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作《茶经》是我国首部关于茶膏的书籍

发布时间 : 2019-12-05
茶经中关于白茶的描述 红茶经典茶语 好的普洱茶膏

茶经中关于白茶的描述。

陆羽作《茶经》是我国首部关于茶膏的书籍!其实,只要注意中国茶叶发展历史,尤其是制茶工艺演化历史,就可以看出,普洱茶膏是在借鉴唐朝与宋朝制作茶膏的工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也是唐宋茶膏的延续。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做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

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珍贵。CY316.coM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蒸青作饼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已经逐渐完善,这种陈茶制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后的宋代茶叶加工的主流。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生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

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

cy316.cOm扩展阅读

叶羽晴川解开茶膏的秘密


叶羽晴川解开茶膏的秘密!“我不明白的是,短短50年时间,茶膏的生产工艺居然几乎失传了。”叶羽晴川说,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现在有人尝试熬制茶膏,但并不成功。

为了解开茶膏的秘密,叶羽晴川曾经七进七出茶马古道,也曾经深入传说中的十六座普洱茶名山,遍访散落在大山深处的老茶人。据他总结的经验,茶膏的生产工艺应该有这样几个关键步骤:首先是茶叶的选择。用来熬制茶膏的普洱茶,是生普洱,不是熟普洱。以前有人推测认为,茶膏是用生产之余的茶末熬制的,是一项变废为宝的工艺,这个推测是错误的。茶膏不应该用茶末熬制,要用高等级的生普洱茶熬制。

叶羽晴川根据很多老茶人回忆的数据,推断出熬制茶膏的基本配方应该是:300斤泉水,加100斤生普洱茶。经过五道工序,可以熬制出15斤左右的茶膏。

先将茶和泉水置于大铁锅里,中火熬煮,待全部茶汁煮出来后,捞出茶叶。用细纱布反复过滤茶汁,滤去细渣。再猛火熬制,尽量让水分蒸发。然后移到中号的铜锅中,中火熬煮。待茶汁变稠后,再移到小号铜锅中,小火熬煮,此过程最为关键,要用打磨精致的竹片匀速搅拌,动作太快,茶膏会迅速变干,动作太慢,茶膏又会变糊。熬好的茶膏,移出小铜锅,要趁热倒进模子,形成规格统一的块状,待整体凝固后,用竹器贮存起来。

叶羽晴川展示了他收藏的茶膏,一种是黑色的,长约10厘米、宽约5厘米、厚约1厘米,正面印“茶膏”二字,背面印“御品”二字。重约15克,拿在手里,感觉很轻。

他轻轻地掰下一小块浅褐色茶膏,约1克多,价值约1000元,在早已准备好的一套青花瓷茶碗里,为我们演示了茶膏的冲泡技巧。

先把滚开的水注入大青花碗中,备用。再把滚开的水注入小青花碗,投入那一小块茶膏。茶膏慢慢溶化,一缕缕浅褐色的烟雾状的膏汁,慢慢地包裹住整块茶膏,膏汁贴着碗壁扩散,沿碗壁慢慢朝水面爬上来,在水面又朝中心收拢,慢慢朝水下滑落,当膏汁变成枣红色时,整碗膏汁就充满动感,一收一缩,如同水母。这时将小青花碗移入注满开水的大青花碗中,让小青花碗里外受热。茶膏的溶化加速,汤汁里的雾状物也加速运动。直到茶膏完全溶化,汤汁里仍然有一些亮晶晶的荧光物质在轻轻运动,有四五个层次。这种亮晶晶的荧光物质是茶碱结晶体,只有百年以上的老茶膏才会产生这种荧光。而那块50多年的黑色茶膏,泡出来就没有这种荧光。

泡好的膏汁分成六个小杯,就可以喝了。入口顺滑,茶味清淡,在舌根处含一会儿,一股枣香弥漫开来,口舌生津,回味清爽、绵长。真正的口齿留香。

我国茶膏的几个形成史


我国茶膏的几个形成史!唐代,宋代,清代等几个朝代是主要的茶膏形成史,下面去详细的了解一下。

1、唐代开始制作茶膏

我们在仔细研究陆羽的《茶经》及唐代的制茶工艺后,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茶膏的出现与唐代作饼制茶工艺有直接的关系。

