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的加工工艺是什么?黄茶的加工方式、要点

发布时间 : 2020-03-19
青茶的加工工艺是什么 绿茶和青茶的加工工艺是什么 青茶加工的关键工艺是

青茶的加工工艺是什么。

黄茶自古至今有之,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观察方法赋予黄茶概念以不同的含义,黄茶其典型工艺流程是杀青、闷黄、干燥,揉捻不是黄茶的必需工艺,具体如下!

黄茶的加工工艺

1、杀青

首先要让茶叶的青气消失,这一个制作工艺叫杀青,只要将叶子放进火候控制在120—130度的锅里翻炒,要让茶芽均匀受热,将茶芽捞起后再将茶芽往锅壁下滑,整个过程的动作要轻快灵活,不要让芽头出现脱毫和弯曲等现象,这整个过程大概4分钟就可以了。

2、摊晾

杀青后,将茶叶放进一个箩筐里晾开,在晾的过程中可以轻微的摇扬几次,让茶叶里的热气散发出来,再将一些细末杂片清理掉,放在箩筐里摊晾几分钟就可以了。

3、初烘、摊晾

将晾好的茶叶放在炭火上烘,烘的温度大概在50到60度左右就可以了,几分钟就翻炒一遍,烘至5到6成干就可以了,用时大概为20—30分钟,烘好后再将茶叶摊晾在箩筐里几分钟,这个过程要特别注意烘干的程度。

4、初包

将烘干的茶叶用牛皮纸包好,放在铁质或木质箱里,大概40到48小时后就可以取出来了,这个过程叫做初包,而且每包的量也要控制在1.5千克左右,如果太多,发生的化学变化会比较剧烈,太少就很难达到初包变色的效果。

5、复烘和摊晾

再次将茶叶放在炭火上烘,这样做可以再次将茶叶内的水分减少,这次烘的温度大概在50度左右就可以了,烘至8成干,用时大概为1小时,如果在初包过程中变色不足,那只要烘至7成干就可以了,烘完后依然要摊晾一会。

6、复包

和初包的方法一样,复包一次,这次用时大概掌控在20小时就可以了,出来要达到芽色金黄,香气浓郁的效果。

7、足干

复包后将茶叶再烘一次,这次是将茶叶烘至足干,烘的温度控制在40—50度。

8、分级

烘好后,将芽头按肥瘦、曲直和色泽等分为不同的等级。‘

黄茶的加工要点

些黄茶在制作过程中则不需要揉捻,有些则需要揉捻,因茶而异,但所有黄茶都有闷黄的过程。而“闷黄”过程是黄茶制法的主要特点,也是它同绿茶的基本区别,由于在干燥前增加一道“闷黄”(有的称之为“闷黄”、“闷堆”,或称之为“初包”、“复包”、“渥堆”)工序。

闷黄在湿热闷蒸的作用下,叶绿素被破坏而产生变化.成品茶叶呈黄或绿色,使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及易挥发的物质增加,茶叶滋味甜醇,香气浓郁。因此,汤色呈杏黄色或淡黄色,故名闷黄。

黄茶的闷黄方式

1、杀青后闷黄,如沩山白毛尖。

2、揉捻后闷黄,如北港毛尖、鹿苑毛尖、广东大叶青、温州黄汤等。

3、毛火后闷黄,如霍山黄芽、黄大茶等。

4、闷炒交替进行,如蒙顶黄芽三闷三炒。

5、烘闷结合,如君山银针两烘两闷,而温州黄汤第二次闷黄时则采用了边烘边闷,故称为“闷烘”。黄茶的品种不同,闷黄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一般分为湿坯闷黄和于坯闷黄两种。

黄茶是轻发酵茶

而相对于半发酵茶、全发酵茶来说,黄茶的制作工艺与绿茶相似,其发酵程度不高,发酵度为10%,是归于微发酵的茶。制造技术主要是杀青——揉捻——闷黄——枯燥。

其间有道工序有的称之为“闷黄”、“闷堆”,或称之为“初包”、“复包”、“渥堆”。黄茶制造进程中重闷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进行轻微的发酵,因而具有黄汤黄叶的特征,其香气清纯、甜爽、具果香。

