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六大茶山——革登

发布时间 : 2019-12-09
普洱茶六大茶山 六大茶叶 普洱茶六大

【www.cy316.com - 普洱茶六大茶山】

革登茶山是著名的古六大茶山之一,也是历史上因战乱等原因人为破坏严重的古茶山之一。在《普洱府志》中记:“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树,较种茶树独高大,土人常采茶时,先具酒礼于此”。茶王树早已死去,但历史上的革登山一年产茶有500担之多。

革登茶山简介

今革登古茶山是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小的茶山,现称新乡茶山,包括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菜阳河一带。以往由于遭受战乱等人为破坏,导致今革登古茶山的老茶树所剩无几,连同传说中孔明所栽种的茶王树(已死)也未能幸免。至今革登古茶山的茶园,主要集中分布在直蚌、新发寨、新酒房、石梁子、撬头山等五寨。其中,除石梁子外其余四个村寨均有古树茶,树龄在百年以上,茶质上乘者要数直蚌寨的古树茶,其次是撬头山。另有少部分大小叶种混生的古茶树,零星的分布在密林之内,近些年逐渐被发现。据目前革登茶山情况而言,已很难大量产出茶品。

革登茶山历史

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革登和倚邦同样毁于战乱烽火,而同样的,在鼎盛时期,他们都拥有极其辉煌而震撼的历史。

革登老寨最兴旺的时期是乾隆年间,老寨曾有两三百户人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左右革登老寨盖过一座大庙,不知是什么庙,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革登又盖了一座关帝庙,关帝庙盖在革登到倚邦的三岔路口,离老寨半公里路:关帝庙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顺坡建了三台,台基现还较完整,第二层台基上还有一块大碑,是建庙时捐银的功德碑。碑上文字已很模糊,仔细辨认可看出刻着“万金同绿”、“江省、湖省、云南省”及几十个捐款人的名字,从碑文中可知捐款人中有不少是思茅和景东县的人。从碑文内容来看,此庙当时建得很精美,庙内关公的头像上还涂着金粉。

道光年以前有上万亩的茶园,茶园往东从革登老寨接到倚邦的嶍崆山,往西接到莽枝的牛滚塘,茶山人都说,过去革登人很富有,财大气粗,有些倚势傲人。WWW.Cy316.coM

就是这样盛极一时的革登,在动荡和战乱中逐渐被腐蚀,如同得了慢性病一样被削弱,今天的革登,古茶树零散分布,采摘不易,难得的是正因为远离尘嚣,茶的品质得以保证,但要买到真正的革登茶,依然非常艰难。

革登茶叶特点

革登古树茶为栽培型中小叶种,古树茶汤汤质较柔,苦涩较弱;花香明显且香气高,杯底香较好。冲泡后,茶汤甜润细腻,花香馥郁,生津迅速,随后喉韵清凉,饮后温润如玉。

小编推荐

古六大茶山之革登古茶山_在哪里_怎么样?


革登位于版纳勐腊县,每次一提到革登古茶山,都会有种痛心疾首的感觉,清·阮福所著《普洱茶记》中说:“思茅志稿云,其治革登茶山有茶王树,较众茶树高大,土人当采茶时,先具酒醴礼祭子此。”清·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也有相似的记载:“茶山有茶王树,较五茶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倚邦末代土司之子曹仲益先生在《倚邦茶山的历史传说回忆录》中谈及茶王树时说:“这棵茶王树在光绪初年,每年尚可产茶六至七担之多,是茶树中稀有之物,可惜已死。

这是对革登茶王树的记载,字里行间依稀可以看出当时祭祀茶王树的盛况,但革登最让人痛心不是茶王树的逝去,而是更多古茶树的消亡。

清代中期是革登茶山的繁荣时期,茶园总面积达6000多亩,茶叶产量达100多吨,可见革登曾经的繁盛,咸丰年间,莽枝茶山的民族械斗波及到了革登茶山,那场战乱使革登茶山人口大减,革登老寨住户大部分迁走,到了清末民初,革登老寨已无人居住,曾经繁华的革登至此开始逐步衰落,那场战争损毁了革登古茶山大部分茶园,至今革登茶山所剩下来的古茶树所剩无几,仅存茶房、秧林、红土坡等几片古茶园,累计不足五百亩,以目前革登的古树茶产量,名列六大茶山颇有几分壮志暮年、名存实亡之感。

但革登茶依然受到茶友追捧,因为它独特的口感,革登茶最让人难忘的是它的山野气韵,非常强烈而馥郁的山野花韵是革登的独到之处,,其它口感方面,革登茶口感较窄,上颚香甜微蜜感,微苦,舌尖甜味明显,中后段微苦有甘韵,汤质稍薄。

目前革登的产量较少,市场上可见到的革登古树茶也非常有限,如有幸得到,且饮且珍惜啊!

