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由来于茶马互市

发布时间 : 2020-09-29
茶马古道黑茶 茶马古道的线路 什么是茶马古道线路

茶马古道黑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马古道由来于茶马互市”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马古道由来于茶马互市”相关知识!

早在唐代,唐与吐蕃便开始了茶马互市,到了宋代进一步发展,明代达到了繁荣。茶马互市在很长一段历史上是西藏同内地经济交流的最基本的内容,成为联系西藏同内地的重要纽带,也是茶马古道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南宋李石《续博物志》有“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的记载。宋朝推行“以茶治边”的政策,宋神熙宁七年(公元老派074年),遣李杞入蜀置茶马司,并在云南北胜(今永胜县)设茶马司,规定以茶叶交换西蕃的马匹。元代在永宁(今宁蒗县)又开设茶马市场。清刘健《闻夜录》称,顺治十八年(1661年)3月在北胜州与藏人互市茶马,当年经大理入藏茶叶3万担。康熙四年(1665年)又在大理的永平县设立茶马市场。清朝前期限是普洱茶的兴盛大时期。据檀萃《滇海虞衡志》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

藏族主要聚居在我国的西藏自治区,在四川、青海、云南、甘肃的部分地区也有居住。西藏地处高原,空气稀薄,气候寒冷干燥,那里的居民常年以奶内糌粑为主食,果蔬甚少。因此,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等营养成份主要靠茶叶来补充,茶成了他们的生活必需品,需要量特别大。正如藏族古谚语所说:“加察热!加霞热!加梭热!”把此话翻译成汉语就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然而,藏区不产茶,内地民间和军队所需要的骡马又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便应运而生。茶马古道是一条以运茶为主的商贸通道,当然,不只是茶叶,来自川、滇的糖、布、线、粉丝等到生活日用品,也随着马帮从横断山脉延绵的皱褶中进入了青藏高原,而来自康藏地区及周边国家的马匹、皮毛、藏金、藏红花、麝香、贝母、鹿茸、虫草等也随着这条路,流散到滇、川等地。云南边销茶也因主要供应康藏地区兄弟民族饮用而得名。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正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发挥着作用,开辟和完善了一条运送茶叶(也包括其它物资)的通道——茶马古道,也是茶马古道自唐代至民国一段历史内得到迅速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原因。

茶经网扩展阅读

“茶马互市”的由来


一条完全凭借人和马踩出来的连接四川和西藏的千年古道,在岁月的蹉跎中,今又流芳。一幅幅当年的老照片,让人陶醉和惊讶,它的神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和解读。

茶马互市的由来

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可见茶在藏族同胞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由于青藏高原干燥、高寒、缺氧,藏民饮食以糌粑和牛羊肉为主,缺少蔬菜,而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可以弥补其饮食结构的不足。据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唐茜介绍,虽然藏区不产茶,但与之毗邻的四川雅安却是茶叶之乡,川藏商贾就利用双方的特产,做起茶叶与马匹交换的生意,正是这些客观条件,才导致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茶马互市,从而形成了川藏间互利互惠的商业交易通道。由于茶文化的繁荣和旅游业的发展,川藏茶马古道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

雅安蒙顶山是著名的茶文化发源地,据史料记载,公元前53年,雅安人吴理真在蒙顶山种下7棵茶树,首开世界人工种茶之先河。蒙顶茶从唐至清一直是中央朝廷祭天祀祖专用茶,历代名人留下了扬子江心水,蒙顶山上茶的美誉,其茶叶品质优良,加工生产边茶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在藏区的信誉很好,经过上千年的饮用,藏族人民对雅安边茶情有独钟。由于雅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悠久的边茶加工历史,使雅安在古代就成为我国最大的边茶生产基地,正是有了这样的条件,才使得雅安成为川藏茶马古道的源头和主干道。