综上所述,黄茶属于微发酵茶,制作工艺主要有杀青、闷黄、干燥,其中闷黄尤为重要,是形成黄茶品质特征的重要一步,闷黄的程度、掌握的好坏,也决定了黄茶的品质好坏!

cy316.cOM编辑推荐

黄茶的加工工艺和品类


黄茶的加工

黄茶的制作工序与绿茶有相似之处,只是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的工序而形成了“黄汤黄叶”的品质特点。

黄茶之所以有不同品质,除了鲜叶原料要求不同外,制法也各不相同。例如有的黄茶不需要揉捻,有的黄茶则需要揉捻,但不管是何种黄茶都要经过闷黄的过程。闷黄工序有的在杀青之后,有的在揉捻之后,也有的在初烘(或初炒)之后。闷黄工序是形成黄茶“黄汤黄叶”品质特征的关键所在。在闷黄的过程中,不但可以促进茶叶中某些成分的变化与转化,而且还可以减少茶的苦涩味,增加甜醇味等。

除了选料、凋萎、揉捻等常规工序外,黄茶加工还加了一些典型的工序流程:杀青→闷黄→干燥

杀青

这个工序主要的作用是破坏茶叶中残留的酶的活性、蒸发多余的水分、散发青草气,对香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闷黄

这个工序是形成黄茶“黄叶黄汤”的关键所在。影响闷黄的因素主要是茶叶的含水量和叶温。含水量多,叶温越高,在湿热条件下的黄变过程就越快。在闷堆的过程中,茶叶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人的脾胃有很大的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

干燥

可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掉多余的水分,达到足干,便于贮藏,供长期饮用。黄茶的干燥一般分几次进行,温度也比其他茶类偏低。

黄茶的品种

黄茶按采摘鲜叶的嫩度和芽叶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

黄芽茶

黄芽茶是采摘最为细嫩的单芽或者一芽一叶制作而成。此类茶最大的特点是单芽挺直,冲泡后由于茶芽芽尖向上立于杯中,具有很强的欣赏性。主要品种有湖南的君山银针、四川的蒙顶黄芽和安徽的霍山黄芽。其中君山银针是黄茶中的极品。

黄小茶

黄小茶是采摘细嫩的芽叶制作而成。此类茶的特点是条索细紧显毫,汤色杏黄明亮,滋味醇厚回甘。主要品种有湖南岳阳的北港毛尖、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湖北远安的远安鹿苑和浙江温州、平阳一带的平阳黄汤。

黄大茶

黄大茶所采摘的芽叶较为肥大,通常是一芽二、三叶甚至一芽四、五叶的芽叶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此类茶的品质特点是叶肥梗壮,梗叶相连成条,色泽金黄,有锅巴香,滋味醇厚且经久耐泡。黄大茶的主要品种有安徽霍山的霍山黄大茶和广东韶关、肇庆、湛江一带的广东大叶青。

霍山黄芽的加工工艺


(一)、品质特点: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

(二)、采摘要求:霍山黄芽鲜叶原料要求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据一九八四年大化坪农技站调查测定:各级鲜叶原料机械组成标准如下:特级,一芽一叶初展;一级,一芽一叶70%,一芽二叶初展30%;二级,一芽一叶60-70%,一芽二叶初展30-40%;三级,一芽一叶占50-60%,二叶初展40-50%。采摘时要求,芽叶匀齐一致,只要严格掌握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的采摘标准,不求叶数一致而求长短一致。鲜叶薄摊在团簸内,或干净的水泥地面,厚约3-5公分,晴天无露水芽叶摊放2-3小时,阴天鲜叶摊放4-5小时,散发青草气和表面水分,芽叶发出清香,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即可付制。

(三)、炒制技术:霍山黄芽炒制工序可分为杀青(做形)——毛火——摊放——足火——拣剔复火等五道工序。

1、杀青:分生锅、熟锅。生锅要求高温、快炒,锅温掌握120-130℃,以鲜叶下锅后有炒芝麻的响声为度。叶片无炸边爆点。具体炒法除乌米尖一带仍沿用传统把炒外,大部分地区都改用手炒。手炒每锅投叶量50-100克,鲜叶下锅后用双手或单手抹抖,抹得净,抖提开,充分散发水分,至叶软色暗时转入熟锅。熟锅主要做形,做形手势是抓甩、抖翻结合,叶下锅后先炒,使叶受热均匀后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抓住茶叶向锅内侧然后甩开直至当手感稍烫手时即改用抓抖散发水分,如此反复抓、甩、抖相结合,直至芽叶收拢呈雀舌形时出锅。下锅时摊凉15-20分钟,待叶冷回软即可上烘。