80后学茶札记(十六)古六大茶山之莽枝、革登


在古六山里莽枝和革登是十分特殊的一对,从地图上看二位基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且与古六山其他四位相比面积也相对较小,进入莽枝的秧林站在路边就能看见对面的革登,而且二位无论历史渊源还是地理位置都是无法分开的一对,所以在俺们眼里二位已经合为一体了。

古六山是哪六座小伙伴们人人烂熟于心,可来到各大茶城之后心中一直有一大疑问:“怎么不见卖莽枝、革登和蛮砖的呢”,俺们一直都是求知欲十分强的人,度娘了无数次发现资料实在太少,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所以俺们初次来到二位的地盘时有点无头苍蝇的意思,只知道有哪些寨子其他的一概不知,就这样俺们还是硬着头皮去了。

初次进入莽枝就直奔秧林而去,依照老规矩车停在村公所的篮球场然后徒步寻找目标试喝,走了不大的一会看到一个初制所,经验告诉我们初制所一般情况比茶农兄弟靠谱些,在这我们认识了主人王四哥,一位制茶的高手,试喝了一些茶样后很满意便询问价格可感觉太贵,俺们心想才到这呢多逛逛再说,于是告别四哥在寨子里又试喝了一些人家,但都不太满意便驱车离开秧林赶往下一个寨子。

一路从安乐、直蚌、新发一直喝到新酒房,莱阳河实在去不动了,因为胃不干了且失望的情绪又开始作祟了,莽枝和革登的茶农兄弟制茶有个很大的毛病,一路喝过来很想问一句:“大哥你们的茶都是干煸加爆炒的吧!”虽然价格便宜一些可实在下不去手啊,并且当时的俺们对于收购鲜叶加工这个事还没有任何底气,所以只能作罢并且返回我们认为“很贵”的四哥的初制所;回到莽枝四哥的初制所由于实在饥饿难耐,便煮了两碗此生最好吃的面(当天吃完早餐后就一直在试茶,都快饿晕了),晚饭后四哥开始加工白天收购的鲜叶,我们自然乐于帮忙,这么好学的我们是不可能放过如此大好机会的;第二天一早告别四哥又开始赶路了。

莽枝与革登中小叶种居多,与倚邦亦有点相像,那强劲的回甘令人过嘴难忘,而莽枝厚重的茶质亦是另人记忆深刻,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牛滚塘街”便是二位最为辉煌的过去,如今因为易武红得发紫和二位的产量有限,所以二位的地盘略显冷清,但好茶不在于辉煌而在于内质,我们一直学习、一直前进,“内质”满满的我们才能制出真正的“好茶”!

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简说之攸乐、革登、倚邦古茶山(上)


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所云:“普茶名重天下,出普洱六大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慢撒。周八百里,人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於各处,可谓大钱矣”。

攸乐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乡境内,清道光以前曾有茶园万亩,年产茶叶约2000担。攸乐茶山靠近设在景洪的车里宣慰司通往内地的九龙江大道,是历史上运茶必经之地,曾一度成为古六大茶山的中心。

清雍正七年,清廷曾在攸乐山司土寨(茨通)设攸乐同知,建攸乐城,辖地“东至南掌国(老挝)界七南至车里(景洪)界九十五里,北至思茅界四百四十二里”(《云南通志》)。清政府赋予攸乐同知的权利很大,还规定车里宣慰司岁纳银粮要交攸乐同知,也负责贡茶的采办,因多种原因,雍正十三年(1735年),把同知从攸乐山转移思茅,贡茶由倚邦土千总监管。攸乐人会做竹筒茶和茶膏,但没有茶庄,所产茶叶主要与茶商换粮食、食盐和布匹等。

攸乐茶山衰落于清末,迄今尚存古茶园2000多亩,20世纪80年代以后,基诺乡开始重振兴茶叶,新植茶园1万多亩。

攸乐茶山现称基诺山,面积有1千多平方公里,“基诺山高连云天,茫茫云海漫无边,云回雾滋润普洱茶,茶山名扬万里远……”史料记载清雍正年间清朝政府便在攸乐山设置了攸乐同知征收茶捐,由此可知200多年前攸乐茶山的茶叶产量已非常大,现在基诺乡的亚诺、新司土、洛特等村寨还保存有7000多亩古茶园。其规模在六大茶山之首,在基诺村看到的古茶园里的古茶树树干都比碗口粗,已不止一二百年树龄。

革登茶山位于今勐腊县象明乡境内,面积150平方公里,在古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小,但因“有茶王树,较众茶独高大,土人当采时,先具酒礼祭与此”(《普洱府志》)而负有盛名。该茶王树民国初年枯死,如今仅留下一个树坑,周围则长有不少小茶树,是茶王树的后代。在清道光以前革登茶山上有万亩茶园,后因多次战乱革登茶山便逐步衰败,至清末民初,已是村寨遗弃,茶园荒芜,今所剩古茶园仅有百亩。

革登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境内,东连孔明山,南与基诺茶山隔江相望,西接蛮砖茶山,北与倚邦茶山为邻。革登乃古六大茶山之一,当时年产茶量在五百担以上。史料记载,清嘉庆年间,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茶王树,传说为诸葛孔明所栽,春茶每一季可产干茶一担。茶王树现已枯死,只留下一个根部腐化而成的洞穴作为曾经存在过的证明。今天的革登,老茶树所剩无几,仅存茶房、秧林、红土坡等几片古茶园。

倚邦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乡境内,面积三百六十平方公里,倚邦在傣族语中被称为“唐腊”,即茶井的意思。在古六大茶山中倚邦茶山的海拔最高,几乎全是高山。明末清初石屏人开始迁居倚邦,建茶号、兴茶山,盛时有茶园两万多亩。

倚邦茶山的茶叶属乔木小叶种,茶芽细长,汤色橙黄,味纯正,回甜甘醇,尤以特殊香型著称。有普洱茶记记载:“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对西双版纳实行“改土归流”置建普洱府,古六大茶山便从车里宣慰使司的辖地中划出。倚邦土司曹当斋因在改土归流中有军功,被授为土千总,由于曹当斋的施政和管理才能,使古六大茶山民族矛盾逐渐平息,走向发展之路。从此,曹氏家族世袭管理倚邦、革登、莽枝、蛮砖的茶山,并成为古六大茶山的贡茶主办官,可以说云南普洱贡茶从倚邦开始。倚邦茶山中的曼松茶为上,被指定为特级贡茶,仅供皇上享用和作为礼品送外国使臣。