蒸青作饼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已经逐渐完善,这种陈茶制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后的宋代茶叶加工的主流。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生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

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

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亇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2、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很多学者认为,茶业兴于唐、盛于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自然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

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这与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有明显不同。或者说相比唐代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

当到了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纹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

3、普洱茶膏形成在清代。

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情有独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

这里,我们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熬制方法?——是宋代制膏工艺保密性太强,不被云南茶人了解?还是大锅熬制工序简单,相比宋代制膏工艺来得更快、更直接?这已成为我们始终不解的谜。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

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而忽视内在品质。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做为贡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

这里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宫御茶房制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间大锅熬制茶膏。因为《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从他对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将大锅熬制的茶膏——这么简单、且又丧失药效的物品纳入药学名单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

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关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

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

关于普洱茶膏


【小杨导读】什么是普洱茶膏?普洱茶膏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普洱茶膏的由来]:

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生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

【如何鉴别茶膏的品质】:

茶膏品质的优劣:

一是外形色泽,

二是茶汤色泽与亮度,

三是滋味是否纯正。

如果茶膏外形色泽呈黑色并光亮如漆,表示茶膏生产时间较短;

如果膏体表面呈白霜状,表示生产已有一定时间;

如果膏体表面白霜明显,表示出厂时间更长;

如果膏体表面呈现灰色,表示茶膏开始变质。

当冲泡后,汤色红艳清澈明亮,说明茶膏质优,杂质少,工艺精;

若茶汤暗褐混浊不清,带悬浮物,产生沉淀,杂质多,说明其制作工艺及提纯方法落后所致,像采用土法大锅熬制的茶膏,极容易出现上述现象。

正常品质的茶膏,冲泡后茶汤色泽红艳明亮,滋味浓厚醇润甘滑,生津止渴,回甘持久,显现沉香(中药香),使人饮后心旷神怡。

【茶膏的冲泡方法】:

这是目前冲泡普洱茶膏最常使用的方法,也是普洱茶膏最流行的方法。它的冲泡方法简单易行,只需一个冲泡的玻璃杯(很多人用玻璃材质的公道杯),及一个或几个品茗杯(按品茶人数确定)的用具,无论是在家里、办公室、茶坊均可冲泡与品饮,不受环境的约束。

它的冲泡过程也极其简单,大约为六个步骤:

准备(公道杯与品茗杯)—投入茶膏(1~2克左右)—冲水(水量不能太多,以水杯三分之二为宜)—轻轻摇动(让茶膏在水中缓慢溶解、释放)—分茶(将溶解好茶膏分别倒入品茗杯)—品茶

这里有三点需要说明:

①1克茶膏能冲泡500毫升的水。

②茶膏的溶解不是一次完成的,与速溶茶粉不同,茶膏在溶解到一定程度后,即我们通称的达到饱和度后(通常为宝石红),其溶解的速度放慢,待将水倒出,重新冲入开水后,又开始新的一轮溶解过程,直至茶膏全部溶解为止。这个过程可能是两次,也可能是5次,以投入茶膏的量为主。因此,我们说一克茶膏可冲泡500毫升的水并不意味一次冲泡完成。

③茶膏中有一款特殊品种“红运当头”,它的冲泡方法与其他茶膏不同,它是先放水,后投入茶膏,茶膏始终漂浮于水上,其红色的颜色呈云雾状向下飘散,极具动感。

【小武闲聊】

文章介绍了普洱茶膏的方方面面,很长,请耐心品读。购买普洱茶膏时,请注意鉴别。

简单介绍一下

普洱茶膏的功效:

1、解酒护肝的功效

2、消食、解牛腻的功效

凡是品饮过普洱茶膏的人都知道,在吃完牛羊肉或饱食大鱼大肉之后品饮普洱茶膏,消食的速度极快。

3、养胃的功效

普洱茶膏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可以空腹饮用,即不伤害人的胃肠,又起到养胃的功效。

茶膏是如何产生的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做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珍贵。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那么,唐代的茶膏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们在仔细研究陆羽的《茶经》及唐代的制茶工艺后,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茶膏的出现与唐代作饼制茶工艺有直接的关系。

蒸青作饼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已经逐渐完善,这种陈茶制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后的宋代茶叶加工的主流。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生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

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个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很多学者认为,茶业兴于唐、盛于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自然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这与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有明显不同。或者说相比唐代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

