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谈易武茶区的“七村八寨”

发布时间 : 2020-12-08
易武谷花茶 易武麻黑茶 易武普洱茶

易武谷花茶。

易武人视茶为“上通天神,下接地府”的灵性之物,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饮茶习俗和茶文化,以易武正山“七村八寨”最具特色。每年“祥源·易武斗茶会”中,当地“七村八寨”的好茶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简要介绍易武之“七村八寨”,七村是指: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张家湾村;八寨是指刮风寨、丁家寨(瑶族)、丁家寨(汉族)、旧庙寨、倮德寨、大寨、曼洒寨、新寨。

易武之“七村”(绿色部分)

易武“七村八寨”之曼洒村

曼洒村:从弯弓向西走一个多小时,翻过一个山头就是漫洒老寨,漫洒在一个山脊上,从远处看,像一条升腾的巨龙,漫洒海拔很高,视野开阔,是个观山览景的好地方,站在这里可以看到蛮砖、蛮枝、倚邦、易武几个茶山。漫洒在乾隆年间1789年建起了石屏会馆,占地10多亩。盖得气势宏伟,有大殿、配殿、厢房、厅堂,在会馆内有一口大钟,有人肩高,敲一下十里之外都可以听见。这里产的茶叶条索紧结、匀整、乌黑油亮、茶汤橙黄透亮、滋味醇和、回甘、生津、香高、杯底香气持久、口感细腻、水路顺滑、香气悠长。

易武“七村八寨”之曼秀村

曼秀村:曼秀村距离乡政府3公里,是一个纯汉族村,是到麻黑村与刮风寨的必经之路。过去曼秀村也建有庙宇,后来改为了学校,现在庙宇已拆除,建成了村民的活动室。曼秀村制茶仍然保持传统制茶工艺,生产出的茶叶条索紧结、完整、灰褐显毫、茶汤略带金黄、香高、回甘、生津、持久,让人回味无穷。

易武“七村八寨”之落水洞村

落水洞村:与麻黑村相邻,传说是七仙女洗澡的村寨,该村的地形极为特殊,四周环山,村中央有一口供村民饮用水的水井,整个村子如坐锅底,自古至今从未发生过水灾。该村背后有一株知名度很高的大茶王树,那是爱茶人必去的地方。该村是个汉族村,茶马古道从村中穿过,所产茶叶品质极佳,加工工艺地道,条索紧结、匀整、油亮乌润、汤色金黄透亮、口感甜润、密香突出、韵味幽深、回味无穷、令人爱不释手。

易武“七村八寨”之麻黑村

麻黑村:麻黑村是易武所有古茶山中茶叶面积最广、产量最多的一个村。该村山山有茶园,处处有森林,自然景观极佳。现有古茶园面积3400亩,年产量48吨。麻黑村所产茶叶叶面宽厚、墨绿、条索紧结、匀整、黑亮超群、香气突出、茶气足、茶汤清明、透亮、经久耐泡、可持续20——30泡,具有越陈越香的历史认可。

易武“七村八寨”之高山村

高山村:是一个纯彝族村,与曼秀村隔箐相望,高山村至今保存有诸多古茶园,茶树高大,匀需搭架攀爬才可采摘,高山村近些年茶叶制作技术提升很快,加上优质的茶原料,产品非常走俏,该产品条索紧结、完整度好、汤色金黄透亮、密香浓郁持久、滋味悠长、回甘持久、空杯留香、是普洱茶爱好者的珍品。

易武“七村八寨”之三合社村

三合社村:古茶园与麻黑古茶园隔河相望。三合社村一个纯彝族村,该村茶园四周植被保护极好,所产茶叶、叶宽、肥厚、成墨绿色,产品条索完整、茶汤橙黄透亮、香高、回甘、生津、持久,滋味柔和。

