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茶艺师资培训班首期面授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 : 2020-04-03
第四届安化华莱黑茶文化节 花茶艺 花茶茶艺

【www.cy316.com - 第四届安化华莱黑茶文化节】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第四届茶艺师资培训班首期面授圆满结束”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第四届茶艺师资培训班首期面授圆满结束”相关知识!

传文化自信之道授茶学茶艺之业

——第四届茶艺师资培训班首期面授圆满结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茶,源于中国,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茶在国际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和连结“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桥梁、纽带。弘扬与传播茶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的有力举措。

在十九大新思想的引领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联合举办第四届茶艺师资培训班。3月22日~30日,首期面授在杭州顺利举行。

有茶,就有美好生活

在第四届茶艺师资首期面授的课堂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姜仁华研究员作了《茶,如何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专题报告,让学员纷纷感叹“原来党课也可以这么生动有趣!”。

姜书记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入手,结合茶产业实际,指出了茶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表现,并重点阐述了——茶,如何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姜书记强调,茶艺师资班学员作为传播茶文化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大力推进茶为国饮、宣传普及茶文化、助推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与神圣使命。一堂党课,不仅让大家了解了茶产业发展现状,更是让学员们领会了什么是文化自信,什么是科学传播,为学员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

cy316.com编辑推荐

安化县中级茶艺师培训班首次在乡镇开班


安化县中级茶艺师培训班首次在乡镇开班

4月15日,安化县中级茶艺师培训班第一次在乡镇开班,花落烟溪。县人社局人力资源考试培训中心程举、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教授唐和平应邀参加。开学仪式由烟溪镇党委委员夏强主持,党委副书记、镇长夏普云,党委委员、人大主席、纪委书记孟志刚,镇茶叶办主任夏新善,人社服务中心主任夏勇跃出席开班仪式。此次茶艺师培训班主要是针对长期失业在家,又相对贫困的人员而举办的,共计100余人报名参加。培训重点在于弘扬茶文化,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仪式上,烟溪镇红茶协会会长孟志刚就烟溪茶产业,特别是红茶产业的发展做了讲话。孟志刚指出,烟溪拥有悠久的红茶历史和深厚的红茶文化底蕴。早在1915年,烟溪红茶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红极一时,时隔百年后,烟溪红茶重登世界舞台,于2015年荣获意大利米兰“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再创辉煌。

仪式就未来15天的培训做了纪律强调,要求参加人员务必准时到课,无特殊原因不得请假,不能迟到早退。程举希望大家能真正静下心来学习,能在此次培训中学到一些真本事,在社会立足,如此,才不虚此行。

夏普云指出,烟溪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此次茶艺师培训班的举办,特邀请了湖南农业大学资深茶学教授唐和平授课。这是乡镇茶艺师培训班的第一站,足以见得烟溪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希望能将烟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相得益彰,早日脱贫致富。

最后,夏普云宣布此次中级茶艺师培训班正式开班,并预祝此次培训班能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茶艺师培训班主要是针对长期失业在家,又相对贫困的人员而举办的,共计100余人报名参加。培训重点在于弘扬茶文化,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茶艺泡茶四要素


前言

茶艺,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日常生活中,虽然人人都能泡茶、喝茶,但要真正泡好茶,喝好茶却并非易事。泡好一壶和享受一杯茶也要涉及到广泛的内容,如识茶、选茶、泡茶、品茶、茶叶经营、茶文化、茶艺美学等。因此泡茶、喝茶是一项技艺、一门艺术。泡茶可以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泡茶时涉及茶、水、茶具、时间、环境等因素,把握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泡好茶的关键。

第一节泡茶要素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时间,第四是冲泡次数。

一、茶水比例

1.茶的品质: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2.茶水比例:

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普通的红、绿茶类(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壶),那么,放上3克左右的茶,冲水至七八成满,就成了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若饮用云南普洱茶,则需放茶叶5~8克。

乌龙茶因习惯浓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用茶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壶容积的1/3至1/2。广东潮、汕地区,投茶量达到茶壶容积的1/2至2/3。

