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小细节的大文章

发布时间 : 2020-09-23
小青柑泡茶方法 小青桔茶叶泡茶的方法 小青柑泡茶法

【www.cy316.com - 小青柑泡茶方法】

很多人在高价购买了茶叶之后,兴致勃勃地开始自己沏茶,可是令人奇怪的是,泡出的茶叶味道总是不尽如人意。许多茶友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其实泡茶中有很多小细节,而这些小细节能够影响泡茶品质的好坏,隐藏着大文章。

温杯洁具不可少

冲泡任何一种茶叶时,都需要先用开水将所有器皿都烫一遍,“温杯洁具”顾名思义,除了清洁茶具,温杯也是使茶汤更好喝的一个前提。如果直接将茶汤倒进没有烫过的杯子里,茶汤温度就会迅速下降,从而影响茶汤的滋味。除此之外,用第一泡洗茶水再烫一遍茶具,茶味也会更纯正哦!

取茶量要注意

取茶量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茶叶太少的话茶香不足水味太重,太多则茶味过浓,一般来说100毫升左右大的盖碗,放5-7g干茶,能够充分体现一款茶的特质。在刚开始时,最好使用电子称来称量,以求得到准确的投茶量。等到冲泡熟练了以后,量的多少就比较容易把控。当然,最好还是按照自己的口感喜好来自行调整,“食无定味,适口者珍”,放到茶叶这里来也是一样的道理。

紫砂壶相较盖碗而言出汤更慢,不但投茶量需要酌减,冲泡时间也需要适当缩短。而且不同的紫砂壶,器形不同,壶嘴不同,投茶量也就各不相同。可以说每一款都有适合自己的投茶量,建议大家多做实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冲泡时间有讲究

冲泡时间对茶汤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细节的地方常常容易忽略。如注水和出汤的时间,也是计算在冲泡时间中的,最好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注水和出汤时间。

虽然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所需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但第二泡要比第一泡的时间短些,因为第一泡只是醒茶,茶叶经过第一泡的浸润之后,第二泡的内含物质析出速度要比第一次快,所以要缩短一些时间。

另外茶叶如较松散,或碎末较多,则内含物质浸出速度较快,需要适当减少冲泡时间,防止茶汤滋味苦涩。茶饼压制较紧时,醒茶不容易将茶叶完全泡开,则需要适当延长冲泡时间。因此建议大家多做实验,多多交流探讨。

水温是关键

水温是首当其冲的泡茶关键,用高于90℃的水冲泡绿茶,茶汤的活力就会降低且容易烫坏茶叶;冲泡铁观音要用沸水,否则香气不扬,阳刚的风格也表现不出来;红茶则要用85℃至90℃的水冲泡,以保持最香甜的口感,过高容易烫坏茶叶。

单说普洱茶,不同的普洱冲泡水温都不一样,像班章、易武这样滋味醇厚的古树茶必须用沸水冲泡,才能使其茶香充分释放;冲泡熟茶的水温要求更高,在注入沸水前后还需要“淋壶”,保持壶温不降,这样冲泡出的茶汤滋味强、汤感厚;而特殊的普洱茶,例如独芽茶,冲泡水温在90℃至95℃即可。

可以说每种茶都有最适合它的温度,这个问题有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现在有专门烧泡茶水的壶,其底盘上一般都会显示当前水温,根据需要的水温来烧水就可以啦!

水线的影响力

何谓“水线”,就是注水方式。有的茶友可能要疑惑了,简单的倒水还能有什么学问?答案是肯定的,水线的高低、快慢、疾缓、走势、粗细都会影响茶汤的口感,分别影响着茶汤的温度、浓淡、协调度、均匀度和饱满度。

如有些茶因为强调汤感,其茶本身内涵物质丰富,咖啡碱含量高,所以对冲泡手法要求较为独特。如注水时沿杯壁定点注水,避免击打茶叶,出汤时也应避免出汤过急。一方面是为了获得稠厚的汤感,另一方面是避免咖啡碱过度析出,使得茶汤过于苦涩。

