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州茗香茶探源

发布时间 : 2020-09-29
落施花茶 洛施花茶心情 喝洛施花茶

落施花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施州茗香茶探源”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施州茗香茶探源”相关知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有“茶的故乡”之称。有关茶的种植及其茶的功效和饮用,我们的祖先早就有“神农遍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记载。唐朝陆羽所著《茶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茶的专著。

古代巴蜀地区是茶的主要发源地,种茶、制茶和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早在西周时代,茶就作为巴人的贡品输入关中的周王室。至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司马错征服巴蜀之后,茶的栽培、制作和饮用等技术才流传到其他地区。

汉人王褒有“武阳买茶”之语,西晋张载对巴蜀茶更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赞誉。东晋佚人著《峒群采茶录》有“巴东[1]真茗香,煎饮,令人不眠”的记载。资料显示,直到南北朝,茶的饮用还只盛行于巴蜀、荆楚和江南一带。魏人张揖《广雅》中记载有巴蜀人饮茶:“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陶瓷中,以汤浇,覆之。”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建始[2]等地先民所创制的“罐罐茶”。在唐玄宗开元年间,饮茶在佛教徒中悄然盛行传播,影响于民间。唐肃宗时,因粮食不足,曾下令禁酒,导致酒少而酒价倍增,民间遂以茶代酒。由此,饮茶之风遍及全国各地。

据史料记载,盛唐时期,施州忠路[3]郁江河畔便以出产贡茶闻名。另陆羽《茶经》载,“巴川峡山纫谷皮之”,“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以米膏出之,欲者各饮。”此时,茶叶贸易非常兴旺。由于饮茶风俗的普及,茶叶需求量激增,长江中下游地区也纷纷种茶,“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由此,巴蜀茶一统天下的局面因此而慢慢地被打破,全国产茶的中心由巴蜀地区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据《新唐书·地理志》和《茶经》等书显示,唐代的巴蜀地区仍然是当时举足轻重的茶树种植和茶叶生产地。

宋朝民间有俗语:“湖女艳,莫娇她,乌龟有自可,虔婆似那吒!早晨起来七件事,油盐酱醋姜椒茶,冬要绫罗夏要纱。”北宋政治家王安石也有言,“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盐米,不可一日以无”。可见,茶在宋朝已是“开门七件事”之一,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在唐宋时代,文人集团中也出现了茶宴、茶话会等以茶汇集的品茶或斗茶等社交活动,给活动带来高雅的享受和文化品位。刘禹锡在夔州有《尝茶》诗,“生拍芳茸鹰嘴?,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江湖月,照出霏霏满碗花”。时有巴蜀植茶盛景:“九峰之民多种茶,山山栉比千万家。朝哺伏腊皆仰此,累世凭持为生涯”。总之,在唐宋时期,巴蜀之茶不但产量大,也无疑是当时茶叶生产的中心之一。巴蜀先民的饮茶习俗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原各地,对唐宋时期茶文化的形成起了深远的作用。

在1241年间,明成祖朱棣受贡施州利川茶后亲敕“此茶生来出乌洞,弟兄结拜在虚空,今夜茗茶同饮后,品居满园辅朝忠”。自古施州的茶,久负盛名。清乾隆年间,乾隆派亲信到宣恩伍家台监制茶叶,并赠“皇恩宠赐”金字匾一块。《中国名茶》史册中,“恩施玉露”是湖北省载入该书的唯一传统历史蒸青绿茶。在其后的发展中,大量涌现了“白鹤井”、“容美茶”、“官鼎茶”、“宜红茶”、“瀑泉茶”、“八角茶”、“马坡茶”、“白沙茶”等多种历史富硒名茶。恩施州群山起伏,峰峦叠翠,为植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注:[1]东晋时,巴东是指今奉节以东的地区。[2]北魏时,建始属蜀地夔州管辖。[3]唐朝时,忠路属楚地施州管辖。

cy316.com延伸阅读

宜宾茶叶历史——戎州茗香三千载


悠悠三千年,三江大地的烟雨孕育了风味醇美的宜宾茶。三千年来,勤劳智慧的宜宾人民创造和发展了内涵丰富、多姿多彩的茶文化。品香茗,如交挚友,久而弥笃。近年来,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和生态优势的宜宾茶更是以其清爽醇美的独特品质,蜚声海内外,令八方宾客如痴如醉。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

