙纹的金色绸缎作衬。每块茶膏规格、形状都相同,长宽均为4厘米,高约半厘米。在拍卖现场,这块小小的茶膏备受追捧,观众为了一睹茶膏真容,嗅嗅它的香味,竟然将它挤裂了一角。

关于茶膏的珍贵,有人概括:茶膏是“生在山里,死在梦里,埋在缸里,活在杯里,饮在口里,爽在心里,记在脑里,功在体里”。18世纪的清朝学人赵学敏的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他先说“黑如漆”的茶膏,醒酒第一。又说绿色的茶膏醒酒效果更好。可知茶膏不止一种颜色。

2007年,一块82克的清宫普洱茶膏又被人以85万元的高价收购!

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清朝光绪年间留存下来的极少量的普洱茶贡品——茶膏,被现今的普洱茶界视为国宝。

普洱宫廷茶


普茶溯源可至东汉,三国时已颇具种植规模,然千余年默默无闻,乃及明清,始达鼎盛。其以独到的养生功效备受清廷皇族宠爱,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跻身贡茶之列,开始了他189年的皇贡生涯。彼时贡茶贵为国礼,价比金银,其品、饮、藏、赠亦有诸般讲究。

当时的皇家普洱只有皇室可以享用,是独特身份的象征,若无皇族血统,实是无缘得见。即便是权倾朝野的开国元勋,抑或辅佐社稷的三朝元老,也只在立下特别功勋或功德圆满告老还乡之时,才偶尔有幸得在“千叟宴”上,一亲珍品皇家普洱的芳泽。

另外,除宫廷独享外,普洱贡茶也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使节。据故宫史料记载,英国于1792年特派前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马戛尔尼勋爵为首的觐见团一行95人,以祝贺乾隆皇帝80大寿为名来华。1793年(乾隆58年)9月14日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并在万树田设宴款待,回赠英使团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就有普洱茶、女儿茶和(普洱)茶膏。

直至公元1908年(光绪三十年),云南地方混乱,盗匪蜂起,贡茶运至昆明附近被匪徒抢劫一空,朝廷也无法追究,地方因故才得以借机停止了普洱贡茶的岁贡。

其时,普洱贡茶在清宫中已历经近两百年之久,一朝倾覆,锋芒尽敛,“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乾隆首品普洱,便有此美誉。当年清宫普洱与其他贡茶茶种相比实是与众不同,被视为稀有的名茶。

什么是“宫廷”普洱茶?


宫廷普洱的由来

我们先来了解宫廷普洱茶的得名,清朝时期进贡到皇宫里的普洱茶被称为宫廷普洱茶。

贡茶有一套“五选八弃”的挑选标准,而宫廷普洱茶更是万里挑一的品质,从此普洱茶就多了一个等级:宫廷级。

我们再来了解宫廷茶的等级,宫廷茶在熟茶等级里排首位,品质从高到低分别是宫廷级,特级,一级,三级,五级,七级,九级,九级是很老的叶子,基本只能丢了。

等级越高,茶叶的茶毫就越多,内含物质也就越丰富,品质也就越好,也才有收藏价值!

达成宫廷普洱的三个条件

条件一:刚刚成熟的芽头才是宫廷普洱茶的选料

刚成熟的芽头里纤维度刚刚好,饱含了充足的内质,芽头纤维过嫩或稍老的芽头都会内质不足,虽是芽头但都达不到宫廷级,所以说不是所有的芽头都叫宫廷。

条件二:用早春茶发酵耐泡度达到15泡以上的宫廷普洱

普洱茶一年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市面上的熟茶基本都是夏茶做的,夏天雨水多茶的含水量高,内质少,样子看上去很像宫廷茶,但泡起来味道偏淡,3-4泡就没味了。

春茶的内质高,宫廷熟茶汤色应该是栗红浓艳的。

只有用早春茶发酵的宫廷熟茶,茶汤才有浓厚的黏稠度,也才能达到15泡以上的耐泡度。

春茶又分为早春,正春,春末,早春茶是一年中所产的茶里物质达顶峰的茶料。

条件三:成熟度好的芽头条索完整壮硕,收藏价值能达到顶峰

宫廷茶的香气比其他熟茶的香气都要高扬,不然皇宫的人不会如此亲睐他;宫廷茶的甜度,是熟茶里的巅峰之作,

细腻——茶和水完美融合,没有一丝单薄,柔软——不同于普通熟茶的高甜多胶质,珠圆玉润,一切都是刚刚好,多一分少一分就不是宫廷熟普。

宫廷普洱茶具体冲泡方法:

