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麻黑七村八寨之一:麻黑古树茶为何如此受欢迎?

发布时间 : 2019-12-09
易武麻黑茶 麻黑寨普洱茶 麻溪黑茶

易武麻黑茶。

这里,汇聚了一群追求极致体验的玩家,追求至真的作品、工艺和不一样的购买体验。最重要的是我们更关注这背后的故事、灵感与启发。

麻黑是易武著名的茶山之一,易武几大山头出产的茶料历来受到普洱茶迷的青睐,而麻黑又是易武中最具韵味的茶。茶品以香韵沉稳,浓郁的蜜香,阴柔细腻为易武茶的标榜。

麻黑,易武“七村八寨”之一,是易武茶的核心山头。对于整个易武来说,麻黑出名最早,种茶历时悠久。麻黑村作为易武的交通要道,凭借古树茶优秀而稳定的口感品质,广销四方,有口皆碑,是易武茶区的典型代表。

易武麻黑的生产基地:易武乡麻黑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易武乡东北边,距离麻黑村委会23公里,距离易武乡32公里。国土面积2.74平方公里,海拔1,203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210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茶叶等农作物。有耕地2,663亩,其中人均耕地4.01亩;有林地447亩。

易武茶香扬水柔,而麻黑古树茶便是这香扬水柔的最佳体现。麻黑茶甜、糯、柔、清、雅,柔中带刚,细腻饱满,花果香氛令人愉悦。尤其是早春麻黑茶,香气高扬,留香持久,以它独特的口感赢得了大批资深老茶客和新茶人,叶底弹性好厚实。

原料均采摘自未经人工干预、自由生长、树龄达两百年以上的古树,头春一芽二叶,原料品质高。

纯生态的麻黑古树茶,蜜香带果香,入口甜度高。茶汤饱满金黄,喝起来柔顺细腻。喉韵持久,茶气足,香气浓郁、回甘悠长,且耐泡度高。麻黑茶的灵气在于后期陈化,越放滋味越醇厚,且纯净甘甜。早春茶香气极好,留杯持久。

最具易武风格的麻黑头春古树茶,香气极好,入口宽广饱满,柔中带刚,绵密细腻,韵致精深。

cy316.Com精选阅读

易武“七村八寨的七村是哪七村?


易武茶山的名头,接触过普洱茶的都知道,每年“祥源·易武斗茶会”中,当地“七村八寨”的好茶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而其中的七村是指: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张家湾村。

易武“七村八寨”之曼洒村

曼洒在乾隆年间1789年建起了石屏会馆,占地10多亩。盖得气势宏伟,有大殿、配殿、厢房、厅堂,在会馆内有一口大钟,有人肩高,敲一下十里之外都可以听见。这里产的茶叶条索紧结、匀整、乌黑油亮、茶汤橙黄透亮、滋味醇和、回甘、生津、香高、杯底香气持久、口感细腻、水路顺滑、香气悠长。

易武“七村八寨”之曼秀村

曼秀村距离乡政府3公里,是一个纯汉族村,是到麻黑村与刮风寨的必经之路。过去曼秀村也建有庙宇,后来改为了学校,现在庙宇已拆除,建成了村民的活动室。曼秀村制茶仍然保持传统制茶工艺,生产出的茶叶条索紧结、完整、灰褐显毫、茶汤略带金黄、香高、回甘、生津、持久,让人回味无穷。

易武“七村八寨”之落水洞村

与麻黑村相邻,传说是七仙女洗澡的村寨,该村的地形极为特殊,四周环山,村中央有一口供村民饮用水的水井,整个村子如坐锅底,自古至今从未发生过水灾。该村背后有一株知名度很高的大茶王树,那是爱茶人必去的地方。该村是个汉族村,茶马古道从村中穿过,所产茶叶品质极佳,加工工艺地道,条索紧结、匀整、油亮乌润、汤色金黄透亮、口感甜润、密香突出、韵味幽深、回味无穷、令人爱不释手。

易武“七村八寨”之麻黑村

麻黑村是易武所有古茶山中茶叶面积最广、产量最多的一个村。该村山山有茶园,处处有森林,自然景观极佳。现有古茶园面积3400亩,年产量48吨。麻黑村所产茶叶叶面宽厚、墨绿、条索紧结、匀整、黑亮超群、香气突出、茶气足、茶汤清明、透亮、经久耐泡、可持续20——30泡,具有越陈越香的历史认可。

易武“七村八寨”之高山村

是一个纯彝族村,与曼秀村隔箐相望,高山村至今保存有诸多古茶园,茶树高大,匀需搭架攀爬才可采摘,高山村近些年茶叶制作技术提升很快,加上优质的茶原料,产品非常走俏,该产品条索紧结、完整度好、汤色金黄透亮、密香浓郁持久、滋味悠长、回甘持久、空杯留香、是普洱茶爱好者的珍品。

易武“七村八寨”之三合社村

古茶园与麻黑古茶园隔河相望。三合社村一个纯彝族村,该村茶园四周植被保护极好,所产茶叶、叶宽、肥厚、成墨绿色,产品条索完整、茶汤橙黄透亮、香高、回甘、生津、持久,滋味柔和。

