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茶艺上投法八道茶艺表演

发布时间 : 2019-12-19
碧螺春茶叶 红茶的茶艺表演 盖碗红茶茶艺表演解说

碧螺春茶叶。

碧螺春茶艺(上投法)

第一道:沐浴瓯杯。采用回旋斟水法用茶壶里的热水浸润整个茶杯,以提高茶杯的温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挥发出茶的清香之气。

第二道:碧螺亮相。“洞庭无处不飞霞,碧螺春香万里醉”。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有心绝之美誉,即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赏茶是欣赏碧螺春的第一绝,形美。大约6万个嫩芽才能生产1斤特级碧螺春。仔细观看碧螺舂纤细的条索,卷曲成螺,浑身披毫,银白中略带鲜翠,很像民间传说中善良可爱的碧螺姑娘。

第三道:飞澈甘霖。用右手拿杯,左手托住杯子底部,从左至右南杯底至杯口缓慢旋转一周,然后将杯中的水倒出,经过热水浸润后的茶杯犹如珍宝一样光彩夺目,这样能够更加清晰地欣赏到碧螺春的汤色以及外形。

第四道:雨涨秋池。即向杯中注水,水注到七分满即可,这与唐代李商隐的名句:“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意境相契合。

第五道:飞雪飘扬。一般采用上投法冲泡碧螺春。用茶匙把茶荷巾的碧螺春,依次拨到已冲了水的玻璃杯之中。浑身披毫,银白隐翠的碧螺春,如洁白的雪花般纷纷扬扬飘到玻璃杯中,吸收水分后缓慢沉入杯底,瞬时间银光烁烁,如雪花纷飞,甚是美丽。请您慢慢观茶品茶。

第六道:喜闻幽香。碧螺春味清香且幽雅,独具天然花果之芳香气息。

第七道:鉴赏茶汤。碧螺春汤色碧绿,清澈见底。

第八道:共品香茗。第一口品饮碧螺春之时我们能体味到汤味鲜雅,色淡香幽;第二口感到茶香更浓,茶汤更绿,味道更淳;品第三口时,我们所品尝的已经不再是茶,而是在品味太湖春天的气息,品味洞庭盎然的生机,品味人生的百态百味。

cy316.cOM编辑推荐

碧螺春茶艺表演全流程(含茶艺表演视频)


碧螺春是我国的传统茗茶,因茶叶卷曲似螺得名,品尝高级碧螺春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情,碧螺春的功夫茶泡法也十分流行,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碧螺春茶艺表演吧!

碧螺春茶艺表演视频

碧螺春茶艺表演全流程:

1、沐浴瓯杯

用茶壶里的热水采用回旋斟水法浸润茶杯,提高茶杯的温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茶最大限度的挥发香气。

2、碧螺亮相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碧螺春产自江苏吴县,有四绝之美誉——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赏茶是欣赏它的第一绝,形美。生产一斤特级碧螺春约需六万个嫩芽。你看它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浑身披毫,银白隐翠,多像民间故事中娇巧可爱的碧螺姑娘。

3、飞澈甘霖

用左手托住杯底,右手拿杯,从左到右由杯底至杯口逐渐回旋一周,然后将杯中的水倒出,经过热水浸润后的茶杯犹如珍宝一般光彩夺目,使您更好地欣赏到碧螺春的汤色和外形。

碧螺春茶艺表演

4、雨涨秋池

唐代李商隐的名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个很美的意境,雨涨秋池即向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满。

5、飞雪飘扬

冲泡碧螺春采用上投法。用茶匙把茶荷中的碧螺春,依次拨到已冲了水的玻璃杯中去。浑身披毫,银白隐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纷纷扬扬飘到玻璃杯中,吸收水分后即向下沉,瞬时间银光烁烁、雪花纷飞,煞是好看。

6、闻香赏茶

喜闻幽香碧螺春清香幽雅,独具天然花香果味。鉴赏茶汤汤色碧绿清澈。

7、共品香茗

第一口品饮碧螺春感到色淡香幽,汤味鲜雅;第二口感到茶汤更绿,茶香更浓,滋味更淳;品第三口时,我们所品到的已不在是茶,而是在品太湖春天的气息,在品洞庭山盎然的生机,在品人生的百味。

