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3招,不再被盖碗烫伤手

发布时间 : 2019-12-09
盖碗花茶 绿茶用盖碗 盖碗泡花茶

盖碗花茶。

前几天,茶妹去参加了一场小小的茶艺培训课,跟茶艺师学习泡茶和品茶。

作为一个潮汕妹子,茶妹是从小喝着茶长大的,虽然不太专业,好歹是有所接触和了解。所以,当茶艺师示范完毕,让我们练习使用盖碗时,茶妹还是做得有模有样,得到了不少称赞的。

不过,可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咯。很多从没接触泡茶的小白级茶友,第一次拿着盖碗泡茶,总是拿不好,姿势不对,手法不对,烫得手通红又怕摔了盖碗就死撑着,真是看着都觉得疼呀!

其实,用盖碗泡茶,是需要很多技巧的,今天,茶妹就来给大家科普下。

1.如何挑选盖碗?

盖碗的关键,就在于它的碗沿和盖纽。

首先,盖碗的碗沿要尽量向外撇,边沿要薄,这样子散热会快,手按上去就不会觉得太烫。而盖纽要较高,这样可以避免手碰到杯盖被烫。

做到这两点,你就跨出了“如何避免被盖碗烫伤”的第一大步啦。

2.注水量

要避免烫手,注水量也是关键。

茶叶投置到盖碗后,水只要盖过茶叶就可以了,如果倒太多,盖碗里满满全是水,杯盖一下去,热水溢满,这样子手按下去,不烫坏才怪!

3.倒茶手法

拿盖碗的正确手势,手指应该是放在口沿上,不要碰到盖碗的杯身和杯盖,拿起后让茶水沿着拇指方向流出。

倒茶的动作要一气呵成,中间尽量不要停顿,不然拿的时间太长,盖碗会慢慢变热,这时就更难把握啦。

一直听说,拿盖碗泡茶别有一种优雅气质,这话真不假。难怪尽管使用起来困难重重,盖碗的追求者依旧络绎不绝。

总被盖碗烫伤手的茶友,这几招要好好学学啦。

cy316.COM编辑推荐

这五招你学会就可以很好的把茶保存好_方法_怎样存茶_哪些


茶叶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干茶色泽变化、茶汤颜色加深、滋味变化,香气变化等。其实质是茶叶内含化学成分变化的综合反应,如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叶绿素的降解、氨基酸的降解、酯类物质的氧化降解、维生素C的氧化等等。而影响贮藏过程中茶叶品质变化的关键因素就是水分、氧气、温度、光照、茶叶微生物等。

是以,想要喝到口味最好的茶叶,我们要学会规避一些不必要的因素,让茶叶保存得当。

规避水分

在六大茶类(绿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黄茶、黑茶)的保存中,水分的控制需要特别注意。

水分多,物质的扩散转移和相互作用就显著,同时,水分就成了化学反应的溶剂和霉菌繁殖的必要条件。

换言之,不论是茶叶本身内部的含水量还是保存环境的含水量,都是要严格控制的。

六大茶类的含水量都有着自己的规定和标准,这些标准多在5%—7%之内,若是加工时含水量不达标,即便是保存在一个干燥的环境下,茶叶没多久也会变质。

只有做到了茶叶本身含水量达标和环境干燥,才能保证茶叶的口味。

规避氧气

如果把茶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醛类、酮类、类脂、维生素C等物质都能进行自动氧化。

从而会使茶叶的外观发生颜色变化、汤色也会加深,同时滋味会减弱。

所以,想要茶叶原滋原味或者是有所转化,就要做好密封工作。

这一点,对于普洱茶来说,却是一个特殊之处,如黑茶和普洱茶熟茶,属于后发酵茶,在后期转化过程中,需要有适当的氧气参与转化,才能形成醇和爽滑的品质。

其他茶类则一定要保证容器的密封性。

规避光线

在所有的茶类中,没有一种茶类是能够经得起光照保存的。

光线能够促进植物色素或脂类等物质氧化,叶绿素易受光的照射脱镁而退色,长时间的光照引起茶叶化学物质的光氧化反应,紫外线比可见光的影响更大。

长时间在光照下保存的茶叶,滋味寡淡,没有香气,是一款存坏的茶,所以我们在日常存茶中,要规避光照。

规避高温

温度对茶叶的香气、汤色、滋味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南方的7-8月份,气温有时会高达40℃以上,即茶叶已经干燥避光贮藏了,也会很快变质。

