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膏的诞生

发布时间 : 2019-12-05
三七花茶膏 绿茶的毫 绿茶的花

【www.cy316.com - 三七花茶膏】

绿茶膏的诞生!生物学家陈杰先生从故宫保存上百年的普洱茶膏中获得启示,开始了对普洱茶膏的研究。并运用现代生物科技对清代宫廷茶膏的制法进行模拟,即低温萃取、低温干燥法——如今它是“蒙顿茶膏”品牌的独创工艺。在此基础上陈杰先生又因清代药物学家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中的一句话“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开始了“绿茶膏”的研究,并从中成功提取了茶叶中所含的叶绿素。研究也证明叶绿素对人体具有极佳的保健功效。

“绿色者更佳”出自中国清朝著名药物学家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的一句话。原文为“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

这句话表达了两层含义:一是普洱茶膏有解酒的功效;二是普洱茶膏有两种,一种是“黑如漆”,另一种是“绿色者”。显然,赵学敏认为“绿色者”优于“黑如漆”。

这就给我们带来了疑惑:一是从历史记录来看,除了赵学敏提到“绿色者”之外,再没有任何资料可供考据与借鉴,所有涉及普洱茶膏的文献中也仅有赵学敏提到的“绿色者更佳”这五个字;二是从文物的考证上,如北京故宫留存的普洱茶膏也没有一款为“绿色者”的茶膏,缺乏物证的条件;三是从现代普洱茶膏的研发中,无论是对清朝宫廷茶膏制作工艺的破译,还是云南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大锅熬制,最终产品都指向“黑如漆”。换句话说,这些工艺是无论如何也制作不出“绿色者”的。

“绿色者”是普洱茶膏吗?

“绿色者”是对茶膏外观颜色的描述。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分析,这种绿色与茶叶中的叶绿素有关。并且,这种叶绿素一定含量很高,使其外观呈现较明显的绿色特征。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普洱茶在加工的过程中,经过了揉捻与晒青工艺后,茶叶中大量的叶绿素被分解。所以,以这种传统工艺制成的毛茶,甚至是紧压后的青饼、青砖、青沱等,都呈现灰褐、灰黄、灰白等几种颜色,鲜有绿色存在。那么用这些毛料制成的茶膏是不可能出现“绿色”的。可“绿色者”的这个“绿色”又是怎么来的呢?

从茶叶原料角度分析,在茶叶的六大类别中,接近于“绿色者”的茶叶唯有绿茶。因为绿茶在鲜叶采摘后,立即进入高温杀青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恰恰起到脱镁、脱酶的作用,中止了这些物质对叶绿素的破坏,尽最大可能保留鲜叶中叶绿素的含量。如果按照这种工艺去推演,能够制作出

“绿色者”茶膏的原料只有绿茶,而以绿茶为原料制作出的茶膏应是绿茶茶膏,与普洱茶无关。但它为什么又称为“普洱茶膏”呢?

是赵学敏错了?或者说是一次疏忽?

综观赵学敏一生的经历,尤其是仔细研读《本草纲目拾遗》这部药学经典,再加上对“绿色者更佳”前后文字的逻辑推理与研判,可以肯定地讲,赵学敏所说的“绿色者”茶膏就是专指普洱茶膏。由此,我们也获得一种新的信息:中国古代的普洱茶膏,不仅有“黑如漆”,还有一个特殊品种——“绿色者”。

敲开了“绿色者”茶膏神秘的大门

2009年,蒙顿科研人员在尝试将月光白(普洱茶中一个特殊的品种)进行脱咖啡因的试验中,误将茶叶内含的镁一并脱除,这一过程同时也使多种酶失去了活性。在对其进行化学成分检验中,经过比对,发现叶绿素a含量明显高于不脱咖啡因的产品。虽然过去在对普洱茶的检测中都发现了叶绿素a、叶绿素b的存在,但其含量都很低,不能成为外观的主导颜色。并且,叶绿素b的含量大于叶绿素a。蒙顿在后来推出的月光白两款茶膏中,其月光美人(脱咖啡因的月光白)中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月光白茶膏。相对“绿色者”而言,它仅仅是个开始,是初始阶段。

2010年,蒙顿技术人员在与柏联集团董事长刘湘云的交谈中,偶然接触到一个话题:能否用云南的普洱茶制作出类似日本的抹茶。初谈这个话题,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同样来自对普洱茶颜色的判断,一个原料都呈现灰褐色的茶叶,不可能制作出翠绿的抹茶。但刘湘云董事长的另一句话却提醒了我们: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其颜色的绿色度远高于日本的小叶种。它能做出翠绿色的抹茶,云南的大叶种为什么不能?

或许,柏联与蒙顿都属于在技术层面比较认真与执着的企业。随后,就在云南景迈山柏联普洱茶庄园进行了云南大叶种抹茶试验。在对茶叶的鲜叶进行脱酶之后,再经过超微粉碎与细致的研磨,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的抹茶初试成功(因知识产权的原因,技术环节不能详述)。其品质高于日本的抹茶,外观颜色呈翠绿色,溶水后则表现为墨绿色,各项指标均优于日本产品。同时,这个试验也使蒙顿在研究“绿色者”中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蒙顿沿着这个思路,又从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中首次萃取了叶绿素的冻干颗粒(其颜色为墨绿色)。

接着,蒙顿又采用云南最著名的茶区之一班章原料(春尾夏初)开始了“绿茶膏”的实验。原本想借用抹茶脱酶技术应用到“绿茶膏”工艺中,但后来发现,经过这种脱酶技术,表面上能使茶膏维持“黄绿”颜色,但后续的变化因为没有酶的参与而终止了。这就如市场上冒出了很多所谓“生茶膏”一样,无论裸露在空气多长时间,甚至是吸潮后变软、滩堆(非固态,可流动性),颜色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其品质也是逐渐走低的过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温水提方法所致。这种做法不仅使普洱茶膏因为失去了“酶”而丢失了茶的“活性”,也使茶膏的品饮价值大打折扣。其实,这种工艺来源于中药提取,上世纪八十年代,江浙地区很多企业尝试用这种工艺制作绿茶粉(归类为固态速溶茶系列),但后来逐渐退出市场,其主要原因是品质。我们知道,普洱茶的灵魂在于“变”,是丑小鸭向白天鹅转变的过程。同样,普洱茶膏也是如此。缺少这一特性,普洱茶膏的魅力也会荡然无存。