当到了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纹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

茶膏隐退于明朝形成在清代

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情有独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

这里,我们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熬制方法?——是宋代制膏工艺保密性太强,不被云南茶人了解?还是大锅熬制工序简单,相比宋代制膏工艺来得更快、更直接?这已成为我们始终不解的谜。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而忽视内在品质。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做为贡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这里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宫御茶房制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间大锅熬制茶膏。因为《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从他对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将大锅熬制的茶膏——这么简单、且又丧失药效的物品纳入药学名单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关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

茶膏盛于当代

茶膏制作工艺在中国一脉相承,虽然经历了明代和民国的数百年断代,但最终还是留下了重要的制作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现代茶膏制作工艺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当代的每一种主要制作工艺,实质上都可以看作是古代不同制作工艺的传承。在清代宫廷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发展出常温仿生浸提工艺这一现代科学茶膏制作工艺。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唐代是我国茶业和茶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史称“茶兴于唐”。陆羽作《茶经》、建立茶政收税、茶马贸易、民贡与官贡茶品的出现,都标志着茶业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期间,茶膏也做为贡品悄然出现,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贡方式出现。唐代的贡茶分为民贡与官焙两种;所谓民贡是由地方官吏将上等的好茶主动向朝廷进献,属于土贡性质,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庐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进贡茶叶,这在唐代尚属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长兴与常州宜兴交界的顾渚山建立顾渚贡茶院。

茶膏则是沿着民贡这条线浮上水面的。据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茶膏”字样正式出现;第二,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第三,数量极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凸显珍贵。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备一种显赫的身份,是其它贡茶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尊贵,使它在贡茶中处于上品,被纳入史书的记载之中。

那么,唐代的茶膏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我们在仔细研究陆羽的《茶经》及唐代的制茶工艺后,可以做一个初步判断:茶膏的出现与唐代作饼制茶工艺有直接的关系。

蒸青作饼的制茶工艺在唐代已经逐渐完善,这种陈茶制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后的宋代茶叶加工的主流。陆羽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陆羽老先生在他所处的年代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

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个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很多学者认为,茶业兴于唐、盛于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自然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这与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有明显不同。或者说相比唐代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

当到了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纹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显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

茶膏隐退于明朝形成在清代

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情有独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

这里,我们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熬制方法?——是宋代制膏工艺保密性太强,不被云南茶人了解?还是大锅熬制工序简单,相比宋代制膏工艺来得更快、更直接?这已成为我们始终不解的谜。

因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而忽视内在品质。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做为贡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这里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宫御茶房制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间大锅熬制茶膏。因为《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从他对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将大锅熬制的茶膏——这么简单、且又丧失药效的物品纳入药学名单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关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

茶膏盛于当代

茶膏制作工艺在中国一脉相承,虽然经历了明代和民国的数百年断代,但最终还是留下了重要的制作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现代茶膏制作工艺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当代的每一种主要制作工艺,实质上都可以看作是古代不同制作工艺的传承。在清代宫廷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发展出常温仿生浸提工艺这一现代科学茶膏制作工艺。

关于普洱茶膏功效分析


关于普洱茶膏功效分析1、普洱茶膏中所含茶色素是属于水溶性色素,是在普洱茶膏加工过程中由黄酮类化和物和儿茶素氧化聚合的产物。

主要由茶黄素、茶褐素、茶红素组成。质量高于普洱茶,更远远高于绿茶等其它茶类。茶黄素是普洱茶膏汤色“亮”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形成茶汤“金圈”的主要物质;茶红素是普洱茶膏汤色“红”的主要成分,由于其分子结构中有两个羧基,因而显酸性。

茶色素能够松弛平滑肌痉挛以解除微动脉高压,协调血管内膜分泌,降低剪性应力而活跃微循环,通过调整红细胞压积,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小板黏附性,改善血浆组分以降血黏,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清除自由基以防止脂质过氧化而延缓衰老,因此有很多专家认为茶色素对脑早衰有辅助治疗作用。

关于普洱茶膏功效分析2、普洱茶膏含有可溶性总糖(即茶多糖)是目前已知的茶叶中最高的。这主要是它所采用的原料本身是粗老茶叶所至。

目前研究成果已公认的一个原理:茶多糖含量随原料粗老程度的增加而递增。原料越老,茶多糖含量越高。普洱茶的六级晒青茶的茶多糖是一级茶的两倍。

普洱茶膏内含的茶多糖是由多糖、蛋白质、果胶等组成,其多糖的成份有:葡萄糖、阿拉伯糖、核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及果糖等。