易武“七村八寨”之易比村

易比村:在易武乡政府西南,易武著名的老字号”安乐号”就出在该村,清光绪20年李开基大人就是带着这里的茶叶进京参加殿试的赶考,由于路途遥远,耽误了考试时间,李开基大人托人把自家制作的茶叶敬献给了光绪皇帝,光绪皇帝钦命头品顶戴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捷勇巴图善吏曾受后帝旨意,为李开基题写《瑞贡天朝》大匾,可惜在1949年火灾中被毁。该村茶叶品质特征:条索紧结、乌润、匀整度好、开汤茶汤金黄明亮、滋味醇正、茶气足、回甘、生津、杯底带浓浓密香味,香气持久、茶叶耐泡。

易武之“八寨”(红色部分)

易武“七村八寨”之倮德寨

倮德寨:倮德寨是距离乡政府最远的一个村委会,自然环境非常好、在咸丰年以前倮德老寨的茶园东连曼乃,西接象明的曼拱,均由倮德土司管辖,倮德土司和整董土司、倚邦土司都是亲戚,有联姻关系,倮德土司实力很强,土司府盖得十分宏大。其茶叶外形条索紧结油润、显毫、香气正、开汤茶汤金黄透亮、滋味醇和、回甘、生津、杯底有浓郁密香味、经久耐泡、叶底肥厚、柔软。

易武“七村八寨”之新寨

新寨:易武最古老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他们自称“本族”,其祖先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一种民族,每年春茶开采前,在祭师的带领下还举行隆重的祭茶祖仪式。该村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茶叶多采自古茶山、古茶园,茶叶条索匀整、汤色橙黄、明亮、香气纯正、茶气足、回甘、生津。

易武“七村八寨”之旧庙寨

旧庙寨:旧庙寨与新寨是同一种民族,两村相距3公里,相同的茶文化,相邻的茶园,相同的制作工艺,不同的是制茶人的心情和技术。茶叶条索匀整、汤色橙黄、滋味醇和、香气纯正、回甘、生津、叶底色泽黄绿。

易武“七村八寨”之大寨

大寨:大寨是一个被茶园包围着的寨子,在道光年间也建过关帝庙,光绪十一年(1885年)又重建,现庙宇已毁,但大庙的基台还很完整。基台建得非常紧实,石块与石块之间没有一点石灰,但却镶嵌得异常精密,如此精致绝奇的建筑实在少见。光绪初年大寨还有二百多户人家,摘茶的季节每天杀三头猪还不够摘茶人吃,民国初年大寨有七八家茶号。这里产的茶叶芽毫显露肥壮、条索松紧适度、色泽乌润、汤色淡黄明亮、滋味甘醇、香气高显、叶底肥嫩、完整柔软。

易武“七村八寨”之张家湾寨

张家湾寨:抗战以前,六大茶山北部所有村寨的茶商去越南莱州都要经过的村寨,是马帮歇晌休整的地方,从张家湾到莱州十多天的路程,茶到莱州后上船沿水路到海防,再从海防转香港、广州。这里产的茶条索松紧适度、匀整显毫、色泽银白、汤色金黄、滋味醇和、香气高、叶底柔嫩。

易武“七村八寨”之丁家寨(汉)

丁家寨(汉):现在采摘的茶园叫一扇磨和香椿林,这里的茶树是六大古茶山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树之一,所产茶叶外形条索粗壮紧结,灰褐、显毫、茶汤透亮、橙黄、香气有陈韵、滋味醇厚回甘。

易武“七村八寨”之丁家寨(瑶)

丁家寨(瑶):是一个瑶族村寨,分为上、下两寨,采摘茶园地名叫弯弓,弯弓在清咸丰年以前,拥有400多户人家,有汉族寨和回族寨,是漫撒山最大的寨子。回族盖有清真寺、汉族盖有关帝庙,弯弓的关帝庙是六大古茶山中最大的庙宇,占地面积六千平方米以上,全用柏木建成,雕梁画栋,飞檐点金,当时是六大茶山最精美的建筑。弯弓这里产的茶叶,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乌润、汤色金黄、香气纯高、叶底条索肥壮柔软,是爱茶人难求的茶中极品。