茶、水的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性别有关,大致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饮茶要浓,男性比女性饮茶要浓。如果饮茶者是老茶客或是体力劳动者,一般可以适量加大茶量;如果饮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脑力劳动者,可以适量少放一些茶叶。

一般来说,茶不可泡得太浓,因为浓茶有损胃气,对脾胃虚寒者更甚,茶叶中含有鞣酸,太浓太多,可收缩消化黏膜,妨碍胃吸收,引起便秘和牙黄,同时,太浓的茶汤和太淡的茶汤不易体会出茶香嫩的味道。古人谓饮茶“宁淡勿浓”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冲泡水温

据测定,用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和用茶量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这就是说,冲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以落开的沸水为好,这时的水温约85℃。滚开的沸水会破坏维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会变苦涩;水温过低则茶叶浮而不沉,内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来,茶汤滋味寡淡,不香、不醇、淡而无味。

泡茶水温的高低,还与茶的老嫩、松紧、大小有关。大致说来,茶叶原料粗老、紧实、整叶的,要比茶叶原料细嫩、松散、碎叶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冲泡水温要高。水温的高低,还与冲泡的品种花色有关。

具体说来,高级细嫩名茶,特别是高档的名绿茶,开香时水温为95℃,冲泡时水温为80℃~85℃。只有这样泡出来的茶汤色清澈不浑,香气纯正而不钝,滋味鲜爽而不熟,叶底明亮而不暗,使人饮之可口,视之动情。如果水温过高,汤色就会变黄;茶芽因“泡熟”而不能直立,失去欣赏性;维生素遭到大量破坏,降低营养价值;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又使茶汤产生苦涩味,这就是茶人常说的把茶“烫熟”了。反之,如果水温过低,则渗透性较低,往往使茶叶浮在表面,茶中的有效成分难以学浸出,结果,茶味淡薄,同样会降低饮茶的功效。大宗红、绿茶和花茶,由于茶叶原料老嫩适中,故可用90℃左右的开水冲泡。

冲泡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等特种茶,由于原料并不细嫩,加之用茶量较大,所以,须用刚沸腾的100℃开水冲泡。特别是乌龙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要在冲泡前用滚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用滚开水淋壶加温,目的是增加温度,使茶香充分发挥出来。

至于边疆兄弟民族喝的紧压茶,要先将茶捣碎成小块,再放入壶或锅内煎煮后,才供人们饮用。

判断水的温度可先用温度计和计时器不测量,等掌握之后就可凭经验来断定了。当然所有的泡茶用水都得煮开,以自然降温的方式来达到控温的效果。

三、冲泡时间

茶叶冲泡时间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

如用茶杯泡饮普通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150~200毫升,冲泡时宜加杯盖,避免茶香散失,时间以3~5分钟为宜。时间太短,茶汤色浅淡;茶泡久了,增加茶汤涩味,香味还易丧失。不过,新采制的绿茶可冲水不加杯盖,这样汤色更艳。另用茶量多的,冲泡时间宜短,反之则宜长。质量好的茶,冲泡时间宜短,反之宜长些。

茶的滋味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浓的。据测定,用沸水泡茶,首先浸提出来的是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等,大约到3分钟时,含量较高。这时饮起来,茶汤有鲜爽醇和之感,但缺少饮茶者需要的刺激味。以后,随着时间的延续,茶多酚浸出物含量逐渐增加。因此,为了获取一杯鲜爽甘醇的茶汤,对大宗红、绿茶而言,头泡茶以冲泡后3分钟左右饮用为好,若想再饮,到杯中剩有三分之一茶汤时,再续开水,以此类推。

对于注重香气的乌龙茶、花茶,泡茶时,为了不使茶香散失,不但需要加盖,而且冲泡时间不宜长,通常2~3分钟即可。由于泡乌龙茶时用茶量较大,因此,第一泡1分钟就可将茶汤倾入杯中,自第二泡开始,每次应比前一泡增加15秒左右,这样要使茶汤浓度不致相差太大。