相传,公元前2737年,神农上山采药,不知不觉中,已尝遍了近72种中草药。中草药的药性令他口干舌燥,浑身不舒服。此时,几片树叶飘落在他面前,凭着往常的习惯,他又捡起树叶放入口中尝试,令他惊奇的是,过了一会儿后,身体舒畅了起来,口也不渴了,浑身好像一下子轻松了,而口中的树叶还留给他一口的清香。这种树叶,便是早期发现的茶。

故,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中,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支的记述。根据记载,茶叶在中国最早是作为药物使用的。在我国,传说茶是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茶最初是作为药用,后来发展成为饮料。

关于茶树的起源问题,诸多的争议后,人们形成了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而宜宾,这个在历史上,曾较长时间成为川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边塞要冲,产茶自然毋庸置疑。

僰道出香茗,悠悠三千载。僰道是宜宾最早的行政称谓,公元前1022年,僰人助周武王伐纣有功,被封为僰侯,始建僰侯国,其时,人们就开始了茶叶种植业。

宜宾地处金沙江、岷江、长江交汇处,自古是西南边疆联系内地的交通要冲,宜宾成了四川茶叶流向江南的重要港口。而宜宾地处云贵高原北坡,大凉山余脉峡川、河流多,海拔在220至2008米之间,山川俊秀、森林丰茂、植被丰富,加上大娄山脉挡住了太平洋季风,宜宾四季气候温湿、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早在20世纪50年代,宜宾县蕨溪黄山便发现了上千年的野生大茶树,以后又在高县、筠连、屏山等地发现同类大茶树,经四川省茶科所鉴定,这些野生大茶树与云南野生大茶树一样古老,因此,宜宾也是茶的故乡之一。

在茶业兴盛的唐、宋时期,宜宾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茶马互市特别兴盛,宜宾各地大力发展茶业,用以换取马匹、盐及其他日用品,形成了专门的买马场和茶马交易市场,茶叶的品种逐渐增多,筠连的黄芽茶、雷波的黄郎毛尖、宜宾的明前毛尖等品种,在市场都享有较高的声誉,除大宗的团茶外,还有品质优异的上用茶(即贡茶),产于宜宾县蕨溪黄山等地的龙芽茶便是其中之一。

由于时代变迁、朝代更迭、战争影响,龙芽茶在明代以后便逐渐失传。明代中期以后,四川的茶叶转向加工生产砖茶(黑茶)。宜宾生产的南路边茶,更是成为了朝廷羁縻边疆民族的政治商品。

解放后,宜宾的茶叶市场更加繁荣,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过去的茶庄相继被茶叶公司、供销合作社取代,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茶叶更是成了国家专营的商品之一。市场开放后,宜宾城区经营茶叶的商店更是达到了100余家,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1986年,宜宾已被确定为四川省十二个出口茶生产基地县(市)之一,标志着我市的茶叶生产已初具规模。相传,宜宾市境内的百里冲山梁上,以前共修筑了四十八座庙宇,人称四十八庙到觉华,如今,庙宇已然不复存在,而当地农民,却依然继承着庙宇种茶的遗风。

如今,经过一代又一代勤劳的宜宾人的传承和发扬,宜宾茶业已经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失传很久的龙芽茶也重新放出了光彩,成为了当今茶叶的着名品牌。

茶马古道——“程海”名称探源


永胜县程海一带,在唐代属南诏国成纪镇,当时程海叫龙佉河;宋代,文献记载为程河。称湖泽为河,是汉晋遗风,如洱海叫叶榆河、洱河,滇池叫滇池河等。明代,程海正式出现在文献记载中,沿袭至今。但是,程海湖为什么叫程海?至今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关于程海的来历,永胜民间至少流传着5个大同小异的陆地陷落成海的版本,这则故事说:很久以前,程海所在地是一块水草丰沛、粮食高产、人烟稠密的平地,人民丰衣足食,过着幸福的生活。有一天,这里来了一位先生(又说菩萨,还说是老者,反正是足智多谋、未卜先知者),警示人们说:灾难就要来了,请注意寺庙前那一对石狮子的眼睛,如果狮眼血红,赶快逃命!于是,人们开始注意石狮的眼睛。可是,左瞧右看,石狮的眼睛怎么也不红,一个顽童淘气,从母亲化妆盒里偷得胭脂,便将狮眼涂红了。立时天旋地转,转瞬间陆地下陷,洪水淹没了一切