温度越高,茶叶变质得越快,为保证茶叶能够教长时间饮用,要将茶叶放置在阴凉处保存,而黄茶和绿茶,则要放在冰箱中保存,温度控制在0℃-5℃。

规避异味

异味,即茶叶本身香气之外的气味。

这些气味会对茶叶整体品质造成影响,如霉味、油烟味、油漆味、香水味等,都会影响茶叶品质。

是以,茶叶保存时,要放在干净的环境下,规避这些异味,以免对茶叶品种造成伤害。

这些因素,不论是保存绿茶、红茶还是白茶、乌龙茶、黄茶,都需要规避。

了解了大体的存茶方向之后,再来根据不同的茶叶品性做细节调整。

六大茶类中保存时需要保鲜的茶

典型代表:各类绿茶、黄茶、发酵轻的铁观音、高山乌龙茶等

这些茶都有一个特点,我们喝的是它们的鲜爽、清香等,所以这些茶,在保存的时候最好能够放在冰箱中保存。

若是保存在常温环境下,容易让茶叶被氧化,从而造成香气下降、滋味变淡的情况,容易失去鲜爽感。

再来说说需要保质的茶

典型带包:焙火重的铁观音、武夷岩茶、烟熏正山小种等。

这类茶多有一个特点,刚刚生产出来的时候往往带有燥气,立即饮用感受不到茶叶纯正的香气,需要存放一段时间后,等到火气消失之后再喝。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保证茶叶在一个干燥、密封、无异味的容器中保存即可,同时要保证存茶环境的干净、阴凉。

接着就来说说该怎么存放老茶

典型代表:黑茶、白茶、普洱茶

存放成老茶,这里要单独说说后发酵茶的存放。

后发酵,在后期的存放的时候,需要营造一定的条件,如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让茶叶在保存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转化。除了黑茶和普洱茶有越老越好的说法,

六大茶类中的白茶,也有此特点

但白茶存放的条件与黑茶截然不同,白茶在保存时要保证绝对的干燥程度,若是破坏了白茶的水分平衡,则会使白茶变质。

1.只有做到了密封、干燥、无异味的保存,才能让白茶越存越好。

2.存放多年的后白茶,香气发生了转变,开始有枣香、药香等。

3.同时茶汤也会变得醇厚、柔和、顺滑,是新的喝茶体验和感受。

4.存放茶叶,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茶制宜。

5.规避水分、氧气、温度、光照等干扰因素,是保存茶叶的首要选择。

选择正确的存放方法,才能保证茶叶的色、香、味、形俱佳。

新茶陈茶哪个好?教你选茶这4招


春花烂漫和风细雨,正是品饮春茶的好时光。随着各类春茶逐步采制上市,不少茶友已经迫不及待地一尝新鲜。“翻新茶”并不是茶学术语,而是一种市场概念,主要指储存一段时间的茶叶(主要为绿茶)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后让消费者以为是新茶,从而达到扩大销售和增加利润的目的。陈化后的茶叶要做成新茶,造假者只能在色泽和香气上通过人为添加其他非茶物质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一、鉴别新茶与陈茶

看外观

颜色有明显的区别,新茶比较绿一些,陈茶与新茶相比,颜色上相对黄一些。新茶的外观色泽鲜绿、有光泽,闻有浓味茶香;陈茶的外观色黄暗晦、无光泽,香气低沉,如对茶叶用口吹热气,湿润的地方叶色黄且干涩,闻有冷感。

看茶汤

新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郁持久,泡出的茶汤色泽碧绿,滋味甘醇爽口;陈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不高,泡出的茶汤色泽深黄,味虽醇厚但不爽口。

看叶底

新茶茶底绿中带黄,叶底鲜绿明亮显鲜嫩;而陈茶茶底陈黄欠明亮没有鲜嫩感。

看含水量

新茶一般含水量较低,在正常情况下含水7%以下,茶叶条索疏松,质硬而脆,用手指轻轻一捏,即成粉末状。陈茶因存放时间过长,经久吸湿,一般含水量都比较高,茶叶湿软而重,用手指捏不成粉末,只能研成细片状,茶梗也不易折断。

刚采摘下来不久的茶叶由于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放置,其所含的多酚类、醇类、醛类等物质无法得到充分挥发,因此可能导致饮用者出现肠胃不适、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会加重肠胃疾病患者的病情。同时,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也较高,易使神经系统兴奋,饮用者可能产生四肢无力、冷汗淋漓和失眠等“茶醉”现象,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应高度警惕。

二、科学选购健康品茗

选购有学问

嫩度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基本因素,可通过外形来审评,比如,龙井的外形就要“光、扁、平、直”。条索是指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产地、季节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则说明原料不均、做工差、品质劣。整碎和净度方面,主要看匀整性以及是否有碎末、茶梗等。