据史料记载,在北宋时期,朝廷战马缺乏,李杞就入蜀置买马司,并在各路设置官茶场,如今的雅安蒙顶山还保留着大片皇茶园,朝廷就是用皇茶园里的茶叶与西南各少数民族及藏族同胞交换战马,从而使茶马互市生意更加兴隆,逐步形成一种固定的官方制度和军需政策。雅安境内的茶马交易场所当时就达四处之多,分别是雅州博马场、宝兴灵关博马场、碉门博马场和黎州博马场,其交易规模居全国之首。明洪武四年(1074年)朝廷在秦州、洮州、河州、雅州分别建茶马司,对茶马交易进行管理,雅州茶马司就是专门负责川茶与藏马的交易。

雅安名山的茶马司,是中国现存惟一的以茶易马的茶马司遗址,它的历史体现了古代川藏地区贸易交往的频繁,见证了我国西南各族人民的交流和友谊。

关于川藏茶马古道的线路,四川省作家协会杨绍淮认为主要分为三段,其源头在四川雅安,先从雅安出发到打箭炉(今康定),再从康定到西藏拉萨,最后从拉萨经江孜、日喀则、亚东到不丹、锡金和尼泊尔。

古道上的背夫和马帮

一条完全用人和马踩出来的茶马古道,用茶马精神铺成的传播文化文明的古道,路上的每一个拐子窝痕,都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天全县二郎山下的甘溪坡是古代茶马古道上的幺店子,其《古道背夫铭》记载:藏区多用牦牛,滇地古有马帮。惟天全一带,既无天时赶牦牛,也乏地利走马帮。往返古道者,惟有人力。互市不止,运输不废,遂有背夫声名远扬。

川藏茶马古道沿途高山峻岭,大河交叉。据统计,从雅安出发到拉萨,全长约四千七百华里,所过驿站五十有六,渡主凡五十一次,渡绳桥十五,渡铁桥十,越山七十八处,越海拔九千尺以上之高山十一,越五千尺以上之高山二十有七,全程非三、四个月的时间不能到达。

从雅安到康定,最主要的运茶方式是依靠人力背负。背茶的人,在当地被称为茶背子,一般由十人左右组成一组,通过揽头开具保单、缴纳手续费后,就可以到茶号背茶。背夫用的工具是简单的背架和背垫,手上的拐子,既可作杖,又可支撑背架。他们用背架背着沉甸甸的茶包,穿梭在古道间,日久天长,古道上的青石板也就布满了深深的锥印。

据专家考察,荥经县安靖乡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大大小小的坑窝,就是背夫们留下的拐子窝。在当年那个完全依靠人背马驮的年代,汉藏人民用智慧和勤劳,共同筑就了这条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线路最长、沿途最艰辛的茶马古道。

每年冬季,是雅安各茶号发茶最繁忙的日子,每天出发的背夫都在500人以上。通常男背夫可背150斤左右的茶叶,女背夫也能背120斤以上,在弯弯的山道上,背夫们的山歌声、口哨声和拐子的杵地声完美结合,就像奏出的一曲曲优美动听的千古绝唱。路上歇气就到哨凳上,没有的地方就把背架歇在拐子上。由于劳动强度极大,五步一嘘,十步一拐,加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险峻的山道,不少背夫甚至遗尸荒野,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得到的却是微薄的回报。

康藏高原,崇山密林,道路艰险,半年以上都是积雪期,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解放前夕,背夫要把茶包从雅安运到集散市场的康定,即使起早贪黑,每天最多也只能走30多里路,虽然只有450里路,但至少要走10多天。如果走大路就要翻越大相岭,走小路则要过二郎山。清末民初,古道上还时常有土匪出没,运送的茶包经常被劫,从而导致运费高涨,当把茶卖给藏民时,价格已经高得出奇。

除背夫运输外,最常见的就是用骡马驮运,在唐宋时期,汉源县的建昌马,由于个头小,耐力好,行走快,善登山涉水,被誉为天马,为商家所看好。晚清时的骡马帮分为汉骡帮和藏骡帮,汉骡帮的运费一般比背夫背贵20%,但信用较差,时生弊端;而藏骡帮因沿途放牧,支营设帐,并备有武器,虽时间较长,但信用较好,能顺利把货物运到目的地,商家多愿雇佣。

