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顾景舟诞辰100周年紫砂作品展亮相香港

发布时间 : 2020-09-19
花茶展 金花茶作品 青茶展旗

花茶展。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纪念顾景舟诞辰100周年紫砂作品展亮相香港”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纪念顾景舟诞辰100周年紫砂作品展亮相香港”相关知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各类紫砂展览活动非常活跃,当时受邀到过香港的紫砂艺人也包括艺术创作上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紫砂泰斗顾景舟先生。他潜心紫砂陶艺六十余年,丰富的人文素质加上精炼制壶技艺,蕴酿出其紫砂创作的独特艺术风格,是近代紫砂艺术“一代宗师”。时隔二十余年,今年适逢顾老诞辰百年,由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旗峰山艺术博物馆、盛华堂主办,饶宗颐文化馆、江苏宜兴陶瓷行业协会、宜兴市纪念顾景舟一百周年活动组委会协办的“紫韵香江”当代紫砂器作品展暨当代宜兴紫砂器精品展于8月12日下午三点在香港饶宗颐文化馆隆重开幕。

开幕式当天,还开办了“陶都风•一舟千帆”论坛,香港大紫荆勋贤、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杨孙西先生,香港太平绅士、香港江苏社团总会会长唐英年先生出席主礼活动并代表致辞。由香港亚视主持人、香港佳士得首席拍卖官金玲女士为开幕式全程主持。

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先生、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厂长徐建荣先生,带领了包括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顾绍培、鲍志强、毛国强、吴鸣、季益顺、华健、范伟群、史小明等在内的30余人宜兴艺术家代表团到港出席开幕典礼,并参与主讲了“陶都风•一舟千帆”紫砂艺术论坛。其中,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先生和艺术家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女士先后为展览致辞。论坛上,史俊棠先生首先介绍了顾景舟大师的概况,徐建荣厂长又围绕顾老的生平讲述了其在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的光辉事迹以及对当代紫砂发展的重要影响,汪寅仙女士也介绍了她进厂后受到多位老艺人的指导,尤其是顾景州对她制壶技艺上的指点,以及对她的壶艺产生的影响。整个论坛在主持人和各位紫砂艺术家们的精彩探讨下,现场的气氛可谓异常活跃,而围绕此所展开的一系列讨论及话题的拓展,也引发了人们的深刻思考和当代紫砂艺术家对传统紫砂艺术的传承、现代理解,可谓意义重大。

此外,中茶协执行会长、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主席张国良先生,中茶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执行主席刘伟忠先生,中茶协副会长、仁济医院董事局总理吴志斌先生,中茶协副会长、香港德福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哲猛先生,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研究员黎淑仪,饶宗颐文化馆总干事黎业荣等一众嘉宾也出席了该活动。

此次展览的亮点在于展出了顾景舟大师的两件重要作品,同时系统的展示了顾老所开启的宜兴紫砂艺术创作新时代的全貌。本次展览集合代表当代宜兴老中青的紫砂艺人共76位,每人两件作品共计152件到港展出,作品数量或许不是近年之最,但是涵盖的当代宜兴紫砂艺人作品之广实属规模空前,势必在香港紫砂研究及爱好收藏领域引起巨大凡响。

1979年香港实业家、著名收藏家罗桂祥先生就亲自到宜兴考察紫砂创作,并在香港亚洲艺术节,以“宜兴紫砂陶”为题展出中国首批刻有作者名款和年款的紫砂壶。当年的作品包括顾景舟、蒋蓉、汪寅仙、徐秀棠等分别制作的一批紫砂壶。由罗先生捐赠藏品的香港茶具文物馆,至今仍是世界各地茶具收藏家和紫砂爱好者的向往之处。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宜兴紫砂受追捧,制壶人声名鹊起,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各种紫砂活动。