了解保质期

除普洱、黑茶等陈化后价值较高外,其他茶还是以新鲜为佳,如绿茶,保质期在常温下一般为一年左右。如果控制好温度、光线、湿度,存放得当,其保质期还会适当延长。判断茶叶是否过期,主要通过以下几点:一看它是不是发霉,是否出现陈味;二看绿茶是不是变红,汤色是否变褐、变暗;三品滋味,看浓度、收敛性和鲜爽度是否下降。另外,散装茶叶储存最好不要超过18个月。

冲泡要讲究

第一,提倡洗茶,洗茶的方法是用沸水冲注茶叶,将壶中茶水轻轻摇动数次,再滤茶去水。这样不仅能洗涤尘沙,还能除去部分易溶于热水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物质。第二,避免长时间冲泡,更不要一杯茶从早泡到晚,因为在两个小时内,茶叶所含的不溶于水的残留农药成分如铅等大部分不会析出。第三,不要嚼吃茶叶。

一招学会丨什么茶需要醒茶?_普洱茶


醒茶这一词是从醒酒中借用过来的,原来都叫洗茶,不太好听,更何况茶真有那么脏么?需要这样洗!

为什么要醒茶呢?有什么好处?

醒茶将打破茶叶原有的稳定状态,让茶叶在短时间内快速氧化的过程——使冲泡出的茶汤口感更加和谐,香气更舒畅。可以说,醒茶,醒得越好,冲泡出的茶汤就越能呈现出更好的状态。

例如普洱新茶,特别是一年以内的生茶,口感相对粗糙,苦涩味重,对口腔的刺激性过强;而熟茶还容易有堆味。经过醒茶,可以加速茶叶内含物质的融合,增加茶汤的协调性,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茶叶中的堆味,从而明显改善茶汤的适口度。

再比如说普洱老茶,尤其是十几年以上的老茶,其存放在一个低氧、干燥、无光的环境,内含物质处于低活跃状态,此时的茶汤味平,不顺,香气陈闷,有点散,感觉没有什么喝头。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醒茶,所有内含物质会重新变得活跃,茶汤稠度、醇度都会明显提高,仓味也会大幅度降低。

但对于普洱散茶,以及处于开放环境中,可随时取来喝的普洱茶,就没有刻意醒茶的必要了。

什么茶需要醒?

有茶友发现,有的茶不用醒,有的茶必须醒,有的茶还会醒几道,那怎么判断和选择呢?

其实,不用死记硬背那么多茶,您只需一招便会:

一款茶拿来,可以试着不醒冲泡一次,在用醒茶方法冲泡一次,对比一下口感,如果如果醒茶的效果好,那就说明这茶要醒,反之就无需多此一举了。

所以,醒茶与否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在拿不准要不要醒的前提下,试试便知。

刚入门的新茶友怎么选普洱熟茶?3招搞定


普洱茶,被誉为世上最健康的饮料,受到众多茶友的追捧。没办法,谁让喝普洱茶的好处这么多呢,不管是送礼还是买来自己喝,都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可,在这个9.9老班章满天飞的市场环境,我们如何从中选出优质的,性价比高的普洱熟茶呢?

从品鉴普洱茶的角度来看,一款茶好不好,离不开这5大因素: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

好茶外形匀整;条索紧结、肥壮、显毫;色泽油润;净度高,无杂物。

好普洱茶的香气以净度为基础,净度纯、香气正、无杂味干扰。

好的茶汤清澈明亮有光泽;不好的茶汤混浊不清。

优质的古树茶,回甘生津快;收尾水甜、经久耐泡;细腻润滑、不粗不涩;汤感粘稠,内含物质丰富;气韵饱满、悠长。

好茶的叶底鲜明、色泽一致、芽叶成朵。

那我们是否以这5好的标准来选择普洱熟茶呢?

不是的,而是通过“原料”“工艺”“存放”三点来抉择。

普洱熟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干燥、精制等过程,最终才能变成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熟普。

原料好不好,决定普洱熟茶的底子好不好。

原料好了,配上好的工艺,好的存储,得到的才是真正的佳品。原料好是一款优质普洱熟茶的最基本要素。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了解,制作熟茶的毛料是哪个山头的?是台地茶还是乔木茶?内含物质丰富与否?耐不耐泡?

工艺是个技术活,好的工艺如虎添翼。

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参与人工渥堆发酵工艺。可以说,发酵工艺是形成普洱熟茶品质特征的核心工艺,也是决定普洱熟茶品质高低的重要步骤。

有些熟茶在品饮的时候,出现了酸味,这就是发酵时温度没控制好所致的。在普洱熟茶发酵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偏差了,会导致茶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说轻一点,会发酵出来的熟茶品质比较低,说重一点,会造成巨大损失。因为这个过程中,还有其他的潜在风险。

所以,能喝到一杯好的熟茶,实属不易。那我们如何去判断它的工艺好不好?这就要通过它的滋味判断其中有没有酸味,会不会锁喉,发酵后的茶梗有没有弹性等等。

最后一点,就是存放。

不管是普洱生茶还是普洱熟茶,后期的存放都是极其重要的,不容忽视。存放可以说是普洱茶的第二次生命,存放的好,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若存放的不好,从此走上下坡路,很难再回到正道上。

如何判别一款熟茶存放的好不好?关键在于看这个茶是不是失仓茶,在存放的过程中,有没有串味?

