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红茶的制作工艺,分初制、精制两道工序!

发布时间 : 2019-12-16
顶级红茶制作工艺 红茶绿茶的制作工艺 绿茶制作工艺

【www.cy316.com - 顶级红茶制作工艺】

英德红茶,品质优异,成品茶色泽乌润,颗粒均匀结实,香气高锐,茶汤红亮,滋味浓烈,饮后甘美怡神,清心爽口,适合清饮。英德红茶的独特品质,和它的制作工艺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关于英德红茶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初制、精制两大过程。

《英德红茶的初制工序》

1、采摘

采摘需要看季节,一般都是在春季、秋季采摘,尤其是春季在清明节前后15天时间,采摘标准为初冒的嫩芽,初展的一芽二叶,采摘以手工采摘为主。

2、萎凋

鲜叶采摘回家以后,接下来第二步就是萎凋,然后再揉捻。揉捻,就是把萎凋后的茶叶,像和面一样轻轻的揉搓,让气变成成条的形状。

揉年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要让茶叶里的细胞破碎,让茶叶里面的茶多酚、空气中的氧气接触,然后发生酶促氧化,为下一步的发酵做好充分的基础准备。

3、发酵

发酵是制作英德红茶的关键步骤,是茶叶变色的一个决定性过程,经过揉捻的茶叶,只有经过发酵后,绿色的茶叶才会慢慢的变成红茶,形成英德红茶特有的色香味。

4、烘干

烘干是初制的最后一道工序,其实也就是干燥;通过高温烘焙,把茶叶里面的酶活性终止,预防发酵过度;而是把茶叶中水分烘干制7%以下,这样才有利于茶叶的保存;三是为了丰富、发展香气。

干燥过程中,在高温作用下,散风出青草气的低沸点香物质,还有糖类、氨基酸发生糖氧反应,产生不同的香味,导致英德红茶拥有丰富的层次感。

《英德红茶的精制过程》

对比起初制工序,精制过程就显得非常的繁琐了;精制工序分别为:初抖、分筛、打袋、毛抖、毛撩、净抖、净撩、挫脚、风选、飘筛、撼筛、手拣、拼配、补火、匀堆、装箱等,一共有16道,其中的手工制作工序主要有筛分、打袋、风选、拣剔、补火和官堆等。

1、筛分

制作好的毛茶,先经过抖筛,初步去分出茶叶的大小;手工抖筛也叫吊筛,筛沿的一端用一根绳子系在高架上,另一端用手抖动筛子。抖筛的关键是靠手腕和脚踝用力,让茶叶布满筛面并均匀地抖动。抖筛之后要进行分筛,分筛是要分出多个号头。分筛的时候手一定要端平,匀速地晃动,一旦倾斜就会走料,好茶就筛不出来了。

2、打袋

筛分好以后,把筛上的大茶头继续打小,;把茶叶放入布袋子内,用石头块在上面摔打,这个过程也需要讲究技巧,力度、次数,没有一定经验的人,还制作不出英德红茶呢。

3、风筛

这个步骤是为了区分出茶叶的轻重,剔除那些轻质感的茶叶;一般现在风筛都是采用人工摇风扇的方式去不停摇动,然后身子骨比较轻的茶叶就会从风口吹出,经过反复多次以后,就可以选出不同规格标准的茶叶。

4、飘筛

这个步骤是为了再次筛选出轻质感的黄片,预防低品级的茶叶混进高品质茶叶内。

5、飘筛

节奏的把茶盘上的茶叶飘起,轻的茶叶就被飘了出去,这样可以继续剔除掉轻质茶

6、拣剔

前面几个步骤做好以后,把坏、茶、次的茶叶都不要,然后再进行人工拣剔。

7、补火

精制过程中,茶叶,难免会受到多多少少的潮气入侵,所以在包装之前,一定要经过补火这一个步骤;做法就是把筛选好的茶叶,放置在烘笼上,用炭火烘干。

用炭火烘干的过程中,往往也是对火候有很大讲究的,这样补火步骤,可以去掉茶叶中的一些水分,更加的耐于保存,而且也可以激发茶叶的香气,改善品质。

8、匀堆

补火后的各号茶,分层倒入官堆场中,做成方形高堆,用木齿耙向外梳耙,使茶叶混合流下,即为小堆,再按上述方法进行大堆,使各号茶混合均匀,即可装箱成为精制红茶

我们英德红茶的整个完整制作过程就介绍到这里了。在我们英德市,英德红茶的制作全部都是传统手工工艺制作的,所以这也就是我们英德红茶的魅力存在吧。

小编推荐

小岘春制作工艺四道工序


小岘春制作工艺 分杀青、做形、毛火烘焙、足烘装筒四道工序。

杀青

在口径70cm、倾斜10·铁锅中炒制。锅温特级80-100℃其余级别120-140℃,投叶量不超过1两,用细软的竹帚在锅中旋扬、捺炒,先慢后快,注意扬抖,散发水分,杀青时间2分钟,炒至叶色转暗,叶片变软,有香气溢出为适度。