大叶种茶的叶绿素萃取,因为是以叶绿素团(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等)为主,可以采用脱酶的技术,但绿茶膏恰恰要将酶保留,做为储备,待日后陈化过程产生动能,并发生作用。

于是,将脱酶的环节改变为使酶保留并暂时休眠,成为“绿色者”茶膏的关键技术。茶叶中的“酶”绝大部分在65℃失去活性,也是“脱酶”的方法之一,但在15℃以下环境中则处于休眠。蒙顿就是采用低温方法,再加上其它工艺进行配合,制取了当代首款“绿色者”茶膏。因为这款茶膏所用原料为云南班章寨的鲜叶,故取名为“班章贺岁”。它有两大特点:

1、外观首现“绿色”特点,准确地讲,是黄中偏绿(传统颜色称为黄绿色,波长约在570-560nm)。

2、独有的外形为“皮夹镶”。由于“绿色者”采用低温制取,且除水工艺在负压下进行,并将温度从低向高梯次过渡,自然形成表面结皮现象。其“皮”与“镶”也呈两种颜色,外皮为黄中带绿,内镶为咖啡色。这一独特的现像为工艺所致。但存放时间超过一年,或存放环境温度在30℃以上,外皮颜色也会转为深黄。但此时茶膏冲泡后,茶汤呈现桔红(相当于传统茶存放10年以上),厚重感提高,没有苦涩,甜感增加。如将茶膏裸露在自然环境中,仅需一年,从内而外转变为红褐色,厚重感更强,极为顺滑。这一切,不仅表现为一种“活”,也在彰显它“变”的特性,更多的是在品饮过程中亲身感受到品质的提升。

应当指出的是,“班章贺岁”虽然作为“绿色者”的首款产品初战告捷,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它仍是“绿色者”初级阶段的产品。很多工艺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比如它的外观颜色,没有实现以绿色为主,主要原因是缺少现场加工的制备条件。茶叶鲜叶采摘后如能马上进入低温萃取环节,可能实现“墨绿色”的颜色。无奈,鲜叶从采摘再运到昆明,再空运至大连,既便使用密闭的保鲜袋,但时间已为10天左右。叶绿素a在这期间被降解很多(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虽有损耗,但低于叶绿素a(叶绿素b呈黄绿__色)的降解。

实际上,蒙顿在2012年,沿着这种思路,又相继用福建的白茶、铁观音、浙江的龙井茶,制作出白茶茶膏、铁观音茶茶膏和龙井茶茶膏,将这一“绿色者”技术延伸到其它茶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凭什么说“绿色者更佳”呢?

“绿色者更佳”是相对于“黑如漆”而言。主要的焦点在“绿色”上,而这个绿色又指向了普洱茶的叶绿素。我们知道,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是一类含脂的色素家族,位于类囊体膜。

茶叶中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是由甲醇、叶绿醇与卟吩环结合而成,是一种双羧酯化合物。叶绿素a分子式:C55H72O5N4Mg;叶绿素b分子式:

C55H70O6N4Mg。在颜色上,叶绿素a呈蓝绿色,而叶绿素b呈黄绿色。大叶种茶树鲜叶中叶绿素按季节不同平均在0.4%~0.9%之间,叶绿素a的含量为叶绿素b的2~3倍。这是云南大叶种茶鲜叶区别于小叶种茶鲜叶的主要化学指标之一。

在普洱茶加工与储藏过程中,酶能引起叶绿素的分解破坏。这种酶促变化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类。直接以叶绿素为底物的只有叶绿素酶,催化叶绿素中植醇酯键水解而产生脱植醇叶绿素。脱镁叶绿素也是它的底物,产物是水溶性的脱镁脱植叶绿素,它是橄榄绿色的。叶绿素酶的最适温度为60-82℃,100℃时完全失活。起间接作用的有蛋白酶、酯酶、脂氧合酶、过氧化物酶、果胶酯酶等。蛋白酶和酯酶通过分解叶绿素蛋白质复合体,使叶绿素失去保护而更易遭到破坏。脂氧合酶和过氧化物酶可催化相应的底物氧化,其间产生的物质会引起叶绿素的氧化分解。果胶酯酶的作用是将果胶水解为果胶酸,从而提高了质子浓度,使叶绿素脱镁而被破坏。

本来,通过酶促变化对普洱茶后发酵是一件好事,可赵学敏为什么偏偏认为“绿色者更佳”呢?

赵学敏所处的朝代为清朝,科技相对落后,不能明确指出绿色代表什么,更不能指出绿色是什么物质,那时,连叶绿素这个词都没有,更不要说具体的功效了。我们猜想,他在当时那个年代,经过大量实践,认为这个“绿色者”好,怎么个好法,他无法表达,只能用“更佳”两个字概括。

站在今天的生物医学角度,对叶绿素的研究已超过一百年的历史。科学家在大量的研究中发现了诸多叶绿素对人体的好处,相关的研究报告也以上万份之多,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的科学家。综观他们的研究,你会发现叶绿素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多达几十项,但最主要的是围绕四方面内容进行。

1、造血功能

诺贝尔得奖人Dr.RichardWillstatter和Dr.HansFisher发现:叶绿素的分子与人体的血红蛋白分子在结构上很是相似,唯一的分别就是各自的核心为镁原子与铁原子。因此,饮用叶绿素对产妇与因意外失血者会有很大的帮助。

2、解除体内药物残渣

营养学家BernardJensen博士指出,叶绿素能除去杀虫剂与药物残渣的毒素,并能与辐射性物质结合而将之排出体外。此外,他也发现一般健康的人会比病患者拥有较高的血球计数,但通过吸收大量的叶绿素之后,病患者的血球计数就会增加,健康状况也会有所改善。

3、养颜美肤

新英国医药期刊曾经做过这样的报导:叶绿素有助于克制内部感染与皮肤问题。美国外科杂志报导:Temple大学在1200名病人身上,尝试以叶绿素医治各种病症,效果极佳。

4、解酒功能

叶绿素本身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醇。茶叶鲜叶加工中,叶绿素已经水解成亲水性叶绿酸,形成茶绿色素(Teagreenpigment,缩写TGP),它是由少量叶绿素、叶绿素铜钠盐或叶绿素锌钠盐为主体,还含有黄酮醇及其苷、儿茶素氧化聚合与缩合产物和酚酸及缩酚酸等。对乙醇有分解作用,更主要的是加速代谢作用,使乙醇快速排除体外。但这也与个人体质相关联。围绕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弱一些,民间共识大于科学研究。

cy316.Com精选阅读

熟普洱茶的诞生背景


云南是茶叶的原乡,土地面积广大,又地处边陲,人口密度较低,所以自古以来自然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较小,也使得茶树保留了最原始的“野性”,这类原始的茶树品种茶质厚重,从茶树摘采下来后,经过简单的初制加工制成毛茶。