当你不懂得如何鉴别时,喝多少也喝不出来是不是失仓茶时,这时,可以用这个方法:品牌。品牌是人们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售后服务、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一种信任。

俗话说的好,金杯银杯不如口碑。能让消费者口口相传的品牌,能让消费者信赖的品牌,自然都是好品牌。

做好这3件事,还担心瘦不下来?


喝普洱茶可以减肥吗?很多人都在减肥,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减肥方法更好吗?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下。女生爱美,往往会不惜以各种方式来减肥,有的选择药物减肥,有的选择催吐减肥还有甚者选择节食减肥,而最终目的,都只是为了寻求一个自己看起来满意的体态。

在大多数男生看起来接近疯狂的举动,在女生眼里却是再正常不过,我想,这就是男女本质的区别之一。也许你会问,什么样的才算美。那么得到的结果大概会有一半以上回答:瘦!是的,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胖子似乎总是不能与美挂钩,瘦下来才是王道。但是现代人的压力已经足够大了,如果再用节食来摧残自己,那么恐怕身体会承受不住,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让自己瘦下来呢?

1.喝普洱茶

其实喝茶减肥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如果在吃饭的时候吃了油腻的食物,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饭后的半小时喝一杯普洱茶,这样不仅可以帮你解除油腻的感觉还能帮你分解体内的脂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普洱茶不仅可以分解脂肪也能增长脂肪,也就是说千万不要在吃饭前喝普洱茶,不然就是增肥啦。

2.持之以恒

想要靠喝普洱茶减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好的,利用喝茶减肥是一件很漫长的过程。但是绝对是一个众多健康的减肥方法之一。因为喝茶不仅可以促进你的新陈代谢分解体内多余的脂肪,还能帮你降低体内的血脂,每次吃完饭后喝一杯普洱茶就可以让你不长肉,这么简单的减肥方法,所以就不要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啦。

3.增加运动

如果再喝普洱茶减肥的同时还能再增加一点运动减肥效果就更好了,最好不要养成吃宵夜的习惯。如果现在有吃宵夜的习惯,那么最好戒掉。白天晚上的时候可以去跑跑步,如果觉得临近春节夜跑不安全的话,那么可以推荐你在健身房健身或者在自己的卧室里练习瑜伽。

还有一件需要注意的事情,那就是在你成功瘦下去的时候,最好还能保持现有的习惯3个月到半年,不然很容易就出现反弹的现象。

我们要知道,在减肥期间,宁愿多做一些运动多跑几公里,也不要去做不吃主食减肥或者节食减肥的事情。你看到有些瘦子每天都在坚持减肥,你觉得她们是在减肥吗?不是,她们运动一般都是为了吃的更多,所以知道了吧,比你瘦的人还再做这这么大的努力。

古树茶的这3个冷知识,您未必知道


以任何一个时间“点”作为区分古树与小树的界线都会有一个难以绕开的问题——在跨过那个时间点的一刹那,茶树鲜叶的品质并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古树茶是指存活百年以上的乔木茶,在云南版纳茶区、临沧茶区、普洱茶区、老挝北部丰沙里省有古树群落,数量稀少。而在一些所谓“骨灰级”茶友的标准中,则必须是300年以上树龄的茶树才能被冠以“古树”之名。

那古树茶的这些冷门知识你知道吗?

1、古树茶为何以树龄百年作为区分界线?

以任何一个时间“点”作为区分古树与小树的界线都会有一个难以绕开的问题——在跨过那个时间点的一刹那,茶树鲜叶的品质并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清末民初云南因战乱、瘟疫等故,茶叶生产受到很大影响,茶树种植基本停顿,这是一段有数十年跨度的时间。以百年为古树茶分界线,实际上的区隔空间足有数十年,树龄差距如此大的茶树其品质已有可辨识的差别,因此将古树茶的界定标准定为百年是具有可执行性的。

2、古树茶越高、越粗、树龄越老,茶质越好?

直观上茶树越高越粗,越会给人以树龄更老的感觉,进而会产生品质更优的联想。

事实上茶农采摘鲜叶时,会根据既往经验采摘口感较佳的植株,而品质不佳的则会弃采。

经常被采摘的植株发育难免受到影响,而弃采植株得以将其吸收的全部养分用于“快高长大”。

经年累月下来,树干直径、树冠宽幅和茶树高度都会产生显著差异。部分被弃采的“傻大个”,在古树茶资讯混乱的今时今日,还被赋予了“茶王树”的封号……

判断茶质,眼见为虚,口尝方才为实。

3、只有古树茶才能有“马蹄口”么?

