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注意几个小细节,让你的茶好喝!

发布时间 : 2019-11-16
好喝的黑茶 好喝的茶包 好喝的乌龙茶

好喝的黑茶。

泡好一杯茶,是每位爱茶人的必修课。可总能泡出一杯好喝的茶,又不是那么容易。即便是老茶友,也可能会为自己不稳定的泡茶水平而懊恼。

泡茶是技术活,更是精细活。从选水、煮水、选器、备茶到冲泡,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茶汤造成影响。

选水

尽量选软水,避开碱性水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水对茶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水中的矿物质和水的酸碱性。

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称,水中有多种矿物质,含量丰富、影响最大的一般是钙离子和镁离子。它们的含量可以用水的硬度来衡量,含量越高,水就越硬。

硬水烧开之后,钙镁离子会抑制茶多酚的溶出,而茶多酚不仅是茶之“功效担当”,对茶的风味也至关重要。抑制了它的溶出,难免茶汤寡淡、茶香低浊。因此,要尽量选择硬度低的水。

若是用碱性水冲泡,茶多酚不稳定,很快会氧化。那些氧化程度低的茶,如绿茶、黄茶和铁观音,正常汤色应该是明亮的浅绿、浅黄或者黄绿色。如果是碱性水泡的,就会很快变成红浓的颜色。

一般来说,现成的纯净水就比较适合泡茶。若想再进阶,可以买个酸度计来测酸碱性,再买个电导率仪来测量水的硬度。

煮水

自来水需要煮久一点

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关于煮水沸腾的记载:

一沸:当水如鱼目,微微有声时;

二沸:缘边如涌泉连珠;

三沸:势若奔涛、腾波鼓浪。

煮水要大火快煮,而不要文火慢煮。当水连续冒泡,煮到二沸或是刚刚三沸时,水的活性是比较好的。如果煮得太久,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则活性降低,即水“煮老”了,对茶汤影响也不好。

如果使用自来水泡茶,需要煮稍久一点。自来水沸腾时,把烧水壶的盖子打开,保持沸腾一分钟左右,能够除去一部分消毒残留的氯,降低异味。

选器

不同的茶要使用不同的茶具

绿茶:宜选玻璃杯或玻璃壶,方便观赏其在水中舞动。不宜选紫砂壶,绿茶所需水温低,而保温性强的紫砂壶会闷坏绿茶。

红茶:用玻璃茶具或白瓷茶具,可以便于观察红茶的汤色和金圈。

乌龙茶:若想展现乌龙茶高扬的香气,可以使用瓷质盖碗,方便闻香且不会吸味;如果想展现其深厚的韵味,可以选择紫砂壶,能更好地激发茶性。紫砂保温性好,可以淋壶加温,保证冲泡温度。

普洱茶:尤其是老普洱茶,适宜用紫砂壶。紫砂壶具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好,能够减轻普洱茶存储时产生的一些异杂气,茶的层次、韵味更好。

白茶:白毫银针原料很嫩,冲泡温度不能过高,故宜用大口盖碗泡茶,避免闷坏茶叶;而白牡丹、寿眉或贡眉之类,使用茶具没有太多限制,老白茶还可以用陶壶煮饮。

比例

严格控制茶水比例

要想泡出一杯风味稳定的茶汤,茶水比例的控制尤为重要。

中华茶人联谊会特约茶文化讲师杨多杰认为,茶汤是一种动态平衡下的美感。只要找准平衡点,茶汤的美感自然而生。他按照不同场景,划分了两种比例。

1.安全比例。当难以实现茶水分离,比如旅途中或使用马克杯时,将茶水比例严格控制在1.5:100(即100毫升水对应1.5克茶)这一“安全比例”,即使一直闷泡也不会苦涩。

2.日常比例。日常泡茶中,建议用1:30(即30毫升水对应1克茶)的茶水比例,更适合多次冲泡品饮。

如果没有电子秤,只要按照茶叶的形态和茶壶的体积,也能大概确定放多少茶叶。

绿茶:扁平形绿茶、竹叶青等,铺满壶底薄薄一层就差不多了。毛峰、瓜片等稍蓬松的绿茶,占壶体积的1/5左右。

红茶:类似祁红、金骏眉较紧细的红茶,投放占壶体积1/5的茶量就差不多了。滇红之类条索较粗的红茶,投放体积约1/4。

乌龙茶:乌龙茶投茶量较大,如果是铁观音那样的颗粒形,投放30颗左右。如果是单纵、岩茶那样的粗条索茶,投放1/3~1/2。

普洱茶:条索形的普洱散茶大约投放1/3,紧压的普洱茶撬下一片铺满壶底的量即可。

白茶:白毫银针约投放占壶体积的1/3,而像白牡丹、寿眉或贡眉较为粗老的白茶,非常蓬松,需投放约1/2的量。

水温

用手掌感受热力尝试最适宜水温

控制水温,是泡茶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绿茶:不能用高于90℃的水冲泡,否则茶汤的鲜活力会下降。

