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东西方两巨头“交手”的礼品:宫廷茶膏

发布时间 : 2019-12-05
宫廷普洱茶 宫廷级普洱茶 礼品普洱茶

宫廷普洱茶。

220年前,即1792年9月26日,一支由三艘舰只组成的船队从英国朴茨茅斯港启碇,向中国驶来。中英国家之间的正式交往自此启幕。

1793年9月14日,来自英国的使节马戛尔尼终于在热河见到了大清的乾隆皇帝,这位时年83岁的皇帝面对来自当时世界工业化、科技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使节,显得很傲慢,当时马戛尔尼一行三艘船,800多人以“祝寿”为名,给乾隆带来了19宗,总计590余件礼物,按清朝“上谕档”所载,计有天体运行仪望远镜、座钟、天体仪、地球仪、预报气象的试探气候架、可熔化金属的火镜、玻璃制品、铜炮毛瑟枪、军舰模型、羊毛和棉制品、钢铁制品等,囊括了当时英国最先进的工业文明、科学文明的成果。

对于这些,对当时世界颇为无知的大清皇帝不以为然,乾隆后来在答复马戛尔尼的诏书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实际上,马戛尔尼东来“祝寿”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他代英王前来,主要是为了争取平等的经商条件和环境,但傲慢的大清不同意,使得马戛尔尼悻悻西归。

但同时,马戛尔尼也借机觇得大清虚实,他发现,大清帝国是“由一个老迈、疯狂、至高无上的好战分子带领着”,无论是否是宿命,这为50多年后英国和大清之间的几场战争预留了伏笔。大清的愚昧颟顸,通过法国作家阿兰佩雷菲特所著的《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所记载可以看出,就在马戛尔尼“祝寿”近70年后,当英法联军打进圆明园后才发现,1793年马戛尔尼作为礼品赠送给大清的火炮依旧在圆明园躺着,到1860年,“火烧圆明园时,发现这些大炮与炮弹完好无损地仍在那里,它们从未被使用过,它们被重新运回伦敦。”

这场当时东西方两巨人的风云际会,最终以互赠礼物告终。

与马戛尔尼代表当时西方最新工业文明成就的礼品不同,乾隆帝回赠的礼物,多半是代表农耕文明的产品,据“上谕档”记载,乾隆赏赐英吉利国王、英吉利正副使等使臣的礼品先后66次,计130种,约3000多件,包括缎紗丝锦罗绸等纺织品和瓷、竹、银、漆、玉器,以及绢画、灯具、画册、香袋、食品等。

作为农产品,茶及茶制品,如普洱茶、茶膏,数量相当惊人。

仅普洱茶及其制品一项,据“上谕档”载,赏赐英吉利国王的普洱茶有88团,茶膏12匣,赏赐马戛尔尼大普洱茶二个,普洱茶8团,茶膏2匣;赏赐副使斯当东普洱茶4团,茶膏2匣,砖茶2块;赏赐随从官役计有砖茶22块,普洱茶22团,茶膏6匣。

来自遥远的云南边陲的普洱茶及其制品普洱茶膏被当作贵重礼物回礼英国使节,说明在乾隆帝和大清政府眼中,普洱茶及茶膏的魅力和其他产品一样,足以堪当国际交往的重任。

茶膏在此次随同马戛尔尼出访并担任副使的斯当东眼中,被认为是“一种黑色的性能恒强烈的茶精”,是从制成“球形”的上等茶叶中提炼的。在斯当东所著《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一书中,云南作为著名的产茶区被提及。CY316.coM

这种制成“球形”的茶就是普洱茶,在斯当东记述他们一行于1793年9月14日觐见乾隆帝所得到的丝织品、瓷器和茶三种礼物中,关于“茶”,斯当东如此记录:“茶则并非普通散开的茶叶,而是一种用胶水和茶叶混合而制成的球形茶叶。此种茶可以长远保持原来味道,在中国系最贵重之品。这种茶叶出产于云南省,不经常出口外销,但英国人喝起来不大合乎口味。”