1.取茶

取茶样6—7g,按照个人的口感浓淡喜好,适当增加或减少茶量。选择厚薄适度的均匀茶样,这样更好掌控茶汤滋味的均匀释放。

2.温杯洁具

冲泡前,需将冲泡器具用沸水清洗提温。

3.润茶

茶叶投入盖碗后干蒸约30秒,让茶叶逐步升温苏醒再冲泡,利于内质发挥。

因为宫廷茶芽细嫩,内含物质析出较快,所以润茶时注水轻柔,中等水柱,高度适中,注满水润一道即可。

4.冲泡出汤

保持平和安静的心态,专注于手中的茶。轻柔绕圈注水,注水时手一定要稳,水柱不能忽大忽小、断断续续,平稳连贯的注水方式才能诠释好一道细腻的茶汤。

水柱高度、粗细适中,主要观察汤色控制浸泡时间,1-5泡快速出汤,6-10泡浸泡时间延长5-10秒,10泡以后采用浸泡方式冲泡。要注意的是最佳冲泡水温为80℃。

清朝茶商扮演的角色


茶商在清政府时期被称为特许经营茶叶的专卖商人。清初茶叶仍为政府实行专卖的商品,一般商人不能随意贩运。产茶地区生产的茶叶,除少数优质茶叶作为“贡茶”,由政府委派官员采办以供奉皇室外,大抵有“官茶”、“商茶”之分。

茶商因在茶叶运销中的职能不同,大致可分为收购商、茶行商和运销茶商。茶叶收购商人,有的地方称为“螺司”。他们深入茶山,向茶叶生产者收购毛茶,然后卖给茶行商人。茶行商人的业务,主要是收购茶叶,他们一般为经纪人,亦有兼营毛茶加工业务者。运销茶商至产茶区贩茶,必投茶行,给验茶引,预付货款。茶行商人代为收购,抽取佣金。开设茶行,要经过官府批准,领取照帖。运销茶商大致有两种,运销“官茶”的称“引商”;运销“商茶”的称“客贩”。“引商”请引于部,每运一引(一百斤)茶叶到陕甘等地的茶马司,五十斤“交官中马”,五十斤“听商自卖”,另外还允许带销“附茶”十四斤,作为“官茶”运脚之费。“客贩”请引于地方政府,专门运销“商茶”。

普洱茶在清朝


在清朝的时候,普洱茶作为茶中珍品上贡朝廷,还曾作为礼品馈赠他国。满清朝廷由于特别喜爱普洱茶,规定每年需上缴贡茶6.6万斤。在普洱府治所在地宁洱镇,官府专门设有茶厂、茶局,统管茶叶的精工制作和上贡朝廷。普洱茶上贡朝廷,是由地方官吏负责组织的。在进贡清宫茶叶中,来自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大叶种茶与各地进贡的小叶种茶相比,茶叶、茶性大不相同。其茶味特别浓厚,助消化能力特别强,性温味香,有医疗保健作用,这些特点,特别适合游牧出身、以肉食为主的满清朝廷皇亲国戚的需要。于是,普洱茶系列中的“女儿茶”、“团茶”、茶膏等,深得帝王、皇族、将相的钟爱,宫中以饮普洱茶为时尚,有的泡饮,有的熬煮奶茶,朝廷重视,民间仿效,普洱茶在清朝时声誉日隆。《红楼梦》中有贾宝玉喝女儿茶助消化的描写。《宫女谈往录》中也提到慈禧太后喜喝普洱茶:“老太后进屋坐在条山坑的东边。敬茶的先进上一盏普洱茶,图它又暖又能解油腻。”

普洱茶进贡朝廷,至迟起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时应已岁贡。3年后设置“普洱府治”,控制普洱茶购销权,同时推行“岁进上用茶芽制”,选最好的普洱茶进贡朝廷,并曾得到皇帝多次赐匾,“朝天贡端”就是当时所赐。