曼松茶成为贡茶的优势有:

一、倚邦曼松小叶种茶,叶小芽细,其品质优于沿海小叶种茶,香气优于其他五大茶山大叶种。。更形象的是她在冲泡时茶尖朝上、根茎朝下直立、具有万众朝贺之势,故为贡茶首选。

二、曼松茶特别适合北方人的口味。曼松茶叶最好、尊喜为“贡茶”,“年解贡茶100担”。

倚邦茶山也因贡茶而声名远播,促进了当地茶叶的产销,年产茶叶1000担,畅销省内外,还销到越南、香港等地。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兴盛时超过千户、各地商贾羁留。作为古六大茶山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荣耀了60多年。从王子山远看、周围山岭重重,曼松贡茶园如今已不复存在,仿佛昔日的辉煌都已烟没在了这万山重林之中。但在王子山周围,还有稀疏生长着的几十棵乔木型大叶种茶树。王子旧址,也仅存了很少的一排奠基石台,但曼松老寨旧址仍存,座南朝北,在老寨的东北方向不远的地方,还建有土地庙、住着香唐人、善种茶。倚邦老街的龙脊石板路以及路边随处可见到古时遗留的石刻、石碑、石柱基、和保留完整的茶马古道,完全就是一个自然博物馆。

清朝中后期,普洱茶制茶交易中心转到易武,倚邦逐渐没落,目前古茶园在倚邦和曼松面积约有1300亩。近年来普洱茶再度兴起,倚邦这座古代茶叶重镇,又重受世人瞩目。

在甘甜的茶汤里,探寻古六大茶山革登之前世今生!


我们总是感叹岁月如流,美好的时光稍纵即逝。唯有珍惜每一个当下,才能不留太多遗憾,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伴随着茶香袅袅,我们一同走进普洱茶的归属圣地。

在甘甜的茶汤里,探寻六大古茶山革登之前世今生!

“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曼撒,周八百里。”

山的那头,是遥远的茶祖;山的这头,是执着的制茶人。革登古茶山,处于倚邦茶山和莽枝茶山之间,革登为布朗语,意为很高的地方。革登茶最让人难忘的是它的山野气韵,非常强烈而馥郁,口感有独到之处,上颚香甜微蜜感,舌尖甜味明显,中后段茶韵绵长。

名品分享

普洱茶,在经过数年的时间沉淀与陈化,会慢慢让自身凝聚出一种转化的力量,渐渐地改变自身的内在结构,使它的味道变得更浓酽、醇厚和绵长。

革登古树茶,十多年的昆明仓精品,转化成果优质,条索肥厚油亮,香气清晰飘扬,清爽怡人,茶汤金黄透亮,清澈纯净,滋味丰富浓郁,茶汤饱满顺滑,水路细腻,香入汤中,香甜微有蜜感,甜味明显,生津、回甘持久。

茶叶的生命,不仅因它们生长在枝头的嫩绿可人而让人怜爱,更让人赞颂的是它们即便经历岁月转变了外在的形态,却仍能在浸泡的沸水中“遇水重生”。

冲泡着革登圆饼,慢慢摇动茶汤,用心感受。细啜一小口,干燥的咽喉瞬间湿润,甘醇的茶味直抵心头,暖意涌入心田,或许这就是所说的品茶之道。

在宁静致远的普洱茶香中静思,品鉴06年革登古树茶圆饼,感受时间的重量。多少年来,茶人种茶采茶制茶,再交由藏茶人悉心存放陈化。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与用心,才有了今天底蕴醇厚的普洱茶,才能让我们在闲暇的时光里,伴着浓浓的普洱茶香,享受一盏茶中的岁月静好!

鼻观舌根留不住,夜深还与梦魂飞。

古六大茶山:莽枝、倚邦、蛮砖、革登、易武、攸乐


普洱茶与云南茶山同呼吸,六大茶山作为普洱茶发展的摇篮,与普洱茶始终一脉相承。在清人阮福的《普洱茶记》中,我们就能感悟到六大茶山与普洱茶那种难以分割的血肉关系。

清代以来,云南普洱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出产普洱茶的普洱府所属六大茶山,发展到了“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的规模。古六大茶山为:莽枝、倚邦、蛮砖、革登、曼撒(易武)、攸乐,其位置均在今西双版纳州境内。由于他们全部处于西双版纳澜沧江北,亦称为江内六大茶山。

莽枝:莽枝茶山位于蛮砖茶山南面与革登茶山相连,海拔1400m米左右。因传说是诸葛亮埋铜(莽)之地,故命名为莽枝茶山。莽枝茶山面积不大,茶叶质量却较好,在清代普洱的鼎盛时期,莽枝年产茶量惊人并保持着持续较好快速的发展。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莽枝茶山开始变得荒芜,直到八十年代才开始复苏。

茶质特色:回甘较快、杯底香较好、苦涩较弱。

倚邦:倚邦位于勐腊县最北部,今属象明乡的管辖,涵盖19个自然村,海拔跨度较大,从600m到1900m不等。明末清初时期,倚邦茶山盛极一时,鼎盛时期的倚邦茶山曾有八九万茶业人口,茶产量达万担之多。倚邦茶,叶芽细长,银色生辉,味酽正。