(一震编辑)

cy316.com编辑推荐

顾景舟提壁壶欣赏


提璧,亦称提璧茶具,壶通高十四。五公分,口径七、八公分,底钤阳文篆印“景舟七十后作”,盖印“顾景舟”。

造型艺术古典雅致。该壶从其整体似一枚古雅的玉璧而得名。整体造型以微曲线组成。壶身的基本形态为玉璧形之放大,整个壶盖为玉璧实形,整个壶钮为一缩小璧形。壶身、壶盖、壶钮寓重复于变化之中。钮形饱满,形成微微凸起的曲面,壮丽旷达。盖面平弧抽凹,双曲线运用得当,错落有致。壶口用一道云肩抽线和壶身分隔,颈项跌宕,挥洒自如。壶肩面平弧展开,端庄稳重。壶身向里微微收拢,豪放自然。底部收拢,支点缩小,托起壶身,更显丰富活泼。壶流从底部弧线顺势胥出,修长微曲。提梁把凌空而起,虚实相间,曲直刚柔,极具匠心。把空间以方寓圆,符合中国人天圆地方传统原始审美观。整体轮廓端庄周正,结构严谨,比例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线面简清明快,寓巧丽于刚健之中,是紫砂造型上突破创新、别具一格、形象完美的典范之作。

材质配置十分讲究。该壶所选用材质为70年代上乘的紫砂原料特拼而成。颗粒十分匀称,胎质纯洁润湿,无一杂质、溶洞、气泡、色泽雅致、质地细腻。随着年代的推移,泥色亦随之变异、变深,颗粒亦越加清晰,为当代材质之佳品。

工艺技法精妙绝伦。该壶突出代表了顾景舟一贯的严谨作风。工艺成型采用紫砂器且独成体系的手工拍身筒法,泥片厚薄十分均匀,清水嵌底片、嵌盖片,无一隙缝差异。流、把均用“钻孔塞泥”明接传统手法结合“连体”暗接法。壶身表面处理均运用熟练的各种制作工具以压、刮、勒、削、推等工艺手法精工细作,达到整体圆浑朴质,顺畅飘逸,灵秀端丽,圆润玉洁,肌理丰富,骨肉亭匀,口盖配合严密,通转无隙,轮廓线面精细入微、顺畅自然之艺术效果。由于顾景舟充分掌握运用工艺技法,制工精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使其作品无一不严谨工整,古朴雅致,无一不呈现出紫砂光货素器的本质美──裸胎艺术美。

内涵风韵深邃奥秘。该壶以提璧命名,名符其实。顾景舟除了在造型、材质、工艺技法上把自己的思维、精神、意志,追求融化结合在壶中,还在日用把玩上煞费苦心。“紫玉金砂”,玩玉玩壶,在把玩中显示无穷魅力,品味无穷韵律,领略无穷意境,是紫砂光货体系的最高准则和精神境界,提璧正是达到了光货素器的这种准则、这种境界。提璧并不是把玩壶意作玩玉、玩璧,与其等同起来,而是超越玩玉,达到更高、更深层次的理解。把玩的舒适感、玉质感、惬意感、顺畅感、迷恋感、优越感、情趣感,无不从提璧的把玩中体会领略,享其无穷乐趣,赏其无穷魅力,百看不厌,把玩不止,越玩越爱,最终体味出顾景舟提璧壶的精神内涵、个性见地、思想情感。味道是玩出来的,个中滋味是玩出来的,风韵也是玩出来的。内涵奥秘只有在玩中才能最终体会。

总之,提璧壶称之为国之瑰宝,当之无愧。该壶无论在材质、造型、工艺技法、日用功能、内涵、把玩、形式、内容上笔笔生花,处处显力,无不灵秀,无不精神,力度凝重,格调清新,气势端庄,风韵别致,不愧为紫砂光货体系中素器裸胎艺术的杰出代表、经典之作,不愧为紫砂光货造型艺术体系的一面旗帜、一座丰碑,也不愧为受世人珍重、喜爱、崇尚、追索,不惜巨金收藏品玩的“艺术珍宝”。国之瑰宝提璧壶当永载壶史,千秋光耀。

紫砂一陶韵江湖 品顾茶景赏金舟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早在47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茶的价值就被发掘,闻于唐,盛于宋、明,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艺术。茶文化是汉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作为茶叶之乡的我国,茶具历史也十分悠久。茶具文化也是茶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视礼节,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非常悠久,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早在47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茶的价值就被发掘,闻于唐,盛于宋、明,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艺术。茶文化是汉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作为茶叶之乡的我国,茶具历史也十分悠久。茶具文化也是茶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上最古老的茶具,大约可推陶土制的缶,类似今天四川、云南的烤茶罐,它既可用来煮茶,也可作盛具用,虽形状古朴,但笨重粗糙;西汉以来出现了釉陶茶具,外表光亮平滑,且色彩鲜艳,初现了茶具的艺术性;唐代时,以陶瓷茶具为主,同时贵族、富家也出现了金、银、铜、锡等金属茶具;宋代斗茶用的茶具,以黑釉盏为主;元代时青白釉茶具较多,明代中叶出现了紫砂壶;至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胎漆器等茶具相继问世;近代,则有了玻璃茶具和搪瓷茶具。

