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青茶的功效和作用 喝炒青茶的好处

发布时间 : 2019-12-05
参茶的功效和作用 安吉白茶是炒青茶吗 揭阳炒茶的功效和作用

【www.cy316.com - 参茶的功效和作用】

炒青茶是绿茶的一种,因为它的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它还可以分为长炒青和圆炒青以及扁炒青等多个不同的品种,炒青茶香浓郁,口感诱人,是很多最喜欢的一种茶品,平时经常会冲泡饮用,那么人们喝炒青茶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我就来专门说说这个问题。

喝炒青茶的好处

1、喝炒青茶能减肥

减肥是喝炒青茶的重要好处之一,因为炒青茶中含有一些茶多酚和一些酚类物质的衍生物,还有一些茶素和维生素,这些物质进入人体以后都能加快人体内脂肪的氧化,也能加快身体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能促进身体代谢,从而也就起到了不错的减肥作用。

2、喝炒青茶能抗菌

炒青茶这种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醇类物质和醛类物质还有一些酯类和酚类等有机化合物,这些物是天然的杀菌成分,能消灭人体内的多种病菌,平时经常喝炒青茶,能消除炎症,抑制病菌活性,能减少多种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对人类高发的流感和肠炎以及咽喉炎等症的预防作用最明显。

3、喝炒青茶能防癌抗癌

平时喝炒青茶还能起到防癌抗癌的重要作用,因为炒青茶中的茶多酚能有效抑制人人体内亚硝酸胺的合成,而这种物质又是重要的致癌成分,在亚硝酸胺数量减少以后,人们癌症的发病率就会下降,另外炒青茶中的黄酮类物质和微量元素硒,还能清理身体内的自由基,预防细胞癌变,对预防癌症也有很大的好处。

精选阅读

茶品种:炒青


乌龙茶内质“色、香、味”在做青阶段已基本形成,炒青是个转折工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则迅速制止一系列酶促氧化作用,巩固已形成的品质特征。启下是继续散失部分水份,便于揉烘等整形阶段的操作。炒青工序对于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炒青的作用

1.炒青最主要的作用是迅速、彻底破坏酶的活性:

做青适度的鲜叶,水份和内含物质已转化到一定程度,达到了乌龙茶的内质要求,必须及时迅速地抑制酶促作用,否则,做青叶继续“发酵”,红变过度,产生不利于茶汤的褐色物质。

2.继续散失水份,准备茶叶塑型:

炒青青叶,叶温迅速增高,叶细胞受热膨胀,部份液泡破裂,结合水释出并蒸发,部份细胞液粘附叶表,叶组织卷缩柔软,物理性状改善。

3.促进了内质的一系列良好的变化:

1.做青中剩余的低沸点芳香物质进一步挥发,减少了青味,如β、γ烯醇,A、B已烯醛和顺型青叶醇,一些高沸点的芳香物质,如苯甲醇等显露,部份反型青叶醇和微量的二甲硫结合,呈现出新茶香。

2.叶绿素减少,据分析,乌龙茶的做青叶叶绿素含量为0.57%,炒青后为0.52%,同时组成比例也改变,其中兰绿色的a破坏多,黄绿色的叶绿素b破坏少,因而炒青叶色泽表现为暗黄绿色。

3.其它色素也有不同程度的转化。如花黄素自动氧化为橙黄色或桔红色产物,花青素转化失去苦味,胡萝卜素转化为紫罗酮等芳香物质。4

4.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果胶的含量有所增加。

二、炒青的特点和方法

1.适当高温,先高后低:

炒青过程中,叶温升高,酶促活动迅速增强,在酶的最适宜活动温度20-45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度,酶活动性增加一倍,有的资料认为:多酚氧化酶最适宜温度为52度,温度升高到70度,酶钝化和变性,85度左右,酶凝固破坏,为了制止茶青在炒青中迅速红变,应在最短时间内把叶温提高到70度以上,因而炒青应有一定的高温,以白天看到锅底或炒青机筒辟发白,晚间看到发红,即可投叶。投叶后即听到清脆和频繁的“啪、啪”细胞爆裂声炒青锅温太低,叶子在锅里或机筒中升温慢,停留时间长,炒青叶容易产生不正常的红变,红叶红梗,闷红黄味(俗称地瓜叶味)。