不别苛求斯当东,把球形普洱茶主观臆想成是用“胶水和茶叶混合而成”的产物,不是他的错,他没有见过云南人制作普洱茶的工艺技术,他的价值在于,在219年前就为云南普洱茶和茶膏做了详实的记录,并通过他的书,把普洱茶及茶膏推向世界。

小编推荐

中国饮茶法16世纪传入东欧


东欧在地理上仅指前苏联欧洲部分。通常指的东欧,包括前苏联的一些国家外,还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德国、保加利亚等国。俄罗斯及东欧诸国是从16世纪开始传入中国饮茶法,到17世纪后期,饮茶之风已普及到各个阶层。

19世纪,俄国茶俗、世纪茶礼、茶会的文学作品也一再出现。如普希金就曾记述俄国“乡间茶会”的情形。还有些作家记载了贵族们的茶仪。俄罗斯上层社会饮茶是十分考究的。有十分漂亮的茶具,茶炊叫“沙玛瓦特”,是相当精致的银制品。茶碟也很别致,俄罗斯人习惯将茶倒入茶碟再放到嘴边。玻璃杯也很多。有些人家则喜欢中国的陶瓷茶具。式样与中国壶相仿,花色亦为中国式人物、树木花草,但壶身有欧洲特色,瘦颈、高身,流线形纹路带有金道。是典型的中西合璧的作品,虽不十分精致,但很能说明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

俄罗斯上层饮茶礼仪也很讲究。这种茶仪决不同于普希金笔下的“乡间茶会”那样悠闲自在,而是相当拘谨,有许多浮华做作的礼仪。但这些礼仪,无疑对俄罗斯人产生了重大影响,俄罗斯民族向以“礼仪之邦”而自豪,他们学习欧洲其他国家贵族们的派头,也对中国的茶礼、茶仪十分有兴趣。所以在俄罗斯“茶”字成了许多文物的代名词。有些经济、文化活动中也用“茶”字,如给小费便叫“给茶钱”。许多家庭也同样有来客敬茶的习惯。去俄罗斯旅行,列车上还要以茶奉客。

茶膏是什么东西做的


茶膏是什么东西做的?普洱茶膏是云南历史上普洱“八色“贡茶”之一,是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或晒青副茶(茶叶碎片、梗)熬制出来的固体茶汁产品。

茶膏是什么东西做的?

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中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摘自《普洱茶膏——一种被遗忘的养生文化》。现代茶膏的制作工艺是在清代宫廷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茶膏制作工艺。这种方式模仿了清代茶膏制作的气候、温度、环境,在更加繁复、细致的工序下,把茶汤的提取和浓缩,控制在常温40摄氏度左右。利用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挥发和析出的特性,最大限度的将这些茶叶的原有物质有效的溶解到茶汤再收敛成膏。