注水方式常见的有四种:高冲、高吊、低冲、低吊,注水点还分螺旋形注水、环圈注水、单边定点注水、正中定点注水等。

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意思就是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就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

对于普洱茶来说,生茶主要品高扬香气、熟茶主要尝绵长甜韵。像景迈这一类以香气见长的普洱生茶来说,采用“高冲、单边环圈注水”的方式最好,高冲时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所需时间短,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强,最能激发香气。

普洱熟茶则可采用“低吊、定点注水”的手法,低吊时水温保持得较好,注满盖碗时间长,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小,便于让内含物质缓缓释放,泡出绵长的口感,茶汤也不易浑浊。

哪几泡茶是精华?

有很多刚开始喝茶,还不太懂茶的茶友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喝茶,到底哪一泡才是最好喝的呢?对于每泡茶的口感,一直流传着这么一段话: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

这么说来,第三、四道才是茶最精华的口感。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茶叶刚泡的时候味道还没出来,泡到三、四泡时,茶叶已然舒展,茶味也已经出来,这是茶汤滋味最好的时候,泡到后面,茶味渐渐消退,但滋味还是不错的,仍有余味。

相信广大茶友看完这篇文章之后一定对泡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以后的品茶过程中更加注意泡茶的这些小细节。希望所有人都能品味到沁人心脾的香茶。

精选阅读

泡茶喝茶的小细节有哪些?


泡茶喝茶的小细节要主要的地方有哪些?

喝茶,是一件轻松休闲的事情,但一些必须知道的礼仪还是应该注意的,否则容易给他人造成不快。当然,凡事都要看场合,亲密的朋友家人喝茶可以不必拘于礼节,但一些稍正式的场合,懂得怎么做总不是坏事,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你说是吗?

以下这10个小细节,你未必全部知道,往下看吧:

1、续茶

客人喝完杯中茶,并且到了“尾头”,应尽快“续杯”。如果发现客人的杯子有茶渣,应该替客人重新洗杯,或者换杯。主人应熟悉茶品状况,若茶汤已现水味,应及时换茶。晚上品茶不宜太晚,适当注意观察,在喝的尽兴时候,也应该掌握茶局结束的时间。

2、茶点

正规场合,品鉴好茶时不宜食用茶点,否则视为对茶的不尊重。食用的茶点,并不推荐重口味的蜜饯奶糖类茶食,坚果类的零食比较适宜。茶到深夜,当备茶点。

3、安排座位

为了配合长幼有序的礼节,尽量安排长辈或首席客人坐在泡茶人的最左方。原因是这样一来,斟茶将会按照顺序,自左向右,最后到自己,如果将主宾安排的位置不对,则斟茶过程中如先给主客斟茶,则顺序将被打乱,从而变的无序。

4、烧水壶蓄水

如遇宾客多需要助泡协助烧水壶蓄水时,可以在需要蓄水时适当打开壶盖示意,避免高声要水,那样会使宾客感到尴尬。

5、放置茶壶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

6、茶壶擦拭

有的茶主人,十分爱惜自己壶,在冲泡中,难免淋壶擦拭,把玩摩挲,甚至多壶齐养,但不知道在自己的举手投足间,这些多余的动作,已经影响到了客人品茶注意力。同样道理,品茶期间,整理茶台、擦拭桌椅,也让人以为主人要送客了。

7、注意穿着

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因此,品茗礼仪要求着装整洁大方,女性切忌浓妆艳抹,大胆暴露;男性也应避免乖张怪诞,如留长发、穿乞丐装等。除了仪表整洁外,还要求举止庄重得体,落落大方。

8、知客位尊卑

如今很少有人知道“客位”的尊卑问题,虽然茶道里面讲究的是“主随客便”一说,不过喝茶的人多了,自然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面对主人,主人的左手边的是“尊位”!顺时针旋转,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边,不论茶桌的形式如何,这个是不变的铁律。尊位的第一顺序为:老年人、中年人,比自己年纪大的人。其中师者、长者为尊,如果年龄相差不大,女士优先做尊位。