“马蹄口”是坊间许多茶商经常用来向消费者力证其销售茶品是“古树茶”、“春茶”的凭据。但在实践中,我们在生态茶和夏茶中都可以发现马蹄口。实际上马蹄口的产生是因为“撕扯”的采摘手法。

这种手法会给茶树带来不可逆的破坏,茶树上凡是被撕扯过的地方就不会再发芽,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茶树死亡。决定茶品品质的,应该是其内质而非马蹄口之类的皮相。

冲泡普洱茶必备的3件神器:盖碗、茶海、品茗杯


茶器,是我们饮茶时不可缺少的,品茶,品的是人生,喝的是茶,茶如人生,喝完之后品味才是真,在闲暇之余,约三五好友,找一片静地,喝茶谈人生,那是我们所向往的,那你知道我们常见到的茶器有哪些,我们一起看一下。

冲泡普洱茶常用的茶器有很多,但最常用最实用的不外乎以下3种:

1.盖碗

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分。冲泡普洱茶生茶一般选用白瓷盖碗。盖碗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者,天、地、人。茶盖在上,谓天,茶托在下谓地,碗居中谓人,一副茶具便寄寓一个小天地、小宇宙,包括古代哲人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盖碗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

当然,冲泡普洱茶不止盖碗一种茶具,有的用紫砂壶、有的用紫陶壶、有的用飘逸杯,就其效果而言,盖碗未必是最好的,但小编以为盖碗是最简单最实用最客观的茶具。鲁迅先生曾言:“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小编深以为然。

2.茶海

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泡普洱茶,一般选用玻璃制作的茶海,以方便观看茶汤的颜色,茶壶内之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汤浓度之均匀,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没有专用的茶海时,也可以用茶壶充当。其大致功用为:

(1)盛放泡好之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同;(2)沉淀茶渣。

3.品茗杯

品茗杯也称为茶杯,其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品茗杯。为便于欣赏普洱茶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浅色,或选用玻璃品茗杯,近年来也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根据茶壶或盖碗等主泡具的形状、色泽,选择适当的茶杯,搭配起来要具一定美感,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得当,就口舒适,入口顺畅。

喝不懂普洱茶中的喉韵和水路?试试这两招


提问:

请问有关喉韵的感受,有什么量化的描述吗?或者是有什么方法可以对比感受的?如何感受水路?是过喉的顺滑度吗?或者是和喉管的接触程度?

普洱茶的品鉴可分为三个层面:外显风格、高级风格、活性。(三层逆向品鉴法)

高级风格是指汤质和喉感,其中喉感又可分为:喉韵和水路。

1、喉韵知深浅

喉韵是指茶汤入喉后产生的触觉感受,主要由氨基酸导致。

为什么有人会说“喉韵到丹田”呢?因为人的整个食道,包括小肠都有鲜味受体。当这些鲜味受体接触到茶汤中的氨基酸时,就会产生喉韵。

喉韵一般用深浅来衡量,从喉部到胸腔乃至丹田。喉韵越深,代表茶汤中氨基酸含量越高。

因此,如果要量化评价,可以测氨基酸总量作为参考。

2、决定喉韵的直观因素

大树与小树

品种相同、工艺正确的情况下,大树茶的喉韵一般比小树茶明显。

因为大树茶的茶汤氨基酸含量更高。小树茶或台地茶,氨基酸含量不高,喉韵自然不深。

正确工艺与否

在原料相同的情况下,工艺也会影响到喉韵的深浅。

正确工艺做出来的大树茶,喉韵深,但如果是低温长炒出来的,喉韵就不好。

所以找一款正确工艺的大树茶和低温长炒的台地茶,就能很好的对比感受喉韵。

3、感受喉韵的小窍门

将茶汤含在口中,仰头,将脖子伸直,咽下茶汤,感受茶汤慢慢滑入食道的过程,衡量其深浅程度。

如果感觉茶汤一入喉就没了,那就是喉韵浅;如果感觉茶汤像股暖流,直入丹田,那就是喉韵深。

4、水路辨宽窄

在茶叶进化论的品鉴术语中,“水路”代表的是茶汤过喉时的开阔程度,是触觉感受。

好的水路开阔,不好的水路狭窄。

有个比喻很形象:水路宽的就像是双向十二车道的高速公路,水路窄的就像乡间的羊肠小道。

一般来说,正确工艺的大树茶,水路会比小树茶开阔。

有些原料好,但是工艺不好造成茶汤水路窄的问题,会在冲泡过程中渐渐缓解,泡到后面水路就会开阔一些。

5、感受水路的方法

放松喉咙,先含一小口茶汤,再轻轻把茶汤顺下去,感受茶汤是没有滞碍地滑下去,还是需要用力把茶汤咽下去。

滞碍越少,水路就越宽;越需要用力,水路就越窄。

如果对于喉韵和水路的品鉴还有所疑问,可以在底部留言,或者在知识星球向李扬老师提问。

怎样撬茶不伤手?