这些平凡的背夫和马帮,用生命铺就了这条逶迤于世界屋脊之上的千年古道,他们过险山,涉湍江,将川、藏地区息息相连。虽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已取代了昔日的茶马古道,但其迷人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景观,备受人们的关注。

日前,雅安市举行了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其间,展出了由云南文化名人殷晓俊先生捐出的160多幅茶马古道老照片。这些珍贵的老照片是1904年由法国驻重庆、昆明总领事方苏雅先生在四川、云南、西藏一带拍的,后经殷晓俊先生从法国高价购回,在蓉城展出期间曾轰动一时。

西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勤晋表示,用茶马古道把姜家院子、邓通铸钱、凰仪拐子窝、清溪古城墙、文庙九襄石牌坊等景点串联起来,完全可以打造成世界级的茶马古道文化旅游圈。

昔日的川藏茶马古道,以及那些深深的拐子窝和马蹄印,早已被杂草淹没和青苔覆盖了,背夫们苍凉的山歌和马蹄声也早已销声匿迹。今日的川藏公路,一辆辆满载边茶的汽车正源源不断地来往于川藏各地,一条崭新的川藏茶马古道,正以朝气蓬勃的姿态,继续记录着川藏人民的友谊和团结。

茶马古道起源于 “茶马互市”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也是是指历史上中原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相互进行茶马互市时所形成的商路。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历史上进行过茶马交易的地方遍及我国西北、西南地区以及辽东、晋北等地。晋北、辽东等地马市开设时间较晚、较短,几乎不太受重视;西北部的茶马交易道路被融会在古代丝绸之路之中;从青海到拉萨的茶马交易路线一直被称作“唐蕃大道”。

今天人们说得最多的两条茶马古道则是自唐代以来,一直到20世纪五十年代青藏、川藏、滇藏公路通车前仍在发挥作用,即从四川、云南翻越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到达拉萨,并一直延伸到印度、尼泊尔的茶马交易之路———滇藏茶马古道和川藏茶马古道。

滇藏茶马古道,南起普洱茶产地的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经由大理、丽江、迪庆、昌都、林芝等地到达拉萨。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陕甘、陕康藏、滇藏大概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

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据史料记载,中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国商人在与蒙古毗邻的边境,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

隋唐时期,随着边贸市场的发展壮大,加之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茶叶以茶马交易的方式,经回纥及西域等地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中途辗转西伯利亚,最终抵达俄国及欧洲各国。

从唐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积极采取控制茶马交易的手段。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千年元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

北宋时代,茶马交易主要在陕甘地区,易马的茶叶就地取于川蜀,并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

元代时,官府废止了宋代实行的茶马治边政策。

到了明代,又恢复了茶马政策,而且变本加厉,把这项政策作为统治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重要手段。明太祖洪武年间,上等马一匹最多换茶叶120斤。明万历年间,则定上等马一匹换茶三十篦,中等二十,下等十五。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中这样写道:“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足见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与繁荣。

至清代,茶马治边政策有所松弛,私茶商人较多,在茶马交易中则费茶多而获马少。清朝雍正十三年,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终止。

茶马交易治边制度从隋唐始,至清代止,历经岁月沧桑近千年。在茶马市场交易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商人在西北、西南边陲,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如今马帮运输只是被用作公路运输的补充和乡村间的短途运输。事实上,许多公路就修在昔日的茶马古道上,茶马古道已成了历史。

行走于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岸。根据现有的古文物及历史文献资料,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抗日战争中,当沿海沦陷和滇缅公路被日寇截断之后,“茶马古道”成为中国当时唯一的陆路国际通道。

“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大地上一条进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传播中国古代文明的国际通道。

从云南普洱茶的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下关(大理)、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迪庆、德钦,到西藏的芒康、昌都、波密、拉萨,而后再经藏南的泽当,后藏的江孜、亚东然后出境。

川藏道:

它是由四川的雅安出发。经卢定、康定、巴塘、昌都至拉萨,再经后藏日喀则出境到尼泊尔、缅甸、印度。

“茶马古道”起源于古代的“茶马互市”,可以说是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茶马互市”是我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内容的贸易往来。宋代在四川名山等地还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政府机构“茶马司”。茶马贸易繁荣了古代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同时也造就了茶马古道这条传播的路径。