普洱茶膏中的茶多糖最明显的生理功能是降血糖,它不仅能显著降低血糖浓度,还能够对抗肾上腺素和四氧嘧啶所导致的高血糖,因此,普洱茶膏中所含的茶多糖对人体糖代谢的影响与肝素类似。

《茶经》


籝,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

灶无用突者,釜用唇口者。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箪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箪,既其熟也,出乎箪。釜涸注于甑中,又以谷木枝三亚者制之,散所蒸牙笋并叶,畏流其膏。杵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佳。

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

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

檐,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檐置承上,又以规置檐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

芘莉,一曰羸子,一曰筤。以二小竹长三赤,躯二赤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土罗阔二赤,以列茶也。

棨,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扑,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

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

穿,江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川峡山纫谷皮为之。江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两五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字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串,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傍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煻煨火,令煴煴然,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

【注释】

01、籯,读音yíng。竹制的箱、笼、篮子等盛物器具。

02、筥,读音jǔ。圆形的盛物竹器。

03、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语出《汉书.韦贤传》。谓留给儿孙满箱黄金,不如留给他一本经书。

04、颜师古:名籕。唐初经学家,曾注《汉书》。

05、无用突者:突,烟囱。成语有“曲突徙薪”。

06、甑:读音zèng。古代蒸炊器。今蒸笼。

07、篮以箅之,篾以系之:箅,读音bì。蒸笼中的竹屉。篾,读音miè,长条细簿竹片,在此作从甑中取出箅的理耳。

08、襜:读音chān系在衣服前面的围裙。《尔雅.释物》:“衣蔽前谓之襜。

09、芘莉:芘,读音bì。芘莉,竹制的盘子类器具。

10、蒡莨:读音bàngláng。笼、盘一类盛物器具。

11、棨:读音qǐ,穿茶饼用的锥刀。

12、令煴煴(注1)然:煴,读音yūn。没有光焰的火。煴煴然,火热微弱的样子。颜师古说:“煴,聚火无焰者也。”

【译文】

二、茶叶采制工具

籯,又叫蓝,又叫笼,又叫筥。用竹编织,容积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是茶农背着采茶用的。

灶,不要用有烟囱的(使火力集中于锅底)。锅,用锅口有唇边的。

甑,木制或陶制。腰部用泥封好,甑内放竹篮作甑箅,用竹片系牢。开始蒸的时候,叶子放到箅里;等到熟了,从箅里倒出。锅里的水煮干了,从甑中加水进去。也有用三杈的榖木翻拌。蒸后的嫩芽叶及时摊开,防止茶汁流走。

忤臼,又名碓(用以捣碎蒸熟的芽叶),以经常使用的为好。

规,又叫模,又叫棬(就是模型,用以把茶压紧,并成一定的形状),用铁制成,有的圆形,有的方形,有的像花的形状。

承,又叫台,又叫砧,用石制成。如用槐树、桑树做,就要把下半截埋进土中,使它不能摇动。

檐,又叫衣,可用油绢或穿坏了的雨衣、单衣做成。把"檐"放在"承"上,"檐"上再放模型,用来制造压紧的饼茶。压成一块后,拿起来,另外换一个模型再做。

芘莉,又叫籯子或篣筤。用两根各长三尺的小竹竿,制成身长二尺五寸,手柄长五寸,宽二尺的工具,当中用篾织成方眼,好像种菜人用的土筛,用来放置茶。

棨,又叫锥刀,用坚实的木料做柄,用来给饼茶穿洞眼。

扑,又叫鞭,竹子编成,用来把茶饼穿成串,以便搬运。

焙,地上挖坑深二尺,宽二尺五寸,长一丈,上砌矮墙,高二尺,用泥抹平整。

贯,竹子削制成,长二尺五寸,用来穿茶烘培。

棚,又叫栈。用木做成架子,放在培上,分上下两层,相距一尺,用来烘焙茶。茶半干时,由架底升到下层;全干,升到上层。

穿,江东淮南劈篾做成;巴山峡川用构树皮做成,用来贯串制好的茶饼。江东把一斤称"上穿",半斤称"中穿",四两、五两(十六两制)称"下穿"。峡中则称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穿"字,先前作钗钏的"钏"字,或作贯串。现在不同,"磨、扇、弹、钻、缝"五字,字形还是按读平声(作动词)的字形,读音却读去声,意思也按读去声的来讲(作名词)。"穿"字读去声,表示一个单位。