普洱茶膏制作方法

①将云南晒青毛茶(或加工后的晒青副产品)放入直径约79厘米的铁锅内,注入开水(也可用清水),高温充分熬煎,直至可浸出茶汁全部熬煎出即可。

②将茶汤用细布袋过滤、压榨茶渣,使茶渣与茶汤分离。

③将经过滤后的茶汤盛入铁锅内复煎,熬煎中,应将汤面浮现的浅黄色泡沫和其它杂物,用漏勺滤除,使茶汁清澈。

④茶汤熬至浓稠时,转盛于中型铜锅(也可将上道工序的两锅并为一锅复熬),以木炭文火中温煎熬。

⑤至液体呈烟膏时(水汽消失),将上道工序的2~3锅并为一锅复熬,小锅(铜锅)低温煎熬收膏。收膏阶段,搅拌要快,要匀,力求不老不嫩,老嫩均匀。

⑥当煎至烟膏拉长不粘手,呈丝状,色泽呈淡褐色,即可迅速下锅盛入定型模具冷却,茶膏即成。

⑦茶膏宜用笋叶包装,置于阴凉干燥处储藏。

⑧每百千克晒青毛茶,可熬制20~25千克茶膏。

⑨晒青原料煎熬的茶膏,色淡黄;褐色;普洱熟茶煎熬的茶膏,其色“黑如漆”。

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其二,普洱茶可以降血脂.;其三,血脂降了,自然也就能带来减肥的功效了;此外,中医还认为普洱茶同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气、延年益寿等功效。经常饮用普洱茶膏,不光能清除人体自由基,还能将血液中的烟毒,清洗吸入的烟、尘。喜欢抽烟的人,还能对吸入的烟、尘、菌及时清洗,以减轻毒害。长期饮用,以清肺、润喉,增强免疫能力。使咽喉部清爽舒适,胸口轻松,并对呼吸系统疾病有奇效。

清朝时期宫廷茶膏制作工艺


清朝时期宫廷茶膏制作工艺!清朝宫廷普洱茶膏的制作,大体归纳,有如下几个环节:

1.轻蒸、解块、淋洗。将云南上贡来的顶级团茶和饼茶进行蒸

湿,然后解块,再进行淋洗,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及杂物;

2.采用传统酿酒工艺中的厌氧发酵方法,对茶叶进行发酵,促

使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与分解;

3.小榨去水、大榨出膏。采用压榨技术,先将水份挤出不用,然后再全力将茶叶内存的茶汁压出,并反复压榨,收汁;

4.将压榨出的茶汁放在开口的容器内,使其自然沉淀,并分层

析出,其分层不同,品级也不同;

5.收膏、压模。将分层析出的茶汁经低温干燥,获得稠密度高的软膏,再入模干燥后成形,但绝大部分是收成自然的散块,放入高档瓷瓶中。

这种工艺的好处是:一方面尽最大可能保留茶叶中原始的有效成份,使获得的茶膏保留了茶叶中的精华;另一方面也为茶膏后续的陈化提供了“动能”,使茶膏的品质向更高层次转化。

这种工艺严谨苛刻,工序繁杂,费时费力,非一般作坊所能承担。它有点近似我们今天最先进的生物工程——低温状态下的萃取工艺。这在当时科技落后,没有先进的化验仪器及提取设备的前提下,已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

清朝茶膏由贡品变成宫廷制品


清朝茶膏由贡品变成宫廷制品!茶膏在清朝时期是一个繁华期,这个时期,茶膏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尊贵),喝茶膏的人群,大部分都是达官显赫之辈,与今日我们生活中的奢侈品是一样的意思,而茶膏之所以会变得如此“娇贵”与皇帝的重视有很大关系。

清朝宫廷普洱茶膏制作则要精细和讲究得多。从乾隆开始,茶膏由“贡茶院”专司熬制,并在生产工艺上做了很大改进,茶膏由贡品变成宫廷制品。据《茶记》中记载:“茶膏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在长达200多年间,茶膏作为皇室专用,史上有“八色贡品”之说,雍正、乾隆、嘉庆也都嗜饮茶膏。上等的茶叶自不用说,连用的木炭都要求是三百年以上的花梨木,这样恒温熬制,保证了茶膏的品质。清朝宫廷茶膏有186道工序和72天的加工周期,使普洱茶膏中的茶多酚、茶黄素以及游离氨基酸达到平衡,最终使得普洱茶膏的口感、色泽最佳,健康成分更容易吸收。做工极为精细、严格。

非常有意思的是,他们为了选料更精细,或者防范茶中投毒,竟在御茶房之外建了“清水房”,对云南上贡的普洱茶进行“检验—解块—漂洗—检验”。在正式压榨前对原料进行检测和“预处理”。然后将其移到御茶房正式压榨,所有的制作都是在常温下进行,没有任何高温的过程,使产出的“普洱茶膏”品质更佳,一跃成为宫廷御品。

由于宫廷对普洱茶膏选料极精,要求极严,这也造成产量极少,且从未在外界流通。但在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普洱茶膏却作为国礼第一次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嘎尔尼馈赠。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茶膏从此销声匿迹。

