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茶手必知:不同客户类型的应对技巧

发布时间 : 2019-12-10
卖茶叶的 怎么卖茶叶 不同茶的口味

卖茶叶的。

茶店顾客的类型有很多,购买心理也各不相同,那么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我们该如何有针对性加以引导才是关键。

1、理智谦虚型客户

主要特征:衣着打扮讲究品位档次、整洁干净,谈吐能力较好,对人较随和,冷静稳健、深思熟虑,较不容易被卖茶手的言辞所说服,对于有疑问的必会详细询问,讲道理但不会挑剔。

应对技巧:加强对公司企业文化、产品品质及独特优点、服务方面的说明,在服务态度和问题解答上要显得很专业,以获得他理性的支持。

2、分析型客户

主要特征:此类客户喜欢收集多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并仔细阅读、观察、对比,他们提出的问题一般会较全面,如:“口感怎么样啊?”“你们怎么给我送货啊?”、“你做这一行多长时间啊?”他们会很仔细的聆听卖茶手的回答,但不盲从,他们的逻辑思维性很强,好奇心也重,爱刨根究底,他们会综合多方面的意见并自己进行分析才做出购买决策。

应对技巧:和他们打交道时要注重实际分析,很清晰、细致地向他们说明产品价格、质量、包装等,哪些方面会比较适合他们,我们的服务特色、优势以及我们产品得过的奖项,尽快的引起他们的兴趣,并在最后适当的提示他“您看您已经考虑的非常的周全了,就放心购买吧”。

3、专家型客户

主要特征:能准确、主动地找到并发现目标产品,对卖茶手介绍行为会显得心不在焉,对你以及你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情况也了解得一清二楚,他提的问题很专业、直接,会让专业知识不足的卖茶手应付不过来,在卖茶手回答问题的中间,会随时打断进行发问,也会突然终止交谈。一般自己选择好目标产品后,马上购买。

应对技巧:专心听他讲话,肯定他的专业性,说一些维护他的自尊的话,迎合他的自尊心,例如:“一看您就是行家”,“在这方面您肯定是专家,请多教!”,最好让他自行选择购买,自己只是附和,有问题就简单回答。

4、犹豫型客户

主要特征:此类客户在面对选择的时候总是举棋不定,不能直截了当的做出决定,在交谈时,注意力不集中,很敷衍、拖延,在做决定前,希望多了解,好像是在位自己的决策找个支撑点,但是很多情况下还是需要你替他们做决定。

应对技巧:不要给予他们过多的选择,一两个就好,积极自信客观的回答对方提出的异议,如果他们提出不同的意见,可以先附和下,然后转到有利于产品的话题上。对于这类型的客户一定要表现出坚定、自信的态度,说话直截了当。

5、沉默型客户

主要特征:一种是不爱说话或害怕说错话,一般不轻易发表意见和看法,往往对卖茶手主动服务无动于衷,不仅对于卖茶手的问候没有什么反应,就连他们的介绍、产品等也采取忽视的态度;

另一种是故意沉默的,他们对于卖茶手提出的任何问题不仅不会做出回应,目光还会四处游走,他们没有关注的对象,也不会认真的倾听卖茶手给出的问题,因为他们对于想要购买的产品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概念,又不愿意被卖茶手牵着鼻子走。

应对技巧:对于天生沉默型的客户,我们最好能够找话题,用疑问句打开他们的话题,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对于这类客户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强迫他们做决定,一步一步的取得他的信任;对于故意沉默型的客户,我们要尽量的拉近与对方的关系,刚开始他对于我们卖茶手有着潜在的抵触情绪,可多聊些额外的话题,如:根据对方口音拉一拉老乡关系,这是一个打破隔阂的一个很好的途经,这时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并不沉默。

6、多疑型客户

主要特征:这类型的客户会有敌视心理,对于你的介绍抱有怀疑,担心落入你的“圈套”,很难做出决定。应对技巧:对他的反对做出反应,但不要和他争论,要和他谈话,多用逻辑和已证明的事实。

cy316.COM编辑推荐

普洱茶品饮误区,喝茶必知!


初喝普洱茶,常常会进入误区,不管是被广告误导,还是被谣言蛊惑,以下喝普洱茶的误区,你都中了几招?

古树篇

古树就一定很大?

NO:经常采摘的古树可以长得很瘦小。树根直径越大不代表树龄越老,不同的茶树品种,相同树龄、直径不同。

有白色苔藓的茶树就是普洱茶树?

NO:有白色苔藓的不一定是普洱茶树。

有螃蟹脚的普洱茶树就一定是古茶树吗?

NO:在景迈山树龄低的,甚至是台地茶园里也不难发现其踪迹。

叶片毫多就一定是古树?

NO:但毫越多,越能防虫咬。

冲泡篇

反复烧水保持水温?

NO:反复烧开的水含有亚硝酸盐。

饮水机的水适合泡普洱茶?

NO:普洱茶需要沸水才能泡,最低也要90多度,很多饮水机水温是达不到的。泡普洱茶水温好控制,水沸了就能泡,不像龙井要85度,碧螺春要75度。

泡茶时间长点好?

NO:茶叶浸泡4-6分钟后饮用最佳,一般泡茶时的咖啡因和其它可溶性物质已经浸泡出来。时间太长,茶水就会有苦涩,影响品质。普洱茶很耐泡,前面几泡,出汤要快,在后面几泡可以延长浸泡时间。

生普需要煮着喝?