育,用木制成框架,竹篾编织外围,再用纸裱糊。中有间隔,上有盖,下有托盘,旁开一扇门。中间放一器皿,盛有火灰,使有火无焰。江南梅雨季节,加火除湿。

普洱茶膏是茶膏中的最普遍的


豆大一颗黑乎乎的固体,放入杯中,冲入开水,轻摇后便能享受一杯醇厚的普洱茶。

这个神奇的黑乎乎的固体是什么呢?它就是茶膏,茶叶浓缩的精华。

茶膏,属于茶叶深加工产品,是世界第一款“速溶茶”。它的雏形始于唐,成型于宋,正式定名则在清代。但传统茶膏和现代茶膏却又有所差别。

传统的茶膏制作工艺来源于云南土司发明的“大锅熬膏法”,其操作简单:将茶叶及茶末放入大锅中充分煎熬,使茶汁浸出,然后通过布袋压榨过滤,去除茶渣。滤出的茶汤再反复熬煮至液体呈膏状,最后定模。

现代茶膏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融合现代生物技术,将茶叶原料经浸提、净化、浓缩、干燥等一系列复杂工序精制而成,主要为低温萃取制膏法。

传统茶膏因制作工艺的缺陷,很多营养成分被破坏,保存期也不长,汤色偏暗,甚至浑浊。

而现代茶膏,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等优点。

并且现代茶膏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钾钙磷镁等矿质元素的含量较高,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降血脂、抗疲劳、抗衰老、预防动脉粥状硬化及心脑血管类疾病等功效。

当然,不同茶膏的质量参差不齐,其营养成分和功效也不同。

茶膏中最普遍的当数普洱茶膏,清人赵学敏在其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如此评价:“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可见,自古以来中医就对普洱茶膏的医用、药用价值给予了极大认可。

当然,现在市场上还有红茶茶膏、绿茶茶膏等等,也可将茶膏与花瓣、水果等搭配饮用。

关于普洱茶膏说法辨误


进入21世纪,随着普洱茶的重新起步,普洱茶膏也重新被人们记起,很多人开始研究普洱茶膏,开始试图复原普洱茶膏工艺,出现了很多关于普洱茶膏的原理和制作方法的说法,其中有不少属于臆想出来的。本人从2005年开始普洱茶膏的制作实验,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已经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制作出汤色清亮、无悬浮物、无任何添加剂的普洱茶生茶膏和熟茶膏。针对目前书刊中对普洱茶膏的错误或不合理的说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1、普洱茶膏应该是用生茶还是熟茶制作

生茶膏是用普洱生茶制作的茶膏,熟茶膏是用普洱熟茶制作的茶膏,因纯生茶膏在制作上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茶膏是熟茶膏,熟茶膏是最近几年才在市场上出现的现代茶膏,历史上的茶膏都是生茶膏。识别上不能从外观上看出,因生膏、熟膏都是黑色,识别上可用鼻子闻,生膏有淡淡的一股兰花香,熟膏有淡淡的一股中药香。最好的识别方法是从汤色上,生茶膏的汤色呈黄色,熟茶膏的汤色呈红色。清朝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曾这样评价:"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是指普洱生茶膏。实验证明,口腔溃疡、咽喉上火疼痛,含一小块茶膏在嘴里,含到天亮多数情况下溃疡、咽喉痛都可以治愈。这些药效,现代做的熟茶膏没有,熟茶膏只具有熟茶的功效。

2、出膏率说

人们最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多少普洱茶可做一斤茶膏?现在介绍茶膏的书籍或文章中关于茶膏出膏率的说法很多,有说每千克干茶的出膏率为30%,有说每千克干茶的出膏率为5%,这些说法有些属于臆想出来的,猜测式的,比较准确的出膏率应该是普通茶膏的出膏率为15%左右,纯度和品质好的茶膏出膏率为8%--10%。出膏率与茶质和熬制时茶汤中的黄色茶沫及絮状物质等清除程度有关。出膏率为30%,只能是才熬出来还没有完全干燥,含水量比较高,且品质不好的茶膏。如果出膏率只有5%,有可能是用粗老茶制作,或者是宣传者为茶膏卖高价的借口。