白茶冲泡时,要求沸水的温度在70℃左右,一般在4~5分钟后,浮在水面的茶叶才开始徐徐下沉,这时,品茶者应以欣赏为主,观茶形,察沉浮,从不同的茶姿、颜色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一般到10分钟,方可品饮茶汤。否则,不但失去了品茶艺术的享受,而且饮起来淡而无味,这是因为白茶加工未经揉捻,细胞未曾破碎,所以茶汁很难浸出,以至浸泡时间须相对延长,同时只能重泡一次。

另外,冲泡时间还与茶叶老嫩和茶的形态有关。一般说来,凡原料较细嫩,茶叶松散的,冲泡时间可相对缩短;相反,原料较粗老,茶叶紧实的,冲泡时间可相对延长。总之,冲泡时间的长短,最终还是以适合饮茶者的口味来确定为好。

四、冲泡次数

据测定,茶叶中各种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是不一样的,最容易浸出的是氨基酸和维生素C;其次是咖啡碱、茶多酚、可溶性糖等。一般茶冲泡第一次时,茶中的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冲泡第二次时,能浸出30%左右;冲泡第三次时,能浸出约10%;冲泡第四次时,只能浸出2~3%,几乎是白开水了。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

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和绿碎茶,由于这类茶的内含成分很容易被沸水浸出,一般都是冲泡一次就将茶渣滤去,不再重泡。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工夫红茶则可冲泡2~3次。而条形绿茶如眉茶、花茶通常只能冲泡2~3次。白茶和黄茶,一般也只能冲泡1次,最多2次。

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时(约半壶)的情况下,可连续冲泡4~6次,甚至更多。

青海省第三届茶艺技能竞赛开赛


青海省第三届茶艺技能竞赛开赛

为加快培养我省高级技能茶叶人才,引导茶艺行业广大人员钻研业务、爱岗敬业,促进茶艺从业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11月12号,由省总工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主办的青海省第九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全省第三届茶艺技能竞赛在西宁开赛。来自省内外从事茶艺工作的68名参赛选手进行了激烈角逐。

茶,是天赐地造之物,历来被认作"饮中君子"。在我国,但凡产茶的地方,总会被赋予一种特殊的含义,罩上一层美丽的光环。即便是不产茶的地方,只要有茶出现,也会留下多彩绚丽的茶情佳话。在一曲优美的旋律声中,铭嘉茶城参赛队进行了《铭嘉献宝茶艺》表演,将龙井、大红袍、铁观音、碧螺春等中华名茶一一向现场的评委和观众们进行了展示。

在随后进行的茶艺技能竞赛中,来自厚德教育、建宁茶庄、翠屏春茶庄等12家参赛队的演员分别进行了桃花茶茶艺、禅茶茶艺、"妇女节"茶艺、大红袍茶艺等经典优雅的茶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茶艺表演不时博得台下评委和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据了解,作为我省第九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技能竞赛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茶艺师命题,通过理论和技能操作两部分,对选手的茶叶专业知识、茶文化的历史、茶艺演示、仪容仪表等内容分别进行考核。比赛邀请获得前两届茶艺技能竞赛的高级茶艺师担任评委,对每位参赛选手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分。获得第一名的选手,将由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授予青海省茶艺"技术状元"称号;获得决赛前三名的职工选手,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青海省技术能手"称号,并颁发茶艺师国家二级职业技能证书;比赛前十名的选手中35岁以下的由团省委授予"全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女职工由省总工会授予"全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称号。

当代——中华茶文化第四个高峰的开始


(1)茶文学艺术的新发展

进入现代,传统的茶诗、茶词的创作仍在继续,郭沫若、赵朴初、聂绀弩、启功等均有佳作传世。茶事散文极其繁荣,二十世纪的文学家大都撰有茶文,其数量是以往历代总和的数倍乃至数十倍。鲁迅、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苏雪林、秦牧、邵燕祥、汪曾祺、邓友梅、李国文、贾平凹均有优秀茶文,个人出版茶事散文专集的,有林清玄的《莲花香片》、王旭烽的《瑞草之国》、王琼的《白云流霞》等。茶事小说更是异军突起,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荣获中国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