在我国的茶具林林共总、仪态万千,茶具艺术绚丽多姿。当中以明代景德镇烧制的紫砂壶和宜兴紫砂壶闻名世界。

紫砂壶是汉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紫砂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紫砂壶长久以来,即被人们推崇为理想的注茶器,并能发出茶之色、香、味,并且既不夺香,又煮熟汤气。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

古来名壶,从明正德年间紫砂壶问世以来,工艺名家辈出,近代的紫砂大师顾景舟潜心紫砂陶艺六十余年,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名传遐迩。

小顾人称顾老,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紫砂陶艺家,近代宜兴有著名的七大艺人之一,其作品充份表现精、气、神、韵之美,不但深具东方特有艺术特色,更赋予时代气息,堪称为紫砂壶之一代宗师!80年代在港拍卖价已为65万元人民币。现每把壶时价均超过一百万元,广受海内外收藏家争相购藏,惜生前作品不多,能珍藏者少之又少。

顾老在其18岁时在家继承祖业,随祖母邵氏制坯,并承袭家中制壶客师的诀窍,加之读书很多,因此出手不凡。20世纪三十年代,他应上海古董商郎玉书聘请,仿古做陶,得以饱览历代紫砂精品。每遇前人名作,他都反复揣摩,悉心研究。经过多年磨炼,他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都有很大提高。抗日战争期间,窑场一片萧条,他甘守清贫,潜心研究紫砂壶的造型及成型技法,制壶艺术进入了成熟期。抗战胜利后,他与上海画家吴湖帆、江寒汀交往甚密,一起切磋陶艺。

一两紫砂一两金的说法由来已久,证明紫砂壶的珍贵。此件顾景舟款紫砂素面壶造型语言极强、气韵生动,对壶肩、颈、腹、脚、顶的权衡比例严谨推敲、而骨肉均匀;整体挺拔端庄,壶盖吻合圆刨精致。壶底脚向上对应有致,壶钮与壶体称势适体秀雅。壶泥,色泽纯正嫣红透亮、砂粒隐现。视觉上合理有趣有亮点,形神兼。顾景舟作为国内紫砂壶泰斗,其壶市场价值连年看涨,极具投资收藏价值。

顾景舟曾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作品受到国内外同仁的高度评价。1988年4月,轻工业部授予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广州百鸿艺术市场部杨经理介绍此藏品是说道:他毕生致力于紫砂陶艺,不断进取,勇于创新,并带领几代人为紫砂事业增光添彩。他以博大的胸怀,精湛的技术,丰富的人文素养加上精练制壶技艺,蕴酿出其紫砂创作的独特艺术风格,让紫砂壶带成为收藏焦点。

紫砂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是中国壶艺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正如著名画家亚明所评紫砂始于明正德,至今五百年,高手不过十余人。顾兄景舟当为近代大师。顾壶可见华夏之哲学精神、文学气息、绘画神韵。人们普遍认为,顾景舟是近代以来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堪与明代的时大彬媲美,因此称他为一代宗师、壶艺泰斗。

9200万 顾景舟松鼠葡萄茶具创紫砂拍卖新纪录


当娱乐圈遇上紫砂圈,紫砂拍卖的新纪录诞生了!11月19日,在北京东正2015秋季拍卖会上,巨力集团执行总裁、影视演员杨子以8000万元拍下“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上图),加上佣金,最终成交价格高达9200万元,创造了中国紫砂壶拍卖最高纪录。消息传出,圈内热议。