毛茶虽然很原始好喝,但是新茶直接饮用,茶性寒凉,会有许多人不适应。但是普洱茶自然后发酵的时间往往很长,有可能是十几年、数十年,这个陈化的时间太久,人们一般很难等待,后来基于历史各种存储经验、以及其他因素综合作用,再加上香港茶楼不经意的存茶等行为,使得普洱茶越陈越佳的口碑不胫而走。为了加速陈化普洱茶,研发出了人工发酵技术,即普洱茶“渥堆”发酵技术。

相传,云南茶叶公司为了模仿香港茶楼的普洱茶存储条件,反复摸索尝试,都没有成功,于1973年始重新进行尝试,终于在1975年人工渥堆技术在昆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从此揭开了普洱茶生产的新篇章。人工发酵技术研制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普洱茶自然后发酵时间过长(往往十几数十年)的问题,所以人工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以达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

十九世纪70年代,中茶云南省公司统一了渥堆晒青毛茶发酵工艺,从此普洱熟茶时代正式开启。

熟茶发酵所用的毛茶:

普洱茶无论生茶熟茶,都要从散毛茶开始,进行后期精加工。而散毛茶,是茶树细嫩的鲜叶,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几道工序加工而成。这时的毛青,直接蒸压成饼的,称为普洱茶生茶,而没有直接蒸压成饼的散毛茶,进行渥堆发酵转熟的,就称为熟茶。

茶叶诞生的摇篮云南及其各民族茶俗


茶叶因其可以生津止渴,消暑降温,提神醒脑,就与咖啡、可可一起,成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谁都知道中国是茶的发源地,经专家考证,云南才是真正的茶之摇篮。

谚语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云南地势较高,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土壤富含有机肥,呈弱酸性等等,这些都是茶树生长发育特别喜欢的条件。勐海县巴达区内有一株茶树,高34米,直径1.21米,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茶树王”(已经仙逝)。据资料介绍,全世界可用于制作茶叶的植物种类有23属380种,其中分布在云南的就有15属260种。云南茶以色、香、味、形俱佳,并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咖啡碱、芳香油等有效成分,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云南的茶以北纬25度线划分为两种,南方为大叶种,如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绿春玛玉茶、云龙山大叶茶等;北方多为中小叶种,有昆明十里香、昭通苔茶、宜良宝洪茶等。

驰名中外的世界名茶普洱茶是茶中之茶,它汤色褐红,茶性温和,香气怡人,滋味醇厚,有暖胃、降脂、养气、解毒之功效,能美容减肥、扩肠通便、延年益寿。小说《红楼梦》中提到的“女儿茶”便是普洱茶的一种,俄国小说《战争与和平》中,也有喝中国普洱茶的描述。

普洱茶依形状不同,分为碗形的沱茶,长方形的砖茶,圆形的七子饼茶等。七子饼茶由七个饼茶装一筒,茶形似圆月,多作为礼品赠送亲友,有合家团圆、多子多孙多富贵之意。说是普洱茶,其实并不都产在普洱,而是沿澜沧江流域的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所产茶叶的总称。因为普洱县是历史上茶叶的集散地,故名普洱茶。

云南出好茶,云南人爱喝茶,26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爱茶、饮茶习俗。彝族人喜欢“雷响茶”,是将上乘的茶叶放在沙锅茶罐里,借火烘烤,边烤边抖动,使茶受热均匀,等罐中茶叶被烤得金黄,微微起烟时,将沸水往茶罐里一冲,随着水雾的腾起,轰的一声,犹如滚过一个响雷,因此而得名。水汽过后,拂去罐口的泡沫,放回火上,用文火慢煮20分钟后,放入白瓷杯中慢慢品尝,可提神补气,消暑降温,当地人称:“早饮‘雷响茶’三杯,干到天黑不渴也不累。”

哈尼族人爱喝“土锅茶”。相传很久以前,一位勇敢的哈尼小伙子,在深山里捕杀了一只危害山寨人畜多年的豹子,用大锅煮好后,邀全寨人去分享,大家边吃、边笑、边跳,整整一个通宵,口干舌燥,小伙子又请大家喝锅里的开水,这时,一阵大风吹来,许多树叶纷纷落入锅里,人们喝了锅里的水,感觉苦中有甜,甜中带香,爽口提神,从此人们开始种植茶树。

布朗族有5.8万人,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之一。他们喜食“酸茶”。一般五六月份,采摘当地鲜茶,用水先煮透,趁热装入土罐,置阴暗处,十日后发霉取出,放竹筒内埋入地下,一个多月后取出晒干。饮用时,将适量干茶放入杯中,沸水冲泡,生津止渴,别有一番滋味。

怒族人喜欢“盐巴茶”。先将土罐放在炭火上烤烫,取一把青毛茶入罐烤香,将事先备好的开水倒入罐中,煮开3-5分钟后,去掉浮沫,将盐巴块放入瓦罐中,摇动土罐三五圈,融化后倒入茶盅少许,经开水稀释后,即可饮用。剩下的茶叶渣还可用来喂牛、喂马。

大理白族招待贵宾用的是“三道茶”,即一苦、二甜、三回味。首先用砂罐焙烤优质绿茶,等茶烤黄,出香味后,冲少量沸水,去掉泡沫,用小火煮片刻,茶水呈琥珀色时,倒入茶壶,由白族姑娘举杯齐眉,献给客人,叫头道苦茶,比喻人生应当吃苦耐劳方能有所作为;然后在砂罐中注入沸水,加上白糖、核桃仁等,煮后再饮,称二道甜茶,象征生活应当先苦后甜才有意义;最后在茶中放入红糖、蜂蜜、桂花、花椒等,品饮时口感香甜而略带辛辣,寓意事业成功后令人回味无穷的三道回味茶。

茶膏中压榨制膏法的过程


茶膏中压榨制膏法的过程!清朝皇宫的“压榨制膏法”与“大锅熬膏法”有着本质的不同。它可以说是最原始的生物科技的运用。代表古代科技的一个高度。茶膏中压榨制膏法的过程主要分为:

1.轻蒸、解块、淋洗

将云南上贡来的顶级团茶和饼茶进行蒸湿,然后解块,再进行淋洗,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及杂物。这个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云南上贡的普洱茶进行茶叶品质的鉴别与评判。其中,是否具有有害物质——甚至可能的投毒,需要仔细甄别。茶品的安全性检验是这个环节的重中之重。

2.二次发酵

采用传统酿酒工艺中的厌氧发酵方法,对茶叶进行发酵,促使茶叶内含物质的再次转化与分解。

3.小榨去水,大榨出膏

采用压榨技术,先将水分挤出不用,然后再全力将茶叶内存的茶汁压出,并反复压榨,收汁。

4.自然沉淀,分层析出

将压榨出的茶汁放在开口的容器内,使其自然沉淀,并分层析出;其分层不同,品级也不同。

5.收膏、压模

将分层析出的茶汁放阴凉处风干,获得稠密度轻高的软膏,再入模干燥成形。以故宫博物院至今保存完好的茶膏为例,为委角方形饼状,大不过寸许,每块约为4克,面上压有花纹,中间寿字,四福绕之,色黝黑。

茶膏的渊源


茶膏在中国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主要是因为其工艺繁琐、产量极低、以及中国森严的等级制度,茶膏一直只为皇家、活佛尊享。辛亥革命之后,封建王朝制度破灭,茶膏也随之消失匿迹。

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茶膏在众多利益厂商的共同推广造势下,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群饮茶的新选择。

茶膏,始于唐。公元770年,唐朝设立贡茶院,专业制作贡茶。唐朝是茶业发展的重要时代,蒸青作饼为茶叶加工的主流。在制茶中,茶叶产生了“膏化”现象,这样的茶是民贡上品。茶膏在唐朝亮相,便具备这种特殊的身份,被载入史册。

什么是膏化现象?

首先得知道唐代的制茶工艺。陆羽在《茶经》中对当时的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

以“膏”论好茶

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

宋代制茶者对茶叶表面的“膏化现象”极为重视。其制膏,先将茶蒸熟,经过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过程,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茶品,并在饼茶制作过程中多以“珍膏油其面”。宋帝徽宗将“膏”作为鉴茶标准,认为膏稠者,是好膏

到了明代,朱元璋引领新潮流,下令罢造团茶,使茶膏一度消失。然而风水轮流转,终于在1729年,云南土司向清朝雍正皇帝进贡普洱茶膏,随后雍正令御茶房督造御用普洱茶膏供王室养生专享。到了乾隆年间,清宫御茶房革新了“压榨制膏”工艺,以保证茶膏的品质和安全。清朝,是普洱茶膏兴盛的时代。当然了,作为封建王朝专供皇帝独家腐败的这么一个奢侈品,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下,自然就消失遁形,无影无踪了。

那么,我们现在所见到,所喝到的茶膏又是怎么来的呢?

现代茶膏是以清代茶膏制作工艺为基础进行复原改良而制作出来的。主要制作工艺有三种:1、熬制工艺;2、低温或超低温萃取工艺;3、常温仿生浸提工艺。

制作原理是以茶叶为原料,在科技基础上(高温、低温、浸提)对茶的内含物质进行多次提炼萃取而浓缩得来的成品。

与传统茶叶对比,孰优孰劣?

优点1:茶膏比传统茶叶更方便冲泡;

优点2:茶膏口感更加醇滑。

缺点1:茶膏在提取过程会丧失一部分茶的香气,不如传统茶叶泡出来的香;

缺点2:茶道精神的缺失。

(当然,对比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提倡茶友理性喝茶,而不是个人崇拜)

茶膏品质的优劣:

一是外形色泽,

二是茶汤色泽与亮度,

三是滋味是否纯正。

如果茶膏外形色泽呈黑色并光亮如漆,表示茶膏生产时间较短;表面呈白霜状,表示生产已有一定时间;表面白霜明显,表示出厂时间更长;表面呈现灰色,表示茶膏开始变质。当冲泡后,汤色红艳清澈明亮,说明茶膏质优,杂质少,工艺精;若茶汤暗褐混浊不清,带悬浮物,产生沉淀,杂质多,说明其制作工艺及提纯方法落后所致,像采用土法大锅熬制的茶膏,极容易出现上述现象。

正常品质的茶膏,冲泡后茶汤色泽红艳明亮,滋味浓厚醇润甘滑,生津止渴,回甘持久,显现沉香(中药香),使人饮后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茶膏制作工艺中的大锅熬膏


茶膏制作工艺中的大锅熬膏!“大锅熬膏”是目前云南普洱茶市场中仍然保留的一种加工方式。

由于这种加工方式操作简单,对加工器具与场地要求不严,基本以手工制作为主,特别适合个人或小作坊的生产。所以集聚了庞大的生产人群。

我们之所以称他们为“生产人群”,而不是企业,是因为这些产品几乎都具备“三无”特征:无厂房、无设备、无检测手段。在淘宝网上搜索,会发现很多类似这种产品。虽然它制作的人群最多,但市场份额却最少。在现代普洱茶膏的市场中基本处于弱势,不是主流。

其实,在这些人群中,很多人是抱着玩茶的心态,尝试着制作一些茶膏,主要目的是用于朋友间交流,而不是将它视为商品。

皇印茶膏之表章经史之宝

我们之所以说它不代表现代普洱茶膏的生产主流,其主要原因是这种生产工艺落后所致。因为我们无法想象在21世纪的今天,茶膏的生产会依靠“大锅”,而不是通过一组先进设备就能创造出的入口(饮用)产品。况且,这种生产方式始终没有规范的标准,更没有检测的标准。因此,当我们向这些仍然坚持用“大锅熬制”方法的人索要他们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时,很多人竞是一脸的茫然。甚至都不知道到哪儿检测,应当检测什么?因为他们只知道“熬制”,至于熬制出的茶膏是什么?保留有哪些茶的特征?有哪些营养成分?都一无所知。

因此,我们说,这种方法“玩茶”可以,但作为商品却差距太远。不具备保留的价值。另外,虽然“大锅熬膏”方法简单,人人都可操作,但毕竟加工手段落后,生产量也是极低的。这种加工方式只适合个人和小作坊,不适合企业规模化生产。