茶质特色:回甘较快、香气独特、微有蜜韵。

蛮砖:蛮砖位于勐腊县象明乡南部。东部与易武茶区接壤约300平方公里。海拔1100m左右。众多茶山的文献记载中对于蛮砖茶山的记录寥寥无几,蛮砖茶山的关注度也长期处于边缘化。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因如此蛮砖茶山成为了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的最完好的茶山。蛮砖茶茶叶独特,茶芽雪白,是茶中珍品。

茶质特色:回甘快而持久、汤色饱满厚滑、山野气韵较强、杯底留香持久、苦涩较轻。

革登:革登茶山与蛮砖茶山一样,在历史典籍中鲜有出现。革登茶山海拔1300m左右。革登茶属大叶种型。因茶芽粗壮满批银茸,民间称之为“大白茶”。

茶质特点:回甘较好、汤色顺滑、山韵明显

曼撒:曼撒茶山位于勐腊县易武乡东北,其中包含了刮风寨、落水洞、弯弓、麻黑等古茶园,是六大茶山里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茶山,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降水1500~1900mm。曼撒山所产的大叶种茶,叶芽宽大、肥硕、壮实。

茶质特色:汤色金黄,香气高扬,苦涩较轻。

攸乐:攸乐茶山又名基诺山,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以东,是云南大叶种茶的中心产地。海拔575~1691m,平均气温18~20℃,年降水量1400mm。攸乐茶山在普洱茶的发展史上,曾居于六大茶山之首,拥有古六大茶山中现存最大的古茶树。

茶质特色:回甘较好,山韵明显,水质略薄。

西双版纳十二古茶山之革登古茶山(图文详解)


革登茶山,为古六大茶山之一;其释名,“很高之地”。

茶山地理:革登茶山属勐腊县象明乡安乐村,位于莽枝与倚邦茶区之间。海拔1300米左右。土壤主要为砖红壤、赤红壤;土质微酸性;茶树与倚邦、莽枝相同,均为中小叶型。

古树产地:值蚌、新发;是古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小的一个,也是破坏较为严重的古茶山之一。

茶山历史:在历代史籍中,莽枝茶山和革登茶山有分有合,主要是由于两座茶山交织相连,难分你我,而且两座茶山所种茶树口感也极其接近,而且两山也有较其他茶山更古老的代表性古茶树。原倚邦土司之子曹仲益在《倚邦茶山的历史传说回忆录》一文中说:“革登奇特的茶王树,生长在新发寨背后的山顶上,据老人讲,这棵茶王树在光绪初年,每年尚可产茶六至七担之多。民国初年,其根部枯干尚存”。《勐腊县志》也曾记载:“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株茶王树,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清代中期是革登茶山的繁荣时期,茶园总面积达6000多亩,茶叶产量达100多吨。但历经损毁,目前产量是古六大茶山里产量最小的一个。

古树现状:革登茶山土壤为红壤,茶树为中小叶型,古茶园历经破坏,有少部分比较完整的古树群落存留在密林中,近年来被清理出来,目前古树群落已存留已经不多,与莽枝茶山类似,近年来为了通过增加光照来增加产量,出现了破坏古茶林中大树的情况。茶园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植被的覆盖率下降很多,很多茶园的地被植物被连根铲除,茶园水份保持率较低,造成古树茶品质有明显下降。

茶质特色:革登古树茶与莽枝古树茶虽在历史上有分有合,口感也极其类似,但还是有所差别。革登古树茶汤质较柔、苦涩较弱;花香明显、香气高、杯底香较好。回甘较快,上颚的中后段偏涩;但总体上茶汤的细腻度要高于莽枝;上颚的涩感要弱于莽枝。

古六大茶山详解(易武、蛮砖、攸乐、倚邦、莽枝、革登)_地理位置_茶叶特点


纵观云南整个普洱茶2018春茶采制现状来看,大部分产区的春茶采制已步入尾声。在易武茶区、勐海茶区、临沧茶区、普洱茶区四大茶区中,澜沧江以东的易武茶区,在近年来以小产区特色茶深受普洱茶爱好者追捧。那么,作为易武茶发烧友的你,是否也深知易武茶区的详细产区呢?据历史考究:

1660年,清顺治平定云南时曾提到:“以所属普洱等处六大茶山,纳地设普洱府”。于1799年《滇海虞衡志》一书中,出现了普洱茶产于六大茶山最早的文献:“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产而资利赖者也,周八百里,入山做茶者数十万人。”《南诏备考》一书中继续提到:“普洱茶产曼撒、蛮砖、攸乐、倚邦、莽枝、革登等六大茶山……”。

在易武茶区版图上,以古六大茶山较重。其中,革登古茶山、莽枝古茶山、倚邦古茶山、蛮砖古茶山、易武(曼撒)古茶山皆位于今西双版纳勐腊县中北部,而攸乐(基诺山)则位于今西双版纳景洪市。下文便为各位茶友,逐一介绍这古六大茶山:

一、革登古茶山

地理位置:革登古茶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乡安乐村,北毗邻倚邦茶山,西接蛮砖茶山,南相望于攸乐(基诺)茶山,东与孔明山相连。

茶山简介:今革登古茶山是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小的茶山,现称新乡茶山,包括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菜阳河一带。以往由于遭受战乱等人为破坏,导致今革登古茶山的老茶树所剩无几,连同传说中孔明所栽种的茶王树(已死)也未能幸免。

至今革登古茶山的茶园,主要集中分布在直蚌、新发寨、新酒房、石梁子、撬头山等五寨。其中,除石梁子外其余四个村寨均有古树茶,树龄在百年以上,茶质上乘者要数直蚌寨的古树茶,其次是撬头山。另有少部分大小叶种混生的古茶树,零星的分布在密林之内,近些年逐渐被发现。据目前革登茶山情况而言,已很难大量产出茶品。