NO:烧开的沸水泡就行了。生普煮熟了也不会变成熟普。

储存篇

普洱茶藏到床底下?

NO:存放普洱茶需离地15厘米,湿度大则离地更高。

普洱茶要拿出去晒晒?

NO:普洱茶暴晒会被快速氧化变酸,直接就废了。

普洱生茶存放久了会变熟茶?

NO:普洱生茶陈放多久都不会变成熟茶,熟茶是工艺不是岁月。这让我想起纳西族的猪膘肉,放上十几二十年就可以生吃猪肉了。但生普放不熟,不过陈年生普的汤色和熟普相近了。

功效篇

喝普洱茶一定能减肥?

普洱茶对减肥有帮助,但不是绝对的,和冲泡方法、个人体质、生活习惯有关。

晚上喝普洱茶会失眠?

普洱茶有助睡眠的作用,注意冲泡方法,要冲泡不是浸泡。

只有茶叶才有茶碱?

NO:大多数植物都含茶碱,含量高低各有不同。

收藏篇

普洱茶是不是越陈越值钱?

NO:超过100年就可以当柴烧了。

回甘要快?

NO:古树茶的茶性都是慢温,也就是新茶滋味出得慢,但后期陈化出来才有力道。就好比长得快的东西,没有长得慢的好!

叶底好看就是好茶?

NO:最关键的是要后期转化之美。叶底做得漂亮,外形做得够大,这往往是一些机器的杀青结果,不代表顶级古树茶。真正的冰岛也是有小糊点的,且采茶时是有茶梗的,而B货冰岛做工就精美之极了,但一年后好坏区别很大。

我国茶区不同类型茶树的分布情况


我国茶区主要分布于北纬33°以南,东经98°以东,在这个大约280万平方公里的近似长方形地带,由西南往东北,茶树品种的分布,则由高大的乔木逐渐演变为灌木,植株矮化,叶片渐小而厚,栅栏组织加厚,抗性增强,多酚类物质渐减。云南、贵州、四川一带,我们早期从野生茶树驯化为栽培种的一些古老类型,仍然保持着乔木性状和特性,除了生态条件影响外,与人们栽培利用方式也有关系。古老的云南大叶种、苦茶、大树茶的种植区,由于采取林下种植,不修剪,攀枝折采,以至茶成大树,枝叶粗大。

乔木类型的茶树品种,多分布于西南和华南茶区。乔木型最突出的茶树品种资源云南大叶种,随着近代的利用和推广,不仅在云南省西南部大面积种植,而且分布到广东、广西以及四川、贵州、湖南、福建、江西、浙江的南部。经多年引种实践,除四川盆地外,云南大叶种在北纬25°以南茶区推广,较有成效。

小乔木类型的茶树品种,较集中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随着茶树良种的推广,这类茶树品种的分布,有很大扩大。例如,著名的福鼎大白茶,几乎在全国茶区都有分布。

灌木类型的茶品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茶区的中部、东部和北部,其中著名的祁门种、鸠坑种、湄潭苔茶等,也有较大范围的分布。这类茶树品种资源适应性强,受温度、湿度和地势等生态条件约束性较小,地理分布区较为广泛。

除了丰富多彩的茶树品种外,野生大茶树和茶种近缘野生植物,分布也很广,在西南、华南甚至华东地区都有发现。

不同类型普洱茶在陈化中遵循不同的陈化规律


正如生命进化和茶类发展遵从由简到繁的规律,我们的分类研究表明,近三十多年来,随着普洱茶产业的长足发展,普洱茶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创出了一系列加工处理方法。

当今市场上的普洱茶可归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渥堆微生物发酵型普洱茶;第二,仓贮微生物发酵型普洱茶;第三,湿热作用陈化型普洱茶。这三种类型普洱茶的加工工艺流程存在着较大差异,其品质有着各自的特点,在贮藏陈化中品质变化有着不同规律,有必要分别对它们在贮藏中的品质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

湿热作用陈化型普洱茶是指: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或由晒青毛茶蒸压成形的紧压茶在含有较低水分,在适当的贮藏转化环境中,排斥大量微生物参与条件下,进行一定时期的陈化处理,主要依靠水热和非酶性氧化作用以及一些物理过程实现在制品品质色泽朝着干茶黄褐、茶汤汤色绿黄到黄红、滋味浓醇回甘、香气纯陈的方向转化所得产品。该类型的普洱茶具有贮藏陈化中品质变化是一个渐进连续过程,陈化期相对较长、因茶而异的特点。

“看茶做茶,因茶而异”是茶叶加工领域一个重要的技术原则,对于不同的原料,我们应根据鲜叶本身的品质特点来决定其加工技术,以发挥其最佳品质。如:同样是加工绿茶,由于原料采摘的季节,嫩度标准,品种等的不同,在杀青、揉捻、干燥时所采用方式及温度,时间控制都会不同;又如:同样是加工红茶,原料不同,发酵的时间和程度也不能一概而论,这样才能把茶叶做好!“看茶做茶,因茶而异”也是普洱茶的后发酵加工的普适原则,常常听人问普洱茶陈放几年最好?有人说10年,有人说5年,有人说30年。还有人说50年,100年。这样的回答未免太随意。其实提问本来就不严谨。一方面时间只是影响普洱茶陈化变化的一个因素,而茶叶品质的基础,含水量、紧压程度、陈放温度、湿度等都会影响普洱茶陈化转化的速度和方向。