3、茶末不出膏说

有的书上说:普洱茶"茶末"不可能熬出茶膏,因茶末内含物质极少,根本熬不出"膏类"物质。实际上茶末是可以熬出茶膏的,本人实验的结果说明,只要是泡得出茶汤的普洱生茶茶末和普洱熟茶茶末,还包括茶梗在内,分别都熬得出茶膏,只是出膏率稍低一点,茶膏的品质一般。因为茶膏的质量是和原料成正比,茶膏的口感同茶一样,有什么样的茶滋味就有什么样的膏滋味,只是纯茶膏口感滋味比茶的口感滋味稍醇和。

4、熬膏不沾手说

在有的书上记载,先将茶汤用大锅煎熬成极浓茶汁时,转盛于中锅中煎熬,至液体呈膏状,再换小锅收膏,搅拌须快,此时应注意力求不嫩不老为度,其程度全凭眼力和经验,取起一团,拉长不沾手,色起淡褐色,恰到好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茶膏在熬制时是热的,就算浓度很高的茶膏,只要是热的,就是软的和沾手的,特别是生茶膏果胶含量高粘度大,不到凉干透都会沾手,这就是茶膏难做的原因,只有干燥到一定的硬度才会不沾手。

5、还原宫廷茶膏说

有网上和有关普洱茶膏的书上记载:清朝皇宫中有"压榨制膏法"的制作工艺,采用了二次发酵(采用传统酿酒工艺中的厌氧发酵方法,对茶叶进行发酵,促使茶叶内含物质的再次转化与分解)。

本人认为经过对普洱生茶进行发酵后制作出来的宫廷茶膏相当于现代的熟茶膏,果胶含量低,粘性大大下降。《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主要药效就不具备了,难道故宫博物院至今保存完好的茶膏,是这样熬出来的吗?这个说法尚待实验验证。

6、传统熬膏混浊说

有书上记载:传统熬膏汤色混浊或偏暗是因为与大锅熬膏有关,在高温的情况下,它提取的物质是混合物质,持续的高温过程已使很多物质"变性",茶叶中的化学组分出现重合或交叉现象,必然造成混浊,如果汤色是通透的,可能是有添加澄清剂。这种说法是没有道理的,本人实验的结果说明:使用传统熬膏工艺,如果过滤得法,掌握好了过滤技术是能做到纯茶膏的汤色清亮通透的,不存在汤色混浊,同时还可避免生茶膏的茶汤稍冷后有絮状沉淀物的产生。现在市场上用传统熬制方法制成茶膏之所以会汤色混浊,并不是"传统技术"有问题,而是熬膏时过滤技术不过关造成的。

7、传统熬膏霉变说

有书上记载:传统熬出来的茶膏保存期太短,刚熬制出来的茶膏品质尚可,但存放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霉变。用传统方法熬出来的熟茶膏容易定型,定型后就很少变形,是因果胶质少的原因,熟茶膏在一年左右有茶多酚的结晶体"白霜"出现,果胶质含量越少的结晶体出得越快越多。用传统方法熬出来的生茶膏不容易定型,干燥得很干的茶膏定型后空气湿度大时还会变形,因吸湿性强,容易又变软,还有一个特性是高温变软低温变硬,说明果胶质含量高。2005年熬出来的生茶膏到现在也没有霉变,故宫博物院至今保存完好的茶膏也没有白霜生成也没有霉变。实际上普洱生茶膏的茶多酚含量比普洱熟茶膏多,生茶膏大于20%,熟茶膏在10%左右,(来自《普洱茶茶膏品质特征分析研究》华南农业大学茶叶科学系,陈文品,茶学博士),本研究结论的茶膏也是传统熬制的茶膏,茶多酚属于抗氧化物质,茶多酚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茶膏的茶多酚含量高,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不变质,所以熟茶膏可以长期保存,生茶膏也同样可长期保存。

8、冷水泡不开茶膏说

有网上和宣传资料上说:如果没有足够的水温,茶膏无法百分百溶解,冷水泡膏只能选用茶膏粉。本人实验的结果说明,如果是传统熬制出来的纯天然无添加物的普洱茶膏,可用冷水冲泡,将0.3克纯的普洱生茶膏放入600毫升矿泉水瓶中,25分钟全部溶解,熟茶膏一样也全部溶解。出差在外可以拿出一粒茶膏放入矿泉水中,稍后一瓶清爽香甜的茶饮料就出现了。

什么是普洱茶膏?茶膏又是新的炒作?