红茶:要用85℃~90℃的水冲泡,以保持最香甜的口感,温度太高容易酸涩。

乌龙茶:要用沸水冲泡,否则香气不扬,阳刚的风格也表现不出来。

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用90℃以下的水冲泡,突出其鲜甜味,避免苦味,嫩度较低的贡眉可以用沸水冲泡。

黑茶:沸水才能冲泡出其稠厚的汤感和浓醇的滋味。

对于温度,也无需特意买一个温度计。对于不能用沸水冲泡的茶,一般做法是先把水倒入公道杯中凉一会儿,把手掌放到上面感受一下热力(距离不可太近以免烫伤),多尝试几次就能把握到最适宜水温的热度。

手法

冲泡手法对茶汤的影响极为微妙,常见的注水方法有悬壶高冲、回旋低冲、定点注水等等。

高冲&低斟

高冲低斟指的是,冲茶时要比倒茶时高,才有利于茶汤香气的激发;而从壶里倒茶出来时,要尽可能放低靠近公道杯,减少香气走散,才有利于保留茶香。

香靠冲,汤靠吊

茶香需要冲击,如果想要激发茶高扬的香气,就高温高冲,让水与茶叶激荡而产生鲜明的香气。而汤感需要细细吊出来,如果想要品尝到细腻、有层次的茶汤,就需要把壶放低,沿着壶的边缘,用细柔的水流让茶叶慢慢浸出。

用心

用好增减原则展现人际关切之情

爱茶者千千万,有人好淡,有人嗜浓。怎么办?

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

如果能按照前面的茶水比例冲泡,一般能做到稳定而不难喝。之后,再用陆羽所传授的“增减原则”,将茶汤调至最合自己口感的状态即可。

若是自泡自饮,相对简单。若是泡茶给他人,则应根据对方“好淡”还是“嗜浓”的偏好进行微调。

泡茶,于细微处见关切之心。

杨多杰老师总结说,说到底,泡茶,本身就是注水、出汤这样的日常小事。参透了《茶经》的智慧,在看似平常的注水、出汤间,蕴含着动态的平衡之美,展现着人际的关切之情。

小编推荐

泡茶需要注意的几个小细节


泡好一杯茶,是每位爱茶人的必修课。可总能泡出一杯好喝的茶,又不是那么容易。即便是老茶友,也可能会为自己不稳定的泡茶水平而懊恼。

泡茶是技术活,更是精细活。从选水、煮水、选器、备茶到冲泡,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茶汤造成影响。因此整理了几个要点和大家分享一二。

要点1-选水:尽量选软水,避开碱性水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水对茶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水中的矿物质和水的酸碱性。水中有多种矿物质,含量丰富、影响最大的一般是钙离子和镁离子。它们的含量可以用水的硬度来衡量,含量越高,水就越硬。

硬水烧开之后,钙镁离子会抑制茶多酚的溶出,而茶多酚不仅是茶之“功效担当”,对茶的风味也至关重要。抑制了它的溶出,难免茶汤寡淡、茶香低浊。

因此,要尽量选择硬度低的水。一般来说,现成的纯净水、山泉水就比较适合泡茶。若想再进阶,可以买个酸度计来测酸碱性,再买个电导率仪来测量水的硬度。

要点2-煮水:自来水需要煮久一点

煮水要大火快煮,而不要文火慢煮。当水连续冒泡,煮到二沸或是刚刚三沸时,水的活性是比较好的。如果煮得太久,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则活性降低,即水“煮老”了,对茶汤影响也不好。

如果使用自来水泡茶,需要煮稍久一点。自来水沸腾时,把烧水壶的盖子打开,保持沸腾一分钟左右,能够除去一部分消毒残留的氯,降低异味。

要点3-选器:不同的茶要使用不同的茶具

普洱茶,尤其是老普洱茶,适宜用紫砂壶。紫砂壶具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好,能够减轻普洱茶存储时产生的一些异杂气,茶的层次、韵味更好。

要点4-比例:严格控制茶水比例

要想泡出一杯风味稳定的茶汤,茶水比例的控制尤为重要。茶汤是一种动态平衡下的美感。只要找准平衡点,茶汤的美感自然而生。他按照不同场景,划分了两种比例。

安全比例:当难以实现茶水分离,比如旅途中或使用保温杯时,将茶水比例严格控制在1。5:100(即100毫升水对应1。5克茶)这一“安全比例”,即使一直闷泡也不会苦涩。

日常比例:日常泡茶中,建议用1:25(即25毫升水对应1克茶)的茶水比例,更适合多次冲泡品饮。

如果没有电子秤,只要按照茶叶的形态和茶壶的体积,也能大概确定放多少茶叶。条索形的普洱散茶大约投放1/3,紧压的普洱茶撬下一片铺满壶底的量即可,茶化石熟茶150毫升盖碗投茶3茶匙,金不换熟茶150毫升盖碗投茶2茶匙。