绿茶、红茶、花茶常见都是散茶形式,可以精确掌握投茶量,也方便就能冲泡。而大部分普洱茶都是以茶饼形式保存的。这对于刚接触普洱茶的朋友会感到有些棘手,面对着一个357g的普洱茶饼,你可能会不知道怎么去处理。回想自己刚接触茶的时候,面对着一块紧压的“铁饼”也曾尝试过用菜刀去剁,现在想想真是个笑话。

随着对普洱茶越来越深入的了解,越来越发现紧压茶的好处。普洱茶因其历史原因被制成茶饼好方便运输,但后来却发现饼茶的好处并不止于此。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一,茶饼较紧实,所占空间小,大大减少了储存所需空间,有利于小空间的大批量储放,减低了存茶成本费用。

其二,普洱茶饼经过高温蒸压,茶叶中某些低沸点的青涩味物质,随着高温蒸发后挥发减少,这就促使普洱茶紧压茶收藏的基础比散茶好。

其三,普洱茶紧压后的温度、湿度较稳定,有助于陈化均匀、持久,耐贮藏。

那到底我们应该如何品尝普洱饼茶呢?

一、准备用具撬茶

在开茶之前,先给咱们介绍几种撬茶的常用东西:

茶刀:首要适用于饼面较松,条索较大的普洱生饼。扁平状茶刀通常是由竹子、不锈钢和一些特别金属制成的,太厚的刀身不容易刺进茶饼,而太尖或是有刃口的刀容易伤到自己的手。

茶锥:首要用于限制较紧的熟茶饼茶、熟茶砖茶、小沱茶等紧压茶。茶锥一头尖锐,当需要切制普洱茶时,使用锥体前端的尖刃可顺畅的刺进紧茶内,只需轻加很小外力,即可完成紧茶部分的别离。个人多年撬茶经验觉得茶针效果比茶刀好。

二、撬茶步骤

1、茶砖打开外包装,要平放在干净的地方。用茶盘托着或者放在干净的纸上,方便收集散落的茶叶。

2、准备好干净的茶刀,从茶饼的侧面慢慢插入茶饼,茶饼的侧面是非常容易撬开的。顺着茶刀的方向横向缓慢移动茶刀,茶刀没入茶饼越多,则越容易撬出完整的茶片。

3、利用杠杆原理,一只手按压住茶砖,另一只握着茶刀的手向上提,使茶刀与茶饼表面的茶脱落。

4、如果你需要的茶叶量不多,那就轻轻弄点边上的茶叶使用就行。如果需要茶叶量较多,则需继续撬开茶饼。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来回摇晃茶刀,并稍稍用力下压,使茶刀慢慢插入茶饼的中部,这样就可以撬开茶饼了。

1、在撬茶的过程中,手要和茶刀(茶锥)在同一方向,按住茶饼的手要在后方,与茶刀(茶锥)成平行角度,切不可成交叉角度,以防用力过猛,失手误伤自己。

2、撬茶时要尽量不损坏茶叶条索的完整,断碎的茶叶容易造成茶汤苦涩。也不便于观赏叶底。

3、撬茶要慢,一定不要着急,慢慢撬松再撬散,再由大块解成小块。应双手轻轻捏住,水平的抽松抽散,切忌用手去把它掰断。

关于其他形状的普洱茶,如砖茶或沱茶,只需把握了撬茶的准则,根本的办法都是相同的。只要你去不断尝试,相信你一定能掌握你最好用的撬茶方法。

这3种方法最容易把茶存坏,看你中招没?


导读:生活中常常会发生将原本的优质茶品存坏的遗憾。好好的茶品,到自己手中一段时间后,就无法再享受其品饮价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存茶时,步入了以下3个误区。

情况一:买到手的优质茶叶,打开后,就将茶品长期敞开放置,甚至直接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会发生什么呢?