易武“七村八寨”之刮风寨

刮风寨:一个边境纯瑶族村,与老挝接壤,距离乡政府31公里,茶园匀分布在国有林内,刮风寨的茶王树茶园所产茶叶是易武最为出类拔萃的,古茶树树龄大多在500年以上,茶叶极具霸气。茶气沉郁饱满、回甘强、生津快、层次感丰富、极为耐泡、汤色明亮通透,是罕有的茶中极品。

延伸阅读

易武刮风寨普洱茶的特色


刮风寨,属于易武山区。距离麻黑村委会23.00公里,距离镇32.00公里,国土面积2.74平方公里,海拔1203.00米,年平均气温17.00℃,年降水量2100.0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农作物。

刮风寨村居住着175户800多名瑶族群众和很少部分的苗族。刮风寨古树分布在约5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中,其中大部份没有矮化,都是在国有林中间。

每3-4户茶农家占据一片古树茶,主要集中在薄荷塘,茶王树,冷水河,白沙河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刮风寨的茶树创造了最适宜生长的条件,这里生长的都是树龄几百年以上的古茶树,高的有3层楼那么高,主干直径需2人合抱。

去过刮风寨的茶人,基本都被这里的生态环境征服,而且地下矿产丰富,水都是甜的。有一位资深茶友考察过后说道,这可以和法国的“依云”矿泉水原头媲美。

生态环境决定了古树群的自然之味,刮风寨之所以可以胜过“老班章”,茶树的环境就是主因,刮风寨古树分布在原始森林中,古树离人居住的地方有25公里之远,人为的破坏很小。

在原始森林中的茶树由于被其他杂木遮挡,受到的日照少,属于阳光漫射,这样的茶叶生长速度较为缓慢,茶树生长分散,基于这些客观的条件因素,这里的茶叶品质是非常的好,口感厚实承重,具有强烈的山野气息,苦涩味却较低,回甘迅速,绵柔的后劲更是将‘易武为后’这一说词表现的淋漓尽致。

易武茶区知识简介_茶叶常识


清朝普洱茶极盛时期即以普洱为集散地,所依赖为名的即江北的大山茶,就是所谓的澜沧江以北的江内茶,涵盖当时六大茶山。现今涵盖范围包括易武、基诺山、攸乐、倚邦、江城等茶区。目前易武茶区并无大型制茶厂,然因有古老历史制茶传统与神话,茶区中还有许多野生型与栽培型野生茶、大量野放茶园及少数民族栽培茶园,目前坊间仍有大量标榜易武茶区的茶品为消费者所喜爱。此茶区因人工栽培茶园历史悠久,目前尚有许多百年左右之古茶园;也因此许多古茶园变异茶种甚多,在茶种与茶性茶质上的特色较难分辨,只能以地理气候环境造成的特质加以分析。纬度与海拔最低,气温最高、雨量最多,古老原始茶种种类多、茶质厚重、各种茶种香气特异、苦涩度高,是此茶区茶菁特色。品种野生型野生茶多为乔木,树姿高挺,树高3m以上。茶叶因种生而容易发生变异,在同一茶种中,常有多达四五种变异茶种。嫩叶*或少毛,叶缘有稀钝齿,半展未开之三级芽叶长5—8cm,成叶长可达10—20cm。因叶片革质肥厚,不易揉捻成条索,毛茶颜色多呈墨绿色。主副叶脉粗壮而明显。茶性滑柔而质重,香气深沉而特异,口感刺激性很低,但水甜回甘长且稳定。许多野生型茶菁苦而不化,当地少数民族称之为苦茶,容易导致腹泻,并不适合饮用;以笔者的经验,野生型茶种适合做茶品者反而较少。