艺术方面,有吴昌硕、齐白石、丰子恺、刘旦宅、范曾、林晓丹、李茂荣的茶事绘画,赵朴初、启功的茶事书法。老舍的《茶馆》常演不衰,茶歌、茶舞、茶乐是许多文艺晚会的保留节目。《请茶歌》、《采茶舞曲》、《挑担茶叶上北京》、《请喝一杯酥油茶》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2)茶道的复兴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沉寂了两百多年的中华茶道开始复兴。首先从台湾,继之是大陆和港澳。茶艺、茶道、茶文化团体和组织纷纷成立,计有台湾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台湾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华茶人联谊会、澳门中华茶道会、香港茶艺中心等,他们为普及中华茶艺,弘扬中华茶道,作出积极贡献。近年来两岸四地的茶道交流活动频繁,全国和地方性的茶艺赛、茶席设计赛也是经常举办。理论研究也异常活跃,近二十年出版的有关茶艺、茶道、茶文化着作的数量,超过中国历史上茶书数量的总和。并且,现代中华茶艺已走出国门,不仅传播到东亚、东南亚,还远传欧美。

(3)茶艺馆的兴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华茶文化全面复兴,茶馆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现代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遍布都市城镇的大街小巷。目前中国每一座大中城市都有茶馆(茶楼、茶坊、茶社、茶苑等)数十到数百家,此外,许多宾馆、饭店、酒楼也附设茶室。中国目前有大大小小的各种茶馆、茶楼、茶坊、茶社、茶苑5万多家,北京、上海各有茶馆(茶楼、茶坊、茶社、茶苑等)一千多家。在许多大中城市,茶馆的数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正是鉴于现代茶馆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998年将茶艺师列入国家职业大典,茶艺师这一新兴职业走上中国社会舞台。2001年,又颁布了《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规范茶馆服务行业。茶艺馆成为当代茶产业发展中的靓丽的风景。

(4)民族茶文化的异彩纷呈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以及生活风俗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饮茶风俗,如藏族酥油茶、维吾尔族的香茶、回族的刮碗子茶、蒙古族的咸奶茶、侗族和瑶族的打油茶、客家族的擂茶、白族的三道茶、哈萨克族的奶茶、苗族的八宝油茶、基诺族的凉拌茶、傣族的竹筒香茶、拉祜族的烤茶、哈尼族的土锅茶、布朗族的青竹茶等。当代,少数民族的茶文化也有长足的发展,新疆、云南等少数民族较集中的省区成立了茶文化协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云南省思茅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三届全国民族茶艺大赛,民族茶文化的异彩纷呈。

行知名山古树普洱生茶研修课程特惠2班圆满收官


行知名山古树普洱生茶研修课程特惠2班圆满收官

弘扬茶文化,促进茶经济,致力茶教育!

8月23日~8月29日,行知名山古树普洱生茶研修课程特惠2班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位学友齐聚一堂,共同努力完成了全部课程,圆满收官!

2010年~2017年,连续8年,行知茶文化讲习所为茶行业培养了上千名专业技术人才!

2011年~2017年,连续7年,行知茶文化讲习所全国首创,“普洱茶茶研修班”,春秋两季,游学云南,探秘普洱!

2012年~2017年,连续6年,行知茶文化讲习所全国首创,普洱美学研修课程,初阶普洱生茶研修,中阶普洱熟茶研修,高阶普洱中期茶研修!

2017年,行知茶文化讲习所感恩回馈,面向行知新老学友,推出行知名山古树生茶研修课程特惠班,8月3日~8月9日,特惠1班如期举行;8月23日~8月29日,特惠2班如期举行。感恩回馈,行知学友,敬请关注,欢迎参与!

特惠1班、特惠2班的每位学友,均获赠著名茶人静清和老师签名版《茶席窥美》人手一册作为留念!