易武“七村八寨”之易比村

在易武乡政府西南,易武着名的老字号”安乐号”就出在该村,清光绪20年李开基大人就是带着这里的茶叶进京参加殿试的赶考,由于路途遥远,耽误了考试时间,李开基大人托人把自家制作的茶叶敬献给了光绪皇帝,光绪皇帝钦命头品顶戴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捷勇巴图善吏曾受后帝旨意,为李开基题写《瑞贡天朝》大匾,可惜在1949年火灾中被毁。该村茶叶品质特征:条索紧结、乌润、匀整度好、开汤茶汤金黄明亮、滋味醇正、茶气足、回甘、生津、杯底带浓浓密香味,香气持久、茶叶耐泡。

初识易武与麻黑


易武茶的前世今生

易武茶山今属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包括乡政府所在地易武古镇的易田、高山、麻黑村委会、曼腊村委会、曼乃村委会等辖区。在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中,易武茶在普洱茶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李佛一编(纂)的《镇越县新志稿》中就记载:“清嘉庆、道光年间易武茶区年产茶七万担……光绪二十年前后易武茶区产量为二万担。”道光十六年(1836年),易武至倚邦茶马古道所经过的磨者河上的永安桥修建完工,所立的碑文上写有“云南迤南之利首在茶,而茶之产易武较多”,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迤南的经济利税主要靠茶叶,而茶叶产量易武最多。

《西双版纳文史资料》第四辑中“古茶区分布情况表”表明:1912年易武茶区产茶5000担,比倚邦、曼洒、曼庄、革登四茶区产茶之和还多;1957年易武茶区产茶1250担,也多于倚邦等四茶区之和。因茶叶兴衰演变,史料文献中地名、产量记述有差异,但易武茶山是普洱茶的主场地则是无疑的。

易武,也是茶马古道的起点、普洱茶贡茶之乡。普洱贡茶在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正式列入贡茶案,之后,六大茶山便成为了贡茶的采办地。1750年,易武修建了一条通往思茅(今普洱)的茶马驿道,驿道由青石板铺成,今天的易武公家大园,被认为是茶马古道的起点。道路的修通,促进了易武茶业的发展,让易武成为仅次于普洱(今宁洱)的茶叶贸易和集散中心的地位。同庆号、乾利贞宋聘号、福元昌号.....这些普洱茶历史上最经典的“作品”,就诞生在易武,这些作品,代表了普洱茶最好的时代。

绕开麻黑,损失半个易武

麻黑是易武历史最悠久的村寨之一,全村以汉人为主。六大茶山鼎盛时期,汉族人或从石屏,或从江西来到这里,制茶贩茶。茶叶兴,麻黑兴。

易武麻黑茶,有广义的说法和狭义的说法,那么广义的说法是出自麻黑村委会的茶都算麻黑茶,也就是包括:刮风寨,大漆树,落水洞,曼秀,三丘田,荒田,这几个村子的茶都可以算,事实上2005-2007年以前易武的山头还没有分的这么细的时候,这些都统叫“麻黑茶”,广义的”麻黑茶“也是易武正山的一个说法,即易武茶的核心山头。从2008年-2010年以后,各个村子就开始细分了,都是以各个村子的名字来或是山头来叫了,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狭义的麻黑茶,也就是产自麻黑村子的茶。

早在麻黑寨的茶在茶人大众中出名以前,有实力的大茶企便已经开始接洽麻黑资源了。这得从90年代后期的普洱茶市场备受追捧,台湾茶商同期进入易武收料定制开始说起。随着定制茶的大放异彩,拉动了易武茶的发掘。麻黑因为交通较为便利,且相较其他小产区更加高和稳定的产量,成为了它在易武体系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不谈麻黑不足以谈易武:麻黑古树茶到底是什么档次?


麻黑是一个人口较多的村子,也是易武所有古茶山中茶叶面积最广、产量最多的一个村。村口有一颗大青树,村庄被青山相围,也被古茶园相拥。据村里的老人说,这里原来是回族居住的地方,“麻黑”也是一个回族名称,后来因为民族斗争,回族人全部都搬走了。

麻黑有一个麻黑大庙,建于嘉庆年间的麻黑大庙,大殿供奉关圣帝,上书四个大字“赤日中天”。门口的对联为“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弟子尽寒心”。现在还可以看到一些断壁残垣。除了用来祭祀,大庙更多的是一个象征,管辖着这一片区域,相当于一个小政权,村民们会在庙里商议处理一些村庄以及家族事务,甚至可以定人生死。因为麻黑附近有一些水田,所以在茶叶不值钱的年代,虽然有一些被矮化了,被直接砍掉的并不多。麻黑茶园面积广、产量大,在易武是较早被人所知且接受的,近几年这里的茶叶价格与落水洞差不多。

我去了两次麻黑,第一次去的时候拜访了麻黑的何明忠先生,他在麻黑村委会工作了31年,也是一名退休教师。因为当过老师,也当过村干部,所以何先生对麻黑的历史和发展都有一定了解。他介绍到,麻黑在1980年有工作队来搞试点,1981年分田地,开始实施责任承包,给每一家分水田、旱地,包括茶园,以户为单位分配下来,增人不增田、减人不减地,一直延续现在。