“皇恩浩荡”的宫廷普洱茶膏


古代普洱茶膏的用途之一超贵族身份——“皇权”的象征

清朝皇宫将普洱茶膏的制作搬到宫廷御茶房制作,最初的考虑是安全性的因素,害怕投毒。但御茶房接手后,又面临对不合理工艺改进问题,因为乾隆皇帝本身对大锅熬膏这种反复的熬炼就心存疑惑,它与炼丹的过程有相似的地方。

中国毕竟是个能工巧匠集聚的国度,且文化渊源之深也是中国特有的国情。于是,采用另外一种思路,借鉴唐宋制膏的经验,便成了宫廷御茶房的主攻方向。

中国有句古语,英雄是逼出来的。或许,普洱茶膏也是如此。

但是,它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这种“压榨制膏法”受制于当时的生产条件,加上工艺与工序的苛刻要求,必然造成生产量极少的状态。

也许,当时这种制法本身就不要求产量很大。因为,制作它的本身就是给皇帝品饮的。它不是商品,而是皇帝的专属饮品。本身就不要求产量很大。否则,这种“物品”的神秘性就没有了。

中国传统有一种习惯,因为稀缺才能凸显珍贵,珍贵才能彰显神秘,而神秘则是显示皇权的秘密武器。

因此,它的第一个用途就是给皇帝品饮的。

因为在中国古代,皇帝的日常起居,及生活用品本身就是皇家的最高机密,非一般人能够了解,更不可能掌握。

这个用途的本身就昭示着“皇权”的威仪与神秘。

同时,皇帝也时常将多余出来的茶膏赏赐给一些有功大臣。那些大臣在得到茶膏后,也是轻易不舍得品饮,只是在身体偶感不适,或家里有人生病时,才拿出来与家人分享。

这种赏赐的途径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在古代,这种做法对那些受赏的大臣而言,叫“皇恩浩荡”。

现代茶膏行业的第一人

从事近三十年的微生物研究工作

2002年开始转向普洱茶深加工的研发,任蒙顿茶制品(昆明)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完成了对清朝宫廷普洱茶膏的破译工作,制定了第一现代普洱茶膏的企业标准和检测标准,主导研发了顶级普洱茶膏,成为现代普洱茶膏行业的开创者。

2006年1月6日,其研发的世界上发酵度提纯度最高的蒙顿“普洱茶母”(非卖品)被云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是该馆唯一的一块茶膏藏品。近几年来,其又从微生物学角度尝试搭建普洱茶的价值链,并先后发表了《普洱茶四大价值》、《普洱茶未来五十年》、《存茶的诱惑》等系列专业文章。

普洱茶膏是什么东西?


普洱茶膏是什么东西?对于从未了解过普洱茶膏的人群来说,自然对普洱茶膏的认识是比较少的,甚至不知道普洱茶膏是什么东西,今天小编就详细的为您介绍一下。

普洱茶膏,简单来说,是指将干茶茶叶经过蒸煮、煎熬制作膏状的茶,冲泡起来用开水注入,既可饮用。普洱茶膏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茶膏在唐宋时期,就已经有人熬制,现代的普洱茶膏制作方法,延续了古代制作茶膏的方法,可以说普洱茶膏是在借鉴唐朝、宋朝制作茶膏工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也是唐宋茶膏的延续。

普洱茶膏制作方法:1)备料:普洱熟茶,原料为特级或一级。2)提取:中药提取罐,为水提,茶与水比例为1:10,一次投料可反复提取4~6次,提取温度为90℃以上,每次提取为60分钟。3)过滤:100~200目过滤网,将过滤完的茶汁泵入储液罐。4)浓缩:浓缩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中药三效浓缩蒸发器,也可二效浓缩,达到波美度(溶液浓度)1.12~1.14即可。二是采用膜浓缩,最好采用超滤+反渗透(UF+RO),效果较为理想。5)喷雾干燥:高速离心干燥机,可将浸膏去水制成粉状。6)回水压型:将茶粉按一定比例加水,一般为1:0.25~0.30。使茶粉复原为稠膏状,加压制成型或切割小块。7)将压制成型或切割的小块放置阴凉处风干。

普洱茶的“水味”和“水性”是一种东西还是两种东西?