据了解,“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烧制于1955年。当时,壶艺泰斗顾景舟应人民大会堂的定制需求,制作了这套松鼠葡萄茶具。顾景舟的作品绝大多数为光素器,此套紫砂松鼠葡萄茶具为不多见的顾景舟花货精品,整套包括一壶、一缸、四杯、四托合计十头,松鼠葡萄纹饰细腻入微,生意盎然,整体造型饱满浑厚,布局有章,集多种技法于一身,一气呵成又不乏自然之趣。

记者连线河南省茶叶商会紫砂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郑州国香茶城紫砂村“村长”蒋卫东,他表示,这套壶拍出新纪录并不令人意外:“无论拍卖市场形势如何,精品永远是硬通货。今年春拍,顾景舟的一把大石瓢就拍出2817.5万元高价,而这次的松鼠葡萄十头茶具是整套的,又是孤品,而且是顾老为数不多的花器精品,拍出这样的高价也是情理之中。”

在蒋卫东看来,近亿元天价紫砂壶的出现,会对整个紫砂市场带来积极影响,不仅顾景舟、蒋蓉等老一代大师的精品将拍出更高价,当代国大师精品也会越来越贵,收藏前景十分看好。

不过,圈内也有另一种声音:去年春拍,顾景舟的九头咏梅茶具成交价2875万,才过了一年时间,十头松鼠葡萄茶具就能拍出9200万,在整个市场调整的大背景下,这步子跨得似乎有点猛。

国内资深紫砂收藏大家张一成告诉记者,对杨子来说,也许更看重这套茶具的广告效应,“毕竟花9200万买幅字画不一定有人知道,花9200万买紫砂壶全世界都知道了”。至于是否值这么多钱,张一成表示,虽然远远超出预期,作为孤品拍出天价也正常,价格还是要市场说了算。

谈及对市场的影响,张一成认为这只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个例,对整个市场能起到“强心剂”的效果,提升藏家信心,但对紫砂市场整体价格的带动作用究竟有多大,还有待观察。“紫砂市场正在调整期,真正好的作品会稳中有升,不好的东西会慢慢淘汰。”

曾参与河南省第四届、第五届养壶大赛的紫砂工艺师华青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些“八卦”——原来,娱乐圈的爱壶人可不少,湖南台“台柱子”汪涵、著名歌手张信哲都是“壶粉”,今年10月他俩还前往宜兴赏壶并收藏,汪涵过生日还专门请自己喜欢的紫砂工艺师到长沙呢!

顾景舟高虚扁壶即将上拍


顾景舟高虚扁壶

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现也有机器大批量制造的。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又名宜兴紫砂壶。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紫砂壶的特点是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被誉为“紫砂界泰斗巨匠”,其作品亦被称作紫砂界的“元青花”,为海内外各大藏家喜爱,并被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

顾景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紫砂陶艺家,近代宜兴有著名的七大艺人之一(任、吴、裴、王、朱、顾、蒋)。生前致力于创建紫砂工艺厂,其作品充份表现精、气、神、韵之美,不但深具东方特有艺术特色,更赋予时代气息,堪称为紫砂壶之一代宗师!80年代在港拍卖价已为65万元人民币。现每把壶时价均超过一百万元,广受海内外收藏家争相购藏,惜生前作品不多,能珍藏者少之又少。

2010中国嘉德的春拍中,一把创作于1948年的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相明石瓢壶”,最终以高出估价5倍左右的1232万元成交,创出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

此顾景舟高虚扁壶身似一端正周整的圆扁葫芦,长流的转折呼应重心略向上的环形把,使扁腹向左右延伸,而盖钮巧妙地凸起令壶的重心上移,腹似虚实有通壶显得精实有神,不致扁塌。流、的、把这三点搭配最是高明。端庄,典雅,古朴,大方,可见华夏之哲学精神、文学气息、绘画神韵。

现此顾景舟高虚扁壶珍藏于上海远大博纳拍卖有限公司,将参加上海远大博纳和香港环球国际联合举办的2014香港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恭候您的光临。

国庆60周年:大型杂技《茶》在昆明彩排合成


《茶》剧彩排剧照

为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举办的第九届全军文艺汇演,饱蘸着全国知名茶乡的灵感,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与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联袂推出了总投资1300万元的大型杂技原创主题晚会《茶》,于近日在昆明揭开神秘面纱,粲然亮出其美轮美奂的面容。