做形

在口径50cm、倾斜20·的铁锅中进行炒制,锅温70-80℃,方法,用高梁秸炒帚,手掌向下,腕力暗用,使杀青叶在锅内呈三色形挑扬,捺拍,炒4-5分钟,芽叶成形,五成干起锅。

毛火烘焙

用竹蔑烘笼,高70cm,4-5锅为一烘,烘顶温度70-80℃,烘至七成干,下烘摊凉。

足烘装筒

两烘毛火茶合并为一烘,烘顶温度55-60℃,摊放要匀,翻烘要勤,动作要轻,时间30-40分钟,烘至茶叶手捻成末下烘,趁热压干装筒。

翠螺绿茶的制作工艺七道工序


翠螺绿茶制作工艺

翠螺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炒制工艺分摊放、杀青、揉捻、烘干、再揉捻、炒干、再烘干七道工序。

翠螺茶属半烘炒绿茶,全程实现了机械化生产,采用的主要设备有:滚筒杀青机,265型揉捻机,6CH—120型烘干机,滚筒炒干机。

杀青的进风温度为130~160℃,出风温度为95~105℃。要求杀透杀匀,无红梗红叶,做到嫩而不生,老而不焦。

揉捻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揉捻历时25分钟,加压15分钟,始、终空压,中间加压,注意解块。第二次揉捻历时15分钟,加压5~7分钟,通过揉捻达到条索紧结的目的。

烘干分两次进行。初烘的进风温度为110℃左右,通过初烘达到蒸发水分、便于炒干时做形的目的。适度初烘叶含水量40%左右,初烘叶经摊凉冷却后再行揉捻和炒干。再烘的目的是增进香气,促使茸毫披露、平伏及干燥。再烘的烘温95℃左右,再烘叶含水量6%以下。

炒干:在再揉捻后进行。目的是促使条索卷曲,茸毫初露,炒干的筒温为70~80℃,干度七成左右。

化佛茶制作工艺六道工序


化佛茶选取优良的双江勐库良种,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开展到一 芽二叶半开展。通常,炒制一公斤干茶需近2万个芽头。化佛茶采用手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炒制,主要工艺有等六道工序。

杀青 在锅径80厘米光洁的铁锅内进行。当锅温160-180℃时,投入摊青叶2-2.5公斤,掌握锅温先高后低,以抖为主,抖闷结合,嫩叶老杀,老叶嫩杀的原则。当芽叶叶质柔软,略有粘手感,青气消失,起锅迅速降低叶温,以防叶色在湿热条件下闷黄,或产生红梗红叶。杀青历时6-8分钟。

揉捻 采用50型揉捻机进行。分初揉和复揉两个过程。初揉历时25分钟,复揉历28分钟,加压程度为空压和轻压,促使芽叶成条和锋苗完整。

理条 采用人工推揉方法进行。通过理条,达到理直茶条,揉紧条索的目的,历时2-3分钟。

干燥 用烘干机进行,目的是失水、定形和提香。干燥分毛火和足火两个过程,毛火进风温度120-130℃,烘时10分钟左右,当芽叶有刺手感,干度约七、八成时,下烘摊凉。足火进风温度100-110℃,烘时10-13分钟,烘至足干下机摊凉,装袋保管。

筛选拣剔 用七号筛割去粗大芽叶,用十号筛除去碎末,经割头去末后的茶叶通过风选,再行拣剔,剔除不符要求的芽叶和杂物。

补火 是装箱前必须的工序,通过补火达到足干目的,防止劣变,便于贮藏。补火在烘干机内进行,进风温度70-80℃,烘时8-10分钟,下机摊凉,过秤装箱。

蒙顶黄芽制作工艺,八道工序制作而成!