茶膏演变史(二)——宋代:茶膏的形成


宋代:茶膏的形成

宋代的品茶与赏茶,因为有皇帝和上层人士的直接参与,打破了唐代由茶人与僧人为主导的局限。从唐代开始出现的煮茶与分茶法到了宋代更为普及。而茶坊、茶肆的出现,使茶开始走向世俗生活。一方面,上至朝廷,下至市井老百姓对盛行的“茶会”“茶宴”与“斗茶”“分茶”饮茶风俗情有独钟,表明了茶在当时已不仅仅是“开门七件事”之一,而上升到一门高雅的艺术,是相聚赏玩娱乐的主要交际手段之一;另一方面,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自然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命名也十分考究。

宋代斗茶图

“茶人群体”进一步扩大,茶叶专著与文章(包括诗词歌赋)相比唐代显著增多。较著名的如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陶谷的《茗荈录》,唐庚的《斗茶记》,叶清臣的《述煮茶泉品》,苏轼的《叶嘉传》,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黄儒的《名茶要录》,熊蕃的《宣和北苑贡茶录》,赵汝砺的《北苑别录》等等。

当然,这中间——宋代茶人群体中,也出现了一位几乎与唐代陆羽齐名的“超级茶人”,你很难想到,他竟然是宋代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宋徽宗是继唐代陆羽之后又一个最著名的茶叶专家。也可以说是“大家”。他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总共三百多个皇帝中唯一一个写茶书的人。

宋徽宗-赵佶

显然,宋徽宗精研过陆羽的《茶经》,他不仅深刻地理解了陆羽在《茶经》中对“膏”字的使用,而且也以专家的眼光将“膏”字尚未深化的内容挖掘出来。在《大观茶论》中,他提出一个鉴别茶的方法:

“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

意思是说:茶饼的外表如人的面目,茶饼表面含的膏状物质,如果较稀的话,会出现很多皱纹。如果表面含的膏状物质较多、较厚,即膏稠者,其表面的纹理不明显,质地坚实。

那么,这里有一个疑问:宋徽宗提出的这个膏稀与膏稠是怎么来的呢?唐代陆羽的“含膏者皱”是“蒸之、捣之、拍之”之后使茶汁溢出,经空气氧化,使茶汁出现了“膏化现象”。而宋徽宗的膏稀和膏稠的提法难道与唐代工艺如出一辙?是唐代“含膏者皱”这一思路的延续?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宋代的茶人已经成功地将茶叶与茶汁分离,又将茶汁还原为另一种稠状物质,即茶膏。那么,宋代是采用什么手段实现这一分离的呢?我们从宋代的另一本茶叶专著中找到了答案。这本书名字叫《北苑别录》。书的作者是赵汝砺,为南宋时期福建转运使主管账司。北苑贡茶苑为宋代皇宫直属的茶园,专门为宋代皇室采茶、制茶的贡茶单位。它始建于公元976年,在宋徽宗当政的25年中,北苑贡茶苑最为红火。在这本书里,赵汝砺第一次揭示了宋代制作茶膏的方法。

宋代制茶工艺

“茶既熟谓茶黄,须淋洗数过。方人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先是包以布帛,束以竹皮,然后入大榨压之,至中夜取出揉匀,复如前入榨,谓之翻榨。”

这段话的意思是:蒸熟的茶叶称“茶黄”,茶黄得淋水数次令其冷却,先置小榨床上榨去水分,再放大榨床上榨去油膏。榨膏前用布包裹起来,再用竹皮捆绑,然后放到大榨床下挤压,半夜时取出搓揉,再放回榨床,这是翻榨。

需要说明的是,《北苑别录》的作者赵汝砺在写到这里之后,又掇上几句话:“盖建茶味远而力厚,非江茶之比。江茶畏流其膏,建茶唯恐其膏之不尽,膏不尽则色味重浊矣。”意思是说:北苑的贡茶(也称建茶)味道厚重,不是其他茶能比的。江茶害怕茶汁流失,而建茶却担心茶汁流不干净,因为茶汁流不干净使茶色浑浊,异味太重。

乍一看这几句话,不知是生产茶膏的工艺,倒认为宋代的饼茶一味地将茶汁挤出才能算做好茶。但是如果真按字面意思去理解的话,那榨去茶汁的茶叶一定会如木屑一般。因为失去了茶汁的茶叶也就失去了茶的本味,不可能有品饮的价值。但作者为什么又这么说呢?

其实,后几句话是作者的障眼法。毕竟北苑贡茶苑是皇家茶园,有相当严格的保密制度。不可能允许任何一个知情的官员随意将这里的秘密对外泄漏,更别说以书籍的名义。

实际上,作者是在有意无意中,很巧妙地将茶膏的制作工艺记录下来。

中国茶膏博物馆—复刻版玉蝉膏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作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作为独立产品的存在。

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与色泽。这与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有明显不同。或者说相比唐代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他说:饼茶多数用茶膏涂在饼茶的表面,因此有青色、黄色、紫色、黑色的区别。实际上,宋徽宗在《大观茶论》提到的“膏稀者”与“膏稠者”都与茶膏涂在饼茶表面多少与厚薄有关。

龙团凤饼图案

其实,宋代是中国名茶不断涌现的时代。我们从《宣和北苑贡茶录》(宋代熊蕃所著)中,可以体察到为皇家所造团饼茶那出神入化的皇室茶谱。其中尤以龙团凤饼为精造致极。熊蕃在他的书中,录有三十八中团饼茶模型,有方、圆、椭圆、花式等,造型多姿多彩,饰面用龙凤图腾,祥云氤氲,寄托一种神韵,其茶名“乙夜清供”“承平雅玩”“龙凤英华”“龙园胜雪”“玉除清赏”等更是引人入胜。这其中,有一条是后人极少发现的,就是茶膏也为其增色不少。如果没有“珍膏油其面”,会使其逊色不少。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使延续上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

现代普洱茶膏与清宫茶膏的区别


清宫御制普洱茶膏的特点

1、制作工艺的严谨与考究

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考查大锅熬制茶膏的过程中发现,这种高温提取的方式对茶叶所含的诸多有效成分破坏严重,使其后续陈化产生障碍。他们借鉴宋代制作茶膏的工艺,又吸收了中国传统酿酒工艺的精华,形成一套工艺考究、工序繁杂又十分合理的制膏方法。大体归纳,有如下几个环节:

①轻蒸、解块、淋洗。将云南上贡来的顶级团茶和饼茶进行蒸湿,然后解块,再进行淋洗,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及杂物;

② 釆用传统酿酒工艺中的厌氧发酵方法,对茶叶进行发酵,促使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与分解;