另一方面,普洱茶陈化加工其实最重要的是改善其风味品质,使其在香气、汤色、滋味得到协调改进。比如:一些初制良好的高山早春和晚秋大树茶原料做的普洱生茶,本身香气细腻优雅、滋味协调、回甘好,只要冲泡得浓淡适度,喝起来非常舒服,新茶就有很好的审美特性。这些茶经适当陈化,香气会变得更细腻一些,滋味变得更加醇和,陈化中,儿茶素、茶氨酸等保健功能成分会减少,而茶色素、茶多糖等功能成分会少量增加。新茶和老茶各有不同的审美特性和保健功能特性,这些茶边贮存边体验分享,未尝不是明智之举。而一些苦涩味很重或烟焦味很重,协调性很差的普洱生茶,自然陈化十几二十年,其生津回甘特性还是一般。还有,即使同样勐海茶区的茶,也会因为原料品种,季节,初加工不同导致在陈化转化要求上存在较大差异。

渥堆微生物发酵型普洱茶是指通俗所说的熟茶:利用云南大叶种毛茶原料潮水堆积,依靠自然或人工接种,引入大量微生物发酵,通过保湿堆积与翻堆解块、闷堆与透气结合来调节在制品水、热、气的交替变化,调控参与发酵微生物的区系更替及代谢转化,实现在制品重度发酵,形成干茶红褐、汤色褐红、滋味醇和、具有典型微生物发酵香型为基本特点的产品。完成渥堆发酵的在制品一般还需通过适度的陈化、精制等提质处理最终形成成品。贮藏中内含成分变化较小,但挥发性成分变化明显。

这种类型普洱茶发酵出堆或刚压制后,新茶香气中往往还带有一些堆味和杂菌异味,香气较浊,滋味中水味较重,回甘较差,汤色较混浊的特点。陈化中这种异杂味能较快散失,而留下融合茶香和微生物发酵代谢特征香型香气,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变得清雅柔和,滋味变得滑润、柔和而丰满,水味失去;汤色变得越来越亮。发酵技术的好坏与程度对后续陈化转化要求有重要影响。一些堆味重的普洱熟茶,去除堆味达到纯化,可能要十年八年陈化,才能有好的香气口感。而另一些发酵很好,堆味轻,协调性好的普洱熟茶,除对后陈放上一两年,饮用特性已很好。因此一味提倡“越陈越香”的提法是不科学的。

仓贮微生物发酵型普洱茶是指:毛茶原料或蒸压成形的紧压茶在较高含水量的条件下,或者通过高湿环境中一定时期的在制品吸水过程处理,使其水分活度达到青霉菌等微生物生长的下限要求以上,但比渥堆处理的水分含量低得多的条件下,借助这些微生物的活动、结合仓贮干湿交替,透气与闷气等处理来实现其后发酵过程。该工艺把微生物处理和仓贮处理相结合,在适当的仓贮环境条件下借助相对温和的微生物活动推动,实现后发酵转化制得的产品。在贮藏陈化不同处理阶段中,品质产生跃变性转变,然后渐趋平稳。

该种类型的普洱茶在仓贮陈化中借助微生物发酵,其加工往往需要整个过程合理控制,技术可控性较差,经验性很强,一般分为高湿贮藏发酵阶段和低湿透气陈化阶段,如果处理不好,往往有较重的霉菌杂味,或者滋味中有较重的麻、刺、干喉口感。处理得好却也可以制得菌香优雅,滋味醇滑,汤色剔透的产品。

喝茶必知的十条禁忌事项,了解之前先别瞎喝


喝茶虽然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但是如果不小心犯了这些喝茶的禁忌事项,却会损害身体了,下面我们来看看喝茶的十大禁忌事项有哪些。

1.浓茶使乳汁大大减少,影响母乳对婴儿的喂养。

2.浓茶促使胃酸分泌过多。使胃分泌大量胃酸,形成胃、肠溃疡。

3.过量饮浓茶会出现“茶醉”现象,心悸、乏力烦躁、全身不适。

4.咖啡碱可抑制对钙的吸收,从尿中排出钙。导钙质流失,会出现骨质疏松症。

5.常饮浓茶可能会引起便秘。茶叶中的茶多酚对肠胃黏膜具有较强的收敛性,浓茶中的茶多酚含量高,收敛性就更强,会减缓胃的收缩和肠道的蠕动,因而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引起大便干结甚至便秘。

6.喝多浓茶会伤胃,饮用浓茶后会稀释胃液,降低胃液的浓度,使胃液不能正常消化食物,从而产生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胃功能欠佳者甚至还会引起十二指肠溃疡。

7.浓茶促使胰岛素分泌,会出现低血糖。

8.使大脑过度兴奋状态,尤其是晚上会严重影响睡眠。

9.浓茶中氟量偏高,易引起龋齿,使牙齿长一层釉黑色。

10.促使心跳过快,血流加速,导致心律不齐或心动过速。

这几个饮茶禁忌:普洱茶爱好者必知的喝茶常识


普洱茶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茶叶品种,对人体非常有益,能消食减脂、延年益寿;但是再好的东西,饮用起来也有限度,普洱更是不宜滥饮。哪些时候不能过多饮用普洱呢?下面就为你说说普洱茶的日常禁忌。

宜餐后一小时喝,不宜睡前喝

饭前喝普洱会冲淡唾液和胃酸,增强胃的饱腹感,不利于进食后食物的消化。喝普洱在餐后一小时左右为佳。茶叶都含有咖啡因成分,能够让人精神振奋、神清气爽,普洱也不例外。所以睡前最好不要喝太多,否则会影响睡眠质量。