这个故事广泛流传于永胜全境,对诠释程海的来历,颇有影响,连一些地方志书都受其左右。然而,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这个故事的产生,明显受明正德六年(1511年)当时北胜州大地震的影响,因而,有两个版本开头干脆就说明宣德年间,有位老师,传说在五百年前,程海并不是现在的景象云云。(《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永胜卷》30-37页,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可史载正德年间的大地震却是:城北大树坪旧州城全部倾毁,民房被毁5000余间,人口伤亡千余人,土地冲毁、淹没者1万间;城西北红石岩震塌,三川坝西山草海形成(《永胜县志》第11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第一版),并没有说程海形成于此时。因此,明代天启(1621-1627年)《滇志》所言相传本陆地,有姓程居此,一夕忽沉为海,也仅仅是传言,不足为信。现代科学证明,程海形成于距今160万年前的第四纪,是因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而成的地堑湖,成湖已久。

还有一说,程海之名是有姓程居此。

现在已无法考查,南诏国在程海周边设成纪镇时,与永胜如今还有的古老成姓有何关系。这成姓,最早可能是生活在程海沿岸的,当时蒙氏在程海东岸山头筑崀峨城,且命名领地为成纪镇,实与地理、姓氏有关。程海之程,最早可能是成。宋代与云南地方多有阻隔,成姓极有可能误听误写为程(也有作陈的),也使龙佉河成为程河。而云南明代汉人按其称湖泊为海的习惯,正式改称程海,其道理类似大理的洱海。

也有人说,程海是永胜境内程、海两大姓氏的合称。此说不无道理。原因是,永胜少数民族中的程、海二姓,确实是当地的旺族,他们最早在程海边居住,明代才渐渐往今华坪县和永胜县良峨、六德等地迁徙。在六德、崀峨,如今程、海二姓仍为大姓。现崀峨一块古碑就曾记载,其祖先正是生活在今程海南岸今清邑一带的。现在,无论是永胜还是华坪的海姓傈僳族(自称黑咱扒,他称黑傈僳),老人去世,由祭司尼扒念诵《指路经》将其灵魂送归祖先居住地时,其中反映的迁徙路线正是丽江-梓里-程海-永北-六德-华坪-东风。而现程海湖畔不少用汉字、汉语无法解释的古地名,用傈僳话一讲,却清楚明白,也可证明程、海二姓跟湖名的关系。

茶名探源茶与“TEA”


在古代汉语中,用来表示茶的文字有很多个。陆羽在《茶经 一之源》中说:“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但“茶”才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做“荼”。“荼”是一个多义字,其中有一项就是表示茶叶。

“茶”字是由“荼”字直接演变而来的,在汉代的印章中,有的“荼”字已被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了。一直到了陆羽著《茶经》之后,“茶”的字形才进一步得到确立,一直沿用至今。

雅致别称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民族在语言和文字上异彩纷呈,对同一物品往往会有多种称呼,而同一称呼又有很多种写法。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在陆羽的《茶经•七之事》里面,收集了大量的唐朝以前的关于茶的记录。虽然其中称谓不一样,但都是指“茶”。荼、苦荼、荼茗、荼荈共32则,约占总茶事的70%。槚、蔎都是偶见,茗、荈比荼少见。其实茗是荼芽,是荼老叶,因此荼、茗、荈其实是一种叫法了。从以上看来,“荼”是中唐以前对茶的最主要称谓,其他的都是别称了。

茶的读音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为方言的原因,同样的茶字,在发音上也有差异。

广东是中国重要的港口,从古代起,茶叶便从广东出口。广东话中把“茶”读做“cha”,因此,茶经广东传至中东,再由中东传播到东欧国家,这一传播线路上的很多国家都把中国茶叫做“cha”。英国、荷兰从福建的福州、厦门进行茶叶贸易,将茶传到西欧各国,“茶”就被读做带有福建方言口音的“tai”。当茶叶出口从内陆港口汉口开始,俄罗斯人将茶读做“chai”,是从“茶叶”的发音转化而成的。