第九届全军文艺汇演于今年5月至10月举行,5月8日已在北京拉开帷幕,共有49台节(剧)目参演,成都军区推出5台节(剧)目,分别在昆明、成都、拉萨上演。《茶》剧目前正在昆明为进京汇演进行彩排合成,5月31日将接受专家评委检验。据悉,《茶》剧不仅仅为参加全军文艺会演而创作,也是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定点演出驻场作品而特别定制,并与上海世博会组委会正式签下了驻演360场大单。

《茶》晚会以中国传统杂技为主要表现手法,融舞蹈、武术、魔术、音乐及乐器等多元的舞台艺术呈现方式于一体,凝聚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情结和文化符号,以全新视角、多维空间、独特艺术语汇、极具张力的表演技艺与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质感的内涵,通过形式与意蕴,传达了“接近生命本质,回归自然真实”的感悟,开创性地展示了“中国茶”对人类乃至世界文明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该作品以“序”、第一幕“烟雨江南茶歌情”、第二幕“山门佛寺茶禅静”、第三幕“茶馆送迎天下客”、第四幕“茶马古道普洱苦”和“尾声”六个篇章组成。(完)(记者熊玲通讯员张晓梅)

苏轼《寄周安孺茶》茶作品茶诗赏析


【寄周安孺茶】

苏轼

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名从姬旦始,渐播《桐君录》。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

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

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俗。岂但中土珍,兼之异邦鬻。

鹿门有佳士,博览无不瞩。邂逅天随翁,篇章互赓续。

开园颐山下,屏迹松江曲。有兴即挥毫,灿然存简牍。

伊予素寡爱,嗜好本不笃。粤自少年时,低回客京毂。

虽非曳裾者,庇荫或华屋。颇见绮纨中,齿牙厌粱肉。

小龙得屡试,粪土视珠玉。团凤与葵花,碔砆杂鱼目。

贵人自矜惜,捧玩且缄椟。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

于兹自研讨,至味识五六。自尔入江湖,寻僧访幽独。

高人固多暇,探究亦颇熟。闻道早春时,携籝赴初旭。

惊雷未破蕾,采采不盈掬。旋洗玉泉蒸,芳罄岂停宿。

须臾布轻缕,火候谨盈缩。不惮顷间劳,经时废藏蓄。

髹筒净无染,箬笼匀且复。苦畏梅润侵,暖须人气燠。

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

晴天敞虚府,石碾破轻绿。永日遇闲宾,乳泉发新馥。

香浓夺兰露,色嫩欺秋菊。闽俗竞传夸,丰腴面如粥。

自云叶家白,颇胜中山醁。好是一杯深,午窗春睡足。

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

陆子诧中泠,次乃康王谷。麻培顷曾尝,瓶罂走僮仆。

如今老且懒,细事百不欲。美恶两俱忘,谁能强追逐。

姜盐拌白土,稍稍从吾蜀。尚欲外形体,安能徇心腹。

由来薄滋味,日饭止脱粟。外慕既已矣,胡为此羁束。昨日散幽步,偶上天峰麓。山圃正春风,蒙茸万旂簇。

呼儿为佳客,采制聊亦复。地僻谁我从,包藏置厨簏。

何尝较优劣,但喜破睡速。况此夏日长,人间正炎毒。

幽人无一事,午饭饱蔬菽。困卧北窗风,风微动窗竹。

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

昔人固多癖,我癖良可赎。为问刘伯伦,胡然枕糟曲。

【释义】

姬旦,即周公。

《桐君录》,指《桐君药录》,其中讲到“巴东有真香茗茶”。

常,指常衮,唐建州刺史造研膏茶。

李,即李德裕(虎前)。

鹿门佳士,指皮日休。

天随翁,指陆龟蒙。

叶家白,建茶名。

中山醁,名酒。

中泠,指扬子江中泠水。

康王谷,指康王谷家水。

【详解】

此诗虽长,但句句不离茶,是一首严格意义上的咏茶诗。诗的开篇,就是一部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简明历史,讲述了从周公姬旦所著《尔雅》,即有“槚,苦茶”的名称;《神农食经》也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晋朝的杜育最先用《荈赋》来描写茶;唐代的陆羽成就了世上第一部关于茶叶的专著,从此,茶业迅速发展,饮茶之风风靡中外;后来,又有皮日休和陆龟蒙,互相唱和,留下《茶中杂咏十首》和《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这样优美的诗篇,陆龟蒙还亲自种茶,制茶,研究茶,“有田数百亩,置园顾渚山下,岁取租茶,自判品第”。他们对保存茶业史料和发展茶文化都有重大贡献。随后,对宋代的名茶小龙、团凤、日注、双井进行品评;对茶叶的采摘、制作、烹煎、品尝以及饮后“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的美妙感受都作了详尽而生动的描述,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咏茶好诗。