福鼎大白茶八道茶艺表演


福鼎大白茶茶艺

第一道:焚香礼圣,净气凝神。在白茶茶艺表演开始之前,通常都要点燃一炷高香,以示对唐代撰写《茶经》的“茶圣”陆羽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第二道:白毫银针,芳华初展。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极品,它将茶的美味与花香融于一体。而福鼎所产的白毫银针更是极品中的极品,曾先后多次荣获国家名茶称号,它全身满披白毫、外形纤纤芬芳。

第三道:流云佛月,洁具清尘。白茶的冲泡以选用玻璃杯或瓷壶为佳。之所以选用玻璃杯,是因为它不仅能够有效地保留白茶的原汁原味,同时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茶叶在冲泡过程中的微妙变化。用沸腾的水“温杯”,不仅为了清洁,也为了茶叶内古物能更快地浸出。

第四道:静心置茶,纤手播芳。置茶要用心。不仅要看杯的大小,同时也应该考虑到饮者的喜好。以北方人和外国人饮白茶为例,普遍更加偏爱香高浓醇的白茶,因为大杯可投茶7—8克,而南方人喜欢茶之清醇,则可适当减少置茶量。

第五道:雨润白毫,匀香待芳。白毫银针因其外表披满白毫,所以在进行茶叶冲泡时称作“雨润白毫”。先向茶杯中注入适量沸水,目的是为了温润茶芽,轻轻摇晃,叫做“匀香”,以便茶叶在冲泡过程中能够迅速释放出茶香。

第六道:乳泉吲水,甘露源清。好茶应用好水冲。在“茶圣”陆羽看来,山间乳泉是泡茶最好的水源,江中清流次之,最后是井水。山间乳泉之所以是泡茶的最佳水源,可能是因为乳泉中含有微量有益矿物质。温润茶芽之后,采用悬壶高冲之法,观察白毫银针茶在杯中翩翩起舞,上下翻滚的样子,正如仙女下凡,壮观美丽,并加快有效成分的漫出,白毫银针在水中亭亭玉立的美姿,我们尽收眼底。

第七道:捧杯奉茶,玉女献珍。茶来自大自然云雾山中,是得天地之灵气的一种灵物,能够带给人间最美好的感受。一杯由茶在手,万千烦恼皆休。

第八道:春风拂面,白茶品香。饮茶不宜大口饮用,而是要小口啜饮,使茶汤在舌间来回滚动,充分与味蕾接触,使茶人产生一种不可言喻的香醇喜悦之感,它的甘甜、清洌,与其他茶类有着明显的不同,犹如春风拂面,让人们感受到自然之美。

碧螺春茶艺表演解说词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

洞庭碧螺春,产于苏州市吴中区东、西山,集吴中山水的灵气和精华于一身,是我国历史上的贡茶,也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

碧螺春以春分到清明前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碧螺春茶艺,“春满洞庭”。下面表演开始。

一、翻杯

二、洗杯,即“仙子沐浴”。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烫杯即用开水烫洗一遍本来就是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以利发香

三、注水、凉汤,即玉壶含烟。冲泡碧螺春只能用摄氏80度左右的开水,所以在烫洗了茶杯后,不用盖上壶盖,而是敞着壶,让壶中的开水随着水汽的蒸发而自然降温。

四、赏茶:碧螺春有“四绝”——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赏茶是欣赏它的第一绝——形美,其外形: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娇巧可爱。当然,天下茶人更喜爱的,是它的“三鲜”之妙:叶鲜嫩、汤鲜香、味鲜醇。

五、投茶,即飞雪沉江,用茶匙把茶荷中的茶拨入茶杯中。看,嫩叶倾泻入杯,雪雾纷飞,似“雪浪喷珠”。洞庭碧螺春为春茶之冠。既为茶之冠,必有茶之奇。所以有人说:碧螺春茶名天下,太湖山水育英华;一斤茶叶八万芽,先放开水后放茶。

六、温润泡:轻轻摇动杯身,加速茶与水的充分融合,促使茶汤均匀。泡茶用水十分讲究,唐代茶圣陆羽曾说:“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而现代的人们则多选用清冽的山泉或用纯净水来冲泡。此时,茶入杯底,绿叶初展,似“春染人间”。

七、悬壶高冲,即“凤凰三点头”。在冲水时,使水壶有节奏地下倾上提,反复3次而水流不间断,这种冲水的方法称为“凤凰三点头”,这其中蕴含了主人待客三鞠躬的礼仪,高冲能促使茶叶在杯中上下翻滚,犹如飞雪飘扬,也使茶汤均匀。