清朝廷喜爱普洱茶,就像末代皇帝溥仪对作家老舍所言:“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宠物,拥有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显贵标志”,还说,皇室成员的饮茶习惯一般是“夏喝龙井,冬喝普洱”。在进贡京师的普洱茶中,极品名叫“金瓜贡茶”。《普洱茶》一书中记载:“金瓜贡茶乃是采用西双版纳倚邦茶山之茶所制。”在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还有实物,已被视为“国宝”。1963年,故宫清理清宫贡茶,获两吨多,其中就有一些保存完好、最长时间达150年以上的普洱茶。有团茶(砣茶)、女儿茶、茶膏等品种,还有普洱茶精品“人头茶”(人头形状的茶团)1个,重约5斤,形状完整,色泽鲜明。

清朝廷收纳的普洱茶,除了供皇宫享用和分送皇亲国戚之外,还作为高级礼品馈赠外国使团。如公元1792年,英国特派以前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马戛尔尼爵为首的观光团一行95人来华,以向乾隆帝祝贺八十大寿为名,要求清廷增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允许设立租界,派驻公使,并送上大批寿礼。乾隆帝没有同意英方的要求。但作为礼尚往来,也回赠了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就有普洱茶和普洱茶膏。西双版纳历代封建首领也把普洱茶视为珍贵之物。据《泐史》记载:明朝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车里宣慰史刀应勐为其妻(缅王之女)回缅省亲准备的礼物中,就有普洱茶4筒,每筒5团,与金银珠宝并重。

清朝时期的普洱茶膏


清朝时期的普洱茶膏!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情有独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熬制方法?这已成为不解的谜。

从科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而忽视内在品质。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做为贡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这里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宫御茶房制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间大锅熬制茶膏。因为《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从他对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将大锅熬制的茶膏——这么简单、且又丧失药效的物品纳入药学名单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关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

何为真正顶级的普洱茶


就像是顶尖的伊比利亚火腿和我们最传统的云南宣威火腿,想要做出最高的水准,需要从猪种的选择到饲料和饲养方式开始,都是非常讲究的。

其实,普洱茶的等级区分也是一样的道理。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普洱散茶有普洱金芽、宫廷普洱、礼茶、特级及一到十级。之所以能将一种茶分为这么多的等级,这与茶叶自身的生长环境,口感,品质等等,有着巨大的联系。

云南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在地图上有4个台湾那么大。虽然云南有着如此辽阔的土地面积,但是在茶山的方圆五十公里内基本上是没有工业污染的。

去过茶山的朋友可能会知道,茶山上的古茶树都不是集中在一起生长的,而是东一颗西一棵。而且通往茶山的路,基本上都是茶农自己挖出来的,都是些土路,在下雨天的路况不好,非常难走。

有些偏远的茶山,需要在原始森林中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古茶园。云南的茶山普遍海拔都很高,所以这里常年云雾环绕,雨水充沛,茶树长的特别好。不仅是在中国,就算在全世界所有的茶叶产区中,云南的茶山环境和地理优势也是数一数二的。

当然,一款好的普洱茶,也不是只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来决定,要说起普洱茶的等级,还是得从采摘和制作工艺制作开始算。

“这饼普洱茶是什么等级的?不是特级应该是不好的。”“普洱审生茶怎么没有宫廷级的说法?那普洱茶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诸如此类的尴尬事件经常在我们身上发生。那么今天,我们就从散茶和紧压茶这两种茶型入手,一起来说说普洱茶的等级到底是如何划分的。

其实,普洱茶的等级是根据茶菁的细嫩程度来划分的,同时普洱茶又根据不同的需求被制作成紧压茶和散茶,而等级在紧压茶和散茶中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普洱茶的等级划分需要分开讨论。

普洱茶等级划分的基础就是茶菁的细嫩程度,而能够准确辨别出茶菁的细嫩是辨别普洱茶等级划分,最基本的能力。

如何辨别茶菁的细嫩度

观色泽

嫩度较高的茶菁,色度光亮油润,就像随时都会溢出茶质一样。而相反色泽暗淡,干枯萎缩的茶菁嫩度低。

数芽头

一般有芽头,且芽头较多,白毫显著的,茶菁嫩度高。但是芽头较少,甚至没有的,茶菁嫩度低。

看紧结度和厚实度

茶饼的茶叶能够较好的紧结在一起,看起来有重量感的,茶菁嫩度较高,如果茶叶松散,看起来轻飘没有重量感的,嫩度较低。

我们的普洱茶分为散茶和紧压茶,都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的。而紧压茶又根据不同的需求,再制作成饼、沱、砖、圆柱等形状。目前为止,我们的紧压茶只有茶饼和茶砖两种,其中茶饼比较常见。而等级的划分,因为茶叶自身的品质和制作工艺的影响较为复杂。