课程名称:行知名山古树普洱生茶研修课程(特惠班)

课程主办:行知茶文化讲习所

课程承办:马博峰高级技师工作室

上课地址:郑州国香茶城D区38-2号行知茶文化讲习所

课程学制:连续7天,每天6个小时,共42课时,理论实操各占50%。

上课时间:每天上午9:00~12:00;下午3:00~6:00。

课程讲授:古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冰岛与昔归,每半天讲述一个山头,连续七天讲述14座山头。每座山头均提供连续9款不同年份古树纯料实物标准样供学友审评学习,这是一场为期7天,14座名山,126款古树纯料茶的饕餮盛宴。

1Day:

上午:讲述新六大茶山之南糯山,审评九款不同年份南糯山古树纯料茶!

下午:讲述新六大茶山之景迈山,审评九款不同年份景迈山古树纯料茶!

2Day:

上午:讲述新六大茶山之贺开山,审评九款不同年份贺开山古树纯料茶!

下午:讲述新六大茶山之巴达山,审评九款不同年份巴达山古树纯料茶!

3Day:

上午:讲述新六大茶山之勐宋山,审评九款不同年份勐宋山古树纯料茶!

下午:讲述新六大茶山之布朗山,审评九款不同年份布朗山古树纯料茶!

4Day:

上午:讲述古六大茶山之攸乐山,审评九款不同年份攸乐山古树纯料茶!

下午:讲述古六大茶山之莽枝山,审评九款不同年份莽枝山古树纯料茶!

5Day:

上午:讲述古六大茶山之革登山,审评九款不同年份革登山古树纯料茶!

下午:讲述古六大茶山之倚邦山,审评九款不同年份倚邦山古树纯料茶!

6Day:

上午:讲述古六大茶山之蛮砖山,审评九款不同年份蛮砖山古树纯料茶!

下午:讲述古六大茶山之易武山,审评九款不同年份易武山古树纯料茶!

7Day:

上午:讲述临沧市昔归山,审评九款不同年份昔归山古树纯料茶!

下午:讲述临沧市冰岛山,审评九款不同年份冰岛山古树纯料茶!

茶艺程序美不美 要看四个方面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茶艺程序美不美 要看四个方面》,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再看茶艺表演时,很多茶艺爱好者只注意到音乐美、动作美、服装以及道具美,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其实,一套茶艺程序美不美要看四个方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看是否“顺茶性”。通俗地说就是按照这套程序来操作,是否能把茶叶的内质发挥得淋漓尽致,泡出一壶最可口的好茶来。各类的茶性(如粗细程度、老嫩程度、发酵程度、火工水平等)各不相同,所以泡不同的茶时所选用的器皿、水温、投茶方式、冲泡时间等也应而不相同。表演茶艺,如果不能把茶的色、香、味最充分地展示出来,如果泡不出一壶真正的好茶,那么表演得再花哨也称不得好茶艺。

二看是否“合茶道”。通俗地说就是看这套茶艺是否符合茶道所倡导的“精行俭德”的人文精神,和“和静怡真”的基本理念。茶艺表演既要以道驭艺又要以艺示道。以道驭艺,就是茶艺的程序编排必须遵循茶道的基本精神,以茶道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艺示道,就是通过茶艺表演来表达和弘扬茶道的精神。

三看是否科学卫生。目前我国流传较广的茶艺多是在传统的民俗茶艺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有个别程序按照现代的眼光去看是不科学、不卫生的。有些茶艺的洗杯程序是把整个杯放在一小碗里洗,甚至是杯套杯洗,这样会使杯外的脏物粘到杯内,越洗越脏。对于传统民俗茶艺中不够科学、不够卫生的程序,在整理时应当扬弃。

四看文化品味。这主要是指各个程序的名称和解说词应当具有较高的文学水平,解说词的内容应当生动、准确、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应能够艺术地介绍出所冲泡的茶叶的特点及历史。