茶叶常识:易武茶区知识简介


清朝普洱茶极盛时期即以普洱为集散地,所依赖为名的即江北的大山茶,就是所谓的澜沧江以北的江内茶,涵盖当时六大茶山。现今涵盖范围包括易武、基诺山、攸乐、倚邦、江城等茶区。目前易武茶区并无大型制茶厂,然因有古老历史制茶传统与神话,茶区中还有许多野生型与栽培型野生茶、大量野放茶园及少数民族栽培茶园,目前坊间仍有大量标榜易武茶区的茶品为消费者所喜爱。此茶区因人工栽培茶园历史悠久,目前尚有许多百年左右之古茶园;也因此许多古茶园变异茶种甚多,在茶种与茶性茶质上的特色较难分辨,只能以地理气候环境造成的特质加以分析。纬度与海拔最低,气温最高、雨量最多,古老原始茶种种类多、茶质厚重、各种茶种香气特异、苦涩度高,是此茶区茶菁特色。品种野生型野生茶多为乔木,树姿高挺,树高3m以上。茶叶因种生而容易发生变异,在同一茶种中,常有多达四五种变异茶种。嫩叶*或少毛,叶缘有稀钝齿,半展未开之三级芽叶长5—8cm,成叶长可达10—20cm。因叶片革质肥厚,不易揉捻成条索,毛茶颜色多呈墨绿色。主副叶脉粗壮而明显。茶性滑柔而质重,香气深沉而特异,口感刺激性很低,但水甜回甘长且稳定。许多野生型茶菁苦而不化,当地少数民族称之为苦茶,容易导致腹泻,并不适合饮用;以笔者的经验,野生型茶种适合做茶品者反而较少。

易武弯弓茶口感特点


想了解《易武弯弓茶口感特点》知识吗,丰富的《易武弯弓茶口感特点》内容等你来看!

弯弓茶的口感是很清爽浓郁的,并且回甘也是非常好的,弯弓茶是有着非常多的保健作用的是,所以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欢的。

纵观目前的大产茶区,生态环境最好最好的肯定是易武茶区,易武茶区排的上号的高端茶山头中产量还不错、制作工艺经得起推敲的当数弯弓。

四野风声,两三百年前的繁华终归沉寂,却因残存着的普洱古树,弯弓这个名字,又被人们再一次从岁月的长河里打捞起来,近几年在易武茶区,倒是颇有些旧年的风光。

易武茶区排的上号的高端茶山头中产量还不错、制作工艺经得起推敲的当数弯弓。

弯弓是这几年才被人们渐渐地认识,长时间的沉寂,让这片茶树躲过最疯狂的抢采,留住了那悠远的古韵。弯弓大寨曾是古曼撒茶区的核心区域。据当地老人说,清咸丰年以前,漫撒山村密集,人口过万,弯弓大寨和曼撒老街曾是易武茶山最兴旺的两个寨子,仅从弯弓大寨关帝庙的残垣断壁就可以预想当年的繁华。后来,弯弓大寨逐渐衰落,渐渐淡出茶人的视线。

弯弓寨的古树茶纯料条索黑亮,汤色金黄明亮,散发古韵蜜香,茶汤厚重、浓稠,香气饱满,内敛。

弯弓茶的保健作用很多,经常喝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易武弯弓茶口感特点》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易武弯弓茶叶的特点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易武弯弓茶叶的特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弯弓茶叶的特点就是非常的香甜可口,并且甜度很高很纯,入口留存度很高,茶汤质感很好,很多人都非常喜爱。

至柔至美的好茶,汤色清而亮,香柔水甜,沁人心脾,回甘强烈。是弯弓古树茶以其独特的茶质及特殊的香气独自成韵。易武弯弓大寨原始森林的古茶树,带有独特原始的森林气息,此茶因为树龄极大,还体现出看一种不可替代的醇和度,这种醇无比舒爽,堪称易武茶中的极品。