9、关于吸烟

喝茶严禁抽烟。

10、控制言行

所谈话题,切不可说人是非,道他人长短。亦不宜眉飞色舞,击节拍案。气氛安静为上,方能品出茶之真味。

泡茶需要注意的几个小细节


泡好一杯茶,是每位爱茶人的必修课。可总能泡出一杯好喝的茶,又不是那么容易。即便是老茶友,也可能会为自己不稳定的泡茶水平而懊恼。

泡茶是技术活,更是精细活。从选水、煮水、选器、备茶到冲泡,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茶汤造成影响。因此整理了几个要点和大家分享一二。

要点1-选水:尽量选软水,避开碱性水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水对茶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水中的矿物质和水的酸碱性。水中有多种矿物质,含量丰富、影响最大的一般是钙离子和镁离子。它们的含量可以用水的硬度来衡量,含量越高,水就越硬。

硬水烧开之后,钙镁离子会抑制茶多酚的溶出,而茶多酚不仅是茶之“功效担当”,对茶的风味也至关重要。抑制了它的溶出,难免茶汤寡淡、茶香低浊。

因此,要尽量选择硬度低的水。一般来说,现成的纯净水、山泉水就比较适合泡茶。若想再进阶,可以买个酸度计来测酸碱性,再买个电导率仪来测量水的硬度。

要点2-煮水:自来水需要煮久一点

煮水要大火快煮,而不要文火慢煮。当水连续冒泡,煮到二沸或是刚刚三沸时,水的活性是比较好的。如果煮得太久,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则活性降低,即水“煮老”了,对茶汤影响也不好。

如果使用自来水泡茶,需要煮稍久一点。自来水沸腾时,把烧水壶的盖子打开,保持沸腾一分钟左右,能够除去一部分消毒残留的氯,降低异味。

要点3-选器:不同的茶要使用不同的茶具

普洱茶,尤其是老普洱茶,适宜用紫砂壶。紫砂壶具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好,能够减轻普洱茶存储时产生的一些异杂气,茶的层次、韵味更好。

要点4-比例:严格控制茶水比例

要想泡出一杯风味稳定的茶汤,茶水比例的控制尤为重要。茶汤是一种动态平衡下的美感。只要找准平衡点,茶汤的美感自然而生。他按照不同场景,划分了两种比例。

安全比例:当难以实现茶水分离,比如旅途中或使用保温杯时,将茶水比例严格控制在1。5:100(即100毫升水对应1。5克茶)这一“安全比例”,即使一直闷泡也不会苦涩。

日常比例:日常泡茶中,建议用1:25(即25毫升水对应1克茶)的茶水比例,更适合多次冲泡品饮。

如果没有电子秤,只要按照茶叶的形态和茶壶的体积,也能大概确定放多少茶叶。条索形的普洱散茶大约投放1/3,紧压的普洱茶撬下一片铺满壶底的量即可,茶化石熟茶150毫升盖碗投茶3茶匙,金不换熟茶150毫升盖碗投茶2茶匙。

要点5-水温:根据茶叶新老控制水温

用手掌感受热力尝试最适宜水温,控制水温,是泡茶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新茶不要高于95度,老茶、熟茶使用100度沸水为佳。

要点6-手法:冲泡手法对茶汤的影响极为微妙

常见的注水方法有悬壶高冲、回旋低冲、定点注水等等。

高冲与低斟:指的是,冲茶时要比倒茶时高,才有利于茶汤香气的激发;而从壶里倒茶出来时,要尽可能放低靠近公道杯,减少香气走散,才有利于保留茶香。

香靠冲,汤靠吊:普洱茶香需要冲击,如果想要激发茶高扬的香气,就高温高冲,让水与茶叶激荡而产生鲜明的香气。而汤感需要细细吊出来,如果想要品尝到细腻、有层次的普洱茶汤,就需要把壶放低,沿着壶的边缘,用细柔的水流让茶叶慢慢浸出。

要点7-用心:爱茶者千千万,有人好淡,有人嗜浓。怎么办?