茶马古道是世界上通行里程最长的古代商路。总行程在万里以上。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够走完全程。沿途的每站都可以作为终点或者是起点。而当时最大的贸易中转站便要属四川的康定了。

康定过去叫做“打箭炉”,西来的马帮到达康定,就要在这里转换运输工具或者就地进行茶马贸易。1696年康熙帝批准了在康定进行茶马互市贸易的请求,使康定成为了内地与西藏地区之间主要的商业中心。国内的丝绸、茶叶等商品经过康定运往西方,而南亚、欧洲、美洲的商品也从这里销往中国内地。

茶马古道是壮阔的,而对于当年行走在古道上的马帮来说,那却是一条充满了艰险的征途。西南地区山高水急,水上交通不可想象。而山道的险峻曲折,又根本无法行驶车辆。在这样的条件下,马帮成为了唯一适用的运输方式,它形成了茶马古道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可以说茶马古道是一条用人力和马的脚力踩踏出来的道路。

从一个山谷到又一个山谷,从一个村寨到又一个村寨,马帮们踏出了一条沟通各地的生命道路,成为了大西南地区的联系纽带。这些马帮曾经驻足停留,进行商品集散的驿站,成为了后来的的城镇。今天的丽江古城就是迄今为止茶马古道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被誉为是“活着的茶马重镇”。

随着现代化交通手段的日益发达,茶马古道已被214、317、318国道所代替,默默地沉寂于无声。然而在人们的心中永远有着一条可以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亚洲大陆历史上最为庞大和复杂的古代商路。

茶马古道的历史由来


一提到茶马古道,似乎认为就是古时候由四川、云南的运茶路径这二条路。然而,茶马古道决非只有这二条,还有以湖南安化为起点的茶马古道。

安化盛产茶叶,茶农活家口者,唯茶一项,而且有黑毛茶初制加工的传统工艺技能。

旧时安化山区交通极不方便,离资水沿岸集镇远的村落有40多公里路。茶农加工的黑毛茶运输,除靠人力肩挑,竹排水运,还靠马驮,走崎岖山道,经风雨廊桥,

过山顶茶亭,才能到达资水沿岸有精制加工黑茶茶行的小淹、边江、江南、唐家观、黄沙坪(桥口)、酉州、东坪、马辔市等集镇。这样,古时这些肩挑马驮运输茶叶的崎岖山道,就是名副其实的茶马古道了。

晋、陕、甘茶商看好安化茶叶,早在明朝时越过产茶叶的四川、湖北,不顾路途遥远,千里迢迢来安化买山植茶、收购茶叶,开发传统安化黑茶,将产品由船舱走水道,用马驮或马车或骆驼走陆路运输,运往晋、陕、甘、青、宁、蒙、新疆等西北地区,也销往喜饮中国茶的俄国等国家。这样的运输方式,也就形成了船舱马背式的茶马古道、骆驼古道。

古时,在无公路、铁路运输的条件下,无论是在安化山区茶农运送黑毛茶,还是由晋陕商将产品送至西北所走的路而形成的茶马古道历以世道仓桑,时代变迁,有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但安化山区仍然留下了茶马古道的历史痕迹,洞市老街和中国南方最后的高城马帮,是茶马古道历史的见证。

茶马古道起因于茶叶贸易


普洱茶的名号来自地名,即过去的云南普洱府,现在的思茅地区普洱县,历来是云南茶出产和加工集散的主要地方。

以滇南普洱出产的散茶为原料,蒸压加工成便于运输的紧压茶,就是非常受藏民欢迎的云南普洱茶。藏民饮用云南普洱茶的历史久远,在南宋李石《续博物志》中就记载着康藏地区的藏民饮用普茶,也就是现今的普洱茶。事实上茶叶贸易从唐朝就开始了,是无数商旅穿行在藏区汉地,走出了茶马古道。