③ 小榨去水、大榨出膏。采用压榨技术,先将水分挤出不用,然后再全力将茶叶内存的茶汁压出,并反复压榨,收汁:

④ 将压榨出的茶汁放在开口的容器内,使其自然沉淀,并分层析出;其分层不同,品级也不同;

⑤ 收膏、压模。将分层析出的茶汁经低温干燥,获得稠密度高的软膏,再入模干燥后成形,但绝大部分是收成自然的散块,放入高档瓷瓶中。

这种工艺的好处是;一方面尽最大可能保留茶叶中原始的有效成分,使获得的茶膏保留了茶叶中的精华;另一方面也为茶膏后续的陈化提供了“动能”,使茶膏的品质向更高层次转化。

这种工艺严谨苛刻,工序繁杂,费时费力,非一般作坊所能承担。它有点近似我们今天最先进的生物工程——低温状态下的萃取工艺。这在当时科技落后,没有先进的化验仪器及提取设备的前提下,已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

普洱茶膏探秘四:普洱茶膏的鉴别(黑体普洱茶膏)


四、普洱茶膏的鉴别(黑体普洱茶膏)

1、普洱茶膏有其独特的陈化周期。从理论上推算,其时间大约为60年。超过陈化期的茶膏,在其内在物质转化完毕后,伴随所含结晶水的变质,茶膏的品质呈下降的趋势。膏体也产生风化戓霉变。因此,对市场上出现所谓高年份的“老茶膏”,一方面不要轻信;另一方面,即使有,内含的营养物质也丧失殆尽,没有品饮价值。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民间也间断出现过一些普洱茶膏制品,甚至也冒出过一些所谓老茶膏,基本上也都是沿用大锅熬制方法制成的现代“仿品”,与清宫御茶房的制作工艺有非常大的区别。笔者曾对近几年市面上流传的几款所谓的老茶膏进行了化验,几乎全被检测出现代农药的残留物,证明这些茶膏均采用现在的茶菁制作,而且制作工艺也与清宫御茶房制作的普洱茶膏相去甚运。

2、观察膏体外观。一是如果是黑色,表示生产时间不长;二是膏体表面泛出一层白霜,表示已有一段出产时间,而且白霜愈重,证明陈化时间愈长。至于能否依据挂霜的多少来明确年份,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因为挂霜的多少除了有时间因素外,也与存放方式有关,裸露在自然条件下,掛霜既少且慢;反之,在密闭的条件下则掛霜很快;三是当膏体的外观呈现灰色,则是变质的表现,这样的茶膏冲泡后,汤色一定混浊、呈暗红色,并带有大量沉淀物和悬浮物。不适合饮用。

3、观汤色,注重通透性与亮度。这是鉴赏茶膏很重要的环节。汤色通透,呈宝石红,证明茶膏内含杂质极少,萃取的环节比较严谨,品质较好;反之,汤色发暗,且有悬浮物,无通透性,证明杂质较多,提取的手段相对落后(大锅熬制的茶膏绝大部分属于这种)。

4、注重口感的醇厚度与滑感及特有的沉香味。这是鉴赏茶膏最重要的环节。很多茶膏的汤色呈红色,也通透,但是一品,缺少一种厚重感,更缺少滑润度。这是茶膏内含物质太少,是高温状态下茶膏内的大量生物酶被破坏,至使茶膏缺乏后陈化的“动能”所致。因此好的茶膏一定是醇厚度极强(内含物质多)、且滑感甚佳(果胶含量高)、有淡淡的一股中药香(沉香)。只有这样品质的茶膏才能达到入口既化、生津极快和回甘持久的特点。

2632万港元,史上最贵的普洱茶是如何诞生的?


有消息称,香港近日刚刚落幕的某拍卖会上,有史以来最贵的茶以2632万港元落槌,相当于2317万人民币。

2632万港元,一锤定音的回响震惊四座。茶界立马投去歆羡的目光,仿佛剧场之上,一幕意想之外的剧情横现,列座仪态万方。

据说在市场上,藏家碰到1920年福元昌号简茶的概率只有宋聘号的1/5,十分珍稀。2632万港元(2317万人民币)/件的1920年紫票福元昌号普洱茶(数量:1筒,重量2236g,普洱生茶),单价超过331万人民币/饼,可能又一次刷新了历史记录。(在百度搜索2632万普洱茶,可看相关新闻)

1920年,五四运动刚刚落幕,直皖战争爆发,以李大钊为核心的北京第一个社会主义小组成立,陈独秀主持起草《中国共产党宣言》,至今已近100年。

100年,我们不断在挑战着对食品的认知极限。其实说来奇怪,在所谓越陈越香的语境下,具有相同属性的白酒、红酒、陈醋、火腿等食品的炒作就很难出现这种100年岁月的跨度。即便酒类企业的规模乃至其基酒和产品的存储更规范,并且最早建立体系。但是这些年,我们什么时候听到茅台、五粮液这样的企业把陈放100年的老酒搬出来说事了呢?

福元昌原本是一个被历史遗忘了的茶商字号,这些年随着老茶的炒作,特别是针对福元昌的一些老茶炒作,导致这个已经湮灭的老字号又通过各种方式借尸还魂。福元昌这3个字注册很困难了,于是商家加个前缀,市场上就出现了各种福元昌。大家也会借着这个热点,站出来向公众表白自己与福元昌的渊源。

但事实上,我们现在谁也说不清,100年前,究竟哪位高人能够做到。从千里迢迢的香港赶来,穿越军阀及土匪混战的各个势力区,最后来到了云南茶山,然后装着这些茶品又原路返回。抵达香港之后,这些都舍不得喝,非要预言式的留下来,并且保存至今。这些历史细节可能我们市场上的各类福元昌都说不清楚,但他们还是敢大声向公众说,他们手上有那个100年前网红高价茶的精准配方。

1920年,中国五四运动才结束不久,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才成立的,这饼茶比党还要年长一岁,跨越了风起云涌的近代史。它如果一直沉寂在香港的某个仓库里,那它有可能不知道,轰轰烈烈的北伐正隔着江河在大陆展开,之后国共破裂,10年内战,然后抗战爆发,日本人还占领了香港。这片茶的主人一直安然无恙?放置茶的仓库没有在炮火下损伤?或者说在逃难与生死线上挣扎之际,依然给这茶提供了近乎完美的保护措施?