所以麻黑茶园最多的人家有300多亩,一年能有一两吨的产量;至于茶园少的人家,每年也能有几百公斤的干毛茶产量,忙的时候得请三四工人才行。何明忠先生家是麻黑做茶比较早的一家,从何先生的父亲一辈就开始做了。他们一家人住在以前的老房子里,老房子对面是新建的厂房和员工宿舍。

麻黑的茶叶大多条索紧、比较匀整,茶气足,在喝了他们家2017年的新茶之后,他重新给我们泡了一点茶膏,他的厂里正在学着做这个东西,泡出来的茶膏滋味很足,手指大一点点出汤就已经很浓厚了。听到我们想写一本关于易武的书,他回忆到1997年的时候,他和老乡长张毅曾接待过日本茶叶研究会副会长——松下,带着七个人的团队,到云南这边走访,之后在日本出版了书籍《大叶种普洱茶在中国云南》。

他谈到当时带着这个团队走访了很多村寨和茶山,这个日本人手里有很多珍贵的图片和资料,是本地人都没有的,对一些概念和历史也比何先生自己还要熟悉。之后松下也多次到过易武考察,很多易武人都对这个日本人有印象。也是差不多在1997年左右,一些落水洞村民离开落水洞,往易武方向搬迁,留在落水洞的仅有大约13户人家,搬迁的原因有很多说法。所以现在很多人家住在别的村子里,但是茶地是在落水洞。我们也听三丘田(易武往麻黑路线的第一个村子)的村民谈起过,虽然他们的茶园在落水洞,但是茶叶的价格要低于住在落水洞本村的人家。因为即使茶园在那边,家不在那边,有很多买家也并不买账。

第二次到麻黑,已经过了一个月,重新回到这里,有一丝的亲切和熟悉。因为是朋友带路,去了他的初中同学家,所以没能再次拜访何先生。和他的朋友聊了一下,然后一起去看他家的茶园和古茶树。在他的茶园里,长满了紫色的小花,蒲公英在飞舞,落在一旁的枯木桩上,里面都是一些死去的大树的枝干,有的被剥了皮让它死去,有的直接砍掉。我们问道:为什么要把这些大树弄死。他回答说:因为不把这些大树弄死,茶树就长不高了。

其实在看到死去的茶王树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感觉,因为觉得这是生命的轮回,也许有着凄美的沧桑感,并没有什么遗憾。但是看到这些被人为弄死的大树,却充满了无力的惋惜。于是我说一句:“把这些大树都弄死了,等将来你这些茶树长大了,只能叫台地茶,不能叫小树茶了。”在他们这边,把没有矮化的茶树叫大树,矮化过的叫小树。主人笑笑没有回答。

我到过很多茶园,但第一次到易武的时候,不自觉的就喜欢上这里。在高大的树林底下,茶树悄悄的生长在那里,与清风野草相伴,与树木藤条为邻,森林里混合着蜂蜜一般的甜香,脚下的路有点湿滑,不小心就会摔一跤,拍拍沾了泥巴的裤子,站起来笑笑接着往里探寻。来过这里,就能理解古树茶的价格为什么这么高,当你历尽千辛,爬过没有道路的路,越过山间冰凉的小溪,在体力透支最想要放弃的时候,看到隐藏在众多树木里的大茶树,所带来的欢喜和惊叹就已经弥足珍贵。

在读《茶经》时,我一直有一个疑问,“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在向阳山坡,林荫覆盖下生长的茶树,芽叶呈紫色的为好,绿色的差些。我以为林荫覆盖下的茶树,即使在向阳坡,一天中晒到太阳的时间也不会太多,而且在其他大树底下,茶树是长不高的,这样的茶滋味会好吗?看到易武大树与茶树共生共存如此和谐,茶树为了生存,努力把根扎向更深的土壤,我找到了答案。

在他的茶园里,最高的树就是那几棵没有被矮化的古茶树,孤零零的立在那里,被好好的保护着。离开的时候我们在路边看到了一颗很高大树叶茂密的树,他说道:要是那棵树是茶树就好了,我就守着那颗树,每天晚上都来给它施肥。

我说:那说不定就被你施肥施死了。然后再一次冷了场。对错总是辩证的,历史总是向前的。矮化是时代的选择,古茶树是市场的选择,自然生态同样会是市场和消费者的选择,如果单从不打农药的角度来讲,这是很多茶园都可以实现的,但创造一个这样自然的生态圈,却是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达到的。所以不谈对错,很感激能在麻黑遇到的人和事,庆幸能够记录下一些东西,也希冀能改变一些东西。

特此声明:

带您了解“普洱皇后”——易武的七村八寨


易武“七村八寨”之曼洒村

从弯弓向西走一个多小时,翻过一个山头就是漫洒老寨,漫洒在一个山脊上,从远处看,像一条升腾的巨龙,漫洒海拔很高,视野开阔,是个观山览景的好地方,站在这里可以看到蛮砖、蛮枝、倚邦、易武几个茶山。