要点5-水温:根据茶叶新老控制水温

用手掌感受热力尝试最适宜水温,控制水温,是泡茶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新茶不要高于95度,老茶、熟茶使用100度沸水为佳。

要点6-手法:冲泡手法对茶汤的影响极为微妙

常见的注水方法有悬壶高冲、回旋低冲、定点注水等等。

高冲与低斟:指的是,冲茶时要比倒茶时高,才有利于茶汤香气的激发;而从壶里倒茶出来时,要尽可能放低靠近公道杯,减少香气走散,才有利于保留茶香。

香靠冲,汤靠吊:普洱茶香需要冲击,如果想要激发茶高扬的香气,就高温高冲,让水与茶叶激荡而产生鲜明的香气。而汤感需要细细吊出来,如果想要品尝到细腻、有层次的普洱茶汤,就需要把壶放低,沿着壶的边缘,用细柔的水流让茶叶慢慢浸出。

要点7-用心:爱茶者千千万,有人好淡,有人嗜浓。怎么办?

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如果能按照前面的茶水比例冲泡,一般能做到稳定而不难喝。之后,再用陆羽所传授的“增减原则”,将茶汤调至最合自己口感的状态即可。

若是自泡自饮,相对简单。若是泡茶给他人,则应根据对方“好淡”还是“嗜浓”的偏好进行微调。泡茶,于细微处见关切之心。总结一下:说到底,泡茶,本身就是注水、出汤这样的日常小事。参透了《茶经》的智慧,在看似平常的注水、出汤间,蕴含着动态的平衡之美,展现着人际的关切之情。

这些实用的小细节,让你泡茶好喝几倍


为什么老觉得自己泡茶跟茶艺师泡茶味道不一样?原来,从煮水、选器、备茶到冲泡,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茶汤造成影响。

泡茶是技术活,更是精细活。细节决定成败,泡得好不好喝,就看你有没有注意这些细节和方法了。

煮水

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关于煮水沸腾的记载:

一沸:当水如鱼目,微微有声时;

二沸:缘边如涌泉连珠;

三沸:势若奔涛、腾波鼓浪。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煮水要大火快煮,而不要文火慢煮,当水连续冒泡,煮到二沸或是刚刚三沸时,水的活性是比较好的。如果煮的太久,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则活性降低,即我们平时说的水“煮老”了,对茶汤影响也不好。

如果使用自来水泡茶,需要把水煮久一点,因为自来水中带有消毒残留下来的氯。自来水水沸腾时,把烧水壶盖子打开,让水保持沸腾一分钟左右,能够除去自来水中一部分的氯,降低水的异味。

选器

不同的茶要使用不同的茶具。

绿茶:宜选玻璃杯或玻璃壶,方便观赏其在水中舞动。不宜选紫砂壶,绿茶所需水温低,而保温性强的紫砂壶会闷坏绿茶。

红茶:用玻璃茶具或白瓷茶具,可以便于观察红茶的汤色和金圈。

乌龙茶:如果想展现乌龙茶高扬的香气,可以使用瓷质盖碗,方便闻香且不会吸味;如果想展现乌龙茶深厚的韵味可以选择紫砂壶,紫砂壶能激发茶性。且紫砂保温性好,可以淋壶加温,保证冲泡温度。

普洱茶:尤其是老普洱茶,适宜用紫砂壶,紫砂壶具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好,能够减轻普洱茶存储之时产生的一些异杂气,茶的层次、韵味更好。

白茶:白毫银针原料很嫩,冲泡温度不能过高,故用大口盖碗泡茶,避免闷坏茶叶;而白牡丹、寿眉或贡眉之类,使用茶具没有太多限制,老白茶还可以用陶壶煮饮。

备茶

没有秤的时候可以这样取茶叶。

没有电子秤,称不了茶叶,怎么办?没关系,只要按照茶叶的形态和茶壶的体积,就能大概确定放多少茶叶!

绿茶:扁平形绿茶、竹叶青之类的,大约铺满壶底薄薄一层的量就差不多了。毛峰、瓜片等稍蓬松的绿茶,占壶体积的1/5左右。

红茶:类似祁红、金骏眉较紧细的红茶,投放占壶体积1/5的茶量就差不多了。滇红之类条索较粗的红茶,投放体积约1/4。

乌龙茶:乌龙茶投茶量较大,如果是铁观音那样的颗粒形,投放三十颗左右。如果是单丛、岩茶那样的粗条索茶,投放1/3~1/2左右。

普洱茶:条索形的普洱散茶大约投放1/3左右,紧压的普洱茶大约撬下一片铺满壶底的量即可。

白茶:白毫银针大约投放占壶体积的1/3左右,而像白牡丹、寿眉或贡眉较为粗老的白茶,非常蓬松,需投放约1/2的量。

水温

水温是泡茶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绿茶:不能用高于90℃的水冲泡,否则茶汤的鲜活力就会下降;