茶叶特点:革登古树茶为栽培型中小叶种,古树茶汤汤质较柔,苦涩较弱;花香明显且香气高,杯底香较好。冲泡后,茶汤甜润细腻,花香馥郁,生津迅速,随后喉韵清凉,饮后温润如玉。

二、莽枝古茶山

地理位置:莽枝古茶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乡,即革登茶山西南方,蛮砖茶山西面。

茶山简介:之所以取名为莽枝茶山,是因为传说此地是诸葛亮埋铜(莽)之地。

莽枝种茶制茶历史悠久:元代时已有成片茶园,明代末年中原商人开始进入蛮枝贩茶,清朝康熙年间莽枝茶山内的牛滚塘,更是成为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叶集散地。但好景不长,于咸丰末年,莽枝古茶境内发生严重的械斗,导致大批茶农流失,因此荒废了不少茶园。直至八十年代才开始逐渐恢复元气。

在今莽枝古茶山的原始丛林中,有着数十米高的粗壮巨茶树,且大、中小叶种茶等老茶树错落其间,所产茶青多集中收购交由大厂或指定专人收购。

茶叶特点:莽枝古茶山茶叶属乔木大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同倚邦、革登的香型及口感相似。茶汤细腻如丝,入口柔和中带刚,高甜高香,回甘生津、绵润持久。饮用时上颚香甜为有蜜感、汤柔、舌面刺激感很重。

三、攸乐(基诺)古茶山

地理位置:攸乐古茶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乡,是六大古茶山中,唯一一个不在勐腊县的正山。四面分别相接景洪市勐养、勐罕、景洪镇、勐腊县勐仑等。

茶山简介:攸乐古茶山(古名攸乐,今称基诺山)面积较六大古茶山是最广的,古茶园面积已达到一万亩左右,位居历史上“六大茶山”之首。其东西长75千米,南北宽50千米,海报575~1691米,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其后,平均气温18~20摄氏度。目前因其交通较为方便,所以攸乐茶区大多茶品多由专人定点收购。

茶叶特点:攸乐古茶树属乔木型大叶种,其香型口感与曼撒、易武接近。汤色淡桔黄,色泽饱满圆润,香气沉稳内敛,滋味甘甜爽滑。

四、倚邦古茶山

地理位置:倚邦古茶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乡,也是勐腊县最北部。东接易武古茶山,南临蛮砖古茶山,西接革登古茶山。

茶山简介:清朝初中期(倚邦茶的鼎盛时期),纳贡上百担普洱茶都以倚邦(傣语中,被称为“唐腊”,即茶井的意思)为主,可以说普洱茶的名气都是从倚邦开始的了!至中后期(倚邦茶的没落期),普洱茶制茶交易中心移至易武,倚邦茶便开始没落了!于1942年的一场战乱,一场大火更是大伤倚邦元气……好在近年来,普洱茶再度崛起,茶马重镇——倚邦,再度受到瞩目。

相对于古六大茶山而言,倚邦海拔最高,360多平方千米的面积几乎全是高山。倚邦古茶山境内有大叶茶和小叶茶,据有关专家测定:“倚邦中小茶叶不同,且优于其他省份的小叶茶,而又由于倚邦大叶茶类”。

茶叶特点:倚邦古茶树有大叶种和小叶种,也有被认为是由四川引进的小叶种和当地大叶种混交后生成的“柳叶”种。中小叶茶类以特殊香型著称,茶汤细腻绵润,回甘逐渐增强,喉韵深邃清凉。

五、蛮砖古茶山

地理位置:蛮砖古茶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乡南部,即居于倚邦古茶山、易武古茶山(曼撒古茶山)、革登古茶山之间,也就是古六大茶山的中央位置。

茶山简介:蛮砖古茶林大多集中在曼林、曼庄等两地。其虽同列六大茶山,但一直不如其他茶区被重视,因此也算是“因祸得福”的茶区才能够保存的较为完整,少被采摘过度,所以目前其茶区的茶质还继续保持在一定水平。

茶叶特点:蛮砖古树茶为大叶种,汤色及叶底黄绿,苦涩较轻,类似曼撒古树,茶青色泽较深;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口感质感香滑,口感香气较沉且有自己独特的味道。

六、易武(曼撒)古茶山

地理位置:易武古茶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即六大茶山的东部片区。

茶山简介:易武古茶山(当下,曼撒为易武的一个小茶区),较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产量最大,为此也有人将易武茶山称之为易武茶区。

由于曼撒古茶山历经天灾人祸、遭到较大损毁等诸多缘故,后因易武古茶山的崛起,而取代了曼撒古茶山的地位,成为六大茶山之一。易武茶区腹地地形复杂、落差大,最高海拔为1950米,最低海拔为750米。主要产区有好几处,例麻黑、三合村、落水洞、高山、张家湾等。

茶叶特点:易武古茶树产大叶种,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易武茶冲泡后汤质柔和顺滑、蜜香高扬、苦涩较弱、口感清甜、回甘持久、刺激性低,因而以香扬水柔。

在西双版纳境内的两大茶区中,知名山头茶、名山茶较多,本期就为茶友们先介绍古六大茶山,后续还将为茶友们继续介绍西双版纳的新八大茶山。

云南普洱六大古茶山细数


云南普洱茶独特的口感和耐贮存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据国家高级茶艺师华凤介绍,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有六座古茶山,每个茶山受地理位置、环境、水分等因素的影响,所产出的普洱茶品质、口感也各具特色。