八、出茶:朋友们,此时,杯中茶汤渐泛绿意,恰似“绿满晶宫”。

九、敬茶:请茶艺小姐将冲泡好的碧螺春茶敬献给各位嘉宾。一杯洞庭碧螺春在手,无论在何时何地,即便是严寒的冬天,也会让你在享受鲜醇甘露的同时,感受到盎然的春意,想到苏州东西山满山苍翠、果树遍野;茶叶吸果香、果花窨茶味。

十、品饮碧螺春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看,婀娜的舞姿,把我们带入了唯美的境界。品一口,如尝云华之液,其色淡,香幽且汤味鲜雅。看着茶叶在水中舞蹈,闻着碧螺春茶的幽香,品着滋润心脾的茶汤,让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碧螺春茶所传递的太湖春天般的气息和吴中洞庭山水盎然的生机,真的好似“神游三山去,何似在人间。朋友,您感觉到碧螺春的鲜香了吗?谢谢朋友们的品尝,谢谢大家的观赏。谢谢。

龙井茶八道茶艺表演详细解说


龙井的茶艺

西湖龙井茶是绿茶中最具特色的茶品之一,龙井茶的茶艺也很有特色。

第一道:初识仙姿

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享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盛誉。优质龙井茶,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为最好,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稍逊,称为雨前茶,而谷雨之后的就非上品了。

第二道:冰心去尘

冲泡高档绿茶要用透明无花的玻璃杯,以便更好地欣赏茶叶在水中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的仙姿,观赏碧绿的汤色、细嫩的茸毫。冲泡龙井茶更是如此。将水注入将用的玻璃杯烫洗一遍,一来清洁杯子,二来为杯子增温。

第三道:清宫迎佳人

茶与水的比例适宜,冲泡出来的茶才能不失茶性,充分展示茶的特色。一般来说,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50,即100毫升容量的杯子放入2克茶叶。将茶叶用茶匙轻轻地拨到玻璃杯中,每杯用茶2~3克左右。

第四道:温润莲心

采用“回旋斟水法”向杯中注水少许,以1/4杯为宜,温润的目的是浸润茶芽,使干茶吸水舒展,为将要进行的冲泡打好基础。

第五道:凤凰三点头

温润的茶芽已经散发出一缕清香,这时高提水壶,让水直泻而下,接着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三起三落而水流不断,这一冲泡手法,雅称“凤凰三点头”。凤凰三点头不仅为了泡茶本身的需要,为了显示冲泡者的姿态优美,更是中国传统礼仪的体现。三点头像是对客人鞠躬行礼,是对客人表示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茶的敬意。

第六道:甘露敬宾客

来敬茶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是茶人所遵从的茶训。将自己精心泡制的清茶与朋友共饮,别是一番欢愉。

第七道:辨香识韵

评定一杯茶的优劣,必从色、形、香、味入手。龙井是茶中珍品,其色澄清碧绿,其形两叶一芯,交错相映,上下沉浮。舒展的茶芽在青碧的水中上下沉浮,宛若新生,似乎是充满灵气的绿色精灵在舞蹈,有人称之为“杯中茶舞”。闻其香,则香气清新醇厚,无浓烈之感;细品慢啜,体会齿颊留芳、甘泽润喉的感觉。

第八道:再悟茶语

绿茶大多冲泡三次,以第二泡的色香味最佳。龙井茶初品时会感清淡,需细细体会,慢慢领悟。正如清代茶人陆次之所说:“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为益于人不浅故能疗疾,其贵如珍,不可多得也。”

祁门红茶12道茶艺表演


红茶

红茶我们以祁门红茶为代表,看一下祁红茶艺:

祁门工夫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清光绪年间开始仿照闽红试制生产。最终因其内质优异,与闽红、宁红齐名,国外也有将祁门红茶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茶。

主要用具:瓷质茶壶、茶杯(以青花瓷、白瓷茶具为好),赏茶盘或茶荷,茶巾,茶匙、奉茶盘,热水壶及风炉(电炉或酒精炉皆可)。

1.“宝光”初现

祁门工夫红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并非人们常说的红色,而是乌黑润泽。国际通用红茶的名称为“Black tea”,即因红茶干茶的乌黑色泽而来。请来宾欣赏其色被称之为“宝光”的祁门工夫红茶。