如果是受到这样对待的茶品,过一段时间后,再将茶品拿来冲泡品饮时,就会发现,茶品的滋味淡薄、茶香飘散很淡,严重影响品饮口感。同时有的茶叶如绿茶或滇红工夫茶,因发生氧化,绿茶颜色由绿色变黄色,滇红工夫茶由金黄变浅黄等。茶叶因长期被强光照射,冲泡后,还可能出现令人不适的“日晒味”。

情况二:家庭中最常见的遗憾是将买回的茶品,放在靠近厨房(或直接放在厨房里)、卫生间的地方;有的茶品甚至还和各类化妆用品胡乱搁置在一起。

处于这样环境下的茶品,以普洱茶为例。即使是用绵纸包好的茶品,长期和其它浓烈的味道相互融合,一段时间后再冲泡品饮,发现茶汤中茶香混杂,甚至出现怪味。这样的茶品自然也就失去了品饮价值。

情况三:优质的茶品,过一段时间后,本想取出和三五好友品尝,却发现茶品发霉,更严重的已经能够清晰闻到茶品上的霉味,和看到茶品上的霉状物,关于茶品上的霉具体是什么?我们已经发表过

普洱茶要“藏之得法”,其实就这三招如何正确收藏普洱茶?


“陈”字是普洱茶的核心,所以“藏之得法”尤为重要。

传统普洱茶缓慢后发酵的过程是普洱茶形成和提升的过程,人工发酵的普洱茶存放一段时间也会得到提升。随着品质的提升,普洱茶的价值也得以提高,所以普洱茶就具备了饮品和收藏的双重功能,即普洱茶除了具有饮料的属性外,它与文物古董有相同的收藏功能,越是年头久远的越是稀少,价值也越高。

科学贮藏是云南普洱茶品质形成的关键,科学贮藏普洱茶,其实就这三招:选购、归档、贮藏。

一是选购。

选购普洱茶时首先应根据自己的收藏爱好、收藏目的、收藏时限来选择茶叶。如果打算收藏几年后就品饮的,可选购“熟普”,因为“熟普”已经过人工后发酵过程,茶叶中的许多成分在人工后发酵中发生了转化,贮放几年就能品饮到普洱茶陈香、甘滑、醇厚的口感。

如果打算长期收藏以待升值,最好选购“生普”,“生普”是纯自然后发酵的普洱茶,“生普”转变为“熟普”需要8年以上的时间,自然天成的品质和时间赋予的生命历程使之具有更富神奇口感和保健功效,最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次,选购普洱茶要认准生产厂家和产地,要选那些用料精良、品质稳定的厂家的茶品来收藏,最好是选购生态有机茶,且尤以古茶园所产的茶为上品。一般消费者缺乏品茶、识茶经验,选购普洱茶最好到品牌店比较放心。再次,选购时要认真品鉴茶的年限、品质,以确定收藏的价值。需要提醒的是,用于收藏的普洱茶最好选购紧压茶,这是因为紧压茶耐贮藏,不容易变质,而且体积小,更便于贮存。

二是归档。

购回茶后要做好普洱茶的收藏记录,最好是分门别类地对购茶时间、地点、厂家、品种、等级、名称以及是否是生态茶等认真记录,以备日后鉴赏和交易。建议在茶品商标附近加盖自己的收藏章,名人收藏的名品,今后升值空间会更大。

三是贮藏。

普洱茶的贮藏并不十分讲究,一般来说,只要不受阳光直射和雨淋,环境清洁卫生,通风无其他杂味、异味即可。如存放数量多,可设专门仓库保管;如数量少,个人在家中存放,可用陶瓷瓦缸存放,将普洱散茶拆去外包装直接放于缸内,封好缸门就行,饼茶、金瓜茶、沱茶要用变或其他寄生虫侵入。普洱茶的品质形成需要一定的贮存时间,贮存时间的长短,决定着普洱茶的滋味和陈香。有关研究表明,自然贮放10年的普洱茶,茶多酚减少为13.94%,贮放20年的普洱茶,茶多酚减少更多,仅为8.98%。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贮茶最需防的是异味和霉变,茶叶特别吸味,普洱茶的陈化过程一旦吸入异味,其本来的陈香本色就被破坏了。

贮藏要注意的三个事项

一、流通的空气

流通的空气中有较多的氧份,不仅有利于茶叶中一些微生物的繁衍,而且可加速茶叶变化,但不能将普洱茶放置在风口上;另外,要注意存放环境不要有异味,否则茶叶是会变味的。

二、恒定的温度

普洱茶放置的温度不可太高或太低,温度应以当地环境为主,正常的室内温度就行;可存放在荫凉处,避免太阳照射。

三、适宜的湿度

好的普洱茶要‘干仓’存放,‘干仓’就是指在干爽的环境中存放,忌湿,但太干燥的环境会令普洱茶的转化变慢,所以相对还需要有一定的湿气。太过潮湿的环境会导致普洱茶的快速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霉变茶叶不可饮用。年平均湿度最好不要高于对于沿海一带温暖的海洋性气侯来说,要注意通风透气,保持干燥。