生熟茶宜兼饮,不宜长期偏好一种

所谓兼饮就是饮普洱茶时生茶或熟茶轮换着喝。因为这两种普洱茶的功效是有区别的,不适宜长期偏好饮用一种。

生茶和熟茶虽然同时具有消脂去腻、解毒消食、延年益寿等功效。但是熟茶茶性温和,更适合中老年人及胃寒人群;生茶性属清凉,适合年轻人群。对于普通人群来说,最好两者兼饮为宜。

宜饮优质茶叶,不宜喝变质普洱茶

普洱茶的贮藏对温度和湿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同时还要避免沾染异味,如果普洱茶有吸湿、霉变的现象,最好不要饮用,变质的茶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和病菌,对健康非常不利。

宜因人择时而饮,不宜空腹喝普洱

俗话说“空腹茶心慌”,空腹饮茶对胃非常不好,茶叶会冲淡胃酸,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甚至有人还会“醉茶”,出现心悸、头疼、胃部不适、心烦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比较轻微所以不被人所重视,但为了健康最好在喝普洱茶时准备一些茶点。

不仅如此,空腹喝普洱还会抑制蛋白质的吸收。而且对于不同的体质的人群来说,饮普洱茶也是不同的,比如老年人适合饮用熟茶,年轻人大多比较适合饮用生茶,要根据自身体质和季节气候的变化来和合适的普洱茶。

新茶、老茶、生茶、熟茶,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普洱茶该怎么泡?


不同的普洱茶有不同的冲泡方法,不同的冲泡方法,也要适应不同的普洱茶。新、老、生、熟,你平常喝得最多的是哪种普洱茶?

1、确定普洱茶的类型

新生茶

茶性上较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熟汤味”,因而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

新熟茶

正常情况下,新茶与老茶相比,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而且常带有一些令人不是很愉快的感觉,比如“堆味”和较重的苦涩味等,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所以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通过高温洗茶以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完整地冲泡品饮新茶(从浓到淡到无味),可以确定茶的贮存价值。

发酵过度的茶叶滋味淡,需用沸水冲泡,并延长浸泡时间,反之则出汤要快,否则就浓如酱汤难以入口。

老生茶、老熟茶

好的原料、好的加工、好的储存,这样的茶品就是最好冲泡的,浓淡冲相宜,怎么泡都好喝。若储存中略有问题,如稍有杂味,则可适当增加洗茶次数。若是茶品因储存不当发生了变质,就算再贵的茶也都不具备品饮的价值了。

老茶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对于许多老生茶,在泡与泡的间隔开盖,使叶底稍稍降温后再续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妨试试。

2、查看普洱茶

条索的松紧重实程度

一般而言,较紧结重实的茶投茶量较小,而冲泡水温略高,水温高可以充分醒茶。紧结茶一散开,溶解速度就会很快,所以投茶量相对要少。对于有些年头的紧结重实的茶要注意控制冲泡的节奏,通常是“前紧后松”,洗茶慢,出汤快,经过出汤较快的数泡之后,可以缓一缓节奏,让茶休息休息,你会惊喜发现,一杯好茶又在手中。

粗老、细嫩程度

较细嫩普洱(如宫廷普洱)不耐泡,多可用“留根冲泡法”,即每泡茶汤不出尽,以保持其滋味的稳定性;水温也要适当控制,避免“煮茶”,尤其要杜绝高温、多次、长时间洗茶而导致茶内有效成分的无谓流失,失去品味和饮用价值。

粗老茶因内含物减少则要大大增加投茶量,延长冲泡时间,可采用高温冲泡,甚至煮饮。

匀齐整碎度

茶叶较碎,其浸出物溶解也快,出汤相对的就要快。

3、普洱茶冲泡技巧

投茶量

这是个相对的问题,根据饮者的饮茶习惯、饮者人数、用具大小等相对而定。一般而言,生茶较熟茶少,新茶较老茶少,细嫩者较粗老者少。

对于特别粗老的茶,投茶出多的部分,继续冲泡就可以了。

所以在决定投茶量时,大可不必小心翼翼。

醒茶

醒茶分为干醒和湿醒。

干醒的目的是让茶跟空气接触。具体的做法是将要喝的茶饼撬开,变成散茶,放在瓷罐或紫砂罐里,盖上盖子之后,放在无异味、无光照直射的环境里。新茶一般三天左右,老茶可适当延长时间。

湿醒的目的是润茶,让茶借助水温释放。这一步是在准备要喝的时候,有人称为洗茶。新生茶可以用稍微低一点的水温,熟茶、老茶用高温水,浸泡时间一般30秒左右。

冲泡技巧

滗干泡法:也就是类似乌龙茶的泡法,每泡茶汤尽出,不留茶根。这样泡的特点是,可以很好地欣赏一道茶的水路变化,看是否耐泡,体验每一泡汤不同的汤色、香气、滋味等等的变化。

留根泡法:即洗茶后自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一部分在茶壶里,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二出八”或“留半出半”。每次出汤后再注水,直到茶叶变淡——此时,可长时间闷泡。留根闷泡法能调节从始至终的茶汤滋味,使其每一泡的变化不那么突兀。