紧压茶可以分为熟茶和散茶。生茶又包括春茶、秋茶,春茶中根据采摘时间的不同分为:头春、二春、春尾三个等级。

所以,紧压茶的等级没有一个能具体划分的方法。例如唛号茶中7542、7752、7572等,茶品上的第三个数字通常表示茶菁的等级,指的是还是晒青毛茶时的等级,但这也不是非常准确的。

紧压茶的等级划分可以大概分为以上几种,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散茶的等级究竟又是怎样划分的呢?

散茶的等级区分

普洱茶散茶的划分通常分为特级和一到十,十一个等级。且数字越大,表明茶菁越老,而且生散茶和熟散茶的级别又各有其特点。

散生茶的等级区分

散生茶又称晒青毛茶,分为特级、二级、四级、六级、八级、十级。

特级散生茶的特点是条索肥嫩、紧结匀整、茶毫凸显,色泽绿润;二级散生茶的特点是条索肥壮、紧结匀整、茶毫显著,色泽嫩绿;四级散生茶的特点是条索紧结、尚匀整,色泽墨绿润泽,梗片较少;

六级散生茶的条索紧实、尚匀整,色泽深绿,有梗片;八级散生茶条索粗实尚匀整,色泽黄绿,梗片稍多;十级散生茶条索粗且松散欠匀整,色泽青褐,梗片稍多。

散熟茶的等级区分

从用料等级上来讲,市场上划分等级最多的是熟茶。一堆晒青毛茶经过渥堆发酵后,会经过人工筛漏或是机器筛漏,从最粗的料一级一级筛漏,级别大致分为10级、特级、宫廷级。

进一步对熟茶的等级划分做出了规定。将其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三级、五级、七级、九级。

特级散熟茶条索紧结较细、匀整,色泽红褐有光泽,茶毫显;一级散熟茶条索紧结、匀整,色泽红褐有光泽,茶毫凸显;三级散熟茶条索还紧结、匀整,色泽褐色由光泽,茶毫还清晰;

五级散熟茶条索紧实、匀齐,色泽褐色有光泽,稍带梗;七级散熟茶条索还紧实、匀齐,色泽褐色无光泽,带梗;九级散熟茶条索粗且松散、欠匀齐,色泽褐色无光泽,梗片较多。

级数较粗老一些的普洱是五至十级的,一般压制成砖或饼,外形条索肥壮,紧实,色泽褐红,其中九到十级稍带灰色,冲泡时汤色深红,滋味醇和,浑厚,香气纯和,叶底呈红色。

各人口味不同。有人喜欢较老级别的,喜欢它的醇厚,也有人喜欢较嫩级别的,喜欢它的回甘和香气,不同的等级各有不同的韵味。

其中宫廷级是用机器筛选之后,再有镊子一个一个挑选出来的最细最嫩的芽头,内含果胶极为丰富,汤色通透如红酒,茶底也是所有普洱茶中最干净的。

清朝是普洱茶膏的繁荣时段


清朝是普洱茶膏的繁荣时段!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情有独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

这里,我们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熬制方法?——是宋代制膏工艺保密性太强,不被云南茶人了解?还是大锅熬制工序简单,相比宋代制膏工艺来得更快、更直接?这已成为我们始终不解的谜。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溫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

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而忽视内在品质。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做为贡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

这里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宫御茶房制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间大锅熬制茶膏。因为《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从他对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将大锅熬制的茶膏——这么简单、且又丧失药效的物品纳入药学名单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

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关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

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

普洱茶宫廷为何意?


每次听到“宫廷”二字,大脑里便自动脑补清宫里金碧辉煌的大屋顶、朱红的木制廊柱、门窗和宽阔洁白的汉白玉台基。宫廷中上演的故事,仿佛一幕幕就在眼前。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宫廷表面雄伟壮观,实质是富丽华贵的象征。

而能称得上“宫廷”的茶,自然是好茶。你是不是也这么觉得?