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如果能按照前面的茶水比例冲泡,一般能做到稳定而不难喝。之后,再用陆羽所传授的“增减原则”,将茶汤调至最合自己口感的状态即可。

若是自泡自饮,相对简单。若是泡茶给他人,则应根据对方“好淡”还是“嗜浓”的偏好进行微调。泡茶,于细微处见关切之心。总结一下:说到底,泡茶,本身就是注水、出汤这样的日常小事。参透了《茶经》的智慧,在看似平常的注水、出汤间,蕴含着动态的平衡之美,展现着人际的关切之情。

泡茶煮水需要注意的几个小细节


泡好一杯茶,是每位爱茶人的必修课。可总能泡出一杯好喝的茶,又不是那么容易。即便是老茶友,也可能会为自己不稳定的泡茶水平而懊恼。

泡茶是技术活,更是精细活。从选水、煮水、选器、备茶到冲泡,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茶汤造成影响。因此整理了几个要点和大家分享一二。

要点1-选水:尽量选软水,避开碱性水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水对茶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水中的矿物质和水的酸碱性。水中有多种矿物质,含量丰富、影响最大的一般是钙离子和镁离子。它们的含量可以用水的硬度来衡量,含量越高,水就越硬。

硬水烧开之后,钙镁离子会抑制茶多酚的溶出,而茶多酚不仅是茶之“功效担当”,对茶的风味也至关重要。抑制了它的溶出,难免茶汤寡淡、茶香低浊。

因此,要尽量选择硬度低的水。一般来说,现成的纯净水、山泉水就比较适合泡茶。若想再进阶,可以买个酸度计来测酸碱性,再买个电导率仪来测量水的硬度。

要点2-煮水:自来水需要煮久一点

煮水要大火快煮,而不要文火慢煮。当水连续冒泡,煮到二沸或是刚刚三沸时,水的活性是比较好的。如果煮得太久,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则活性降低,即水“煮老”了,对茶汤影响也不好。

如果使用自来水泡茶,需要煮稍久一点。自来水沸腾时,把烧水壶的盖子打开,保持沸腾一分钟左右,能够除去一部分消毒残留的氯,降低异味。

要点3-选器:不同的茶要使用不同的茶具

普洱茶,尤其是老普洱茶,适宜用紫砂壶。紫砂壶具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好,能够减轻普洱茶存储时产生的一些异杂气,茶的层次、韵味更好。

要点4-比例:严格控制茶水比例

要想泡出一杯风味稳定的茶汤,茶水比例的控制尤为重要。茶汤是一种动态平衡下的美感。只要找准平衡点,茶汤的美感自然而生。他按照不同场景,划分了两种比例。

安全比例:当难以实现茶水分离,比如旅途中或使用保温杯时,将茶水比例严格控制在1.5:100(即100毫升水对应1.5克茶)这一“安全比例”,即使一直闷泡也不会苦涩。

日常比例:日常泡茶中,建议用1:25(即25毫升水对应1克茶)的茶水比例,更适合多次冲泡品饮。

如果没有电子秤,只要按照茶叶的形态和茶壶的体积,也能大概确定放多少茶叶。条索形的普洱散茶大约投放1/3,紧压的普洱茶撬下一片铺满壶底的量即可,茶化石熟茶150毫升盖碗投茶3茶匙,金不换熟茶150毫升盖碗投茶2茶匙。

要点5-水温:根据茶叶新老控制水温

用手掌感受热力尝试最适宜水温,控制水温,是泡茶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新茶不要高于95度,老茶、熟茶使用100度沸水为佳。

要点6-手法:冲泡手法对茶汤的影响极为微妙

常见的注水方法有悬壶高冲、回旋低冲、定点注水等等。

高冲与低斟:指的是,冲茶时要比倒茶时高,才有利于茶汤香气的激发;而从壶里倒茶出来时,要尽可能放低靠近公道杯,减少香气走散,才有利于保留茶香。

香靠冲,汤靠吊:普洱茶香需要冲击,如果想要激发茶高扬的香气,就高温高冲,让水与茶叶激荡而产生鲜明的香气。而汤感需要细细吊出来,如果想要品尝到细腻、有层次的普洱茶汤,就需要把壶放低,沿着壶的边缘,用细柔的水流让茶叶慢慢浸出。

要点7-用心:爱茶者千千万,有人好淡,有人嗜浓。怎么办?