茶有水味,该换茶了

普洱茶有“水味”,是指一泡茶的茶水滋味下降到一定的地步——无限接近水的味道。“水味”一般出现在这些两种情况下:

①茶滋味和水味分离,茶汤的浓度下降到相当低的地步。

②茶汤中有水烫熟(闷)茶叶的味道,因为一泡茶接近尾水(最后面)都会闷一下。

如果喝到出水味,要么倒茶洗茶具,要么换茶继续喝。

茶的水性五者齐全是好茶

“水性”是指在品饮普洱茶时,茶汤饮入口腔引起的各种口感,除了酸、甜、苦、涩之外的感官所体验到层次感,如滑、化、活、砂、厚、薄、利等,其中滑、化、活、砂、厚是普洱茶正面特色,而薄和利则是一些负面性的影响。

茶汤入口顺滑,茶性柔和,细腻饱满,温柔舒畅为滑。水性滑是普洱茶的一大特色,这在普洱熟茶和经过多年陈化的生茶都会出现,仓储良好的普洱茶(包括生茶和熟茶),其滑的程度会随着陈化时间的增长而增强,这也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一个佐证。

入口即化为化。入口即化是陈年好茶的表现。经过长期合理储存的普洱茶,水性能达到化的境界。熟茶经过“渥堆”处理,比生茶更容易得到“化”的水性,但是所表现的劲道比如生茶来得高雅和活泼清逸,当然前期是需要陈化多年的生茶。「入口即化,喝了没喝」,是一句品茗普洱茶时,对茶汤水性最高境界的赞叹语。

茶叶极具活性,茶汤在舌头活动跳跃为活。“活”水性是优质普洱茶的重要标准之一。活的口感和陈韵一样十分抽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普洱茶中只有干仓普洱生茶茶汤,才有较强的活性品味。

砂滑浓郁,如喝完红豆汤般舒服为砂。这种砂滑感,主要出现在熟茶上,生茶必须是陈化多年的老茶,才有可能出现。

浓醇稠密,厚实饱满为厚。厚指的是口感,而不是茶汤的浓。与厚相对的,是薄与利,水性薄利的茶,喝起来轻浮薄弱,使得口腔有触及利刃的感觉,一般普洱茶次品和一些品质、工艺较低的普洱茶,茶汤水性多半会表现出薄而利的口感。

普洱茶的礼品价值


普洱茶已成为时下最受欢迎的礼品。“送礼不如送茶”已成为一句流行话。中国人讲礼,从五千年前到现在,礼成为了中国人人性的一部分。以礼相待成为了国人之问最平常而又锻普通的交流方式。茶是中国最传统的饮品,茶与中国文化几千年的融合,发展成丰畜的茶文化。其中茶与礼的结合伴随着人们度过了诸如会友、婚嫁,祭祀等数不清的重IR时刻。以茶送友、以茶会友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是一件乐事,雅事。近来由干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茶便成了有品味的礼品。

古人说:君子相交淡如水。其实,这里所指的水,就是茶口清茶一杯,琴声悠悠。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曾将饮茶的功德归纳为十项:“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房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最能体现茶的品味与实用。正如宋朝诗人杜未《寒夜》这首饮茶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烟汤沸人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送礼不如送茶”还体现送茶人仪表美和心灵关的统一,它与世俗的礼品是有一定区别的。送礼之道也应该讲究艺术,讲究心灵的相通,有品味的茶礼才达到了送礼艺术的准则和要求。

在当今的现代化生活中,由干商潮汹涌,物欲剧增,活动节安加快,竞争激烈,所以人心浮躁,心理易于失衡,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茶礼使人们绷紧的心灵之弦得以松弛,倾斜的心理得以平衡,在自然质朴中和诚处世,以冬漪人,在热情好客中奉献爱心,和睦相处、相互林金、互相为合。所有这些才是我们所要谈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