这里产的茶叶条索紧结、匀整、乌黑油亮、茶汤橙黄透亮、滋味醇和、回甘、生津、香高、杯底香气持久、口感细腻、水路顺滑、香气悠长。

易武“七村八寨”之曼秀村

曼秀村距离乡政府3公里,是一个纯汉族村,是到麻黑村与刮风寨的必经之路。

曼秀村制茶仍然保持传统制茶工艺,生产出的茶叶条索紧结、完整、灰褐显毫、茶汤略带金黄、香高、回甘、生津、持久。

易武“七村八寨”之落水洞村

与麻黑村相邻,该村背后有一株知名度很高的大茶王树,那是爱茶人必去的地方。

该村是个汉族村,茶马古道从村中穿过,所产茶叶品质极佳,加工工艺地道,条索紧结、匀整、油亮乌润、汤色金黄透亮、口感甜润、密香突出、韵味幽深、回味无穷。

易武“七村八寨”之麻黑村

麻黑村是易武所有古茶山中茶叶面积最广、产量最多的一个村。该村山山有茶园,处处有森林,自然景观极佳。

麻黑村所产茶叶叶面宽厚、墨绿、条索紧结、匀整、黑亮超群、香气突出、茶气足、茶汤清明、透亮、经久耐泡。

易武“七村八寨”之高山村

是一个纯彝族村,与曼秀村隔箐相望,高山村至今保存有诸多古茶园,茶树高大,匀需搭架攀爬才可采摘。

茶品条索紧结、完整度好、汤色金黄透亮、密香浓郁持久、滋味悠长、回甘持久、空杯留香。

易武“七村八寨”之三合社村

古茶园与麻黑古茶园隔河相望。三合社村一个纯彝族村,该村茶园四周植被保护极好,所产茶叶、叶宽、肥厚、成墨绿色,产品条索完整、茶汤橙黄透亮、香高、回甘、生津、持久,滋味柔和。

易武“七村八寨”之易比村

在易武乡政府西南,易武著名的老字号”安乐号”就出在该村。

该村茶叶品质特征:条索紧结、乌润、匀整度好、开汤茶汤金黄明亮、滋味醇正、茶气足、回甘、生津、杯底带浓浓密香味,香气持久、茶叶耐泡。

易武“七村八寨”之刮风寨

一个边境纯瑶族村,与老挝接壤,距离乡政府31公里,茶园匀分布在国有林内,刮风寨的茶王树茶园所产茶叶是易武最为出类拔萃的,古茶树树龄大多在500年以上,茶叶极具霸气。

茶气沉郁饱满、回甘强、生津快、层次感丰富、极为耐泡、汤色明亮通透,是罕有的茶中佳品。

易武“七村八寨”之倮德寨

倮德寨是距离乡政府最远的一个村委会,自然环境非常好、在咸丰年以前倮德老寨的茶园东连曼乃,西接象明的曼拱,均由倮德土司管辖,倮德土司和整董土司、倚邦土司都是亲戚,有联姻关系,倮德土司实力很强,土司府盖得十分宏大。其茶叶外形条索紧结油润、显毫、香气正、开汤茶汤金黄透亮、滋味醇和、回甘、生津、杯底有浓郁密香味、经久耐泡、叶底肥厚、柔软。

易武“七村八寨”之新寨

易武最古老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他们自称“本族”,其祖先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一种民族,每年春茶开采前,在祭师的带领下还举行隆重的祭茶祖仪式。

该村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茶叶多采自古茶山、古茶园,茶叶条索匀整、汤色橙黄、明亮、香气纯正、茶气足、回甘、生津。

易武“七村八寨”之旧庙寨

旧庙寨与新寨是同一种民族,两村相距3公里,相同的茶文化,相邻的茶园,相同的制作工艺,不同的是制茶人的心情和技术。

茶叶条索匀整、汤色橙黄、滋味醇和、香气纯正、回甘、生津、叶底色泽黄绿。

易武“七村八寨”之大寨

大寨是一个被茶园包围着的寨子,这里产的茶叶芽毫显露肥壮、条索松紧适度、色泽乌润、汤色淡黄明亮、滋味甘醇、香气高显、叶底肥嫩、完整柔软。

易武“七村八寨”之张家湾寨

抗战以前,六大茶山北部所有村寨的茶商去越南莱州都要经过的村寨,是马帮歇晌休整的地方,从张家湾到莱州十多天的路程,茶到莱州后上船沿水路到海防,再从海防转香港、广州。

这里产的茶条索松紧适度、匀整显毫、色泽银白、汤色金黄、滋味醇和、香气高、叶底柔嫩。

易武“七村八寨”之丁家寨(汉)

现在采摘的茶园叫一扇磨和香椿林,这里的茶树是六大古茶山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树之一。

所产茶叶外形条索粗壮紧结,灰褐、显毫、茶汤透亮、橙黄、香气有陈韵、滋味醇厚回甘。

易武“七村八寨”之丁家寨(瑶)

是一个瑶族村寨,分为上、下两寨,采摘茶园地名叫弯弓,弯弓在清咸丰年以前,拥有400多户人家,有汉族寨和回族寨,是漫撒山最大的寨子。

弯弓这里产的茶叶,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乌润、汤色金黄、香气纯高、叶底条索肥壮柔软。

云南普洱茶易武茶区三寨(刮风寨、麻黑、薄荷塘)


“山山有茶树,寨寨都种茶”,是易武镇古茶山的真实写照。历史上的易武因茶而兴,清雍正二年,大量茶人便涌入易武。虽不曾列入古六大茶山之中,然自清朝始便为贡茶进献宫廷,实为茶中上品。