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如果能按照前面的茶水比例冲泡,一般能做到稳定而不难喝。之后,再用陆羽所传授的“增减原则”,将茶汤调至最合自己口感的状态即可。

若是自泡自饮,相对简单。若是泡茶给他人,则应根据对方“好淡”还是“嗜浓”的偏好进行微调。泡茶,于细微处见关切之心。总结一下:说到底,泡茶,本身就是注水、出汤这样的日常小事。参透了《茶经》的智慧,在看似平常的注水、出汤间,蕴含着动态的平衡之美,展现着人际的关切之情。

泡茶注意几个小细节,让你的茶好喝!


泡好一杯茶,是每位爱茶人的必修课。可总能泡出一杯好喝的茶,又不是那么容易。即便是老茶友,也可能会为自己不稳定的泡茶水平而懊恼。

泡茶是技术活,更是精细活。从选水、煮水、选器、备茶到冲泡,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茶汤造成影响。

选水

尽量选软水,避开碱性水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水对茶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水中的矿物质和水的酸碱性。

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称,水中有多种矿物质,含量丰富、影响最大的一般是钙离子和镁离子。它们的含量可以用水的硬度来衡量,含量越高,水就越硬。

硬水烧开之后,钙镁离子会抑制茶多酚的溶出,而茶多酚不仅是茶之“功效担当”,对茶的风味也至关重要。抑制了它的溶出,难免茶汤寡淡、茶香低浊。因此,要尽量选择硬度低的水。

若是用碱性水冲泡,茶多酚不稳定,很快会氧化。那些氧化程度低的茶,如绿茶、黄茶和铁观音,正常汤色应该是明亮的浅绿、浅黄或者黄绿色。如果是碱性水泡的,就会很快变成红浓的颜色。

一般来说,现成的纯净水就比较适合泡茶。若想再进阶,可以买个酸度计来测酸碱性,再买个电导率仪来测量水的硬度。

煮水

自来水需要煮久一点

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关于煮水沸腾的记载:

一沸:当水如鱼目,微微有声时;

二沸:缘边如涌泉连珠;

三沸:势若奔涛、腾波鼓浪。

煮水要大火快煮,而不要文火慢煮。当水连续冒泡,煮到二沸或是刚刚三沸时,水的活性是比较好的。如果煮得太久,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则活性降低,即水“煮老”了,对茶汤影响也不好。

如果使用自来水泡茶,需要煮稍久一点。自来水沸腾时,把烧水壶的盖子打开,保持沸腾一分钟左右,能够除去一部分消毒残留的氯,降低异味。

选器

不同的茶要使用不同的茶具

绿茶:宜选玻璃杯或玻璃壶,方便观赏其在水中舞动。不宜选紫砂壶,绿茶所需水温低,而保温性强的紫砂壶会闷坏绿茶。

红茶:用玻璃茶具或白瓷茶具,可以便于观察红茶的汤色和金圈。

乌龙茶:若想展现乌龙茶高扬的香气,可以使用瓷质盖碗,方便闻香且不会吸味;如果想展现其深厚的韵味,可以选择紫砂壶,能更好地激发茶性。紫砂保温性好,可以淋壶加温,保证冲泡温度。

普洱茶:尤其是老普洱茶,适宜用紫砂壶。紫砂壶具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好,能够减轻普洱茶存储时产生的一些异杂气,茶的层次、韵味更好。