纵观目前的大产茶区,生态环境最好最好的肯定是易武茶区,易武茶区排的上号的高端茶山头中产量还不错、制作工艺经得起推敲的当数弯弓。

四野风声,两三百年前的繁华终归沉寂,却因残存着的普洱古树,弯弓这个名字,又被人们再一次从岁月的长河里打捞起来,近几年在易武茶区,倒是颇有些旧年的风光。

易武茶区排的上号的高端茶山头中产量还不错、制作工艺经得起推敲的当数弯弓。

弯弓是这几年才被人们渐渐地认识,长时间的沉寂,让这片茶树躲过最疯狂的抢采,留住了那悠远的古韵。弯弓大寨曾是古曼撒茶区的核心区域。据当地老人说,清咸丰年以前,漫撒山村密集,人口过万,弯弓大寨和曼撒老街曾是易武茶山最兴旺的两个寨子,仅从弯弓大寨关帝庙的残垣断壁就可以预想当年的繁华。后来,弯弓大寨逐渐衰落,渐渐淡出茶人的视线。

弯弓寨的古树茶纯料条索黑亮,汤色金黄明亮,散发古韵蜜香,茶汤厚重、浓稠,香气饱满,内敛。

弯弓茶在冲泡的时候,要注意茶具的选择。

本文《易武弯弓茶叶的特点》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勐腊易武贡茶的故事


勐腊易武历史上因茶而兴,清雍正二年(1724年),大量茶人涌入易武,“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之众(俗称:奔茶山),形成了山山有茶寨,寨寨有茶山,茶林连茶林的格局。但因当时,茶山事端不断,清政府“严禁客商入山作茶”。直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实行“茶引”够茶,茶商才得复入。

据清人阮福《普洱茶记》载:“普洱茶名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当然就要优先进贡京师。官使们将普洱茶献进宫廷,深受皇宫喜爱而列为贡品。《普洱府志》载:清乾隆九年(1744年),普洱茶被宫廷正式列入《贡茶案册》,而易武、倚邦等茶山所产的以早春茶(春茶)为原料蒸压精致的上乘普洱茶——“园茶”每年要缴纳“八色贡茶”既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重团茶及用锡瓶装的芽茶、蕊心茶和以小匣装的茶膏。据阮福查阅《贡茶案册》所知:“每年进贡之茶,例于布政司库铜息项下,动之银一千两,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并买办收茶瓶、缎匣,木箱等费……”。

易武贡茶极为考究,“于二月间(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易武和倚邦过去的茶农民间流传着“采办贡茶,忙上不忙下”,意为采办贡茶是天旨,是皇帝的指令,自己的事情再忙都得放弃,以采办贡茶为要。因为贡茶任务完成了,老百姓的茶叶才能上市,民间也才能贩卖。

后来在加工过程中逐渐由茶商设店,官府派专人监制为主。如易武茶商李开基的“安乐号”茶庄,车顺来的“车顺号”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获御赐“瑞贡天朝”匾额,李开基、车顺来被光绪皇帝敕授“例贡进士”,李开基还被史部敕命为修职佐郎。车顺来获得的“瑞贡天朝”匾额,至今尚存。

易武古树普洱茶的品质核心


易武位于勐腊县城北方,易武茶山包括易武正山、曼撒茶山、曼蜡茶山,统称为易武茶区。茶区近几年比较出名的村寨有易武、麻黑、落水洞、弯弓、茶王树、刮风寨、丁家寨、高山寨等等。每逢春茶采摘旺季,总有成千上万的茶人慕名而来。

从勐海到茶后圣地的路途跋涉而遥远,车子沿着弯曲不平的山路盘驶而上,路两边的丛林郁郁葱葱,随着海拔上升雾气逐渐加重,依山眺望,山峦叠嶂,漭漭蜿蜒,清新的山野气息扑面而来,正是因为这样优越的生态环境,易武茶散发着一种天生丽质的魅力,造就了香扬水柔的特性。

适逢春茶采摘时期,家家户户都摆有在摊晒的毛茶,合和昌运营小分队审评了十几户的古树毛茶综合样,感觉易武古树茶的总体特点是:条索黑亮、较长,汤色金黄明亮,苦涩较轻,刺激性较低,茶汤柔润,口感香甜,留香持久,滋味平衡协调,茶气缓慢而有力,喉韵绵长。总的来说“汤清醇、味柔润、蜜香显、回甘久”是易武古树茶的品质核心。

易武茶与布朗茶,你更青睐哪个?