很难想象,拆开拍卖现场的那一提茶,笋壳崭新如初。更有甚者,有些收藏者可能还高薪聘请了一位穿越者,带着100年后才有的电脑激光技术,在同样是1920年的福元昌茶的笋壳包装上留下了印记。据说,笋壳新是这款茶采用了真空包装,看来一位穿越者还干不完这活,得是一个茶叶包装团队带着设备集体穿越才出现得了这个效果。

所以也难怪要拍卖出个天价,主要是那个包装团队的穿越路费贵啊!

如此博学多识的茶精,是该作为佐证历史的文物收藏品?还是该作为保健养生的神级饮品?100年的普洱茶,究竟能不能喝,好不好喝,有没有品饮价值?我们一无所知。

如果是作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代光绪年间普洱金瓜贡茶一样的文物藏品,以上的问题就可以忽略,它的价值也不该以饮用茶来衡量。

然而问题之在于,这些茶给社会的普遍认知是用来品饮的,但如果没人舍得喝,没人喝过,或者说有人喝过了,但喝的却是一些商家明目张胆造假的替代品,这些茶是好茶的定论和宣传,缘何而来?

如果非得用饮用价值来冠名,我认为这东西肯定不能喝,所谓神倦败味而木也。诚如热爱普洱茶金德庆师弟所述:

我浅薄的经验告诉我:五六年的茶存放好喝起来很舒服,香气、韵味、转化都很好;十多年的茶喝起来体感最舒服,茶的香气经过存放淡了,但韵味更足,喝了浑身通透。

那么,究竟是谁,在主导这场拍卖,谁是最终的得力者?香港拍卖会上年年有之,一次比一次更加稀奇、昂贵、陈年的普洱茶从何而来?

其实,普洱茶界这样的妖异事件,每年重复来多次,以达到教化和宣传的目的,让不明白的人来买这天价普洱茶收藏发财。

细探才知,原来除了百年福元昌号普洱茶以外,鼎鼎大名的大红印也是这次拍卖会的主演。

大红印我们并不陌生,它一出场就像似一个提线木偶,我们直接就能联想到站在背后操控提线的白水清先生。很多非普洱茶圈人认识白水清先生是通过文化大师余秋雨先生的《极端之美》,此前这位文化大师在茶界没有发过声,但毕竟是个掌握了文化话语权的大师。经过他的妙笔,把普洱茶写得让人魂牵梦绕。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最近重读大作,发现先生提到的很多懂普洱茶的高人要么锒铛入狱,要么被拉下了神坛。

在锒铛入狱的角色里,最引人瞩目的应该就是那位副省级官员沈培平先生。一个政府官员,一个文化大师,再加上白水清这样的普洱茶大师,三个站在制高点上的灵魂重叠在一起,将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大红印,余、白二人以这位懂普洱茶的副省级干部为荣,四处炫耀,引为谈资。但天网恢恢,在反腐的铁拳之下,这位识得大红印的伯乐因贪腐而入狱十二年。

至此,江湖上有笑传:宝剑赠英雄,红印配贪官。

相比香港某拍卖会上幕后玩家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戏路,余秋雨先生在《品鉴普洱茶--普洱茶大排序》中的演技就更胜一筹了,他谈到与沈培平先生的相识时,言是不期而遇,转角之爱。他说:那天我在飞机上正好与他邻座,就聊了起来。由此展开他向沈大师问道的演绎之路。

最终,这些人,有的因红印走上了爆发横财的循环炒作之路,有的在一发不可收拾的贪念中入狱为营,还有的以文采话茶,佯装谦谦君子,说完《君子之道》,又谈《极端之美》,在装逼的文化苦旅上渐行渐远。

普洱茶膏是茶膏中的最普遍的


豆大一颗黑乎乎的固体,放入杯中,冲入开水,轻摇后便能享受一杯醇厚的普洱茶。

这个神奇的黑乎乎的固体是什么呢?它就是茶膏,茶叶浓缩的精华。

茶膏,属于茶叶深加工产品,是世界第一款“速溶茶”。它的雏形始于唐,成型于宋,正式定名则在清代。但传统茶膏和现代茶膏却又有所差别。

传统的茶膏制作工艺来源于云南土司发明的“大锅熬膏法”,其操作简单:将茶叶及茶末放入大锅中充分煎熬,使茶汁浸出,然后通过布袋压榨过滤,去除茶渣。滤出的茶汤再反复熬煮至液体呈膏状,最后定模。

现代茶膏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融合现代生物技术,将茶叶原料经浸提、净化、浓缩、干燥等一系列复杂工序精制而成,主要为低温萃取制膏法。

传统茶膏因制作工艺的缺陷,很多营养成分被破坏,保存期也不长,汤色偏暗,甚至浑浊。

而现代茶膏,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等优点。

并且现代茶膏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钾钙磷镁等矿质元素的含量较高,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降血脂、抗疲劳、抗衰老、预防动脉粥状硬化及心脑血管类疾病等功效。

当然,不同茶膏的质量参差不齐,其营养成分和功效也不同。

茶膏中最普遍的当数普洱茶膏,清人赵学敏在其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如此评价:“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可见,自古以来中医就对普洱茶膏的医用、药用价值给予了极大认可。

当然,现在市场上还有红茶茶膏、绿茶茶膏等等,也可将茶膏与花瓣、水果等搭配饮用。

茶膏


茶生万物。除了原叶,根据工艺的不同,茶还可以变幻出各种形态。茶膏就是因茶而诞生的一种形态。近日,记者走访福州市场发现,偶有茶叶店有售茶膏产品,这些茶膏多为普洱茶膏,外形多被切割成小方块状,质地或硬或如胶状,遇水则化,每斤售价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

业内表示,生成茶膏的方法有很多种,有大锅熬制法,低温萃取、低温干燥法,不同的制作方法决定了茶膏的品质。由于目前茶膏市场良莠不齐的现状,建议消费者还是谨慎购买。

历史: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清

茶膏,最早出现在唐代,并以民贡的方式出现。茶膏最早是指茶叶膏化。陆羽就曾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但是,这种“膏化”现象并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仅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膏”。

与唐代不同,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到了明清时期,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鉴别:看外形、观汤色、品滋味

据了解,通过工艺,如低温恒温、仿真自然条件,以优质水源为媒介提取的茶膏提取率高达10%,这也意味着工艺到位的茶膏在纯度和质量上比茶叶鲜叶更有保证。但提炼工艺缺失的茶膏其品质却良莠不齐。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茶膏时一定要细心甄别。