现在丽江古城里还能找到曾走过茶马古道的老人,他们回忆说:当时运往西藏的主要是云南特产的大叶普洱茶,入藏的茶叶中,就以普洱茶打出的酥油茶香醇色好,最受藏人喜欢。普洱茶经过长途贩运和更长时间的存贮后品质会愈加地好,这也是藏人偏爱普洱茶的一个原因。

由四川供往康藏地区的茶叶称为边茶。四川边茶的生产历史同样非常久远,宋代在四川雅安、名山等地设立茶马司,由官方控管茶叶进入边区的买卖,以茶换取康藏地区的良马。茶马互市对于汉地同样重要,既为官府带来税利,同时交换所得的马匹也是军务之必需。茶马互市的贸易一直延续到清朝初年才逐步放开到民间。

茶马互市的演变


河州人的饮食起居既不同于中原农区,也不同于高原牧区。河州人也像豪爽的牧人那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但他们的肉做得比牧人精细、讲究,做出了许多名堂。比起牧人,他们文雅有余,他们不会用刀从锅里捞着吃血肉,不会拿着高度白酒当啤酒喝。但他们又嫌中原人不够豪爽,一两肉能做出好几盘肉菜,就着一杯清茶、一碟花生,喝二两酒就不胜酒力烂醉如泥。

他们睡农家大炕骑牧人大马;他们吃农家油糕穿羔子皮大衣;他们吃手抓喝酽茶吃大馍喝麦茶;他们上马用藏刀下马用快枪

河州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散发着高原牧人的粗旷,也渗透着中原农人的精明。他们生活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带,他们生活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特殊的生活方式,也决定了河州在历史进程中所起作用。

在唐朝或更远的时期,吐蕃人将膘壮的马匹从草原上一批批赶到河州,卖给中原商人。或者吐蕃诸国将大批的马通过河州上贡给中原的统治者。而后从河州采购大量的生活用品运到牧区,在吐蕃采购的物品中,最重要的便是茶叶。大约在唐德宗年间,南方的茶叶开始外销到这儿。吐蕃人因为茶叶易消化肉食,接受了茶叶,并且很快成为吐蕃人不可缺少的饮料。

可以说,茶马交易的时间很早。但直到宋末,这种茶马贸易才开始引起统治者的注意。宋朝在河州设置了茶马管理机构。而茶马互市的真正繁荣,是从明朝开始的。

明王朝将茶马贸易制度化、系统化,作为政府的一件大事来抓,并采取了国家垄断的经营方式。明洪武七年,明王朝在河州设立茶马司,设大使、副使二员。茶马司的主要职能是收放茶斤,招易番马,给以边操。茶马司成立的第二年,正式由政府主导在河州开始茶马互市,互市地点除了规定关口之外,主要集中在积石关,也就是现在的积石山县大河家。同时,韩家集、别藏、沙马关等地设立了市场。明政府以布帛、茶叶,西蕃诸部以马,双方交换。茶马互市促进了中原与诸蕃之间的交流。明人郎瑛在所著的《七修类稿》中写道:

茶马互市是摘山之利而充厩之良,戎人得茶不为我所害,中国得马实为我利之大。非为马政军需之资,而驾驭西蕃,不能由我边境矣。计之得者,孰过于此哉!

郎瑛是站在明王朝的立场上发上述议论的,虽然明王朝当初设立茶马司的真实目的并不是为诸蕃考虑。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茶马互市促进了中原与诸蕃之间的交流,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更使河州成了汉、回、藏各民族贸易往来的中心、物资主要集散地。

从明朝以后,河州出现了一个专门从事贸易的群体。这个群体以善于经商的回族为主,以藏、汉等其他民族为副。他们跨江渡河,走南闯北,活跃在中原大地,活跃在高山密林。他们连同他们的后代,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以长途贩运为生。到了民国,这个群体依然承担着物资交流的重任,人们称之为脚户。这些脚户,用他们的双脚,在古道、陡壁、大漠、古驿、黑店、雨雪中,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故事。反映他们辛酸生活的花儿,至今还在传唱。

明代的茶马贸易是通过专门的管理机构茶马司来实现的。茶马司的设置数量、地点和时间则是伴随着明朝经济军事的变化而变化的。

据《明史》记载,设立河州茶马司的时间是在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当时,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思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到了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罢洮州茶马司,以河州茶马司总之。洪武三十年(1397年),设在秦州(天水)的茶马司已无互市,迁到了西宁。1413年,又设立了甘州茶马陕西行都司地。