鲁迅内山同施茶


古往今来,施茶一直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善举。在烈日炎炎的盛夏,施茶者往往会在一个凉亭或者路边檐下庇荫处准备一茶水,为往来路人免费提供茶水,使其消暑解渴。江山的万福寺至今仍然有块刻有《茶会碑》碑记的石碑,它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当地群众自发集资施茶的记录。施茶这种行为至今在浙江等地仍然可以见到。

近代大文豪鲁迅先生,与他的日本友人内山完造之间,也有过一段一起施茶的美谈。鲁迅一生对烟十分偏爱,但同许多文人一样,也爱茶。他还专门写有一篇名为《喝茶》的杂文,其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有好荼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受这种清福,首先就必须练功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的感觉”。此外,在《鲁迅日记》中,也随处可见关于茶事的记载。譬如,1933年5月24日所记:“三弟及蕴如来,并为代买新茶三十斤,共泉四十元”。一次购买如此多的茶叶,虽然其中有些是送人的礼品,但鲁迅对茶之嗜好也足见一斑。

内山完造是鲁迅的一位日本朋友。他在上海的山阴路开了一家内山书店,鲁迅是书店的常客,两人相识多年。1935年夏天,酷热早临,内山完造与鲁迅先生经过商量,决定行施茶善举。内山在其书店门口放置一口茶缸,并负责烧水的任务,而鲁迅则负责提供茶叶。鲁迅先生在其1935年5月9日的日记中写道:“以茶叶一囊交内山君,为施茶之用”。

鲁迅辞世后,内山完造曾经在一篇名为《便茶》的回忆文章中较为详细地记述了这次施茶善举。施茶原是不需要同报的,但内山完造经常在茶缸里发现几枚铜钱,起初时他还以为是顽皮的小孩丢进去的,但当他亲眼目睹人力车夫在饮茶后将铜钱投进缸内时,不禁为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品格感到由衷的敬佩。

鲁迅内山共施茶,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小中见大,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籍朋友之间的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的高尚人品,同时通过内山的同忆,还折射出当时我周底层劳动人民朴实善良的性格特点。

施茶 施茶本是善举,若真心为善,自然为人传诵:若想借此成就名声,必定会弄巧成拙。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人,在山上的一个凉亭中施茶,为往来的行人解渴。有时候,客人的茶喝不完,他便将碗接过来说:“我来喝”。客人非常感动。十几年来,此人一直坚持施茶。一位神仙得知此事后,便想考验一下此人是否真心行善。下凡后的神仙变为一个相貌异常丑陋的老人,浑身都是疮疤,一碗茶喝了又吐出,反复多次,整碗茶都是泡沫。望着老人喝剩下的茶,此人实在是难以入口,于是将泡沫茶倒在墙壁上。瞬间,墙上绽开了一朵大莲花。施茶人十分惊奇,这时,神仙又出现在他面前“善有善报,只可惜你并非为行善而为善,只是贪图那一时的虚名罢了”。那人听后,惭愧得半天说不出话。

“赵州茶”公案


杭州著名的九溪十八涧附近,在“林海亭”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曰:“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下联日:“日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这是杭州西湖风景区众多的楹联 之中,写得最为轻松、潇洒、明快的一 副,其中的“且吃了赵州茶去”,还有 一则有趣的故事呢。

佛教典籍《五灯会元》卷四中记 载这样一则故事:从谂禅师问一位新来 的僧人说:“你以前曾到过此间吗?” 僧人回答说:“到过”。从谂说:“吃 茶去”。从谂又询问另一位僧人说:“到过此间吗?”僧人回答说“不曾到过”。从谂说:“吃茶去”。一直在旁边的院主忍不住问从谂禅师道:“为什么到过也说吃茶去,不曾到过也说吃茶去?”从谂听罢叫道:“院主!”院主应了一声,从谂接着说:“吃茶去”。从谂禅师俗姓郝,曹州(今山东曹)郝乡人,他自幼出家为僧,参南泉普愿禅师而得道。后一直居住在赵州观音院。从谂禅师的禅语法言遍布天下,时人称之为“赵州门风”,他还自立禅关称 “赵州关”。而流行最为广泛的禅案,就是这桩“吃茶去”或称为“赵州茶”的公案了。