如今易武被列入新六大茶区,已成为了普洱茶中众人追捧的上品。特别是近年比较火的刮风寨、麻黑、薄荷塘。

1.刮风寨

刮风寨的古树茶和原始森林混生,没有经过矮化,人工管理比较少,保持着自然生长,这是刮风寨古树茶品质优秀的一个原因。

茶评:干茶青褐油润、显毫、梗长;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柔和带有蜜香;滋味顺滑,入口柔和,苦涩感不明显,有喉韵;叶底黑、长、粗、厚。刮风寨古树茶的总体感觉是茶香水柔,苦后长甜,柔中有烈,十几泡后意犹未尽。

2.麻黑

麻黑是易武最具韵味的茶,麻黑的茶气和香味没有刮风寨的高扬。茶汤入口无比纯净没有半点邪杂之味,很多南方人偏爱麻黑茶的醇厚。

茶评:干茶色泽乌润,条索壮实,茶梗较长;茶汤明亮;香气清幽,有花香,有人称作蜜兰香;滋味醇厚顺滑,涩感不明显,甜度好,有回甘。总体感觉是温柔而细腻,高雅而绵长。

3.薄荷塘

薄菏塘位于易武曼撒,隐于深山之中,海拔1800米左右,是原始森林的一个小寨子。相传这片茶园是村民在深山中种植草果时发现的,因为这里有一片自然留存的薄荷叶,故名薄荷塘。

茶评:干茶色泽墨绿,条索壮实,梗长;茶汤金黄明亮,花香幽深而浓郁,入口有明显的清凉感,水路细腻稠滑,回甘持久,喉韵明显。总体感觉是茶汤柔甜,滋味饱满,喉韵深厚。

【普洱茶名山】详解勐腊易武七村八寨


易武七村八寨坐落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七村分别是: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曼撒村。易武八寨分别是:刮风寨、丁家寨.瑶族、丁家寨.汉族、旧庙寨、新寨、倮德寨、大寨、张家湾寨。

一、麻黑

易武是普洱茶源头地区,易武仿佛与生俱来就和普洱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茶马古道到现在的普洱茶标志性山头,易武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易武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茶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七村八寨”,七村是指: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张家湾村;八寨是指刮风寨、丁家寨(瑶族)、丁家寨(汉族)、旧庙寨、倮德寨、大寨、曼洒寨、新寨。

挑几个比较独特的我们常见的山头来讲讲,首先是麻黑,麻黑的名气从贡茶开始,麻黑现在也是易武众多山头中古茶园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一个,麻黑村寨就建在森林里,古茶树和森林混生,掩映在森林中,环境非常好。

麻黑的茶树基本是由汉人管理栽培,与易武地区其它少数民族管理的古树滋味略有不同,麻黑所产茶叶叶面宽厚、墨绿,条索紧结、匀整,黑亮超群,香气突出,茶气足,茶汤清明、透亮,是易武特色“香扬水柔”的最典型代表,在易武地区众多山头中独树一帜。

二、高山村

高山村是纯彝族村,高山村的古茶园非常出名,生态环境保持的相当好,高山村的茶树未经矮化,基本属于自然生长,茶树高大,采摘时需搭架攀爬,当地村民对古茶树的保护措施非常到位。

近几年高山村的名声逐渐壮大,进村收原料的茶商很多,高山村当地彝族的制茶工艺在这几年有非常大的提升,加上优质的原料,高山村的古树茶产品走俏,供不应求,火热度在未来几年应会持续上涨。

高山村古树茶特点:当地茶农制作的古树茶条索非常漂亮紧结,完整度好,汤色金黄透亮、密香浓郁持久、滋味悠长、回甘持久、空杯留香,香气极为出色,余韵悠长。

三、落水洞

落水洞被大多数茶友认识是近几年的事情,但它的成名速度之快简直无可匹敌,仿佛一夕之间就进入了茶友视野,确实近几年市场上打着落水洞旗号的古树茶简直令人目不暇接。

落水洞和麻黑村相邻,传说是七仙女洗澡的地方,落水洞的地形比较特殊,四周环山,整个村子如同坐在锅底,村子中央有一口供全村人饮用的井,村子背后有一棵名气极大的茶王树,据说树龄800年左右,许多爱茶人去到易武都一定呀去看看这棵茶王树。

落水洞是个汉族村,古茶树分布在寨子背后的森林里,生态环境非常好,随着城市生活的蔓延,这样原始生态的地方越来越受关注,落水洞的茶也逐渐被茶友追捧。

落水洞古树茶品质极佳,尤其春茶,当地茶农纯手工做的春茶条索紧实,外形呈黑灰色,白毫显露,冲泡以后汤色金黄透亮,口感甜润,蜜香馥郁,这一点在易武茶中落水洞显得尤其突出,韵味无穷,汤质醇厚,滋味甘淳鲜润,尤其在后期存储中表现非常好,口感会有较大的提升。

四、曼秀村、三合社村

曼秀村属于麻黑村委会,距离麻黑6公里,距离易武3公里,曼秀村是一个纯汉族村,到麻黑和刮风寨必须经过曼秀村,曼秀村种茶和做茶的历史都非常悠久,以前村子里也建有庙宇,后来拆除了,现在旧址已经改为村民的活动室。