国茶艺美学的四个境界


从宏观的角度大体说来,中国茶艺美学有以下四个境界:

认识之美

茶叶审评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审评茶汤是否“甘、活”,“活”这个标准一般只出现在很难得的茶品中,只有极少的产地,纯熟的制茶,再加上天公做美,或可得一泡清香甘活之茶。与茶一样,茶艺之美的首要境界也是“活”,这个“活”是茶人认识茶、认识自己的过程。

中国茶有六大茶类,论起品种,何止千万。去了解这些茶的知识,踏上寻茶的历程,这也即是儒家所谓“格物致知”的过程。

此阶段的茶艺之美,可以从书本,可以从茶会、茶旅,亦可以在茶馆中得到。每认识到一种新茶,寻访得一泡茶中旧友,这其中的愉悦与庄严感是不可言说的,也即是在这些认识的旅程中,茶人渐渐的认识到自我,从而保持新鲜、鲜活的寻美之心。

体味之美

体味之美包括“体”与“味”两部分。体,是体验,体验可以看做是“认识之美”的延伸。

茶人仅仅在书本上和茶事中认识了茶,还不算是一个完整的体验。如果要真正认识茶,必须亲自去喝,亲自去泡,亲自去找。要付出过,才能真正得到,世界永远是能量守恒的,茶的艺术中尤其没有投机取巧。要亲自挨烫,亲自受苦,像一个茶农那样采过茶,像一个茶商那样了解茶,像一位长者那样疼爱茶,像一位晚辈一样敬爱茶,这,才算是对茶有了一些基本的体验了。

唐朝的赵州从谂禅师有一个著名的公案:一位学人前来问禅,赵州旋问:吃粥也未?学人垂手答:吃了。赵州答:洗钵去。这就是中国的禅宗对于禅的正宗回答,也是正宗的茶之“道”。禅与茶同时重视“体验”,这种“体验”里最重要的是一种“不逃避”、“不放弃”的精神。举刚才的公案来说,公案中的学人之所以吃了粥不洗钵,跑来向赵州和尚问“禅”,乃是因为他觉得“问禅”这件事情显然是比“洗钵”更为重要的,然而这就落入了比较与分别的窠臼。茶,亦复如是,当你问别人红茶是什么样的,别人回答了,你记下了,从此认为红茶就是别人说的那样,开始凭一知半解从芸芸众茶中“分别”红茶,并以此为傲。那么红茶一物,其实在你心中已经死去了。要想知道什么是红茶,只有去体验,去喝,不错过每一个过程,做好当下该做的事,这才能真正认识到她,也才能在这一过程中真正体验到红茶之美。

再来说说“味”。茶中值得品味、回味的实在数不胜数,尤其中国茶几千年的历史,留下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到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从文人雅士的玄谈雅集到高僧逸道的评泉论水,从友人翻越千山万水日夜奔骑寄来的一片春茶,到百姓人家粗陶破碗沏来的一碗粗茶……茶中可体味到各层次的美,并从这些古代的美中,达到与古人交流的境界。老子有一个观点叫“味无味”,即是从有味体会出无味来,从无味中体会出有味来。从世俗的茶境中体味毕,再回味回味,其实茶中只一味——本心。

自由之美

之于中国茶人,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既是一笔华丽的财富,又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在茶艺中,我们很难不被祖辈的经验影响,甚至左右。茶圣陆羽认为邢州瓷是很好的茶具,《煎茶水记》认定庐山康王泉是天下第一泉,袁枚认为喝茶就得小杯细啜……这些组成了“茶”,但“茶”并不是这些的总和。所以,茶艺的第三阶段,重要的乃是“觉”:知道其在那里,而不被其所左右。

很多时候,明明参与茶事的是我们平日很尊敬的人,而做为同样参与茶事的我们本人却不在“这里”。也许已经神游至昨天看过的一本好书里去,也许陷入刚刚了结的一场吵架中去,更直接的,只要茶会中有一位我们平日不太喜欢的人,这场茶事在我们眼中已经完了。生为凡人,我们无时无刻不被情绪所左右,被观念所左右。当我们瀹茶时,拿起时可知道是拿起?放下时可曾真的放下?觉知这一切,觉知茶事中的每一个动作,觉知每一个当下,从茶事之美印证到本心之美,这方不辜负那一泡自然自由之茶。