据《河州志》记载,管理茶马司的机构叫监督府。监督府,监督茶马之任也。设同知一员,为正五品,辖三十六族,四十四关。土司招商中马、州卫指挥、千户俱听辖,由此可见它的权力之大。

茶马司设置以来,根据情况随时不断调整,由明初的四大茶马司发展为五司。明神宗时又从五司变为六司,部设西宁、河、洮、岷、甘、庄浪六茶司交马共九千六百匹,著为令。

明代在茶马贸易管理中,还实行了金牌信符制度。通过这种有效的方式,以保证明中央对地方少数民族茶马贸易的垄断地位,达到控驭番民和强化明王朝统治之目的。此项制度先后实行了70余年。

据《河州志》记载,洪武五年,设立茶马司,抽分商茶,比对金牌易马。明朝实行的正是以金牌为差发马匹的凭证。凡是持有金牌信符的少数民族即所谓的纳马番族,每三年钦差近臣前来会同镇守三司等官,统领官军,深入到番境扎营,调集夷番,比对金牌字号,收纳差发马匹,给与价茶。

明代河州卫管辖的范围之内,共有珍珠、鸿化、灵藏等19个部族承担着向政府纳马的职责,通过河州的茶马司与汉族地区进行茶马互市。

除金牌信符制外,还有如茶法、茶马、马法众多的诏谕、指令、条文和规章制度。为使茶马互市得以顺利进行,明政府还派遣大量的近使、钦差、御史及至尚书、公卿等进行巡察管理。历史上,督理茶马中有名有姓者多达几十人,未留下姓名者更是何其多也。

而在这种由官方垄断控制的茶马交易中,深受盘剥之苦的仍是广大少数民族。在当时的茶马交易中,将马分为三等。上马最高时可换到120斤茶,下马最低时可换20斤茶。通常情形下,上马价为80斤,中马为60斤,下马为40斤或者更少一些。相比之下,清代的马价略高于明代,平均以80斤茶换一匹马;而在明代,平均约40斤左右换一匹马,可见这种茶贵马贱的情形下对少数民族利益的剥削之重,加之运茶之道上设卡交钱,层层盘剥,使番民不堪重负,纷纷外逃,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畜牧业的正常发展。

茶马互市之路“茶马古道”倾注了感情的四个字


真实、寂静,曾经喧闹繁华。留在神州大地上和中国人心里,不因时间而磨灭,上面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血脉。

茶,原产于中国云南。茶为国饮,中国人饮茶已五千多年。茶自唐以来是西部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必需品,是藏人的生命。

马,良马来源于西北边境,是内陆地区运输骑乘、农耕和作战的重要工具,是古代的汽车、坦克和拖拉机。

古道,一千四百年历史,茶和马在上面川流不息地流转,人与马脚下的路像血管样交错在中国西部广袤的山水之间,血管里涌动着中华民族的人文血脉。

“茶马古道”是倾注了感情的四个字。每个字都是一部厚重的书。有人说它恢弘,有人说它神秘。最初踏上这条路是1991年。那时它还没有这么意蕴丰富、韵味十足的名字,但是它吸引我十几年。为了解这条路及其周边的风土人情,我阅读了大量书籍资料,十几次来到茶马古道的区域,现在它仍旧吸引我,不是强烈的吸引,而是绵长的向往。

丰富多彩、神秘未知、惊险多变、风情万种所有吸引人的要素茶马古道都具备了。我喜欢这条路,因为它经典-静静地延伸,不因为人的注意而存在,不因为人的忽视而消失,也不跟着时尚变化,变化的是这条路上的斗转星移。

茶马互市之路茶马古道-现在大家都认可的一个专用名词。

传统意义上的茶马古道称茶马大道。茶马大道产生于中国唐代汉族产茶区的茶和吐蕃良马的交易,史称茶马互易或茶马互市。在官方指定的、交易地点,茶和马相互交易,时间久了,就有了相对固定的茶马互易通道,就像古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等几条着名的古道一样。