2.清泉初沸

热水壶中用来冲泡的泉水经加热,微沸,壶中上浮的水泡,仿佛“蟹眼”已生。

3.温热壶盏

用初沸之水,注入瓷壶及杯中,为壶、杯升温。

4.“王子”入宫

用茶匙将茶荷或赏茶盘中的红茶轻轻拨入壶中。祁门工夫红茶也被誉为“王子茶”。

5.悬壶高冲

这是冲泡红茶的关键。冲泡红茶的水温要在100摄氏度,刚才初沸的水,此时已是“蟹眼已过鱼眼生”,正好用于冲泡。而高冲可以让茶叶在水的激荡下,充分浸润,以利于色、香、味的充分发挥。

6.分杯敬客

用循环斟茶法,将壶中之茶均匀的分入每一杯中,使杯中之茶的色、味一致。

7.喜闻幽香

一杯茶到手,先要闻香。祁门工夫红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之一,其香浓郁高长,又有“茶中英豪”、“群芳最”之誉。香气甜润中蕴藏着一股兰花之香。

8.观赏汤色

红茶的红色,表现在冲泡好的茶汤中。祁门工夫红茶的汤色红艳,杯沿有一道明显的“金圈”。茶汤的明亮度和颜色,表明红茶的发酵程度和茶汤的鲜爽度。再观叶底,嫩软红亮。

9.品味鲜爽

闻香观色后即可缓啜品饮。祁门工夫红茶以鲜爽、浓醇为主,与红碎茶浓强的刺激性口感有所不同。滋味醇厚,回味绵长。

10.再赏余韵

一泡之后,可再冲泡第二泡茶。

11.三品得趣

红茶通常可冲泡三次,三次的口感各不相同,细饮慢品,徐徐体味茶之真味,方得茶之真趣。

12.收杯谢客

红茶性情温和,收敛性差,易于交融,因此通常用之调饮。祁门工夫红茶同样适于调饮。然清饮更难领略祁门工夫红茶先特殊的“祁门香”香气,领略其独特的内质、隽永的回味、明艳的汤色。感谢来宾的光临,愿所有的爱茶人都像这红茶一样,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普洱茶茶艺十八道禅茶茶艺表演


普洱茶茶艺

自古有“茶禅一味”之说,禅茶中有禅机,掸茶的每道程序都具有一定的启迪性,昭示佛理,启迪身心。普洱茶茶艺是最具代表性的禅茶茶艺。

第一道:礼佛,焚香合掌。播放《赞佛曲》、《心经》、《戒定真香》、《三皈依》等梵乐或梵唱,营造一种幽雅庄严、平和的品茗气氛。合上双目,仿佛感觉到有一只温柔的手将烦躁的心牵引到虚无缥缈的境界,使人心境平和。

第二道:调息,达摩面壁。达摩面壁出自佛典,指的是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的故事。面壁时助手可伴随着佛乐,有节奏地敲打木鱼和磬,进一步营造祥和和肃穆的气氛。此时,主泡者应指导客人在佛乐中静坐调息,调息的姿势以佛门七支坐为最好。在柔和的佛乐中保持这种静坐的姿势I0-15分钟。静坐时如果配有坐垫,坐垫厚度应为两三寸左右。如果配有椅子,则可正襟危坐。

第三道:煮水,丹霞烧佛。“丹霞烧佛”的典故出于《祖堂集》卷四。丹霞天然掸师在惠林寺时遇到罕见的天寒,就把佛像劈了烧火取暖。寺中主人讥讽他,丹霞天然掸师说:“我焚佛尸寻求舍利子”。主人说:“这佛像是木头的,哪有什么舍利子?”禅师接着说道:“既然如此,我烧的是木头,为什么还要责怪我呢?”于是寺主无言以对。这里的“丹霞烧佛”指的是在调息静坐的过程中,一名助手开始生火烧水。“丹霞烧佛”时要注意观察火相,从燃烧的火焰中去感悟人生的短暂以及生命的辉煌。

第四道:候汤,法海听潮。佛家看来:“…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中见大,从煮水候汤听水的初沸、鼎沸声中,我们会有“法海潮音,随机昔应”的感悟。

第五道:洗杯,法轮常转。“法轮常转”的典故出自《五灯会元》卷二十。径山宝印禅师云:“世尊初成正觉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陈如比丘最初悟道”。此佛典中的“法轮”喻指佛法,佛法其实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平凡琐事之中。洗杯时眼前转的是杯子,心中动的是佛法,洗杯的目的是使茶杯洁净无尘,礼佛修身的目的是使心中洁净无尘。在以转动杯子的手法洗杯时,或许可随着杯转而心动悟道。