其实,深谙佛学禅机的人才能够明白,从谂禅师所说的“此间”,并非指他自己的肉身所在的禅寺,而是参禅了悟的一种境界。从谂禅师对于回答“曾到”和“未曾到”的僧人,对参悟了的人和未悟之人,都给予了同样的回答:“吃茶去”。表现出从谂禅师更高一层的禅学境界,即“了悟如未悟”,他已经抛开了一切分别执著,达到视一切平等如水平的境界。因而,从谂禅师的这三声“吃茶去”,十分令人回昧。这则经典的故事后来教禅门看成是“赵州禅关”,并且成为禅林中的一大经典故事,为僧侣喜闻乐道。据《五灯会元》记载,江西、福建、浙江等盛产茶叶地区的僧侣说法回答中,其机锋用语通常都是“吃茶去”。

在掸门中,许多禅师将未能“顿悟”的僧徒称为“瞌睡汉”。尚未“醒悟”的是“瞌睡汉”,能使“瞌睡汉”“醒悟”的机锋则是“吃茶去”。“瞌睡汉”与“吃茶去”其实是对待同一类人事的两种不同说法罢了,而相比之下,“吃茶去”则更显得禅意浓厚,而且典雅又不失亲切之感,自然又富有品位。

江浙闽人的“施茶”的风俗


在江苏、浙江和福建等沿海省份,流行一种“施茶”的风俗。所谓“施茶”就是布施茶汤的意思。在繁华大街上的店铺或富家的大门前,放上一个茶桌,茶桌上备有茶壶、茶碗,或者在门前放上一口大缸,里面备有冲泡好的茶汤,供行人随意饮用,不必付茶费。这就是施茶。

施茶是在立夏到秋分之间,为了帮助行人解暑,在茶汤里往往要加入一些姜片、薄荷等作料,喝起来虽带有一点药味,但对喝茶的行人则能帮助降温祛暑。

这种施茶,始自浙江新昌县的“大佛茶”。据传说,浙江奉化县在五代时期有个叫契此的和尚,他五短身材,肥胖异常,笑口常开,经常是敞开着衣衫,露出大肚皮,自称是弥勒佛。平日背着一个空布袋,到处游游逛逛。他说话诙谐幽默,富于哲理,还能预示未来吉凶。

有一次,“弥勒佛”所居的大佛寺邻近的一个农民,在下田途中因天气炎热而中暑,恰巧倒在大佛寺的后门前。这时“弥勒佛”正好出门,他从身背的布袋里取出几颗嫩芽,塞在农民嘴里,不一会儿农民转危为安,立时跪拜感谢。“弥勒佛”告诉这个农民,大佛寺后茶树林的茶芽,可以解暑祛瘟,在炎热天不妨用这种茶芽泡茶喝。这样当地的农民们学会了喝茶,并将“弥勒佛”指点的茶叫大佛茶。

第二年夏天,这位被“弥勒佛”救治的农民,为了报答胖和尚的救命之恩,就在大佛寺门前设立了一个茶亭,专门为行人免费提供茶水。不久,新昌各乡也学会了喝茶,也仿照这个茶亭在街上或大路的十字路口边设立茶亭,布施茶汤来施恩惠给行路人。这就是施茶最初的开端。

施茶,也叫送茶,属于一种自愿的善举。特别是福建的客家人离开中原后的迁徙途中,备尝艰辛,在沿途也得到很多善良人的帮助,他们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处境感触极深,因此他们对行茶善举的积极性很高。

为了使得施茶的善举进行得有条不紊,在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种叫“茶会”的民间组织。这种施茶会大体上有两种形式。一是具有固定资产的茶会。它的固定资产是主动参与者捐资购买的田产,以每年的租佃收入作为茶的经费。二是利用庙会活动,由大家公推的某人牵头,收集平摊的茶经费。此外还有个人独自设立施茶大缸或茶会来施茶的。施茶的地点一般固定,如十字路口、桥边、熙熙攘攘的大街和寺院门前等行人较多的地方。

远州的茶训


夫茶汤之道,不外尽忠孝于君父。倘若因此便懈怠了家事,殊失朋友之交。古物在昔为新,惟有古贤人留下来的用器是名物。以上便是小堀远州留下来的茶训。

远州为近江国生人,小堀新介正次之子,名正一;他继承了千利休、古田织部茶道一脉,兼任幕府将军德川家的茶道指南之职。通晓各种流行与不流行的才艺,一生中进行过不下四百回茶会,招待过的客人大约有两千之数,大名、公卿、旗本、町人各色人等尽皆阅历。最后成为江户时代初的茶人大名,受封近江小室藩一万二千石之主。