普洱茶经过几番喧嚣和沉积后,无论是在种植、销售、品饮上,人们都能更加的理性面对。而在这短短10多年沉浮中,一波理化专业的爱茶人士潜心于从茶叶到茶膏的种种科技化研究,茶膏开始慢慢走进现代茶人的视线。

什么是普洱茶膏?茶膏又是新的炒作?

普洱茶膏并不是炒作,茶膏最早起于唐,兴于宋,盛于清。清朝著名的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南唐时的《十国春秋》、宋徽宗《大观茶论》也均有关于茶膏的记载。

普洱茶膏是中国独有的养生文化,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普洱茶膏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是一种全新的制膏工艺,当然,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

而现代茶膏的制作工艺是在清代宫廷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茶膏制作工艺。模仿了清代茶膏制作,包括制作气候、温度、环境也和当时的相似。但工序更加繁复、细致,把茶汤的提取和浓缩,控制在常温40摄氏度左右。利用了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挥发和析出的特性,最大限度的将这些茶叶的原有物质有效的溶解到茶汤再收敛成膏。

普洱茶膏重回茶人的视线,得益于近几年普洱茶的“热销”,开始有很多科研工作者及相关部门注意到古代普洱茶膏的“失传”,也开始相应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不过这些研究与云南传统的大锅熬制思路不同,而是把研究重点更多地放在利用当今先进的生物科技手段,希望慢慢破译和复原这一古老的产品。

现代普洱茶膏与古代普洱茶膏相比,有制作更科学、更简便、更卫生等特点,并且更侧重天然药物的生物转化。近两年的实验发现,普洱茶膏内含有类黄酮物质,可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起到降血压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防治作用。

不过对现代普洱茶,我们还是要平常心对待,虽然普洱茶膏具有较长的历史,但真正投入研究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对普洱茶膏特殊功能的挖掘尚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可以说只是冰山一角。尤其是对普洱茶膏后续陈化过程中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的转化,及这种转换后的物质对人体产生的种种作用尚存有很多空白,还有大量实验分析留待我们及后人逐步完成。

关于《普洱茶膏》一书


关于《普洱茶膏》一书!普洱茶膏是中国独有的养生文化,有上千年的制作历史。从茶膏的诞生伊始,它就成为皇家独享的养生御品,是中国古人发明的世界第一款“速溶茶”,也是中国古老而庞大的茶产业中的一朵奇葩。

本书是史上第一本关于普洱茶膏的专著。作者从唐宋茶膏的产生到清朝普洱茶膏的确立,依据掌握的史料和生物学的常识为我们梳理了一条清晰的普洱茶膏发展的历史过程。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站在生物学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为什么历史上虽然有多种茶膏出现,却唯独只留下了普洱茶膏的原因。

在中国的茶叶发展史上,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往往被茶学专家们所忽视。那就是古代的茶人,或者说极少数的“能工巧匠”一直在不间断地做着一种尝试——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并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可饮用的超级茶产品。也许,这种实践由于涉及面极少,不是茶叶发展的主流,没有纳入茶学专家的视野。但它后来却逐渐演变成高端茶叶的一条分支。

这是一条非常了不起的分支,也可说是一条“高贵”的分支。因为沿着这条线走出来的茶品,都被冠以“贡品”的头衔,游荡于皇宫之内,成为历代皇室的“奢侈品”,历经千年而不衰。

普洱茶膏就是沿着这条分支逐渐浮上水面的。到了清朝,它又成了这条分支的主流,或者说唯一的茶品,独自开辟二百年的风光历史。

当然,让我们回到理性的观察中,站在历史的角度,你会发现,普洱茶膏不是某个时期、某一个人的偶然发现,而是有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在普洱茶膏没有形成之前,中国的唐朝与宋朝时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茶膏生产经验,虽然那时的很多茶膏品种没有延续下来,或者说因工艺及品质的不成熟的原因而“半路夭折”,但却为后来的普洱茶膏生产者提供了借鉴作用。