2、毛火:温度110-120℃,投叶量3-4锅杀青叶,采取高温、勤翻、快烘,2分钟左右翻烘一次,约烘5分钟至茶稍有刺手感,香气溢出约七成干时下烘。

3、摊放:毛火下烘时趁热摊放在团簸内,摊凉2-3小时,至叶软后上烘。

4、足火:烘顶温度90℃,投叶量为0.5-0.75公斤,每3-4分钟翻烘一次,翻烘动作要轻慢,历时15分钟,手握有刺手感,茶叶捻之即断碎,九成干时下烘摊凉即成黄芽毛茶待售。

5、拣剔复火:一般由收购站进行,毛茶收后分级归堆,剔除飘叶杂质,拼配花色,使色泽一致。复火温度90℃左右,每烘投叶量1.5-2公斤,每4-5分钟翻一次,并随茶叶干燥程度的提高逐次缩减,翻烘要轻、快、勤,时间15-20分钟。至手捻茶叶成末,茶香浓郁白毫显露下烘趁热装筒密封。

霍山黄芽加工工艺


(一)、品质特点: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

(二)、采摘要求:霍山黄芽鲜叶原料要求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据一九八四年大化坪农技站调查测定:各级鲜叶原料机械组成标准如下:特级,一芽一叶初展;一级,一芽一叶70%,一芽二叶初展30%;二级,一芽一叶60-70%,一芽二叶初展30-40%;三级,一芽一叶占50-60%,二叶初展40-50%。采摘时要求,芽叶匀齐一致,只要严格掌握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的采摘标准,不求叶数一致而求长短一致。鲜叶薄摊在团簸内,或干净的水泥地面,厚约3-5公分,晴天无露水芽叶摊放2-3小时,阴天鲜叶摊放4-5小时,散发青草气和表面水分,芽叶发出清香,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即可付制。

(三)、炒制技术:霍山黄芽炒制工序可分为杀青(做形)——毛火——摊放——足火——拣剔复火等五道工序。

1、杀青:分生锅、熟锅。生锅要求高温、快炒,锅温掌握120-130℃,以鲜叶下锅后有炒芝麻的响声为度。叶片无炸边爆点。具体炒法除乌米尖一带仍沿用传统把炒外,大部分地区都改用手炒。手炒每锅投叶量50-100克,鲜叶下锅后用双手或单手抹抖,抹得净,抖提开,充分散发水分,至叶软色暗时转入熟锅。熟锅主要做形,做形手势是抓甩、抖翻结合,叶下锅后先炒,使叶受热均匀后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抓住茶叶向锅内侧然后甩开直至当手感稍烫手时即改用抓抖散发水分,如此反复抓、甩、抖相结合,直至芽叶收拢呈雀舌形时出锅。下锅时摊凉15-20分钟,待叶冷回软即可上烘。

2、毛火:温度110-120℃,投叶量3-4锅杀青叶,采取高温、勤翻、快烘,2分钟左右翻烘一次,约烘5分钟至茶稍有刺手感,香气溢出约七成干时下烘。

3、摊放:毛火下烘时趁热摊放在团簸内,摊凉2-3小时,至叶软后上烘。

4、足火:烘顶温度90℃,投叶量为0.5-0.75公斤,每3-4分钟翻烘一次,翻烘动作要轻慢,历时15分钟,手握有刺手感,茶叶捻之即断碎,九成干时下烘摊凉即成黄芽毛茶待售。

5、拣剔复火:一般由收购站进行,毛茶收后分级归堆,剔除飘叶杂质,拼配花色,使色泽一致。复火温度90℃左右,每烘投叶量1.5-2公斤,每4-5分钟翻一次,并随茶叶干燥程度的提高逐次缩减,翻烘要轻、快、勤,时间15-20分钟。至手捻茶叶成末,茶香浓郁白毫显露下烘趁热装筒密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