中国茶艺70年发展与变化


中国茶艺70年发展与变化

茶艺复苏(1949-1979)

新中国成立以后,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各地茶文化发展普遍低迷。期间,只有在福建武夷山和安溪地区、广东潮汕地区,传统的工夫茶艺尚能维持。

当代茶艺复苏始于台湾地区。1951年,林馥泉出任台湾地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总干事,创刊并主编《茶讯》,积极宣传饮茶文化。1974年,公会成立“台茶宣传委员会”。林馥泉从总干事位置退下,改聘为专门委员,领导“茶叶宣传小组”,宣传推介茗饮。年底,首次在台南市茶商公会举办台茶宣传会,设泡茶示范,特别重视用水用具与泡法。同年,林馥泉还应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的邀约,参加并协助蔡荣章举办“味茶小集”活动。同时,李友然在台北市中山北路开设“中国茶馆”,热心推动茶艺活动,多次提供“味茶小集”活动场所,开台湾当代茶艺馆的滥觞。

1977年8月14日,钟溪堓、林炳煌在台北市林森北路创办“中国功夫茶馆”,嗣后林馥泉、蔡荣章二人先后加入管理阶层,为当代茶艺发轫期的重要人物。1978年9月4日,中国功夫茶馆在《中央日报》刊出整版广告。其中林馥泉撰文谈到:“中国称‘茶道’为‘茶艺’,是单纯在讲究饮茶之养生和茶之享用方法。”蔡荣章在中国功夫茶馆工作期间,在《民生报》开辟“茶艺”专栏,宣扬茶艺。

“1977年,以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为主的一批茶爱好者,倡议弘扬茶文化,为了恢复弘扬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茶道’这个词;但是,有人提出‘茶道’虽然建立于中国,已被日本专美于前,如果现在援用‘茶道’恐怕引起误会,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另一个顾虑,是怕‘茶道’这个名词过于严肃,中国人对于‘道’字是特别敬重的,感觉高高在上,要人们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同意才定案。”(范增平《茶艺学》)。1940年,胡浩川首创“茶艺”一词,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经林馥泉、娄子匡、蔡荣章等人的推动,终于使得“茶艺”一词被确立和传播开来。

茶艺复兴(1980-1999)

1980年,林馥泉在台北“有记名茶”开办“茶艺讲座”,并出版《识茶小集》共5册茶书。同时,在《大华晚报》以“浅说识茶”“茶艺讲座”为主题发表茶文。

蔡荣章则在天仁茶业董事长李瑞河的支持下,于1980年12月25日在台北市衡阳路成立“陆羽茶艺中心”,致力茶艺文化的宣传,开设茶艺讲座,出版《茶艺月刊》杂志,系统地传授茶艺知识,对于推动茶艺专业化经营有很大的影响。

1982年9月,在台北市茶艺协会和高雄市茶艺协会的基础上,中华茶艺协会成立,并创办《中华茶艺》杂志。此后,茶艺在台湾迅速推广,并出版了一批茶艺书藉。如吴锦城、刘汉介《中国茶艺》(1983),许明华、许明显《中国茶艺》(1983),蔡荣章《现代茶艺》(1984),黄墩岩《中国茶道》(1984),吴智和《中国茶艺论丛》(1985)和《中国茶艺》(1989),张宏庸《茶艺》(1987)和《台湾传统茶艺文化》(1999),等等。

1988年,范增平到上海等地演示现代茶艺。1989年,台湾天仁集团陆羽茶艺文化访问团李瑞贤、蔡荣章等一行访问大陆,先后到北京、合肥、杭州演示交流茶艺。以此为发端,现代茶艺在大陆各地逐渐兴起和流行。1996年,童启庆《习茶》出版,这是大陆第一本茶艺著作。