煮泡法:这种泡法适用于选料较粗老的茶品,例如,经过轻度潮水工艺的粗老茶。煮泡法若采用西式玻璃器皿,即可以看到水滚茶漂的动感画面,也可以欣赏茶汤的色彩如何一丝一缕沁润开来的过程,可以增加不少乐趣。

特殊冲泡法:有些高香而质弱的茶品冲泡很特别,以高温快速洗茶一道,第一泡略闷,结合“留根泡法”,后续冲泡则快进快出。

修正法:稍有杂味而内质较好的老茶品,洗茶及前两泡可以高温处理,后续冲泡则以大幅降温闷泡处理;质优而香气、汤色不足的新茶品,洗茶高温略闷,冲饮时高温且节奏加快。

“透”和“闷”原则

把握“透闷”技法,视普洱茶嫩度状况而定。一般说来,嫩茶以透为主,多透少闷,老茶以闷为主,多闷少透。

“透”:指的是冲泡过程中不加盖(杯盖、壶盖等),快速降温,使茶香自然而缓慢挥发。

“闷”:是指冲泡过程中,加盖(杯盖、壶盖等),通过保持相对温度,发掘茶品香气。

幼嫩的茶叶容易闷熟,过闷,会使香气不易显露,水味重。故浸泡时,应多透少闷,以透为主。

粗老原料的茶叶,质地厚实硬脆,“粗老味”重,以高温和闷透结合的浸泡方法,能获得甘而醇的品质风格。“高温”闷泡,逼出“粗老气”,“透”则释放“粗老味”,勿使其存留茶叶之中,使茶叶滋味甘甜醇和不滞钝。

“透闷”原则,不仅仅指普洱茶冲泡的“透”与“闷”,也是选择茶具时应注意的,茶具的透气性强弱、散热性好坏对茶味的影响很大。

透气性好、散热快的茶具(如盖碗、紫砂薄胎壶、玻璃茶具等),适宜冲沏嫩度较高的普洱茶;

反之,质地厚实、壁厚、密度大、散热慢、容水多的茶具(如紫砂厚壁壶、瓷器、石器、容量多的大壶),适宜冲沏原料较粗老的中低档普洱茶。

学会不同的泡茶注水方式,泡茶更香泡茶注水技巧


“品质影响也有很大的软性因素”这是因为注水的方式是在泡茶过程中唯一需要人工完全控制的环节,其注水的快慢、水流的急缓、水线的走势、高低、粗细都是人为控制,却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

水线的走势主要关系到茶底和水流的动静比例以及茶底接触水的均匀程度。泡多了茶的人,或对泡茶知之甚多的人,可能就会知道水线的走势有以下几种:

1、螺旋形注水

这样的水线令盖碗的边缘部份以及面上的茶底都能直接接触到注入的水,令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时间溶合度增加。

这样的注水方式比较适合红茶和绿茶和白茶,或者泡到后期,滋味比较淡了,也可使用这种方式。

2、环圈注水

这样的注水方式,可令茶的边缘部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水,而面上中间部份的茶则主要靠水位上涨后才能接触到水,如此一来,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时间溶合度就没那么高。

这样的注水方式适合嫩度比较高的绿茶。

3、单边定点注水

这种注水方式适合需要出汤很快的茶,或者碎茶。

4、正中定点注水

正中定点的注水方式是一种较为极端的方式,通常和较细的水线和长时间的缓慢注水搭配使用,令茶底只有中间的一小部份能够和水线直接接触,其它则统统在一种极其缓慢的节奏下溶出,令茶在注水的第一时间的溶合度达到最差,茶汤的层次感也最明显。

很多有发酵现象的茶会因此出现滋味过于凝聚,和茶汤分离的情况。

水流的急缓:主要影响到滋味和香气和汤感之间的协调关系,急的水流令茶叶旋动,茶和水在接触第一时间的相对高温下浸出融合度高,且和空气摩擦程度增加,令香气高扬,茶汤的厚度和软度则会相应下降。而缓慢的水流则令茶保持相对的静止,接触水的茶底缓慢的溶出,在出汤的时候再一次在较低温度下融合,令茶汤的厚度和软度上升,层次感加强,同时令茶汤的香气下降。

水线的高低:水线的高低主要关系到两个问题,一是水在冲泡过程中的降温作用,二是在冲泡过程中水线的高低起伏令注水过程中茶和水的动静得到起伏,水线的高低起伏常常被用来做冲泡时的微调。

水线的粗细:水线的粗细主要关系到注水过程中水的流速,除了跟水的动静有关外,也跟注水的时间和速度相关,同样,水线的粗细也是泡茶者常用的微调手段。

出汤方式:缓慢的出汤主要对前期浸泡相对静态的茶水溶合度差的茶汤有融合调节作用,越缓慢均匀的出汤令茶汤在出汤时候的溶合越有层次,且相对融合温度越低,其汤感也越软。而越快速的出汤则令茶汤的融合度越好,香气越高。相对于注水方式来说,出汤方式的影响要小得多,在冲泡过程中也属于微调作用。

出汤后残留的茶汤:出汤后残留的茶汤令下一次浸泡的时候整体温度降低,导致香气的程度下降,苦涩味较相同浓度的茶汤有所减低,汤感的粘稠度和厚度则会有所提升,并且令相邻两泡之间的感觉更加接近,令茶口感更加稳定。出汤后残留茶汤的做法被称为“留根法”常常被用来泡制那些有异杂味的茶。

各泡之间的间隔时间

各泡之间的间隔时间在以人为主的品茶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实其意义很重大,尤其关系到几个很重要的问题:

1、每一泡茶注水时茶底的温度,茶底的温度除了跟注水后整个容器中的茶水综合温度相关,过冷的茶底令茶汤的溶出温度下降,导致香气变低。

2、注水时茶底和水之间的温差,茶底过冷而水温过高导致温差过大,令茶叶中的溶出物的溶出温度间距加大,各类物质的溶出速度不能够平均化,溶出物质的比例协调性下降,从而导致茶汤中滋味和香气的比例发生变化,而这部份变化和茶本身以及注水的方式密切相关。

3、存留的茶汤在茶底降温后将会被挤出,上一泡出汤后,由于叶底依旧处于湿润状态,所以溶出依旧在继续,且随着温度的下降,茶叶收缩又会令溶出后的茶汤再次挤出,过分间隔会令这部分高浓度茶汤冷却后融入下一次注入的水中,从而增加了茶的苦涩味,对下一泡的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

发酵的几种类型


发酵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生产酒精类饮料、生产醋酸和发酵面包发展到今天成为生物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一个包括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

发酵是当今最前沿的高科技领域。如果说过去的发酵是一种单一、落后的技术手段的话,那么今天的发酵则上升到发酵工程。其涉及的行业已不局限于食品,而是应用于农业、医药、酿造、食品及化工等多个领域。它属于生物工程的范畴,是生物工程五大组成部分中的一项,即: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发酵工程。

在这其中,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研究结果,大多需要通过发酵工程和酶工程来实现产业化。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中所需要的酶,往往是通过酶工程来获得;酶工程中酶的生产,一般要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法来进行。由此可见,发酵工程在生物工程领域内与各个分支之间存在着交叉渗透的现象。

发酵工程是目前国际社会中最前沿的高科技领域。我们可根据它发酵的特点和微生物对氧的不同需要,将发酵分成若干类型:

1、按发酵原料来区分:糖类物质发酵、石油发酵及废水发酵等类型。

2、按发酵产物来区分:如氨基酸发酵、有机酸发酵、抗生素发酵、酒精发酵、维生素发酵等。

3、按发酵形式来区分,有固态发酵和深层液体发酵。

4、按发酵工艺流程区分,有分批发酵、连续发酵和流加发酵。

5、按发酵过程中对氧的不同需求来分,可分为厌氧发酵和通风发酵两大类型。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发酵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生产酒精类饮料、生产醋酸和发酵面包发展到今天成为生物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一个包括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

我们这里谈到的发酵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有活性的离体酶的某些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直接用微生物参与控制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人们熟知的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造啤酒、果酒、工业酒精;乳酸菌发酵制造奶酪和酸牛奶;利用真菌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并且已经进入能够人为控制和改造微生物,使这些微生物为人类生产产品的现代发酵工程阶段。

现代发酵工程不但生产酒精类饮料、醋酸和面包,而且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生产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在化学工业上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酶、维生素和单细胞蛋白等。

怎样撬茶不伤手?


绿茶、红茶、花茶常见都是散茶形式,可以精确掌握投茶量,也方便就能冲泡。而大部分普洱茶都是以茶饼形式保存的。这对于刚接触普洱茶的朋友会感到有些棘手,面对着一个357g的普洱茶饼,你可能会不知道怎么去处理。回想自己刚接触茶的时候,面对着一块紧压的“铁饼”也曾尝试过用菜刀去剁,现在想想真是个笑话。

随着对普洱茶越来越深入的了解,越来越发现紧压茶的好处。普洱茶因其历史原因被制成茶饼好方便运输,但后来却发现饼茶的好处并不止于此。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一,茶饼较紧实,所占空间小,大大减少了储存所需空间,有利于小空间的大批量储放,减低了存茶成本费用。

其二,普洱茶饼经过高温蒸压,茶叶中某些低沸点的青涩味物质,随着高温蒸发后挥发减少,这就促使普洱茶紧压茶收藏的基础比散茶好。

其三,普洱茶紧压后的温度、湿度较稳定,有助于陈化均匀、持久,耐贮藏。

那到底我们应该如何品尝普洱饼茶呢?

一、准备用具撬茶

在开茶之前,先给咱们介绍几种撬茶的常用东西:

茶刀:首要适用于饼面较松,条索较大的普洱生饼。扁平状茶刀通常是由竹子、不锈钢和一些特别金属制成的,太厚的刀身不容易刺进茶饼,而太尖或是有刃口的刀容易伤到自己的手。

茶锥:首要用于限制较紧的熟茶饼茶、熟茶砖茶、小沱茶等紧压茶。茶锥一头尖锐,当需要切制普洱茶时,使用锥体前端的尖刃可顺畅的刺进紧茶内,只需轻加很小外力,即可完成紧茶部分的别离。个人多年撬茶经验觉得茶针效果比茶刀好。

二、撬茶步骤

1、茶砖打开外包装,要平放在干净的地方。用茶盘托着或者放在干净的纸上,方便收集散落的茶叶。

2、准备好干净的茶刀,从茶饼的侧面慢慢插入茶饼,茶饼的侧面是非常容易撬开的。顺着茶刀的方向横向缓慢移动茶刀,茶刀没入茶饼越多,则越容易撬出完整的茶片。

3、利用杠杆原理,一只手按压住茶砖,另一只握着茶刀的手向上提,使茶刀与茶饼表面的茶脱落。

4、如果你需要的茶叶量不多,那就轻轻弄点边上的茶叶使用就行。如果需要茶叶量较多,则需继续撬开茶饼。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来回摇晃茶刀,并稍稍用力下压,使茶刀慢慢插入茶饼的中部,这样就可以撬开茶饼了。