蒙顶黄芽,属于黄茶中的黄芽茶,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是黄芽茶中较为出名的品种,具有外形扁直,芽条匀整,色泽嫩黄,芽毫显露,花香幽长,汤色黄亮透碧,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全芽嫩黄的特点。那蒙顶黄芽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

蒙顶黄芽加工工艺

蒙顶黄芽制造分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四炒、烘焙八道工序。由于芽叶特嫩,要求制工精细。

杀青:用口径50厘米左右的平锅,锅壁表面平滑光洁,采用电热或干柴供热。当锅温升到100℃左右,均匀地涂上少量白蜡。待锅温达130℃时,蜡烟散失后即可开始开杀青。每锅投入嫩芽120-150克,历时4-5分钟,当叶色转暗,茶香显露,芽叶含水率减少到55-60%,即可出锅。

初包:包黄是形成蒙顶黄芽品质特点的关键工序。将杀青叶迅速用草纸包好,使初包叶温保持在55℃左右,放置60-80分钟,中间开包翻拌一次,促使黄变均匀。待叶温下降到35℃左右,叶色呈微黄绿时,进行复锅二炒。

复炒:锅温70-80℃,炒时要理直、压扁芽叶,含水率下降到45%左右,即可出锅。出锅叶温50-55℃,有利于复包变黄。

复包:得炒以后,为使叶色进一步黄变,形成黄色黄汤,可按初包方法,将50℃的的得炒叶进行包置,经50-60分钟,叶色变为黄绿色,即可复锅三炒。

三炒:操作方法与复炒相同,锅温70℃左右,炒到茶条基本定型,含水率30-35%时即可。

堆积摊放:目的是促时叶内水分均匀分布和多酚类化合物自动氧化,达到黄叶黄汤的要求。将三炒叶趁热撒在细篾簸箕上,摊放厚度5-7厘米,盖上草纸保温,堆积24-36小时,即可四炒。

四炒:锅温60-70℃,以整理外形,散发水分和闷气,增进香味。起锅后如发现黄变程度不足,可继续堆积,直到色变适度,即可烘焙。

烘焙:烘顶温度保持40-50℃,慢烘细焙,以促进色香味的形成。烘至含水率5%左右,下烘摊放,包装入库。

蒙山茶不愧为中国名茶中的一颗灿烂明珠。人们对蒙山茶的品质赞扬不已。《蒙山图经》云:"蒙顶有茶,受阳气之全,其茶芳香。"历代名人学士皆留粗许多称颂蒙山茶的诗篇。宋代文同《谢人寄蒙顶新茶诗》有:"蜀士茶称圣,蒙山味独珍。"宋代文彦博《蒙顶茶诗》云:"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清代赵恒《试蒙山茶》诗中,亦有"色淡香长品自仙"之句。可见蒙顶茶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之声誉,且久兴不衰。

蒙顶黄芽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扁直,色泽微黄,芽毫毕露,甜香浓郁,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全芽,嫩黄匀齐。为蒙山茶中的极品。

红茶制作工序工艺流程介绍


红茶制作工序萎凋:

萎凋分为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方式。自然萎凋就是将鲜茶叶放在室內或者室外阳光不是很强烈的地方,经过一定的时间,令鲜茶叶失去一定的水分而变成萎蔫凋谢的状态。萎凋槽萎凋则是将鲜茶叶放在通气槽体中,使用热空气来加快鲜茶叶的萎凋过程,这是当前普遍使用的萎凋方法。

揉捻:

揉捻的作用是令茶叶初步成形,同时提高茶叶色、香、味的浓度,并且通过破坏叶细胞来促进一系列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为下一步的发酵做准备。

发酵:

红茶发酵过程的实质是使茶叶中原本无色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类氧化酶的作用下,形成红色的氧化聚合物——红茶色素。红茶色素的一部分能够溶于水中,因此会形成红色的茶汤,而另一部分则仍然留在叶片中,形成了红色的叶底。

干燥:

发酵之后,茶坯需要经过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固定茶形,与此同时,红茶所特有的一些高沸点的芳香类物质也被保留在茶叶当中,从而形成了红茶所特有的醇厚、香甜的味道。

英德红茶产地制作工序及品质功效作用介绍


英德红茶,因其出产地为广东省英德县而得名。这一地区山峦起伏,江水环绕,为明显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因此具有洞邃水丰的自然环境。众多的茶场就分布在地势开阔的丘陵缓坡上。此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20.7℃;年平均降水量达1883毫米,年相对湿度为79%;无霜期长,霜日不到十天;土壤深厚而肥沃,酸度适宜,pH值在4.5-5之间。这里所栽培的茶树品种主要是云南大叶与凤凰水仙两优良群体,茶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采摘下的鲜叶通过蒌凋、揉切、发酵、烘干、复制、精选等多道工序进行精制才做成成品。烘干、复制、精选等多道工序进行精制才做成成品。