这样拿盖碗不烫手——盖碗泡茶的完整操作


盖碗可以说是现代人泡茶的一个神器。相比于用直身杯、便携式茶杯、搪瓷缸、保温杯等等泡茶来说,它在香气和滋味的呈现上更加丰富和饱满。也因为它获得比较容易,携带方便,所以也是很多爱茶人必备的茶器。

然而,用盖碗泡茶也有一个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当泡茶的水有些满就容易烫手。

如何做到可以优雅地泡茶而又不被烫到呢?是不是每一个泡茶人都要修炼出不怕烫的神功才可以?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泡茶,之所能修身养性,更多的是因为在整个泡茶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中做到了全身心的投入,这也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深度投入”。在这样的深度投入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除了泡茶一事之外,别无杂念,从而让我们的内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纯净,在泡茶的过程中就没有太多的思虑。

专注的好处无需赘言,也唯有专注才能让我们进入到精深的境界中,也唯有进入精深的境界中,我们才能体会到最高的幸福,以及深度投入下带来极致自由和美。

泡茶,是一项技能,既然是技能,那么我们就是可以通过专业的练习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通常我们会说“拿盖碗”。“拿”是没有细节的,它是一种直白的陈述,而我们在泡茶(创作)的时候,是要有自己的情绪、情感的表达,是有温度,有节奏,有轻重之区别是。

在品茶六要“手抚茶器”这一要中,“抚”是有温度的,有力量的,它饱含了作者和工具之间的强烈的,深入的情感链接。只有当作者的艺术创作能力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同时创作情感也积淀到了一定的程度,同时又有了创作的时机和相应的条件,这时候,创作的行为才有可能发生,作品也就能因此而产生。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艺术家来说,创作工具其实就是自己身体的延伸,必须做到得心应手。所以,选择一件得心应手的创作工具也就变得尤其重要了。

选择趁手的盖碗,和我们手的大小密切相关。这里有一个误解,就是“人多的时候用大盖碗,人少的时候用小盖碗。”

其实,小盖碗不一定好用。用小盖碗通常不存在掌握上的困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会因为轻重的变化而带来一些操作上的轻微不适,这是完全有可能影响茶汤的。对于一个对自己的作品和创作状态,有着高要求的艺术家来说,这种情况是应当尽可能避免的。

大盖碗往往不趁手。人多的时候选择大盖碗,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尽可能减少了冲泡环节,似乎更简练,貌似我们有了更专业的选择。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我们忽略了工具的趁手不趁手直接会影响作品的品质。“

那么究竟怎样选盖碗?

为了更利于注水时水流的平滑和流畅,盖碗的选择以圆底为佳,外沿不可过阔,过阔则不利于手的把握。碗高以5.5厘米以下为宜,过高则重心不稳,操作颇艰。总容量为150毫升到180毫升为宜。

盖碗的颜色以白色为主,冷白、暖白均可。白色的背景在泡茶过程中更方便观察茶汤的变化,从而更能让我们对茶汤进行及时的调整(力度、方向)。

泡茶时,如何凝神静气于冲泡中而不被烫到,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动作--托。

托的字义是:用手掌承着东西。因为是承载,所以用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捏的字义是:用拇指和别的手指夹。夹的用力方向是横向的。

在使用环境中,当我们对一个事物特别珍惜呵护的时候,就会用托,比如托起明天的太阳。而捏的使用环境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捏饺子”,十分的日常,缺少了精心呵护的含义。

在实际的茶叶冲泡中,托,可以避免手和盖碗的过度接触,同时因为托所使用的力量并不会过当,所以,在整个冲泡过程中,全程都会轻松。故而当我们通过练习能够完成“托”的这一动作时,泡好茶同时不被烫,也就不会是偶然事件了。

托的动作怎么做?请看如下动作分解:

1、身体坐正;

2、手臂带动手肘下沉,食指的向中指的一侧轻轻搭于盖钮上;

3、拇指和中指从盖碗沿的下侧向上托住碗沿;

4、手肘向上,带动手肘、手腕,然后盖碗离开台面;

5、向公道杯方向行进,到达公道杯上空,转动手腕,倾斜盖碗,直至茶汤出尽;

6、手肘下沉,带动手肘、手腕上升、最后盖碗下沉至碗托上方;

7、盖碗稍稍向前方倾斜,碗足一侧轻轻和碗托的凹处一侧接触实了之后,整个盖碗完全平稳地坐在碗托之上;

8、手轻轻离开盖碗。

完成这八个步骤,整个盖碗的操作就算是完整结束。

托盖碗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1、避免被烫;

2、省力;

3、优雅;

4、茶汤之美得到完美呈现;

5、和器物建立柔软的链接,修养自己呵护之心。

《学会这3招,不再被盖碗烫伤手》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盖碗花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