茶艺之美的第三阶段,正是随处作主的自由之美。

人性之美

茶中之美固然是多样的、数不尽的,但茶艺之美的共性却是同一的,那即是神秘、默然的东方之美。茶是美的,然而同一泡茶,每一泡的美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冲泡出来,又有不同的美。这无法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标准化、计量化,没法短时间内让人迅速弄懂,马上接受,没法CIS后推广至全球,保证同一个烧杯泡出的茶完美无差的拥有同样的温度、口感、香气……然而,茶之美不也在此吗?茶不是快餐文化,功夫在茶外,如若没有如是经历,如是学习,很难探寻到茶之真美。

茶之真美,来自于接受。无论生命是怎样的,“我”都接受。从中国文化的根上来说,接受是一种认同,是打破后的再造。检视中国文化,无论是易学还是禅宗,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主张打破二元对立,打破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打破能所,使之“不二”,使之归于“中道”。“我”的个子比别人矮,我接受;“我”长的不好看,我接受;“我”比别人优秀,别人嫉妒我,我接受;我嫉妒别人,我接受;“我”泡的茶不如你泡的好喝,我接受;“我”泡的茶比你的好喝,我也接受……如果我们总是接受,久而久之,就没有什么“不接受”,也就不会再产生更多的比较。我们之所以挑剔,之所以不安,乃是源自对自己的不接受、不满,只有接受自己了,喜爱自己,才能真正尊重自己,尊重生命。而从茶事中训练自己坦然的接受这一切,紧张感松了,定力培养出来了,人性本来之美焕发出来了,自然能够欣赏到茶之美,以及万物之美。

茶艺的第四个境界,其实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追求的不是一次完美,一次永恒,而是生命的终级。是松,是定,是静,是道,是禅,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绚烂之后归于平淡,是平等的人与平等的茶,平等的交流,是这平等的交流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所达到的一种均齐——无语之均齐。

待君香茗,韵传层峰——龙润茶助力徽创君泊圆满开展高端茶艺鉴赏活动 ...


2019年12月14日,龙润茶华东区与龙润茶安徽分公司,应徽创君泊营销中心及塔朵冷餐邀请,于合肥举办了一场“待君香茗·韵传层峰——徽创君泊高端茶艺鉴赏活动”。虽然冬至将近,气温愈低,合肥市笼罩在一团寒气之下,但徽创君泊营销中心之内,各方嘉宾因一杯茶,一场关于茶的主题活动,欢聚于此。

茶汤初沸,茶烟袅袅。活动开始,首先由徽创君泊领导向与会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为大家介绍了徽创集团地产项目徽创君泊。

茶为国饮,发乎神农,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润茶安徽分公司培训经理王春文老师为现场嘉宾带来了一场《中国茶文化》主题讲解,简述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养生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茶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饮料,在诸多古籍记载中经常被提及,茶一度被作为药用,现如今,茶也被重视养生的人群视为佳品。龙润茶华东区杨皓文老师为现场嘉宾进行了《以茶养身,茶味知识》主题分享,对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茶类及如何鉴赏一杯好茶进行了讲解。

随后,龙润茶王春文老师再度登台为大家带来茶艺表演,王老师双手持三才杯,同时冲泡龙润百家姓生熟茶,杯盏起落间,优雅从容,赢得了在场嘉宾的阵阵掌声。在冲泡的同时,王老师还为大家讲解如何泡好一杯龙润普洱茶,并带领大家动手进行茶艺实操,嘉宾们积极参与,乐在其中。

嘉宾们品尝着自己动手冲泡香茗,相互敬茶。最后,活动在嘉宾们推杯换盏的欢笑声中圆满举行。欢迎大家喝龙润百家姓茶,喝自家好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