英德红茶可分为叶、碎、片、末四个花色,每个花色里面又包含了不同等级的多个茶号。其成品外形重实紧结,细嫩乌润,金毫显露,有浓郁的香气和鲜爽浓强的滋味,其汤色明亮红艳,叶 英国皇室钟爱英德红茶 英德红茶自从创制以来就因为极佳的形、色、香、昧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据1969年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从我国驻英国大使馆经济参赞处收到的电文得知:“英国皇室喜爱英德红茶,1963年英国女皇在盛大宴会上用英德红茶招待贵宾,受到高度的称赞和推崇”。另外,1996年9月19日,香港(东方日报)发表题为”英德红茶香滑不苦提神醒脑“的文章,里面写道“英国皇室所享用的靓红茶都是中国货,如福建的正山小种和英德红茶。英德红茶原汁香味足而苦涩味薄。懂冲泡之法就可使得红茶香味足又滑而不苦涩。英德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又香又特别提神醒脑”。底红亮嫩匀。茶中茶多酚的含量超过35%,要比一般品种多10%。茶多酚可以起到收敛、杀菌、消炎、抗癌等功效。另外,茶巾还含有丰富的咖啡碱、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英德红茶可凉热净饮,单独泡饮,也可以加糖、奶调饮。

英德红茶于1958年问世,国际和国内茶叶专家对其评定的结论是,此茶已经达到国际高级红茶水平。1980年,在全国红碎茶二套样评比中,英德红茶名列前茅;1984年,获商业部红碎茶评比的冠军;1985年,中国工业食品协会在江西南昌主办的全国优质食品评选中,英德华侨农场生产的金帆牌l号红碎茶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

鹿苑毛尖茶的制作工艺(制作工序)


鹿苑毛尖的鲜叶采摘时间在清明前后15天,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要求鲜叶细嫩、新鲜、匀齐、纯净,不带鱼叶、老叶、茶果。采回的鲜叶,先进行“短茶”,即将大的芽叶折短,选取一芽一叶初展芽尖,折下的单片、茶梗,另行炒制。习惯是上午采摘,下午短茶,晚间炒制。

鹿苑毛尖的制造分杀青、二青、闷堆、拣剔、炒干五道工序.

杀青

锅温要求160℃左右,并掌握先高后低,每锅投叶量1~1.5公斤。炒时要快抖散气,抖闷结合,时间6分钟左右。炒至五、六成干起锅,趁热闷堆15分钟后散开摊放。

二青

炒二青锅温100℃左右,炒锅要磨光。投入湿坯叶1.5公斤左右,适当抖炒散气,并开始整形搓条,要轻搓、少搓,以防止产生黑条,时间约15分钟,当茶坯达七、八成干时出锅。

闷堆

闷堆是鹿苑毛尖品质特点形成的重要工序。茶坯堆积在竹盘内,拍紧压实,上盖湿布,闷堆5~6小时,促进黄变。

拣剔

主要剔除扁片、团块茶和花杂叶,以提高净度和匀度。

炒干

炒干温度80℃左右,投叶量2公斤左右,炒到茶条受热回松后,继续搓条整形,应用螺旋手势,闷炒为主,借以保持茶条环子脚的形成和色泽油润。约炒30分钟,达到足干后,起锅摊凉,包装贮藏。

福鼎白茶的制作工艺工序介绍


具有地域唯一、工艺天然和功效独特等特性的福鼎白茶是最原始、最自然、最健康的茶类珍品,造就如此特色的茶品应归功于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 福鼎白茶的制作工艺是创制福鼎白茶的中心工序,拥有高超的制作方法,独具科学艺术魅力。它的传承与白茶史息息相关。清嘉庆初年,以福鼎菜茶的壮芽为原料,制成银针。约在咸丰六年(1856),培育茶树良种大白茶,光绪十二年(1886)开始以大白茶芽制银针,称白毫银针,翻开白茶制造的新历史。在传承古老制茶法的基础上,福鼎白茶制作以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为主,技术制作工序流程呈水线形式进行。福鼎白茶拥有优秀品质特征,得益于其传承久远的制作技艺。福鼎白茶的制作工艺,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3、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4、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