1.攸乐茶山

又称基诺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境内,其产出的茶属于云南大叶种茶,叶形分为长叶和椭圆两种,芽叶又分为红梗绿芽和绿梗绿芽。这种茶虽然香气一般,苦涩味重,但回甘快,生津好。

2.革登茶山

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东北部,如今仅存茶房、秧林、红土坡等几片古茶园,累计不足500亩。所产茶属于乔木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香气持久。冲泡后汤色橙黄,品饮时上颚香甜且微有蜜感,舌尖甜味明显,中后段微苦有甘韵,汤质稍薄。

3.倚邦茶山

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中北部,至今保存有2900多亩古茶园。该茶山海拔1950米,所产茶属于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干茶色泽呈深绿或绿色,味道幽香。冲泡后汤色为深橘黄色,品饮时上颚香甜且微有蜜感,回甘快,生津较好。

4.莽枝茶山

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中北部,至今保存有1056亩古茶园。莽枝茶山的茶属于乔木中小叶种,茶饼条纹工整,条索均匀。冲泡后汤色明亮,入口较为苦涩,回甘猛烈,生津快,味道清新怡人。

5.蛮砖茶山

蛮砖茶山地处倚邦、革登、曼撒三大茶山之间,古茶园面积1500多亩。出自该茶山的茶饼形状工整、松紧适度、条索粗大、芽头明显、香气醇和、生津回甘明显,品饮时舌面与上颚的中后段口感质厚香滑、舌面微苦。

6.曼撒茶山

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中北部,清朝初期这里就已成为茶叶的主产地,但如今大部分的曼撒古茶园已经衰败。曼撒茶山的茶属于云南大叶种栽培野生茶,干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其香气高扬、汤水柔和,有“茶中皇后”的美誉。

“古六大茶山”和今六大茶山,不同普洱茶品质特点


古六大茶山,又称江内六大茶山。

1、革登山: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桔黄。

2、莽枝山: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较淡,汤色深桔黄。

3、倚邦山:回甘快、生津较好,香气幽香如兰,汤色深桔黄。

4、蛮砖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好,香气呈梅子香,汤色深黄。在历史上有喝蛮砖看倚邦一说。

5、曼撒山(易武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澜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易武正山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

6、悠乐山: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一般,汤色淡桔黄。

目前上述六大茶山的产茶量已渐少,产茶重心已移至新六大茶山(江外六大茶山)。

1、南糯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兰香,谷花茶淡香如荷。历史上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

2、布朗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3、巴达山:属乔木大叶种,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此山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

4、南峤茶山: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薄甜,汤色深桔黄,香气一般,茶叶等级低。

5、勐宋茶山: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

6、景迈山:属乔木大叶种,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号称“万亩乔木古茶园”。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这里的乔木茶树上还生长着一种寄生物俗称“螃蟹脚”,非常独特有名。

古茶山地标,澜沧江东六大古茶山


云南澜沧江以东的六大古茶山是指倚邦、攸乐、莽枝、革登、蛮砖和易武(漫撒)茶山。关于六大茶山汉名的来由,《普洱府志·古迹》中载诸葛亮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鉧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漫撒,因以名其山。”

澜沧江两岸的茶山原是车里宣慰司的辖地。清雍正七年(1729),朝廷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设置普洱府。为了削弱车里宣慰司的权力,清廷又将澜沧江以东的六大茶山划归普洱府管辖。从此,江东六大茶山成为清廷贡茶的采办地,无论在政治属性、管理机制、购销形式、制造工艺等领域都发生了转型。成千上万的云南、四川、江西汉人涌入茶山开茶园、建茶号,使六大古茶山成为普洱茶的加工和交易中心。以下,我们将展看地图,对江东六大古茶山略作了解。

1.倚邦茶山

倚邦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最北部,面积约360平方千米,包括习崆、架布、蛮松等子茶山。倚邦的傣语意思是有茶树与水井的地方。倚邦茶山居住着傣族、布朗族、佤族、哈尼族、彝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

雍正十三年(1735)开始,倚邦的曹当斋出任六大茶山的最高长官,这时期的倚邦成为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倚邦的蛮松茶被指定为皇帝的专用茶,贡茶由倚邦土把总负责采办,易武土把总负责协办。据曹当斋的后人曹仲益估算,倚邦最兴盛时住户达千户以上。

倚邦镇有三条石板街:正街、石屏街、蛮松街。正街约500米长,青石条铺成“龙脊背”形状,街两边是商铺和住家。乾隆二十年(1755)前后,倚邦已建起关帝庙、川主庙、石屏会馆、江西会馆等,各地的茶商常驻此地。但随着曹氏家族的衰落,六大茶山的加工和交易中心在民国时期转向了易武。

2.攸乐茶山

攸乐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乡境内,是基诺族世代栖居之地。基诺人古称攸乐人,大约公元九世纪已进入西双版纳,并开始在补远山两岸种茶。

攸乐茶山的地理位置对于固边十分重要。它离澜沧江很近,江对岸是车里宣慰司,沿江而下是东南亚各国。清政府为了控制车里地区,曾计划在攸乐山的茨通建设滇南重镇。雍正七年(1729),清政府在茨通建攸乐城,设同知一员,武官一名,驻兵五百。攸乐同知行使的权力很大,澜沧江以西的车里宣慰司每年都要向同知缴纳银粮。

雍正十三年(1735),由于当地人民的反抗,清政府不得不将攸乐同知移至思茅,并改思茅同知为思茅厅。攸乐茶山被指定为贡茶采办地之一,攸乐同知撤销后,攸乐山的贡茶由倚邦的土把总监管。