红茶:要用85℃至90℃的水冲泡,以保持最香甜的口感,温度太高容易酸涩;

乌龙茶:要用沸水冲泡,否则香气不扬,阳刚的风格也表现不出来;

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用90℃以下的水冲泡,突出其鲜甜味,避免苦味,嫩度较低的贡眉可以用沸水冲泡;

黑茶:需要沸水冲泡,这样才能冲泡出其稠厚的汤感和浓醇的滋味。

对于温度,也不需特意买一个温度计来测量。对于不能用沸水冲泡的茶,一般的做法是先把水倒入公道杯中凉一会,把手掌放到上面感受一下热力(距离不可太近,小心烫伤),多尝试几次就能把握到最适水温的热度。

手法

冲泡手法对茶也会有微妙的影响。

常见的注水方法有悬壶高冲、回旋低冲、定点注水等等,在运用这些方法的时候,先要知道注水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有的茶需要高冲,而有的茶需要低冲。

高冲,低斟

高冲低斟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指的是冲茶的时候要比倒茶的时候高,才有利于茶汤香气激发,而从壶里倒茶出来的时候,要尽可能放低靠近公道杯,减少香气走散,这样才有利于在整个泡茶的过程中保留茶香。

香靠冲,汤靠吊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茶香需要冲击,如果想要激发茶高扬的香气,就高温高冲,让水与茶叶激荡而产生鲜明的香气。而汤感需要细细吊出来,如果想要品尝到细腻、有层次的茶汤,就需要把壶放低,沿着壶的边缘用细柔的水流让茶叶慢慢浸出。

泡茶煮水需要注意的几个小细节


泡好一杯茶,是每位爱茶人的必修课。可总能泡出一杯好喝的茶,又不是那么容易。即便是老茶友,也可能会为自己不稳定的泡茶水平而懊恼。

泡茶是技术活,更是精细活。从选水、煮水、选器、备茶到冲泡,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茶汤造成影响。因此整理了几个要点和大家分享一二。

要点1-选水:尽量选软水,避开碱性水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水对茶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水中的矿物质和水的酸碱性。水中有多种矿物质,含量丰富、影响最大的一般是钙离子和镁离子。它们的含量可以用水的硬度来衡量,含量越高,水就越硬。

硬水烧开之后,钙镁离子会抑制茶多酚的溶出,而茶多酚不仅是茶之“功效担当”,对茶的风味也至关重要。抑制了它的溶出,难免茶汤寡淡、茶香低浊。

因此,要尽量选择硬度低的水。一般来说,现成的纯净水、山泉水就比较适合泡茶。若想再进阶,可以买个酸度计来测酸碱性,再买个电导率仪来测量水的硬度。

要点2-煮水:自来水需要煮久一点

煮水要大火快煮,而不要文火慢煮。当水连续冒泡,煮到二沸或是刚刚三沸时,水的活性是比较好的。如果煮得太久,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则活性降低,即水“煮老”了,对茶汤影响也不好。

如果使用自来水泡茶,需要煮稍久一点。自来水沸腾时,把烧水壶的盖子打开,保持沸腾一分钟左右,能够除去一部分消毒残留的氯,降低异味。

要点3-选器:不同的茶要使用不同的茶具

普洱茶,尤其是老普洱茶,适宜用紫砂壶。紫砂壶具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好,能够减轻普洱茶存储时产生的一些异杂气,茶的层次、韵味更好。

要点4-比例:严格控制茶水比例

要想泡出一杯风味稳定的茶汤,茶水比例的控制尤为重要。茶汤是一种动态平衡下的美感。只要找准平衡点,茶汤的美感自然而生。他按照不同场景,划分了两种比例。

安全比例:当难以实现茶水分离,比如旅途中或使用保温杯时,将茶水比例严格控制在1.5:100(即100毫升水对应1.5克茶)这一“安全比例”,即使一直闷泡也不会苦涩。

日常比例:日常泡茶中,建议用1:25(即25毫升水对应1克茶)的茶水比例,更适合多次冲泡品饮。

如果没有电子秤,只要按照茶叶的形态和茶壶的体积,也能大概确定放多少茶叶。条索形的普洱散茶大约投放1/3,紧压的普洱茶撬下一片铺满壶底的量即可,茶化石熟茶150毫升盖碗投茶3茶匙,金不换熟茶150毫升盖碗投茶2茶匙。

要点5-水温:根据茶叶新老控制水温

用手掌感受热力尝试最适宜水温,控制水温,是泡茶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新茶不要高于95度,老茶、熟茶使用100度沸水为佳。

要点6-手法:冲泡手法对茶汤的影响极为微妙

常见的注水方法有悬壶高冲、回旋低冲、定点注水等等。

高冲与低斟:指的是,冲茶时要比倒茶时高,才有利于茶汤香气的激发;而从壶里倒茶出来时,要尽可能放低靠近公道杯,减少香气走散,才有利于保留茶香。

香靠冲,汤靠吊:普洱茶香需要冲击,如果想要激发茶高扬的香气,就高温高冲,让水与茶叶激荡而产生鲜明的香气。而汤感需要细细吊出来,如果想要品尝到细腻、有层次的普洱茶汤,就需要把壶放低,沿着壶的边缘,用细柔的水流让茶叶慢慢浸出。

要点7-用心:爱茶者千千万,有人好淡,有人嗜浓。怎么办?