1、在撬茶的过程中,手要和茶刀(茶锥)在同一方向,按住茶饼的手要在后方,与茶刀(茶锥)成平行角度,切不可成交叉角度,以防用力过猛,失手误伤自己。

2、撬茶时要尽量不损坏茶叶条索的完整,断碎的茶叶容易造成茶汤苦涩。也不便于观赏叶底。

3、撬茶要慢,一定不要着急,慢慢撬松再撬散,再由大块解成小块。应双手轻轻捏住,水平的抽松抽散,切忌用手去把它掰断。

关于其他形状的普洱茶,如砖茶或沱茶,只需把握了撬茶的准则,根本的办法都是相同的。只要你去不断尝试,相信你一定能掌握你最好用的撬茶方法。

冲泡普洱茶要了解的茶性怎样冲泡不同类型的普洱茶?


普洱茶冲泡的难点在于:所泡之普洱品类繁多,变化万千,似乎每次冲泡普洱茶都有不同形状、年份、特点,这就是普洱茶的茶性,普洱茶冲泡的前提要了解的茶性,说的就是下面这些因素:

01、新生茶

茶性上很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熟汤味”,因而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关键在于把握好其原料特征,如茶树品种、茶区特点、树龄、生态等。原则上滋味浓强的水温略低,浸泡时间要短,滋味清淡的则相反。

02、新熟茶

正常情况下,新茶与老茶相比,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而且常带有一些令人不是很愉快的感觉,比如“堆味”和较重的苦涩味等,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所以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通过高温洗茶以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完整地冲泡品饮新茶(从浓到淡到无味),可以确定茶的贮存价值,判断其是否有潜力。

03、老生茶、老熟茶

老茶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对于许多老生茶,在泡与泡的间隔开盖,使叶底稍稍降温后再续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妨试试。历经多年时光的沉淀,有的老茶因贮存不当而有异味,我们可通过高温和多次洗茶来尽量排除,选用紫砂壶冲泡对杂味也有很好的修正作用。

04、条索的松紧重实程度

一般而言,较紧结重实的茶投茶量较小,而冲泡水温略高,水温高可以充分醒茶。紧结茶一散开,溶解速度就会很快,所以投茶量相对要少。对于有些年头的紧结重实的茶要注意控制冲泡的节奏,通常是“前紧后松”,洗茶慢,出汤快,经过出汤较快的数泡之后,可以缓一缓节奏,让茶休息休息,你会惊喜发现,一杯好茶又在手中。

05、粗老、细嫩程度

较细嫩普洱茶(如宫廷普洱)不耐泡,多可用“留根冲泡法”,即每泡茶汤不出尽,以保持其滋味的稳定性;水温也要适当控制,避免“煮茶”,尤其要杜绝高温、多次、长时间洗茶而导致茶内有效成分的无谓流失,失去品味和饮用价值。粗老茶因内含物减少则要大大增加投茶量,延长冲泡时间,可采用高温冲泡,甚至煮饮。

06、发酵的程度

发酵过度的茶叶滋味淡,需用沸水冲泡,并延长浸泡时间,反之则出汤要快,否则就浓如酱汤难以入口。

07、匀齐整碎度

茶叶较碎,其浸出物溶解也快,出汤相对的就要快。

08、储存情况

好的原料、好的加工、好的储存,这样的茶品就是最好冲泡的,浓淡冲相宜,怎么泡都好喝。若储存中略有问题,如稍有杂味,则可适当增加洗茶次数。若是茶品因储存不当发生了变质,就算再贵的茶也都不具备品饮的价值了。

09、投茶量

这是个相对的问题,根据饮者的饮茶习惯、饮茶人数、用具大小等相对而定。一般而言,生茶较熟茶少,新茶较老茶少,细嫩者较粗老者少。对于特别粗老的茶,取出出多的部分,继续冲泡就可以了。所以在决定投茶量时,大可不必小心翼翼。

杀青:火与手的微妙分寸


杀青,考验人。

很多茶有烟味,红边、黄片,甚至香气不足,杀青关键。

鲜叶萎凋一段时间,岁月美好。投入铜锅,香气弥漫空气中,半个多小时后,才能出锅。玄妙之至。古人用铜锅,而不用铁锅。铜锅导热快,迅速,准确,不拖泥带水,香气要的是微妙之功,热火劲足够,也不易形成红边。铜锅底部凹凸不平,那是手工打造的哦。

大理才有独特传统工艺,一锤一锤,时间造就,精打而成。鲜叶受热均匀,一锅茶炒出来,口感才会相同。调配时才准确,科学。少数民族的汉子,祖祖辈辈炒茶,一天下来,其实炒不了多少锅。

一锅茶40分钟,从中午炒到凌晨,也就二三十锅。一锅炒四五公斤,成干茶只剩一两斤。

好的鲜叶,必须熟练工人炒,否则会糟蹋。像母亲对待婴儿那样,细心,体贴。大叶种茶,芽叶肥大,含水率高,杀青时要注意闷抖结合,杀透杀匀。锅温过低,叶温升高时间过长,会使茶多酚发生酶促反应,产生“红梗红叶”,茶汤味苦涩明显,有闷馊味。相反,如果锅温过高,叶绿素破坏较多,会导致叶色泛黄,茶汤出现高火味。甚至使茶叶产生糊焦边、斑点叶和黄片,茶汤不清透,影响后期陈化品质。