据称,在购买茶膏时首先要看茶膏的外形。如果茶膏表面呈现灰色,多为变质的表现。其次,看汤色。茶膏冲泡后汤色通透,呈宝石红,证明茶膏内含杂质极少,品质也较好;反之,汤色混浊,发暗,并带有大量沉淀物和悬浮物,则其品质不佳,不适合饮用。再者,好的茶膏因内含物质多,醇度较高、滑感甚佳、回甘持久,并带有轻微的沉香。

此外,消费者不要轻信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所谓高年份“老茶膏”,因为保存了大几十年的“老茶膏”即使存在,其内含的营养物质也丧失殆尽,基本没有任何品饮价值。

品饮:冲饮法、煮饮法、调饮法

茶膏虽然不是茶叶鲜叶,但品饮方法与茶叶类似,常见的方法有冲饮法、煮饮法,以及调饮法。其中,冲饮法为:先将茶膏倒入玻璃杯中,注入沸水冲泡,观色,闻香后即可品饮。一般而言,1克茶膏能冲泡500毫升的水,但茶膏在水中的溶解不是一次完成的,其溶解的过程可能是数次,因此待茶汤饱和后,可导出茶汤,冲入沸水后再进行溶解、品饮。

此外,茶膏也可以用于调饮,方法与红茶调饮类似。多是在茶膏冲泡,或者蒸煮的基础上,在茶汤中加入花草,或者桂圆、红枣等,以丰富茶膏茶汤的滋味。

但记者亲身体验发现,茶膏是高纯度的茶叶精华,因此其对冲泡水质的要求也比较高,若能用纯净水,或者是弱碱性的矿泉水冲泡最佳,其口感也将更醇和。此外,记者通过对比发现,品质不同的茶膏其冲泡出来的汤水醇度差距很大。品质稍差的茶膏汤水轻飘,水味偏重,不如茶叶汤水厚重。

茶膏的过往历史


茶膏的过往历史!茶膏是将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茶膏是普洱茶五种形态“砖、饼、团、沱、膏”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速溶茶”。

唐朝是茶膏的发现期,“茶圣”陆羽是茶膏的第一个发现者,此时茶膏的名称虽已出现,却并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到了宋朝,茶膏开始有制作,并对茶膏工艺作记载,茶膏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茶品存在,并被列入茶品名录。清朝是茶膏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创造了“压榨制膏”工艺,使得茶膏的品质得到极大的提升,普洱茶膏一跃成为宫廷御品,成为“皇权”和“国礼”的象征。1925年,代表着古代茶膏工艺最高水平的清朝宫廷普洱茶膏也随着清朝的灭亡而湮没,茶膏进入了长达70余年的隐退期。直到2002年,蒙顿茶制品破译并复原了清朝宫廷普洱茶膏,标志着茶膏行业正式从传统步入现代。

唐代是茶膏的发现期,此时虽然出现了茶膏雏形,但并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属于茶叶中“含膏”的性质,用以判定茶的好坏。虽有关于茶膏作为贡品的记载,但其没有做为独立的茶品引起足够重视。“茶圣”陆羽是茶膏的茶膏的第一个发现者,他在其专著《茶经》中有“出膏者皱、含膏者光”、“油膏其面”的记载。

南唐吴任臣在《十国春秋》中记载:“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茶膏工艺在制作茶饼的过程中意外所得,茶膏名称出现;南唐闽康宗元年,就有贡品茶膏进献。其用途是作为贡品进贡。宋代是茶膏的发展期,此阶段,开始出现茶膏的制作,以及对其制作工艺描述和记载,并把茶膏作为独立的茶品纳入茶品名录。

宋徵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曾有这样的论述:“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面首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赵汝砺在其著作《北苑别录》曾有关于关于茶膏工艺的记载:“茶既熟谓茶黄,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先是包以布帛,束以竹皮,然后入大榨压之,至中夜取出揉匀,复如前入榨,谓之翻榨。”

蔡襄曾在其著作《茶录》中记载:“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其中的“珍膏”就是茶膏。北宋第一位茶著作者陶谷曾在其著作《茗荈录》中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为“玉蝉膏”,一为“缕金耐重儿”。宋代茶膏的主要工艺为:小榨去水,大榨出膏。宋代第一次对茶膏制作工艺进行记载;茶膏作为独立产品出现在《茗荈录》中。代表茶膏有玉蝉膏、缕金耐重儿。清代是茶膏发展的兴盛时,普洱茶膏在这一时期定名,且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文献里,并成为“国礼”和“皇权”的象征。

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其专著《本草纲目拾遗》对普洱茶膏有这样的描述:“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乾隆时期是普洱茶膏的兴盛期。清代茶膏的工艺为大锅熬制茶膏:雍正年间,云南土司借鉴中药“熬膏”的方法,采用“大锅熬茶膏”的方法制作茶膏。压榨茶膏:清朝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压榨茶膏工艺。

此工艺共有186道工序,历时72天的制作周期。清朝压榨茶膏工艺代表着古代茶膏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1793年,普洱茶膏作为“国礼”被赠予英国使臣;1925年,清朝宫廷压榨茶膏工艺随着清朝的覆亡而湮灭。茶膏在清代作为宫廷专属茶品和皇权象征;作为“国礼”赠送英国使臣;作为“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的养生茶品,被纳入中国养生文化体系。

1925年,清朝灭亡,代表古代茶膏工艺最高水平的压榨茶膏工艺也随之湮没,茶膏进入了70余年的隐退期。直到2002年,蒙顿茶制品破译并复原了清朝宫廷茶膏,标志着现代茶膏行业兴起。现代茶膏在中药熬膏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制作设备由“大锅”改为“提取罐”,现代多数茶膏企业均采用此方法,蒙顿公司采用最先进的压榨与萃取技术将茶叶中的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并经过超滤与低温干燥将获取的茶汁还原为更高级别的茶品——“本味速溶茶”。

2004年,鲁迅先生收藏的3克普洱茶膏在广东举行的拍卖会上拍出了12000元的高价。2006年,由蒙顿茶制品提纯的“元”字号“普洱茶母”成为云南省博物馆唯一馆藏茶膏。2010年5月31日,在亚洲大酒店举行的拍卖会上,28块清朝宫廷普洱茶膏最终以100.8万元成交。蒙顿的代表茶膏:玉龙胜雪、普洱黑金、红运当头、易武春晓、二龙戏珠、皇印、月光美人……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绿茶膏的诞生》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三七花茶膏”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