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如果能按照前面的茶水比例冲泡,一般能做到稳定而不难喝。之后,再用陆羽所传授的“增减原则”,将茶汤调至最合自己口感的状态即可。

若是自泡自饮,相对简单。若是泡茶给他人,则应根据对方“好淡”还是“嗜浓”的偏好进行微调。泡茶,于细微处见关切之心。总结一下:说到底,泡茶,本身就是注水、出汤这样的日常小事。参透了《茶经》的智慧,在看似平常的注水、出汤间,蕴含着动态的平衡之美,展现着人际的关切之情。

几个提升泡茶格调的小细节


第一道:焚香除妄念

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要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

第二道:冰心去凡尘

茶,致清致洁,是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就是用开水再烫一遍本来就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

第三道:玉壶养太和

绿茶属于芽茶类,因为茶叶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会破坏茶芽中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只宜用80℃的开水。把开水壶中的水预先倒入壶中养一会儿,使水温降至80℃左右。

第四道:清宫迎佳人

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清宫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叶投放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甘露润莲心

好的绿茶外观如莲心,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心莲”。“甘露润莲心”就是在开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第六道:凤凰三点头

冲破绿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向客人点头致意。

第七道:碧玉沉清江

冲入热水后,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观音捧玉瓶

佛教故事中传说观音菩萨常捧着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茶艺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我们称之为“观音捧玉品”,意在祝福好人们一生平安。

第九道:春波展旗枪

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尖尖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

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在品绿茶之前先观赏在清碧澄净的茶水中,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动,好像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

第十道:慧心悟茶香

品绿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在欣赏“春波展旗枪”之后,要闻一闻茶香。绿茶与花茶、乌龙茶不同,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够闻到那春天的气息,以及清醇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淡中品致味

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虽然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岩韵醉人,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从淡淡的绿茶香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第十二道:自斟乐无穷

品茶有三乐

一曰:独品得神,一个人面对青山绿水或高雅的茶室,通过品茗,心驰宏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此一乐也;

二曰:对品得趣。两个知心朋友相对品茗,或无须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述衷肠,此亦一乐也;

三曰:众品得慧。孔子曰:“三人行有我师”众人相聚品茶,互相沟通,相互启迪,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道德知识,这同样是一大乐事。

想要泡茶更好喝?记住这几个泡茶小细节!泡茶茶叶泡茶技巧


泡茶注意这些细节茶汤好喝不止十倍

指导专家

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

中华茶人联谊会特约茶文化讲师杨多杰

泡好一杯茶,是每位爱茶人的必修课。可总能泡出一杯好喝的茶,又不是那么容易。即便是老茶友,也可能会为自己不稳定的泡茶水平而懊恼。

泡茶是技术活,更是精细活。从选水、煮水、选器、备茶到冲泡,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茶汤造成影响。

1.选水

尽量选软水,避开碱性水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水对茶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水中的矿物质和水的酸碱性。

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称,水中有多种矿物质,含量丰富、影响最大的一般是钙离子和镁离子。它们的含量可以用水的硬度来衡量,含量越高,水就越硬。

硬水烧开之后,钙镁离子会抑制茶多酚的溶出,而茶多酚不仅是茶之“功效担当”,对茶的风味也至关重要。抑制了它的溶出,难免茶汤寡淡、茶香低浊。因此,要尽量选择硬度低的水。

若是用碱性水冲泡,茶多酚不稳定,很快会氧化。那些氧化程度低的茶,如绿茶、黄茶和铁观音,正常汤色应该是明亮的浅绿、浅黄或者黄绿色。如果是碱性水泡的,就会很快变成红浓的颜色。

一般来说,现成的纯净水就比较适合泡茶。若想再进阶,可以买个酸度计来测酸碱性,再买个电导率仪来测量水的硬度。

2.煮水

自来水需要煮久一点

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关于煮水沸腾的记载:

一沸:当水如鱼目,微微有声时;

二沸:缘边如涌泉连珠;

三沸:势若奔涛、腾波鼓浪。

煮水要大火快煮,而不要文火慢煮。当水连续冒泡,煮到二沸或是刚刚三沸时,水的活性是比较好的。如果煮得太久,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则活性降低,即水“煮老”了,对茶汤影响也不好。