任何历史深厚的古道都具有相同特点:运载物资,传递文化,民族融合,血脉传承。

最初,茶和马的关系是中原人把茶卖给西北少数民族,从他们的手中换取良种马。藏区的藏民是茶的主要消费群体。中国藏族地区前身-吐蕃是在清代才正式归入中华民族版图内,但一千多年来两个区域互惠互利的贸易,收获着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双方的安定,这是绝大的双赢。

需要提及的是,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传承和一致的特点,中国的几条文明古道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茶马大道的一段(从四川到西藏)是古代唐蕃古道的路线,而且古代茶马道与古丝绸之路在甘肃天水、兰州等地交叉、重叠。兰州也是茶马古道重镇之一,在与“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相关的甘肃地区考察期间,我穿行在河西走廊,走访当地的回族老人,并向专家请教。

自己置身于资料中提及而不被世人关注的茶马古道北部交易大镇时,心里有按捺不住的兴奋。

以马运茶之路十几年前,李旭和他的几个热血同伴在历经艰苦执着的茶马道行走时,给茶马大道想出一个亮堂堂的名字“茶马古道”。这四个字无论从语音节奏、语感,还是表意、结构,尤其是留给人遐想空间的古意,对茶马道来说都是再贴切不过了。

他们给茶马古道的定义是:用马运茶(也有部分盐等日常用品)的道路。

对于由滇入藏的茶马之路来讲,他们的说法是成立的。在一千多年间,无论内地对马需求与否,茶都经年累月源源不断地从滇大山深处的教堂南运到藏区。

茶马古道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在“茶马古道”这个意蕴深远的名字下,茶马古道应该是一个涵括更广的概念。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茶马大道,还是现在说的茶马古道,茶和马是路上的主角,当然也少不了那些给古道增添神奇浪漫色彩的勇敢智慧的探险者-赶马人。所以,广义地理解,茶马古道的视野更加宽广。

茶马古道的意义更在于它是一条古代的物流通道。

从今天完备的物流体系这个角度来看,一千多年前茶马古道上流动的茶、马和人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物流体系元素。

因为喜欢茶,因为好奇这悠远古道,我已经走过我的视野内茶马古道的许多地方。但想要走完,确属不易。

无论去过的,还是没去过的,茶马古道和茶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只要跟它们相关的信息都会令我心跳加速。原始的山川河流,几千年来滋润中华儿女的茶叶,绚丽的西南风情,竹楼、火塘、土锅……为了这份牵挂,我不断学习、探究,一次次踏上这片迷人的土地,用脚印填补对茶马古道的未知,勾画我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这四个字越叫越响,越来越多的人带着自己的茶马古道之梦来到滇藏地区,试图用自己的脚板与过去的赶马人应和,去感受那份久远的、几乎已经逝去的古意。

但在各种公共信息平台上,古代的茶马交易通道和滇藏一带茶马道定名、定义概念混杂交织,含混不清-茶马古道到底是茶马互市之路,还是用马(也有用牛、骡)运茶之路?

多元文化交融之路茶马古道在国内辐射的区域为广大的西部地区。云南南部边疆产茶区、四川产茶区和青藏、陕甘宁地区因茶而联结,马帮经年穿梭在广袤的西、南部地区。

西、南部地区与多个国家接壤,大漠孤烟、山河壮丽,牵动着历朝历代中央政府的神经,历来受到政治家、军事家的重视。边界的安宁、茶与马的相互需求造就了最初的茶马大道。

马帮在茶马古道上往返奔波的千年历史中,茶马古道辐射区域的各民族传承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并与周边民族不断相互交融。

由于战乱、饥荒、统治者的政治目的等原因,中原地区汉人不断南迁;加上中原政权的改朝换代,和统治者不断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管理等等诸多因素,使汉族文化和彝族竹筒茶西、南各民族文化不断地碰撞、挤压、融合、渗透,共存共兴。