由于小编之前对于易武茶和布朗茶一窍不通,所以一直没有整理这一块的文章,不过上次自从我了解过之后,就分享出来了这篇文章,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什么布朗又易于理解呢?很多人一喝就喜欢呢?原因在于布朗茶,茶汤表现刚烈,回甘快,一喝就明白。上好的布朗茶,刚烈而厚实又不浮冲,回甘快而持久。

上好的易武茶,柔和而滋味又不单薄,回甘慢却绵绵不断。易武茶要细品,慢慢回味,柔也。布朗茶即时感觉,精神一振,刚也。

两种截然不同,风格具有鲜明对比的茶。茶友可根据不同的喜好,不同的境况,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时候,去品饮欣赏。无必要相互厚此薄彼,带着偏见去喝茶。人多一份包容就多一份丰富与精彩。

易武茶与布朗茶的区别

茶到好时,都一样可赏,风格各异而已。多一种可赏的茶,生活自然多一份丰富与精彩。

易武茶,入口柔和,茶汤软滑,平衡中显滋味,回甘慢但绵绵不断,香气幽而沉,茶气缓慢而有力。

布朗茶,入口刚烈,茶汤爽朗,滋味中显平衡,回甘快而持久,香气清而沉,茶气强烈而不冲。好茶都是相似的,不好的茶差别就很大。希望能给茶友一点借鉴,喝易武、布朗茶时心中有数,能清晰、明白一些。

因为每个人口味和爱好均不一样,故每个人对于这两种茶的青睐也是各不一样,不过小编却是比较偏向于易武茶,不知道大家呢?

易武落水洞古树茶普洱茶的特点


易武落水洞位于易武乡东北边,落水洞村隶属于易武乡麻黑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麻黑村委会4公里,面积2.79平方公里,海拔1287米,年平均气温17℃,古树参天。气候铸就茶树品质!

易武落水洞古树茶的特点

1、是古树茶的茶青,可以在汤水的质地和后期的存储有不俗的表现。

2、浓郁的蜜香,和易武茶一般的大树茶的香气相对比,此茶的茶香显得更浓、更沉,如果不知道沉香的茶滋味是什么样的。致雅兰香就能给您一个最好的口感认识。有沉香的茶品葆有高海拔、高内质。也唯有高内质的古树才能体现出茶山的地域性风貌特征。

3、汤水的质地粘稠饱满、持续性和稳定性好,阴柔透出高雅之美,犹如少女般情怀婀娜多姿细腻顺滑,富有韧性,乌金美汤犹如阳光般灿烂,原始蜜香,透出野性芬芳,一般的大树茶和台地茶,汤水的茶滋有缺失感:有的过于苦涩,回甘较弱,有的是生涩过重,喉韵不明显,还有就是汤水的稳定性差,在品饮的时候汤水的层次性,持久性就差,每泡之间的汤水口感差异性较大。

4、舒爽持久的喉韵,再观其茶底,叶面整齐肥嫩、无明显杂叶和枯死叶片,说明其活性度很高,后期的存储价值就高。

【外形特征】传统手工石磨压制,条索紧实,呈灰黑色,白毫显露;饼型周正。

【滋味品评】味道苦涩略显,鲜爽度高,水性细薄,活跃;茶香飘溢清透甘活,数泡后更有甜香,香气微扬;喉韵显,舌底生津。

《深谈易武茶区的“七村八寨”》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茶叶常识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茶叶常识,以及准备大量关于茶叶常识的专题,如:易武谷花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