20世纪80年代,随着台湾经济的腾飞,台湾茶馆业也随之发展。但不能重复旧时的那种老式茶馆,于是,新式茶艺馆应运而生。一位从法国学习服装设计回来的管寿龄,在台北市仁爱路开设了一家“茶艺馆”,同时经营茶叶和艺术品的买卖及餐厅业务,1979年取得正式经营执照,可以说是现代“茶艺馆”的起源。到1983年时,台北市大约有80家茶艺馆。随后的几年间,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到了1987年,台湾地区的茶艺馆就达到了500家左右,并成立了中华茶艺业联谊会(后改名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的茶艺馆开始起步。最早的是福州市福建省博物馆设立的“福建茶艺馆”,而后上海、北京、杭州、厦门、广州等城市相继出现了茶艺馆,并传播到许多城市。

正是鉴于当代茶艺的蓬勃发展,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998年将茶艺师列入国家职业大典,茶艺师这一新兴职业走上中国社会舞台。

茶艺繁荣(2000年以来)

21世纪以来,茶艺从业人员日众,茶艺馆成为当代茶产业发展中的亮丽风景。2001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国家职业标准·茶艺师》,规范茶艺师职业要求。

无论是茶艺理论还是茶艺实践,都成绩斐然。理论方面,主要有童启庆《生活茶艺》(2000),范增平《茶艺学》(2000),张宏庸《台湾茶艺发展史》(2002),蔡荣章《说茶之陆羽茶道》(2005)和《茶道入门——泡茶篇》(2007),丁以寿主编《中华茶艺》(2008年)和《茶艺》(2014),余悦主编《中华茶艺》(2015),乔木森《茶席设计》(2005),静清和《茶席窥美》(2015);实践方面,除继承传统的武夷、安溪、潮汕工夫茶艺外,台式工夫茶艺大行其道。同时,传统的盖碗茶艺、壶泡茶艺不断得到完善,玻璃杯泡茶艺以其简易、优雅而广为流行,混饮茶艺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总之,当代茶艺呈现出百花竞放的兴盛局面,茶艺表演成了各种茶事活动中的保留节目。

茶艺教育方兴未艾,既有学历教育也有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不仅有全日制大中学校教育,还有非全日制的本专科函授、自学考试等。在本科层次的茶学专业中,普遍开设茶艺课程,部分高校还设有茶艺或茶文化专业方向。在中高等职业教育中,设有茶艺专业。中小学的课外茶艺实践、少儿茶艺也在一些大中城市开展起来。在开展非学历教育的各种茶艺培训学校、机构中,既有茶艺师职业资格培训,也有纯粹出于爱好兴趣学习茶艺。各级各类茶艺教育,在茶艺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各类茶艺赛事活动频繁。全国性茶艺职业技能大赛已举办过三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茶艺大赛已举办过四届,家庭茶艺赛、少儿茶艺赛也时有举办。其它一些全国性和地方性的茶艺竞赛更是经常举办。这些茶艺赛事扩大了茶艺的社会影响,有力地促进茶艺技能水平的提升和茶艺的传承与创新。

茶艺的现实与未来

茶艺业的发展,为茶行业提供了大量工作就业机会。茶艺服务业和茶艺培训业以及相关联的茶器具业、茶建筑空间设计业等所形成的产值,对整个茶行业的直接贡献越来越大。同时,茶艺业的间接贡献也不容小觑。茶艺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饮茶的普及化、大众化,扩大了茶叶消费人群,提升了茶叶人均消费量,让“茶为国饮”落到了实处。茶叶消费的扩大和提升,有力地支撑了中国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茶艺整体发展的态势较好,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问题之一: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不高,文化与艺术素养有限,导致创新能力不够,茶艺发展后劲不足;问题之二:部分从业人员食古不化,一味模仿古代茶艺,或谓恢复,实际上是照搬照抄,没有新意,不能与时俱进;问题之三:目前茶艺存在一些表演化、舞台化的倾向,一方面动作或造作、或“夸张”,违背生活常识。另一方面茶艺+的成分较多,茶艺与歌舞、武术、瑜伽、书法等杂糅,不伦不类;问题之四:茶艺教学、培训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素质良莠不齐,误人子弟不在少数。高学历、高素质从业人员更是缺乏,制约着茶艺的健康发展。