如果使用自来水泡茶,需要煮稍久一点。自来水沸腾时,把烧水壶的盖子打开,保持沸腾一分钟左右,能够除去一部分消毒残留的氯,降低异味。

3.选器

不同的茶要使用不同的茶具

绿茶:宜选玻璃杯或玻璃壶,方便观赏其在水中舞动。不宜选紫砂壶,绿茶所需水温低,而保温性强的紫砂壶会闷坏绿茶。

红茶:用玻璃茶具或白瓷茶具,可以便于观察红茶的汤色和金圈。

乌龙茶:若想展现乌龙茶高扬的香气,可以使用瓷质盖碗,方便闻香且不会吸味;如果想展现其深厚的韵味,可以选择紫砂壶,能更好地激发茶性。紫砂保温性好,可以淋壶加温,保证冲泡温度。

普洱茶:尤其是老普洱茶,适宜用紫砂壶。紫砂壶具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好,能够减轻普洱茶存储时产生的一些异杂气,茶的层次、韵味更好。

白茶:白毫银针原料很嫩,冲泡温度不能过高,故宜用大口盖碗泡茶,避免闷坏茶叶;而白牡丹、寿眉或贡眉之类,使用茶具没有太多限制,老白茶还可以用陶壶煮饮。

4.比例

严格控制茶水比例

要想泡出一杯风味稳定的茶汤,茶水比例的控制尤为重要。

中华茶人联谊会特约茶文化讲师杨多杰认为,茶汤是一种动态平衡下的美感。只要找准平衡点,茶汤的美感自然而生。他按照不同场景,划分了两种比例。

1.安全比例。当难以实现茶水分离,比如旅途中或使用马克杯时,将茶水比例严格控制在1.5:100(即100毫升水对应1.5克茶)这一“安全比例”,即使一直闷泡也不会苦涩。

2.日常比例。日常泡茶中,建议用1:30(即30毫升水对应1克茶)的茶水比例,更适合多次冲泡品饮。

如果没有电子秤,只要按照茶叶的形态和茶壶的体积,也能大概确定放多少茶叶。

绿茶:扁平形绿茶、竹叶青等,铺满壶底薄薄一层就差不多了。毛峰、瓜片等稍蓬松的绿茶,占壶体积的1/5左右。

红茶:类似祁红、金骏眉较紧细的红茶,投放占壶体积1/5的茶量就差不多了。滇红之类条索较粗的红茶,投放体积约1/4。

乌龙茶:乌龙茶投茶量较大,如果是铁观音那样的颗粒形,投放30颗左右。如果是单纵、岩茶那样的粗条索茶,投放1/3~1/2。

普洱茶:条索形的普洱散茶大约投放1/3,紧压的普洱茶撬下一片铺满壶底的量即可。

白茶:白毫银针约投放占壶体积的1/3,而像白牡丹、寿眉或贡眉较为粗老的白茶,非常蓬松,需投放约1/2的量。

5.水温

用手掌感受热力尝试最适宜水温

控制水温,是泡茶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绿茶:不能用高于90℃的水冲泡,否则茶汤的鲜活力会下降。

红茶:要用85℃~90℃的水冲泡,以保持最香甜的口感,温度太高容易酸涩。

乌龙茶:要用沸水冲泡,否则香气不扬,阳刚的风格也表现不出来。

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用90℃以下的水冲泡,突出其鲜甜味,避免苦味,嫩度较低的贡眉可以用沸水冲泡。

黑茶:沸水才能冲泡出其稠厚的汤感和浓醇的滋味。

对于温度,也无需特意买一个温度计。对于不能用沸水冲泡的茶,一般做法是先把水倒入公道杯中凉一会儿,把手掌放到上面感受一下热力(距离不可太近以免烫伤),多尝试几次就能把握到最适宜水温的热度。

6.手法

冲泡手法对茶汤的影响极为微妙

常见的注水方法有悬壶高冲、回旋低冲、定点注水等等。

高冲&低斟

高冲低斟指的是,冲茶时要比倒茶时高,才有利于茶汤香气的激发;而从壶里倒茶出来时,要尽可能放低靠近公道杯,减少香气走散,才有利于保留茶香。

香靠冲,汤靠吊

茶香需要冲击,如果想要激发茶高扬的香气,就高温高冲,让水与茶叶激荡而产生鲜明的香气。而汤感需要细细吊出来,如果想要品尝到细腻、有层次的茶汤,就需要把壶放低,沿着壶的边缘,用细柔的水流让茶叶慢慢浸出。

7.用心

用好增减原则展现人际关切之情

爱茶者千千万,有人好淡,有人嗜浓。怎么办?

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

如果能按照前面的茶水比例冲泡,一般能做到稳定而不难喝。之后,再用陆羽所传授的“增减原则”,将茶汤调至最合自己口感的状态即可。

若是自泡自饮,相对简单。若是泡茶给他人,则应根据对方“好淡”还是“嗜浓”的偏好进行微调。

泡茶,于细微处见关切之心。

泡茶不好喝?多半是您没注意这几个细节


中国传统的器物多数都有这么一个特点:需要细细把玩,耐心体会,方能享受到无穷乐趣,如诗词、文玩。茶也是这样,想要泡出好喝的茶,就得注意细节!同一款茶,普通人泡的和茶艺师泡的,有时会有天囊之别!这可能就是因为你不注重细节的缘故!