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推定:普洱茶膏是受唐宋时期茶膏的启发并在借鉴唐宋茶膏制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茶膏煎熬的过程是怎样的


茶膏煎熬的过程是怎样的?相信普洱茶膏对茶友们来说,已经不再是陌生的了,对于普洱茶膏,有很多茶友都想了解煎熬的过程,下面就去看看吧。

茶膏煎熬,根据《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考证,过程如下:

用具:第一套用大铁锅,二套大铁锅,三套铜锅,四套铜锅,滤汁细布,定型模子,存膏器暂用盒,以玻璃瓶盛装最适合。

一.将茶及茶末放置大锅中,充分煎熬,使汁全出为止。

二.将煎熬之茶汤盛于布袋中压榨,使茶汤滤出,並滤多次避免有茶渣。

三.将滤出茶汤,再置于大锅中煎熬,常汤上面浮上浅黄色之物,以小锅铲剔去,膏汁始清。

四.茶汤煎熬成极浓茶汁时,转盛于中锅中煎熬,至液体成膏状,再易小锅收膏,搅拌需快,此时应注意力求不嫩不老为度,其程度全凭眼力和经验,取起一团,拉长不沾手,色起淡褐色,恰到好处。

经试验一市担(一百斤)茶叶,可煎茶膏20-25市斤,省茶司每日约熬茶膏15.2市斤,虽现已不制作,但如果茶人有兴趣,这应是可以复古的一种商品,兼具思古历史情怀。

一百斤生普洱、三百斤水,历经三道工序才能熬出二十斤左右的“茶膏”。因为工艺复杂、“火大糊、火小干”,这种“人间珍品”目前在中国几近失传。根据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辟文记载的茶珍品,在溶化过程中一伸一缩,像水母在海中之态,最后完全溶化令茶水呈枣红色。这种茶清香温和,正如所言谓“生在山里、死在箩里、埋在缸里、活在杯里、饮在口里、爽在心里、记在脑里、功在体里”。

指头大的一点茶膏,放入茶碗里,然后冲入滚沸如鱼眼般的山泉水。片刻后,一股股琥珀色从茶膏里伸出来,一圈圈向外扩展。奇怪的是,还是扩展的茶圈忽而又收缩回去。一伸一缩之间,非常好看。一会之后,茶膏完全溶化,其色枣红。拿起杯,细细品尝了一口,“这是皇帝般的享受。”如今听来是玩笑,但在清代,却是事实,普洱茶膏是贡茶。清朝道光年间阮福著《普洱茶记》里有详细介绍:每年备贡者,五斤重团茶……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膏茶,共八色,思茅知领银承办。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里记载:普洱茶膏黑而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效尤也。

到底普洱茶膏是茶是药?


到底普洱茶膏是茶是药?中国自古形成的古药理论中,普洱茶膏有药食同源之说,也就是中医理论认为,很多可食用的植物本身就含有一种或多种药用成分。那到底普洱茶膏是属于茶,还是属于药物呢?下面去了解一下。

普洱茶是一种具备保健功能的特殊茶叶产品,而普洱茶膏是它的深加工产品,它是将普洱茶中营养物质及其一些药用成分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摄取出来,形成膏体形状,使它脱离了茶叶原有的外观形态。这种方法不仅起到将茶叶的映象物质浓缩,还带来引用过程的便捷。因此,普洱茶膏是茶,属于具有保健功能的特殊茶制品,但又与其他茶不同,所以我们称它为奇茶。

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这样描述的: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页。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过夜即愈;受属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

茶膏中的营养成分有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茶氨酸等集合成有机的整体,为人体提供诸多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因子。

普洱茶膏的内含物质相当丰富,其保健功效是多种药效成分和营养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其药效成分包括茶多酚6%,儿茶素16%,游离氨基酸14%的,咖啡碱9%,有益酶、茶多糖、茶黄素等占6%、芳香类物质等,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茶多糖、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普洱茶膏具有减肥、降脂、防治动脉硬化、防治冠心病、降压、抗衰老、抗癌、降糖、抗辐射、利尿、防龋齿、明目、助消化、抗毒、灭菌、预防便秘、解酒及其他、调理肠胃、治疗便秘、排毒美容养颜等20多项功能。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陆羽作《茶经》是我国首部关于茶膏的书籍》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