茶艺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茶艺从业人员,优化茶艺教学和培训师资队伍,建立师资和培训第三方认证和评价制度;其次是要让茶艺回归生活、美化生活,让茶艺走进家庭、学校和社区;最后,加强茶艺创新,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茶艺形式和内容。

袋泡茶的百年发展史


袋泡茶何时何地产生,至今未见文字记载。有一种说法是1908年美国纽约的进口商苏里万为了扩大销售,用一种小丝袋装茶叶作为样品寄给买主。有一位买主收到样品后偶然疏忽,连丝袋一道放在杯子里浸泡,结果完全出人意料——他的客户认为茶叶装在小丝袋里使用很方便,定货纷至沓来。然而交货后,客户又大失所望——茶叶依然是散装的,并没有那种方便的小丝袋,于是引起了抱怨。苏里万毕竟是一个聪明的商人,从这件事得到了启示,很快用一种薄纱布代替丝绸制成小袋,加工成一种新型小袋装茶叶,很受消费者欢迎。这个小小的发明给苏里万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世界上第一批袋泡茶就这样产生了!

1908年6月,美国纽约茶商托马斯沙利文希望压低生意成本,于是决定把少量茶叶样品装入一个丝绸小袋子,寄送给潜在客户试尝。收到这些奇怪的小袋子后,疑惑的客户无从下手,只能尝试着把它们浸泡到一杯滚烫的开水中。世界上最早的袋泡茶就这样产生了。

此后,沙利文对袋泡茶作了一次改动。当时,饮茶者抱怨绸质袋子网眼太密,茶叶风味不能充分、快速地渗透到开水中。于是,沙利文用丝绵织成的薄纱纸取代丝绸。1930年,美国人威廉赫尔曼松获得热封纸质茶袋的专利权。这一设计工艺至今仍然在使用。

沙利文无心之举成就了今天的袋泡茶产业。仅在英国,人们每天喝掉大约1.3亿杯袋泡茶。《每日邮报》援引英国泰特利茶叶公司公关部总监萨拉豪的话说:“无法想像,没有袋泡茶,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各种名人泡在茶里

也许你想像不出奥巴马、普京、英国女王洗澡时候的样子,但“他们”泡在茶杯里的样子你却可以一览无余。这是德国的设计公司DonkeyProducts推出的袋泡茶,看着这些当代名人泡在茶杯里那么享受的样子,是不是感觉非常有趣?

不断改进

自诞生之日起,袋泡茶经历了种种改变。首先,沙利文用薄纱纸取代丝绸做茶包。接着,1930年,美国人威廉赫尔曼松取得热封纸质茶包专利权。在英国,泰特利茶叶公司1953年开始批量生产袋泡茶并不断改进茶包设计。1964年,茶包材质被改进得更为细致,这也使得袋泡茶更为畅销。如今,每个茶包上大约有2000个微型孔,使茶叶充分溶入沸水中。1989年,泰特利茶叶公司一改标准的方形茶包设计,推出圆形茶包。几年后,泰特利茶叶公司又推出带束绳的茶包,且茶包中有30种不同的茶叶。此外,金字塔形茶包、尼龙茶包先后进入英国市场。英国茶委员会主席威廉戈曼说:“如今,生活节奏快,人们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没不愿意自己动手泡茶。”

风靡英伦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称17世纪进入英国的茶叶为“文明砥柱之一”。但是,袋泡茶发明之前,饮茶者必须先把杯中所有茶叶过滤干净,才能畅饮。而过滤茶叶是一个相当烦琐的过程。953年,泰特利茶叶公司管理人员正是因为看好袋泡茶的市场前景,才开始批量生产袋泡茶。他们认为,袋泡茶操作方便,能使茶叶充分接触开水,从而冲泡出浓香的热茶。豪认为,说服英国人不喝散装茶而改喝袋泡茶不是件容易事。她说:“当泰特利公司刚把袋泡茶引进英国时,为之设计的广告词相当简洁。它只是说:泡一杯好茶,用茶包,轻松快捷,仅需一便士。”统计显示,英国人每天喝掉1.3亿杯袋泡茶。戈曼说:“每天,英国人每天摄入的液体中40%是茶水,其中绝大多数用袋泡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