据史料和古茶树分布情况推测,攸乐茶山的茶园在明朝中期至少有四千亩以上,这时已有滇西马帮进入攸乐山驮茶。清乾隆至咸丰年间,攸乐山的茶园达万亩以上,其中茨通、巴坡、龙帕、巴来、石咀、曼雅等二十多个寨子的茶,一部分被思茅、普洱的商人买去;一部分被倚邦、易武的茶商买去做七子饼茶。

清代二百多年间,汉人没有像在倚邦、易武那样建起汉人为主的村寨。攸乐山没有茶庄,攸乐人也不做七子饼茶,但他们做竹筒茶和茶膏。茶膏的做法是把茶叶捣碎放入竹筒中,将竹筒两头塞紧,入土埋藏一两个月,取出熬汁后摊晾成块状。这种茶膏颜色乌润漆亮,颇有药用价值,曾作为贡茶进献清廷。

3.莽枝茶山

莽枝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象明乡,紧连革登茶山,南北两山几乎连成一体,难分彼此。元代以前,莽枝茶山已有傣族、布朗族、哈尼族、佤族等居住。明朝末年,李定国率兵抗清失败,在勐腊附近溃散,其中有不少汉族兵士退入莽枝茶山定居谋生。

雍正十三年(1735),云南实行“茶引”制,茶叶买卖环境变得更为宽松。大量汉人、回民涌入莽枝茶山从事茶叶种植、收集和交易。嘉庆年间,莽枝茶山人口过万。莽枝的牛滚塘有四百多户人家,其中回族将近百户。牛滚塘的街道两头一边建有关帝庙,一边修有清真寺,各民族的文化在此碰撞。

清咸丰末年,居住在牛滚塘的回族和汉族发生冲突,双方大动干戈,伤亡惨重。战乱之后,茶农避祸,商贾畏途,附近村寨几乎迁空,莽枝茶山的茶业受到重挫,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重获生机。

4.革登茶山

革登茶山在倚邦茶山和莽枝茶山之间,面积为六大茶山中最小,约150平方千米。但革登茶山离孔明山最近,又有最大的茶王树,这使得它在六大茶山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名气。

据史料记载,清嘉庆年间,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茶王树,相传为孔明所栽,春茶每季可产干茶一担。每年春茶开摘前,几个茶山的茶农都要来拜茶王树祭孔明。茶王树附近的山坡较为平缓,可供上万人聚会。每年数千人在草坪上对着孔明山叩拜、敬酒、对歌、跳舞,祈祷年岁太平,茶山兴盛。茶树王在民国初年枯死,只剩下直径约3米的树坑,坑中补种了三株小茶树。

革登茶山原有上万亩的茶园,茶园向东从革登老寨接到倚邦的习崆山,往西接到莽枝山的牛滚塘。乾隆年间,革登人的茶园和倚邦习崆山人的茶园连在一起,已分不清地界。在地界之争中,习崆人放火烧了交界处的茶园,人称“火烧茶园”。

革登茶山的衰落和莽枝的战乱有关。莽枝茶山咸丰年间的械斗波及革登茶山,使得革登茶山人口大减。茶山顶部的革登老寨在乾隆年间曾有两三百户人家,到了清末民初已无人居住,现变为一片耕地。

5.蛮砖茶山

蛮砖茶山位于六大茶山中南部,面积约300平方千米,北邻倚邦茶山,东接易武茶山,西与革登和莽枝茶山相邻。傣族认为“蛮砖”是“曼庄”的古称,傣语的意思是“大寨子中心的村子”。曼庄村是过去土司头人们经常聚集开会,商议事务的地方。

曼庄和曼林是蛮砖茶山的两大村寨。汉人进入曼庄较早,明朝末年已有江西人、四川人在曼庄经商贩茶。清康熙年间,曼庄已是六大茶山南部最重要的茶叶交易地。清末民初,易武的茶号都到蛮砖茶山买茶,人称“易武七子饼一半是蛮砖茶。”清代曼庄有三大家族:丰家、卫家和权家。三家的后人至今还居住在茶山,做七子茶饼,把祖先开创的事业发扬光大。

曼庄以南是曼林寨,现有三十多户人家,有汉人、彝人、基诺人等居住。两百年前,曼林汉人的祖先从石屏、景东迁来时,茶山已经有很多大茶树。曼林古茶园的茶树是六大茶山中目前保存最好的,大约有上千亩,茶树密度较高,树龄多数在三百年左右。

6.易武茶山

易武镇当之无愧是“中国贡茶第一镇”。易武茶山位于六大茶山东部,紧靠老挝边境,面积约750平方千米,是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的茶山。它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腊茶山。

易武茶山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濮人(布朗族、佤族、哈尼族)在此居住种茶。易武的漫撒山现还保存着几十亩树围超过1.5米,树高达20多米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这片茶园里的茶树树龄已超过千年。

明朝末年,江西和云南石屏的汉人进入易武,开始在易武贩茶或制作土特产出售。普洱府成立时,石屏籍的伍乍甫当上易武土把总。他招募了大量的石屏人到易武开垦茶山。从乾隆初年开始,普洱府对茶的垄断经营放宽,上万的汉人涌入易武拓园创号。到乾隆末年,易武已是山山有茶园,处处有村寨。茶山商贾往来不绝,一派繁荣景象。

与倚邦相比,易武的土司势力要弱一些,这就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同治、咸丰年间开始,六大茶山的茶叶加工中心和商贸中心逐渐向易武转移。清咸丰后期,滇西发生了杜文秀起义,滇藏商道断阻,易武人将茶叶转销东南亚和香港。光绪年间,易武的经济实力超过了倚邦,成为六大茶山最大的茶叶加工基地、出口基地和内外商品流转地。1897年,清政府还在易武设立了海关。