第六道:烫壶,香汤浴佛。四月初八的佛诞日和t月十五的自恣H两天是佛教最大的节日,这两天都叫“佛欢喜日”。佛诞日要举行“浴佛法会”,僧侣及信徒们要用香汤沐浴释迦牟尼佛像。我们用开水烫洗茶壶称之为“香汤浴佛”,喻指我佛无处不在,也表明“即心即佛”。

第七道:赏茶,佛祖拈花。“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典故出自《五灯会元》卷一。据书上记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里所说的“佛祖拈花”,是指向客人展示准备冲泡的茶叶。

第八道:投茶,菩萨入狱。地藏王菩萨是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据佛典记载,地藏王菩萨为了拯救众生、鬼魂,毅然表示:“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地狱中只要有一个鬼,我永不成佛”。这里将投茶人壶比喻称菩萨入狱,象征赴汤蹈火。泡出的茶水可振万民精神,如菩萨救度众生,这也正是茶性与佛理的相通之处。

第九道:冲水,漫天法雨。佛法无边,普度众生,泡茶冲水犹如漫天法雨普降,使人“醍醐灌顶”,由迷达悟。壶中升起的热气如慈云氤氲,使人如沐浴春风,心中善念萌发。

第十道:洗茶,万流归宗。五台山著名的金阁寺有一副对联:“一尘不染清静地,万善同归般若门”。茶叶本是天地间的一种灵物,但仍然要洗,目的是为了追求一尘不染。佛教传到中国后,一花开五叶,千佛万神各门各派追求的都是大悟大彻,“万流归宗”,归的都是般若法门。“般若”是梵语的音译词,即无量智能,具此智能便可成佛。

第十一道:泡茶,涵盖乾坤。“涵盖乾坤”的典故出自《五灯会元》卷十八。惠泉禅师曰:“昔日云门有三句,谓涵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流句”。这三句也就是云门宗的“三要义”,“涵盖乾坤”佛语中的意思是真如佛性处处存在,包容一切,万事万物都是真如妙体。这里喻指小小的茶壶中也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佛理和掸机。

第十二道:分茶,偃溪水声。“偃溪水声”的典故出自《景德传灯录》卷十八。据载,有人问师各禅师:“学人初入禅林,请大师指点门径”。师备禅师说:“你听到偃溪水声了?”来人答:“听到”。师备便告诉他:“这就是你悟道的入门途径”。茶壶中尽是三千功德水,斟茶之声亦如偃溪水声可启人心智,警醒心性,助人悟道。

第十三道:敬茶,普度众生。禅宗六祖慧能有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似觅兔角”。“菩萨”是梵语的略称,全称应为“菩提萨缍”。菩提是觉悟,萨堙是有情。所以菩萨是上求成佛以大悟大觉;下求有情以瞢度众生。敬茶意在以茶为媒介,使宾客从茶的苦涩中悟出人生百味,达到大彻大悟,得到大智大慧,故称之为“普度众生”。

第十四道:闻香,五气朝元。“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是佛教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这里的“五气朝元”指的是做深呼吸,尽量多吸入茶的香气,并使茶香直达颅门,反复数次,这样有益于健康。

第十五道:观色,曹溪观水。曹溪是地名,在广东曲江县双峰山F,唐仪凤二年(676年),六祖慧能住持曹溪宝林寺,此后曹溪被历代禅者视为禅宗祖庭。据《密庵语录》记载:“凭昕一滴曹溪水,散作皇都内苑春”。这里,观赏茶汤色泽称之为“曹溪观水”,暗喻要从深层次去看是色是空;同时也提示“曹溪一滴,源深流长”(《塔铭·九卷》)。

第十六道:品茶,随波逐浪。“随波逐浪”的典故出自《五灯会元》卷十五。是“云门三句”中的第三句。云门宗接引学人的一个原则,即随缘接物,去自由自在地体悟茶中百味,对苦涩不故意厌憎,对甘爽不故意偏爱,只有这样品茶才能心性闲适,旷达洒脱,才能从茶水中品悟出禅机佛礼。

第十七道:回味,圆通妙觉。“圆通妙觉”即大悟大彻,圆满之灵觉。品茶之后,对前边的十六道程序,回过头来再细细回味,回味品禅茶的绝妙感受。便会“有感即通,干杯茶映干杯月;圆通妙觉,万里云托万里天”。佛法佛理就在日常最平凡的生活琐事之中,佛性真如就在我们自身的心底。

第十八道:谢茶,再吃茶去。饮罢了茶要谢茶,谢茶是为了相约再品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