反正我第一次听说“宫廷”XX时,心里都会暗暗给它加分,嗯,这茶肯定很好。因为在古代,只有皇朝权贵住的地方才称得上“宫廷”。

后来,翻阅了相关书籍才知道,此宫廷非彼宫廷。

普洱茶宫廷为何意?

原来宫廷只是普洱茶选料等级。普洱熟茶选料等级可分为:宫廷、特级、一级、三级、五级、七级、九级。等级划分的标准是茶菁的老嫩程度,由宫廷级开始,嫩度逐级降低。

可见,宫廷级是最幼嫩,九级是最粗老的。

为什么最幼嫩的选料等级称之为“宫廷”。

《普洱茶记》中记载了普洱贡茶的采制时节、制造方法:“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意思就是说,所有进贡朝廷的皇家普洱茶,都是只取上好野生大叶乔木的芽尖制作。

宫廷,意味着幼嫩的芽头要达到70%以上。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宫廷普洱熟茶是最佳饮品?

最优质的普洱茶是如何的?

一款普洱茶是否优质,除了要看其口感,汤色,叶底之外,还要看其耐泡度。耐不耐泡度,彰显出该普洱茶的内含物质是否丰富。内含物质丰富的茶,在后期的陈化中,才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也唯有耐泡度高的普洱茶,才不会辜负岁月和我们的期待。

从普洱熟茶选料等级来看,宫廷比九级幼嫩很多,那宫廷比九级的耐泡度是不是也如此?其实不是的。在我们品饮宫廷普洱时,你会发现它出味很快。因为芽头比较多,内含物质一下子就浸出来了,结果才几道,内含物质就浸完了。虽滋味清新,茶香浓郁。就是可惜了点,不耐泡。

今天和大家分享这些,只是希望你不要误以为“宫廷”就是普洱茶中的佼佼者,罢了!

清朝茶膏在现代的价值——奢侈极品


清朝茶膏在现代的价值——奢侈极品!茶膏的历史比较悠远,在历史中,茶膏也曾经多次失传,而对于我们所了解的历史中,清朝时期是茶膏的鼎盛期,那么,这个时期的茶膏到我们现代是否还能值钱呢?价值又是多少呢?

茶膏在多次的失传之后,在2004年首次出现在人们眼前,这一次的出现,几乎震惊了整个茶行业。

2004年在一次著名的拍卖会上,一块鲁迅收藏的茶膏,仅重3克,竟拍出了12000元的天价,每克达4000元。鲁迅收藏的这批茶膏共有39块,全是清室贡品,外包装是雕满龙纹的木盒子,里面用绘有龙纹的金色绸缎作衬。每块茶膏规格、形状都相同,长宽均为4厘米,高约半厘米。在拍卖现场,这块小小的茶膏备受追捧,观众为了一睹茶膏真容,嗅嗅它的香味,竟然将它挤裂了一角。

关于茶膏的珍贵,有人概括:茶膏是“生在山里,死在梦里,埋在缸里,活在杯里,饮在口里,爽在心里,记在脑里,功在体里”。18世纪的清朝学人赵学敏的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他先说“黑如漆”的茶膏,醒酒第一。又说绿色的茶膏醒酒效果更好。可知茶膏不止一种颜色。

2007年,一块82克的清宫普洱茶膏又被人以85万元的高价收购!

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清朝光绪年间留存下来的极少量的普洱茶贡品——茶膏,被现今的普洱茶界视为国宝,若要论及价值,也只能用奢侈极品来形容了。

清朝——普洱茶膏的繁华期


清朝——普洱茶膏的繁华期!清朝的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尊重科学的皇帝,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普洱茶膏在乾隆皇帝的带领下,进入了前几个朝代都从未有过的繁华期。

明朝皇帝朱元璋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情有独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

普洱茶在清朝被作为贡品上贡朝廷,但是翻阅清朝的各种史料,我们发现,自乾隆当政以来,云南的普洱茶上贡朝廷的数量相比雍正时期不是在减少,而是逐年扩大。但有一点,是很多人不注意的,那就是少了“普洱茶膏”。我们从很多反映云南上贡的茶品目录中,再也没有看到“普洱茶膏”的影子。是普洱茶膏就此停产?还是清朝皇宫将其逐出,不再列为皇室的饮品?

《清朝宫廷的顶级茶品》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普洱茶清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