越陈越香的普洱茶具有较高的收藏、保存价值。普洱茶易于保存,好的存放环境获得的优质的普洱茶,则是需几十年的陈化时间,所以其本身就其备珍贵的时间、历史和纪念的价值,这点又喻示着友谊的长久珍贵,比喻着人生和情谊的“越陈越香”。

普洱宫廷茶


普茶溯源可至东汉,三国时已颇具种植规模,然千余年默默无闻,乃及明清,始达鼎盛。其以独到的养生功效备受清廷皇族宠爱,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跻身贡茶之列,开始了他189年的皇贡生涯。彼时贡茶贵为国礼,价比金银,其品、饮、藏、赠亦有诸般讲究。

当时的皇家普洱只有皇室可以享用,是独特身份的象征,若无皇族血统,实是无缘得见。即便是权倾朝野的开国元勋,抑或辅佐社稷的三朝元老,也只在立下特别功勋或功德圆满告老还乡之时,才偶尔有幸得在“千叟宴”上,一亲珍品皇家普洱的芳泽。

另外,除宫廷独享外,普洱贡茶也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使节。据故宫史料记载,英国于1792年特派前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马戛尔尼勋爵为首的觐见团一行95人,以祝贺乾隆皇帝80大寿为名来华。1793年(乾隆58年)9月14日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并在万树田设宴款待,回赠英使团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就有普洱茶、女儿茶和(普洱)茶膏。

直至公元1908年(光绪三十年),云南地方混乱,盗匪蜂起,贡茶运至昆明附近被匪徒抢劫一空,朝廷也无法追究,地方因故才得以借机停止了普洱贡茶的岁贡。

其时,普洱贡茶在清宫中已历经近两百年之久,一朝倾覆,锋芒尽敛,“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乾隆首品普洱,便有此美誉。当年清宫普洱与其他贡茶茶种相比实是与众不同,被视为稀有的名茶。

两种饮用普洱茶膏的方法


两种饮用普洱茶膏的方法!普洱茶膏的饮用相比传统茶叶的冲泡具有方便性的特点。但这种方便性有别于速溶茶粉的快捷与简便,是一种“简单的艺术”。

普洱茶膏的饮用分为纯饮与调饮两种。

所谓纯饮是不加任何佐料的冲泡与饮用。是目前流行最广的一种方法。它对冲泡茶具的要求不似传统茶冲泡工具那么复杂,说法如此之多。但它也强调感官色彩,强调视觉的“动感”。因此,对要求冲泡以玻璃器皿为主,而且必须是玻璃体通透性较好的器皿。如果是水晶杯,观赏效果更佳。

所谓调饮是依照人体需求,将牛奶、蜂蜜、姜片、枸杞、坚果类的一些营养品与普洱茶膏一起调配饮用。以达到更高的养生效果。

实际上,纯饮满足了人体日常对茶叶营养的需求,而调饮则满足了人体对所需营养的更高要求。

当然,无论是纯饮与调饮都同属“简单的艺术”范畴。不是一个“简单”二字就能概括的。

水---该用哪一种水冲泡最为适合?

水,一直是茶叶冲泡中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的确,不同的水冲泡出来的茶叶滋味与香气不同,茶汤的颜色也略显不同。普洱茶膏同样也面临这个问题。

我们曾用蒙顿企业出品的普洱茶膏做过实验,先后用自来水、桶装纯净水、桶装矿泉水、屈臣氏蒸馏水进行冲泡比对发现:自来水由于含氯成分偏高,造成与茶膏内单宁酸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较淡的“异味”,不被饮茶人接受。且汤色显现偏暗。桶装纯净水由于将水中杂质过滤,对茶膏的干扰较少,汤色与口感都不错。桶装矿泉水由于内含多种矿物质,与茶膏内多种成分产生化学反应,其口感与香气都增强了,但汤色也呈现偏暗的特点。屈臣氏蒸馏水应当是水中最纯净的,所以对茶膏影响最小,口感与汤色也是最佳。