由于乌龙茶采摘较成熟,又经过了做青过程,做青叶含水量低,仅60-64%,比绿茶杀青前鲜叶含水量75-78%低得多,炒青温度太高,则叶子易于焦灼和不均匀,内含物质也不正常转化。因此,乌龙茶炒青温度比绿茶炒青温度低10-20度,在炒青后半段,应降低温度20-40度,以利于操作,防止炒青过度及焦灼。

2.闷炒为主,保持一定的含水量

乌龙茶炒青后还须经多次揉、烘过程,应注意保持炒青叶有一定的含水量,炒青方法要以闷炒为主,稍配以扬炒。闷炒能使炒青叶充分吸收锅的辐射热能,也利用了叶间的水蒸气热能,升温快,受热均匀,在三、四分钟内达到叶温70度以上,扬炒须要五六分钟。闷炒还能加速蛋白质的水解作用,增加氨基酸含量,适当破坏叶绿素,改善了茶汤滋味,但含水量多的炒青叶,应适当配以扬炒,只闷不扬会使叶间水蒸气过多,青草气味不能充分散发,茶叶会带有青味和水闷味,并呈枯黄色。

3.快速短时,程度稍轻:

炒青中采用适当高温和闷炒为主的方法。炒青叶在锅中升温快,三、四分钟叶温可达70度以上,制止了酶促作用

4.掌握适当的投叶量:

炒青中投叶适量,能使翻炒均匀,升温迅速,适当保水,操作方便。安溪乌龙茶炒青的参考投叶量表四-1.

投叶量太多,炒青叶温升慢,翻动不均匀,易继续红变,产生浸润状褐红色,品质下降;投叶量太少,炒青叶不能闷炒,失水多,叶子部份不能翻炒,易焦灼,生产效率低。

5.根据不同的做青叶掌握炒青:

1.发酵程度:发酵程度适当的鲜叶,一般含水量较少,叶尖略干枯,易于焦灼,炒青应稍低温,多闷热,以保持适量水份;发酵不足的应适当高温,闷炒结合扬炒,以散发水份与青气,炒青程度充足。

2.品种:香气高强,叶张薄黄的品种,如黄旦、本山,炒青温度宜稍低,炒青程度略轻,但应及时揉捻和烘焙,青味浓强的肥厚品种,如大叶乌龙等宜适当高温扬炒,程度充足。

3.季节:春茶宜适当高温和炒青充足;夏暑茶锅温可稍低,程序充足,以防在高温气候下,继续发酵变色,秋茶可低锅温闷炒保水,程度稍轻一些。

4.嫩度:成熟度高的做青叶,纤维素多,含水量少,宜低温闷炒为主,程度略轻,较细嫩的做青叶,含水量多,多酚类物质多,应适当高温扬炒,程度充足。以散失较多水份,便于揉捻,同时可减少苦涩味。

6.根据不同的炒青机具掌握炒青:

不同的炒青机具,由于性能不同,为达到适当的失水程度,要注意掌握相应的操作方法。

1.手工炒青:这是传统的工艺,制高级品种茶叶和部分个体户的使用手工炒青方法,其优点是炒青均匀,闷炒保水程度好,炒青适度容易掌握,能保持炒青后的叶温。手工炒青方法是:做青叶下锅后,立即手抓翻炒,注意青叶均匀翻动,至中间稍有水汽,手感热而汤手,改用两个茶扒(半月形带木柄的木板炒手)炒青,先略抖动一、二下,散发部份水份和挥发青气,随即以双茶扒夹住炒青叶翻动,这时有低闷的细胞爆裂声,临出锅时,再稍微抖动,以使之均匀散水,略炒即可出锅揉捻。