曼秀村的茶是非常典型的易武风格,当地茶农手工制的茶条索黑亮,松紧适度,灰褐色显毫,茶汤金黄,香气高扬,水路细腻,软而不弱,回甘生津持久绵润,蜜香甘冽,品后喉咙极为舒畅。

三合社村古茶园与麻黑古茶园隔河相望,三合社村是纯彝族村,种茶历史悠久,三合社村古茶园最大的特点是生态保护极好,茶园和森林古树混生,环境非常原始,三合社村所产古树茶叶片宽大肥厚,条索呈现墨绿色,茶汤金黄透亮,色泽较深邃,香气高亢,蜜香劲扬,回甘生津迅猛明快。

五、易比村、张家湾

易比村位于易武西南方,距离乡镇不远,最近几年受到的关注较多,易比村的是比较正宗的易武味道,香扬水柔的特点非常明显。

易比村种茶做茶的历史很长,清朝老字号“安乐号”就出自易比村,而且清朝光绪年间李开基大人就是带着这里所产的茶进宫面圣,光绪帝品茶后龙心大悦,才得赐“瑞贡天朝”的牌匾,易武从此殊荣加身,得万千仰慕,有茶友会有疑问,觉得瑞贡天朝不是车顺号吗?和安乐号什么关系?实际上当时所赐瑞贡天朝牌匾不止一块,故事曲折,这里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茶友可加

抛开历史情怀,易武茶为什么如此受欢迎?


易武,古曼撒,是著名的茶马古道源头和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植茶、制茶、易茶历史悠久,是古六大茶山中茶园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茶山。

易武茶成为皇家贡茶持续了百年之久,至今还保留着众多古茶老店与老茶号,是普洱茶老茶客心目中的圣地。

班章王,易武后。和老班章茶叶相比,易武茶近几年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似乎是要低一些,但是易武茶与班章茶“一王一后”并称,可见在老茶客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抛开历史情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传承已久的制茶工艺,在未来陈化过程中显示出不俗的普洱茶自然本味,这些或许也是易武茶稳居普洱江湖至尊宝座,无人可以撼动的主要原因。

1、生态环境好,自然出好茶

从易武茶区不可复制的生态坏境来看,其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土壤在热带亚热带雨季林气候条件下,由紫色岩石和砂岩上风化发育而成,在低纬度低海拔古树分布区域生态环境系统保持较好,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易武茶区之外其他茶区不可比拟之处。

易武古茶山海拔656-2023米之间,海拔差异大,形成了立体型气候,具有温湿、温暖型两种气候特点,不同的小区气候条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的生态环境,成就了不同特点的易武茶。

2、传统工艺,自然出好品

聊完了易武生态环境,我们还是回到易武古茶的传统制茶工艺上来。

易武古茶叶片的厚度胜过其它茶区,易武代代传承的老师傅都知道,杀青时需要控制好温度慢炒,香气刚出就停炒,使整个茶的内质及香气完美的保留了下来。这点是区别于很多高温爆炒,新茶香气就很高扬的最大之不同。

低温慢炒,使得易武茶的茶香是融入汤水中,使得在后期存储陈化中呈现出较好的蜜香,密韵也会随着时间变的更加浓郁。

易武麻黑茶的好,得看未来三年!


麻黑古树普洱茶,以香清远扬、汤色口感以阴柔糯香、淡雅为著称。麻黑古树普洱茶是古六大茶山慢撒茶区的主要代表。麻黑古树普洱茶是易武茶山的著名茶山,从其山头生产出来的茶叶,深受广大古树普洱茶茶迷喜爱。

麻黑寨是个汉民寨子,但汉民寨子却叫麻黑这个古怪名字,让人不解。后来听当地老人说,麻黑原来的名字叫“大路边”,因为麻黑寨是处在在通往老挝的大路旁边。过去从老挝赶着马到易武,天亮出发,走到“大路边”,天已是要黑不黑了,当地人将天快黑了称作“麻煞黑”,“麻麻黑”或“麻黑”,后来慢慢就将大路边叫成麻黑了。

麻黑茶更以阴柔见长,江内茶中之上品。汤糯、柔、清、雅,蜜香,麻黑的这种阴柔、清雅之味延续至十六泡,早春香气极好,留杯时间长,汤色油光透亮,口感宽广饱满,柔中带刚,绵密,细腻,韵致精深,香气高扬平衡中正厚重,叶底弹性好、厚实.茶汤入嘴无比纯净无半点邪杂之味,条索整壮,汤色淡黄、香气正、入口滋味苦涩低、叶底色泽鲜明,茶气明显。

麻黑茶的特点,最出名的是蜜兰香,如果有买过2018年禾瑞尚品易武麻黑茶的茶友,对蜜兰香一定有深刻的体会,如果有很多茶,确实在口感上比较难区分的话,那么,麻黑茶,绝对是最好区分的茶。蜜兰香加上甜度,低涩度,绵长,回甘持久,这些构成了麻黑茶的总体印象,要把麻黑茶从其他易武茶里分出来,简直就像小葱拌豆腐一样。