以下这些泡茶的细节错误,很多人就经常犯!

1、开水反复煮

有的茶友总喜欢一次性烧一大壶水,而泡茶一般只用一小杯!等续水时,水温却不够了,只好重新烧开!一壶水反复烧开是不好的,陆羽在《茶经》里就说:水老不可食也。用现在科学的话说,反复烧开一壶水,会水中含氧量过低,活性不够。这样的水泡出的茶口感当然是不会好的。避免这个错误也很简单,就是根据需要煮水,需要多少煮多少,下一泡时再重新煮!

2、所有的茶都用100°的沸水冲泡

名优绿茶、黄茶、红茶等,芽叶非常娇嫩,过高的水温会逼出茶叶中的苦涩味,掩盖其鲜爽,破坏其口感。这类茶一般用90°的水冲泡即可!这问题已经说过很多次啦,这里就不展开了!

3、用手接触茶叶

我们的手每天触摸着各种东西,很难保持洁净!现在又是夏天,手上的的汗、油脂、污渍很多。用手直接抓茶,会影响茶味!这样不仅不干净卫生,还会让客人觉得恶心!

5、不会用留根法

有人喜欢以习性把泡好的茶汤喝完,再重新续水!这样的喝法,会觉得每泡的后面几口茶汤苦涩,而且还会使第二泡茶汤不够鲜美!正确的方法是,用玻璃杯冲泡绿茶的时候,可使用“留根法”。即每次还剩1/4-1/3的茶汤时,就可以续水,避免下一泡茶过淡!用留根法泡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茶叶浸泡太久,要尽快饮用!

虽然我们没有时间做到茶艺师那样精致,但只要以上几个小细节,我们不但可以把茶泡得很好喝,还可以从过程中获得许多情趣!

泡茶:小细节的大文章


很多人在高价购买了茶叶之后,兴致勃勃地开始自己沏茶,可是令人奇怪的是,泡出的茶叶味道总是不尽如人意。许多茶友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其实泡茶中有很多小细节,而这些小细节能够影响泡茶品质的好坏,隐藏着大文章。

温杯洁具不可少

冲泡任何一种茶叶时,都需要先用开水将所有器皿都烫一遍,“温杯洁具”顾名思义,除了清洁茶具,温杯也是使茶汤更好喝的一个前提。如果直接将茶汤倒进没有烫过的杯子里,茶汤温度就会迅速下降,从而影响茶汤的滋味。除此之外,用第一泡洗茶水再烫一遍茶具,茶味也会更纯正哦!

取茶量要注意

取茶量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茶叶太少的话茶香不足水味太重,太多则茶味过浓,一般来说100毫升左右大的盖碗,放5-7g干茶,能够充分体现一款茶的特质。在刚开始时,最好使用电子称来称量,以求得到准确的投茶量。等到冲泡熟练了以后,量的多少就比较容易把控。当然,最好还是按照自己的口感喜好来自行调整,“食无定味,适口者珍”,放到茶叶这里来也是一样的道理。

紫砂壶相较盖碗而言出汤更慢,不但投茶量需要酌减,冲泡时间也需要适当缩短。而且不同的紫砂壶,器形不同,壶嘴不同,投茶量也就各不相同。可以说每一款都有适合自己的投茶量,建议大家多做实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冲泡时间有讲究

冲泡时间对茶汤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细节的地方常常容易忽略。如注水和出汤的时间,也是计算在冲泡时间中的,最好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注水和出汤时间。

虽然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所需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但第二泡要比第一泡的时间短些,因为第一泡只是醒茶,茶叶经过第一泡的浸润之后,第二泡的内含物质析出速度要比第一次快,所以要缩短一些时间。

另外茶叶如较松散,或碎末较多,则内含物质浸出速度较快,需要适当减少冲泡时间,防止茶汤滋味苦涩。茶饼压制较紧时,醒茶不容易将茶叶完全泡开,则需要适当延长冲泡时间。因此建议大家多做实验,多多交流探讨。

水温是关键

水温是首当其冲的泡茶关键,用高于90℃的水冲泡绿茶,茶汤的活力就会降低且容易烫坏茶叶;冲泡铁观音要用沸水,否则香气不扬,阳刚的风格也表现不出来;红茶则要用85℃至90℃的水冲泡,以保持最香甜的口感,过高容易烫坏茶叶。

单说普洱茶,不同的普洱冲泡水温都不一样,像班章、易武这样滋味醇厚的古树茶必须用沸水冲泡,才能使其茶香充分释放;冲泡熟茶的水温要求更高,在注入沸水前后还需要“淋壶”,保持壶温不降,这样冲泡出的茶汤滋味强、汤感厚;而特殊的普洱茶,例如独芽茶,冲泡水温在90℃至95℃即可。

可以说每种茶都有最适合它的温度,这个问题有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现在有专门烧泡茶水的壶,其底盘上一般都会显示当前水温,根据需要的水温来烧水就可以啦!