2.手摇炒青机:在炒青锅上配有一个炒青把手,锅筑成斜状,锅辟成内弧形。手摇炒青机工效较高,可与六四式木质揉捻机配套,但炒青时,由于翻抖多,失水也多。因此,需要注意投叶量要适当,翻炒要均匀,转速应掌握快、慢、快。炒青过程中,应注意闷炒,减少叶子在锅中的抖扬散失水份过多,在秋茶或粗老叶炒青时,还可用遮盖灶顶等方法,以减少水份蒸发。

3.滚筒杀青机:以加热滚筒的圆筒方式炒青。青叶在筒中翻炒均匀,每次投叶量多,工效高,使用上应掌握:投叶量适当,太多则翻炒不均,升温慢,炒制时间长,太少则升温快,散失水份多,叶易焦灼,进出叶要快,使炒青程度一致,吸风散热要保持适量的水份结合,含水量多,发酵不足和投叶量多时宜适当吸风,含水量少,投叶量少和发酵充足的炒青叶要少吸风或不吸风。

三、炒青的程度

1.叶色:炒青叶转为暗黄绿色,失去光泽,叶面梗皮有皱纹,叶蒂仍有青色,靠近叶蒂的叶脉,成熟度达三分之二以上;

2.叶状:炒青叶柔软,顶叶下垂,梗弯曲而不折断,没有水份出现,手握叶略成团,稍有粘性,放手后,略散开,稍有弹性;

3.气味:青味已消除,带有一些热香味和品种的轻微酸甜味或清纯的特殊香气;

4.失水率:炒青过程中失水率16-22%,炒青后含水量为44-50%,干物质与含水量比约为1:1.7-1:1.9;

5.炒青后,应继续保持一定的叶温(60-65度),便于揉捻,炒青程度可参照季节、气候、品种、茶青含水量、发酵程度、嫩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和掌握。

炒青绿茶的加工过程


炒青绿茶的加工过程

我国茶叶生产,以绿茶为最早。自唐代我国便采用蒸汽杀青的方法制造团茶,到了宋代又进而改为蒸青散茶。到了明代,我国又发明了炒青制法,此后便逐渐淘汰了蒸青。

我国目前所采用的绿茶加工过程是:鲜叶 ① 杀青 ② 揉捻 ③ 干燥

(1) 杀青

杀青是形成绿茶品质的关键性技术措施。其主要目的:一是彻底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以获得绿茶应有的色、香、味;二是散发青草气,发展茶香;三是蒸发一部分水分,使之变为柔软,增强韧性,便于揉捻成形。鲜叶采来后,要放在地上摊凉2—3小时,然后进行杀青。杀青的原则一是“高温杀青,先高后低”,使杀青锅或滚筒的温度达到180℃左右或者更高,以迅速破坏酶的活性,然后适当降低温度,使芽尖和叶缘不至被炒焦,影响绿茶品质,达到杀匀杀透,老而不焦,嫩而不生的目的。杀青的其二原则是要掌握“老叶轻杀,嫩叶老杀”。所谓老杀,就是失水适当多些;所谓嫩杀,就是失水适当少些。因为嫩叶中酶的催化作用较强,含水量较高,所以要老杀,如果嫩杀,则酶的活化未被彻底破坏,以产生红梗红叶;杀青叶含水量过高,在揉捻时液汁易流失,加压时易成糊状,芽叶易断碎。低级粗老叶则相反,应杀得嫩,粗老叶含水量少,纤维素含量较高,叶质粗硬,如杀青叶含水量少,揉捻时难以成形,加压时也易断碎。杀青叶适度的标志是: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无红梗红叶,手捏叶软,略微粘手,嫩茎梗折不断,紧捏叶子成团,稍有弹性,青草气消失,茶香显露。

(2) 揉捻

揉捻的目的是为了缩小体积,为炒干成形打好基础,同时适当破坏叶组织,既要茶汁容易泡出,又要耐冲泡。揉捻一般分热揉和冷揉,所谓热揉,就是杀青叶不经堆放趁热揉捻;所谓冷揉,就是杀青叶出锅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摊放,使叶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揉捻。较老叶纤维素含量高,揉捻时不易成条,易采用热揉;高级嫩叶揉捻容易成条,为保持良好的色泽和香气,采用冷揉。