庆长十三年(1608)重修骏府城的时候,他是作事奉行,并以此劳绩,叙官从五位下远江守,雅称远州。

由远州担任作事奉行的桂离宫、仙洞御所、二条城、名古屋城等工程,显示了他在建筑和园艺上的才能。如大德寺的孤篷庵、南禅寺的金地院,都是他亲自设计的庭园。(远州)学点茶之法于古田重然,并精活花之术,故尤擅于洒脱造园之设计。京都诸离宫,及高台寺、三宝院、涉成园、孤蓬庵、南禅寺、金地院、曼殊院等处庭园,皆其设计,颇博好评。(陈植《造园学概论》)在美术及工艺方面,小堀远州因选定中兴名物,指导高取、丹波、信乐、伊贺、志户吕等地的陶制茶器而为后世所称。他同时还收藏了中国、朝鲜、荷兰等海外各国茶器。

过去的那些城池,即使存留下来也早成为失败者怨魂丛聚的所在了,惟独对身具技艺的远州来说,仿佛是度过了艰苦颠蹶的乱世,云开雾出,窥见了新时代的清朗的光辉。

古田织部舍弃了宗易时代的古风,开创我一流派之种。

但在后人看来,远州的茶道是保守的。他着重点茶的勤谨和缓,认为茶道须长久习练,终究难脱上层社会的茶风之感。上柳甫斋就远州学茶,师傅对于他所选择的花,评论道:花姿有文质。并写《论语》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句授之,最后,才说道:

宜受师传,而自得心。

婺州举岩历史追溯


婺州举岩茶史追溯

婺州举岩茶因金华旧属婺州治,产茶之地峰石玲珑,巨岩重叠,犹似仙人在此举岩而得名。五代时期毛文锡所著的《茶谱》中即有"婺州有举岩茶,其片甚细,所出虽少,味极甘芳,煎如碧乳"之记载。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黄一正著 《事物绀珠》 、詹景风著《明辨类函》 、方以智著《通雅》 等书中均将其列为最佳名茶之一。该茶闻名于宋,兴盛于明,并被列为贡品,至清道光年间仍有进贡。清代末叶濒临失传。20世纪70年代,科技人员根据历史记载,对举岩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挖掘,经过精心培植,举岩茶终于获得重生。1981年全国供销系统名茶评比会上,举岩、龙井、紫笋、莫干黄芽同被列为浙江省四大名茶。

婺州举岩远在宋代已被列为全国茶苑的中一枝名秀。宋代吴淑在《茶赋》 中,不仅描述了当时举岩茶的品质,并描述了它的保健功效。赋曰:“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荈之利,其功若神,则渠江薄片,西山白露,云垂绿脚,香浮碧乳……”

到了明代,婺州举岩被列为贡品。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记载:“余尝清秋泊钓台下,取囊中武夷、金华二茶试之,固一水也,武夷则芡而燥冽,金华则碧而清香,乃知择水当择茶也。”说明同用富春江七里泷的水泡茶,婺州举岩品质超过久已闻名的武夷茶。

产于金华双龙洞风景区黄大仙景区鹿田村附近。五代毛文锡《茶谱》中有"婺州有举岩茶,片片方细,所出虽少,味极甘芳,煎如碧乳"的记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黄一正《事物绀珠》、张谦德《茶经》、詹景风《明辩类函》、方以智《通雅》等均把婺州举岩茶列为当时的名茶之一。该茶闻名于宋,兴盛于明,并被列为贡品,至清道光年间仍保持芽茶、叶茶两上品种进贡。至清代末叶已名存实亡,制作技术濒临失传。

2006年,浙江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通过注资受让商标,组建专家队伍对这只古茶的制作技艺进行挖掘,成功恢复生产,并成功申报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6月,“婺州举岩”和“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名茶的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世纪70年代,有关单位组织科技人员根据历史记载,对举岩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挖掘,加强对老茶园的改造和新茶园的培植,恢复举岩茶的生产。举岩茶茶条稍紧略扁,茸毫依稀可见,汤为浅黄一色滋味鲜醇甘美。1979-1981年连续三年评为浙江省一类名茶。

1981年全国供销系统名茶评比会上,举岩茶与龙井、紫笋、莫干黄芽同被列为浙江省的四大名茶。1989年有茶园2300多亩,产茶1.35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