麻黑古茶在第一年是清香,醇正,有特有蜜兰香气。根据禾瑞尚品茶坊存放了几片易武麻黑茶的经验来看,易武麻黑茶两年以后清香走,陈香开始出来,第3年到第5是古树转化的特有阶段,茶会突然变得缺少底韵,那是这时候茶的陈香还没完全释放出来的缘故,给人感觉是淡,但有韵,突出在喉韵上,淡而不薄,陈香慢慢在陈化中越来越强,第6年开始陈香明显,底韵开始出来。到10年以后古茶进入极品期。这时候底气十足,甜水显,回甘好,生津力强。

古树倚邦茶与古树麻黑熟茶的对比


古树倚邦与古树麻黑熟茶的对比:

倚邦属小叶种,压制后,茶饼较为松散。

古树倚邦的香气与麻黑的香气不同,此为最大的区别。小叶种茶出水快,出水应稍快;麻黑大叶种茶,出水可稍慢。

茶质:古树熟茶茶质厚,茶气足,内涵丰富,口腔饱满度高,有很明显的胶质感;普通熟茶水薄且淡,喝到的只有熟茶味,没有茶气、茶味。

汤色:古树熟茶刚开始的一年,透明度不如普通熟茶,因为其发酵后,茶叶组织里的物质渗出,茶汤不会非常透明,但是一年后,汤色转换为透彻、明亮;普通熟茶从一开始至以后都没有较大的变化,汤色透红,而且,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红亮色变淡得很快,这是反映出其水薄的一个特征。

茶香:古树熟茶其本身带着比较明显的香气,发酵后香气转换为淡雅的兰香、梅香、奶油香;普洱熟茶没有什么变化,始终都是熟茶的一种熟香。

如果是从品饮的角度看:古树做的熟茶,在口感层次、回甘、生津、茶香上,都有着台地或小乔木熟茶无法比拟的优势,完全就是两种概念;

如果从经济角度上看:花比普通熟茶贵一倍多的价格买古树熟茶,是否划算,这是每个人的消费观问题,不能作统一评判。就像我们买件衬衫,地摊上的纯棉衬衫质地也可以,国内雅戈尔的不错,国际品牌阿玛尼的也有人喜欢。这不是值不值得、也不是必不必要的问题。

普洱茶产地:易武“八寨”是哪八寨?


临近三月,寒冬已然远去,到处山花浪漫,正是春茶生长成熟的好时节。生活在都市里的你们,有的人或许听说过一个名词——“寨子”,有的人或许没听过。没关系,不论你听没听过,今天笔者就带领你们进寨子,喝普洱茶去!

易武是普洱茶源头地区,着名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易武人视茶为“上通天神,下接地府”的灵性之物,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饮茶习俗和茶文化,以易武正山“七村八寨”最具特色。易武八寨包括:倮德寨、新寨、旧庙寨、大寨、张家湾寨、丁家寨(汉)、丁家寨(瑶)、刮风寨。下面就一一叙述。

易武“七村八寨”之倮德寨

倮德寨:倮德寨是距离乡政府最远的一个村委会,自然环境非常好、在咸丰年以前倮德老寨的茶园东连曼乃,西接象明的曼拱,均由倮德土司管辖,倮德土司和整董土司、倚邦土司都是亲戚,有联姻关系,倮德土司实力很强,土司府盖得十分宏大。其茶叶外形条索紧结油润、显毫、香气正、开汤茶汤金黄透亮、滋味醇和、回甘、生津、杯底有浓郁密香味、经久耐泡、叶底肥厚、柔软。

易武“七村八寨”之新寨

新寨:易武最古老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他们自称“本族”,其祖先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一种民族,每年春茶开采前,在祭师的带领下还举行隆重的祭茶祖仪式。该村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茶叶多采自古茶山、古茶园,茶叶条索匀整、汤色橙黄、明亮、香气纯正、茶气足、回甘、生津。

易武“七村八寨”之旧庙寨

旧庙寨:旧庙寨与新寨是同一种民族,两村相距3公里,相同的茶文化,相邻的茶园,相同的制作工艺,不同的是制茶人的心情和技术。茶叶条索匀整、汤色橙黄、滋味醇和、香气纯正、回甘、生津、叶底色泽黄绿。

易武“七村八寨”之大寨

大寨:大寨是一个被茶园包围着的寨子,在道光年间也建过关帝庙,光绪十一年(1885年)又重建,现庙宇已毁,但大庙的基台还很完整。基台建得非常紧实,石块与石块之间没有一点石灰,但却镶嵌得异常精密,如此精致绝奇的建筑实在少见。光绪初年大寨还有二百多户人家,摘茶的季节每天杀三头猪还不够摘茶人吃,民国初年大寨有七八家茶号。这里产的茶叶芽毫显露肥壮、条索松紧适度、色泽乌润、汤色淡黄明亮、滋味甘醇、香气高显、叶底肥嫩、完整柔软。

易武“七村八寨”之张家湾寨

张家湾寨:抗战以前,六大茶山北部所有村寨的茶商去越南莱州都要经过的村寨,是马帮歇晌休整的地方,从张家湾到莱州十多天的路程,茶到莱州后上船沿水路到海防,再从海防转香港、广州。这里产的茶条索松紧适度、匀整显毫、色泽银白、汤色金黄、滋味醇和、香气高、叶底柔嫩。

易武“七村八寨”之丁家寨(汉)

丁家寨(汉):现在采摘的茶园叫一扇磨和香椿林,这里的茶树是六大古茶山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树之一,所产茶叶外形条索粗壮紧结,灰褐、显毫、茶汤透亮、橙黄、香气有陈韵、滋味醇厚回甘。