目前除制作龙井、碧螺春等手工名茶外,绝大部分茶叶都采取揉捻机来进行揉捻。即把杀青好的鲜叶装入揉桶,盖上揉捻机盖,加一定的压力进行揉捻。加压的原则是“轻、重、轻”。即先要轻压,然后逐步加重,再慢慢减轻,最后部加压再揉5分钟左右。揉捻叶细胞破坏率一般为45—55%,茶汁粘附于叶面,手摸有润滑粘手的感觉。

(3) 干燥

干燥的方法有很多,有的用烘干机或烘笼烘干,有的用锅炒干,有的用滚桶炒干,但不论何种方法,目的都是:一、叶子在杀青的基础上继续使内含物发生变化,提高内在品质;二、在揉捻的基础上整理条索,改进外形;三、排出过多水分,防止霉变,便于贮藏。最后经干燥后的茶叶,都必须达到安全的保管条件,即含水量要求在5—6%,以手揉叶能成碎末。

炒青茶叶介绍


炒青,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痿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炒青是制茶史上一个大的飞跃。

1.炒青最主要的作用是迅速、彻底破坏酶的活性:

做青适度的鲜叶,水份和内含物质已转化到一定程度,达到了乌龙茶的内质要求,必须及时迅速地抑制酶促作用,否则,做青叶继续“发酵”,红变过度,产生不利于茶汤的褐色物质。

2.继续散失水份,准备茶叶塑型:

炒青青叶,叶温迅速增高,叶细胞受热膨胀,部分液泡破裂,结合水释出并蒸发,部分细胞液粘附叶表,叶组织卷缩柔软,物理性状改善。

3.促进了内质的一系列良好的变化:

1·做青中剩余的低沸点芳香物质进一步挥发,减少了青味,如β、γ烯醇,A、B已烯醛和顺型青叶醇,一些高沸点的芳香物质,如苯甲醇等显露,部分反型青叶醇和微量的二甲硫结合,呈现出新茶香。

2·叶绿素减少,据分析,乌龙茶的做青叶叶绿素含量为0.57%,炒青后为0.52%,同时组成比例也改变,其中兰绿色的a破坏多,黄绿色的叶绿素b破坏少 ,因而炒青叶色泽表现为暗黄绿色。

3·其它色素也有不同程度的转化。如花黄素自动氧化为橙黄色或桔红色产物,花青素转化失去苦味,胡萝卜素转化为紫罗酮等芳香物质。

4·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果胶的含量有所增加。

炒青茶加工标准样的品质规格


级别外形内质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珍眉一级紧结匀嫩、芽毫多、无小圆头、不含10孔茶、色绿润嫩香持久绿、清澈明亮厚爽细嫩、匀整、绿而明亮二级紧细匀整、有芽毫、无圆头、不含12孔茶、色绿润清香清绿明亮醇厚匀嫩、黄绿明亮三级紧结灰绿起霜、不带筋梗、圆扁块、12孔条不超过8%纯正黄绿明亮醇和匀整、黄绿明亮、无红梗红叶四级尚紧结、无粗黄片、灰绿起霜、12孔茶不超过10%纯正黄尚亮纯正尚嫩匀、不带红梗、黄绿明亮五级条索粗松、有松黄色、色稍灰,12孔、16孔茶不超过10%平和淡黄欠亮清淡有单片、无红梗红叶、色黄绿欠不列级粗松、黄绿,12孔、16孔茶不超过18%平和深黄暗粗淡粗硬、整碎功不匀、青暗贡熙特级圆紧结实、嫩匀、有盘花芽叶、无黄块、无碎茶、色绿润纯正清亮醇和嫩匀、黄绿、尚亮一级紧结、少嫩芽、黄块不超过3%、色绿润纯正淡黄、尚亮尚醇和尚嫩匀、欠亮二级尚紧结、黄片不超过3%、灰绿起霜纯和尚亮稍谈欠嫩匀、欠亮三级粗圆、色淡黄、黄片不超过4%平和深黄、欠亮平淡欠匀、粗老、色暗不列级粗松、色杂低深黄暗淡带粗粗老、不匀、色暗秀眉一级面张有条、下脚片状、身骨尚重、由8孔以下至24孔并和而成粗黄浊粗淡粗老、黄晴二级片轻色黄、碎茶由12孔以下至24孔并和而成粗青暗浊粗涩粗硬、杂暗

碧螺春和炒青之间有什么区别?