非凡雄伟的地域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养育着非凡的民族。中华民族大家庭多元、绚丽的人文画廊在这里展开-属于氐羌、百越、百濮、汉族和土着等文化类型的29个民族风情各异,渊源久远,文化丰厚;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民族本土宗教文化等信仰和意识形态共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各民族建筑、服饰、艺术、饮食、茶饮等民俗多姿多彩,美不胜收。茶马古道是这个展示画廊的通道,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意义。它运载和传递的不仅仅是茶叶,更丰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茶马古道是多元文化交融的通道,是名副其实的海拔最高的文化交流之路。

古道茶俗绚丽多彩茶马古道沿线的茶饮呈现出多彩的样式。

产茶区民族以饮用晒青毛茶为主,直接冲泡、用陶罐烤茶叶后冲水或用大土锅煮饮,还选用随处可见的材料对鲜茶叶进行加工(用植物叶包茶烤后冲水,或用竹筒煮等)饮用,更有茶汤对米酒的普洱茶酒等等。除大致相同的茶饮形式外,民族间各有差异,基诺族菜包茶、凉拌茶和布朗族酸茶因保留了较早的食茶习惯而更显独特。

思茅、大理一带喜饮烤茶,用本地产的绿茶,或者用沱茶、饼茶,烤后清饮或调饮。

而云南西北部和藏区,单一或混合调入酥油(有的民族用其他油脂,如漆籽油、猪油等代替)、鲜奶、盐甚至米酒、糌粑等物,调饮品种多样。

藏族嗜茶如命,纳西族、傈僳族、怒族、苗族等聚居区更有“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动”的歌谣,每天饮茶又何止三盅!拉祜族、佤族、哈尼族的爱尼人犹爱酽茶,不酽不够劲,不酽没力气,甚至饮浓茶上瘾。各个民族在日常饮食生活、祭祀、社会交往等活动中都少不了茶,充分体现了他们对茶的喜爱和依赖。

茶马古道茶饮习俗因民族所处区域的水土、物产、本民族文化、饮食传统不同而不同,并与其他民族相亲相融,多样而各具风格。

茶马古道于西藏太昭古城重现


见证中原内地和西藏千年往来历史的茶马古道重要驿站太昭古城,经过近四年的修建已重现昔日风采,并作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即将正式向游客开放。

太昭古城位于工布江达县境内,原名江达,藏语意为一百个村庄的第一个村庄,清末时改名为太昭。历史上这里是著名的茶马古道以及唐蕃古道中路、东路的交汇点,唐代时就成为西藏的重要城镇和驿站之一,商贾云集,来自藏、汉、回、纳西以及尼泊尔等地的商人络绎不绝。清代更是清兵镇守西藏边疆的重要驻军之地。

工布江达县旅游局负责人边巴说,太昭以太昭古城、唐蕃古道、茶马古驿站、清朝古墓群四大古景点闻名区内外,它记载了自唐朝以来西藏与内地的密切联系,因此利用古城现存的大量历史遗存,打造旅游景点,可以让游客了解西藏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历史融合和浓厚情谊,以及西藏工布地区藏族民俗风情,具有很高的人文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

作为林芝地区重点开发的旅游景点,工布江达县政府在对太昭村进行农房改造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现在太昭村的农民住房及整体环境与太昭古城的历史相符合,兴建了景点旅游公路、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对小八廊街、农家客栈、以及对古桥遗址、寺庙、古民居进行了修旧如旧的维修。5年间,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

索朗央金是经过选拔培训的9名景点讲解员之一,记者随同这位刚刚上任景点讲解员游览,看到景区已全部进入试营业。索朗央金说,据传太昭是因慈禧太后下诏当地清军得名。然而,交通要道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相传,藏王松赞干布就从这里到柏海(扎陵湖)迎请文成公主。

为更好地展现太昭古城昔日风采,同时,增加农牧民收入,太昭村还成立了20名村民组成的农牧民歌舞表演队,县旅游局专门培训农牧民讲授旅游知识、家庭旅馆管理、旅游礼仪等,政府提供免息贷款53万元鼓励农牧民参与旅游经营,45户群众开办家庭旅馆、经营特色旅游制品、组建马帮等,参与当地旅游业。

相关文章