上述的实验说明,无论哪一种水,纯净度比例愈高愈好。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茶叶冲泡的水相对茶叶而言是一种溶剂,这种溶剂,主要的任务是将茶叶内含物质提出并溶于水中,使人们品饮到真实的茶叶滋味与香气。因此,我们对冲泡茶叶水的要求,应以这种水不改变或破坏茶叶物质为第一标准。

从古至今,人们围绕茶叶冲泡的水做过很多研究,但基本都是感性的,缺少理性化分析为证据。但有一条是想通的,即人们始终具备“洁且轻”这两个条件的水为最好。这种“洁且轻”的水质与现代的蒸馏水有相似的地方。至于当今很多人提出“软水”的概念,都与蒸馏水如出一辙。换句话说,蒸馏水也是软化水的一种。

清朝宫廷的顶级茶品


古代普洱茶膏的用途之二

“国礼”——体现泱泱大国的顶级茶品

中国自宋代开始,就有茶叶出口。最早是“茶马互市”,即用中国产的茶叶在边境与外部换马匹。再到后来,有“茶马古道”和多种茶叶出口方式。中国产的茶叶不仅让外国人知道了茶,而且让他们知道了茶是最好的饮品。

这就使得中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历任皇帝都有相同的举动,即在他们面见外国来的使者(有使节,有学者等),都会馈赠一些在当时看来最好的茶品。

1792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七年,普洱茶膏第一次荣登“国礼”的名单。这个单子就是赠予英国使臣的礼品名录。那年,英国乔治二世派遣特使给乾隆皇帝祝寿,第二年,即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9月14日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接见使团,并在万树田宴请英国使节,回赠英使团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包括:

1.赏英吉利国王物体,计有珐琅、珍宝、玉器、漆器、瓷器、花缎、画册,鼻烟壶及土产食品等计92项(对、套)479(个),其中包括茶膏4匣。

2.又加赏英国国王物件、绫罗丝缎、漆器、扇、笺、食品,计40项455件,包括茶膏5匣。

3.又随敕书赏给英国王物件,计41项1016件,其中包括普洱茶40团。茶膏5匣。这次英国使觐见团95人,包括正使(即马噶尔尼)、副使,正副总兵官、通事(翻译),文书、医生、天文生、听事官、管船官等,分别等级档次,每人都给礼物,共“赏赐”物27批。其中15批有茶叶。将这批礼单逐项统计,计送茶膏26匣。

这个茶膏就是宫廷御制的普洱茶膏。

我们至今也不知道这些茶膏是什么样的,只能根据目录上的片言只语知道这些普洱茶膏都是用木匣盛装的。而用木匣承装的一定是整块的膏体,如果是散块的可用瓷瓶包装,因为瓷器也是中国的“国粹”。我们今天在中国故宫博物院里可见到一种“人参膏”,它就是黄色瓷瓶包装的,里面是长条状的一个散块。瓷瓶的设计也非常独特,其釉面的黄色恰恰代表皇宫专属的色彩,是典型官窑的作品。

普洱茶膏没有采用瓷瓶,而是木匣,目的是要展示整块茶膏的魅力。我们可以猜想,那上面一定有精美的图案,因为截至今天,能在整块茶膏上压制精美图案的也是非常难办的。纵观科技发达的今天,云南有生产普洱茶膏的企业和个人多达几十个,但真正能制成整块带精美图案的仅一两家企业而已。

至于有人说,那批最早馈赠给英国使团的普洱茶膏,因当时英国人不知道茶膏有何用,就把它封存起来,至今还收藏在大英博物馆里的说法,显然是一种猜想,或者说是“浪漫的神往”。因为大英博物馆早已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只要藏品存在,从咨询处的电脑上一查就会知道。这种说法明显带有“戏说”的成分。

但是,不容忽略的是,自乾隆皇帝将普洱茶膏作为“国礼”开始,以后的历代皇帝都有向外国使臣或友人赠送普洱茶膏的记录。其涉及的国家和使臣(也包括友人)多达几十个,粗略统计送出去的茶膏有上百匣之多。