白茶:白毫银针原料很嫩,冲泡温度不能过高,故宜用大口盖碗泡茶,避免闷坏茶叶;而白牡丹、寿眉或贡眉之类,使用茶具没有太多限制,老白茶还可以用陶壶煮饮。

比例

严格控制茶水比例

要想泡出一杯风味稳定的茶汤,茶水比例的控制尤为重要。

中华茶人联谊会特约茶文化讲师杨多杰认为,茶汤是一种动态平衡下的美感。只要找准平衡点,茶汤的美感自然而生。他按照不同场景,划分了两种比例。

1.安全比例。当难以实现茶水分离,比如旅途中或使用马克杯时,将茶水比例严格控制在1.5:100(即100毫升水对应1.5克茶)这一“安全比例”,即使一直闷泡也不会苦涩。

2.日常比例。日常泡茶中,建议用1:30(即30毫升水对应1克茶)的茶水比例,更适合多次冲泡品饮。

如果没有电子秤,只要按照茶叶的形态和茶壶的体积,也能大概确定放多少茶叶。

绿茶:扁平形绿茶、竹叶青等,铺满壶底薄薄一层就差不多了。毛峰、瓜片等稍蓬松的绿茶,占壶体积的1/5左右。

红茶:类似祁红、金骏眉较紧细的红茶,投放占壶体积1/5的茶量就差不多了。滇红之类条索较粗的红茶,投放体积约1/4。

乌龙茶:乌龙茶投茶量较大,如果是铁观音那样的颗粒形,投放30颗左右。如果是单纵、岩茶那样的粗条索茶,投放1/3~1/2。

普洱茶:条索形的普洱散茶大约投放1/3,紧压的普洱茶撬下一片铺满壶底的量即可。

白茶:白毫银针约投放占壶体积的1/3,而像白牡丹、寿眉或贡眉较为粗老的白茶,非常蓬松,需投放约1/2的量。

水温

用手掌感受热力尝试最适宜水温

控制水温,是泡茶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绿茶:不能用高于90℃的水冲泡,否则茶汤的鲜活力会下降。

红茶:要用85℃~90℃的水冲泡,以保持最香甜的口感,温度太高容易酸涩。

乌龙茶:要用沸水冲泡,否则香气不扬,阳刚的风格也表现不出来。

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用90℃以下的水冲泡,突出其鲜甜味,避免苦味,嫩度较低的贡眉可以用沸水冲泡。

黑茶:沸水才能冲泡出其稠厚的汤感和浓醇的滋味。

对于温度,也无需特意买一个温度计。对于不能用沸水冲泡的茶,一般做法是先把水倒入公道杯中凉一会儿,把手掌放到上面感受一下热力(距离不可太近以免烫伤),多尝试几次就能把握到最适宜水温的热度。

手法

冲泡手法对茶汤的影响极为微妙,常见的注水方法有悬壶高冲、回旋低冲、定点注水等等。

高冲&低斟

高冲低斟指的是,冲茶时要比倒茶时高,才有利于茶汤香气的激发;而从壶里倒茶出来时,要尽可能放低靠近公道杯,减少香气走散,才有利于保留茶香。

香靠冲,汤靠吊

茶香需要冲击,如果想要激发茶高扬的香气,就高温高冲,让水与茶叶激荡而产生鲜明的香气。而汤感需要细细吊出来,如果想要品尝到细腻、有层次的茶汤,就需要把壶放低,沿着壶的边缘,用细柔的水流让茶叶慢慢浸出。

用心

用好增减原则展现人际关切之情

爱茶者千千万,有人好淡,有人嗜浓。怎么办?

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

如果能按照前面的茶水比例冲泡,一般能做到稳定而不难喝。之后,再用陆羽所传授的“增减原则”,将茶汤调至最合自己口感的状态即可。

若是自泡自饮,相对简单。若是泡茶给他人,则应根据对方“好淡”还是“嗜浓”的偏好进行微调。

泡茶,于细微处见关切之心。

杨多杰老师总结说,说到底,泡茶,本身就是注水、出汤这样的日常小事。参透了《茶经》的智慧,在看似平常的注水、出汤间,蕴含着动态的平衡之美,展现着人际的关切之情。

相关文章

ef="http://www.cy316.com/update/">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