易武“七村八寨”之丁家寨(瑶)

丁家寨(瑶):是一个瑶族村寨,分为上、下两寨,采摘茶园地名叫弯弓,弯弓在清咸丰年以前,拥有400多户人家,有汉族寨和回族寨,是漫撒山最大的寨子。回族盖有清真寺、汉族盖有关帝庙,弯弓的关帝庙是六大古茶山中最大的庙宇,占地面积六千平方米以上,全用柏木建成,雕梁画栋,飞檐点金,当时是六大茶山最精美的建筑。弯弓这里产的茶叶,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乌润、汤色金黄、香气纯高、叶底条索肥壮柔软,是爱茶人难求的茶中极品。

易武“七村八寨”之刮风寨

刮风寨:一个边境纯瑶族村,与老挝接壤,距离乡政府31公里,茶园匀分布在国有林内,刮风寨的茶王树茶园所产茶叶是易武最为出类拔萃的,古茶树树龄大多在500年以上,茶叶极具霸气。茶气沉郁饱满、回甘强、生津快、层次感丰富、极为耐泡、汤色明亮通透,是罕有的茶中极品。

赏花、喝茶、踏青,春天的气息迎面而来,快随笔者一起进入这八寨,采茶、喝茶吧!

茶山介绍:易武刮风寨茶坪地古树


相对于版纳茶区易武山头系列的普洱茶来说,无论是从品质上、还是价格上,以及普洱茶发烧友的喜爱程度,刮风寨普洱茶的优越性日益凸显。这个山头茶,相对于易武茶山头领域的普洱茶来讲,刮风寨片区的普洱茶是未来易武茶中最具有潜力股的。

细细品啜,刮风寨普洱茶的特点,甜醇中含着天然浓郁的蜜香,柔滑细腻中藏着强劲却内敛的茶气,苦涩也含蓄着。喉韵绵延悠长,沁心入腹,使人有安稳、充实、舒顺的满足感。

据悉,茶坪地茶区离刮风寨约15公里路程,其中11公里为麻黑公路,4公里左右为婉蜒小路,可摩托车骑行到达茶地,也是刮风寨最早开发出来的茶地。刮风寨三大茶地中,茶坪地古树采摘时间最早,比茶王树、白沙河早期很多。

踏进这片原始森林里,迎面而来的山清水秀,参天大树,极为震撼。零散茶地分布在森林中的各个位置,坡度较大,红壤砂土质为主。茶坪的古茶园相对集中,一块一块的分散在溪谷两边的陡坡上,这里的茶叶多幽黒沉绿,叶面油光发亮。大部分茶树都不大,树干成人手腕粗细,从地面开始分支,一株茶树常有多个分支。也不是很高,树高多为两三米。茶树的老叶子很少见,百分之七八十以上都是新鲜的芽头。目前约有20几户茶农拥有茶坪的茶地。

从近年来普洱茶山头茶价格榜单上的趋势来看,刮风寨整个茶区领域内,相对来说,晒青毛茶价格最高者要数茶王树最贵、茶坪地和冷水河第二、白沙河次之、家边树最便宜。但从口感、滋味角度来讲,茶坪地普洱茶也有自身的魅力特点。比如茶汤,清透显油质感,其滋味清冽,微凉喉部涩显长。

易武普洱古树茶


易武古茶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北部山区,海拔 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霜期短暂,四季如春,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云雾缭绕,土地肥沃,是驰名中外的六大古茶山之一。

目前,易武茶山是古六大茶山中保护最好、古茶园树遗存最多、产量最大的古茶山,易武茶名声响亮,品质独特。其生态环境决定了易武古树群的自然之味,易武之所以驰名中外,茶树的环境就是主因,易武古树分布在原始森林中,古树离人居住的地方有公里之远,人为的破坏很小。

同时,易武和老挝的丰沙里接壤,老挝的原始森林保护完好,整个生态环境圈是独一无二的,河里的水质清澈甘甜。去过易武的茶人,基本都被这里的生态环境征服,而且地下矿产丰富,水质甜润。有一位资深茶友考察后说道,这里可以和法国的“依云”矿泉水源头媲美。

易武古树分布在 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中,其中大部分没有矮化。每 户茶农家占据一片古树茶,古树茶主要集中在薄荷堂,茶王树,冷水河,白沙河等地,优质的古树茶总产量一年可以达到 公斤。

易武古树茶入喉韵味悠长。很多茶友评价就是回甘、生津,这是云南都具有的特点。然而“汤清醇、味厚酽、回甘久、沁心脾”才是易武古树茶的美妙核心。

易武古树茶以后期变化之美而身价大增,新茶初品甜味当先、喉韵深、香气足;后期变化汤水厚实,滋味饱满,苦底和涩味退去,陈香之韵渐出。

多年来,百草堂生态茶园有限公司对易武古树茶进行深入研究,易武古树作为百草堂生态茶园有限公司的专供茶,现有 家加盟专卖店分布全国各地,无论您是品尝,还是收藏或者是转赠,有着悠久历史和巨大名气的云南易武古树是您当之无愧的首选!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易武麻黑七村八寨之一:麻黑古树茶为何如此受欢迎?》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