碧螺春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种茶叶,其在我国也是很出名的,深受众多饮茶之人的喜爱。而大喜欢喝碧螺春的人可能也听过炒青,那么炒青一般是因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但这里说的炒青是碧螺春的一个品种,炒青一般出产时间在清明节之后一周到十天左右,所以它的叶片会比较大,正因为这样它叫做炒青茶而不叫碧螺春。那么它们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碧螺春和炒青的区别】

1、上市时间不同

首先,碧螺春和炒青第一点的差别就是上市时间不一样。碧螺春是较早的,其上市时间在每年3月20号到4月10号;而炒青上市时间在4月15号之后。

2、价格不同

其次,碧螺春和炒青第二点的差别就是价格不一样。碧螺春是较高的,其价格每年上市初期都在2000元以上,正常碧螺春的价格也在500~2000元之间;而炒青的价格则是在300~400元。

3、口味不同

再次,碧螺春和炒青第三点的差别就是口味不一样。这个的话没有说哪个好,看个人口味喜好。碧螺春的口味比较香,味道比较淡;而炒青的味道偏重,对于老茶客来说炒青可能更有味。

4、外观不同

最后,碧螺春和炒青第四点的差别就是外观不一样。这个时候如果去购买的话,还是比较好分辨的。碧螺春是一芽一叶或二芽一叶,都以嫩芽为主;而炒青则叶片较大。

以上就是炒青和碧螺春之间的四个差别,相信大家看完以后会比较清晰,而自己在选购的时候也会比较懂怎么去分辨,从而选到自己喜爱饮用的茶叶。

【碧螺春的品牌】

1、碧螺牌碧螺春

首先,第一个是碧螺牌的,这个品牌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创建历史了,可以说是中华老字号之一了,始创于1953年,其厂址位于碧螺春国家原产地保护区的苏州市洞庭东山半岛,厂名为苏州市东山茶厂,与碧螺春茶叶历史渊源雄厚,比较值得信赖。

2、三万昌牌碧螺春

然后,第二个是三万昌牌的,这个品牌跟碧螺牌一样也是中华老字号之一了,其始创于咸丰五年,意喻为绵绵不绝,繁荣昌盛。三万昌这个百年茶楼的品牌也成为了苏州人高档碧螺春的代表。目前其线下有20多家门店,遍布南京、无锡等地。其厂址位于碧螺春国家原产地保护区的苏州吴中区(即洞庭西山岛),三万昌正宗的高档碧螺春茶叶是不错,但是价格比较昂贵,一斤最低都要3000元左右。

3、吴侬牌碧螺春

最后,第三个是吴侬牌的,这个品牌你要跟前面两个品牌比的话,它的名气没那么大,但其实也不小,其创于碧螺春国家原产地保护区苏州洞庭东山。吴侬牌它的优势主要就在于其专注制碧螺春,恪守千年制茶标准,坚持品质至上,保证每盏茶的品质与健康。吴侬牌碧螺春为中国南北极考察特供产品,同时也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

明代:烹茶过程的简化和炒青技术的发展


明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存在年代很久远的朝代。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统治王朝。在明代,手工业、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茶叶和茶具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和发展,炒青技术的诞生和盛行,洗茶和紫砂茶具的发展,将我国茶文化推到新的高度。

明代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深知元代弊政和民间疾苦,认为饼茶给茶农带来额外的负担,废除饼茶改为散茶,并创新了不少新的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从制茶工艺看,炒青技术不断发展,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文人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观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入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张大复则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一种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在茶园管理,茶叶采摘以及在掌握茶树植物学特性等方面,都比宋,元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

由于工艺技术的改进,明代各地名茶的发展也很快,品种日见繁多,宋代的知名散茶寥寥无几,文献中提及的只有日注,双井,顾渚等几种,到了明代,仅黄一正的《事物绀珠》一书中辑录的明代名茶就有97种之多,而且绝大多数属于散茶。另据现存文献的考证,可以基本认定今之所谓的乌龙茶和红茶也应该出现在明代。