300度只是一个概数,具体操作还要靠茶叶的性状。

铜锅升温快,温度稳定,不易产生糊底焦片,保证杀青品质的稳定。普通老百姓用不起,传统一直是铁锅。继承中要有创新,创新中要继承传统。

茶里喝出烟味,自己掂量。好这口,没说的。小作坊生产,基本脱离不了此窠臼,没初制所,或直接从茶农家收毛料。

小农经济,一二尺宽的灶台,一口小锅,火塘下柴火通红,浓烟直冒,上面是大铁锅,炉灶没分离,茶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灶膛飞出的烟,跑进茶里,这就是习以为常的烟熏茶。

有实力的公司,会将炉灶分开。一道厚厚的门,将火塘和炒锅,分为两个世界。灶台后部生火,有人专门添柴,控制火候温度。成栋的木柴堆在那,有点震撼。幸亏云南木柴多,光这些木柴一年就是不菲的开支。

钢铁厂,最关键的是控制温度看钢铁成色的人,而鲜叶对温度也很敏感。有人专门在灶台后控制温度,太高会损害茶叶,太低也会损害茶叶。不高不低,需要数百年淬炼的经验熟练的师傅,凭感觉控制。无法用科学计算,只能靠经验。

想偷懒也行,买台机器,一个人开关电闸就可以,一次性可投四五十公斤鲜叶,炒一锅茶不到十分钟搞定,效率提高三十倍。然而,味道不一样。手工炒茶,现场的空气中全弥漫着茶香,机器炒茶,空气中全是杀猪草的水汽味。小锅小灶炒的菜,总比大食堂大铲子做出来的菜香,道理就在这里。

中国菜的精髓在火候。杀青亦然。一样的食材,做出不一样的香味,很微妙,香与不香,就在分寸之间。炒茶时,炉火温度,铜锅温度,茶叶温度,再加上春夏之交滇南本身的温度,大汗淋漓的师傅,像是一场生命的交响。本可用木叉炒,可他们直接用手,翻动茶叶。他们感觉手和木叉,炒出来的味道不一样。

炒茶十几天,会累出病来。每年春茶季,就像一场大战,金戈铁马。每天收回鲜叶,必须当天炒完。要赶时间,凌晨三四点休息时常有的事。太倔强了,机器不用,存心找罪受。为何有的茶叶具有自己独特的气质?

炒上见功夫。世居古茶山的少数民族茶农,最懂茶,他们对自己村寨的茶叶特性了如指掌。外面招聘的员工,培训几个月上岗,不能领会制茶的微妙之道,没热忱,没分寸,像冰冷的机器。

鲜叶,源头。神一样的少数民族制茶师傅,懂得鉴别古树与台地,天生的本领。

不同村寨、不同山头的鲜叶,具有不同的特点,他们懂得微妙差异,在炒茶时彰显特点,克服缺点,尊天循道,顺乎他们的天性。不摒弃古茶的优异性,更不能在不完美面前低头。古老的少数民族先人,将数千年的技艺文明代代传承,他们心力所使,湮没不世,就是一种微妙的手感。

迷信科技的现代人,其实内心是孤独的,单调的,寂寞的,也是粗陋简单的,只有懂得手感的微妙性,才能领略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譬如中医。最伟大的文明,往往无法复制,而杀青的手感,只能顿悟,根本无法复制。

普洱茶的五种香气类型普洱茶的五种香气类型


普洱茶有五种香,分属“五行”:

一、表面香

很容易获得,开水冲下去,茶香扬起来,其实,表面香在开水还没有冲下的时候,茶叶刚刚展露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此香最显。属火。

二、滋味香

很直接,茶汤中的香,不是闻出来的,是喝进嘴巴后迅速散发出来的,这种香平常人喜欢用口齿生香来形容。这种香是被茶汤裹着,不易显露,非常含蓄,在闻盖杯的时候不那么明显突出,因为它的香气形态不是以刚猛霸道体现的,但是细细闻下去,这种香气非常细腻幽远,顽强地存在那边,始终与你保持不即不离的距离。好像背着太阳的那一面月亮,你看不见,或者是若隐若现,但是它始终是存在着的。此香最实。属土。

三、汤底香

往往是老茶鬼的最爱,他们喝茶后,不把杯子放下,而是在手中把玩,细细品味那残留在杯子底下的最后那丝丝香气。有时是火,有时是润,鸟语花香,百花齐放,在汤底下,挂在杯子上的残留香气是那么丰富多彩,在喝茶的口舌乐趣之外,居然有这样的享受,不上瘾都不行。此香最贵。属水。

四、冷杯香

是汤冷了以后的香气,往往跟汤底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表面香之外的香,藏在汤里,驻在水中,挂在杯上。有温度的时候,香会明显一些,没有温度的时候,香会收敛一些,但始终在发散,绵绵密密,若有似无。有时会觉得忽然强势张扬,但仔细去寻找,又无影无踪。此香最玄。属金。

五、回味香

是一种记忆中的香:刚刚喝过的茶,印象深刻,留下记忆,过了很久,记忆犹深,以至于喝什么茶都用这个记忆去对比,去印证。平常所说的韵,我想就是这个回味香。韵的有无,深浅,都是在与记忆中的香作比较,由此得出结论。我以为此香最真。属木。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卖茶手必知:不同客户类型的应对技巧》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