后来,随着佛海茶业的上扬,六大茶山逐渐衰落。1937年,法国人在越南作祟,阻扰易武、倚邦的茶叶进入越南,澜沧江以东六大茶山的茶叶销路受阻。1938年,普洱、思茅、易武、佛海四个地区,仅剩佛海还有茶叶销路,即经打洛销往缅甸和西藏。

1939年,范和钧建佛海茶厂,为了垄断经营,孔祥熙于同年6月以财政部的名义下文禁止私茶出境。孔氏的命令,使得江东六大茶山的私人茶庄不得不向佛海茶厂俯首称臣。易武逐从普洱茶加工、交易和出口中心的历史舞台上退了下来。

革登(莽枝)茶山古树普洱茶的特点


革登茶山位于勐腊县象明乡西部,包括今象明乡的安乐和新发两个村委会辖区,东与易武、曼腊乡接壤,南与勐仑镇相连,西与景洪市勐养镇、基诺山乡交界。历史上的莽枝(芝)茶山、牛滚塘茶山(今安乐)等均属于革登茶山范围。茶王树的存在,证明了革登茶山悠久的茶山发展历史。曹仲益《倚邦茶山的历史传说回忆录》一文中说:革登“奇特的茶王树,生长在新发寨背后的山顶上,据老人讲,这棵茶王树在光绪初年,每年尚可产茶六至七担之多。民国初年,其根部枯干尚存。《勐腊县志》也记载:“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株茶王树,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清代中期是革登茶山的繁荣时期,茶园总面积达6000多亩,茶叶产量达100多吨。

革登茶山区域的海拔最高点是山神庙为1950米,最低的磨者河与小黑江交汇处最低海拔565米,著名的石粱子孔明山”诲拔1722米。悬殊的海拔差异,构成了立体型的气候奇观,其气候大致分为三等:一是低海拔温暖型,如磨者河与小黑江交汇处一带;二是中海拔较温暖型,如曼林、曼松;三是高海拔偏冷型,安乐、石梁子孔明山、曼拱一带。古茶区山高谷深,磨者河、罗梭江等纵横,冬季雾多,云雾缭绕,区域内常年阳光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8.20C。土壤主要为砖红壤、赤红壤、黄土、紫色土.土质都呈微酸性反应。土壤pH值4.5-6.5之间,兼少量石灰性反应。特点是:土壤养分积累快分解利用快,有机质腐殖质含量高,土壤有机质含量4.5%以上;土壤透气性好、水分含量中上,有机质含量高;另外,在湿热作用下由于侵蚀浅薄少故而土层深’厚,能为茶树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养分足、茶树根深叶茂。革登茶山至今保存有古茶园3232亩(其中安乐1616亩,革登560亩,莽枝1056亩),在海拔1360米处,保存有一株较大的古茶树,乔木型,树姿直立,树高6.3米,树冠直径5.6米,基部围1米,属于普洱茶种,树龄300年左右。革登小叶茶古茶,学名(Camelliaslnensls),小乔木型,树姿半开张,树高5.4米,树幅4.5x4.8米,叶形椭圆形,叶面平,叶身平、叶质稍硬,叶色墨绿.叶缘平,叶尖钝尖,叶齿浅密锐,叶直立状着生,叶基楔形,叶脉7-8对,芽叶色泽翠绿,芽叶茸毛多。

革登(莽枝)古茶山普洱茶品质特征: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与倚邦、革登香型口感类似。上颚香甜微蜜感、汤柔、舌面刺激感较强。

古六大茶山之易武古茶山_在哪里_怎么样?


易武是普洱茶史上的一座丰碑。

易武是茶马古道的源头,位于六大茶山的东部,紧靠中老边境,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是古六大茶山中面积、产量最大的茶山,全镇拥有古茶园面积1.4万余亩,主要集中在高山寨、落水洞、麻黑、曼秀、三合社等村寨。

易武乡北与思茅江城接壤,南接瑶区、勐伴,西接勐仑象明,东邻老挝。海拔差异大,气候立体型,不同小区气候条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使之具有温暖、较温暖型两种气候特点。易武常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区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是种植茶叶的理想之地。

易武茶山,在清朝光绪年间,是江北六大茶山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六大茶山”茶叶的生产、加工和集散地。一时间,各种商号、茶庄、店铺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商业繁盛,马帮络绎不绝”就是对那一时期易武的写照.而易武也因为拥有最为丰富的普洱茶历史文化遗存,成为云南最为著名的古镇之一。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得到,在易武最为繁华的年代,一队队的马帮沿着青石铺就的古道踏着夕阳而来,带来了遥远他乡的布匹、铁器和传说,而在清展的鸡鸣声中,运走了他乡翘首以盼的普洱茶和发财的梦想。那些从易武古镇延伸出去的一条条古道,很多年了,仿佛还在传来大队马帮踏道而来踏道而去的声音。

易武拥有太多普洱茶的历史,它如同一块活化石,记录着普洱茶的发展历程,从默默无闻到名震天下,一步一步,每一个脚印都刻满风霜雨雪。

易武茶因香扬水柔闻名,甘醇顺滑带冰糖香,喉韵甘润持久,苦涩度低,属刺激性较低的茶品,尤其经过后期存储后,蜜香高亢婉转,韵味悠远,非常值得收藏。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古六大茶山——革登》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普洱茶六大茶山”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