与乾隆皇帝一样,后续的皇帝依旧是采用木匣盛装普洱茶膏的方式。估计始终保持整块茶膏的模式。以突显泱泱大国极品茶的精湛技艺。

从这个意义上说,普洱茶膏的确也为中国的茶叶,或者说为中国的茶文化增色不少,是中国茶人的集体骄傲。

现代茶膏行业的第一人

从事近三十年的微生物研究工作

2002年开始转向普洱茶深加工的研发,任蒙顿茶制品(昆明)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完成了对清朝宫廷普洱茶膏的破译工作,制定了第一现代普洱茶膏的企业标准和检测标准,主导研发了顶级普洱茶膏,成为现代普洱茶膏行业的开创者。

2006年1月6日,其研发的世界上发酵度提纯度最高的蒙顿“普洱茶母”(非卖品)被云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是该馆唯一的一块茶膏藏品。近几年来,其又从微生物学角度尝试搭建普洱茶的价值链,并先后发表了《普洱茶四大价值》、《普洱茶未来五十年》、《存茶的诱惑》等系列专业文章。

普洱茶膏两种饮用方法


普洱茶膏两种饮用方法!普洱茶膏的饮用相比传统茶叶的冲泡具有方便性的特点。但这种方便性有别于速溶茶粉的快捷与简便,是一种“简单的艺术”。

普洱茶膏的饮用分为纯饮与调饮两种。

所谓纯饮是不加任何佐料的冲泡与饮用。是目前流行最广的一种方法。它对冲泡茶具的要求不似传统茶冲泡工具那么复杂,说法如此之多。但它也强调感官色彩,强调视觉的“动感”。因此,对要求冲泡茶具以玻璃器皿为主,而且必须是玻璃体通透性较好的器皿。如果是水晶杯,观赏效果更佳。

所谓调饮是依照人体需求,将牛奶、蜂蜜、姜片、枸杞、坚果类的一些营养品与普洱茶膏一起调配饮用。以达到更高的养生效果。

实际上,纯饮满足了人体日常对茶叶营养的需求,而调饮则满足了人体对所需营养的更高要求。

当然,无论是纯饮与调饮都同属“简单的艺术”范畴。不是一个“简单”二字就能概括的。

水——该用哪一种水冲泡最为适合?

水,一直是茶叶冲泡中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的确,不同的水冲泡出来的茶叶滋味与香气不同,茶汤的颜色也略显不同。普洱茶膏同样也面临这个问题。

我们曾用蒙顿企业出品的普洱茶膏做过试验,先后用自来水、桶装纯净水、桶装矿泉水、屈臣氏蒸馏水进行冲泡比对发现:

自来水由于含氯成分偏高,造成与茶膏内丹宁酸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较淡的“异味”,不被饮茶人接受。且汤色显现偏暗。

桶装纯净水由于将水中杂质过滤,对茶膏的干扰较少,汤色与口感都不错。

桶装矿泉水由于内含多种矿物成分,与茶膏内多种成分产生化学反应,其口感与香气都增强了,但汤色也呈现偏暗的特点。

屈臣氏蒸馏水应当是水中最纯净的,所以对茶膏影响最小。口感与汤色也是最佳。

上述的实验说明,无论哪一种水,纯净度比例愈高愈好。这是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茶叶冲泡的水相对茶叶而言是一种溶剂,这种溶剂,主要的任务是将茶叶内含物质提出并溶于水中,使人们品饮到真实的茶叶滋味与香气。因此,我们对冲泡茶叶水的要求,应以这种水不改变或破坏茶叶物质为第一标准。

从古至今,人们围绕茶叶冲泡的水做过很多研究,但基本都是感性的,缺少理化分析为证据。但有一条是相通的,即人们始终认为具备“洁且轻”这两个条件的水为最好。这种“洁且轻”的水质与现代的蒸馏水有相似的地方。至于当今很多人提出“软水”的概念,都与蒸馏水如出一辙。换句话说,蒸馏水也是软化水的一种。

《18世纪东西方两巨头“交手”的礼品:宫廷茶膏》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宫廷普洱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