散茶饮用在明代成为最主要的饮茶方式。文震亨的《长物志》认为,散茶的饮用异常简便,可体现出饮茶之真味。另据茶叶知识学习网查阅的多部史料记载,名人从散茶的冲泡出创设了沦茶法,并依此衍生出了“洗茶法”,即在烹茶之前,先用热水冲茶,除去干茶携带的土垢和冷气,然后再烹制饮用,味更美。此法为现代人所沿用。沦茶法的兴起使茶壶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茶盏也由黑釉瓷变成白瓷和青花瓷,以便更好地衬托茶的色彩。宜兴紫砂茶具在明代兴起,不仅因为沦茶法兴盛,而且其形制和材质更迎合当时社会所追求的平淡,端庄,质朴,自然,温厚,娴雅等精神需要。随着一大批制壶名家的出现,以及文人的推动,紫砂茶具的制作工艺日益精湛,出现了泥土敢于与黄金争价的局面。

散茶的提倡使散茶冲泡成为当时主要的饮茶方式,唐宋模式的茶具不合时宜了,大多被淘汰,这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烹煮茶及饮茶的程序和茶具。据考证,唐宋的饮茶程序相当繁琐,特别是宋代盛行的饼茶,其烹煮需要很多环节和茶具。但是,明初废除饼茶,扭转了唐宋形成的奢侈饮茶之风,回归到了节俭简单的品饮方式。 明人对于茶壶的追求是尚陶尚小的,除了所谓的“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之外,更主要的是满足饮茶者对“趣”的追求。人们在茶艺上崇尚自然古朴的同时,又增加了唯美情绪。紫砂壶正是迎合了这种审美心理,所以得以大行其道。就茶的发展历史来看,唐宋以来对茶具的要求是因茶择器,只有到了明代,茶与茶具才摆脱了外在物质上的联系而转为精神上的互相关联,小茶壶才得以发展和流行。

绿茶审评--炒青绿茶


长炒青经精制后为眉茶。其中珍眉外形紧结,色泽绿润起霜,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滋味醇厚,叶底黄绿,如外形松泡、灰色,香味不纯,有烟焦的为下档产品。

(1)眉茶花色 出口眉茶标准样中分为:特珍、珍眉、秀眉、雨茶、贡熙。具体花色品种见表。各花色品质要求:品质正常,不着色,不添加任何香、味物质,无异味,不含非茶类夹杂物。

(2)眉茶评分原则 贸易上审评眉茶品质,常采用法定的茶叶实物标准样为对照依据,一般采用比准高、“低”、“相当”的三个档次定级定价。对眉茶评分,以特珍一级为例,按表进行。

出口眉茶贸易标准(1977年上海茶叶公司采用)

茶别

商品茶代号

外形特征

特珍特级41022细嫩,紧直,有苗锋一级9371细紧,重实二级9370紧结,尚重实珍眉一级9369紧结二级9368尚紧结三级9367稍粗松四级9366粗松不列级3008粗松,质轻,带朴梗雨茶一级8147短钝细嫩筋特级8117嫩筋带片秀眉一级9400片状带筋二级9376细片状三级9380较轻细片茶片34403轻质细片贡熙特级9377色润,圆勾状,较重实一级9389色尚润,圆勾状,尚重实二级9417色稍枯,较勾,质轻三级9500色枯,较空,勾状不列级3313空松,扁片,短钝

眉茶的分级在风选机中分出茶的轻重;茶身大小在平圆机中根据筛孔大小而定。浙江省茶叶公司对筛号茶的轻重、大小、拼配列于表。

眉茶各级成品筛号茶比例(%)

级别

筛孔(孔/2.54cm)4567810121624特

级1252322121053--2302220101053--珍

眉14025156653--24025156653--34030156531--4423015652---不列级423015652---雨

茶一--35201515105-秀

眉特秀--301015151515-一----1525252510二----1525252510各级贡熙5040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