水线的影响力

何谓“水线”,就是注水方式。有的茶友可能要疑惑了,简单的倒水还能有什么学问?答案是肯定的,水线的高低、快慢、疾缓、走势、粗细都会影响茶汤的口感,分别影响着茶汤的温度、浓淡、协调度、均匀度和饱满度。

如有些茶因为强调汤感,其茶本身内涵物质丰富,咖啡碱含量高,所以对冲泡手法要求较为独特。如注水时沿杯壁定点注水,避免击打茶叶,出汤时也应避免出汤过急。一方面是为了获得稠厚的汤感,另一方面是避免咖啡碱过度析出,使得茶汤过于苦涩。

注水方式常见的有四种:高冲、高吊、低冲、低吊,注水点还分螺旋形注水、环圈注水、单边定点注水、正中定点注水等。

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意思就是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就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

对于普洱茶来说,生茶主要品高扬香气、熟茶主要尝绵长甜韵。像景迈这一类以香气见长的普洱生茶来说,采用“高冲、单边环圈注水”的方式最好,高冲时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所需时间短,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强,最能激发香气。

普洱熟茶则可采用“低吊、定点注水”的手法,低吊时水温保持得较好,注满盖碗时间长,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小,便于让内含物质缓缓释放,泡出绵长的口感,茶汤也不易浑浊。

哪几泡茶是精华?

有很多刚开始喝茶,还不太懂茶的茶友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喝茶,到底哪一泡才是最好喝的呢?对于每泡茶的口感,一直流传着这么一段话: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

这么说来,第三、四道才是茶最精华的口感。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茶叶刚泡的时候味道还没出来,泡到三、四泡时,茶叶已然舒展,茶味也已经出来,这是茶汤滋味最好的时候,泡到后面,茶味渐渐消退,但滋味还是不错的,仍有余味。

相信广大茶友看完这篇文章之后一定对泡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以后的品茶过程中更加注意泡茶的这些小细节。希望所有人都能品味到沁人心脾的香茶。

泡茶时,最容易失礼的几个细节


喜欢喝茶的朋友通常喜欢以茶会友。

但是在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茶桌礼仪中,如果不注意好一些细节。

不仅会让客人觉得你泡茶不专业,丧失对你的好感。甚至可能因为你的失礼而愤然离席。

下面就来跟大家科普下最容易失礼的几个泡茶细节。

仪容仪表

喝茶之人最讲究素净,所以出席茶会时妆容要以淡雅为主,不要过于浓妆艳抹。

服装可以配合茶会气氛或者茶具茶席来搭配,穿得朴素大方就好。

泡茶的时候女性注意要把长发挽起,以免头发掉落到茶汤里。手上也不宜配过多的首饰,这样会影响泡茶的美感。

泡茶姿势

泡茶时坐姿要端正,屁股坐在凳子的三分之一处、腰杆挺直。

不要因为倒水、持壶而把身体歪到一边。

另外在泡茶过程中不要因为紧张而显得过于拘谨。

这样会影响饮茶者的心情,只有当你心情和身体都放松下来,泡茶的动作才会显得优美。

清洁茶具

在泡茶之前,要先清洁茶具。就算茶具在之前已经清洗过了,还是得当着客人的面再清洗一遍。

清洁茶具时不要用手触摸茶杯,而是用茶夹夹取茶杯用沸水进行清洁。

茶香品闻

清洁完茶具后,把干茶倒进茶荷中,双手端起茶荷递给客人,让客人观赏一下干茶的外形香气。

在茶艺表演中,一般会有闻香这一步,让客人闻香的时候,也要用双手拿起闻香杯优雅地递给客人进行闻香。

泡茶倒茶

在倒茶的时候,有很多小细节需要注意,比如茶壶的壶嘴、公道杯的杯嘴还有随手泡的壶嘴都是不能对着客人的,一般都是横放。

泡茶的过程动作不能太大,不要发出过大的碰撞声。

在倒茶的时候要把公道杯用茶巾擦拭一下,然后再倒给客人,倒茶一般七分满就好,而且要按照辈分来倒,长者为先。

奉茶添茶

奉茶也是有讲究的,不仅仅是双手端给客人就行了。

奉茶的时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端茶的时候手要平而且稳,确保客人拿到茶的姿势是舒服的。

当客人杯里的茶空了的话,得及时添上,不能让客人的茶杯空,除非客人表示不用再添茶了。

更换茶叶

当茶叶泡得很淡,没有味道的时候,就需要及时更换新的茶叶了,否则客人会认为你在下逐客令。

除非你接下来真的有事,而客人又一直不走,那就可以以不更换茶叶来暗示客人该离开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